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古貝殼堤知識
貝殼(bèi ké)是生活在水邊軟體動物的外套殼,由軟體動物的一種特殊腺細胞的分泌物所形成的保護身體柔軟部分的鈣化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貝殼堤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古貝殼堤——古貝殼堤(古貝殼堤)
黃驊古貝殼堤是世界上三大古貝殼堤之一,位于沿海,自西向東分布著6條與岸線基本平行的古貝殼堤,該堤位于黃驊市東南側(cè),北起沈莊,向南過孫村南延1.5KM。
Chenier海岸 環(huán)境保護和旅游市場 科研和經(jīng)濟價值 收縮展開
其他古貝殼堤
。1)沈莊——東孫村貝殼堤。該堤位于黃驊市東南側(cè),北起沈莊,向南過孫村南延約1.5KM。
。2)苗莊一同居貝殼堤。該堤位于黃驊市東南約3KM處。
。3)許官——武帝臺——沙井子貝殼堤。該堤從中捷農(nóng)場三分場境內(nèi)通過呈SN走向。北起天津巨葛莊,南抵黃驊的許官多呈埋藏狀態(tài)。
。4)脊嶺泊劉洪博貝殼堤。該堤位于黃驊關(guān)家堡以西的脊嶺泊西側(cè),呈SN走向,綿延長達3公里多。
。5)歧口——趙家堡低潮貝殼堤。該堤位于歧口高頭村至趙家堡向海2.2KM的低潮灘貝殼堤。貝殼堤是由海生貝殼及其碎片和細砂、粉砂、泥炭、淤泥質(zhì)粘土薄層組成的,與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狀地貌堆積體。形成于高潮線附近,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標志。
古貝殼堤的歷史年代
地處山東省最北部的古縣。瀕臨渤海灣。廣袤無垠的灘涂潮帶上,有一條綿延76千米的古貝殼堤,抵擋著洶涌的潮水。千百年的海潮,塑造了這條神奇的天然大堤。如若將環(huán)渤海海岸帶比作一條靚麗的金項鏈,那么,位于魯北古縣沿海的貝殼堤,則宛如一顆燦爛的明珠。鑲嵌在這條金項鏈的顯要位置,閃現(xiàn)著耀眼的光芒。位于山東省古縣城北60公里處的古貝殼沙堤,已有5000年的歷史。它綿延30公里,每年仍以10萬噸的速度生長,是國內(nèi)獨有、世界罕見的古貝殼灘脊海岸。被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這是一條由40多個貝殼島連接而成的裸露型貝殼堤,總面積為80480公頃,。其貝殼質(zhì)含量達90%以上,由完整貝殼、貝殼碎屑和貝殼砂組成的砂層厚度達到2.5米至5米,經(jīng)放射性碳同位素測定,它形成于2500年至1100年之前,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罕見的海洋自然遺跡。
貝殼堤組成
形成于高潮線附近,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標志。距今1萬至5000年發(fā)生的海侵,滄州沿海平原一部份被淹。以后海面回降,河流沖積,逐漸成陸。貝殼堤就是這一歷史過程留下的遺跡,為滄州沿海海岸帶頗具特色的海岸地貌類型,也是渤海灣古海岸的遺跡,反映自陸向海方向的岸線變遷。堤上貝殼種類豐富,多為潮間帶或淺海泥沙海底軟體動物的現(xiàn)生種屬。堤高0.5~5米,寬幾十至幾百米,長數(shù)十米、上百米或延伸百余公里。其橫剖面頂部上凸,兩翼減薄到尖滅。
Chenier海岸
古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tǒng)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山東省古縣北部,渤海西南岸,西至漳衛(wèi)新河,東至套爾河,北至淺!3米等深線,南至張山子—李山子—下泊頭—楊莊子一線。地理坐標為:37°54′30″~38°19′10″N,117°45′08″~118°05′37″E。境內(nèi)北部分布兩列古貝殼堤,第一列在埕口鎮(zhèn)以北,位于張家山子—李家山子—下泊頭—楊莊子一線,長近40Km,埋深0.5-1米,貝殼層厚3-5米,形成于全新世中期,距今5000年左右;第二列在埕口鎮(zhèn)東北,位于大口河—旺子堡—趙砂子一線,長近22Km,由40余個貝殼島組成,島寬100-500米,貝殼層厚3-5米,屬裸露開敞型,形成于全新世晚期,距今2000~1500年。境內(nèi)分布著兩列古貝殼堤,綿延76公里,貝殼儲量三億六千萬噸,該兩堤都與河北省的貝殼堤相連,組成規(guī)模宏大的世界罕見、國內(nèi)獨有的貝殼灘脊海岸,國際上稱之為Chenier海岸。貝殼灘脊海岸的形成需要具備三個條件,既粉沙淤泥岸、相對海水侵蝕背景和豐富的貝殼物源。歷史上,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黃河攜帶大量細粒黃土物質(zhì),長時期周而復(fù)始的在渤海灣南岸、西岸遷徙,在此塑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淤泥質(zhì)海岸。當(dāng)黃河改道、河口遷徙到別處,隨著泥沙入海量的減少,海岸不再淤積增長,海水變得清澈,種類繁多的海洋軟體動物不斷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貝殼物源。最重要的是海浪潮汐運動,以侵蝕為主,將貝殼搬移到海岸堆積,隨著貝殼的逐年累積,也就形成了獨特的貝殼灘脊海岸。一旦黃河改道回遷,貝殼堤及以海水較淡而渾濁的淤泥岸不利于貝殼生長而停止。在貝殼堤外,泥沙淤積成陸,海岸線又向前伸,貝殼堤則遠離海岸,或棄與陸上或埋于地下。因此,由于黃河的來回遷徙,海岸線走走停停,淤泥與貝殼堤交互更替,在渤海灣南岸、西岸形成多條平行于海岸線的貝殼堤,也就成為渤海灣海岸線向渤海延伸的腳印。
環(huán)境保護和旅游市場
古貝殼堤與濕地系統(tǒng)省級自然保護區(qū)是世界上貝殼堤最完整、唯一的新老貝殼堤并存的以保護貝殼堤島與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體的保護區(qū)。它是東北亞內(nèi)陸和環(huán)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中轉(zhuǎn)站和鳥類越冬、棲息、繁衍的樂園,是研究黃河變遷、海岸線變化、貝殼堤島的形成等環(huán)境演變以及濕地類型的重要基地。在我國海洋地質(zhì)、生物多樣性和濕地類型研究工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古堤奇觀,吸引著無數(shù)游人和考古愛好者的到來。他們漫步海灘,沐海拾貝、踏灘逐浪,盡情享受大自然的賞賜。
科研和經(jīng)濟價值
古貝殼堤是在特定的地質(zhì)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下形成的獨特地質(zhì)地貌,古貝殼堤島與國內(nèi)外同等類型的貝殼堤比較,有幾個獨特之處。一是貝殼質(zhì)含量高,古古貝殼堤島無論是深埋地下的還是裸露于地表的,貝殼質(zhì)含量幾乎達到100%,很少有其它雜質(zhì);二是新老貝殼堤并存,古貝殼堤島不但有距今5000—2000年的古貝殼堤,而且尚有新發(fā)育形成的新貝殼堤,并有形成第三條貝殼堤島的趨勢,國外與國內(nèi)其它的貝殼堤都遠離海岸,沒有形成新貝殼堤的可能;三是典型的貝殼灘涂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的珍貴海洋遺產(chǎn),具有重要的科研意義和實際生產(chǎn)價值。對于研究古海岸線位置、推斷海岸環(huán)境演變歷史,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經(jīng)濟價值。如此大的古貝堤僅在美國和南美各發(fā)現(xiàn)一條。古貝殼堤,綿延30公里,已有5000年的歷史,是中國國內(nèi)獨有、世界罕見的古貝殼灘脊海岸。它與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古貝殼堤和南美蘇里南貝殼堤,并稱世界三大古貝殼堤。面對每年仍以10萬噸速度生長的貝殼資源,古人始終堅持適度開發(fā)、合理利用的原則,以貝殼為原料研制開發(fā)出世界上第三種新瓷型——貝瓷,使貝殼沙堤得到了有效保護,貝瓷產(chǎn)品也成為當(dāng)?shù)氐闹еa(chǎn)業(yè)。貝殼堤豐富的貝殼資源,為貝雕加工、塑料橡膠填充劑、動物飼料鈣質(zhì)、海洋貝瓷制造等提供了重要的原料來源。
【古貝殼堤知識】相關(guān)文章:
春堤曲,春堤曲張籍,春堤曲的意思,春堤曲賞析 -詩詞大全03-13
西湖名堤04-30
垂柳覆金堤,垂柳覆金堤趙嘏,垂柳覆金堤的意思,垂柳覆金堤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姜堤樂園作文11-07
姜堤樂園游記02-27
隋堤柳白居易11-30
游楊公堤05-01
游姜堤樂園05-02
游姜堤樂園作文07-12
貝殼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