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哈佛學生:雙重身份的雙面人生
今年超過30萬中國學生來到美國上大學,比去年提高了10.8%。同時,中國學生來美就讀的數(shù)量也遠大于其他國家的學生。學生數(shù)量的激增給美國本土帶來數(shù)十億美元的收入,也改變著美國大學的面貌。
我的生活軌跡也發(fā)生了改變,因為我來到了哈佛大學。有時我會感到我好像在過著一種“雙面人生”。在中國,人們叫我“哈佛女孩”;而在哈佛,人們叫我“中國女孩”。但無論哪一個稱謂,都無法真實地概括我自己。
在中國,每個人都對我在哈佛上大學的事實非?粗。他們拜托我?guī)椭薷乃麄兊拇髮W申請文書,挑選適合他們的美國大學,估測被錄取的可能性,有時候他們還會向我尋求戀愛建議。中國的高中生及其家長將我看作美國教育系統(tǒng)的百科全書。他們會問,普林斯頓大學喜歡什么樣的學生。甚至還有兩個人問我,為什么他們被耶魯大學拒絕了。如果我知道答案的話,我就會從哈佛退學,以向這些焦急的父母提供咨詢而發(fā)家致富了。在中國,美國教育會被認為是更高級和優(yōu)秀的。而哈佛,則被視為是優(yōu)中之優(yōu)。
不過,當我向人們講起哈佛的生活時,有些東西卻很難傳達。比如,在中國,學生在上大學前要選好專業(yè)。而對他們來講,“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概念就很難以理解。在中國上大學的朋友會抱怨他們無聊的必修課,而我卻可以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語言學等多個領域進行選修。當我說我在哈佛只將一半的時間用在學習上,將另一半時間用于社交和課外活動時,許多中國人都很困惑。在中國,“university”叫做“大學”,從字面上看也是以“學”為主。而在美國,我感到,如果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書本上的話,將會毀了我在哈佛的時光。
在中國,人們說我是“百里挑一”。而在哈佛,身邊的同學都是世界級辯手、小提琴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年輕CEO,還有一些人身家顯赫。我在某方面優(yōu)秀,但總有人在這個方面比我更優(yōu)秀。哈佛里高度集中的人才群體遠超過中國頂尖高校北京大學。進入北京大學的競爭激烈得無法想象,不過許多北大的畢業(yè)生也會成群結隊地來美國深造。
在哈佛,雖然我說著英語,但有時卻很難讓周圍人理解我作為哈佛校園中為數(shù)不多中國學生的所思所感。人們希望我理解英語俚語,欣賞美國流行音樂,聽懂含有諷刺意味的笑話,不過諷刺類型并不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中國的幽默里。此外,在中國上學時,與別人不一樣意味著要受罰;而在美國,“不同”則很“酷”。中國文化青睞同一性,而美國則看重個性。美國教授喜歡學生直呼其名,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因為權威和資歷的不對等,學生與老師、孩子與父母、年輕人與長者之間都有著不可逾越的邊界。
我所擁有的雙重身份所處的兩個群體,互相都對彼此有著濃厚的興趣。在中國,我就是真實美國生活的代言人。人們通常只從好萊塢電影和道聽途說中了解美國。而在哈佛,相對于華裔學生,我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能更好地表達中國。我負責消滅關于這個國家的神話和誤解。在課堂上,每次“中國”這個字眼被提到時,教授都會意味深長地瞄我一眼,放佛我代表了14億人。
每天,一些小小的文化間的沖突都會在我的生活中上演。我選修了一門叫做“現(xiàn)代西方性史”的課程。這種課不太可能出現(xiàn)在中國,因為關于“性”的討論很少出現(xiàn)在公共場合。我每天目睹同學們關于當前總統(tǒng)競選進行了激烈的爭論,我會想,他們到底是有多關心這個國家的政治未來。在這個關于種族、性別、性取向問題都很敏感的社會,我有時會擔心我“政治不正確”。我人生中第一次意識到,我或多或少地屬于一個叫做“亞裔”的少數(shù)群體。而在中國我周圍都是相同膚色,擁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人。
總的來說,不管是“哈佛女孩”還是“中國女孩”,都無法講出我的完整故事。也許被稱為“來自中國的在哈佛讀書的女孩”更合適。不過,隨著中國學生來美讀書人數(shù)增多,這種身份也沒那么特別了。將來中國會變得更加民主開放,可能就是在這一數(shù)量龐大的人群的推動下實現(xiàn)。這些文化上的“混血兒”習慣了西方思維,但內(nèi)心卻還是不變的中國心。
【哈佛學生:雙重身份的雙面人生】相關文章:
中學生人生格言座右銘06-12
大學生人生規(guī)劃(通用10篇)10-25
有關大學生人生職業(yè)規(guī)劃的調查報告12-31
風雨哈佛路觀后感英語(通用19篇)08-06
人生經(jīng)典勵志語句12-31
職場人生的文章01-01
經(jīng)典語句人生感悟03-28
感悟人生的經(jīng)典唯美句子01-06
勵志哲理人生感悟12-31
精選人生勵志座右銘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