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手抄報資料:臉譜的歷史
臉譜的歷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手抄報資料:臉譜的歷史
臉譜的產(chǎn)生有悠久的歷史。臉譜起源于面具,臉譜將圖形直接畫在臉上,而面具把圖形畫在或鑄在別的東西上面后再戴在臉上,在中國的古代,祭祀活動中有巫舞和儺舞,舞者常帶面具。在四川成都以北,古蜀遺址"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幾十個青銅面具,是距今4000年前的古蜀王魚鳧舉行祭祀禮儀的用品。北齊蘭陵王長恭,性情勇猛武功高強,但相貌俊美像個女子,他打仗時就帶上面具,以助其威。唐代歌舞《蘭陵王入陣曲》里,扮演蘭陵王的演員就要帶上面具。這可能就是戲劇中臉譜的起源。
相關(guān)記載
古代的面具上具有簡單的符號,“觀念符號”和"“表情符號”,用來表達某種特定的觀念或表情。到了戲里,這些符號就直接畫在臉上,表達更為復(fù)雜豐富的觀念和表情。唐代就有"涂面"的記載,孟郊在《弦歌行》里寫道:"驅(qū)攤擊鼓吹長笛,瘦鬼染面惟齒白",即表明了用染涂臉面表現(xiàn)鬼神的形象。宋代徐夢莘《三朝北門會編》的"清康中秩"第六卷記載了宋徽宗的兩個佞臣以"粉墨做優(yōu)戲",口出市井浮言穢語,蠱惑皇上。宋代"涂面"分"潔面"和"表面"兩類,花面也很簡單。畫了個白鼻子、紅眼圈,目的"務(wù)在滑稽"。因為宋代雜劇中,科諢占了很大比例。元代雜劇盛行,在《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做場》的大幅壁畫中,出現(xiàn)了元雜劇正面人物中的"整臉"的譜式,突破了過去副凈那種白底黑線的.基本格調(diào),帶有某種性格的色彩。
明代已經(jīng)是由昆劇演出的傳奇劇的天下,表演豐富,行當分工精細,凈分正凈(大面)、副凈(二面)和丑(三面)。凈丑都畫臉譜,每個角色又有一個專譜。其底色多是根據(jù)說唱文學(xué)中的描繪或演員自己的想象設(shè)計的。如關(guān)羽的底色是紅的,包公的是黑的。其基本譜式是夸張的眉眼部分。明代人留發(fā),臉譜畫在額以下,清代人留辮子,頭剃到腦門以上,臉譜也畫到了腦門以上。圖案比例也發(fā)生了變化。與明代相比,臉譜有繁有簡,底色一樣。清代中葉,地方戲興起,凈丑的臉譜每一地方差別很大,有明顯的地方特征和民間藝術(shù)氣息,各種地方戲約有300多個劇種,大多在18世紀以后興起。地方戲的繁盛,使得劇目題材人物角色不斷增多,行當分工更細。凈行除了正凈副凈外,又加了武凈。色彩增加了藍、綠、黃、灰、橙。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手抄報資料:臉譜的歷史】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手抄報資料:臉譜06-30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手抄報資料:京劇臉譜的形成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