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詠鵝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注釋:
1、詠:用、詞來敘述或描寫某一事物。詠鵝:用詩詞來贊美鵝。
2、項:頸的后部。這里代指脖子。
3、掌:詩中指鵝的腳掌。撥:劃。
賞析:
《詠鵝》相傳是駱賓王在七歲時寫的一首詩,這是一首詠物詩。這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沒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歡快的語言,抓住事物(鵝)的突出特征來進(jìn)行描寫。寫得自然、真切、傳神。
開頭的“鵝、鵝、鵝”不只是模擬鵝的叫聲,而且把思維的那種躍動表現(xiàn)出來,融為一體。小詩人用三個“鵝”字道出鵝由遠(yuǎn)至近的歡叫聲,讓人漸漸看清它“曲項”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態(tài),再寫鵝在水中嬉戲時有聲有色的情景。表現(xiàn)小詩人細(xì)微入神的觀察力。
小作者通過白描的手法,簡單的略加勾勒,鵝的鮮明形象就脫穎而出!扒椣蛱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一幅可愛的動態(tài)的形象。
詩中,小作者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態(tài),去理解和觀察鵝,用了擬人的手法,如把鵝的叫聲說成是“歌”等。同時也把色彩的對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現(xiàn)傳達(dá)的豐富和全面!鞍酌薄ⅰ熬G水”、“紅掌”、“清波”,相映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dá)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tài)!扒棥倍中稳甍Z向天高歌之態(tài),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薄案 薄皳堋眱蓚動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tài)!鞍酌薄凹t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艷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xiàn)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無論從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藝術(shù)上,這首詩都是堪稱一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