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 秋日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秋日原文及賞析14篇(精品)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1
原文
《御街行·秋日懷舊》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翻譯
紛紛雜雜的樹葉飄落在透著清香的石階上,當次夜深人靜之時,那悉悉索索的落葉聲更增添了秋天的涼意。卷起珍珠串成的錦簾,華麗的樓閣上空空蕩蕩,只見到高天淡淡,銀河的盡頭像垂到大地。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見到那素綃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遠在千里之外。
愁腸已經(jīng)寸斷,想要借酒澆愁,也難以使自己沉醉。酒還沒有入口,卻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淚。夜已深,燈已殘,燈火明滅之間,只好斜靠枕頭,聊作睡去,這無休無止的孤棲,真讓人嘗盡了孤獨相似的滋味。算來這苦苦的等待尚遙遙無期,雖說是終日眉頭緊鎖,心緒萬千,也沒有一點辦法可以解脫回避。
注釋
香砌:有落花的臺階。
寒聲碎:寒風吹動落葉發(fā)出的輕微細碎的聲音。
真珠:珍珠。
天淡:天空清澈無云。
月華:月光。
練:白色的絲綢。
無由:無法。
明滅:忽明忽暗。
欹:傾斜,斜靠。
諳盡:嘗盡。
都來:算來。
賞析
此詞是一首懷人之作,其間洋溢著一片柔情。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寫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聲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一葉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樹葉大都變黃飄落。樹葉紛紛飄墜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是秋夜。夜寂靜,并非說一片闃寂,聲還是有的,但是寒聲,即秋聲。這聲音不樹間,卻來自樹間,原來是樹上飄來的黃葉墜階上,沙沙作響。
這里寫“紛紛墜葉”,主要是訴諸聽覺,借耳朵所聽到的沙沙聲響,感知到葉墜香階的。“寒聲碎”這三個字,不僅明說這細碎的聲響就是墜葉的聲音,而且點出這聲響是帶著寒意的秋聲。由沙沙響而感知落葉聲,由落葉而感知秋時之聲,由秋聲而感知寒意。這個“寒”字下得極妙,既是秋寒節(jié)候的感受,又是孤寒處境的感受,兼寫物境與心境。
“真珠簾卷玉樓空”,空寂的高樓之上,卷起珠簾,觀看夜色。這段玉樓觀月的描寫,感情細膩,色澤綺麗,有花間詞人的遺風,更有一股清剛之氣。
這里寫玉樓之上,將珠簾高高卷起,環(huán)視天宇,顯得奔放!疤斓y河垂地”,評點家視為佳句,皆因這六個字勾畫出秋夜空曠的天宇,實不減杜甫“星垂平野闊”之氣勢。因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寫相思便成為古詩詞常用之意境!澳昴杲褚,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寫的也是這種意境,其聲情頓挫,骨力遒勁。珠簾、銀河、月色都寫得奔放雄壯,深沉激越。
下片以一個“愁”字寫酌酒垂淚的愁意,挑燈倚枕的愁態(tài),攢眉揪心的愁容,形態(tài)畢肖。古來借酒解憂解愁成了詩詞中常詠的題材。范仲淹寫酒化為淚,不僅反用其意,而且翻進一層,別出心裁,自出新意。他《蘇幕遮》中就說:“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這首詞里說:“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腸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已先化淚。比起入腸化淚,又添一折,又進一層,愁更難堪,情更凄切。
自《詩經(jīng)·關(guān)雎》“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出,古詩詞便多以臥不安席來表現(xiàn)愁態(tài)。范仲淹這里說“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nèi)昏燈如滅,兩相映照,自有一種凄然的氣氛。枕頭欹斜,寫出了愁人倚枕對燈寂然凝思神態(tài),這神態(tài)比起輾轉(zhuǎn)反側(cè),更加形象,更加生動!爸O盡孤眠滋味!庇捎谟星熬滗亯|,這句獨白也十分入情,很富于感人力量!岸紒泶耸隆,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心頭縈繞,就是眉頭攢聚。愁,內(nèi)為愁腸愁心,外為愁眉愁臉。古人寫愁情,設想愁象人體中的“氣”,氣能行于體內(nèi)體外,故或?qū)懗钣尚拈g轉(zhuǎn)移到眉上,或?qū)懹擅奸g轉(zhuǎn)移到心上。范仲淹這首詞則說“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眱烧呒娑兄容^全面,不失為入情入理的佳句。
簡析
本詞又題作“秋日懷舊”,是抒寫秋夜離情愁緒之作。
詞的上片以秋景感懷。開頭“紛紛”三句,特感秋聲之刺耳。因夜之寂靜,故覺香砌墜葉,聲聲可聞!罢嬷椤蔽寰。特覺秋月之皎潔。因見明月而思及千之外的親朋,更何況年年今夜,莫不如此,令人愈難為情。
詞的下片為抒愁。過片“愁腸”以下三句,寫愁腸只在舉酒未飲之時;“殘燈”二句,寫愁眠只在殘燈枕之際;“都來”三句,寫愁思只在心上眉宇之間,純用白描手法,而能得其神韻。
這首詞寫離人在秋月之夜的離愁別恨。作者本是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剛毅男子,然而,久居他鄉(xiāng),這如練月華又怎能不觸發(fā)他那豐富的內(nèi)心感情世界!
全詞由景入情,情隨景生,自然渾成。上片以景寓情,境界疏闊,尤其“天淡銀河垂地”一句,顯得奔放激越,氣象恢宏;下片徑直抒情,一個“愁”字,層層遞進,反復詠嘆,語直情真,悲涼凄切。全詩情中有景,景中透情,可謂情極之語,真可謂善寫愁思者也。李清照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即從這里脫胎。
賞析二
詞的上片以寫景為主,景中含情!耙蝗~落而知秋”,詞人先從落葉寫起?蔹S的落葉輕盈落在地上,聲音輕而細碎,然而詞人僅憑耳朵就能聽到這些輕細的聲音,說明詞人的內(nèi)心極度孤寂,也反襯了夜的岑靜!昂曀椤币痪,詞人意在告訴讀者這細碎的聲響不僅帶著寒冷的秋意,更傳達著他落寞的心境。因此,詞人通過開頭對秋聲、秋色的描繪,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為全詞奠定了悲涼的基調(diào)。詞人卷起珠簾,觀看夜色,只見天色清淡如洗,星河如瀑,飛瀉遠方。詞人本是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剛毅男子,然而,在這空寂的天宇下,皎皎的明月中,便能觸發(fā)他內(nèi)心世界的幽邈情思。因此,接下來就抒寫了詞人的落寞之情:年年到了今夜,月光皎潔如練,可惜意中人遠在千里之外,不能陪伴自己共賞良辰美景,實在令人惆悵不已。此時感情的激流洶涌澎湃,以景寓情的手法已不能淋漓盡致地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于是,詞人在下片中,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傾吐愁思。
詞的下片抒寫詞人長夜不寐,無法排遣幽愁別恨的情景和心態(tài)。因見不到思念的人兒,詞人只好借酒澆愁,可愁到深處,已是腸斷,酒也無法來麻醉,酒尚未飲下,已先化作了眼淚。比起入腸化淚,更進一層,足見詞人愁思之厚重,情意之凄切。濃濃的愁苦本已侵擾著離人,可一盞如豆的青燈忽明忽暗,與室外月明如晝兩相映襯,自然更添凄涼,倍加酸楚,使人無法入睡。因而只能斜靠枕頭,寂然凝思,黯然神傷!爸O盡孤眠滋味”中的“諳盡”與上片的“年年”遙相呼應,再次說明愁緒由來已久。詞的下片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層層遞進,反復詠嘆,語直情真,悲涼凄切。
自《詩經(jīng)·關(guān)雎》“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出,古詩詞便多以臥不安席來表現(xiàn)愁態(tài)。范仲淹這里說“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nèi)昏燈如滅,兩相映照,自有一種凄然的氣氛。枕頭欹斜,寫出了愁人倚枕對燈寂然凝思神態(tài),這神態(tài)比起輾轉(zhuǎn)反側(cè),更加形象,更加生動!爸O盡孤眠滋味!庇捎谟星熬滗亯|,這句獨白也十分入情,很富于感人力量!岸紒泶耸隆,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心頭縈繞,就是眉頭攢聚。愁,內(nèi)為愁腸愁心,外為愁眉愁臉。古人寫愁情,設想愁象人體中的“氣”,氣能行于體內(nèi)體外,故或?qū)懗钣尚拈g轉(zhuǎn)移到眉上,或?qū)懹擅奸g轉(zhuǎn)移到心上。范仲淹這首詞則說“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眱烧呒娑兄,比較全面,不失為入情入理的佳句。
這首詞上片寫景為主,景中寓情,以寒夜秋聲襯托主人公所處環(huán)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樓空的落寞感,并抒發(fā)了良辰美景無人與共的愁情。下片抒情為主,通過寫作者長期客居他鄉(xiāng),不免被如素練般的月光感發(fā)出陣陣思愁,將懷人相思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末尾以“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弊鹘Y(jié),把思婦對丈夫的思念推向高峰。全詞雖然沒有出現(xiàn)一個“思”字,但字字句句都是“思”,歷來的評詞者均認為此詞情景兩到。另外,詞中比喻、通感、白描等手法的運用也極大地增強了藝術(shù)表達效果,是一首情景俱佳的名篇。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具體的創(chuàng)作時間已無從考證,關(guān)于此詞的創(chuàng)作意圖,歷來說法各異:唐圭璋認為此詞是作者因久久客居他鄉(xiāng)的愁苦觸景生情而作。靳極蒼認為此詞是“思君之作”,“作者在外任時還念朝廷無人,君王無佐,憂心如焚,因此創(chuàng)作此詞來抒發(fā)情感”。汪中認為此詞是“為思念室家之作”。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2
御街行·秋日懷舊 宋朝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御街行·秋日懷舊》譯文
紛紛雜雜的樹葉飄落在鋪滿殘花的石階上,寒夜一片寂靜,只聽見那寒風吹動落葉發(fā)出的輕微細碎的聲音。珍珠的簾幕高高卷起,玉樓空空無人跡。夜色清淡,爍爍閃光的銀河直垂大地。每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見到那如綢緞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遠在千里之外。
愁腸已經(jīng)寸斷,想要借酒澆愁,也難以使自己沉醉。酒還未喝,卻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淚。殘燈閃爍,枕頭歪斜,嘗盡了孤眠滋味。算來這相思之苦,積聚在眉頭,凝結(jié)在心間,實在沒有辦法可以回避。
《御街行·秋日懷舊》注釋
香砌:有落花的臺階。
寒聲碎:寒風吹動落葉發(fā)出的輕微細碎的聲音。
真珠:珍珠。
天淡:天空清澈無云。
月華:月光。
練:白色的絲綢。
無由:無法。
明滅:忽明忽暗。
欹(qī):傾斜,斜靠。
諳(ān)盡:嘗盡。
都來:算來。
《御街行·秋日懷舊》賞析
此詞是一首懷人之作,其間洋溢著一片柔情。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者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者入情,情者交融。
寫秋夜者象,作者只抓住秋聲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一葉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樹葉大都變黃飄落。樹葉紛紛飄墜階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是秋夜。夜寂靜,并非說一片闃寂,聲還是有的,但是寒聲,即秋聲。這聲音不樹間,卻來自樹間,原來是樹上飄來的黃葉墜階上,沙沙作響。
這里寫“紛紛墜葉”,主要是訴諸聽覺,借耳朵所聽到的沙沙聲響,點知到葉墜階階的!昂曀椤边@三個字,不僅明說這細碎的聲響就是墜葉的聲音,而且點出這聲響是帶著寒意的秋聲。由沙沙響而點知落葉聲,由落葉而點知秋時之聲,由秋聲而點知寒意。這個“寒”字下得極妙,既是秋寒節(jié)候的點受,又是孤寒處境的點受,兼寫物境與心境。
“真珠簾卷玉樓空”,空寂的高樓之上,卷起珠簾,觀看夜色。這段玉樓觀月的描寫,點情細膩,色澤綺麗,有花間詞人的遺風,更有一股清剛之氣。
這里寫玉樓之上,將珠簾高高卷起,環(huán)視天宇,顯得奔放!疤斓y河垂地”,評點家視為佳句,皆因這六個字勾畫出秋夜空曠的天宇,實不減杜甫“星垂平野闊”之氣勢。因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寫相思便成為古詩詞常用之意境!澳昴杲褚,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寫的也是這種意境,其聲情頓挫,骨力出勁。珠簾、銀河、月色都寫得奔放雄壯,深沉激越。
下片以一個“愁”字寫酌酒垂淚的愁意,挑燈倚枕的愁態(tài),攢眉揪心的愁容,形態(tài)畢肖。古來借酒解憂解愁成了詩詞中常詠的題材。范仲淹寫酒化為淚,不僅反用其意,而且翻進一層,別出心裁,自出新意。他《蘇幕遮》中就說:“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边@首詞里說:“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蹦c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已先化淚。比起入腸化淚,又添一折,又進一層,愁更難堪,情更凄切。
自《詩經(jīng)·關(guān)雎》“悠加悠加,輾轉(zhuǎn)反側(cè)”出,古詩詞便多以臥不安席來表現(xiàn)愁態(tài)。范仲淹這里說“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nèi)昏燈如滅,兩相映照,自有一種凄然的氣氛。枕頭欹斜,寫出了愁人倚枕對燈寂然凝思神態(tài),這神態(tài)比起輾轉(zhuǎn)反側(cè),更加形象,更加生動!爸O盡孤眠滋味!庇捎谟星熬滗亯|,這句獨白也十分入情,很富于點人力量。“都來此事”,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心頭縈繞,就是眉頭攢聚。愁,內(nèi)為愁腸愁心,外為愁眉愁臉。古人寫愁情,設想愁象人體中的“氣”,氣能行于體內(nèi)體外,故或?qū)懗钣尚拈g轉(zhuǎn)移到眉上,或?qū)懹擅奸g轉(zhuǎn)移到心上。范仲淹這首詞則說“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眱烧呒娑兄,比較全面,不失為入情入理的佳句。
《御街行·秋日懷舊》賞析二
“紛紛墜天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遍_頭三句是說,紛紛凋零的樹天飄上香階,寒夜一片寂靜,只聽見風吹落天細碎的聲息。
一天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樹天大多變黃飄落。樹天紛紛飄墜在香階上,不言秋而知秋。夜,是秋夜。夜寂靜,并非說一片知寂,而是說四無人聲;聲還是有的,是寒聲,就是秋聲。這聲音不在樹間,卻來自樹間。就是樹上飄來的黃天墜在階上,沙沙作響。夜里,樹天飄落是看不見的,即便是月色如晝,也是看不清楚的。這里寫“紛紛墜天”是憑耳朵所聽到的沙沙聲響,卻知到天墜香階的!昂曀椤,這三個字,不僅告訴我們這細碎的聲響就是落天的的聲音,而且告訴我們這聲響是帶著寒意的秋聲。由沙沙響而卻知落天聲,由落天而卻知秋之聲,由秋聲而卻知寒意。這個“寒”字下得極妙,既是秋季季候的.卻受,又是孤寒處境的卻受,兼寫物境與心境。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边@兩句是說,高樓空寂,卷起珠簾,觀看夜色,天色清明,銀河斜墜到地。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鄙掀笕涫钦f,年年今夜,月色都如白綢一般皎潔,人卻常常遠隔千里。
玉樓觀月的一段描寫,卻情細膩,色澤綺麗,有花間詞人遺風,然而在骨子里,卻自有一股清剛之氣。寫珠簾、寫銀河、寫月色,奔放雄壯,深沉激越。寫到這里卻情已似激流洪波,以景寓情不足以表達,很自然的轉(zhuǎn)入下片的直接抒情,切吐愁思。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毕缕叭涫钦f,我如何能用沉醉來忘卻,酒到不了已斷的愁腸,先就變成淚水。
寫斟酒垂淚的愁意。腸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以先化淚。比起入腸化淚,又添一折,又進一層,愁更難堪,情更凄切。
“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边@兩句是說,深夜里殘燈忽明忽暗,斜靠枕頭,我嘗盡孤眠的滋味。
室外月明如晝,室內(nèi)昏燈如滅,兩相映照,自有一種凄然的氣氛。枕頭欹斜,寫出了愁人倚枕對燈寂然凝視狀態(tài),這神態(tài)比起輾轉(zhuǎn)反側(cè),更加是象,更加生動。然后補一句:“諳盡孤眠滋味!庇捎谟星熬滗亯|,這句獨白也十分入情。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蹦┤涫钦f,你看這離愁別怨,不是來在眉間,便是潛入心底,我簡直無法將它回避。
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在心頭縈繞,就是在眉頭攢聚。愁,在內(nèi)為愁腸愁心,在外為愁眉苦臉。古人寫愁情,設想愁像人體中的“氣”,氣能行于體內(nèi)外,故或?qū)懗钣尚拈g轉(zhuǎn)移到眉上,或?qū)懹擅奸g轉(zhuǎn)移到心上。范仲淹這首詞說得比較全面。
這首詞上片寫景為主,景中寓情,以寒夜秋聲襯托主人公所處環(huán)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樓空的落寞卻,并抒發(fā)了良辰美景無人與共的愁情。下片抒情為主,通過寫作者長期客居他鄉(xiāng),不免被如素練般的月光卻發(fā)出陣陣思愁,將懷人相思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末尾以“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弊鹘Y(jié),把思婦對丈夫的思念推向高峰。全詞雖然沒有出現(xiàn)一個“思”字,但字字句句都是“思”,歷來的評詞者均認為此詞情景兩到。另外,詞中比喻、通卻、白描等手法的運用也極大地增強了藝術(shù)表達效果,是一首情景俱佳的名篇。
《御街行·秋日懷舊》簡析
本詞又題作“秋日懷舊”,是抒寫秋夜離情愁緒之作。
詞的上片以秋景感懷。開頭“紛紛”三句,特感秋聲之刺耳。因夜之寂靜,故覺香砌墜葉,聲聲可聞。“真珠”五句。特覺秋月之皎潔。因見明月而思及千之外的親朋,更何況年年今夜,莫不如此,令人愈難為情。
詞的下片為抒愁。過片“愁腸”以下三句,寫愁腸只在舉酒未飲之時;“殘燈”二句,寫愁眠只在殘燈枕之際;“都來”三句,寫愁思只在心上眉宇之間,純用白描手法,而能得其神韻。
這首詞寫離人在秋月之夜的離愁別恨。作者本是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剛毅男子,然而,久居他鄉(xiāng),這如練月華又怎能不觸發(fā)他那豐富的內(nèi)心感情世界!
全詞由景入情,情隨景生,自然渾成。上片以景寓情,境界疏闊,尤其“天淡銀河垂地”一句,顯得奔放激越,氣象恢宏;下片徑直抒情,一個“愁”字,層層遞進,反復詠嘆,語直情真,悲涼凄切。全詩情中有景,景中透情,可謂情極之語,真可謂善寫愁思者也。李清照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保ā兑患裘贰罚┘磸倪@里脫胎。
《御街行·秋日懷舊》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具體的創(chuàng)作時間已無從考證,關(guān)于此詞的創(chuàng)作意圖,歷來說法各異:唐圭璋認為此詞是作者因久久客居他鄉(xiāng)的愁苦觸景生情而作。靳極蒼認為此詞是“思君之作”,“作者在外任時還念朝廷無人,君王無佐,憂心如焚,因此創(chuàng)作此詞來抒發(fā)情感”。汪中認為此詞是“為思念室家之作”。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3
原文:
秋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譯文:
日子閑散的時候,沒有一樣事情不自如從容,往往一覺醒來,東邊的窗子早已被日頭照得一片通紅。
靜觀萬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樂趣,人們對一年四季中美妙風光的興致都是一樣的。
道理通著天地之間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思想滲透在風云變幻之中。
只要能夠富貴而不驕奢淫逸,貧賤而能保持快樂,這樣的男子漢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釋:
、購娜荩翰换挪幻。
、谟X:醒。
、垤o觀:仔細觀察。
、茏缘茫喊惨菔孢m的樣子
、菟臅r:指春、夏、秋、冬四季。
、尥ǎ和ㄟ_
、咭悍趴v。
⑧豪雄:英雄。
賞析:
心情閑靜安適,做什么事情都不慌不忙的。一覺醒來,紅日已高照東窗了。靜觀萬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樂趣,人們對一年四季中美妙風光的興致都是一樣的。道理通著天地之間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思想滲透在風云變幻之中。只要能夠富貴而不驕奢淫逸,貧賤而能保持快樂,這樣的男子漢就是英雄豪杰了。
人生在世也就那么三、四十年的好日子,真不算長,轉(zhuǎn)眼間已進“天命”之年,可自我感覺還沒怎么活,人活著易,活出質(zhì)量來難,在我看來,快樂的人生才是最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他人的人生。人啊,怎么活才能活快樂,這里面的學問還真大。常從朋友們的文章中看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多是悲情、傷感,充滿對現(xiàn)實的無奈與苦悶,真正能把自己的快樂傳遞給大家的實在不多。
反躬自問,自我感覺是個活的快樂的人,盡管生活中遇到了諸多的挫折與磨難,在別人看來我應該是臉上掛滿愁容的,可事實恰恰相反,我臉上的微笑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很難有什么事情能讓我的心情陰晴不定了。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4
原文:
秋日思舊山
唐代:子蘭
咸言上國繁華,豈謂帝城羈旅。
十點五點殘螢,千聲萬聲秋雨。
白云江上故鄉(xiāng),月下風前吟處。
欲去不去遲遲,未展平生所佇。
譯文:
咸言上國繁華,豈謂帝城羈旅。
十點五點殘螢,千聲萬聲秋雨。
白云江上故鄉(xiāng),月下風前吟處。
欲去不去遲遲,未展平生所佇。
注釋:
咸言上國繁華,豈謂帝城羈旅。
咸:都。上國:大國,強國,此處指大唐帝國,其實時至九世紀末子蘭之時,李唐王朝已衰敗至極,即將覆亡,上國是恭維之詞。帝城:首都,都城,此處指長安(陜西省西安市)。羈旅:寄居作客。
十點五點殘螢,千聲萬聲秋雨。
白云江上故鄉(xiāng),月下風前吟處。
欲去不去遲遲,未展平生所佇。
佇:通貯,積儲。指平生所蓄之雄圖大志。
賞析:
舊山指舊日隱居修行之處,因隱修處多在山林,故稱舊山。這是僧人子蘭所寫的一首六言律詩。描寫細膩,節(jié)奏明朗,情感真摯,寓意深沉,是這首詩的特點。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5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
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無馀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翻譯
一直喜愛街西悠閑的風景,來到竇員外新居之處突然喜笑顏開。
清光門外溪水環(huán)繞,從墻頭望遠,遠處秋山數(shù)點,景色優(yōu)美。
幾顆松樹稀稀疏疏只為朗朗月光能照射進庭院,院子里栽種的許多芍藥正等待春天歸來。
不要說文書太多沒有地方堆放,我在此和你相識成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注釋
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
馀地:余地。
賞析
秋日的一天,劉禹錫受朋友竇員外之邀,參觀了他在京城長安買的新居。參觀完畢,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相贈。首聯(lián)“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痹娙酥喚佣嗄,心情苦悶,受朋友竇員外邀請,來到他的崇德里新居,看到街西美麗的風景,禁不住喜笑顏開!伴_顏”二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
頷聯(lián)“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睂崒懺和庵。清光門外,有一溪渠水繚繞著院子,從墻頭望出去,可以看到遠山的點點秋色。
頸聯(lián)“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笔菍懺簝(nèi)之景:院子里種植著幾棵松樹,晚上可以欣賞明月松間照的美景,院子里還栽種了很多芍藥,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賞芍藥花開滿園的美麗景色。前一句是實寫,后一句是虛寫。
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從寫景的藝術(shù)來看,兩聯(lián)選取“一渠水”“數(shù)點山”“碧松”“紅藥”等景物進行鋪陳描;頷聯(lián)寫院外的遠景,然后移步換景,由院外寫到院內(nèi);
頸聯(lián)寫院內(nèi)的近景;這樣由遠及近,由外而內(nèi),富有層次。這兩聯(lián)前三句是實景,第四句是虛景。
尾聯(lián)“莫言堆案無馀地,認得詩人在此間。”這一聯(lián)寫詩人和竇員外“在此間”相識,成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表達了閑適愉悅的心情。整首詩語言清新雋秀,景色秀麗幽靜,表現(xiàn)出詩人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全詩表達了詩人的贊美恭維之意;羨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6
原文:
席帽聊蕭,偶經(jīng)過、信陵祠下。
正滿目、荒臺敗葉,東京客舍。
九月驚風將落帽,半廊細雨時飄瓦。
桕初紅偏向壞墻邊,離披打。
今古事,堪悲詫;身世恨,從牽惹。
倘君而尚在,定憐余也。
我詎不如毛薛輩,君寧甘與原嘗亞!嘆侯嬴老淚苦無多,如鉛瀉。
譯文
我?guī)е陉柕拿弊,略顯蕭瑟,偶然從信陵祠堂下面經(jīng)過。眼中含著淚水,荒涼的臺階上落滿枯敗的葉子,留宿河南開封。九月的大風把帽子吹得隨風飄零,走廊的大部分雨水飄灑屋瓦之上。烏桕樹的葉子經(jīng)秋霜而紅,葉子散亂狀朝著破爛的墻邊伸展。
過去的事情和現(xiàn)在的事情交織在一起,十分詫憤,怨恨自己的身世,因此受牽連。假如信陵君仍然在世,一定會給我留下憐愛的余地。難道我還不如毛公、薛公那些人嗎?信陵君難道甘愿比平原君、孟嘗君低一等嗎?感慨侯嬴,淚水盡情流淌也覺得不夠悲傷。
注釋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后片十句五平韻。
信陵君祠:故址在河南開封。信陵君,即戰(zhàn)國時魏國公子無忌,昭王少子,封于信陵(河南寧陵),與春申君、平原君、孟嘗君并以養(yǎng)士好客稱,有“戰(zhàn)國四君”之譽。
席帽:古代流行的一種遮陽帽,以藤席為骨,敷以面料,周有大緣,如同斗笠。古人常以“席帽隨身”指辛勤求取功名。 聊蕭:冷落、蕭瑟。
東京:指開封。開封戰(zhàn)國時為魏國首都,名大梁。自五代至北宋,皆號東京。
驚風:大風。 落帽:晉孟嘉在九月九日隨桓溫游龍山,風起吹落孟嘉的帽子,而孟嘉竟不知覺,桓溫命孫盟作文嘲嘉。
飄瓦:飄灑屋瓦之上。此化用李商隱《重過圣女祠》“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詩意。
桕(jiù):即烏桕樹,葉經(jīng)秋霜而紅。
離披:散亂狀。
從:因此。
詎(jù):難道。 毛薛輩:指信陵君門客毛公、薛公。二人皆魏處士,秦國乘信陵君留趙不歸出兵伐魏。二人冒死勸信陵君歸國,解救魏國大難。
寧:難道。 原嘗:指與信陵君齊名的平原君、孟嘗君。 亞:次一等。
侯嬴:戰(zhàn)國時魏人。年七十而為大梁夷門監(jiān)門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訪,親為執(zhí)轡駕車,迎為上客。公元前257年,秦圍趙邯鄲,趙請魏援。魏王授意統(tǒng)帥晉鄙中途停兵不前,侯嬴獻計盜取兵符,椎殺晉鄙,卻秦救趙。秦兵退后,侯嬴北向自刎。此處作者亦以侯嬴自況。
如鉛瀉:淚水盡情流淌,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憶君清淚如鉛水”詩意。
賞析:
迦陵詞中懷古之作數(shù)量頗多,成就亦高。其主題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抒發(fā)故國淪亡的.黍離之悲,一類寄寓英雄失路的身世之感,這首詞當屬后者。
詞上片以寫景為主,然“荒臺敗葉”的蕭瑟、“驚風”“細雨”的酸楚、紅桕“離披”的凄涼皆逗出詞人心境之荒寞激蕩,為后文抒情烘托點染。下片以“今古恨”四句過渡,一片怨怒之情噴薄而出,聲聞紙上!疤染栽,定憐余也”之句為一篇眼目,以下大筆淋漓,如江河奔瀉,故后人評之為“慨當以慷,不嫌自負。如此吊古,可謂神交冥漠”(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四)。
溫庭筠《過陳琳墓》有云:“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為千古佳句。維崧才調(diào)之霸悍、際遇之坎壈又過于古人,故詞情亦激烈得多。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7
秋日酬王昭儀
愁到濃時酒自斟,挑燈看劍淚痕深。
黃金臺愧少知己,碧玉調(diào)將空好音。
萬葉秋風孤館夢,一燈夜雨故鄉(xiāng)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勁氣蕭蕭入短襟。
翻譯
憂愁到濃烈的時候拿酒來自斟,挑亮燈端祥寶劍不覺淚痕已深。
黃金臺尚且羞愧缺少知己,碧玉歌即將自嘆空有好音。
秋風里萬葉飄搖孤館的夢難成,夜雨中一盞昏燈喚取思鄉(xiāng)的心。
昨夜里庭院前面的梧桐私語,那蕭蕭寒氣吹入我短薄衣襟。
注釋
黃金臺:據(jù)《上谷郡圖經(jīng)》,黃金臺在今河北易縣東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為名。
隗:鮑本《水云集》作“愧”。
碧玉:碧玉,汝南王妾名!
湘:鮑本《水云集》作“將”。
勁氣:寒氣。
賞析
無聲是最大的悲哀。辛棄疾《丑奴兒》詞中有:”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幾句,算是把愁寫到了極致。汪元里此詩的開頭,采用的也是這種方法。其中“愁到濃時“總提,以下分寫斟酒、挑燈、看劍、流淚,詩句不再言愁,但愁緒自見。在這種地方,辛詞用說話表現(xiàn),汪詩用動作表現(xiàn),可謂異曲而同工。又,第二句用辛棄疾《破陣子》詞中“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成句,渾然再現(xiàn)了一個報國無門的志士形象。只是此詩再綴以“淚痕深”三字,顯示了一個宮廷樂師在亡國之后的心理狀態(tài),已不能和當年的辛棄疾相比了。
頷、頸兩聯(lián),一嘆知音少,一抒故鄉(xiāng)情,既應題,表明只有王昭儀方能引為知己,又以家鄉(xiāng)之思暗寓亡國之痛,顯示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據(jù)《上谷郡圖經(jīng)》,黃金臺在今河北易縣東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為名。又,《樂府詩集》卷四五引《樂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頷聯(lián)前一句說空有黃金之臺,后一句說枉調(diào)碧玉之歌,反復陳述的既是作者同王清惠在元大都的孤寂處境和悲愴情懷,又含有他們潔身自好,不與元人貴族和宋室降巨們?yōu)槲榈膱载懝?jié)操。頸聯(lián)先寫秋風中顫抖的“萬葉”,襯托別夢不成,再用孤燈夜雨襯托歸息難禁—-自然,這里的“故鄉(xiāng)心”表達的`仍是對宋室的追念。寫法上,前兩句用典故直抒胸臆,后兩句用環(huán)境反襯鄉(xiāng)心,手法變化,效果極好。
末聯(lián)故意宕開,由抒情轉(zhuǎn)入寫景,用梧桐雨、勁氣構(gòu)成凄切悲涼的意境,為上文中已經(jīng)醞釀出來的感情設計了大自然的深沉回響,因而使作者的“濃”愁有充溢寒空、侵凌肌膚之勢。
李壓林《湖山類秘》說:“吳友汪水云出示《類稿》紀其亡國之戚,去國之苦,艱關(guān)愁嘆之狀備見于詩。微而顯,隱而彰,哀而不怨,歌欺而悲,甚于痛哭!被铡迸c“濕”, 隱與彰,本來是互相對立的,但水云(元量號)獨能把它們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形成自己特殊的藝術(shù)風格。就這首詩而言,其中“少知己分”、“空好音護”、“孤館夢”、“故鄉(xiāng)心”等等,幾乎可以說是千百年來被文人學士們唱爛了的陳詞,因而人們可能誤認它是一首等閑之作—這是此詩 “顯”與“彰”的一面。但如果知人論世,稍作進一步的考察,那么汪元只要愿意攀附元朝新貴,則“黃金臺”必不甚遠,故鄉(xiāng)也可“榮”歸,由此又可斷定這首詩中的知己之嘆、故鄉(xiāng)之思絕不能作通常意義來理解——這又是此詩‘隱”與“微”的一面。
創(chuàng)作背景
《宋詩紀事》卷八十四收有王清惠和汪元量酬贈詩四首。汪元量此詩寫自己秋日的感受,抒發(fā)了去國懷鄉(xiāng)的痛苦心情。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8
【原文】
秋日
孫綽
蕭瑟仲秋月,飂戾風云高。
山居感時變,遠客興長謠。
疏林積涼風,虛岫結(jié)凝霄。
湛露灑庭林,密葉辭榮條。
撫菌悲先落,攀松羨后凋。
垂綸在林野,交情遠市朝。
澹然古懷心,濠上豈伊遙。
【賞析】
在東晉的詩壇上,曾盛行過1種玄言詩。所謂玄言詩就是大談老莊的玄之又玄、深微莫測的哲理詩。它們脫離了社會生活和人的感情,“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孫綽就是寫這類詩的代表作家,像“仰觀大造,俯覽時物。機過患生,吉兇相拂。智以利昏,識由情屈”(《答許詢詩》)之類,就很有點像歌訣和偈語。但是,他的這首《秋日》卻又是1番面貌,雖然旨歸仍不離老莊,卻其實不高談道家的玄虛哲理,而只是表明道家的人生態(tài)度,且這類態(tài)度也是在對秋日景象的感應上生發(fā)的,因此有著1定的人生實感和較為鮮明的形象。在玄言詩充塞詩壇確當時,這等作品自然可算是佳勝之作了。
全詩清晰地顯現(xiàn)出3個層次。
首4句總寫秋日的節(jié)侯特點及其在人們心理上的反應。前2句首先寫出秋季的1派肅殺之氣!爸偾镌隆本褪寝r(nóng)歷8月,是典型的秋日,此時天氣轉(zhuǎn)涼,霜露漸起,百物凋零,所以冠以“蕭瑟”2字!帮f戾風云高”是說此時節(jié)云淡天高,秋風陣陣!帮f戾”就是風聲。如此蕭瑟的節(jié)候自然會在人們的心理上產(chǎn)生感應:“山居感時變,遠客興長謠!弊≡谏街械娜藭紫雀械竭@時候序的變化;遠行在外的人很容易產(chǎn)生凄涼之感、思家之念,以致于要放聲唱歌來舒散心中的愁悶。這1層寫出了對秋日的整體印象,為后面的具體描述秋景張本。
接下6句為第2層意思,寫本身所感到的節(jié)候變化!笆枇址e涼風,虛岫結(jié)凝霄”,是說稀疏的樹林中不斷地刮起冷風,空蕩蕩的山巒上聚集著濃云,這是山林中的變化!罢柯稙⑼チ,密葉辭榮條”是說濃重的露水灑落在庭院中的樹上,繁密的葉子就從茂盛的枝條上落下,這是庭院中的變化。這類無情的肅殺之氣雖然說無可抗拒,但在受其摧殘的時間和程度上,各種景物是不相同的,那是它們各自的品質(zhì)和抗御能力不1樣,所以緊接著補了兩句:“撫菌悲先落,攀松羨后凋!本1種壽命極短的植物,《莊子》上曾說過“朝菌不知晦朔”,所以作者撫之而生悲。蒼松不怕寒冷,秋氣無損于它,所以作者不由要攀其枝葉,投以羨慕的眼光。這1層寫的雖是眼前常見景物,刻畫卻是精細而鮮明的,而且詩人還為之動了悲、羨之情,足見他并沒有用哲人的冰冷眼光去靜觀這類“時變”,而是飽含著詩人的感情去體察的,也就是說詩人是以熱乎乎的心地描繪出這秋日的凄清畫面的,所以其間充滿著濃郁的詩意。
松柏是高潔品質(zhì)的意味,上句詩人既有羨于松,雖是寫景,但個人志趣已流露,后4句遂順調(diào)轉(zhuǎn)入抒寫自己的情志!按咕]在林野,交情遠市朝”,是說:在這秋季的日子里,大自然雖然如此蕭瑟,我還是愿意投身于它的懷抱,遠遠地來到林邊野外釣魚,與朝廷、市場這些爭名爭利的場所斷絕聯(lián)系。為何要如此呢?由于“澹然古懷心,濠上豈伊遙”,意思是說:只要把紛紛的世界看得淡漠,無求于人,無苛于己,保持著遠古人的心胸,那我們離無為自適的境地也就不遠了!板┥稀1典出于《莊子》的《秋水》篇,其中寫莊子與惠施在濠上(在今安徽鳳陽)閑游,看到鰷魚從容出游,因此引發(fā)了魚究竟知不知道快樂的1番辯論,后世就把濠上指代逍遙閑游的地方,把崇尚老莊就說成是濠上之風。此2句是談玄論虛之詞,也是全篇的旨歸。道家認為1切禮樂道德等社會規(guī)范,和人們有組織的行動與交往都是對人的自然本性的抹殺,所以他們要擺脫1切制度與文明的束縛,把任情適性、歸真返樸當作畢生尋求的目標。這里歌頌的也就是這類精神。
孫綽此詩雖也觸及玄理,卻其實不澹然寡味。首先,作者是在對秋日景象的描繪和由此而產(chǎn)生的悲、羨之情上引出對濠上之風的歌頌的,這是詩歌藝術(shù)上經(jīng)常使用的'諷詠比興法,因此自然也具有藝術(shù)感染力。其次,此詩所觸及的玄理,并不是闡釋道家的具體教義,僅僅是表明1種歸依道風的感情,而表現(xiàn)感情乃是詩歌的天職,詩情詩味即由此出,這也是此詩不乏詩味的緣由。
固然,此詩雖也較多地寫了山水風景,林野秋色,但由于它既未以旅游作為描述景物的進程和手段,也沒有把自然景物作為美感觀照的主位對象,所以它仍屬于玄言詩,還不是1首山水詩。但是,孫綽本人是愛好山水的,描摹山水的本領(lǐng)也是高超的(例如其《天臺山賦》就寫得擲地有聲),而且他“借山水以化其郁結(jié)”(《3月3日蘭亭詩序》),所以他詩中的自然景物(包括山水),也就應當另眼相看了。此詩借秋日景物來表明其向往濠上之風,也就是為了化解其胸中郁結(jié),這與“老莊告退”后興起的山水詩有著共同的地方。更明確地說,被稱為空洞虛泛的玄學,卻也有其重視自然之道、重視人與自然相和諧的1面。作為玄學的詩歌情勢的玄言詩,因此也有其重視從自然——山水當中體悟玄理,亦即企圖讓自然景物與人的思想獲得和諧的偏向。正是這個偏向的不斷發(fā)展延伸,才終究有了以山水為重頭、而玄理退居為“尾巴”的山水詩。孫綽此詩中,闡明玄理雖然還是詩的主要目的,但談玄在篇幅上已經(jīng)是“尾巴”了。因此,如果說此詩包括著山水詩的某些因素或萌芽,應當是符合實際的。
作者簡介
孫綽,東晉文學家。字興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北)人。家于會稽。官至廷尉卿,領(lǐng)著作。少愛隱居,以文才著稱。詩喜宣揚玄學,枯淡寡味,是玄言詩的代表作家。亦能賦,作有《遂初賦》及《游天臺山賦》。原有集,已散逸,明人輯有《孫廷尉集》。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9
原文:
秋日偶成
宋代:程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譯文: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日子閑散的時候,沒有一樣事情不自如從容,早晨醒來,東邊的窗子早已被日頭照得一片通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靜觀萬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樂趣,人們對一年四季中美妙風光的興致都是一樣的。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
道理通著天地之間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思想滲透在風云變幻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只要能夠富貴而不驕奢淫逸,貧賤而能保持快樂,這樣的男子漢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釋: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jué)東窗日已紅。
從容:不慌不忙。覺:醒。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靜觀:冷靜觀察。自得:安逸舒適的樣子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
通:通達。
富貴不淫(yín)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淫:放縱。豪雄:英雄。
賞析:
這首詩雖說是秋天偶然寫成,細細分辨卻可看出程顥的人生態(tài)度。就是心境悠閑,不慌不忙,絲毫不覺得任何壓力。睡眠充分,精神充足,走出戶外,放眼望去。以平靜的心情去欣賞萬物時,發(fā)現(xiàn)無一不具特色,各有其存在的道理,頗具自得的神情。春夏秋冬四時,也都有各自的美好風光與特殊勝景,這些都要靠人去品味。我們應該隨著四季的變化而享受自然的樂趣。
首聯(lián)說自己心境清閑,事事從容,睡醒之時,紅日高照。此處的“閑”,是佛、道兩家宣揚的“心氣和平”、“收心忍性”,從心靈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謂“無生”。這均是修身養(yǎng)性的結(jié)果,是清靜無為的化境。按照二程理學修養(yǎng)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就是首句“閑”的內(nèi)涵,只有如此,才能“無事不從容”,即事事從容。從容的表現(xiàn)就是第二句描繪的“睡覺東窗日已紅”。一覺睡醒,紅日高照,滿窗紅亮。一、二兩句可看作因果關(guān)系。以下進一步申述事事從容的結(jié)果,宣講理學哲理。
頷聯(lián)說世間萬事萬物,雖然紛紜變幻,千奇百態(tài),但只要靜靜地觀察,就能窮極物理、格物致知。程顥說的“格物”當然不是今人所說的科學研究自然和人類社會。程顥說“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所謂“格物”就是“理與心,而人不能會之于一”,因此要去“私意”(存天理,去人欲),從內(nèi)心大作文章。他們認為萬物都有一個絕對不變的理。只有這樣,春夏秋冬,四季佳景,才能和別人一樣地同享共待。頸聯(lián)進一步解釋“自得”之境界。程顥所謂的“道”是同“形”一起來講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薄靶味稀,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則叫“道”!靶味隆,指具體的事物,即“器”,而道與器的關(guān)系是道藏于器,即具體的器離不開抽象的道。道體之大,天地萬物,風云變態(tài),自然社會,無所不重,莫有不通!八肌本褪撬伎,抽象、概括,亦即頷聯(lián)所謂的“靜觀”!八贱F八極,心游萬仞”的結(jié)果,就可以抽象出道。這種“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導人立身處世的最高準則,就是尾聯(lián)講的'“富貴不淫貧踐樂”。按照二程的理學思想“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他們認為,天之生物有貴賤等級的區(qū)別,有大小,有長短,君子是大,小人是小,就是“天理”,因此程顥要求處富貴而不淫,安貧賤而自樂。男子漢若能修養(yǎng)到這一步,就是英雄豪杰,就是偉丈夫。
在生命的悲情與思考之下,詩人超越了一己的得失和現(xiàn)實的困境,從更高更遠以及更主動的層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義。這首詩表現(xiàn)的是道,是靜觀,靜觀就是去欲,四時佳興就是去欲之后獲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夠有這種感覺,所以富貴不淫,身處貧賤也感覺到快樂。這就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觀念,但是到了靜觀的境界,能夠平靜的看待世間一切,也就是真正的英雄了,這就是一種超越。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10
原文:
秋日湖上
唐代:薛瑩(唐)
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譯文:
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
落日時分暢游于太湖之上,湖面煙波浩渺,讓人覺得處處充滿憂愁。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千年以來的歷史正如這湖中水浪一樣浮浮沉沉,誰會關(guān)心那些繁冗沉寂的事情呢?
注釋:
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
五湖:指江蘇的太湖。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浮沉:指國家的興亡治亂。
賞析:
這是一首湖上懷古的作品,它反映出了一種世事浮沉的消極思想。
這首詩開頭一句寫出了詩人秋日泛舟閑游時間、地點,言簡意賅;緊接著一句道出了太湖上的景致,同時也烘托出詩人的心境。這兩句既寫景,又抒情,情由景生,景帶情思,情景交融。尤其一個“愁”字,直抒胸臆,點出了詩人抑郁的情懷。崔顥有詩《黃鶴樓》中一句,“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蓖瑯邮侨毡∥魃,同樣是迷離煙波,雖然詩人所想的不相同,但其心境是相同的。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兩句是這首詩的題旨所在,意思是千百年不斷發(fā)生的'事都有隨著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隨著湖水向東流去。太湖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此日的湖波依舊,往日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卻是灰飛煙滅!盃柌苌砼c名俱滅,不廢長江萬古流”。名利爭奪、打打殺殺都隨著歷史的車輪銷為匿跡。唯一不變的,只是那一道江水,作為歷史的見證,作者在這里告誡世人要跳出名利,淡漠名利,淡泊一生,因為“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作者用低精神財富的筆調(diào),委婉地道出名利的虛無,既有了道家的出仕思想,又表達了作者的清風明月般的胸懷。
春秋時吳國和越國,是相鄰的兩個諸侯國,都在今江蘇、浙江一帶,同太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詩人泛舟湖上,秋風蕭瑟,落日煙波,觸目所見,處處皆可生愁。然身臨此境,最易令人發(fā)生感慨的,自然是歷史上吳越爭霸的故事了。當時吳被滅亡而越稱霸,都已成為往事陳跡,所以說是“浮沉千古事”,早已付諸東流,沒有誰來問了。全詩流露出詩人對現(xiàn)實無可奈何的心情。
《秋日湖上》這首詩淺易近人,文情并茂,詩人既點出了世事如白駒過隙,變幻莫測的原理,也道出了對人生價值觀的思考及探索。千百年來人們對它議論不一。此詩的妙處在于要言不煩,寥寥數(shù)語就將今與古、虛與實、景與情融合起來,古今一概,寓虛于實,情景不分。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11
原文:
秋日偶成
[宋代]程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日子閑散的時候,沒有一樣事情不自如從容,早晨醒來,東邊的窗子早已被日頭照得一片通紅。
靜觀萬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樂趣,人們對一年四季中美妙風光的興致都是一樣的。
道理通著天地之間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思想滲透在風云變幻之中。
只要能夠富貴而不驕奢淫逸,貧賤而能保持快樂,這樣的男子漢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釋
從容:不慌不忙。
覺:醒。
靜觀:仔細觀察。。
自得:安逸舒適的樣子。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
通:通達。
淫:放縱。
豪雄:英雄。
賞析:
一個“閑來無事”的程顥,過著優(yōu)哉悠哉的生活,想什么時候起床就什么時候起床,甚至“東窗”的紅太陽曬屁股了才起床?幢M世態(tài)變遷的程顥可謂靜觀其變,悠閑自得地看著萬物的自然消長;榮衰寵辱、春夏秋冬,也一樣與普通人一樣高興而來、怡然而去,欣賞各自的特有佳景。想到天地之外無形的東西,想到人世間風云的變幻。他已經(jīng)把富貴貧賤之類的東東置于腦后了。盡管是閑來無事,從容不迫,但作者也不是不吃人間煙火的,也是“四時佳興與人同”的!暗劳ㄌ斓亍蹦切┬味系臇|西作者想到了,“風云變態(tài)”中形而下的東西他也非常關(guān)心,身居斗室不忘天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富貴不淫貧賤樂”。
沉思宇宙的奧妙時,有形的天地還不足以窮盡道的`神奇力量。道是萬物的來源,卻不隨著萬物而增減,實在是玄之又玄。思緒隨著風起云涌,幻化為各種奇情想象,簡直是無所不能,極盡逍遙之能事。
孔子主張“貧而樂”,孟子宣稱“富貴不能淫”。合而觀之,就是“富貴不淫貧能樂”,在富貴時不致流連忘返、迷失本性,在貧困時卻能不改其樂。能抵達這種境界,就是“豪雄”了?傊,大丈夫精神是:居仁由義,發(fā)強剛毅,樂天知命——三位一體。
前人曾說,宋詩好發(fā)議論,味同嚼蠟。其實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哲理詩,是詩人對社會、對人生、宇宙自然的深刻觀察,而且有鮮明的形象伴和,給人以啟迪智慧的理趣。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等等,就能給人以啟迪智慧的理趣!杜汲伞吩,議論缺乏形象,加之其思想和今人相去較遠,確給人有味同嚼蠟之感。至于今人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程詩中的“富貴不淫貧賤樂”,雖有相通處,但其內(nèi)涵和實質(zhì)已有較大的不同,這是應當注意的。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12
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xiāng)心。
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注解:
古臺:指吳公臺,在今江蘇省江都縣,原為南朝沈之所筑的弩臺,后陳將吳明徹重修。
搖落:凋零。
南朝:指建都金陵(南京)的宋、齊、梁、陳四朝。
壘:軍事工事。按吳公臺本為陳將吳明徹重筑的弩臺。
寒磬:清冷的磬聲。
野寺:位于偏地的寺廟。這里指吳公臺上寺。
舊壘:指吳公臺。
韻譯:
登上吳公臺,觀賞這零落的古跡,
秋景秋意,勾起了我懷鄉(xiāng)的心情。
荒山野寺,來此旅游的人太少了,
因為山太高水太深,隔斷了路程。
夕陽映著吳公臺舊壘,依依不去,
空蕩的山林中,回響清冷的磬聲。
南朝舊事早成陳跡,真叫人惆悵,
唯獨這長江,自古至今奔流不停。
賞析:
這是一首吊古詩,觀賞前朝古跡的零落,不禁感慨萬端。首聯(lián)是寫因觀南朝古跡吳公臺而發(fā)感慨,即景生情。中間兩聯(lián)寫古跡零落,游人罕至之悲涼。末聯(lián)寫江山依舊,人物不同。有人認為,最后兩句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氣韻。
這是作者旅居揚州時,秋日登吳公臺有感而作的一首吊古思鄉(xiāng)的詩。
這是一首詠懷古跡詩。首聯(lián)敘事,是寫因觀南朝古跡吳公臺而發(fā)感慨,即景生情,點出時間、地點,扣實題目中的“秋日登吳公臺”幾字!皳u落”一詞既切合“秋日”,又有肅殺蕭條之氣,為全詩定下感情基調(diào)。
第二聯(lián)一寫近景,一寫遠景,第三聯(lián)以夕陽襯舊壘,以寒磬襯空林,舊日輝煌的場所如今是衰草寒煙,十分凄涼。此兩聯(lián)承前,寫登臺所見之景。詩的門牌首聯(lián),以古臺搖落和秋日望鄉(xiāng)對舉,既切題旨,也烈軍屬出了登臺思歸的寂寞情緒。接著的一聯(lián)承古臺而來,野寺無人的荒涼,云峰隔水的幽深,層次井然,盡收眼底。第三聯(lián)寫古臺野寺的破敗景象,冷寂凄清。那西下的'殘陽正依戀舊時的軍壘,而空疏的林中在回蕩著晚暮的鐘聲。無論是看到的和聽到的,都給人落寞蕭索的感覺,它強烈地表明,當年征戰(zhàn)疆場的英雄事業(yè),早已成了歷史的遺跡。而詩人的無限傷感,亦寓其中。
末聯(lián)以“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作結(jié),寄慨遙深。這兩句大意是說,南朝舊事,如過眼煙云,徒然令人惆悵而已;只有那臺外長江,從古流到今,這才是永恒的。由于劉長卿累遭貶謫,心境悲涼,吊古傷今,表達了自己對仕途的厭倦而思歸的抑郁怨憤的情緒。江山依舊,人物不同!蔼氈两瘛比,悲涼慷慨,道出詩的神韻。最后兩句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氣韻。
明·鐘惺評曰:“獨至今”三字極深,悲感不覺。(《唐詩歸》卷二十五)。清·喬億:空明蕭瑟,長慶諸公無此境地。(《大歷詩略》卷一)。清·吳喬:劉長卿五律勝于錢起,《穆陵關(guān)》、《吳公臺》、《漂母墓》皆言外有遠神。(《圍爐詩話》卷二)。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13
原文:
候吏立沙際,田家連竹溪。
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
鵲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
驛樓宮樹近,疲馬再三嘶。
譯文
管理驛站的官吏站在水邊,農(nóng)家連著竹林中的小溪。
楓林里傳來蝴日祭神的鼓聲,中午時分茅屋里響起雞啼。
喜鵲在秋熟莊稼里鳴叫,蝴蝶在秋草垅上翩翩飛舞。
在靠近驛亭的樹下,疲憊的`馬兒在不住地長聲嘶鳴。
注釋
潛水:即前河,在今安復潛山,東南流入皖水。
驛:驛站。
候吏:管理驛站的官吏。
竹溪:竹林中的小溪。
蝴日:祭蝴神(土地神)的日子。蝴日分春蝴秋蝴,此指秋蝴。
午時:中午前后。
晚禾:泛指秋熟莊稼。
畦(qí):田壟。
驛樓:即驛亭。
宮樹:屋旁之樹。宮,房屋的通稱,此處復指驛樓。
賞析:
這首詩當作于唐德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至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之間,當時劉禹錫被貶朗州司馬。秋社之日詩人送客至潛水驛,有感而作此詩。
秋日原文及賞析 篇14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綠,拂雪凌云端。
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鸞。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
長吁望青云,鑷白坐相看。秋顏入曉鏡,壯發(fā)凋危冠。
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
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
古詩簡介
《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五言古詩,是《全唐詩》的第169卷第1首。元林宗,當是元丹丘。煉藥院,郁賢皓《李白叢考》疑在石門山(今河南葉縣西南)。天寶元年,元丹丘以道家流受召入朝為道門威儀,同年李白亦受召入朝,李白之薦主很可能即是元丹丘。 詩詞隱隱流露出功業(yè)雖未有成,而用世之心方盛!伴L吁”、“凋!、“冠鑷白”、“窮”、“饑”、“時”、“道”、“豈吟嘆”、“卷舒”、“空摧殘”,雖自我慰勉之辭,亦有懷才不遇、仕途不通的傷感。
翻譯/譯文
一葉落木,可識歲秋,一瓶水結(jié)冰,即知天寒。
桂枝一日一日綻綠,枝條高拂凌云端。
少年壯心豪邁,矯翼欲攀鴻雁,青云直上。
我倆交往有三十年了吧,榮辱一體,悲喜同歡。
望青云而長吁,相坐看鑷白發(fā)。
銅鏡里已是衰老的秋顏,曾經(jīng)黑油油的壯發(fā)凋落在高冠之下。
窮困時和管仲一樣與鮑生一起做生意,饑餓時從漂母處乞討她一餐飯。
時來云轉(zhuǎn)之時位極天人,胸中有道,何需吟嘆不已?
我就像樂毅剛剛到趙國,蘇秦剛剛?cè)ビ握f韓國一樣。
卷舒自如固然在我自己,為什么時光要摧殘我的青春?
注釋
、倌韭渥R歲秋,瓶冰知天寒:《淮南子·說山》言“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笔锥溆纱俗兓,其意謂已有先見之明。
、诠鹬,即“桂林一枝”,語出《晉書·卻詵傳》:“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日:‘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日:‘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焙笫酪蛞浴肮鹆忠恢Α被颉肮鹬Α庇魅瞬胖愠稣。上句喻丹丘德才之美,下句喻丹丘即將入朝。天寶二年所作《漢東紫陽先生碑銘》中有云:“天寶初,威儀元丹丘,道門龍鳳”?芍で鹇勗t之時,并隨即有入朝之行,詳后。
、廴觚g,即少年。二句謂己:少年時即與丹丘相交,如凡禽之攀鴻鸞。
、芡斗,即締交。榮枯,偏義復詞,此處偏用榮義。二句意謂:相交有年,欲與共榮。
、蓁嚢,即鑷白發(fā)。何遜《與崔錄事別兼敘攜手》詩云:“脈脈留南浦,悠悠返上京。欲鑷星星鬢,因君示友生!笨芍伺e乃示意丹丘,己亦有“返上京”之意。
、薅渲^己已非盛顏,言下有不堪蹉跎之意。
、啧U生,即鮑叔牙!妒酚洝す荜塘袀鳌罚骸肮苤偃眨骸崾祭r,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薄福庙n信事,信嘗從漂母乞食。二句言已此期境遇有類管仲與韓信微賤之時。
、鄷r,指風云感會之時。極天人,此謂顯貴之入。道,此指己之素志。豈吟嘆,不用感傷。二句自我慰勉之辭。
、針芬,戰(zhàn)國時燕將;蘇秦,戰(zhàn)國時策士。方適趙、初說韓,皆言功業(yè)雖未有成,而用世之心方盛。
、饩硎,猶言或進或退,或仕或隱,固在我本人意愿如何,何必空自摧殘二句亦自我慰勉之辭。
賞析/鑒賞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意指已有先見之明!肮鹬θ找丫G,拂雪凌云端”,”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鸞”意指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即可報效祖國,施展才華。前四句主要是寫詩人借描繪“木落”“瓶冰”“桂枝”“拂雪”等景物來表達自己雄大的智略,以及坦蕩無畏懼的氣魄,想報效祖國,干一番事業(yè)。
“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币庵咐畎着c元丹丘相識很早,他二十多歲在四川家鄉(xiāng)的時候,就與元丹丘相識。李白五十多歲時有一首詩《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詩中說“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闭f明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他們一直都是非常親密要好的朋友。李白與元丹丘曾一起漫游四川、湖北安陸、襄陽、河南嵩山、石門山,從李白與元丹丘來往的書信詩文內(nèi)容來看,這位元丹丘顯然是一位隱居山林游仙的'職業(yè)道士。
“長吁望青云,鑷白坐相看”,”秋顏入曉鏡,壯發(fā)凋危冠”,吁嘆歲月不饒人,人已漸漸年老,蘊念有不堪蹉跎之意。
“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李白用此詩形容自己與元丹丘之間的交情猶如管鮑之交,由于此時李白的境遇有類管仲微賤之時,故在這首詩中有“窮與鮑生賈”之語。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有感嘆自身懷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悲壯情感。雖有自我慰勉之意,但仍對未來仕途充滿著希望。
“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借用典故,訴說功業(yè)雖然還沒有成功,但報效國家施展才華的雄心猶在。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有自我慰勉之意。
此詩意寓出詩人既有熱血滿腔的愛國豪情又有壯志未酬的苦悶。雖然歲月蹉跎,功業(yè)無成,加上仕途顛簸、官運不濟,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但是詩人仍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秋日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秋日原文及賞析02-26
秋日原文及賞析15篇[精]02-27
秋夜原文及賞析12-17
西施原文賞析12-17
風原文及賞析12-17
艷歌原文賞析12-17
佳人原文及賞析12-17
樵夫原文及賞析12-18
塞下曲原文及賞析12-18
牡丹原文及賞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