《曾國藩》讀書心得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曾國藩》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曾國藩》讀書心得1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后來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曾國藩家書》讀后感。他整肅政風、倡學西洋,開啟“同治中興”,使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又茍延了60年,其功業(yè)無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澤被后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是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從清朝官吏到現(xiàn)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說過:“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笨梢娫鴩绊懼蟆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zhèn)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盡管曾氏著作留傳下來的太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xiàn)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yǎng),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并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他寫給兒紀澤、紀鴻以及諸弟的家書中。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理財類、濟急類、交友類、用人類、行軍類、旅行類、雜務類,共10大類,讀后感《《曾國藩家書》讀后感》。
曾氏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熏陶,對弟也要求極嚴,并諄諄加以教誨。他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諸如在教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繼承和發(fā)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從政要學曾國藩,經(jīng)商要學胡雪巖!弊越詠碓鴩捅徽缛宋锓顬椤肮賵隹!。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淀了一整套官場絕學,用之于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曾國藩是最好的兒,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yǎng),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xiàn)代社會里,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大多數(shù)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xiàn)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nóng)、曾寶蓀、曾憲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干部。
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yǎng),是一個“辦事(干出事業(yè))兼?zhèn)鹘蹋粝滤枷雽W說)之人”(毛澤東)。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jīng)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孟、朱熹之后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學理論,其詩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豐)、同(治)三朝的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國藩》讀書心得2
讀《曾國藩家書》,從第一封家書開始,筆者就被書里濃濃的親情味所感染。隨著閱讀的深入,這位被譽為“清朝第一中興名將”的形象在筆者心里徹底被改變了。一封封看似聊著居家艱難的家書,字里行間蘊含的是對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兒、親朋好友的濃濃的掛念、敬重、關懷、關心之情,每一封家書都洋溢著濃郁親情。
讀《曾國藩家書》,讓我們看到了作為史上名臣曾國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麗最溫馨的善良之光的閃現(xiàn)。那一封封家書,無論長短,字里行間充滿的是對親朋好友的掛念、關心和關懷,字里行間充滿的是中華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
從《曾國藩家書》一書中,我們都能夠看出作為為官之人的曾公生活的艱難,有些時候冬天要靠外官進獻的'炭資錢過活。這樣的生活境況也許此刻人覺得不可思議,更不敢相信,但是,當時曾公的生活境況就是如此。即使如此,他還時刻不忘盡最大努力接濟家人和親朋好友。
《曾國藩家書》處處洋溢的濃濃親情和友情,正是迷茫的現(xiàn)代人正在丟失的和渴望得到的東西。當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充滿的濃濃的親情和友情時,也許這個社會才不會那么浮躁和狂熱,也許每個人的心兒才會多幾分寧靜和安逸。
曾公作為歷史上一位毀譽參半的人物或者領袖,我們不去評說其史上的功與過,只就其人性中最閃光最完美的一點就足矣,人無完人,孰能無過。最后,以曾公的一首詩結(jié)束此文,“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于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內(nèi)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zhèn)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曾國藩》讀書心得3
一、后人景仰作其傳,得能窺鏡有機緣
據(jù)宋人張載“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寥寥四句,或不足以概述曾國藩平生功績。滌生(曾國藩)其人從“白手起家”到位高權重,蛻變著實令人驚訝。再看他智商稀松平常,身子骨不甚健朗——但對“圣人”二字,卻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我有幸與百年前的先賢曾國藩“照面”。緣起于好奇與嘗試,閱讀了《曾國藩傳》。從薄薄的紙頁中,不僅窺探到的是他愚鈍、刻苦、蛻變,給予我自己的好似一串鑰匙,打開了我的視界。
二、天稟魯鈍少機警,花盡功夫勤補拙
曰:人非生而知之者。然曾國藩不但“非知之”,大可說是愚笨已極,以至于“癡”“呆”地勁兒發(fā)揮到了極致——
傳記中所載,曾國藩深夜里背書,家里來了個盜賊,躲在房梁上準備行竊。靜夜沉沉,冷月溶溶,四下只有曾國藩口里的“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如此反復了無數(shù)遍,竟然始終背不會。不是“風乎沂,浴乎舞雩”便是“浴乎沂,風乎舞雩,長歌懷采薇”。盜賊卻已背出,再聽得他喋喋不休,知道無法下手,既無奈又憤怒。一躍下梁,鏗鏘誦來,說罷,不屑地瞧了一眼呆立當?shù)氐脑鴩,目光中似含奚落,接著便揚長而去。
這段故事實在令人發(fā)笑,誰能想到這位貫通古今的大人物,小時學習竟如此不堪。但這也著實反應兩個問題:一是曾國藩實在太魯鈍,二是他確實“發(fā)癡發(fā)呆”,憑借一股呆勁兒與毅力,彌補自己的不足。
當我看到這里,心中怦然而動——我自己本是遲鈍之人。一向因為身邊人理解能力好、反應快、思維的邏輯性強而自卑。煩惱總歸是煩惱,先天不足又沒有辦法回爐再造;但曾國藩的經(jīng)歷仿佛是漆夜孤星。且不說感覺自己有了新的希望,總算是被他立志的故事所震撼?赡軙腥瞬焕斫膺@樣的夸張感受,不過但凡有過這樣經(jīng)歷的,再如是說也毫不為過。
三、古來世人難無瑕,反求諸己覓無過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是多少人的行事的圣經(jīng)。“無過”之難,到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的地步,多少令人望而生畏。
曾國藩自然有瑕疵。前文說到的魯鈍怪他自己不得,但接下來所說的,卻大可以做到“無過”二字。
依據(jù)傳記中的`記載,其不肖之處有四:浮躁、傲慢、虛偽、好色。
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的傲慢,之所以在我腦海會揮之不去,是因為我感到自己仿佛就是百年后的年少氣盛的曾國藩,盛氣凌人的模樣依稀可辨。
曾國藩與人剛交往時,謙遜沖和;越到后面,有了熟絡的朋友,便連毛孔都散發(fā)著傲人的氣息,無怪說他“無處不著傲慢之氣”。想想我自己,不也是這樣——在學業(yè)上和朋友的討論尤其明顯。我總是先恭謹一番:“這道題我也不是很明白,應該可以這樣……”“我的方法可能還不夠好……”,后來便愈發(fā)的無禮起來,椅仗著小聰明便道:“哼,這不算是難題,粗淺……”
我為此付出了代價,那種“不知知病”的態(tài)度讓我終于被小覷,終于沒有獲得真正有價值的學問。這與曾國藩或許同病相憐。
書中也記載了治病的藥——反求諸己。對于不論是浮躁、傲慢、虛偽、好色中的哪一條,初入仕途的曾國藩多少沾了邊。但他立志成為“圣人”,于是開始對癥下藥——寫日記。并且寫過的日記總要給旁的人瞧上一瞧,這便是曾國藩所謂的“師友挾制”,督促他“克己復禮”。
四、有志者萬事皆成,喪志者碌碌無為
曾國藩立志成為“圣人”由來已久!安粸槭ト,便為禽獸”足可見他態(tài)度的果決。甚至可以說“立志”是三立的根本,是推動他成為千年來儒家最后一位領航人的決定性因素。
從哲學的角度講,世界觀決定方法論。簡而言之,就是想法會左右行動。當人立志之后,想法是既定的,那么便會有“立言”“立德”的舉動。
定有人發(fā)出異聲說自己有志向,我便是“異聲”之一——總是走不完自己在實現(xiàn)志向抱負中坎坷的路,F(xiàn)今我卻能說服自己——有如斯感覺,不還是我的“志”之立并非堅如磐石,給予自己過多妥協(xié)的余地,這哪能真正達到萬水千山之外的理想?
因此相較于其他,我認為“立志”是最基礎、最簡單卻又是最高遠、最不易的。傳記中不斷強調(diào)曾國藩的立志、抱負,不難看出這是曾國藩最強大的支柱,不論在何時何地,受到任何功名富貴還是風雨凄凄,總是秉承自己“志”的本我。
可以說就因為有抱負,曾國藩才會施展拳腳;經(jīng)歷了大風大浪,它始終只有這一個追求,不也正說明他的志向是如此堅韌么?人若想擁有如此恒心,卻不易的很了。
因此古人會說:“有志者事竟成”,曾國藩,就是事成者之一。《曾國藩傳》閱讀了不知幾遍,似乎還是不逮其中的深意。希望在繼續(xù)深研傳記的過程中,真正學習到曾氏“成大事”的秘奧,不做碌碌無為的玩物喪志之徒,成為如滌生的成大事者。
《曾國藩》讀書心得4
俯首一枕清流 ?
仰首你的風骨當代政壇上兩位針鋒相對的人物,毛澤東與蔣介石曾經(jīng)同時推崇一人,毛澤東寫道:“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笔Y介石說:“你們?nèi)缒茉斂雌浼矣柵c家書,不特于國學有心得!彼膶W生則評價其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他就是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曾有一個故事寫少年時期的曾國藩:某天晚上,夜深人靜,少年曾國藩在家讀書,一篇文章反復背了好久還沒有背下來,他就一直背誦此文。沒想到房梁上趴著一小偷,耐心等待主人睡覺后下手,聽著曾國藩一遍遍地背誦,小偷早已爛熟于心,而他還在翻來覆去地背那篇文章,小偷終于忍不住跳將下來,訓斥道:“你這種水平讀什么書?”然后將那篇文章流利地背了一篇,揚長而去。且不說這則笑話的真實性,但文中所說的鍥而不舍的精神卻是他一生真實的寫照,其以中等資質(zhì)創(chuàng)偉世之功。
曾國藩自1842年十月初一日立志寫日記,并誓言“終身不間斷。”其后無論是悠閑的翰林院、無論炮火硝煙的.前線陣營、無論公務纏身的總督府,直至其生前的最后幾天已拿不動筆了,曾國藩從未一天間斷過日記,他的日記并未流水賬,而是寫自己的“日間過惡:身過、心過、口過”,每天反省自己過失。其意志,硬似鋼鐵;其修身,志如堅冰。
要論當今國內(nèi)發(fā)行量最大的書籍,當數(shù)《曾國藩家書》,書店、超市、車站、機場甚至地攤,只要有書的地方都能見到《曾國藩家書》,各種版本,反復印刷,無需廣告宣傳、不要簽名售書。《曾國藩家書》收集曾國藩寫給家人的家信共780多封,如果說讀唐浩明的《曾國藩》讓人熱血沸騰,那么讀《曾國藩家書》讓人肅然起敬,文章沒有瑰麗的詞語、沒有雄奇的章句,卻字字珠璣,閃耀著人格的光輝,關于修身、關于齊家、關于治學、關于為人處世……家書中,曾國藩對兄弟子侄反復強調(diào)戒驕戒惰、克勤克儉,“知之非艱、行之惟難!弊钪匾氖撬眢w力行,率先垂范。
在他的這種家風傳承下,其后人歷經(jīng)八代,一百六十多年,家族中人才輩出,成為教育、醫(yī)學、科學、藝術等領域的行業(yè)翹楚,且低調(diào)而不張揚。孟子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富貴傳家,不過三代!薄对鴩視分,曾國藩是一個孝順的兒子、苦心的兄長、嚴慈的父親。面對親人,曾國藩化作一江春水繞指柔。書真是個好東西,能讓你穿越時空垂首恭立于圣賢旁邊,靜聽其諄諄教誨,醐醍灌頂。
讀一本好書,如擇一良師、如交一益友。曾國藩有一封寫給弟弟曾國荃的信中說:“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國藩知人善用,且用人不求全責備,容人之短、用人之長,他提拔重用了一大批優(yōu)秀能人,彭玉麟、楊岳斌、郭松燾、沈葆楨、李鴻章、容閎…都是當時政治、軍事、科技方面的中堅,他的幕府中人才薈萃,甚至超過翰林院,在他的字典里沒有“嫉能妒賢”,只有“見賢思齊”。
當時堪稱有諸葛之才的左宗棠屢建奇功,頗為自負,一天,曾國藩與左宗棠的共同好友歐陽兆雄看望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左宗棠揚言曾國藩不如自己,歐陽兆雄則說:“帶兵打仗,曾國藩或許不如你,但識人用人卻強過你幾倍,曾的門下人才濟濟,你的楚軍除開你這個統(tǒng)帥外再無第二人。誰不如誰,后世自有公論!闭f得左宗棠啞口無言。
左宗棠對曾國藩的時時攻擊引起當時政界的普遍不滿,于私,左宗棠與曾國藩八年不相往來,于公,左宗棠西征,曾國藩將湘軍中最強勁旅劉松山的部隊派出增援,糧餉及時保障,當左宗棠平定回亂、收復新疆,朝中大臣評價:“左宗棠建此大功,可謂西北第一人!痹鴩a充道:“豈止西北第一人,當屬全國第一人。”話傳到左宗棠那兒,左宗棠聽后既感動又慚愧,終于低下高傲的頭,主動寫信給曾國藩冰釋前嫌:“…三十年交情,盡在此中: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人低為王、水低成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曾國藩以大海般胸襟,廣育英才、風云際會,可謂上善若水、從善如流。曾國藩在家信中對子侄們說“男兒不可懦弱無剛,必需要有倔強之氣。應在自修處求強,而不可在勝人處求強!币簧靾D自強的曾國藩,從不去與別人爭強斗狠。曾國藩建立湘軍,嚴軍紀、苦操練,一介書生,率領湘軍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臥薪嘗膽、刀口舔血,咬緊鋼牙不服輸。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睔v時十年,湘軍從建立之初的五千多人、備受正規(guī)軍歧視,到的擁兵三十萬、所向披靡、無人能敵。曾國藩以徐圖自強蕩平天下,其勢如涓涓細流匯成滔滔江水滾滾東流,時時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手捧《曾國藩家書》,如臨湘江、如立長江,俯首間一枕清流,生生不息,仰首間你的風骨,薪火相傳。
《曾國藩》讀書心得5
斷斷續(xù)續(xù)看了半年,終于看完了這本長篇。讀這本人物傳記類型的歷史小說,收獲頗多。人物傳記總是讓人從他人的人生中看到世事之多變無常,也如一面鏡子可照見自己的人生。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平太平天國之亂,后又在官場中抉擇,保身立命,不越藩籬一步。倡洋務,辦書局,雖一介書生卻戎馬半生,官至兩江總督。
他善于自省,即使是垂垂老矣之時,寫日記的習慣也是只要拿得起筆就仍堅持。他在反省時曾寫下這樣的一段話:
“靜中細思,古今億百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shù)十寒暑,僅須臾耳,當思一搏。大地數(shù)萬里,不可紀極,人于其中寢處游息,晝僅一室,夜僅一榻耳,當思珍惜。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一毛耳,當思多覽。事變?nèi)f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過太倉之粒耳,當思奮爭。然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
他善于識人用人。他自認在帶兵打仗方面,既無才能又無經(jīng)驗,所以不斷告誡自己讓手下將才充分施展其才,并不斷發(fā)現(xiàn)、物色人才。籌建水師時,啟用落魄書生彭玉麟,此人德才兼?zhèn)洌瑸槠介L毛之亂立下不朽功勛。左宗棠在曾國藩遲暮時與之冰釋前嫌,寫道:“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毋負平生!
曾國藩在靖港慘敗時也曾想過輕生,在家國與個人之間也曾進退兩難,在風云詭譎的封建王朝末世之下仍心憂于救亡圖存,在每一次困厄時都憑著自己堅守的“道”堅持下來。
即使合上書頁,曾國藩的一生仿佛仍歷歷在目,精彩而又跌宕。雖說我還是讀得不夠精,但仍然學到了很多處世之道。也許當再經(jīng)歷一些世事以后會更有感觸吧。
《曾國藩》讀書心得6
《曾國藩傳》讓我有幸結(jié)識了曾國藩這么一位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按照中國士大夫的圣人標準,立德、立功、立言,他在每一個領域都達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被封為近代最后一個圣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作為一個行政助理最重要的兩條處世之規(guī)——慎獨與主敬。
“慎獨”,就是在一個人獨處時能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去除內(nèi)心的惡念,培養(yǎng)自己的善念。這一點對于我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作為一名行政助理,在完成工作任務、管理同事時,對上應該做到不陽奉陰違、不欺暗室,對下應做到心口如一、以誠待人,如王陽明所說:我心光明,夫復何求?!
“主敬”,就是外表整齊嚴肅,內(nèi)心純凈專一。接待貴賓和參加活動,都是主敬的具體表現(xiàn)。古語講:“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爸骶础狈从车氖且环N莊重、專注、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和精神狀態(tài)。作為行政助理,在遇到客戶到訪需要接待時,首先應儀態(tài)端莊,以體現(xiàn)公司的良好形象;其次應內(nèi)心純凈專一,讓往來的賓客能夠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公司的文化底蘊。面對日常繁瑣的`工作,要有靜氣,把控好自己的情緒,氣若不動則心不動。謹記:凡事心要靜,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則不明。心平氣和、穩(wěn)重穩(wěn)妥地去處理問題,讓所有的事情都得到最完美的解決,這才是工作的王道。
《曾國藩》讀書心得7
初讀《曾國藩傳》前,覺得曾國藩只是個眾人皆知、無人不曉的“賣國賊”,勾不起我的閱讀興趣。但翻閱數(shù)頁之后,似乎有點愛不釋手了。
從國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國藩的確是個置民族的安危、人民利益不顧,屈服于西方列強對華政策而又竭力維護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的“賣國賊”。對于其一生的罪惡我覺得不應該歸咎于他個人品質(zhì),而具有歷史性和社會性,由他出身的半殖民地條件下的地主階級決定的。從個人角度而言,我覺得曾國藩是個修養(yǎng)頗高,有頭腦、有遠見和有謀略的人物。
他的一生經(jīng)歷大致可以分成七個階段:躋身六曹、創(chuàng)建湘軍、坐困江西、決戰(zhàn)安慶、攻陷天京、剿捻失敗和抑郁而死,可謂有起有伏,人生變數(shù)無窮,讀之頗有感觸。
首先,曾國藩精通古文,廣泛獵讀,在學術上向很多當時有名人士請教,這些不僅增長了個人方面的見識,也大大提高了個人聲望。曾國藩能如此順利成為二品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勤奮好學和聰明能干,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穆彰阿的垂青和舉薦。也許是這一切對于曾國藩來說太順利了,造就了他當初鋒芒畢露、自恃清高的性格,使他在坐困江西期間處處碰壁、受到地方官員的百般排擠和刁難。
其次,曾國藩經(jīng)過一年的大徹大悟再度出山,受命為欽差大臣和兩江總督,為其大展夙志提供了舞臺。其實曾國藩受命為兩江總督是清政府為形勢所逼,迫不得已,由于清政府所依靠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江南大營就在此時潰敗,只能依靠曾國藩集團所創(chuàng)建的湘軍來鎮(zhèn)壓太平天國了。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機會永遠垂青于有準備的人。
再次,湘軍攻陷天京以后,曾國藩自剪羽翼,釋清廷疑忌,自保末路,足見其經(jīng)驗豐富,政治嗅覺之靈敏,審事詳明,處事果斷。
最后,曾國藩是個愛才如命,求才若渴的賢人。行軍打仗,每到一地,必廣為訪案,凡具一技之長者,必設法延至,收為己用;聞有德才并兼者,更不惜重金,馳書禮聘。他還能虛心納言,鼓勵眾幕僚直言敢諫,故能收到集思廣益的效果。他在事業(yè)上能夠取得如此成功,與其有很大的關系。
讀此書不僅讓我對曾國藩有了更為全面、細致的了解,從中受到不少啟迪,而且加深了我對近代清朝歷史的認識,同時引起我對那拉氏——慈禧太后的興趣。
閑來無事,喜歡讀唐浩明寫的《曾國藩全傳》,昨天臨睡覺時讀到這段文字:靜思細慮,古今億百年無有窮其,人生其間數(shù)十寒暑,僅須臾耳,當思一搏。大地數(shù)萬里,不可紀極,人與其中寢處游息,晝僅一室,夜僅一榻耳,當思珍惜。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一毛耳,當思多覽。事變?nèi)f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過太倉之粒耳,當思奮爭。然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
一百年多年前就是有這樣的一個人物,他治學嚴謹,懂得退讓,家教嚴厲,由于在其的感染下,曾家后世一百多年里出了許多出類拔萃的人才。他以自己的才學、人格和一部《曾國藩家書》被喻為“萬古完人”,還是毛澤東和蔣推崇的人……但他在階級斗爭時,也曾被貶低過,是地主階級的'形象代言人,參加剿滅天平天國的農(nóng)民起義。
其實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都是時代的產(chǎn)物,蓋棺定論,我們沒有必要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去詆毀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如果換著我們?nèi)ド钤谀莻時代,也一定會身不由己。因為時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論怎樣,但其治學、為官、家教還是讓我十分側(cè)面的。我曾在一本書上讀到這樣一句話:當官必讀曾國藩,經(jīng)商必學胡雪巖。我認為:一個人一生能被后世有這樣的點評,足以。
曾國藩相人識人的語句,我感覺至今仍有一定的意義。如觀人: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約在半年前,我在別人的推薦下看了一本《曾國藩傳》,我想,大家一聽到“曾國藩”這個人名,一定會想:咦?這不是歷史書中提到的那個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劊子手嗎?清朝的走狗!確實,在沒讀過這本傳記前,我對他的印象也是這樣。但是讀了這本傳記后,我才明白毛澤東、蔣為什么都如此推崇他?曾國藩,確實是大清朝最忠誠的漢臣,確實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運動,但那是他所處歷史、所處社會環(huán)境決定的,作為一個純粹的人,毫不夸張地說,他是我國近代史中一個少見的“完人”。
在曾國藩身上有許許多多的亮點,我認為他在“求學”、“修身”、“克己”三方面的所為非常值得世人學習。
首先,說說曾國藩的“求學”。可以這么說,曾國藩這個人一生只做了二件事:一是讀書,通過讀書考取功名,通過讀書修身養(yǎng)性;二是創(chuàng)辦團練、組建湘軍,鎮(zhèn)
《曾國藩》讀書心得8
曾國藩是晚清重臣,學問、道德、功業(yè)冠絕一時。清史稿評論其“至謂漢之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無一過,何其盛歟!……中興以來,一人而已!逼纷x如此這么一個人,也許會對如何走好人生路有些幫助。要品讀一個人,他自己留下的文字作品,應該是最好的資料。世傳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以家書最為世人所知。細讀家書,確有諸多可資借鑒之處。將讀家書所感所思草寫出來,供閑暇之時翻閱,也是一件不錯的事。
世間沒有萬事妥當?shù)拈_始
曾國藩并不算長的一生,無論是立功、立言、還是立德,都是非常成功的,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能算得上是順風順水的.成功達人。仕途一路扶搖直上,十年之間,官至禮部侍郎;奉旨辦團練,一舉成天下重臣,在其指揮下,迅速撲滅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為大清續(xù)命幾十年,成就不世功勛;學問上,也是傳世學問十三套。如此一人,讓人覺得他定是有叫人艷羨的好運長久伴隨。
然而,閱讀其家書,給人的感覺卻是他處處不順,時時受制于人、受制于各種制約。步入京城之初,三年不能考中,幾乎無以自立;京城做官之時,身體時時有癢,自身各種缺點毛病叢雜;仕途剛有起色,卻有路遇丁憂,不得不中止仕宦之路。辦團練之初,處處受制于朝廷和地方官吏;指揮作戰(zhàn)之初,有靖港之敗,幾至投水自決;統(tǒng)領大軍之際,不但受制于兄弟部隊、地方諸侯、各地豪強,還面臨將士不用命,不能令出必行等諸多困境。晚年之時,還有天津教案受辱經(jīng)歷。如此等等,在家書之中,都有真切流露。家書之上,他說下的話應該有相當大的可信度,那么他的這些略有抱怨的心路歷程自述,應該都是較為真實的。
由他的這些經(jīng)歷,足以說明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何人,無論做何事,都不可能在萬事皆已具備,一切在百分百有把握的條件下才開始。這個世界上,那些成功者,應該都是具備這樣一種能力的:從當下開始,在行動中去逐一克服那些阻礙做成這件事的所有問題,無論那有多么困難。永遠要記住:這世間絕對沒有一切都能隨你心意的、具備所有條件的開始時間,想要做成一件事,就從當下開始,無論面臨的條件有多糟糕。
《曾國藩》讀書心得9
一個月斷斷續(xù)續(xù)的晨讀,完成了整本書的閱讀,被曾國藩奮斗的一生深深折服,我把他當成我的偶像。分享下我在閱讀過程中的想法。
一、強烈的目標感
曾國藩為考科舉,六次未中,第七次終于考中秀才,而后他連年高中,考取進士,很好的成績,這是他在面對自己學業(yè)時的目標;29歲開始寫日記,一生持之以恒,30歲而立之年,制定脫胎換骨計劃,“學做圣人”他也一直在踐行,在京為官的十年,也在拜訪牛人,持續(xù)學習,官升十級。這是他自律精進目標;創(chuàng)立湘軍,遭遇太多困難阻也從未放棄,后來創(chuàng)辦安慶內(nèi)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處理天津教案,送學生出國留洋,拯救國家,這是他作為臣子,保衛(wèi)國家的'目標;回顧他做的這些事情,都具有強烈的目標感,堅定不移的去做并做好,事實證明,這些事對于當時的社會乃至后世都有重大的意義。
二、面對困難:從失敗中找方法
考科舉六年未中,因為笨拙,曾國藩便扎實鉆研,找尋方法,第七次終于考中秀才;43歲幫辦團練,出山練兵,得罪湖南官場,差點兒被痞兵所殺,為此他遠走衡陽,打脫牙和血吞,他赤手空拳創(chuàng)立湘軍。創(chuàng)辦湘軍的過程非常困難,沒有經(jīng)費,更無人支持,他在艱難的情況下,創(chuàng)辦了一支牛氣的軍隊。第一次作戰(zhàn)的失敗,差點投河自殺,好在湘潭大勝,為他爭回顏面。后來湖口大敗,他第二次自殺,被解除兵權,在家兩年,自我反思,完成了“脫胎換骨”。后來的他“和光同塵”改變了很多,在處理其他事情上也比之前有方法了。他在面對困難時,總會總結(jié)和復盤,認真去分析問題,采取的方法雖不是最聰明的,甚至很多都是笨辦法,“結(jié)硬寨,打呆仗”就是如此,事實證明這些方法雖不討巧,但踏實,走的慢,但卻穩(wěn)固。
三、曾國藩的為人
曾國藩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他做到了“脫胎換骨”,他持續(xù)的行動,自省,為人師表,為他的學生樹立了榜樣,為國家培養(yǎng)了人才,對家庭,子女影響巨大,他的孩子都很優(yōu)秀;他格局大,心系天下,不顧自生安危,也派兵去成全胡林翼。面對比自己升遷更快的學生,他也沒有任何怨言;他也是一個愿意學習并接觸新鮮事務的人,與洋人接觸,聽取意見,這或許就是與時俱進吧。
寫在最后:人生需要不斷奮斗,任何時期都要做好自己。從偉人身上看自己,我現(xiàn)在也在對日常生活復盤了。最好的時光就是當下,不虛度就很好。
《曾國藩》讀書心得10
曾國藩生于清代,早年的他并不聰慧,命運多舛。但他憑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晚清重臣。他的智力雖然不如別人,但他時刻檢省自己。一點點努力,堅持了幾十年。對后代的教育,曾國藩也是如此。連一個有些愚笨的人都能靠自己的努力成功,我們這些人有什么借口不勤奮呢?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走捷徑,一定要腳踏實地。
在曾國藩平叛有功后,被升為了二品大員,但他卻保持低調(diào)謙虛;在滿朝文武都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時候,曾國藩卻在學習西方的知識,為晚清中興做出巨大貢獻。謙虛,讓我們不斷進步,不因為自己取得了一點成就而沾沾自喜,目中無人;謙虛,讓我們不斷進步!皾M招損,謙受益”,謙虛,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曾國藩雖為晚清重臣,但他認為“窮”乃“善身”之道,并以此教育后代。如果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不懂節(jié)儉,最終一定會走向敗亡。就像我們不能互相攀比鞋子,書包等。應該一切從簡,好好學習。不然會因為攀比而變得荒廢學業(yè),一天到晚只關心物質(zhì)。要勤儉自律,在物質(zhì)生活上主動跟貧寒之士一樣,能做到這些的人,將來就有可能成大器。
曾國藩之所以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是因為他知道“人敗皆因懶,事敗皆因傲,家敗皆因奢”的道理。我們也要學習他勤奮,謙虛的`優(yōu)點,一點點的進步,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是也不要過度的去謙虛,過度的謙虛會讓人失去很多鍛煉的機會。
有些人讀了這篇文章后可能會認為,“那我一定要成為第二個曾國藩”之類的,卻不知道有些東西不要過度地去追求,過度的去追求,也是一種“奢”。不需要做得像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那樣,只要去盡自己所能就好了。
《曾國藩》讀書心得11
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yǎng),他一生勤奮讀書,從家書中可以體現(xiàn)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yǎng)。
一部《曾國藩家書》讓我們仰望到曾國藩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心靈世界,感觸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深層積淀。
對于《曾國藩家書》的博大精深,精妙絕倫的語錄,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懂得了生活學習之道。
曾國藩的修身表現(xiàn):為人表里一致,生活有規(guī)律、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為自己樹立了一個遠大方向。他充分利用時間,發(fā)奮苦讀,博覽群書,用知識充實自己,為自己的事業(yè)儲備,力量。
曾國藩是一個好哥哥,也是個孝順的兒子。他總是告誡弟弟們要好好讀書,認真研究學問。他認為自己能夠幫助父母親教育好弟弟們是一件盡孝道的'事情,也就盡心教導弟弟們。遇到問題時,他總能夠先從自身找錯,反省自己的缺陷。在與兄弟間發(fā)生矛盾時,他感到很難過,但卻不會意氣用事去追究對方的過錯,而是冷靜處理,仔細維護兄弟之間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體現(xiàn)。他曾對其弟說,凡兄弟有不是處,必須明言,萬不可蓄疑問。如我有不是,弟當明諍婉諷。我若不聽,弟當寫信稟告堂上。我覺得就是要這樣子的。家人之間有什么問題就應該打開天窗說亮話,有什么都說出來。如果有問題而不說,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誰會知道呢?這樣只會讓之間的矛盾更加的尖銳,一旦矛盾激發(fā),只會讓彼此收到的傷害更大更深。
在家書中,我們看到了曾國藩對長輩的尊敬。凡有什么都會先跟長輩商量或告訴長輩一聲,而不是自作主張,不理會他人的感受,遇事就應該有商有量,這樣才有助于事情更好的解決。曾國藩的父親曾在書中對其弟說過,境遇難得,光陰不再。是啊,時間很快就會過去,人的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能夠成為一家人是極其不易的,我們應該學會珍惜,懂得珍惜。
曾國藩的這些書信中富有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曾國藩》讀書心得12
八教是指與以下八種人交朋友:勝己者;盛德者;去圍著;肯吃虧者;直言者;志趣廣大者;惠在當厄者;體人者。九不交是指避免與以下九種人交友:志不同者;諛人者;恩怨顛倒者,全無性情者;愚人;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占便宜者。
曾國藩在京為官,從不肯輕受人惠,情愿別人占他的便宜,斷不肯占別人的便宜,在《家書中》,他多次告誡子侄親近良友、對待朋友必信必誠、患難與共勿留遺憾、勿與權貴相交、不可輕取人才等。
從某種程度上講,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就會與什么樣的人交朋友,交什么樣的朋友,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在青少年曾國藩家書讀后感
讀《曾國藩的家書》不難聯(lián)想到此刻的教育。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些問題也不容我們回避和粉飾。如鄧小平晚年提出的教育問題!爸翗纺缱x書,至要莫如教子”,我們有重視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此刻的社會、家庭也為孩子的教育花費了超多的精力與金錢,孩子們不堪學習重負也成為普遍社會現(xiàn)象。但教育的結(jié)果卻不盡如人意,信仰缺失、極度自我、道德淪喪、浮躁空虛等,教育問題不榮樂觀。
曾國藩作為國之棟梁,是人們眼中最好的兒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親。在曾國藩的330多封家書中,他講求人生理想、道德修養(yǎng)。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的君子”。這也折射出我們教育的問題來,我們的教育似乎太過重視“才”,忽視了“德”的教育。我們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談、口號的層面。
《曾國藩家書》中對弟子的教育是從生活行為入手,著眼道德培養(yǎng)。而我們這天的教育卻是一味地讓孩子學技能,導致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礎,不懂得要去敬愛自己的父母。這樣又怎樣去愛他人、愛祖國。對家庭失去職責感,又會去擔負什么社會職責呢不“修身”怎能“齊家”何談“平天下”這些都值得我們的深思。
價值觀念構(gòu)成的關鍵時期,把握交友原則至關重要,交友不慎就會貽誤自己的前程。
《曾國藩》讀書心得13
這本書,我讀了很久,也深深的打動了我。
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曾國藩。曾國藩出生于嘉慶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南省湘鄉(xiāng)縣白楊坪村(今屬雙峰具),1816年他開始在家塾讀書,1833年考取秀才,入縣學,1834年又考取湖南鄉(xiāng)試舉人,之后就被二品錄取,開啟了為國家做出貢獻的開始。他幫助清朝將馬上由盛轉(zhuǎn)衰的局面拉了回來,從不會打仗到帶兵打仗,從對戰(zhàn)敵人多次失敗,到最后終于將敵人打敗這些都是曾國藩所有徑歷過,并實現(xiàn)的事情。
對于曾國藩,一開始的認知是教科書里面的壞人,現(xiàn)在,我知道他是多數(shù)人的信仰。對于個人明明就沒有徹底好的和徹底壞的之分。映照于生活也是這樣。
我們走的越來越遠的時候,需要關照自己的內(nèi)心,保存靈巧與可愛,也需要高瞻遠矚的目光以及對自己的一些要求和期待。圣人,完人本就沒有一定的標準,并且我們的生存條件也不一樣,如何的要求自己,這是很難的。“君子慎獨”一直以來,我不知道自己信仰的是什么,是教科書嗎?還是別的。近來的日子我確有體會,似乎知道意識到,儒學理學文化以及現(xiàn)代科學對當代人的.影響,那種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漸入我們的靈魂,長成我們的骨骼,成長為一個健康的人。一直以來我常常會追求完美,但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節(jié)奏,今天我知道那是自己的惰性,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要自我節(jié)制。
讀完后,我也發(fā)現(xiàn)了歷史的了解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維度切入,而從本書所處的角度,卻讓我認識到不同的另一方,也是讀本書最大的一收獲
《曾國藩》讀書心得14
不好的習慣:把欣喜當作知識、把收藏當作學習、把閱讀當作思考,把存儲當作掌握。
發(fā)現(xiàn)《曾國藩》時來自于一個朋友的推薦,為什么要說“發(fā)現(xiàn)”呢?知道《曾國藩》這本書其實已經(jīng)很早了,那個時候由于自身的惰性,一直沒有翻閱。讀到第三本《黑雨》的時候,不經(jīng)暗嘆作者唐浩明,強大的故事構(gòu)造力,短短半個月時間,把三大本與曾國藩有關的史事,當小說一樣一覽而盡,甚至常常需要打破作息規(guī)律,挑燈夜讀。
一個從湖南走出去的小官職,沒有任何的家庭背景,如何發(fā)展成為國家重臣,曾國藩的官場路,就如同生活中與各種妖魔鬼怪的一場斗爭。
第一章中,當曾國藩身邊最得力也最親信的金松齡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時,曾國藩痛下決心,將金松齡斬首示眾,面對曾國藩冷酷無情的趕緊殺絕,我一度想甩書而去,看不下去看不下去,為什么會有這么下的狠心的領導者?當閱讀到后面,才明白,也許對于當時的大清,老中堂這一斬釘截鐵的做法,才是捍衛(wèi)了真正的士氣之在吧,對于自己的忍痛割殺,可能當之后想起的每一天,慚愧和隱痛的才是對他最大的折磨吧。
曾國藩對戰(zhàn)事的敏銳,對人性的洞察、對人情世故的尺度把握、對親人的'嚴苛禮教,對君的傾心盡力,無疑是當時社會中的寶藏。
對于書籍所牽扯到中國近代史,借用一位書友的評論:“完整地讀過兩遍,比較佩服的是唐浩明,反而不是曾國藩。唐對曾的了解如此之深,當代應該是拿不出第二個了。曾國藩為人處世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其才干本能在那個歷史轉(zhuǎn)折點成為力挽狂瀾的人物,可惜視野和格局有限,錯過了近代改變中華民族最好的時機,這也是曾身上最大的缺陷。”
《曾國藩》讀書心得15
近來讀曾國藩傳記類書籍,很敬佩這位晚清名臣對世事的練達,對天下大勢的預判。時勢造英雄,沒有太平天國之亂,晚清不會出曾國藩,就不會有所謂的“中興”之論。歷史向來很輕佻,玩笑間就把這人間的家國天下給弄的面目全非。
對于太平天國的評價,曾國藩之論可謂確實。太平天國14年,亂了中華半壁江山,異端邪說、殘酷屠戮,有清以來最大的國亂之殤。時至18世紀末,全球文明方興未艾之際,中華民族卻遭受如此慘遇,不能不說文明之頹,民族之禍以此為甚。
曾國藩忠君之論固然習自千年儒學之教化,然放眼當時的世界,實在也是一種莫大的諷刺。太平天國之逆正是這些自謂大儒的儒學大家教化的結(jié)果。儒學眼里有君,權力之下養(yǎng)儒獨權。儒學最終異化成上位之工具,權力之勢下賞玩兒的優(yōu)伶戲子。有國學大師如今講國學,還在字挑句論、旁征博論的.贊賞祖宗的英明偉大,殊不知就算一個黃口小兒,集20xx年之時間,話語留存也能摘出幾句人話來。儒學之禍,異端邪說在先,才會有太平天國愚民造禍于后。
儒學之慘劇于中華民族實在是千年大殤,扼殺了文明的萌芽,終于讓文明胎死腹中,錯過了與世俱進的文明巨流,慘遭世界淘汰,羸弱屈辱達一個世紀之久,時到如今余禍不斷。筆者對當今的國學熱很是反感,循經(jīng)導軌,翻古引今,實在是文明之世的逆流。如果我們自詡的國學大家們,能夠看清如今的文明發(fā)展大勢,不再故紙堆里找出路,然后引經(jīng)據(jù)典的指導今世,中華民族或許會發(fā)展的更好。
儒學之妖在于傍權為美,一個個軟骨頭教化出來的東西,實在是愚昧的妖孽。時到如今,中國還沒有一個學識大家,能夠研究透自17世紀以來,世界文明發(fā)展的大潮和未來發(fā)展的大勢。動輒還以幾千年所謂的文明自居,簡直是愚昧至極。
曾國藩之遇,是機遇弄人,時勢造勢。于晚清則幸甚,于民族也是一種幸甚。敗頹相比,歷史總算對中華民族不薄,選了一個相對輕一點的。然,假如沒有太平天國之禍,就不會有曾國藩之遇,文明東進,歷史或許改寫。歷史沒有假如,也不會有假如。曾國藩之后,戊戌變法之敗,孫氏黨國登場,中華民族還是沒有趕上文明發(fā)展的大潮,往邪路一路遠奔。
同治六年(1867)六月二十日,亦即太平天國滅亡三年之后,所謂“中興將帥”之首的曾國藩與其幕僚趙烈文曾作推心置腹的長夜之談。言及晚清之勢,曾曰:“京中來人所云:都門氣象甚惡,明火執(zhí)仗之案時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婦女亦裸身無袴。民窮財盡,恐有異變,奈何?”趙曰:“天下治安統(tǒng)一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德素重,風氣未開,若非抽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勢不成。以烈度之,異日之禍必根本顛仆,而后九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痹唬骸氨境鞯抡,或不至此!壁w曰:“主德正矣,而食報已不為不厚。國初創(chuàng)業(yè)太易,誅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難知,善惡不相掩,后君之德澤,未足恃也!痹鴩@道:“吾日夜望死。憂見宗社之隕!
曾國藩之哀實其所幸,一代抱忠大儒,功業(yè)與主同腐,也算得償所愿。此番談話后,不出趙烈文所料,45年后清亡。國亂也果不出趙烈文所言。曾國藩的宗社之隕卻也不是民族之福,可見歷史的規(guī)律與文明發(fā)展相輔相成,豈儒學之能為?
【《曾國藩》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曾國藩讀后感04-28
《曾國藩傳》讀后感04-28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05-01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04-30
幼兒讀書心得05-13
讀書心得作文10-15
吶喊讀書心得03-21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06-30
《海的女兒》讀書心得12-14
讀書心得作文【精】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