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生》觀后感
各位有看過《人生》這部電影嗎?以下是是有關這部電影的觀后感,一起看看吧。
電影《人生》觀后感1
影片《人生》以它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逼真的生活畫面,活生生的人情世態(tài),主人公對理想、愛情的追求和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贏得了觀眾。尤其是男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令人回味不已。
影片中的高加林,有他自己的感情、思想和人生觀。他不愿像他的父輩們那樣,為了溫飽,一輩子匍匐在黃土地上。他有知識、有文化,想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渴求一種新的人生。就這點來說,高加林具有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和氣質(zhì)——創(chuàng)造開拓,不滿足于現(xiàn)實。然而,高加林并沒能主宰命運,他反倒被現(xiàn)實“嘲弄”了。在那個偏遠的小山村里,他的民辦教師地位被無端擠掉了,他唯一能夠發(fā)揮才干的機會被剝奪了。他痛苦、傷心、憤懣。新一代農(nóng)村青年形象的高加林,與高家莊這個落后、愚昧、閉塞的小山村格格不入。因此,高加林離開農(nóng)村,進入城市的愿望成為必然。一個偶然的機會,高加林一腳踏進了城里,來到了一個嶄新的天地,一個使他能施展才干、盡情揮灑才華的天地。生活的'召喚、理想的憧憬,使他干勁倍增:深夜冒雨搶險救災;不顧疲勞連夜改寫報道,他為新的人生進取著,努力著。
影片中高加林的蔑視世俗、自強不息以及不安于現(xiàn)狀的闖勁和干勁讓人感動。然而高加林也有他的弱點。當他看到家鄉(xiāng)貧窮、愚昧、落后時,為什么不想方設法去改變,而要逃避現(xiàn)實呢?他以為,擺脫了家鄉(xiāng)小山村的羈絆,就可以一顯身手了,可正是由于他的軟弱自私,才使他走過了一段遺憾的人生。
影片中另一個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就是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糾葛,有人認為高加林是現(xiàn)代生活中的“陳世美”,而我卻不這樣看,我認為他們的分手是現(xiàn)實的必然。現(xiàn)代青年對愛情的追求,大多是以志同道合、有共同語言為基礎的,劉巧珍雖然有中國農(nóng)村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溫柔、善良、勤勞賢惠、通情達理,而且長得也很美,然而她沒有文化,沒有知識,與高加林缺少共同語言,更談不上志同道合。他們的愛情沒有堅實的基礎,是不牢固的,所以在愛情和事業(yè)的選擇上,高加林選擇了后者,這是必然的。而最終他和黃亞萍不得不分手,家鄉(xiāng)那個曾愛他如癡如狂,卻又被他拋棄的姑娘巧珍也已被廹另嫁了。在這雙重打擊下,高加林幾乎絕望了,他背著鋪蓋卷,灰心喪氣,滿腹辛酸地回到家鄉(xiāng)。山依舊,水依舊,橋還是那座橋,一樣的景,兩樣的情。一曲《叫聲哥哥,你快回來》蕩氣回腸,令人肝腸寸斷。得到的失去了,失去的卻永遠不能再得到。那悲痛的哭聲,傾訴了高加林多少的委屈、懊悔和辛酸啊!此時,一條彎曲的路在他腳下延伸,這是一條漫漫的人生路啊!他該怎樣去走呢?
世上每個人的人生路都會有曲折和坎坷,在這條路上,我們該怎樣留下自己的腳印呢?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深思,都要嚴肅對待的問題。
電影《人生》觀后感2
記不清自己是第幾次觀賞路遙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人生》了,自從接手《影視鑒賞》的授課,我就從網(wǎng)上下載了這部拍攝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老電影,準備讓學生認真觀賞。昨天下午的影視鑒賞課上我在多媒體教室給前來上課的近二百名學生播放了電影《人生》,學生在看,我也在看。我不時被劇情所吸引,坐在播放設備旁緊盯著電腦中的影片畫面神情專注的程度就像是頭一次觀看這部優(yōu)秀電影作品。善良、單純的巧珍,背著負心人罵名的有志青年高加林,樸實、慈善長者的德順爺、老實巴交、安守本分的高加林父親這個老農(nóng)等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本片的劇情并不曲折復雜,以高加林的人生命運變化為主線,以它與劉巧珍、黃亞平的情感糾葛為副線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陜北黃土高原某地改革開放前的農(nóng)村有志青年渴望改變個人命運最終失敗的故事。這部影片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社會問題,那就是像高加林這樣有才華、有理想有志向和抱負的農(nóng)民青年的出路在哪里。涉及到的愛情問題,就是青年人如何正確處理好愛情婚姻問題。
我想在那個集體化年代,在社會大變革剛剛萌芽的時期,誰也難以幫助高加林實現(xiàn)個人的遠大理想。高加林最后命運的變化無疑促使我們思考社會體制當時存在的極大弊端,他的悲劇表面看起來是自己現(xiàn)任女朋友前男友他媽出于報復寫信揭發(fā)他走后門參加工作造成的,但是實際不是,而是當時的社會用人體制和用人理念所致。若果放到現(xiàn)在,高加林絕對不會再回到那個貧窮落后的村落繼續(xù)與貧瘠的土地打交道的,他會在改革開放的大環(huán)境里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實現(xiàn)個人人生價值。影片的深刻意義在于它提出社會變革勢在必行,否則像高加林這樣的有志青年難以成就個人偉業(yè)的悲劇人物會難以計數(shù)。在處理愛情婚姻問題上,影片似乎在引導青年人懂得“戀愛是一回事結婚又是另外一回事”道理。
因為后來似乎有意在為高加林舍棄愛他的農(nóng)村姑娘劉巧珍的負心漢行為辯護,強調(diào)男女要志同道合,要有共同語言,只有這樣他們的結合才可能是幸福的。高加林對劉巧珍的愛是很膚淺的,感激之情遠遠勝過了對他的愛。雖然他也給巧珍買過紅色的紗巾并且親手給她披在頭上,但和他對黃亞平的愛沒法相比。他們有著高中同班同學的經(jīng)歷,有著對文學的共同愛好,所以他很快就被開朗、直率、熱情、仰慕他才華的黃亞平所俘虜?筛呒恿肿罱K也沒能和黃亞平去南京擁有和她的婚姻,原因是高加林的農(nóng)民身份的恢復,他的正式工作的丟失,是他倆的遙不可及的身份與社會地位的差距。
影片也在告訴觀眾婚姻結合離不開文化的背景,一個細節(jié)便是明證,劉巧珍從農(nóng)村老家來縣委大院看望高加林,他們的交談已經(jīng)表明劉高兩人話不投機,文化人關注的和沒文化關注的話題有著迥然不同。影片借此情節(jié)再也暗示他們的分手是必然的。我想每個觀眾觀賞完影片后各自對影片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意義與目的都會有著自己的見解,我寫本文陳述拙見旨在拋磚引玉,爭議之處愿與網(wǎng)友商榷之。
【電影《人生》觀后感】相關文章:
3.電影人生觀后感
4.英語電影觀后感
7.心理電影觀后感
9.英語電影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