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
西方經濟學是財經類高等院校的主干課程與專業(yè)基礎課,在經濟學理論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由于當前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數(shù)學化與實證化的發(fā)展趨勢,在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比較注重分析方法與技術層面的訓練,而忽視了經濟學教育的文化批判性。教育是在特定歷史階段與社會環(huán)境下的活動,是一個開放的動態(tài)的面向實踐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運用多元化的方法,啟發(fā)學生對理論與現(xiàn)實的思辨,通過教育的反思來提高教育的自覺性與文藝批判性。
一、教育與思辨
(一)思辨與思辨能力
一般而言,思辨是指思考與辨析。思考即邏輯思維活動,是以概念、判斷、推理為思維工具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而辨析則是對于命題提出懷疑,審視命題的邏輯,提出問題與假設,查找數(shù)據、分析論證并加以解釋,是對事物的性質、類別、機理、與其他事物的關聯(lián)在認識上加以區(qū)另IJ。思辨在哲學中有其規(guī)定性,它是指運用邏輯推導進行純理論、純概念的思考。思辨是一種思維方式,思辨研究是一種理論研究,是以演繹法、歸納法與類比法為主要工具,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形式去認識事物的本質及內部聯(lián)系。思辨方法曾經是很流行的分析方法,近代中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實驗方法的盛行取代了思辨方法而居于統(tǒng)治地位。但是,在科學研究中,特別是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思辨方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思辨能力是一種抽象思維能力,也是思考辨析能力,思辨能力能夠讓一個人全面地、深刻地、長遠地看待客觀事物及其發(fā)展。思辨能力的核心是詮釋、分析、評估和推理能力,以及對所做出的判斷進行證據、概念、方法、標準等方面的理性說明的能力。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將人的智力劃分為七個范疇,而邏輯推理能力是其中之一。可見,思辨能力反映了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它包含著邏輯思維能力與辨識能力。
思辨能力包含哪些方面?對此的說法不一。有學者指出思辨能力可分為思考能力和表述能力兩部分。思辨能力反映了一個人思維的廣度與深度。思維的廣度往往可以從一個人的聯(lián)想能力豐富與否反映出來,思維的深度則需要縝密的思考與探究事物的好奇心,思維的深度決定著思維的廣度與速度。
如果一個人缺乏思辨能力,就會缺少獨立思考能力。宋懷常在《中國人的思維缺陷》一書中指出:中國人的思維缺少思辨方法,思辨能力的不足會帶來很多不良影響,如推理能力不足,看待事物表面化、片面化,不能從多個視角全面地看待事物,缺少長遠的眼光。由于思辨能力不足,中國人缺少反省能力,易產生從眾心理,易形成個人崇拜,這些都是思維簡單化、極端化的表現(xiàn)。
(二)教育與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后天的訓練與學習可以提高這項能力,因此,教育可以培養(yǎng)思辨能力。原北京大學校長嚴復先生認為,中國人要學習西方文明,首先就要從邏輯思維開始。
教育的目的是增進人的知識與技能。知識是一定社會背景下的產物,有著特定的文化、歷史語境,而教育也是特定情境中的活動,具有鮮明的社會歷史性、生成性和建構性(劉旭東,2013)?茖W知識不是由物質世界給予的,而是科學家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生產出來的。知識以概念工具為中介,概念則是為了建構和解釋實驗結果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知識只是借助于概念這些抽象的工具來表達,因而知識具有理論化、抽象化的特性,而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的思與辯。
著名旅美經濟學家耶魯大學陳志武教授曾經談到,思辨能力的訓練是美國教育的精華,美國的學校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對學生進行辯論與科學方法最基本的訓練,為他們今后作為公民、選民做好思辨方法準備。因此,陳志武教授指出:中國的經濟轉型需要教育轉型,需要培養(yǎng)興趣豐富、人格完整、頭腦健全的通識公民、思辨型公民。
二、理論經濟學為思辨能力的訓練提供了學術空間
(一)西方經濟學理論性強
首先,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是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特征和規(guī)律,理論體系成熟,經濟學流派眾多,內容非常豐富,幾乎觸及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其覆蓋面之廣、知識點之多,是其他學科無法企及的。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的經濟理論高度抽象,現(xiàn)實中的經濟變量在經過簡化處理之后只剩下少數(shù)幾個進入經濟模型,再加上某些經濟原理的假設前提與現(xiàn)實中人們的習俗觀念相左,因此,理論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導致學生在初次接觸這些理論知識時往往摸不著頭腦,難以理解。
其次,由于西方經濟學是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產生和發(fā)展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每個原理有其產生的特定歷史背景,這些理論不僅可能與當代西方各國的經濟現(xiàn)實不符,而且與我國的經濟發(fā)展現(xiàn)狀、特征存在著較大的不適應性。
思辨方法的運用有助于學生加深經濟學理論的理解。將經濟規(guī)律的一般性與特殊性相比較,將西方國家的現(xiàn)象與中國相比較,將歷史規(guī)律與現(xiàn)實問題相比較,教師如果能夠從多個維度對經濟原理進行剖析,那么學生的理解會更加透徹。
(二)西方經濟學數(shù)理模型多
西方經濟學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當前,我國大學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比較強調數(shù)學邏輯方法,經濟理論的分析大量地借助于數(shù)學的分析工具,經濟學原理基本上都是用數(shù)理模型來表達。事實上,如果不重視數(shù)理模型的分析,那么學生對西方經濟學的概念與原理就難以理解,如果不重視數(shù)理模型的訓練,學生就難以掌握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分析方法。
思辨方法的特點就在于抽象思維的活動,思辨就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采用演繹與推理去分析問題,而這些正是數(shù)理模型訓練的基本方法。數(shù)理建模屬于純理論分析,是經濟學科學研究的基本入門方法,通過先提出假設命題,然后分析論證,最后求解,這個過程對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分析能力、辨析能力的作用非常大。
(三)西方經濟學的理論研究大量運用了實證分析方法
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的主流方法注重實證分析,實證方法包括數(shù)理統(tǒng)計、計量分析與經濟實驗,實證分析的目的往往是對某個經濟原理證實或者證偽,從而完善與發(fā)展既有理論。有些學生認為經濟學這門學科理論性強,內容空泛,難以學以致用。事實上,經濟學是實實在在的,它越來越強調用數(shù)據說話,經濟學的實證分析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科學最先進的分析工具。思辨能力在實證分析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查找數(shù)據、構建模型、分析論證、導出結論,最終要對結論作出解釋,找出事物之間的關聯(lián)或者事物獨有的特性。
三、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的具體措施
《中庸》有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思辨乃是治學之道。理論經濟學特有的理論魅力為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極好的學術空間。因此,教師應該充分運用教學的有效時間,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大致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對價值觀的思辨
價值觀是人們對外部事物與自身行為的總體評價,反映了人們的價值取向與價值尺度,是人們的行為準則。價值觀的形成受到世界觀、人生觀的制約,反過來,它又影響著世界觀與人生觀。價值觀是一種心理傾向,具有社會性。人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著價值觀的形成,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后天形成的。人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生活與教育經歷不同,價值觀就不同。在個人價值觀的形成中,家庭是第一位的影響,而學校也起著重要作用。價值觀一旦形成后,便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但是,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可以改變的,它具有可塑性。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價值觀可塑性較大,因此,高等教育在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中意義重大。
西方經濟學的價值觀體現(xiàn)了自由化、市場化、私有化的價值取向。西方學者對新古典經濟學的批判不少集中于它所表現(xiàn)的極端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場決定論價值觀體系上。新古典的微觀經濟學將經濟主體抽象為追求自身滿足最大化的經濟人,采用一種個人主義方法論與最大化的分析技術來論證市場機制的完美。西方經濟學對于西方國家經濟發(fā)展制度的分析,常常會使學生認為私有化是最有效的產權制度。而微觀經濟學對于理性人的前提假設,讓學生只看重人性中的“利己”一面,忽視了“利他”的一面。比如,有學生在學習機會成本以后,明白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道理,然而,他得出的結論卻是“有錢可以買到一切”顯然這是一種拜金主義的價值觀。凡此種種,如果不對這些西方經濟理論內含的價值觀進行辨析,就容易對大學生產生誤導。而當前主流經濟學越來越注重數(shù)理化、實證化的發(fā)展傾向,導致了經濟學教學只注重演繹推理的技術處理過程,而失去了對人文精神的應有關懷,經濟學教學思辨缺席現(xiàn)象非常普遍。
從國際環(huán)境來看,西方國家在全世界范圍內極力推銷他們的價值觀念。任何社會在一定歷史階段都會形成與其根本制度及要求相適應的、主導全社會思想與行為的價值觀,這就是社會核心價值體系。西方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影響力極為深厚廣泛,其價值觀對于西方社會的維系起著很關鍵的凝聚作用。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往往以自由、平等、民主為包裝,以充裕的物質條件為誘惑,以宗教、社團、商業(yè)、文化等形式向我國年輕的一代潛移默化。與我國政治思想教育的形式化、空洞化相比,他們的價值觀滲透更為隱蔽、實用,他們的價值觀教育手段更容易讓年輕人接受。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西方國家對于我國年輕的大學生群體非常重視。因此,如果我國不重視對年輕人價值觀的引導,那么,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傳承面臨著斷裂的危險。
高校是先進文化與思想的傳播地,高校大學生是同齡人的精英,今天的大學生日后將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人才。他們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一方面,他們容易接受先進文化的教育;另_方面,年輕的他們也容易被誤導。因此,在中西方價值觀這場無硝煙的戰(zhàn)斗中,年輕的大學生群體是雙方爭奪的對象。作為高校教育者,我們應該引導大學生建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二)與交叉學科的思辨
教學中應注意西方經濟學與其他交叉學科的思辨。經濟學的二級學科比較多,不同的經濟學科對同一概念的解釋并不相同,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感到模糊,容易混淆?鬃釉疲簩W而不思則罔。這個思就是要多思考,也就是思辨。運用思辨的方法,有益于深刻透徹地理解經濟概念。
比如,微觀經濟學教材的理論體系由供求原理開始,而價格是微觀經濟學的核心概念,事實上,從-開始學習西方經濟學課程,學生可能就陷入了迷茫之中,困難在于對價格概念與供求原理的理解。因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格由商品的價值決定,而價值取決于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價格的變化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但價值變動是決定商品價格變動的終極原因。微觀經濟學教材中的觀點是,某種商品的價格由商品的效用水平來決定,效用水平是消費者對商品為自己帶來滿足的主觀評價,商品均衡價格的形成取決于供求雙方的議價。在此,教師應該對兩門學科中的價格進行比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價值與使用價值是客觀存在,而新古典經濟學的效用是消費者的主觀心理評價,它不同于使用價值。由此,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比較兩門學科使用的方法論差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歷史的、辯證的,而新古典經濟學的方法論是個人主義、約定主義、還原主義。由方法論引申下去,折射兩門經濟學科的價值觀差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現(xiàn)了歷史唯物主義價值觀,新古典經濟學體現(xiàn)了市場論、私有化等資本主義價值觀。
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這樣的例子很多。教師在課堂上的思與辯只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展示與引導,其作用在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學習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我們應該擺脫那種填鴨式的、應試型的教學方式。中國古代教育家老子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目的在于培養(yǎng)一個得到完全發(fā)展的人,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且還在于培養(yǎng)能力,通過課堂教學中的懷疑、比較、辨析、思索等思維活動,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與逆向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思辨能力。
(三)理論與現(xiàn)實的思辨
教學中還要注意理論與現(xiàn)實的思辨。西方經濟學教學的一個困難在于如何讓學生將教材中的經濟原理與現(xiàn)實中的經濟現(xiàn)象區(qū)別開。一方面,我們要將知識學以致用,要鼓勵學生勤于思考,運用經濟原理解釋現(xiàn)實中的經濟問題。另一方面,理論不是現(xiàn)實的簡單描述,經濟理論與經濟現(xiàn)實存在一定的距離。這主要是指,理論是現(xiàn)實問題的一種抽象的文字處理,理論體系的建立需要基本假設、經濟變量選取與模型設定等學術研究工具,經濟學不過是供經濟研究者交談的一種語言而已。所以,西方經濟學教學要注重專業(yè)性訓練,要與現(xiàn)實經濟問題區(qū)別開來。比如,在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中,物價水平的變動是引起產品市場的變動還是貨幣市場的變動呢?學生直觀認識是物價水平的變動會引起消費變化從而導致產品市場的變動。而凱恩斯的消費理論將消費看成是收入而不是價格的函數(shù),價格的變化引起貨幣數(shù)量的變化從而導致貨幣市場的變動。對于諸類問題,教師一定要細致處理,及時消除學生學習中遇到的障礙。
此外,教師還應該結合實際問題來教學。比如,西方經濟學將企業(yè)看作是一個生產函數(shù),也就說,無論該企業(yè)是國有企業(yè)、還是外資企業(yè),在給定的技術條件下,相同的投入要素就一定可以得到相同的產出水平,可見,該理論忽略了企業(yè)的組織形式、產權結構等因素對于產出的影響。西方經濟學理論將企業(yè)看成理性人,企業(yè)的行為真的是理性的嗎?果真如此,怎么解釋我國某些國家免檢產品、名優(yōu)產品的生產商弄虛作假現(xiàn)象呢?只有從不同角度對于企業(yè)的性質展開討論,將現(xiàn)實與理論相聯(lián)系,進行聯(lián)想、類比,不斷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才能提高他們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談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相關文章:
談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05-01
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論文05-02
物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05-02
體育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