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航媽7月份培訓分享(一)教育是療育的過程
當愛烏琳朗老師平靜優(yōu)雅的站在講臺上看著我們時,70歲的她就像一棵松柏沉淀著人生的經驗散發(fā)著力量和愛。我喜歡看著她的眼睛,那深邃目光的背后儲藏著為人師的智慧和依舊年輕的心,這叫我想起《幽窗小記》中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一曲《茉莉花》的哼唱小調如淡淡粉墨,輕輕鋪展于畫卷,我們手拉手在此畫中,點彩下茉莉的芳香……如此具有中國風的晨圈,著實讓我們沉醉了一把。接下來兩天的課程,朗老師用她的身體力行和教授方式,告訴我們華德福老師所具備的人格魅力及豐富的教學經驗。
參加本次培訓對于一個媽媽來說,并不容易。孩子要照顧,自己要升進,所以我很佩服華德福里的媽媽們。在邁向自由的教育中,孜孜不倦的學習、改變、成長、完善著自己。
我也是帶著諸多問題來到課堂,沒想到剛好老師重點講的是《孩子的四種特質》和《十二感官》,非常的實用受益。當我學習后知道了兒子的特質。也清楚了在他每個成長的階段中,該如何給予愛、如何把握自由和規(guī)則的邊界、如何養(yǎng)育他的身體和保護他的純真。對于我未來從事的這份教育工作,更是打下了“地基”以后就在此層面上,開始累積啦。簡單介紹下四種特質:
火相:多血質,意志力型的孩子。非常聰明,對周圍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容易焦慮,過多要求他會造成他的困惑。在學校表現(xiàn)很好,不過缺少感恩的心,嘗試讓孩子養(yǎng)護花草和小動物來培養(yǎng)愛心。
水相:粘液質,夢幻型孩子;钤谧约旱谋灸苤,意志力是沉睡的。注意力常在食物上,避免所有工作。在壓力下也是會退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家長要引導他表達感情表達愛。
風相:活力型的孩子。非常漂亮、喜歡自由運動、消遣、不是很可靠,愛模仿周圍的人。在學校比較緊張躁動,壓力下也縮回,老師需要耐心觀察找到合適方式引導。家長要幫助他做計劃、引導不亂花錢。
土相:抑郁型的孩子,有感情上的問題。有的問題和藝術家的狀態(tài)接近,很有藝術氣質。往往做事被動接受,非常的敏感、焦慮,要讓他學會寬恕,需要老師和家長多關注他。
很多孩子并非典型而是混合型,需要家長學會觀察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
本次華德福工作坊主要是圍繞教育中的療愈為目標設計的課程內容,自然需要繪畫。對于濕水彩的繪畫體驗我在平時練習中以深有體會,也寫下來不同的繪畫感覺和與色彩交流后的奇妙經歷,所以不再復述。倒是很想說說,朗老師對我們畫的態(tài)度,那就一個字:“美”,她總說“看到你們那些漂亮的畫了嗎”。她不會點評任何一幅作品,可她會在每一幅作品前駐足片刻靜靜的欣賞,她的行為讓我明白繪畫對于孩子和成人,就是抒發(fā)內在的渠道,繪畫過程就是療愈自己的心靈,釋放內里情緒。我們的畫不是為了參展不是為了贊譽不是為了展示才藝的優(yōu)劣,是沒有任何功利情節(jié)的簡單活動。這才是孩子自由中的藝術啟蒙!
在朗老師身上我還看到“模范”的力量,我們的孩子是通過模仿來接受信息和學習,任何說教對孩子都是蒼白無益的。當老師發(fā)現(xiàn)我們問題比較多也急于解決,她就靈活的調整培訓內容拿出充足時間回答我們的問題,當我們想與她供進午餐借機繼續(xù)請教她,老師也沒考慮休息爽快答應,耐心指導了我們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受益良多,給了我更堅定去做華德福教育的信心。我想,本次的學員應該和我一樣得到了有效的幫助,解決了糾結的問題。對于華德福中“自由中的規(guī)則”老師告訴我:“自由指心靈方面的能力,孩子只有在玩耍時才獲得真正的自由。而人為的給予自由的選擇如寶貝你想吃蘋果還是香蕉還是橙子等此行為,不是自由是過早的強制選擇,會提早喚醒自我”,家長在制定規(guī)則和把握自由的時候,可以參考此標準“讓孩子發(fā)展出健康的思考和行為,觀察孩子的自然規(guī)律;不做任何傷害的事情”。規(guī)則背后有了意義,才是“幸福”的,如規(guī)定孩子吃飯不可以說話,背后的意義是讓孩子對食物產生崇敬、對做飯的師傅產生尊敬,保護好自己的消化系統(tǒng)。規(guī)則不是形而上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好的習慣和未來的社會責任,這一點很重要只有會觀察和用心教養(yǎng)孩子的人才可以靈活的制定規(guī)則充分給予孩子自由。
每天在朗老師深情的夕頌后,我們結束當天的學習,帶著愛回到各自的生活,繼續(xù)著華德福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小航媽7月份培訓分享一教育是療育的過程】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小故事分享(精選20個)04-25
教師的教育培訓心得:家校合作共育01-25
漢字的演變過程小故事03-10
當“媽”的一天03-01
環(huán)保小達人活動過程與體會10-13
包餃子過程-小制作作文550字11-24
培訓后總結及收獲分享03-10
心航的作文09-06
起重作業(yè)安全教育培訓小知識07-19
五育并舉教育心得體會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