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石鼓歌》原文

時間:2024-02-28 12:14:4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石鼓歌》原文

《石鼓歌》原文1

  原文:

  石鼓歌

  朝代:唐朝

  作者:韓愈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蒐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fā)盡備無差訛。

  辭嚴(yán)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shù)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圣恩若許留太學(xué),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jīng)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jié)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蓋覆,經(jīng)歷久遠期無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媕娿。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fù)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zhàn)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shù)崇丘軻。

  安能以此尚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譯文及注釋:

  韻譯

  張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勸我寫一首詠贊它的石鼓歌。

  杜甫李白才華蓋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對石鼓無可奈何。

  周朝政治衰敗全國動蕩不安,周宣王發(fā)憤起兵揮起了天戈。

  慶功之時大開明堂接受朝賀,諸侯接踵而至劍佩叮?撞磨。

  宣王田獵馳騁岐陽多么英俊,四方禽獸無處躲藏都被網(wǎng)羅。

  為把英雄功業(yè)刻石揚名萬世,鑿山石雕石鼓毀壞高山嵯峨。

  隨從之臣才藝都是世上第一,挑選優(yōu)秀撰寫刻石放在山坡。

  任憑長年雨打日曬野火焚燒,仗著鬼神守護石鼓永不湮沒。

  你從哪里得來這拓本的底稿?絲毫都很完備一點也無差錯。

  言辭嚴(yán)謹(jǐn)內(nèi)容奧密難于理解,字體不象隸書蝌文自成一格。

  年代久遠難免受損筆畫殘缺,仍象得劍斬斷活生生的蛟鼉。

  字跡有如鸞鳳翔飛眾仙飄逸,筆畫恰似珊瑚碧樹枝?交錯。

  蒼勁鉤連象金繩鐵索穿鎖鈕,渾然又象織梭化龍九鼎淪沒。

  淺見儒士編纂詩經(jīng)卻不收入,大雅小雅內(nèi)容狹窄并不壯闊。

  孫子周游未到秦地?zé)o知難怪,采詩不全象取星宿卻漏羲娥。

  啊我雖好古卻苦于生得太晚,對著石鼓文我哭得涕淚滂沱。

  想當(dāng)年我蒙召做國子監(jiān)博士,那年正改紀(jì)元年號稱著元和,

  我的朋友在鳳翔府任職從事,曾經(jīng)為我設(shè)計挖掘石鼓坑窩。

  我刷帽沐浴稟告國子監(jiān)祭酒;“如此至寶文物世上能存幾多?

  只要包氈裹席就能立即運到,十個石鼓運載只需幾匹駱駝。

  進獻太廟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聲價百倍于郜鼎豈是太過?

  皇恩浩蕩如果準(zhǔn)許留在太學(xué),諸生就能鉆研解說一起切磋。

  漢朝時鴻都門觀經(jīng)尚且擁塞,將會看見全國上下為此奔波。

  剜剔蘚苔泥塵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穩(wěn)穩(wěn)不偏不頗。

  高樓大廈深檐厚瓦把它覆蓋,經(jīng)歷久遠不受意外損壞傷挫。”

  朝中的大官個個都老于世故,他們空無主見豈肯感奮奔波?

  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誰能再用手把這個寶物撫摸?

  長年累月風(fēng)化銷鑠將被埋沒。六年來向西遙望我空嘆吟哦!

  王羲之書法時俗趁機顯秀媚,書寫數(shù)張還可換回一群白鵝。

  繼周之后八代爭戰(zhàn)已經(jīng)結(jié)束,至今無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

  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皇上重視儒術(shù)推崇孔丘孟軻。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議,愿借善辯之人發(fā)揮口若懸河。

  石鼓歌寫到這里就算結(jié)束吧,唉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說說!

  注解

  1、少陵:杜甫;

  2、謫仙:李白。

  3、陵遲:衰敗。

  4、搜:打獵。

  5、遮羅:攔捕。

  6、隳:毀墮。

  7、翥:飛。

  8、掎摭:采取;

  9、羲:羲和,這里指日;

  10、娥:指月。

  11、詎肯:豈肯;

  12、?婀:無主見。

  13、八代:所指不明,泛指秦漢之后諸朝。

  14、則那:又奈何。

  賞析:

  石鼓文系我國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為。內(nèi)容記敘狩獵情狀,文為大篆。韓氏以為周宣王時所為。其物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詩人感慨石鼓文物的廢棄,力諫當(dāng)局保護石鼓而不得采納,因而大發(fā)牢騷。開頭四句是總起,自謙沒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周綱”十二句是追敘石鼓來歷久遠!肮珡摹笔涫菙⑹奈牡奈淖趾妥煮w及其保留的價值。“陋儒”六句是敘懷疑《詩經(jīng)》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皯浳簟笔司,是敘發(fā)現(xiàn)石鼓的經(jīng)過和建議留置太學(xué)!爸谐笔涫菙(dāng)局不納詩人建議,嘆惜石鼓文物的廢除!胺浇瘛绷洌M谧鸪缛鍖W(xué)的時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學(xué)。

  章法整齊、辭嚴(yán)義密,音韻鏗訇。

《石鼓歌》原文2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珮鳴相磨。

  蒐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墮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fā)盡備無差訛。

  辭嚴(yán)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徵,其年始改稱元和。

  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shù)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圣恩若許留太學(xué),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jīng)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jié)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蓋覆,經(jīng)歷久遠期無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fù)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zhàn)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shù)崇丘軻。

  安能以此尚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注釋】:

  ①張生:張籍,一說為張徹。

 、谑奈模嚎淘谑畨K鼓形石上的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內(nèi)容記述出獵的情形。

 、凵倭辏褐付鸥。

 、苤喯桑褐咐畎住!

  ⑤嵯峨:高峻的樣子。此指高山。

 、拗芫V:周朝政治。

 、吡赀t:衰敗。

 、鄵]天戈:指宣王對淮夷等用兵一事。

 、狲Q相磨:佩劍互相磨擦作響,形容朝賀的諸侯人數(shù)眾多。

 、鈸:通“揮”,指揮手。

  【譯文】:

  張生攜來石鼓文的拓本,勸我動筆寫首《石鼓歌》。近世已無李、杜那樣的詩豪,才力薄弱如何將石鼓吟哦!周朝綱紀(jì)廢弛天下大亂,宣王中興大業(yè)奮起揮戈;大開明堂接受群臣朝賀,鏗鏘劍佩殿上諸侯眾多。岐陽狩獵勇士競相馳騁;四方禽獸全都落入網(wǎng)羅。銘刻功勛傳揚萬代,鑿破山崖制作石鼓;隨從的文臣個個才藝出眾,撰寫華章永留在山丘。多年來雨淋日曬又遭野火,全靠那鬼神出力嚴(yán)加守護。您從何處拓來的文本,那么完整,絲毫沒有差錯!石鼓文辭嚴(yán)密原難通讀,古老的字體既非隸字,也非蝌蚪書。天長日久難免筆劃脫落,看起來如同快劍斬斷蛟鼉。字形若鸞鳳回翔、群仙飛舞,筆勢象珊瑚碧樹,枝柯交錯;結(jié)體如金繩鐵索強勁鉤連,缺劃似神龍掠影古鼎沉波。淺陋的儒生,編《詩經(jīng)》不收“石鼓”;篇章局促的“二雅”,哪有此等規(guī)模;孔夫子周游也沒到過秦國,他只撿到星星卻遺漏了日月!可嘆我愛好古代文明卻生得太晚,對著這石鼓遺文,止不住涕淚滂沱。憶當(dāng)日初任國子監(jiān)博士,那時的年號剛改元和。有朋友當(dāng)了鳳翔節(jié)度府從事,曾幫我考慮過石鼓的安排處所。我沐浴更衣稟告祭酒,如此寶物世間不多。只須氈包席裹頃刻運到,裝了十個石鼓,不過動用幾匹駱駝。這石鼓進獻太廟真可比郜鼎,論聲價又何止超過百倍!皇恩若許將它留置太學(xué),更便于供諸生解讀切磋。東漢時,研摩“石經(jīng)”的尚且填塞街巷;料如今,觀光“石鼓”的更將舉國奔波。剔除苔蘚,露出石鼓原文棱角;安放妥貼,不使有半點偏頗。大屋深檐,將它層層覆蓋;歲月悠長,望它安然度過。想不到朝中大官老于世故,他豈能果斷決策,只會嗯嗯哦哦。任憑那放牛娃用石鼓敲火、大黃牛磨角,誰還愿將石鼓珍重撫摩,就這樣日銷月蝕讓它湮沒,六年來,我只有西望岐陽空自號呼!王羲之的.書法,風(fēng)行流俗不過追求精美,一卷字尚且能換得白鵝。周以來八代兵亂戰(zhàn)火之余,珍貴的石鼓無人保護,又當(dāng)奈何?到了如今太平無事之日,該可以推尊儒術(shù),崇奉孔子、孟軻。有何人不忘石鼓重提建議,但愿借助各位辯才的口若懸河。長歌一曲至此為止,可嘆啊,枉費了心思寫這首石鼓之歌。

  【賞析】:

  石鼓文系我國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為。內(nèi)容記敘狩獵情況,文為大篆。其物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詩人感慨石鼓文物的廢棄,力諫當(dāng)局保護石鼓而不被采納,因而大發(fā)牢騷。此詩是韓愈的七古名篇,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章法整齊,辭嚴(yán)義密,音韻鏗鏘,氣勢渾雄。

  石鼓文是刻在十塊鼓形石上的秦代刻石,書體為大篆,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并非詩中所寫的周宣王狩獵之記,當(dāng)時詩人是弄錯了。全詩從石鼓的起源到論述它的價值,曾建議運至太學(xué)保存而遭到否決,不禁感慨系之。寫這首長詩的目的,仍然是在呼呈應(yīng)該引起重視。詩人為保護文物而大聲疾呼,沒有人讀后不為之所動,對官場陋習(xí)的諷刺也是很深刻的。

《石鼓歌》原文3

  原文:

  周宣大獵兮岐之陽,刻石表功兮煒煌煌。

  石如鼓形數(shù)止十,風(fēng)雨缺訛苔蘚澀。今人濡紙脫其文,

  既擊既掃白黑分。忽開滿卷不可識,驚潛動蟄走云云。

  喘逶迤,相糾錯,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書遺此天地間,精意長存世冥寞。秦家祖龍還刻石,

  碣石之罘李斯跡。世人好古猶共傳,持來比此殊懸隔。

  注釋: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張生:據(jù)《全唐詩》!吧醇,可知此指張籍。石鼓文:這是指從石鼓上拓印下來的文字。

  少陵無人謫(zhé)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少陵:指杜甫。謫仙:指李白。才薄:是說自己的才力薄弱,不能像杜甫李白他們那樣,有縱橫馳騁的詩筆。將奈石鼓何:是說像我這樣才力薄弱的人,將怎能作好這石鼓歌呢?

  周綱(gāng)凌遲四海沸(fèi),宣王憤起揮天戈。

  周綱;周朝的綱紀(jì)法度,亦即政治秩序。陵遲:衰落、衰敗。四海沸:指天下動蕩不安。宣王:周宣王,姓姬名靖,周厲王的兒子,舊時被認(rèn)為是周朝的中興之主。揮天戈:指周宣王對淮夷、西戎、狁等用兵的事。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pèi)鳴相磨。

  明堂:天子頒布政教,朝見諸侯,舉行祭祀的地方。劍佩鳴相磨:是說到天子明堂來朝賀的諸侯很多,以致彼此佩帶的刀劍互相磨擦而發(fā)出聲響。

  蒐(sōu)于岐(qí)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蒐:春天打獵。岐陽:指歧山的南面。山南為陽。蒐于歧陽:是說周宣王在一個春天里于歧山南面打獵。遮羅:攔捕。這句是說,廣闊的獵場里的禽獸都將被攔捕了來。

  鐫(juān)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huī)嵯(cuó)峨(é)。

  鐫功:指將功業(yè)刻在石鼓上。鐫、勒,都是刻的意思。成,成就,與“功”同義。告萬世:即告示后代于萬世。隳:毀壞。嵯峨;山勢高峻的樣子。這里是指高山。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zhuàn)刻留山阿。

  從臣:指隨從周宣王的臣子。咸第一:都是第一等的。撰刻:指撰寫文字刻于石鼓之上。山阿:泛指山陵。

  雨淋日灸(jiǔ)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huī)呵。

  日灸:日曬。煩:勞。撝:同“揮”。呵:喝叱。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fā)盡備無差訛。

  公:張生,指張籍。紙本:指從石鼓上拓印下來的文字紙本。訛:錯誤。這句是說,拓印下來的文本極為完整,不有絲毫的差錯。

  辭嚴(yán)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kē)。

  辭嚴(yán)義密:指拓本的文字莊嚴(yán),義理精密。不類:不像。隸:隸書,古代的一種書寫文字。蝌:蝌蚪文,周時所用文字,因其頭大尾小,形似蝌蚪文。石鼓文的文字當(dāng)為籀文,即大篆。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zhuó)斷生蛟鼉(tuó)。

  缺畫:是說石鼓上的文字因年深日久,不可避免會有向?qū)ЧP漏畫的。蛟:蛟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鼉:鼉龍,俗稱豬婆龍,是鱷魚的一種。這里的蛟鼉即蛟龍,因押韻,故改龍為鼉。這句是說,石鼓文上那些向?qū)ЧP漏畫的地方,像是快劍把活生生的蛟龍斫斷了一樣。這是極力形容古代文字形體氣勢的生動有力。翔:飛的意思。

  鸞(luán)翔鳳翥(zhù)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翥:飛珊瑚樹:因珊瑚形狀像樹枝,故稱珊瑚碧樹。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dǐng)躍水龍騰梭(suō)。

  金繩鐵索:比喻石鼓文的筆鋒奇勁如金繩鐵索一般。鎖紐:比喻石鼓文的的結(jié)體如鎖紐般的鉤連。古鼎躍水:相傳周顯王四十二所,九鼎沒于四水,秦始皇時派人入水不得。龍騰梭:《晉書·陶侃傳》:“侃少時,漁于雷澤,網(wǎng)得一織梭,以掛于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边@句是形容石鼓文字體的變化莫測。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biǎn)迫無委(wēi)蛇(yí)。

  陋儒:見識短淺的儒生,指當(dāng)時采風(fēng)編詩者。詩:指《詩經(jīng)》。二雅:指《詩經(jīng)》的《大雅》和《小雅》。褊迫:局促。委蛇:寬大從容的.樣子。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jǐ)摭(zhí)星宿遺羲(xī)娥。

  秦:秦國,今陜西一帶,即石鼓所在的地方。石鼓于唐初在天興(今陜西省寶雞市)三畦原出土。掎摭:采取。遺:丟了。羲:羲和,為日駕車的人,這里代指日。娥:嫦娥,這里指月。連上兩句是說,孔子西行沒有到過秦國,結(jié)果編詩未收石鼓文,那就像是拾了星星,卻等待以了太陽和月亮。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pāng)沱(tuó)。

  好古:愛好古代文化。生苦晚:苦于出生太晚。此;指石鼓文。雙滂沱:指眼淚和鼻涕一同流出。意即令人無限感傷而淚如雨下了。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蒙:蒙受。博士:官名。唐時有太學(xué)、國子諸博士,并為教授之官。其年:那一年,即韓愈自江陵法曹參軍被召回長安任國子監(jiān)博士的元和元年(年)。

  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duó)量掘臼(jiù)科。

  故人:不詳。從軍在右輔:《三輔黃圖》:“太初元年(前年)以渭城以西屬右扶風(fēng),長安以東屬京兆尹,長陵以北屬左馮翊,以輔京師,謂之三輔!庇逸o,即右扶風(fēng),為鳳翔府。韓愈故人為鳳翔節(jié)度府從事,所以說“從軍在右輔”。度量:計劃。掘:挖。臼科:坑穴,指安放石鼓的地方。

  濯(zhuó)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濯冠:洗帽子,沐:洗頭。。合丛。這都是表示誠敬的意思。祭酒:官名。唐時為國子監(jiān)的主管官。如此:像這樣的。至寶:極為貴重的寶物。

  氈(zhān)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shù)駱駝。

  “氈包”二句:是說十只石鼓只要幾匹駱駝運載就行了。

  薦諸太廟比郜(gào)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薦:進獻。諸:是“之于”二字的合音,用意亦同。太廟:皇家的祠堂。郜鼎:郜國所造的鼎!蹲髠鳌せ腹辍;“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太廟!臂瑖诮裆綎|省城武縣。光價:光榮的聲價。

  圣恩若許留太學(xué),諸生講解得切磋(cuō)。

  圣恩:皇恩。太學(xué):指國子監(jiān)。諸生:指在太學(xué)進修的學(xué)生。切磋:指對學(xué)問的鉆研,這里是指對石鼓的鉆研。

  觀經(jīng)鴻都尚填咽(yè),坐見舉國來奔波。

  觀經(jīng)鴻都:漢靈帝光和元年(年),置鴻門學(xué)士。鴻都門為藏書的處所。又漢靈帝熹平四年(年),蔡邕奏請正定六經(jīng)文字,并刻石碑,立于太學(xué)門外,即熹平石經(jīng)。從此,每天前來觀看和摹寫的人很多,十分擁擠,阻塞街道。填咽:阻塞,形容人多擁擠。坐:即將。坐見:即將看到。

  剜(wān)苔剔蘚(xiǎn)露節(jié)角,安置妥帖平不頗(pō)。

  剜:刀挖。剔:剔除。節(jié)角,指石鼓文字筆畫的棱角。安置妥帖:安放妥當(dāng)。不頗:不偏斜。

  大廈深檐(yán)與蓋覆,經(jīng)歷久遠期無佗(tuó)。

  檐:屋檐。深檐,也是“大廈”的意思。覆:遮蓋。期無佗:希望石鼓沒有任何的損壞。無佗,同“無他”。

  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媕(ān)婀(ē)。

  中朝:即朝中,朝廷里。老于事:實指老于世故,即辦事拖沓、保守的意思?希贺M肯。感激;感動激發(fā)。徒:只。媕婀:無主見的意思。

  牧童敲火牛礪(lì)角,誰復(fù)著手為摩挲(suō)。

  敲火:指牧童無知,隨便在石鼓上敲擊時爆出火星,有損石鼓。礪;磨擦。著手:同“著手”,即用手。摩挲:常指對文物古玩的撫摩,表示愛惜的意思。

  日銷月鑠(shuò)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銷:熔化金屬。鑠:指金屬熔化。就:趨向,歸于。六年:即元和六年(年)。西顧:指西望石鼓所在地岐陽。岐陽即岐山南面,山在長安、洛陽西,故稱“西顧”?找髋叮嚎召M心思的意思。

  羲(xī)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

  羲之:王羲之,著名書法家。俗書:沈德潛認(rèn)為俗書是對古書而言,是時俗之俗,非俚俗之俗,不是貶意。但就韓愈對石鼓文字的無比推崇來看,王羲之的書法自然會被他認(rèn)為是俗的了,實含貶意。趁姿媚:追求柔媚的姿態(tài)。博白鵝:換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zhàn)罷,無人收拾理則那(nuò)。

  八代;所指不明,泛指秦漢之后諸朝。一說是秦、漢、魏、晉、元魏、齊、周、隋;又說是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收拾;指把散亂的會物收集起來。這里是指把石鼓收集起來加以保存的意思。則那:又奈何。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bǐng)任儒術(shù)崇丘軻。

  柄:權(quán)柄。任:用。柄任儒術(shù):即重用儒學(xué)之士的意思。崇丘軻:尊崇孔丘、孟軻。

  能以此尚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論列:議論,建議。懸河:比喻有辯才,即善于辭令!稌x書·郭象傳》:“太尉王衍每云,聽象語(說話)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cuō)跎(tuó)。

  止于此:到此為止。其:將。蹉跎:本指歲月虛度,這里作失意解,即白費了心思。與前文的“空吟哦”意同,且相照應(yīng)。

  譯文: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張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勸我寫一首詠贊它的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杜甫李白才華蓋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對石鼓無可奈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周朝政治衰敗全國動蕩不安,周宣王發(fā)憤起兵揮起了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慶功之時大開明堂接受朝賀,諸侯接踵而至劍佩叮當(dāng)撞磨。

  蒐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宣王田獵馳騁岐陽多么英俊,四方禽獸無處躲藏都被網(wǎng)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為把英雄功業(yè)刻石揚名萬世,鑿山石雕石鼓毀壞高山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隨從之臣才藝都是世上第一,挑選優(yōu)秀撰寫刻石放在山坡。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任憑長年雨打日曬野火焚燒,仗著鬼神守護石鼓永不湮沒。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fā)盡備無差訛。

  你從哪里得來這拓本的底稿?絲毫都很完備一點也無差錯。

  辭嚴(yán)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言辭嚴(yán)謹(jǐn)內(nèi)容奧密難于理解,字體不像隸書蝌文自成一格。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年代久遠難免受損筆畫殘缺,仍像得劍斬斷活生生的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字跡有如鸞鳳翔飛眾仙飄逸,筆畫恰似珊瑚碧樹枝柯交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蒼勁鉤連像金繩鐵索穿鎖鈕,渾然又像織梭化龍九鼎淪沒。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淺見儒士編纂詩經(jīng)卻不收入,大雅小雅內(nèi)容狹窄并不壯闊。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孫子周游未到秦地?zé)o知難怪,采詩不全像取星宿卻漏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啊我雖好古卻苦于生得太晚,對著石鼓文我哭得涕淚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想當(dāng)年我蒙召做國子監(jiān)博士,那年正改紀(jì)元年號稱著元和。

  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我的朋友在鳳翔府任職從事,曾經(jīng)為我設(shè)計挖掘石鼓坑窩。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我刷帽沐浴稟告國子監(jiān)祭酒:“如此至寶文物世上能存幾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shù)駱駝。

  只要包氈裹席就能立即運到,十個石鼓運載只需幾匹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進獻太廟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聲價百倍于郜鼎豈是太過?

  圣恩若許留太學(xué),諸生講解得切磋。

  皇恩浩蕩如果準(zhǔn)許留在太學(xué),諸生就能鉆研解說一起切蹉。

  觀經(jīng)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漢朝時鴻都門觀經(jīng)尚且擁塞,將會看見全國上下為此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jié)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剜剔蘚苔泥塵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穩(wěn)穩(wěn)不偏不頗。

  大廈深檐與蓋覆,經(jīng)歷久遠期無佗。

  高樓大廈深檐厚瓦把它覆蓋,經(jīng)歷久遠不受意外損壞傷挫。”

  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媕婀。

  朝中的大官個個都老于世故,他們空無主見豈肯感奮奔波?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fù)著手為摩挲。

  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誰能再用手把這個寶物撫摸?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長年累月風(fēng)化銷鑠將被埋沒。六年來向西遙望我空嘆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

  王羲之書法時俗趁機顯秀媚,書寫數(shù)張還可換回一群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zhàn)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繼周之后八代爭戰(zhàn)已經(jīng)結(jié)束,至今無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shù)崇丘軻。

  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皇上重視儒術(shù)推崇孔丘孟軻。

  能以此尚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議,愿借善辯之人發(fā)揮口若懸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石鼓歌寫到這里就算結(jié)束吧,哎呀我的意愿大概會是白說!

  賞析:

  【韓愈詩歌鑒賞,唐詩鑒賞,唐詩三百首,古代詩歌】 初唐時石鼓出土于鳳翔府天興縣(今陜西寶雞) 三畤原。這一事件如發(fā)生在今天,必會驚傳為“考古新發(fā)現(xiàn)”而震動中外,但是此時卻不可思議地有些蕭然。因為在朝廷眼中,它們不過是幾塊長滿苔蘚的破爛玩意,因此其遭遇自難與郡國之所出鼎彝相提并論了。就詩歌而言,韓愈之前,杜甫只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帶過一筆,此后韋應(yīng)物雖寫過一首《石鼓歌》,但因缺少熱情和略乏文采,恐怕在《韋蘇州集》中也屬下乘之作。只是他詩中“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一句,倒開啟了鼓屬何代的千年聚訟之門。及至韓愈的這首力作問世,才使石鼓之“光價”在后人心目中大大地增強和提高了。今天上距韓愈作歌又過去一千多年,十面石鼓盡管已無完字,但仍作為一級文物陳列在故宮博物院里,這不得不歸功于韓愈的呼號之力吧! 開頭四句明白如話,點出了寫作的緣起:張籍拿著石鼓文拓片來勸我試寫一首題詠詩,李杜大手筆已不在世上,這非同一般的事情叫才疏學(xué)淺的我多么難堪啊!這四句中,“石鼓”二字凡三見,似乎平淡拖沓,其實不然。韓愈開創(chuàng)以文為詩的先河,不避同字且不避同式,正是古文的慣習(xí)。應(yīng)予注意的是,“勸”字下得十分精當(dāng),它省去了詩人幾多猶豫的潛臺詞與推諉的閑筆墨,具有一字九鼎之效。韓愈向來自負于“金石刻畫臣能為”( 李商隱《韓碑》),但對此卻自慚才疏,那么石鼓文的深奧難懂也就不言而喻了。 從“周綱陵遲四海沸”到“鬼物守護煩撝呵”為一段。前十句是詩人想象周宣王中興王室、臨御海內(nèi)以及馳逐圍獵、勒石銘功的圖景。用了“沸”、“憤”、“大、“騁”、“萬里”、“萬世”等詞,極狀場面的壯闊和氣派的雄偉。韓愈之所以承襲韋應(yīng)物系年的說法,是有深刻的歷史原因的。唐朝自安史之亂后,皇權(quán)受到極大的削弱,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擅權(quán),外族侵凌,大臣猜忌,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使李唐王朝迅速走向衰落。憲宗登基后采取鏟藩鎮(zhèn)、抑宦官的政策,使朝政出現(xiàn)了中興之兆。詩人看到了歷史的相似之處,因而在歌頌周宣王雄才大略的同時,自然融進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憲宗即位之初平定劍2778《唐詩鑒賞大典》 南節(jié)度使劉闢后,韓愈即寫過一首熱情洋溢的《元和圣德詩》,對嗣皇的英明果斷備加贊揚。所以《石鼓歌》的這段描寫正傳達出了詩人切望重振頹綱以臻于尊王攘夷的郅治局面的心聲。“雨淋日炙野火燎”二句,是承上啟下的關(guān)鍵。把石鼓流傳千年而歷盡的劫難濃縮在七字之中,這是略寫。詩人認(rèn)為石鼓得以完好保存,如果沒有鬼神呵護是不可想象的,僅此而言,石鼓本身就已是稀世珍寶,又遑論其他無算的文物價值呢。寥寥兩筆便為下文的切入闡發(fā)作好了鋪墊。 往下十四句是專對石鼓文作具體描述的。文辭的深奧,字體的樸茂,都使“好古”的博士先生心蕩神怡美不勝收。即使剝蝕斑駁,他也會忍不住地贊嘆一番。在那些古拙的字跡間,詩人任憑審美意識縱情馳騁:夭嬌流美的線條,多象鸞鳳翔舞,云君來下;交互牽掣的點畫,又使人仿佛置身于珊瑚叢生的龍宮水府。筆力的雄健,使他想到金繩鐵索的勁挺;筆勢的飛動,似乎只有用禹鼎出水龍梭離壁才能傳其神韻..原本靜止的書跡都化成了活潑的形象,他不禁沉浸在美的超然享受之中了。美感的獲得與否,取決于審美體驗的深淺程度,盡管韓愈斷未見過“鸞翔鳳翥眾仙下”,但現(xiàn)實生活中的百鳥和鳴和萬舞翩躚卻并不少見。常人或許只能以平常的語言道出,而詩人卻善于用浪漫的想象把常景編織成一幅云詭波譎的圖畫。對于石鼓文,韓愈并沒有滿足于正面的描寫,他痛斥陋儒,深憾孔子,無非是想獲得烘云托月的效果。后人不明乎此,因而有膠柱鼓瑟的責(zé)難,如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四云:“文士為文,有矜夸過實,雖韓文公不能免。如《石鼓歌》極道宣王之事,偉矣,至云:‘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侵^三百篇皆如星宿,獨此詩如日月也。..今世所傳石鼓之詞尚在,豈能出《吉日》、《車攻》之右?安知非經(jīng)圣人所刪乎?”但只需看看韓詩中“讀難曉”、“得切磋”之句就可知道,詩人這樣說不過是藝術(shù)的夸張,所謂恨之越深,愛之越切,如此而已。這一段是全詩的精華,原因在于它駕馭形象思維,把豐富的審美感受傳遞給讀者,使之受到強烈的感染。 “ 嗟予好古生苦晚”以下直到結(jié)尾為最后一段。 這段結(jié)合詩人自己的身世之感,既有追述,又有夾議,但更多的是流露出隱隱的惆悵和深深的惋惜。韓愈在文學(xué)上以“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進學(xué)解》)為己任,為了力矯時弊,他才主張崇古。因此他竭力稱揚石鼓文,也應(yīng)是這個文學(xué)宗旨的組成部分。他身居博士,“職是訓(xùn)詁”(《元和圣德詩》),把保護石鼓看作是應(yīng)負的責(zé)任。為此,托故人度量坎坑,為安置作好了準(zhǔn)備,又戒齋沐浴鄭重其事地報告上司,本以為安置“至寶”是瞬息可辦的舉手之勞。 然而無情的現(xiàn)實把他美好的愿望擊得粉碎—— 那班尸位素餐的老爺關(guān)心的只是升官發(fā)財,他們對區(qū)區(qū)石鼓是絲毫不會“感激”(激動)的!在這里,一個“老”字生動地勾畫出那種麻木不仁的昏聵神情。眼看石鼓仍繼續(xù)其日銷月蝕而歸于淪滅的厄運,詩人真是憂思如焚。雖說目下標(biāo)榜儒術(shù),但據(jù)理力爭恐怕還是于事無補,歌到這兒,韓愈不禁心灰意冷,喟然長嘆了! 這一段寫得蒼涼沉郁,使人覺得詩人不僅在哀嘆石鼓的不幸,而且簡直是在嗟嘆寒儒的卑微。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荒誕,詩人還運用了兩個典故,顯得格外深刻而有力。第一個是蔡邕。后漢熹平四年,靈帝不滿于當(dāng)時文字使用的混亂,特命蔡邕與堂谿典等正定六經(jīng)文字,由蔡書丹上石,刻成后置于鴻都門前,每日前來觀看的車輛,使街道為之阻塞。第二個是王羲之。東晉王羲之喜鵝頸之宛轉(zhuǎn),見山陰道士所養(yǎng)群鵝而愛之,道士因索寫《道德經(jīng)》一部,舉群相贈。蔡王二人都是書圣,但前者擅隸書而后者工楷則,這兩種比石鼓文晚起得多的書體尚且如此風(fēng)光,那么當(dāng)局的冷落石鼓,到底于心何忍呢?用典之妙,起到了振聾發(fā)聵的效果。 這首長詩一韻到底,如長河直貫而下,波瀾老成。詩中又多用響字虛詞,鏗鏘激越,朗吟上口,便覺有一股郁勃之氣噴薄于字里行間。如果用“驅(qū)駕氣勢,若掀雷走電,撐決于天地之垠”(辛文房《唐才子傳韓愈》)的贊語來評價這首歌行,自然會覺得絕非虛譽。

《石鼓歌》原文4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搜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fā)盡備無差訛。

  辭嚴(yán)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砍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古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shù)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圣恩若許留太學(xué),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jīng)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jié)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覆蓋,經(jīng)歷久遠期無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fù)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zhàn)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shù)崇丘軻。

  安能以此上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注解

  1、少陵:杜甫;

 。、謫仙:李白。

 。场⒘赀t:衰敗。

 。、搜:打獵。

  5、遮羅:攔捕。

 。丁€模簹。

 。、翥:飛。

 。、掎摭:采;

  9、羲:羲和,這里指日;

  10、娥:指月。

 。保薄⒃n肯:豈肯;

 。保、婀:無主見。

 。保、八代:所指不明,泛指秦漢之后諸朝。

 。保、則那:又奈何。

  譯文

  張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勸我寫一首詠贊它的石鼓歌。

  杜甫李白才華蓋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對石鼓無可奈何。

  周朝政治衰敗全國動蕩不安,周宣王發(fā)憤起兵揮起了天戈。

  慶功之時大開明堂接受朝賀,諸侯接踵而至劍佩叮撞磨。

  宣王田獵馳騁岐陽多么英俊,四方禽獸無處躲藏都被網(wǎng)羅。

  為把英雄功業(yè)刻石揚名萬世,鑿山石雕石鼓毀壞高山嵯峨。

  隨從之臣才藝都是世上第一,挑選優(yōu)秀撰寫刻石放在山坡。

  任憑長年雨打日曬野火焚燒,仗著鬼神守護石鼓永不湮沒。

  你從哪里得來這拓本的'底稿?絲毫都很完備一點也無差錯。

  言辭嚴(yán)謹(jǐn)內(nèi)容奧密難于理解,字體不象隸書蝌文自成一格。

  年代久遠難免受損筆畫殘缺,仍象得劍斬斷活生生的蛟鼉。

  字跡有如鸞鳳翔飛眾仙飄逸,筆畫恰似珊瑚碧樹枝交錯。

  蒼勁鉤連象金繩鐵索穿鎖鈕,渾然又象織梭化龍九鼎淪沒。

  淺見儒士編纂詩經(jīng)卻不收入,大雅小雅內(nèi)容狹窄并不壯闊。

  孫子周游未到秦地?zé)o知難怪,采詩不全象取星宿卻漏羲娥。

  啊我雖好古卻苦于生得太晚,對著石鼓文我哭得涕淚滂沱。

  想當(dāng)年我蒙召做國子監(jiān)博士,那年正改紀(jì)元年號稱著元和,

  我的朋友在鳳翔府任職從事,曾經(jīng)為我設(shè)計挖掘石鼓坑窩。

  我刷帽沐浴稟告國子監(jiān)祭酒;“如此至寶文物世上能存幾多?

  只要包氈裹席就能立即運到,十個石鼓運載只需幾匹駱駝。

  進獻太廟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聲價百倍于郜鼎豈是太過?

  皇恩浩蕩如果準(zhǔn)許留在太學(xué),諸生就能鉆研解說一起切蹉。

  漢朝時鴻都門觀經(jīng)尚且擁塞,將會看見全國上下為此奔波。

  剜剔蘚苔泥塵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穩(wěn)穩(wěn)不偏不頗。

  高樓大廈深檐厚瓦把它覆蓋,經(jīng)歷久遠不受意外損壞傷挫!

  朝中的大官個個都老于世故,他們空無主見豈肯感奮奔波?

  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誰能再用手把這個寶物撫摸?

  長年累月風(fēng)化銷鑠將被埋沒。六年來向西遙望我空嘆吟哦!

  王羲之書法時俗趁機顯秀媚,書寫數(shù)張還可換回一群白鵝。

  繼周之后八代爭戰(zhàn)已經(jīng)結(jié)束,至今無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

  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皇上重視儒術(shù)推崇孔丘孟軻。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議,愿借善辯之人發(fā)揮口若懸河。

  石鼓歌寫到這里就算結(jié)束吧,唉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說說!

  賞析

  石鼓文系我國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為。內(nèi)容記敘狩獵情狀,文為大篆。韓氏以為周宣王時所為。其物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詩人感慨石鼓文物的廢棄,力諫當(dāng)局保護石鼓而不得采納,因而大發(fā)牢騷。開頭四句是總起,自謙沒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周綱”十二句是追敘石鼓來歷久遠。“公從”十句是敘石鼓文的文字和字體及其保留的價值。“陋儒”六句是敘懷疑《詩經(jīng)》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憶昔”十八句,是敘發(fā)現(xiàn)石鼓的經(jīng)過和建議留置太學(xué)!爸谐笔涫菙(dāng)局不納詩人建議,嘆惜石鼓文物的廢除!胺浇瘛绷洌M谧鸪缛鍖W(xué)的時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學(xué)。章法整齊、辭嚴(yán)義密,音韻鏗訇。

《石鼓歌》原文5

  原文:

  分野乃究《括地志》,測象乃讀《步天歌》。按歌制器宗內(nèi)府,縮以六寸精若何。

  度想穿月掛秦鏡,芒近落日揮魯戈。陰陽為爐鼓造化,氏煎錫工揩磨。

  黃赤低昂判冬夏,元精耿耿心胸羅。入地出地去一握,九萬余里堆嵯峨。

  天圓地圓本曾氏,仁智信武融四阿。卓哉靈恩合渾蓋,磨旋笠冒誰其呵。

  木周十二火再歲,首事東作兼南訛。金水一更土廿八,填星不動芒斂蝌。

  五緯熊熊定方岳,遐矚那俟更應(yīng)鼉?貥谐R斗柄,四照之花三秀柯。

  角亢翼軫守方位,烏兔踆踆如飛梭。天漢案戶極綿亙,波瀾清淺長委蛇。

  二千五百乃星紀(jì),雍南朔東通夷娥。伊余臥疴逾十載,衡茅伏處江之沱。

  忽睹異制豁心目,揚蕤振采嬉天和。圣朝右文重實學(xué),熟嫻算數(shù)尊儒科。

  激水祇用挈壺法,刻木輒慮機械多。何如一軸十四器,重匪石鼓資橐駝。

  精微欲穿溟涬入,汗漫敢委云煙過;∈妇涔娠煞,刻楮累丸切復(fù)磋。

  土圭立不測陰景,方諸水靳生金波。惟茲圓則燦珠琲,力張樞紐平無頗。

  晝晴夜雨靜可按,捫參歷井焉知他。文字更學(xué)《考工記》,樸遬微至屏婀婀。

  云臺司掌憶法物,斗室陳設(shè)供摩挲。春秋幸免蟪蛄誚,宵分可助詩書哦。

  效顰無術(shù)哂刻鵠,臨池覓句慚籠鵝。晁崇耿詢直突過,孟言坐致理則那。

  中西兩法盡融貫,虛車待治成銶軻?溯o妙手削兼尺,慎勿遠怖漢與河。

  出卯入酉諦審視,衰年愛景無蹉跎。

《石鼓歌》原文6

  石鼓歌

  朝代:唐朝|作者:韓愈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蒐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fā)盡備無差訛。

  辭嚴(yán)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shù)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圣恩若許留太學(xué),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jīng)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jié)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蓋覆,經(jīng)歷久遠期無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媕娿。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fù)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zhàn)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shù)崇丘軻。

  安能以此尚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古詩簡介

  此詩從石鼓的起源到論述它的價值,其創(chuàng)作目的是呼吁朝廷予以重視與保護。開頭四句是總起,自謙沒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二句是追敘石鼓來歷久遠!肮珡摹笔涫菙⑹牡奈淖趾妥煮w及其保留的價值!奥濉绷涫菙岩伞对娊(jīng)》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憶昔”十八句,是敘發(fā)現(xiàn)石鼓的經(jīng)過和建議留置太學(xué)!爸谐笔涫菙(dāng)局不納詩人建議,嘆惜石鼓文物的廢除。最后六句,希望在尊崇儒學(xué)的時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學(xué)。全詩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文物的珍視之情,同時對朝中重臣和“陋儒”們進行了無情的嘲諷。章法整齊、辭嚴(yán)義密,音韻鏗鏘,詩人在描繪石鼓文書法的妙處時,運用了多種比喻,進行淋漓盡致的渲染,頗有感染力。

  翻譯/譯文

  張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勸我寫一首詠贊它的石鼓歌。

  杜甫李白才華蓋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對石鼓無可奈何。

  周朝政治衰敗全國動蕩不安,周宣王發(fā)憤起兵揮起了天戈。

  慶功之時大開明堂接受朝賀,諸侯接踵而至劍佩叮當(dāng)撞磨。

  宣王田獵馳騁岐陽多么英俊,四方禽獸無處躲藏都被網(wǎng)羅。

  為把英雄功業(yè)刻石揚名萬世,鑿山石雕石鼓毀壞高山嵯峨。

  隨從之臣才藝都是世上第一,挑選優(yōu)秀撰寫刻石放在山坡。

  任憑長年雨打日曬野火焚燒,仗著鬼神守護石鼓永不湮沒。

  你從哪里得來這拓本的底稿?絲毫都很完備一點也無差錯。

  言辭嚴(yán)謹(jǐn)內(nèi)容奧密難于理解,字體不像隸書蝌文自成一格。

  年代久遠難免受損筆畫殘缺,仍像得劍斬斷活生生的蛟鼉。

  字跡有如鸞鳳翔飛眾仙飄逸,筆畫恰似珊瑚碧樹枝柯交錯。

  蒼勁鉤連像金繩鐵索穿鎖鈕,渾然又像織梭化龍九鼎淪沒。

  淺見儒士編纂詩經(jīng)卻不收入,大雅小雅內(nèi)容狹窄并不壯闊。

  孫子周游未到秦地?zé)o知難怪,采詩不全像取星宿卻漏羲娥。

  啊我雖好古卻苦于生得太晚,對著石鼓文我哭得涕淚滂沱。

  想當(dāng)年我蒙召做國子監(jiān)博士,那年正改紀(jì)元年號稱著元和。

  我的朋友在鳳翔府任職從事,曾經(jīng)為我設(shè)計挖掘石鼓坑窩。

  我刷帽沐浴稟告國子監(jiān)祭酒:“如此至寶文物世上能存幾多?

  只要包氈裹席就能立即運到,十個石鼓運載只需幾匹駱駝。

  進獻太廟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聲價百倍于郜鼎豈是太過?

  皇恩浩蕩如果準(zhǔn)許留在太學(xué),諸生就能鉆研解說一起切蹉。

  漢朝時鴻都門觀經(jīng)尚且擁塞,將會看見全國上下為此奔波。

  剜剔蘚苔泥塵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穩(wěn)穩(wěn)不偏不頗。

  高樓大廈深檐厚瓦把它覆蓋,經(jīng)歷久遠不受意外損壞傷挫!

  朝中的大官個個都老于世故,他們空無主見豈肯感奮奔波?

  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誰能再用手把這個寶物撫摸?

  長年累月風(fēng)化銷鑠將被埋沒。六年來向西遙望我空嘆吟哦!

  王羲之書法時俗趁機顯秀媚,書寫數(shù)張還可換回一群白鵝。

  繼周之后八代爭戰(zhàn)已經(jīng)結(jié)束,至今無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

  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皇上重視儒術(shù)推崇孔丘孟軻。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議,愿借善辯之人發(fā)揮口若懸河。

  石鼓歌寫到這里就算結(jié)束吧,哎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說說!

  注釋:

  1、 張生:據(jù)《全唐詩》!吧醇,可知此指張籍。石鼓文:這是指從石鼓上拓印下來的文字。

  2、 少陵:指杜甫。謫仙:指李白。

  3、 才薄:是說自己的才力薄弱,不能像杜甫李白他們那樣,有縱橫馳騁的詩筆。將奈石鼓何:是說像我這樣才力薄弱的人,將怎能作好這石鼓歌呢?

  4、 周綱;周朝的綱紀(jì)法度,亦即政治秩序。陵遲:衰落、衰敗。四海沸:指天下動蕩不安。

  5、 宣王:周宣王,姓姬名靖,周厲王的兒子,舊時被認(rèn)為是周朝的中興之主。揮天戈:指周宣王對淮夷、西戎、狁等用兵的事。

  6、 明堂:天子頒布政教,朝見諸侯,舉行祭祀的地方。

  7、 劍佩鳴相磨:是說到天子明堂來朝賀的諸侯很多,以致彼此佩帶的刀劍互相磨擦而發(fā)出聲響。

  8、 蒐(sōu):春天打獵。岐陽:指歧山的南面。山南為陽。蒐于歧陽:是說周宣王在一個春天里于歧山南面打獵。

  9、 遮羅:攔捕。這句是說,廣闊的獵場里的禽獸都將被攔捕了來。

  10、 鐫(juān)功:指將功業(yè)刻在石鼓上。鐫、勒,都是刻的意思。成,成就,與“功”同義。告萬世:即告示后代于萬世。

  11、 隳(huī):毀壞。嵯峨(cuóé);山勢高峻的樣子。這里是指高山。這句是說,為了制作石鼓而開山鑿石。

  12、 從臣:指隨從周宣王的臣子。咸第一:都是第一等的。

  13、 撰刻:指撰寫文字刻于石鼓之上。山啊:泛指山陵。

  14、 日灸(jiǔ):日曬。

  15、 煩:勞。撝(huī):同“揮”。呵:喝叱。連上兩句是說,這石鼓經(jīng)受聘發(fā)長期的日曬雨淋和野火的燎烤,竟能這樣安然無恙;那是有勞鬼神的護持,不讓它們遭到傷害。

  16、 公:張生,指張籍。紙本:指從石鼓上拓印下來的文字紙本。

  17、 訛:錯誤。這句是說,拓印下來的文本極為完整,不有絲毫的差錯。

  18、 辭嚴(yán)義密:指拓本的文字莊嚴(yán),義理精密。

  19、 不類:不像。隸:隸書,古代的一種書寫文字。蝌:蝌蚪文,周時所用文字,因其頭大尾小,形似蝌蚪文。石鼓文的文字當(dāng)為籀文,即大篆。

  20、 缺畫:是說石鼓上的文字因年深日久,不可避免會有向?qū)ЧP漏畫的。

  21、 蛟:蛟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鼉(tuó):鼉龍,俗稱豬婆龍,是鱷魚的一種。這里的蛟鼉即蛟龍,因押韻,故改龍為鼉。這句是說,石鼓文上那些向?qū)ЧP漏畫的地方,像是快劍把活生生的蛟龍斫斷了一樣。這是極力形容古代文字形體氣勢的生動有力。

  22、 翔、翥(zhù):都是飛的意思。

  23、 珊瑚樹:因珊瑚形狀像樹枝,故稱珊瑚碧樹。連上兩句是說,石鼓上的文字像是仙人乘著鸞鳳翩翩而下,又像是珊瑚碧樹似的枝柯扶疏。這都是極辦形容石鼓文的體勢飛動和筆鋒奇麗。

  24、 金繩鐵索:比喻石鼓文的筆鋒奇勁如金繩鐵索一般。鎖紐:比喻石鼓文的的結(jié)體如鎖紐般的鉤連。

  25、 古鼎躍水:相傳周顯王四十二所,九鼎沒于四水,秦始皇時派人入水不得。龍騰梭:《晉書·陶侃傳》:“侃少時,漁于雷澤,網(wǎng)得一織梭,以掛于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這句是形容石鼓文字體的變化莫測。

  26、 陋儒:見識短淺的儒生,指當(dāng)時采風(fēng)編詩者。詩:指《詩經(jīng)》。

  27、 二雅:指《詩經(jīng)》的《大雅》和《小雅》。褊狹局促。委蛇(wēituó):寬大從容的樣子。這句是說二雅沒有把石鼓文收進去,是由于當(dāng)時采風(fēng)編詩者的見識短淺。

  28、 秦:秦國,今陜西一帶,即石鼓所在的地方。石鼓于唐初在天興(今陜西省寶雞市)三畦原出土。

  29、 掎摭(jǐzhí):采取。遺:丟了。羲:羲和,為日駕車的人,這里代指日。娥:嫦娥,這里指月。連上兩句是說,孔子西行沒有到過秦國,結(jié)果編詩未收石鼓文,那就像是拾了星星,卻等待以了太陽和月亮。

  30、 好古:愛好古代文化。生苦晚:苦于出生太晚。

  31、 此;指石鼓文。雙滂沱:指眼淚和鼻涕一同流出。意即令人無限感傷而淚如雨下了。

  32、 蒙:蒙受。博士的:官名。唐時有太學(xué)、國子諸博士,并為教授之官。

  33、 其年:那一年,即韓愈自江陵法曹參軍被召回長安任國子監(jiān)博士的`公元806年(元和元年)。

  34、 故人:不詳。從軍在右輔:《三輔黃圖》:“太初元年(公元前104)以渭城以西屬右扶風(fēng),長安以東屬京兆尹,長陵以北屬左馮翊,以輔京師,謂之三輔!庇逸o,即右扶風(fēng),為鳳翔府。韓愈故人為鳳翔節(jié)度府從事,所以說“從軍在右輔”。

  35、 度(duó)量:計劃。掘:挖。臼科:坑穴,指安放石鼓的地方。

  36、 濯冠:洗帽子,沐:洗頭。。合丛。這都是表示誠敬的意思。祭酒:官名。唐時為國子監(jiān)的主管官。

  37、 如此:象這樣的。至寶:極為貴重的寶物。

  38、 氈包席裹起是說十只石鼓只要幾匹駱駝運載就行了。

  39、 薦:進獻。諸:是“之于”二字的合音,用意亦同。太廟:皇家的祠堂。郜(gào)鼎:郜國所造的鼎!蹲髠鳌せ腹辍;“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太廟!臂瑖诮裆綎|省城武縣。

  40、 光價:光榮的聲價。連上兩句是說,把石鼓薦之于太廟和郜鼎并比,那聲價何止超過百倍呢?

  41、 圣恩:皇恩。太學(xué):指國子監(jiān)。

  42、 諸生:指在太學(xué)進修的學(xué)生。切磋:指對學(xué)問的鉆研,這里是指對石鼓的鉆研。

  43、 觀經(jīng)鴻都:178年(漢靈帝光和元年),置鴻門學(xué)士。鴻都門為藏書的處所。又175年(漢靈帝熹平四年),蔡邕奏請正定六經(jīng)文字,并刻石碑,立于太學(xué)門外,即熹平石經(jīng)。從此,每天前來觀看和摹寫的人很多,十分擁擠,阻塞街道。填咽(yè):阻塞,形容人多擁擠。

  44、 坐:即將。坐見:即將看到。

  45、 剜(wān):刀挖。剔:剔除。節(jié)角,指石鼓文字筆畫的棱角。

  46、 安置妥帖:安放妥當(dāng)。不頗(pō):不偏斜。

  47、 檐:屋檐。深檐,也是“大廈”的意思。覆:遮蓋。

  48、 期無佗(tuó):希望石鼓沒有任何的損壞。無佗,同“無他”。

  49、 中朝:即朝中,朝廷里。老于事:實指老于世故,即辦事拖沓、保守的意思。

  50、 肯:豈肯。感激;感動激發(fā)。徒:只。媕婀(ān’ē):無主見的意思。

  51、 敲火:指牧童無知,隨便在石鼓上敲擊時爆出火星,有損石鼓。礪;磨擦。

  52、 著手:同“著手”,即用手。摩挲(suō):常指對文物古玩的撫摩,表示愛惜的意思。

  53、 銷:熔化金屬。鑠(shuò):指金屬熔化。就:趨向,歸于。

  54、 六年:即公元811年(元和六年)。西顧:指西望石鼓所在地岐陽。岐陽即岐山南面,山在長安、洛陽西,故稱“西顧”?找髋叮嚎召M心思的意思。

  55、 羲之:王羲之,著名書法家。俗書:沈德潛《唐詩別裁》:“隸書風(fēng)俗通行,別于古篆,故云俗書,無貶右軍意。”認(rèn)為俗書是對古書而言,是時俗之俗,非俚俗之俗,不是貶意。但就韓愈對石鼓文字的無比推崇來看,王羲之的書法自然會被他認(rèn)為是俗的了,實含貶意。趁姿媚:追求柔媚的姿態(tài)。

  56、 博白鵝:換白鵝。據(jù)《晉書·王羲之傳》載,他很喜歡鵝,曾用“數(shù)紙”自己所寫的《道德經(jīng)》去換取山陰道士的鵝。

  57、 八代;所指不明,泛指秦漢之后諸朝。一說是秦、漢、魏、晉、元魏、齊、周、隋;又說是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

  58、 收拾;指把散亂的會物收集起來。這里是指把石鼓收集起來加以保存的意思。則那(nuò):又奈何。

  59、 柄:權(quán)柄。任:用。柄任儒術(shù):即重用儒學(xué)之士的意思。崇丘軻:尊崇孔丘、孟軻。

  60、 論列:議論,建議。

  61、 懸河:比喻有辯才,即善于辭令!稌x書·郭象傳》:“太尉王衍每云,聽象語(說話)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62、 止于此:到此為止。

  63、 其:將。蹉跎:本指歲月虛度,這里作失意解,即白費了心思。與前文的“空吟哦”意同,且相照應(yīng)。

  賞析/鑒賞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三四〇。下面是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學(xué)術(shù)委員、暨南大學(xué)書法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dǎo)師曹寶麟教授對此詩的賞析。

  石鼓初唐時出土于鳳翔府天興縣(今陜西寶雞)三畤原。這一事件如發(fā)生在今天,必會驚傳為“考古新發(fā)現(xiàn)”而震動中外,但是此時卻不可思議地有些蕭然。因為在朝廷眼中,它們不過是幾塊長滿苔蘚的破爛玩意,因此其遭遇自難與郡國之所出鼎彝相提并論了。就詩歌而言,韓愈之前,杜甫只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帶過一筆,此后韋應(yīng)物雖寫過一首《石鼓歌》,但因缺少熱情和略乏文采,恐怕在《韋蘇州集》中也屬下乘之作。只是他詩中“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一句,倒開啟了鼓屬何代的千年聚訟之門。及至韓愈的這首力作問世,才使石鼓之“光價”在后人心目中大大地增強和提高了。今天上距韓愈作歌又過去一千多年,十面石鼓盡管已無完字,但仍作為一級文物陳列在故宮博物院里,這不得不歸功于韓愈的呼號之力。

  開頭四句明白如話,點出了寫作的緣起:張籍拿著石鼓文拓片來勸我試寫一首題詠詩,李杜大手筆已不在世上,這非同一般的事情叫才疏學(xué)淺的我多么難堪!這四句中,“石鼓”二字凡三見,似乎平淡拖沓,其實不然。韓愈開創(chuàng)以文為詩的先河,不避同字且不避同式,正是古文的慣習(xí)。應(yīng)予注意的是,“勸”字下得十分精當(dāng),它省去了詩人幾多猶豫的潛臺詞與推諉的閑筆墨,具有一字九鼎之效。韓愈向來自負于“金石刻畫臣能為”(李商隱《韓碑》),但對此卻自慚才疏,那么石鼓文的深奧難懂也就不言而喻了。

  從“周綱陵遲四海沸”到“鬼物守護煩撝呵”為一段。前十句是詩人想象周宣王中興王室、臨御海內(nèi)以及馳逐圍獵、勒石銘功的圖景。用了“沸”“憤”“大”“騁”“萬里”“萬世”等詞,極狀場面的壯闊和氣派的雄偉。韓愈之所以承襲韋應(yīng)物系年的說法,是有深刻的歷史原因的。唐朝自安史之亂后,皇權(quán)受到極大的削弱,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擅權(quán),外族侵凌,大臣猜忌,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使李唐王朝迅速走向衰落。憲宗登基后采取鏟藩鎮(zhèn)、抑宦官的政策,使朝政出現(xiàn)了中興之兆。詩人看到了歷史的相似之處,因而在歌頌周宣王雄才大略的同時,自然融進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憲宗即位之初平定劍南節(jié)度使劉辟后,韓愈即寫過一首熱情洋溢的《元和圣德詩》,對嗣皇的英明果斷備加贊揚。所以《石鼓歌》的這段描寫正傳達出了詩人切望重振頹綱以臻于尊王攘夷的郅治局面的心聲!坝炅苋罩艘盎鹆恰倍,是承上啟下的關(guān)鍵。把石鼓流傳千年而歷盡的劫難濃縮在七字之中,這是略寫。詩人認(rèn)為石鼓得以完好保存,如果沒有鬼神呵護是不可想象的,僅此而言,石鼓本身就已是稀世珍寶,又遑論其他無算的文物價值呢。寥寥兩筆便為下文的切入闡發(fā)作好了鋪墊。往下十四句是專對石鼓文作具體描述的。文辭的深奧,字體的樸茂,都使“好古”的博士先生心蕩神怡美不勝收。即使剝蝕斑駁,他也會忍不住地贊嘆一番。在那些古拙的字跡間,詩人任憑審美意識縱情馳騁:夭嬌流美的線條,多像鸞鳳翔舞,云君來下;交互牽掣的點畫,又使人仿佛置身于珊瑚叢生的龍宮水府。筆力的雄健,使他想到金繩鐵索的勁挺;筆勢的飛動,似乎只有用禹鼎出水龍梭離壁才能傳其神韻原本靜止的書跡都化成了活潑的形象,他不禁沉浸在美的超然享受之中了。美感的獲得與否,取決于審美體驗的深淺程度,盡管韓愈斷未見過“鸞翔鳳翥眾仙下”,但現(xiàn)實生活中的百鳥和鳴和萬舞翩躚卻并不少見。常人或許只能以平常的語言道出,而詩人卻善于用浪漫的想象把常景編織成一幅云詭波譎的圖畫。對于石鼓文,韓愈并沒有滿足于正面的描寫,他痛斥陋儒,深憾孔子,無非是想獲得烘云托月的效果。后人不明乎此,因而有膠柱鼓瑟的責(zé)難,如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四云:“文士為文,有矜夸過實,雖韓文公不能免。如《石鼓歌》極道宣王之事,偉矣,至云:‘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侵^三百篇皆如星宿,獨此詩如日月也。今世所傳石鼓之詞尚在,豈能出《吉日》《車攻》之右?安知非經(jīng)圣人所刪乎?”但只需看看韓詩中“讀難曉”、“得切磋”之句就可知道,詩人這樣說不過是藝術(shù)的夸張,所謂恨之越深,愛之越切,如此而已。這一段是全詩的精華,原因在于它駕馭形象思維,把豐富的審美感受傳遞給讀者,使之受到強烈的感染。

  “嗟予好古生苦晚”以下直到結(jié)尾為最后一段。這段結(jié)合詩人自己的身世之感,既有追述,又有夾議,但更多的是流露出隱隱的惆悵和深深的惋惜。韓愈在文學(xué)上以“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進學(xué)解》)為己任,為了力矯時弊,他才主張崇古。因此他竭力稱揚石鼓文,也應(yīng)是這個文學(xué)宗旨的組成部分。他身居博士,“職是訓(xùn)詁”(《元和圣德詩》),把保護石鼓看作是應(yīng)負的責(zé)任。為此,托故人度量坎坑,為安置作好了準(zhǔn)備,又戒齋沐浴鄭重其事地報告上司,本以為安置“至寶”是瞬息可辦的舉手之勞。然而無情的現(xiàn)實把他美好的愿望擊得粉碎——那班尸位素餐的老爺關(guān)心的只是升官發(fā)財,他們對區(qū)區(qū)石鼓是絲毫不會“感激”(激動)的。在這里,一個“老”字生動地勾畫出那種麻木不仁的昏聵神情。眼看石鼓仍繼續(xù)其日銷月蝕而歸于淪滅的厄運,詩人真是憂思如焚。雖說目下標(biāo)榜儒術(shù),但據(jù)理力爭恐怕還是于事無補,歌到這兒,韓愈不禁心灰意冷,喟然長嘆。這一段寫得蒼涼沉郁,使人覺得詩人不僅在哀嘆石鼓的不幸,而且簡直是在嗟嘆寒儒的卑微。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荒誕,詩人還運用了兩個典故,顯得格外深刻而有力。第一個是蔡邕。公元175年(后漢熹平四年),靈帝不滿于當(dāng)時文字使用的混亂,特命蔡邕與堂溪典等正定六經(jīng)文字,由蔡書丹上石,刻成后置于鴻都門前,每日前來觀看的車輛,使街道為之阻塞。第二個是王羲之。東晉王羲之喜鵝頸之宛轉(zhuǎn),見山陰道士所養(yǎng)群鵝而愛之,道士因索寫《道德經(jīng)》一部,舉群相贈。蔡王二人都是書圣,但前者擅隸書而后者工楷則,這兩種比石鼓文晚起得多的書體尚且如此風(fēng)光,那么當(dāng)局的冷落石鼓,到底于心何忍。用典之妙,起到了振聾發(fā)聵的效果。

  這首長詩一韻到底,如長河直貫而下,波瀾老成。詩中又多用響字虛詞,鏗鏘激越,朗吟上口,便覺有一股郁勃之氣噴薄于字里行間。如果用“驅(qū)駕氣勢,若掀雷走電,撐決于天地之垠”(辛文房《唐才子傳·韓愈》)的贊語來評價這首歌行,自然會覺得絕非虛譽。

《石鼓歌》原文7

  石鼓歌

  朝代:元代

  作者:李延興

  乾坤清淑之氣,蜿蟺扶輿亙西極,化作岐山之陽石鼓十。

  六丁二酉鏟斷昆崙之瑤峰,縹緲云根墮穹碧。層崖秋碎方祗愁,大星宵隕圓靈泣。

  中虛不露疏鑿文,太素猶涵混沌質(zhì)。偉哉周家宣王中興時,戈鋋彗云九縣一。

  明堂受朝群后來,天威不違顏咫尺。岐陽之狩載陽國之靈,王氣騰霄何赫奕。

  八鸞聲戛秋風(fēng)高,九旗光動朝暾赤。歌車攻,詠吉日。

  張皇維,昭帝績。泰山盤,石之祚。炳烈千萬春,勒之貞珉古無匹。

  其形如鼓不可扣之鳴,其體渾淪絕侶大造無痕跡。

  其字遒逸宛是篆與科,其文古雅髣髴周之什。吉甫歌,史籀筆,制作森嚴(yán)照岐邑。

  年多物化理則然,金字半滅無人識。老蛟摧裂野火焚,古墨淋漓苔雨蝕。

  青城學(xué)士昔在大德初,見之林下久嘆息。入朝亟為丞相言,如此至寶何可以棄擲。

  大車彭彭挽致來孔庭,天地風(fēng)云亦動色。我嘗愛此十鼓文字奇,撫玩摩挲不知日之夕。

  荏苒光陰數(shù)十春,春風(fēng)吹愁發(fā)生白。近時再過石鼓旁,階草蒙茸沒雙屐。

  細看字畫轉(zhuǎn)么么,徙倚回廊淚沾臆。東安鄧尹彈琴青桂林,議論文章脫塵俗。

  平生好古如古人,直欲蒐抉周秦之故實。里中更有朱先生,白首著書窮日力。

  寄書遠訪石鼓文,細字滿箋珠的皪。書中宛宛見高情,識者見之爭愛惜。

  乃知先生好古不減吾,鄧侯吾徒委瑣豈復(fù)如先生,喜新厭舊猶戲劇。

  吾友秦郵李希文,新來小篆亦杰出。夷門梁君子,宜苦學(xué)張顛之草書,電埽千軍爛如拭。

  我生雅恨不能書,每見名家如有失。朱先生,古遺直,甚欲相從不可得。

  山中茅屋書滿床,何時一到虛軒分半席。直須和我石鼓歌,戰(zhàn)退蘇韓入堅壁。

  嗚呼古之作者往往苦用心,豈惟杜預(yù)雅有春秋癖。

  今人無復(fù)見古人,徒勞紙上賞遺墨。魚目滔滔久混珍,后來此鼓誰收拾。

  燕之石,等圭璧,荊之璞,同瓦礫。古風(fēng)不返天茫茫,何如爛醉林皋臥苔石。

【《石鼓歌》原文】相關(guān)文章:

垓下歌的原文及賞析11-14

滄浪歌原文及賞析12-17

琴歌原文及賞析12-18

子夜吳歌·夏歌的原文及賞析11-14

《子夜吳歌·夏歌》原文及賞析02-26

項羽垓下歌原文及賞析11-14

秋浦歌原文及賞析02-26

正氣歌原文賞析02-27

登幽州臺歌的原文及賞析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