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在校本教研中成長
開展校本教研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校本教研從教師的實際需要出發(fā),以具體實踐為落腳點,具有靈活性、參與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是促進教師開展研究性教學,提高專業(yè)化水平的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教研活動。在校本教研中,我們的教師作為一個參與者、互動者和分享者的角色,教研組長是設計者、組織者,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支持者,而有效的校本教研的開展能最直接地促進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幫助教師將新理念直接轉化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其教育教學水平。
但在我們的教研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我園的教師明顯存在著二段體現(xiàn)象。青年教師實踐經驗不足,不會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一部分骨干教師思維活躍,但往往是單一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互動性不夠,不會傾聽,不善于幫助組員梳理問題、歸納策略、提升經驗。導致了幼兒園教研效果不明顯,因此,如何借助校本教研這一平臺來幫助教師在看、聽、學、記、說中,能大膽參與、有效互動,促進教師全體作用的發(fā)揮和個性的發(fā)展,提高了教師參與教研的能力。即教師學會尋找問題,提出質疑,在教研活動中介入積極有效的互動對話。而教研組長則要學會梳理問題、歸納、提升,引領組員交流共享。 為了使我們的教師能主動地介入教研,同時也能反映我們的教師對教研的真實方法和需求,讓教師了解自己參與教研活動的現(xiàn)狀和可發(fā)展的空間,以期給我們的教師一個更適宜有效的教研活動。
一、問卷調查: 校本研究是以校為本的研究,主體是教師,研究對象是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教師自己的問題。對于我們的教師而言,如何讓他們真正直接參與到教研活動中去,解決實際的教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呢?在開學初我們對全體教師進行一次了問卷調查。 問題A: “我們的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是什么?” 問題B: “你認為一個好的教研活動應該是怎樣的?”
實效(一):主動介入問題。 l
目的:
1、能真實了解本園教師對參與教研應具備哪些要素理解的程 度。
2、幫助全體教師反思自身及他人的行為。
實效(二):尋找不足、確立主題。 教師: 尋找問題,提出質疑(在教研活動中形成積極有效的互動對話) 教研組長:梳理、歸納、提升(引領組員交流共享) l 問卷匯總:
A“你認為一個好的教研活動應該是怎樣的?” 1)、能幫助我們教師解決最困惑、最需要的問題。 2)、教研活動應該是我們平等對話的,參與者都能積極互動的。 3)、能在教研活動中得到一些經驗和有價值的信息。 4)、教研形式應該是豐富多樣的。 5)、要有一個好的組織者,能引領、推動,并讓組員獲得提高的。
B“我們的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是什么?” 1)、活動中教師對話不夠,偏重于亮自己的觀點,不會質疑。 2)、組織者不能給予組員更多的提示幫助及提升經驗。 3)、形式比較單一。 從以上的問卷匯總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教師需要一個平等的、積極的、可獲得支持,能推動她們對話、共享,并給予幫助的教研活動。
二、形成策略,提高教師參與教研的能力:
1、 創(chuàng)設寬松的教研氛圍,使教師敢于敞開自我。 “二期課改”使教師有許多困惑,同時也面臨著挑戰(zhàn),因此,在教研時,我們的教師對自己的理解、想法往往信心不足,不敢大膽發(fā)表意見。為了給教師一個寬松、積極的教研氛圍,我們的做法是:
(1)提供給教師一些學習的資料,作為輔助培訓。 (2)對不成熟的想法不輕易加以否定。 (3)以積極、鼓勵、肯定的態(tài)度接納不同的意見。 (4)給予教師多方面的信息,滿足不同層次教師的需求。 所以,在教研活動中,我們總是以關注、鼓勵、贊賞教師們發(fā)表的意見和想法,來能使教師們認識到:袒露自己的想法、觀點是解決問題、研討提高的前提。 而平等、協(xié)調、積極的教研氛圍則能使我們的教師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體驗,感受到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在關注別人的同時也體驗到自己的言行被人關注的成就感。
2、 有序的分層指導,滿足教師不同的發(fā)展需求。
(1)導說制:A園長導說——即針對教學中共同困惑,園長進行點與面的指導,點即是園長對教研組長進行的設計、組織及解決教研所探索的重點問題的一個培訓知道,而面則是指對全體教師進行的有關課程實施的指導,幫助我們的教師學會課程的平衡及課程的設置。 B大教研組長導說——即大教研組長介入各小教研組參與發(fā)現(xiàn)問題,指導推進小教研活動的開展。 (2)實錄點評制:第二層面的園長帶教教研組長,即將教研活動實錄下來,組織教研組長觀摩,通過園長點評及教研組長互評,以期尋找好的教研形式及提高教研組長組織調控教研活動的能力。 (3)預約對話制:教研組長對教師的指導,即針對每次的教研重點,教研組長與組員進行問題預約,提高在教研活動中對話的針對性及積極性。 (4)實踐互動互評制:骨干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即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的觀摩交流點評,幫助青年教師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 通過這樣的分層指導,我們的教研組長開始逐漸學會了如何關注傾聽組員的交流,有了一些尋找問題焦點的敏感性,并嘗試運用一些有效的教研手段來提高對話的質量。而我們的教師在教研中,自信心更強了,有了實踐和理論的沉淀,對話的興趣點被激活了。
3、 多形式的教研方式教研方式使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活動。 通過多形式的教研方式,尋找提高的策略,本學期我園大教研的研究目標是:提高教師在制訂計劃與實施計劃中,關注幼兒的生活、情感經驗的能力。通過探索多種可促不同層面的教師積極參與,提高其反思、對話、尋求解決問題能力的教研形式,提高本園教師參與教研活動中不同層次能力的提高。
l 第一研:集體對話 第一次課例實踐,我們對教學活動進行實錄,教研組長提出問題組織全體教師觀摩。實踐活動后在小組中各組長分別組織教師進行相關的討論。 分析:第一次教研組織形式我們通過集體對話,表現(xiàn)形式比較寬松隨意,教研組長能激勵教師進行對話,但由于教師本身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不夠,對話氛圍沒有很好的引發(fā)。教研組長在活動中能適宜得拋出問題讓教師們進行研討,并能摘錄各自在組織小教研及大教研活動實錄中的歸納及小結語,共同分析如何梳理問題、提升經驗。但是在活動中教研組長歸納解惑的能力比較欠缺。由于組長更多考慮的是活動前的問題思考,對于教師們存在的困惑沒有事先的了解,另外本身的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高。 策略:實錄整個教研活動。 教師:尋找各自的觀點,與同伴進行比較,捕捉好的質疑方式。 教研組長:摘錄各自在組織小教研及大教研活動實錄中的歸納及小結語,共同分析如何梳理問題,提升經驗。
l 第二研:預約問題,跨組對話質疑 第二次課例實踐,在第一課的基礎上組長深入各教研組討論,了解教師們的想法,并提供適宜的理論依據(jù),使教師們在討論中更多用理論來支撐自己的觀點。 分析:由于有了第一研后的分析、總結,教師及教研組長對如何對話及提升經驗有了些感知,狀態(tài)表現(xiàn)更為積極大膽,教師在對話中碰撞出求異思維的火花。但由于預約性較明顯,教師及教研組長的思維未能充分地擴散,比較拘泥于預約好的問題。教研組長在活動前作了比較充分的準備,了解教師的想法。但是當遇到教師即時生成的質疑,如何應對? 策略:實錄分析尋找 * 教師在對話中求異思維碰撞的火花 * 教研組長問題思考:遇到教師即時生成的質疑,我應如何應對? 成效:1.通過實錄捕捉、討論,教研組長學會了關注教師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敏感度增加了。 。.組織者學習了應對、提升經驗的方法和策略。
l 第三研:組內質疑 在課例的第三次實踐活動后,按小組形式討論并將小組內尋找到的共性的質疑問題由教研組長在大組中提出,并由同伴集體釋疑。 分析:小范圍的討論給了教研組長更多的關注。梳理,歸納的對應性更強,因此觀點更清晰,而教師在同年齡段的同伴之間有了更多的話題,因而各小組尋找到的關于課例實踐中的問題也更適宜,通過不同組的同伴互助,觀點碰撞,既提升了教研活動的質量,教師也切實獲得了思維及能力的發(fā)展。
4、 以課例研究為載體,幫助教師提高對話、互動、質疑、提升能 力。 在第一階段的課題案例研究中,我們試圖通過三課三研(三階段三反思)以大班組“我喜歡的車”這一課例為載體,在分析、捕捉本園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現(xiàn)狀及參與能力的基礎上,尋找不同層次教師的優(yōu)勢及薄弱點,希望通過問題介入、預約質疑、推導建議、追問啟發(fā)、肯定鼓勵等形式促二個層面,即青年教師及骨干教師參與教研能力的提高。我們進行了每一次的課例實錄及教研實錄,對二個層面教師參與教研的行為及狀態(tài)進行分析、預設及調整,并初步完成了“三階段三反思促教師參與教研活動能力提高”的個案初稿,通過第一階段的探索、研究、推動,本園教師參與教研的變化如下: 以前的教研狀態(tài) 分 析 青年教師 l 行為上:誰發(fā)言看誰,點頭表示贊同。 l “對,我贊成,這樣布置挺好的,” l “我覺得環(huán)境這個題目太大了,可以具體一些。”
1、青年教師雖然具備一定的現(xiàn)代理論知識,但實踐經驗不足,對內容理解比較膚淺表面,不能內化為自己的教育行為。
2、教研活動中,青年教師參與性較好,但是容易附和其他教師的發(fā)言,缺乏自己的主見。
3、理解、表述、質疑、傾聽的能力欠缺。 骨干教師
●行為上:“以前我們也進行過‘滾雪球’式的實踐反思活動,如今可以實行‘三階段三反思’的形式,通過這個平臺可以促使教師在不斷的實踐與反思中,提高自身的專業(yè)化水平!
●“我認為教師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反思,才能提高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 1、注重的是個體,理念較新,能結合理論的學習積極主動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2、不能將自己成功的做法和經驗及時總結。 3、捕捉、質疑的能力明顯欠缺。 4、能抓住教研的實質性問題引導教師開展相應的研討,但是在抓住教研的實質性問題較表面,沒有針對性,往往在一個問題上不能說透,沒有說服力。 如今的教研狀態(tài) 分 析 青年教師 我們先來看看此類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參與的變化: l “我認為可以讓幼兒和家長一起 來收集一些車輛的圖片、玩具,利用家長的資源而不是僅僅靠老師一個人來完成學習材料的收集,我覺得有了家長、孩子與教師的共同參與才能使孩子真正的進入到主題的學習和探索中! l “在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上應該盡量利用空 間。比如:創(chuàng)設停車場,搭建輕軌、地鐵的模型等等!
●“這個我不同意。我們研討的是‘環(huán)境促幼兒自主學習’,那么我們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必須要為幼兒自主學習來服務。不能因為問題教師能讓幼兒自己解決,就忽視了讓幼兒利用環(huán)境來解決問題,而不創(chuàng)設相應的環(huán)境! 青年教師們在教研活動中的變化說明:
1、青年教師通過參與,傾聽、被激勵,其教育理念及行為有所改變,更自信、更大膽,同時求知及樂于嘗試的欲望也更強烈了。 2、青年教師的思維較活躍,通過觀摩實踐活動,舉一反三的能力增強了。 3、青年教師通過參與研討,其抓住問題研討的能力有所提高,并會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提出有價值的建設性意見,這是顯而易見的。 骨干教師
● “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中,我認為要改進——” “能不能去尋找一些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及材料的投放的經驗案例,在你的教學中試一試,找到一些規(guī)律,下一次帶給大家分享! “不過,在材料的投放上我認為比較單一,以實物、玩具、圖片為主,而缺乏幼兒自身的表征類的資料。此外幼兒在活動中也遇到問題了,如何引導幼兒尋求利用環(huán)境來尋找答案,可以在此方面進行相應的改進。——”正是有了骨干教師提出了一個個建設性的意見,引起了教師們的共鳴,是教師研討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大家各抒己見解決了教研中實質性的問題,為第二次、第三次的實踐活動提出了更為完善的改進方案,使孩子們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中自主學習、自主構建、自我完善。
● “你覺得這位教師忽略哪些有價值的生成,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這個我不同意。我們研討的是‘環(huán)境促幼兒自主學習’,那么我們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必須要為幼兒自主學習來服務。不能因為某個問題教師能讓幼兒自己解決,就忽視了讓幼兒利用環(huán)境來解決問題,而不創(chuàng)設相應的環(huán)境。”“我們應該明確的是:資料庫的建立并不是以一節(jié)課為最終目的的,因此資料庫的內容、形式應該值得我們斟酌。”
骨干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表現(xiàn)說明:
1、骨干教師們通過一次次的教研使他們更自信、更成熟,尤其是當他們的想法被同伴所認同和接受時,更激勵了她們教育理念與教育行為的進一步發(fā)展 2、骨干教師的質疑能力無形之中為教研活動增添了新的亮點,為實踐活動的不斷完善指明了方向 3、骨干教師更注重了自我完善的過程,從一次次的教研活動中可以發(fā)現(xiàn)骨干教師們必須經常學習、領會、反思,更新原有的教育理念與言行,來引領大家 從上面可以看出,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主動性明顯提高了,能逐步學會抓住問題的中心,觀點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而我們的教研組長也逐步學會了關注、傾聽,幫助教師梳理問題、歸納策略、提升經驗。通過校本教研,我們的教師參與教研的能力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也獲得了提高。
三.進一步的思考:
(一) 校本教研作為我園提高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一個有效載體, 雖以見成效,但我們的探索還剛剛起步。我們將繼續(xù)探索、開創(chuàng)和諧濃厚的研教研學的氛圍,使教師的行為與理念互動,研究與使用統(tǒng)一,并進一步喚醒教師發(fā)展的主體意識,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 繼續(xù)完善我園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激勵機制上更好地激發(fā) 教師參與研與思的內趨力。
(三) 通過校本教研,我園將逐步形成一個民主、平等、合作、 對話、協(xié)商的教研群體。我們的校本教研不僅使教師有了自信,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同時也帶出了園所的品味,提高園所的保教質量。
【教師,在校本教研中成長】相關文章:
教師個人校本教研計劃11-14
教師校本教研個人總結08-13
教師個人校本教研總結09-08
教師校本教研個人總結04-25
教師校本教研工作總結12-25
加強校本教研促進教師發(fā)展05-01
談教師校本教研素質的培養(yǎng)04-26
教師校本教研工作計劃05-03
校本教研體會12-20
校本教研計劃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