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yī)科研設計中常見弊端淺析
關鍵詞] 中醫(yī)科研 科研設計 弊端 分析 方法 統(tǒng)計學健康網訊:
在中醫(yī)現代化的進程中,人們對應用統(tǒng)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去驗證和探討中醫(yī)理論和實踐中的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待于中醫(yī)和統(tǒng)計工作者共同研究,協(xié)作解決。而問題最多的就是科研設計中的弊端。因而,筆者就此剖析如下。
1 統(tǒng)計學設計不完善
在中醫(yī)科研過程中,有時會見到這樣的情況,研究人員面對辛辛苦苦搜集到的一堆數據卻嘆息:怎樣將這些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分析能得出哪些結論?之所以有這些困惑,就是因為缺少合理的統(tǒng)計學設計。就科研程序來說,在確定了題目后就要進行科研設計,而完善的科研設計包括專業(yè)設計和統(tǒng)計學設計兩部分。專業(yè)設計是從專業(yè)角度科學地安排科研,考慮處理因素的來源和施加方法,選擇受試對象,確定效應的指標和影響因素,設計記錄表格等,其設計水平能反映科研結果有用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大小,科研人員一般是不是會忽略的。統(tǒng)計學設計應考慮設立何種對照?選擇多少受試對象?怎樣做到隨機化分組?計劃搜集哪些資料?如何對原始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以保證專業(yè)設計的合理性和科研結果的可信性。嚴格地說,沒有統(tǒng)計學設計,搜集的資料就失去了統(tǒng)計分析的意義,這一步工作做的如何,對于能否在較短的時間,消耗較少的人力和物力,獲得較多的有用資料以及科研成果的鑒定和推廣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周密地計劃以上問題是科研的良好開端,可以有效地避免搜集資料時的盲目性和分析資料時的困惑感。每一位中醫(yī)科研工作者切記:統(tǒng)計學設計是科研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處理因素的確定
單一處理因素是科研要驗證的,施加給受試對象的因素,是科研工作者最重視的要素。就中醫(yī)科研來說,人們習慣于對單一處理因素的定性研究,如“某中藥對某病的療效觀察”,“某療法治療某病的對比分析”等等,結論只局限于“此中藥對此病有無療效”,“此療法治療此病的效果優(yōu)劣”。為了提高科研的層次和效率,可同時進行“幾種藥物(或中藥的不同配伍)治療某病的療效觀察”的多因素研究或“某種中藥的不同劑量對某病的治療效果”的定量研究。這種設計的對照仍只一個,實驗組根據處理因素的多少和劑量水平分成幾個組。其結果不只局限于此藥對此病有無療效,還可得出幾種藥物的療效順序或某藥的劑量多少療效高而副作用又不致于對受試對象造成危害的結論。同時,處理因素的范圍還可以擴展到對不同人群的保健措施,對不同疾病的中藥預防,以及中藥的有效成分篩選,中藥方劑的交互作用,劑型、提取方法和給藥途徑的選擇等。
3 受試對象的選擇偏頗
中醫(yī)科研常用的受試對象是動物和病人。在動物實驗中,為了減少經費開支,研究者愿意選擇價格較低的小白鼠和大白鼠,但這時要考慮動物的生理解剖特點是否適于做此種。如大白鼠只在喉部有氣管腺,故不宜做支氣管炎模型或祛痰平喘藥實驗。若做腫瘤的研究課題,必須了解哪種動物什么腫瘤發(fā)生率多?有無自發(fā)性腫瘤?另外,考慮到動物的種系差異,有時應重復做幾種動物,以保證由動物實驗類推到人的安全性。在臨床試驗中,除了受試對象的診斷應采用客觀、定量、統(tǒng)一的標準外,還應注意病人的代表性問題。由于時空的限制,研究者容易選擇近期收治的某病患者做為受試對象,這樣的受試對象往往在病情、年齡、經濟等方面與發(fā)病人群不一致,而這些因素均會影響療效。以此來推斷對此病的療程和療效也就會帶來偏差。例如,因高血壓病住院的病人病情往往較重,而且常有并發(fā)癥,若以這些病人做受試對象,驗證某中藥治療高血壓的效果,就會降低這種中藥的效果,這時可將受試對象分成 、 、 期高血壓病3個組,分別驗證對各期高血壓病的療效。如果比較中藥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對膽結石的療效,在療法選擇中,往往對慢性輕癥患者采用中藥療法,而急
[1] [2] [3]
【中醫(yī)科研設計中常見弊端淺析】相關文章:
淺析英語教學中的常見誤區(qū)05-02
淺析在Adobe Premiere Pro中的字幕設計04-28
淺析生態(tài)公路設計中的環(huán)保理念05-01
淺析多媒體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04-29
弊端的意思, 弊端的解釋04-30
弊端04-30
淺析《論語》中的乎04-26
淺析信仰中的中介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