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孟子的心得體會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子居),戰(zhàn)國時期鄒城(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孟子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暑假里通過讀孟子,寫孟子,我廣泛涉獵了與孟子相關的資料如《史記》,《中國哲學簡史》,對孟子的了解更深入和全面。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他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其學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我們讀讀寫寫的孟子四章都從治國和做人兩個方面都提現(xiàn)了這種思想。
孟子提倡"仁、義、禮、智",并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tài),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有一顆仁義之心對學生太重要了。
孟子是一個慨然以天下為己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身于戰(zhàn)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tǒng)一天下。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在一個分崩離析,中央集權淪喪的時代,武力才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tǒng)治者所接受。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他并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為己任,"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淫辭,以承三圣",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說宣布于天下,以此來影響并匡正世風世俗,這種精神難能可貴,非常人能做的。
《孟子·公孫丑》中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于孤立。
關于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fā)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否則,既使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據(jù)了有利形式,但最后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天不會把所有的好事都加在一個人身上,一切順其自然,隨緣就好。
所以孟子說:"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就是說我們要懂得選擇什么放棄什么。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棄一些事不做,去做該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寧靜胸懷。貪多無厭終究會一事無成,甚至有些人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有舍才有得,學會放下,才拿得起。
“忠、孝、仁、義、禮、智、信”,這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這更是我們做人的準則,也是我們所要傳承的文化思想,也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只有做到這些才是一個道德高尚德才兼?zhèn)涞娜恕?/p>
活著,就是一場修行,真正的修行不在一張能言的嘴上,而在一顆向善的心里。人生之光,是一顆寬容的心;歲月之好,是一份隨緣的愛。懂得,才會不怨、不恨、不燥。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愿我們不忘初心!厚德載物!德行天下!
[讀孟子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1.讀《森林》的心得體會
2.讀《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
3.讀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4.讀《老子》心得體會
5.親子閱讀心得體會
6.2016年知恩孝道心得體會【薦讀】
7.讀《你在為誰工作》的心得體會
8.讀弟子規(guī)心得體會800字
9.讀教育名著心得體會兩篇
10.讀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讀孟子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我眼中的孟子作文(精選20篇)09-05
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5篇)12-29
讀書心得體會大全40006-19
槿怎么讀?06-12
戌怎么讀12-26
覬覦怎么讀?03-12
卉怎么讀?12-30
大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0篇)09-14
保育員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1篇)08-07
拓展訓練心得體會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