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國》讀后感
《品三國》讀后感 2005年易中天在央視《百家講壇》節(jié)目主講了“漢代風云人物”系列講座。他獨辟蹊徑,“妙說”歷史,巧妙地運用“通俗”的語言、聲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還原了歷史的本來面目。平常的一段歷史從他口中出來儼然活靈活現(xiàn)一般,象評書一樣繪聲繪色,又象電影剪輯精練流暢。 易中天先生說他講‘三國’,是站在平民的立場,通過現(xiàn)代視野,運用三維結構,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偟脑谟谄占爸袊鴤鹘y(tǒng)文化,引導中國老百姓,使老百姓知道什么是歷史,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性。從現(xiàn)代學術的觀點,這是對人類學、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文學、民俗學、倫理學的綜合運用。人的本質(zhì)性,是社會關系的總和。 易中天火了,成為了文化偶像。 很多媒體說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謝百家講壇,是這個節(jié)目讓他出的名。其實百家講壇應該感謝易中天。電視畢竟不如紙讀物更容易貼近百姓。書則完全不同,時間絕對由自己支配,可以重復看無數(shù)次。 其實百家講壇的主要貢獻是請了這些人去,讓老百姓與學者有更多的交流機會,所以,百家講壇要感謝易中天,感謝劉心武,不要看著他們的書火了,都說是百家講壇的功勞。 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謝中國文化長久以來生生不息的文學魅力。中國老百姓在約2000多年的時間里不知道三國真相是什么了,能不急么?他們都有知情權啊。易中天滿足了他們的權利,就像古希臘神話里的點燈人,你就說他能不火嗎? 還有一點:有許多人評價易中天,不過世人只會記住易中天而不會記住那些人!易老師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文化。 易老師在百家講壇欄目的講說在中國添掀起了如日中天的熱潮,當時的在學術界和全社會都流傳一句話:“嫁人就嫁易中天”。意思當然就是說當代的女孩子要嫁人就要嫁像易老師這樣的男人。 [編輯本段]語言特色 例如:那段韓信投項羽“無所知名”后改投劉邦,在軍中當“接待”,因違反軍紀險些被殺一段:韓信終于成為一個英雄是遇到了一個時勢,就是時勢造英雄,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陳勝吳廣的帶動下,全部站出來,和暴秦進行斗爭,這個時候韓信的家鄉(xiāng)同樣發(fā)生了起義,項羽的叔叔項梁拉起來了一支義軍,于是韓信“仗劍從之”,就是拎著他的寶劍參軍了,參軍以后先跟著項梁,后來又跟著項羽,但是項羽不重視他,這個時候韓信的情況司馬遷用四個字進行概括,“無所知名”,這個時候他還沒有什么名氣,在項羽那兒他覺得沒有發(fā)展前途,于是投奔劉邦,劉邦讓他當什么呢?當個連敖,連敖就是接待員,公關先生,韓信這個人長得比較體面,是一個帥哥,做做接待工作還是不錯的,這個時候的狀態(tài)也是四個字,“未得知名”。那么有一次韓信就犯了軍法,和幾個同事都犯了軍法,依法當斬,一個個拉出來殺頭,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氣殺了十三個,輪到韓信了,把韓信叫出來,要殺他,韓信這時候一抬頭看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做夏侯嬰,夏侯嬰是什么人?夏侯嬰是劉邦的哥兒們,從小就跟劉邦一起的,跟劉邦一起起義,以后當了劉邦的太仆,太仆這個東西翻譯過來就是車夫,給劉邦駕馬車的,但是你要知道,當時的這個制度,這個皇帝的太仆是部長,是部長級的官員,那么劉邦當然現(xiàn)在不是皇帝,他是一個諸侯王,這個太仆少說也是副部級了,韓信看見夏侯嬰了,韓信就大喊一聲說,我們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嗎?為什么要殺英雄好漢?夏侯嬰說,咦!怎么還有這樣的人?過來。司馬遷用了六個字,“壯其貌,奇其行”。一看,呀!一表人才,跟他談談話,頭頭是道,不殺了,向蕭何推薦,發(fā)現(xiàn)一個人才,又給他換了一個位置,叫做治粟都尉,相當于司務長,所以韓信他參加工作以后,也是郁郁不得志,先做侍衛(wèi)官,再做接待員,再做司務長,都是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那么韓信又是什么樣的原因使他轉變了命運呢?使他成為了西漢初年的風云人物呢? 09計應301班:陳林 2010-11-29【《品三國》讀后感】相關文章:
品《三國》作文11-26
品三國作文07-30
品三國 說用人-三國讀后感04-28
品三國_《三國演義》讀后感03-23
品三國作文【大全12篇】09-15
(合集)品三國作文13篇11-26
品三國作文大全(9篇)08-14
品三國作文(共5篇)08-02
品三國讀后感04-29
《品三國》讀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