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司法證明標準與烏托邦-答劉金友兼與張衛(wèi)平、王敏遠商榷
摘要: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但是并非所有正確認識都可以稱為真理,只有那些反映事物之客觀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才是真理。司法證明結果可以是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但是不屬于真理的范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但不是檢驗人的一切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司法證明的標準,是指司法證明必須達到的程度和水平。司法證明的標準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如何建構這三個層次的證明標準體系,是當前我國證據(jù)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關鍵字:真理,實踐,證明標準
在2003年第4期《法學研究》中,有兩篇文章使我特別感興趣。其一是劉金友教授的“實踐是檢驗司法證明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其二是張衛(wèi)平教授的“證明標準建構的烏托邦”。另外,在2003年12月出版的《公法》第四卷中,也有一篇標題就非常吸引我的文章,即王敏遠教授的《一個謬誤、兩句廢話、三種學說-對案件事實及證據(jù)的哲學、歷史學分析》。劉教授的文章是標明與我商榷的,因此我理應寫一篇文章作為應答,而張教授和王教授的文章恰好與我要討論的問題相關,因此我想一并予以討論。
劉教授的文章是針對我發(fā)表在2001年第6期《法學研究》上的“論司法證明的目的和標準”一文而作的。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但不是司法證明的標準,也不是檢驗司法證明結果的標準”的論點。劉教授不同意我的觀點,引經據(jù)典地進行了批駁。劉教授與我的爭論主要圍繞兩個問題:第一,司法證明的結論或法院的判決是否屬于真理的范疇;第二,司法證明的結論或法院的判決應否且能否通過實踐進行檢驗。雖然我在“論司法證明的目的和標準”一文中闡述了我的基本觀點,但是在認真拜讀了劉教授的文章之后,我認為還有必要進行補充說明。
一、司法證明結論或法院判決不屬于真理的范疇
筆者本不喜歡咬文嚼字地進行名詞概念之爭,因為那往往是費了很大力氣也說不太清楚的事情。但是,劉教授與我爭論的第一個焦點就是司法判決是否屬于真理,因此要回應劉教授的商榷,必須首先明確“真理”的概念。劉教授認為:“人的認識或思維只要與客體相符合,就是正確的,而不是謬誤的,它就具有真理性,它就是真理,不管這種認識或思維屬于規(guī)律性的認識還是非規(guī)律性的認識!薄1〕簡言之,凡是正確的認識,都是真理。筆者以為不然。
語言是約定俗成的。雖然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使用一些語詞的時候,含義可能并不完全一樣,但是應該有基本的認同,否則語言就很難實現(xiàn)其作為人類交流媒介的功能了。詞典中的解釋應該作為討論問題的基點。筆者無從查考漢語中“真理”一詞的確切起源,但是根據(jù)《辭源》上的解釋,“真理”一詞最初應是佛教術語,“指宗教教義,即所謂最純真的道理”;后來才“泛指正確的道理!薄2〕《漢語大詞典》也首先把“真理”解釋為“最純真的道理”;然后才解釋其作為哲學名詞的含義是“指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在人們意識中的正確反映”,并引用了艾思奇在《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第九章中的一句話-“人們的認識,符合于客觀規(guī)律的就是真理!薄3〕《辭!分袑Α罢胬怼钡慕忉屖牵骸翱陀^事物及其規(guī)律在人們意識中的正確反映。人們通過實踐而發(fā)現(xiàn)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fā)展真理!薄4〕簡言之,真理一詞的本意就是純真或真正的道理,也可以說是正確的道理。
由此可見,真理首先是一種道理。如果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屬于“道理”的范疇,那么,即使是正確的,也不屬于真理。在此,我們又面臨了另外一個必須明確的概念-道理。按照《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道理就是“事理,事物的規(guī)律!薄5〕由于人們關于“事理或事物規(guī)律”的認識往往表現(xiàn)為某種理論,所以真理也可以解釋為正確的理論。
劉教授在其文章中講述了一個他親自經辦的傷害案例。在該案中,他親自調查取證,查明被害人劉某在案件發(fā)生以后“用右手持煙、拿杯、抽煙、喝茶”,以及“將自己的28型自行車用右手從家中小房搬出”等事實,并進而證明指控被告人王某的傷害罪行不能成立
[1] [2] [3] [4]
【司法證明標準與烏托邦-答劉金友兼與張衛(wèi)平、王敏遠商榷】相關文章:
答劉競,答劉競張籍,答劉競的意思,答劉競賞析 -詩詞大全03-13
新學與王學探析--兼與徐規(guī)、楊天保兩先生商榷04-29
夢歸故園劉兼07-04
與王建立老師商榷04-29
也論經過的詞性-兼與曹起先生商榷04-30
從是能否推出應該?--兼與程仲堂教授商榷05-02
卡爾·曼海姆的烏托邦思想解讀-劉宏松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