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

時間:2023-03-23 18:11:12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綜合實踐課程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1

  新課改中,綜合實踐活動以嶄新的面貌出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它如和煦的春風,為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與此同時,過程的實踐性、內容的開放性、參與的自主性和目標的生成性等特點也給我們農村指導老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由于受條件限制,這里多媒體教室、圖書室資料還很缺乏,也沒什么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等校外的課程資源。我們無力開發(fā)條件性課程資源,但我們可以重視動態(tài)生成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運用。學生和學校以及社區(qū)的現(xiàn)實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素材,這是綜合實踐活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課程資源。在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fā)和教學中,我們要根據自身的特點,緊扣現(xiàn)實生活,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走向社會,在了解社會、了解生活的過程中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一、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

  小學綜合實踐課強調有意義的學習,注重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掌握與情感教育相結合,著重陶冶情操,培養(yǎng)興趣。學生的學習內容主要來源于兒童生活實踐經驗,以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選取學習課題,建立與生活目的的聯(lián)系,使學生產生情趣,這是維系學習的原動力。因此,就應當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相關聯(lián),縮小與學生的距離,選取能讓學生“心動”的主題。這個主題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越好,范圍越小越好,這樣才會使課堂活動之外的真正探究因這份心動而更加豐富多彩,為學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橋梁。

  “冬天你別跑,和我一起放鞭炮”的童謠還在耳邊回響,春節(jié)又一次如約而至。二月點亮的不僅是街道兩旁紅紅的燈籠,還有小孩的眼睛,因為春節(jié)注定會讓孩子們的錢包鼓起來。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孩子們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稍撊绾魏侠硎褂脡簹q錢呢?大部分孩子都會用這筆錢買一些玩具,零食,但實際上錢花的沒有意義。為了引導孩子們正確、合理地使用壓歲錢,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理財觀念和節(jié)約習慣,我們開展了“壓歲錢哪兒去了”綜合實踐活動。孩子們圍繞壓歲錢提出了自己想要調查的問題,并按各自想調查的問題分好組,設計好相應的調查表,又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學校部分同學進行采訪,還收集了一些有關亂花零用錢帶來危害的事實材料。最后,孩子們在交流中紛紛闡明本組對壓歲錢的看法,展示出壓歲錢的使用方案。大家一致認為,壓歲錢是長輩們對自己的期望和祝福,要用它來做有意義的事,有的說要用壓歲錢買上幾本好書,有的說要成立一個“上學基金”,以后上學的學雜費、書本費等一律從這里開支,這樣既減輕了父母的經濟負擔,又做到了自立自強,還顯現(xiàn)出了自己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心。還有的說把錢存放在媽媽那里,想買什么就寫一份所需用品清單,再估算出大概需要的金額。如果不用,就一直存放在她那兒。

  二、把握學科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融合的鍥機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不都是獨立于學科教學、獨立于學生現(xiàn)實課堂。我們要善于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選取有利于實現(xiàn)目標的內容加以重組、綜合和拓展,把一些學習環(huán)節(jié)設計成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綜合地運用各學科知識于實踐活動中,從而實現(xiàn)各學科知識的綜合、學科知識與實踐經驗的整合,以便使學生形成對周圍世界的.完整認識和全面體驗。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才能體現(xiàn)出內在的作用,才能避免綜合實踐活動“手拿小旗子、上街兜圈子”浮于表面“轟轟烈烈走過場”的弊端。

  例如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學科的相互融合!逗5资澜纭愤@篇課文憑借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介紹了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上課時,生動形象、多姿多彩的圖片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一堂課下來,同學們個個意猶未盡。于是,我及時地把握住這次機會,帶同學們走進了微機室。同學們分小組合作,收集了大量的有關海洋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視頻資料,又將這些資料整理成講解稿,在組長的主持下交流修改定稿,并在每一小組中選出一名組員代表本小組發(fā)言;顒舆^后,我要求同學們以日記的形式寫了當“小解說員”的體會,克服困難的艱辛,有享受成功的喜悅,還有一些膽小沒能走上演講臺的同學也表示,以后也要勇敢地表現(xiàn)自己。

  科學課里,大自然就是我們永遠都學不完的“大教材”,孕集著許許多多知識和奧秘,里面活生生的蟲、魚、鳥、獸、千姿百態(tài)的花草樹木,瞬息萬變的電閃雷鳴和不斷風化的巖石土壤等都是學生用以探究的對象,假如這些探究只局限于課堂上,單憑標本、直觀教具或課件演示是遠遠不夠的,這樣既會束縛學生探究的思維空間,又會造成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減弱。只有讓孩子走出課堂,更多地到廣闊的大自然去開展活動,去學習科學知識,培養(yǎng)勇于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的理想素質,才能使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獲得更豐富的知識。

  例如在研究“動物的生長”這個問題時,我們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實驗小組,到學校附近的池塘邊、水渠里去捉來小蝌蚪,帶回學校邊喂養(yǎng)邊觀察。為了真實了解小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和成長時具備的條件、我們還把這些小蝌蚪分別養(yǎng)在兩只玻璃缸里進行對比實驗。孩子們耐心地等待著小蝌蚪的成長,觀察著小蝌蚪每一點細微的變化。通過這次試驗,孩子們進一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長和發(fā)育情況,也激發(fā)了孩子們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利用農村當?shù)刭Y源,讓綜合實踐活動走向社會

  陶行知先生說:“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會上去,以社會為學校。這樣,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來!鄙鐣莻大舞臺,更是一本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活生生的現(xiàn)實,也為孩子們的活動貢獻出了比教科書更詳盡、更感性、更生動、更富有人情味的環(huán)境。只有把社會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在社會中學習“社會”,才能提高學生認識社會的能力,使課本的知識變得“活”起來,在社會中得到拓寬、發(fā)展、延伸。

  農村雖沒有城市的繁華與熱鬧,卻自有一方廣闊的天地。農村的孩子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如畫的大自然就是他們的搖籃。稻花的幽幽清香,桃李的酸甜可口,蠶豆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蠶兒入眠、蛻皮、吐絲結繭,這里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習性、生活風俗都可以成為我們可利用的資源

  我們可以結合農村時令開展活動。在農村,一年四季的色彩分得最清晰。抓住農村時令特征明顯的資源優(yōu)勢開展野外實踐活動,帶領孩子們親近大自然,有利于激發(fā)他們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秋天到了,金黃的稻子成熟了,潔白的棉花從棉果里鉆了出來,村頭柿子樹上的柿子笑紅了臉,我們班開展了季節(jié)性很強的主題實踐活動“成熟的秋天”,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尋找秋天,歌詠秋天,甚至跟大人們一起收稻子、采棉花、摘果子,在活動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驗勞動的滋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還可以結合地方特色開展活動。例如劉河漁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為此,我們學校高年級專門開展了保護漁業(yè)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采訪了漁民,調查、了水質的全過程,通過采訪、上網查閱等多種途徑獲取了保護水資源的各方面資料,用孩子們的話說:“通過這次實地調查、采訪、研究,我不僅了解了巢湖的歷史、魚的種類,而且還親自拉了一網魚,還有劉河的銀魚文化、焊粑粑文化以及社會環(huán)境、社會生活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綜合實踐課程資源的一部分。我們要通過各種社會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了解社會的現(xiàn)狀,認識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讓學生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煉自己勇于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發(fā)現(xiàn)、安排和組織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學校均有著自身的優(yōu)勢,不僅條件優(yōu)越的城市學校,條件相對缺乏的農村學校也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不是完全預定的、不可更改的,它應當而且必須擺脫傳統(tǒng)“教材”及其知識的局限;“主題”不是現(xiàn)成的結論,而是一個不斷生成的過程,它只提供一種指南和一些范例,具體內容則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去充實。作為綜合學科的教師一定要努力為學生開辟學習的空間,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qū)以及大自然等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讓學生無時無刻不處在探究之中。只有這樣,新課標創(chuàng)導的教學理念才能真正轉化為學生學習的行動,學生才能在學習中享受快樂。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2

  論文摘要:論文基于綜合實訓課程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就高職電子商務專業(yè)《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的設計與實施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改進商務網站綜合實訓教學的建議。

  論文關鍵詞: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改革

  在職業(yè)教育中人們對綜合實訓課程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高職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學計劃中我們針對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兩個方向設置了《商務網站綜合實訓》和《網絡營銷綜合實訓》兩門課程。這里就《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的設計和實施談一下我們的體會和思考。

  綜合實訓課程是指“高等職業(yè)教育各專業(yè)的學生在完成主要專業(yè)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各主要技能專項實訓后,綜合運用本專業(yè)(崗位)的主要知識和技能在校集中進行的綜合性、系統(tǒng)化訓練。綜合實訓課程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掌握本專業(yè)的核心能力和關鍵能力,為進入企業(yè)頂崗實習做好準備,并最大限度地增強對就業(yè)崗位的適應度”。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想法,我們開設了《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并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一、《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fā)

  1.《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

  《商務網站綜合實訓》是學生學習了商務網頁設計、網絡編輯和商務網站建設等課程后的一門綜合性實訓課程,是學生走向社會的“崗前培訓”課程。它著眼于學生未來可能從事的網站管理員和網頁設計員崗位,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商務網站建設與維護的職業(yè)行動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為進入企業(yè)進行畢業(yè)頂崗實習做好準備,并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對就業(yè)崗位的適應度。在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fā)中“把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這能力三要素和職業(yè)素養(yǎng)進行整合,形成一種使受訓者能在動態(tài)的職業(yè)情境、社會情境和生活情境中,有理性的采取全方位的、職業(yè)性的、專業(yè)化的行動能力”。

  2.《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的內容選擇

  依據網站管理員和網頁設計員崗位所承擔的商務網站建設與維護的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流程,我們在商務網站綜合實訓中圍繞企業(yè)真實的商務網站建設管理項目,選擇企業(yè)網站建設硬件及軟件環(huán)境配置、企業(yè)調研計劃與實施、企業(yè)需求分析與設計、企業(yè)網站模板選擇、企業(yè)網站設計與制作、域名設計與空間服務商選擇、網站上傳與維護管理等7個教學情境,作為實訓教學的工作任務。以完成商務網站建設或管理項目為載體,從發(fā)現(xiàn)、分析、界定問題入手,明確解決問題的目標,制訂解決問題的方案,運用解決問題的'工具,實施解決問題的措施,最終完成實訓的全過程。

  3.《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的結構組織設計

  在實訓內容順序安排上按照商務網站綜合實訓內容的特點,以任務驅動為主,輔以工作過程展開教學。從構建工作環(huán)境開始,逐步進行企業(yè)與市場調研、網站總體規(guī)劃、網站設計工具選擇、網站設計制作,最后到確定域名、選擇空間服務商、網站上傳和日常維護管理,完成整個項目的工作任務。

  實訓模式主要采取工學結合、做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自主組建工作小組,自主選擇企業(yè)、落實工作項目,自主安排時間完成工作任務。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進行必要的講解、示范、布置任務、檢查指導,以保證實訓任務的順利進行。

  教學方法主要采用項目教學法和輔導答疑教學法等。

  4.《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的實施過程設計

  為了保證綜合實訓課程的實施,需要制定課程標準,明確“實施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編制實施的條件、要求、方法、考核指標與考核方式等,以規(guī)范和指導實訓中教師和學生的行為過程,保證實訓的質量和成效”。⑵以考核方式為例,《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采用了以工作成果和企業(yè)評價作為主要依據的考核方式,具體根據各小組及個人項目完成情況、企業(yè)反饋情況、日志檢查情況、組長評價情況等四部分確定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的實施

  1.做好開課前的準備

  為了上好本門課程,任課教師提前一年時間開始準備。除了進行課程的設計外,還設計了多個網站,開發(fā)出在線練習系統(tǒng)、在線考試系統(tǒng)、留言系統(tǒng)、論壇、綜合性課程系統(tǒng),積累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和實踐經驗。并確定由一名專業(yè)帶頭人專門負責課程的教學,其他專業(yè)教師共同參與開展教學。

  2.構建開放式教學環(huán)境

  為了方便學生完成綜合實訓任務,經貿系為學生提供了電子商務工作室,全天對學生開放。該工作室模擬企業(yè)工作環(huán)境,配置了綜合實訓所需要的硬件和軟件。

  為配合實訓教學,任課教師創(chuàng)建了商務網站綜合實訓網絡課程。該網絡課程包含流程篇、模塊篇和幫助篇三部分。流程篇里主要介紹商務網站從開始到結束所經過的階段及如何完成各項任務;模塊篇介紹商務網站里各個模塊的設計方法,如LOGO設計、導航設計等;幫助篇里主要介紹各個小知識點和具體的操作技能,以解答學生在實踐中遇到各種問題。教師教學主要講解流程篇的內容,學生在完成某項任務時,先學習模塊篇中的知識,再參考幫助篇來解決問題。

  3.落實生產性實訓項目

  落實生產性實訓項目是完成綜合實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工學結合的第一步,是與企業(yè)聯(lián)系,說服企業(yè)將工作任務交給學生完成。為此我們進行動員,以學生小組為單位從企業(yè)或學院職能部門中尋找項目。根據課程的特點,任課教師設計了“企業(yè)網站建設與應用”調研介紹信,明確了調研對象、調研內容和調研形式。指導學生與企業(yè)溝通,分析企業(yè)可能的現(xiàn)狀,有針對性地、靈活地與企業(yè)對話溝通。通過走訪、調研,22個學生工作小組全部找到了生產性實訓項目。

  4.精心指導,及時跟進

  在綜合實訓中我們采用了課內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的方式。課堂內,教師講授知識、操作示范、安排任務、關注進度、指導學生,學生小組集中工作、分工完成任務、討論解決問題、共同聆聽教師答疑;課堂外,教師定期到工作室進行輔導,與小組一起完成工作,同時還通過課程系統(tǒng)——論壇、QQ隨時解答學生的疑難。此外,我們還鼓勵學生到企業(yè)去,深入了解企業(yè)的需求,及時與企業(yè)人員進行溝通協(xié)調。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安排了三次階段性總結,組織學生開展調研匯報、中期匯報和結項匯報,探討問題,分享經驗。每一次匯報由小組不同學生承擔,并制作PPT文稿,從而保證了每個學生都能在綜合實訓中得到鍛煉和提高。我們還將交流過程進行了錄像,供學生進行分析借鑒。

  5.認真做好綜合實訓總結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們親自參與了從項目洽談到完成項目的各項工作,幫助企業(yè)建設商務網站、維護網站,從課堂上的學習領域導入到綜合性的行動實踐領域,并最終完成了22個商務網站的建設任務。已完成的商務網站大部分得到了企業(yè)的認可,有的已被企業(yè)采用。通過綜合實訓師生都受益匪淺,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實現(xiàn)了教學觀念、教學習慣、能力素質等方面的轉變,積累了教學經驗,提升了工學結合的教學能力;學生在商務網站建設與維護的職業(yè)行動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方面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三、改進《商務網站綜合實訓》教學的建議

  1.綜合實訓時間安排應相對集中

  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時間安排比較散,每周只有4個學時,前后持續(xù)了一個學期。期間受到其它實習課的沖擊,影響了綜合實訓的教學效果。而真實的生產性項目要求綜合實訓課程遵守實際工作過程的客觀規(guī)律,綜合實訓課程集中連續(xù)地安排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通常綜合實訓應安排在主要專業(yè)課程和技能課程完成以后至頂崗實習開始前進行,并且要安排足夠的實訓課時,以保證學生完成實訓項目,形成對實際工作過程的整體認知,達到就業(yè)崗位的基本要求。

  2.增加商務網站維護生產性實訓項目

  一個完整的商務網站綜合實訓不僅應該包括網站建設,也應包括網站的維護。對企業(yè)來說,日常商務網站維護更是經常性的工作任務。本次綜合實訓因學生參加廣交會實習受到沖擊,減少了網站維護的能力訓練。今后商務網站綜合實訓除了繼續(xù)安排商務網站建設實訓項目外,還可以考慮專門安排商務網站維護生產性實訓項目。在網站維護實訓項目中可以增加以下實訓任務:數(shù)據上傳軟件(如cuteFTP)的使用,網站內容的維護與更新,網站模塊的添加與管理,數(shù)據的備份與恢復等。

  3.專職教師應深入企業(yè),增強實踐教學指導能力,同時要有企業(yè)兼職教師的參與

  一門綜合實訓課程的實施成功與否,教師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一個因素。綜合實訓要求專業(yè)教師對完成項目的工作流程得心應手,具備企業(yè)實際工作的經驗,熟悉企業(yè)實際任務的運作,有較強的實踐教學指導能力。同時也要求有企業(yè)兼職教師積極參與,與專職教師取長補短,共同承擔綜合實訓教學任務。為此,要鼓勵專業(yè)教師深入到企業(yè)中去,不斷提高教師的執(zhí)教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同時要加強與企業(yè)的聯(lián)系,逐步形成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

  4.與企業(yè)建立長期校企合作關系,保持生產性實訓的連續(xù)性

  企業(yè)的支持和參與是完成綜合實訓并取得實效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由于企業(yè)的積極支持,商務網站綜合實訓課程不僅從企業(yè)獲取了16個項目(另外從學校職能部門拿到6個項目),而且這些項目都具備可操作性、可完成性和專業(yè)覆蓋性,F(xiàn)在這些項目已經全部完成,部分項目成果已經上網。我們的下一步工作是探討與企業(yè)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進一步深入地與企業(yè)合作,在網站推廣、網站維護、網絡營銷等方面繼續(xù)為企業(yè)服務,將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深入開展下去,并保持生產性實訓的連續(xù)性。

  參考文獻

  1 梁琦. 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綜合實訓課程[J]. 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xx,10.

  2 汪治,劉紅燕,等. 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yè)“專業(yè)綜合業(yè)務實訓課程”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研究報告[EB/OL].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3

  摘要:伴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改革也不斷深入,對于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的專業(yè)技術性人才的要求就更高,社會上不但要技術過硬的專業(yè)人才,還需要高素質以及綜合能力很強的人才。語文課程在各個學校內都屬于基礎課程之一,職業(yè)學校的語文綜合實踐課所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是包含了閱讀理解以及語言表達,交流等實用性的語文學科。學習語文綜合實踐課,能幫助并指導學生了解更多的學科知識,還能帶動學生學習課外的資源,讓學生將所學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專業(yè)的實踐當中去,從而提升學生們語文學科的綜合素質。所以,語文綜合實踐課對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以及語文教學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對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語文實踐課;教學問題;對策

  職業(yè)學校的教育是為了學生服務,幫助并指導學生就業(yè),語文綜合實踐課是職業(yè)學校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能夠起到推動學生專業(yè)發(fā)展的作用。伴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職業(yè)學校的語文教育也在改革中找到了新思路,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就是其中一項內容,其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課程當中,不斷地刺激學生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更愿意參加實踐課程的內容,比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更生動,更有樂趣。增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帶動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不過傳統(tǒng)的教育體系根深蒂固,短期的改革并不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再加上職業(yè)學校更重視學生專業(yè)課的培養(yǎng),學校對于語文等文化課的重視程度不足,這都給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帶來了困擾。

  一、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中的問題

 。ㄒ唬┙處煂φZ文綜合實踐課教學存在錯誤認識。職業(yè)學校的性質決定了學校會將更多重心放在學生專業(yè)課程的安排上,學校要快速地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實踐的學生,所以在對學生的課程安排上,會更側重于專業(yè)課的傳授,要利用更多的實踐讓學生了解專業(yè)知識,學習專業(yè)技能,并盡快適應未來工作的發(fā)展需要。職業(yè)學校的指導思想就是要讓學生更好就業(yè),更容易適應社會,在這種指導思想的影響下,教師很難將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甚至有些教師認為語文的好壞不影響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因此,非常隨意地設置語文綜合實踐課,更有甚者還會占用語文課去講授專業(yè)課的內容,語文綜合實踐課的學習時間不夠,非常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與培養(yǎng)。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這門基礎課程要提高到重要的位置上,學生只有通過更多的語文課程的學習才能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傳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傳授語文知識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很大的幫助,可如果學校一味強調文化課,不能科學地安排語文課程的學習,那么一定會給語文教學帶來阻力。

  (二)語文綜合實踐課安排較盲目。很多職業(yè)學校的管理人員都喜歡求穩(wěn),不愿意嘗試更新的教學改革的

  內容,堅持相信經過多年的辦學經驗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與教育理念不會過時,不需要嘗試更新的教育模式。因此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并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不能合理地設置課程計劃,導致語文綜合實踐課程停留于表面內容,語文教師對綜合實踐課也沒有清楚的認識,只是將其簡單化,如此敷衍的教學形式無法顯現(xiàn)出語文綜合實踐課程當中展現(xiàn)的綜合與實踐,還有一部分職業(yè)學校并沒有語文綜合實踐課程的安排。

 。ㄈ⿲W生參與度不高。新課改在不斷的深化,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卻沒有理想的教學成果。職業(yè)學校的語文教師對于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的理解不夠深入,大都保持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負責聽從,教師只是生硬地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學生填鴨式的背誦,記錄,沒有欣賞語文課程的興趣,這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大多數(shù)的語文綜合實踐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不高,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后導致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也無法體現(xiàn)其價值。

 。ㄋ模┤鄙俟降墓芾砗驮u價體系。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當中,管理和評價體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會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目前我國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中,沒有科學完善的管理和評價體系,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成果時,常常側重在專業(yè)技能方面,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則容易忽略,還導致職業(yè)教育重視技術而輕視文化的情況出現(xiàn)。另外,沒有制定可行的獎懲方法,這都妨礙了語文教學的'改革,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的對策

 。ㄒ唬┨嵘龑β殬I(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的認識。伴隨語文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在職業(yè)學校的整個教學體系的地位也不斷變化,語文綜合實踐課是帶動其他專業(yè)課發(fā)展的。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導致社會更需要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要把握好這樣的機遇,只有學習好母語,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當中去。職業(yè)學校的語文教師要傳授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還要讓學生展示自身的文化素質。語文教師還要深入研究綜合實踐課程,確定語文綜合實踐課程的目標,突破現(xiàn)有的語文綜合實踐課的瓶頸。注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將傳統(tǒng)文化與語文綜合實踐課程融合起來,幫助學生很好地學習語文綜合實踐課。

 。ǘ┰鰪娐殬I(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的教師隊伍建設。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內容,不單要調整課程的結構,還要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語文教師在其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實踐課也要求教師有很強的綜合能力,還要有操作能力以及教學素質。因為在語文綜合實踐課當中學生是主體,課程的自主性很強,可是學生的能力有限,又需要得到教師正確的引導。所以教師在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中不僅僅是教師,還具有研究者的身份,教師要研究好語文綜合實踐課的整體思路和可操作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有提升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的實踐性。教師是引導者還是參與者,有很強的指導性作用。所以要增加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的教師隊伍建設。

 。ㄈ└淖儌鹘y(tǒng)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就是填鴨式教學,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死記硬背。這樣的傳授方式已經不足以應對時代的發(fā)展變化,也不足以應對新課改的要求。要盡快改變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運用全新的教學理念,要突出語文綜合實踐課的開放性。要讓學生充分有利用其課堂以及課外的時間投身到實踐活動當中去,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升語文水平,鍛煉其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職業(yè)學校的語文教育不是簡單的傳授學生語文知識能力,還要幫助學生為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其功能性更強。因此,要不斷豐富并完善語文教材的實用性,增設實踐內容以及實踐活動,要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通過實踐課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滿足學生出入社會的基本語言需求。

 。ㄋ模┥朴诶眯畔⒒夹g手段。隨著電腦和互聯(lián)網的普及,學校也有了多媒體電腦和互聯(lián)網系統(tǒng),這是寶貴的資源,應該拿來,運用到實際教學之中。利用電腦多媒體的優(yōu)越性,可以更加直觀和全面地展示一些情景和文本,讓學生享受到不一樣的視聽感覺,這樣比枯燥的講解課本更加生動和形象,有利于學生學習熱情的提高和求知欲望的刺激。讓課堂變得活躍,讓學習的氣氛充滿課堂,這樣才能讓職業(yè)院校的語文實踐課教學更上一層樓,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建立健全考評制度

  學校要建立起完整的考評制度,定期對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成果進行一定的測評,并且要求教師做出相應的改變,來讓學生都能在語文實踐課中學到真正的知識和技能。此外對于教師也要建立相應的考評制度,教師的受歡迎程度,教授學生的學習成績等等這些都是評價的參考,對教師也進行一定的考評,有利于督促教師進行觀念的轉變和自身素質的提高,更好地投身教學之中。

  四、結束語

  結合上文,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中的問題,是由社會因素和主觀因素共同影響的,職業(yè)學校的教師將側重點放在了學生專業(yè)技能上,而忘記了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社會的發(fā)展和課改的要求,都帶動了教學觀念的改變,要提升職業(yè)學校對語文綜合實踐課的認識,要增強職業(yè)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中教師隊伍的訓練,利用新的教學模式去完善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以及實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玲.關于中職學校語文綜合實踐課的思考[J].廣東教育:職教版,20xx(12):62-64.

  [2]張琦.中職語文主題式模塊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xx(19):20-23.

  [3]印波.職業(yè)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研究[J].大科技,20xx(26).

  [4]王勇權.職業(yè)精神滲透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策略問題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xx,4(30):257-258+261.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4

  目前國內小教專業(yè)實行的傳統(tǒng)型教育見習模式普遍存在課程定位偏離、師生效率低下等弊端。在此背景下,浙江師大沿襲并創(chuàng)新了全程一貫的浸潤式見習模式,但也暴露出師范生主動性匱乏、實踐缺乏理論指導的不足。針對以上問題,應本著系統(tǒng)實踐融合理論研討的思路,從課程理念、基本制度、形式內容層面對教育見習進行綜合課程化改革。綜合課程化教育見習模式的運行需要完善經費、師資、技術的配置。

  自1998年首次設立本科小學教育專業(yè)以來,在全國高師院校內迅速“蔓延”,近二十年間展現(xiàn)出極強的專業(yè)活力和吸引力,并且為基礎教育一線輸送了大批優(yōu)秀的小學教育專業(yè)人才。而教育見習作為職前教師關鍵的教育實踐活動,是其從高等院校深入教學一線的窗口、教育理論結合教學實踐的橋梁,無論是從實踐性知識的習得、教學經驗的積累、對教師職業(yè)的認知來說,都在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由此可見,教育見習毫無疑問是小學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在實踐的經驗與反思下,國內小學教育專業(yè)的教育見習模式逐漸顯現(xiàn)出一系列漏洞,其中以具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型教育見習模式尤甚。

  一、傳統(tǒng)型教育見習模式

  傳統(tǒng)型的教育見習模式即指小學教育專業(yè)建立之初由南京曉莊學院等部分領頭院校構想并貫徹的見習模式,在各大院校小教專業(yè)蜂擁成立的背景下,隨之而來的是該模式普遍性的沿用與推廣。由此,傳統(tǒng)型教育見習模式便展現(xiàn)出時間跨度的持久、應用范圍的廣泛、結構內容的陳舊等特點。

  (一)傳統(tǒng)型見習模式的實施概況

  小學教育專業(yè)發(fā)展至今,在課程設置、培養(yǎng)模式等領域尚無統(tǒng)一規(guī)范,故教育見習也連帶性地具有其不明確的一面。雖然國內各院校在相關領域不斷付諸積極的探索,但在傳統(tǒng)型見習模式的范圍內,小教專業(yè)的教育見習主要展現(xiàn)為基礎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形態(tài)。

  從見習的實踐形式來看,傳統(tǒng)的教育見習往往以分散與集中結合的時間分布形式呈現(xiàn)。各院校偏向于將教育見習課程進行肢解,分散于不同學期開展,多者會安排5個學期的見習活動,反之則僅有一個學期;從見習開展率來看,4、5、6三個學期成為了見習管理者們普遍青睞的節(jié)點。在開展教育見習之初,多數(shù)院校的見習管理者傾向于召開見習動員大會,從形式上確立見習工作的起始點,并借此向師范生口頭傳達教育見習的要求與精神;與此同時,教育見習的相關計劃和手冊一并下發(fā)。見習過程中,活動大多以較為緊湊的形式維持一周左右的時間,由師范生集中進入合作小學完成見習任務。在見習實踐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院系少有組織見習的研討與總結。

  從見習的實踐內容來看,以“見”為主是師范生見習過程中的宗旨,觀摩與學習則成為其主要任務。出于職前期的教師生涯定位,師范生在進入小學的情境下通常被要求進行積極觀察:宏觀層面上,師范生需要對小學的物質環(huán)境、校園文化、班級設置、活動管理等有初步了解與認知;微觀層面上,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師生活動、教學行為等都是師范生觀察與學習的對象。除此之外,他們還被期望通過教育見習撰寫課堂筆記、見習反思以及完成教案的編改。同時,傳統(tǒng)型見習模式具有一明顯特征,即一般情況下師范生無從獲取真實課堂教學的機會。

  (二)傳統(tǒng)型見習模式暴露的問題

  傳統(tǒng)型見習模式在多校多年的運行過程中早已被實踐證明其呆板與低效的一面,為了專業(yè)建設和師范生的發(fā)展,對這種實踐環(huán)節(jié)形態(tài)進行反思顯得尤為必要。而課程定位偏離、師生效率低下成為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暴露出的主要問題。

  一方面,在小學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中,教育見習通常被認作是教育實踐類課程的子課程,與教育實習、教育研習等課程處于同一地位,理應具備規(guī)范的學分、學時、任課教師與課程經費。然而在實際的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教育見習定位偏離與模糊、課程地位始終不及一般課程,學分、學時、經費沒有可靠的保障成了普遍存在卻又習以為常的嚴重課程缺陷。部分院校認為教育見習僅僅是一個實踐環(huán)節(jié),將見習納入教育實習板塊成為其先行活動,更有甚者借助學科專業(yè)課程、教師教育課程的機會融二者于一體并隨意為之。正是由于這種把教育見習當作實習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和教育理論課的一個補充的認識,導致教育見習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1]。

  另一方面,傳統(tǒng)型教育見習模式在其內容與形式等層面的不當安排,導致師生在見習效率上出現(xiàn)明顯的低迷。對師范生來說,見習效率低主要表現(xiàn)在見習目標不明確、見習過程不積極、見習收獲不夠多,而見習形式單一、見習內容單調則是其主要原因。從表面上看,教育見習被合理地劃分在各個學期保證了實踐性課程的課時分散,但實際上每個學期內部見習均以集中一周的形式開展,各學期間缺乏緊密聯(lián)系。在見習過程中,師范生則是盲目的參觀者,自覺不自覺地進入學生角色,注意力充其量能集中在教學內容和教師的風格方面[2]。對教師來說,組織難、指導少則成了其主要的低效行為表現(xiàn)。大多情況下,教育見習通常由高校帶隊教師自行聯(lián)系與組織,其中所遇到的困苦令教師懊喪并與后期見習過程中的不負責態(tài)度產生密切的心理轉化關系。而校地雙方的教師在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背景下,更是很大程度地減少了指導行為。

  二、浸潤式教育見習模式

  “浸潤式”見習模式指浙江師大在傳統(tǒng)型見習模式基礎上積極規(guī)劃和提出的新型見習模型,具有一定的前沿性與創(chuàng)新性。

  (一)浸潤式見習模式的運行特點

  浙江師大小教專業(yè)對傳統(tǒng)的見習實踐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批判性地吸收和大刀闊斧地改革,形成了系統(tǒng)的教育見習實踐形態(tài),并突出表現(xiàn)為日臻上升的課程地位與全程一貫的見習形式。

  浸潤式見習模式的規(guī)劃者充分認識到了教育見習與教師成長的密切關系,也意識到實踐類課程發(fā)展與師范生實踐性知識養(yǎng)成的內在一致性。因此,相比較部分院校僅將見習作為零散的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做法,浸潤式見習模式則把教育見習的實踐形態(tài)進行系統(tǒng)化與全面化,并給予了較高的課程地位。在課時方面,浸潤式見習模式從第一到第四學期均安排了不少于30個課時的見習時間,第五、六學期更是有將近120個課時的充分保證。在學分方面,教育見習被核定為一門2個學分的實踐類課程,并在教學計劃中明確規(guī)定。但在浸潤式見習模式下,教育見習無專門的任課教師與課程計劃,出于大量外出實踐機會的考慮,為其配備的經費與其他課程相比有一定增加。

  全程一貫的見習形式則凸顯出浸潤式見習模式的最大優(yōu)點,即通過本科期間高質量、不間斷地系統(tǒng)化見習訓練,將其中的實踐精華無聲地滲入師范生個體,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關鍵的一步。在本科一年級,小教專業(yè)學生以兩個行政班為單位進行兩周一次的實地見習,并且以兩所城區(qū)學校為見習對象實行輪換制度,每次見習的內容為對小學環(huán)境、課堂教學進行初步觀察與感知。本科二年級,一班一校的形式得以落實,每班在該學年中兩周一次固定前往一所城區(qū)學校開展見習活動,兩位小教專業(yè)學生與當?shù)亟處熯M行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成為主要的見習內容。第三學年中,見習活動增加到一周一天,小教專業(yè)學生多以兩人一班的形式全天跟班見習,除了一人一節(jié)精品課、一次班會課外,他們還需承擔類似于作業(yè)批改、課間管理、活動組織等冗雜的任務。而稍微偏遠的農村小學被提供成為見習基地,并同樣在學期之間實行見習學校的輪換。大四學年則以教育實習、研習作為對見習經驗的總結與提升。由此可見,無論是時間先后、實操機會還是受眾范圍,全程一貫的見習形式都彰顯了較為顯著的優(yōu)勢,形成了“感知-模仿-浸入-升華”的系統(tǒng)實踐模式。

  (二)浸潤式見習模式的實踐弊病

  然而隨著時間軸線不斷地延展,在浸潤式教育見習模式從構想走向實踐的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規(guī)劃與現(xiàn)實之間的張力、應然與實然之間的斷層。對其進行深入剖析與反思有利于我們實現(xiàn)該模式的重新建構。

  首先,在見習頻率得以極大提升的同過程中,本應同向發(fā)展的見習實效卻出現(xiàn)停滯不前的現(xiàn)象,究其緣由與師范生主動精神的匱乏有著深層的關系。見習次數(shù)的急劇上升與見習內容的缺乏變化產生強烈的反差,師范生群體中的見習倦怠感由此產生并以交替的形式不斷抬升。在見習活動開始前夕,不做任何的見習準備已司空見慣,見習學校的地理位置、辦學特色、辦學理念甚至見習聽課的內容與班級狀況在師范生心中都一無所知。而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師范生由于缺乏問題意識普遍在聽課期間容易出現(xiàn)消極的態(tài)度,部分學生始終處于孤立的狀態(tài)而沒有融入課堂的氛圍與結構中。在與指導教師互動的過程中他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處于被動的位置,而少有以主動的姿態(tài)發(fā)起溝通探討。見習結束后,學生往往對見習作業(yè)敷衍了事,這使得反思與總結的功能在此過程中產生極大地消解,聽課時的思維定勢與身份轉換失敗也導致對見習活動的深入探討和思考難以進一步開展。

  其次,浸潤式教育見習模式的系統(tǒng)實踐形態(tài)缺乏有效理論指導成了另一大弊端。相比傳統(tǒng)型見習模式亟需提升見習頻率的窘境,浙江師大的小教專業(yè)正在往另一極端發(fā)展:見習過程中指導老師隱身甚至缺勤、學科教學論與教師教育課程難以與實踐融合、見習結束缺乏研討與總結,這些都在從理論思考與實踐進步層面阻礙見習實效最大化的實現(xiàn)。有學者曾指出:“教育實踐課程是實習機會+指導+反思的三位一體的過程。”[3]而浸潤式見習模式單行線的做法忽視了理論指導的重要性,淡化和割裂了實踐、指導與反思的聯(lián)系,使得其客觀上仍然停留在系統(tǒng)化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形態(tài),而沒有對傳統(tǒng)型教育見習模式產生本質上的改變。

  三、綜合課程化教育見習模式

  綜合對傳統(tǒng)型與浸潤式見習模式的述評,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都僅僅局限于對教育見習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進行完善與提升,而始終未在見習模式的改革中體現(xiàn)理論指導的一面。為了更好地達到革除教育見習弊端的目的,站在綜合課程化的角度對小學教育見習模式進行重塑是其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一)綜合課程化教育見習模式的構建

  綜合課程化教育見習模式需在浸潤式教育見習模式的基礎上,本著系統(tǒng)實踐融合理論研討的原則,對它產生正確的.課程理念認識,從基本制度、見習形式等方面著手開展改革,使其成為一門基于實踐的綜合課程。

  1綜合課程化見習模式的課程理念

  教育部最新發(fā)布的《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充分強調了教育實踐課程的“實踐性”和“研究性”,提出教育實踐課程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致力于使師范生的教育實踐成為研究性實踐,使師范生的教育研究成為實踐性研究,從而為實現(xiàn)教育預期提供有力的課程支撐[4]。

  在傳統(tǒng)的教育實踐課程體系當中,教育實習無論是所占比例還是重視程度,都遠超于教育見習,故為其配備相應的教育研習以期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理性思考。而隨著課程地位的上升以及新興浸潤式見習模式的運用,教育見習在教育實踐課程體系當中發(fā)揮的作用日益突出,對師范生專業(yè)成長的重要性漸趨明顯。故按照《標準》的指導思想,教育見習理應具備“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見習與研究共進步”的基本理念,整體課程可劃分為系統(tǒng)實踐與理論研討兩大核心,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以兩大板塊的形式既并行貫徹又有機融合,通過“以經驗課程為主,學科課程、經驗課程和潛在課程整合”[5]的方式,實現(xiàn)從孤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向綜合的見習模式的轉變。

  2綜合課程化見習模式的基本制度

  綜合課程化教育見習模式的內部制度應當被置于教育實踐性課程體系的宏觀框架下進行有機改革,堅持系統(tǒng)實踐形態(tài)結合理論研究探討的課程思想,秉承吸收浸潤式見習模式的主體框架精華,在建設教育見習精品課程的基礎上全面開展。

  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見習課程基本制度的內部規(guī)范可以主要概括為以下五點:第一,需制訂合理明確的課程計劃,按課程管理規(guī)定進行提交、存檔及施行。第二,在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頻率的情況下匹配見習理論研討的相應增長,正確處理每學期內部兩者的比例關系,通過教學計劃確切執(zhí)行。第三,編寫或購進教育見習固定教材,充分發(fā)揮教材的理論指導作用,使其成為專業(yè)課程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并納入教材管理體系。其中,教材內容可包括規(guī)定性材料、知識性材料、過程性材料以及實踐指導手冊等[6]。第四,選任長期專職的任課教師,強化教師組織與領導見習研究的功能,完善教育實踐指導老師選聘制度、落實教育實踐指導老師責任制度、強化教育實踐指導老師激勵制度[7]。第五,解決關鍵的經費問題,妥善考慮實踐課程特殊性,大量增加經費撥款,合理規(guī)劃經費使用,加強經費去向監(jiān)控。

  3綜合課程化見習模式的形式內容

  浸潤式見習模式為見習工作者在系統(tǒng)實踐的環(huán)節(jié)提供了較為合理的模型,綜合課程化教育見習模式應在此基礎上大力融入見習理論研究,實現(xiàn)理論學習與教育現(xiàn)場實踐互相作用的動態(tài)過程[8]。

  在系統(tǒng)實踐環(huán)節(jié),全程一貫的見習形式應當被繼承并在見習時間與內容的結構布局方面更合理地規(guī)劃。在大一學年第一學期,見習活動組織者大可不必急于將師范生投入課堂一線,相反地,通過在高師院校中進行聽評課的技能學習,配以遠程見習等方式加以講解與貫穿,對三年的見習質量會起到基礎性的提升作用。大二學年,在浸潤式見習模式同課異構的實踐方式基礎上,專題見習與綜合見習相結合的形式在見習活動的多樣性、見習效果的顯著性、見習結構的合理性等方面都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大三學年,綜合課程化見習模式應在保證見習頻率的同時,努力提升見習質量。

  在理論研討環(huán)節(jié),隨著見習活動不斷地推行,應當與之相對應地設有明確課時安排的見習研討和教育教學研究。每次見習活動結束之后,任課教師應負責組織進行該次見習的探討,形式可包括學生自身的敘事反思、小組之間的頭腦風暴以及師生之間的研討點評等,通過階段性的理論指導強化對教育見習的再次經驗與理性構建。在學期結束之后,總結性的見習研究交流課程可置于短學期,以一周的時長召開,活動強調師范生對課堂教學的再實踐,同時重點以學科教學知識和教師教育理論對見習活動進行理性地總結與升華,完成實踐環(huán)節(jié)與理論研討的融合。

  (二)實踐應用中的配置與困境

  綜合課程化見習模式在從設想到實踐的過渡中對經費、教師、技術等方面有較強的依賴與要求,這也就導致該模式可能在相應領域陷入困境。

  1經費配置暴增與供給匱乏的矛盾

  教育見習經過綜合課程化規(guī)范之后,想要保證其實踐各環(huán)節(jié)的有機進行,經費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師范生見習行程的差旅費、基地學校的合作費、雙方教師的正常工資與績效激勵費等,都使得教育見習的經費需求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這與極其有限的課程經費形成鮮明對比。校方與院系必然不愿為一門課程傾注大量財力,經費高需求與低供給之間的落差突顯了高校課程管理中的矛盾。然而經費作為課程順利施行的保障,倘若在該方面產生極大地匱乏則會導致教育見習環(huán)節(jié)經濟手段的缺失,進而從見習可行性與積極性方面對見習活動的多方主體產生打擊。

  2教師配置提高與頑固守舊的對立

  教育見習從實踐環(huán)節(jié)到綜合課程的轉變過程中,對教師的要求出現(xiàn)明顯的提升。首先,教育見習作為一門規(guī)范課程,其任課教師需被長期確定;其次,任課教師在組織進行見習研究方面的負擔大大加重;最后,高校與地方教師在聯(lián)系、管理、指導等方面的職責與考評有增無減。這就要求雙方教師具備極高的見習工作熱情與自覺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愿意在薪酬待遇與工作績效失衡的情況下堅持為師范生的成長而付出。

  但頑固守舊往往是部分教師長期具有的特性。從高校教師來看,透過功利主義思想對自身利益進行平衡之后,拒絕承擔繁重的工作會成為大多數(shù)教師的選擇,而激勵手段在此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安于現(xiàn)狀、拒絕變革是現(xiàn)今基層教師的主要格調,大力推行教育見習模式的綜合課程化在一定程度上會遭致該群體的集體抵觸與反抗。

  3技術配置的升級與能力不足的沖突

  綜合課程化見習模式對技術配備的升級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遠程見習技術與見習教材的編寫。遠程見習作為一種新興的見習模式在國內的運用尚少,它需要具有校地信號準確對接、教學觀摩時間統(tǒng)籌、見習過程多方互動等技術基礎。而教育見習教材的編寫則有著更強的專業(yè)性,涉及實踐性材料的收集、理論提升、編排整理、出版等方面。

  事實上,教育見習的管理者往往僅具備教育理論與技能,而無法從事相關信息技術的研發(fā)與應用,同時也鮮有接觸教材編寫領域。為避免該類缺憾的出現(xiàn),今后在對見習技術的升級過程中可大力融合教育技術、教材編寫人員等多方向的力量,來實現(xiàn)綜合課程化見習模式的宏觀完滿。

  小學教育專業(yè)教育見習擁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對見習模式的完善也是專業(yè)建設者不斷思考與追求的目標。在從實踐環(huán)節(jié)向綜合課程的變革過程中,教育見習的轉型需要大量的精力并會遇見相應的坎坷,但綜合課程化必將成為其完成重塑的重要途徑之一。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5

  VBSE即“虛擬商業(yè)社會環(huán)境”,將經營管理方法與模式納入到全景式的企業(yè)機構體系之中,從而培養(yǎng)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有真實性的,隨機應變的職場實踐能力。VBSE 環(huán)境通過角色體驗、自主式學習、跨專業(yè)應用、多層級目標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模擬職業(yè)體驗,將真實的職場環(huán)境帶入到虛擬的體系之中,幫助學生完成實訓內容。VBSE 環(huán)境能夠模擬社會上的中型企業(yè)崗位與部門,幫助學生提高對職場生涯的認知,給學生提供真正工作環(huán)境的體驗,幫助學生完成職業(yè)上崗之前的培訓,從而為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生涯提供更多的實際經驗。

  1 VBSE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建構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大多數(shù)高校以及高職院校都是在近幾年才開始引進實踐教學方式的,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之中不包含實訓課程,因此,現(xiàn)在我國高校開展的實踐教學模式還不夠完善,在實訓課教學體系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在進行 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建構時,通常會出現(xiàn)以下幾方面問題。

  1.1 課堂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內容銜接不當首先,需要主語的問題就是高校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內容的銜接不夠恰當,經常會在理論與實踐教學銜接中出現(xiàn)斷層。由于我國高校還是注重理論式教學,在檢測學生學習成果時使用的考核標準一般也是以理論知識為基本準則,因此,高校的實訓教學課程一般只是走個形式,沒有真正實現(xiàn)實訓課程的價值,從而導致實訓課程中學習的內容與課堂學習的內容銜接不暢。另外,學生在進行實訓課教學的過程之中,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實訓課程也缺少監(jiān)督,所以,學生對于實訓課程普遍缺乏興趣與耐心,所以,實訓課程的開展就失去其意義。這樣會造成學生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疏遠,達不到知識與實踐的融合,就會降低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成果。

  1.2 實訓課程的教學目標偏離培養(yǎng)目標實訓課程的開展目的十分明確,是以就業(yè)為主要的方向,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就業(yè)能力,幫助學生增加就業(yè)的經驗,從而保障學生的就業(yè)過程中更加順利。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是一個具有明確服務性質的專業(yè),此專業(yè)的宗旨為服務,專業(yè)最終的目標是面向市場,所以,高校在進行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實訓課程的設計中更加要符合市場的需求,進行工學結合的實訓方法,保證培養(yǎng)人才目標方向的準確性。在過去傳統(tǒng)的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實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都是采用傳統(tǒng)授課的模式,知識將課堂理論知識內容的學習替換為實踐技能的學習,但是課堂學習的模式并沒有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背離了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實訓課程教學設計的初衷。這種教學模式只是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進行培養(yǎng),但是并沒有意識到對學生實踐技能培養(yǎng)的重要性。

  1.3 實訓課程設計體系中仍然存在不足拋開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實訓課程設計的外部影響因素,實際上,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的實訓課程設計體系中也存在著諸多不足,F(xiàn)在大部分的高校在進行實訓課程體系的設計時,都是依托“一套賬”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較為單一,并不能對學生起到綜合性教學的作用。而學生在學習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相關知識時,由于其中包含經濟學、管理學等等概念較為高深的學科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會存在極大的難度,而且大部分的概念較為抽象,如果沒有將這些晦澀難懂的抽象概念轉化為真正的實際操作,就會影響學生理解的水平,間接影響教學的效果。這樣會影響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而且大量高難度的知識會嚴重地挫敗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無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實訓課程,教學的質量都會大幅度下降。

  1.4 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缺乏細分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是一門較為復雜的專業(yè),在學習的過程之中需要細分為多個層面。但是在高校的 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教學之中,一般都是將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作為一個整體的板塊,很少有高校對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中復雜的知識進行實訓課程內容的細分,所以,這就造成VBSE綜合版實訓課程體系內容十分混亂,缺乏條理性。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對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 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的學習效果。所以,高校在進行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 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的設計時,還應該將專業(yè)內容細分為幾個板塊,逐一進行練習。

  2VBSE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建構的主要目標定位

  2.1 加強學生的競爭能力首先,高校以及高職院校應對學生的就業(yè)競爭能力進行培養(yǎng)。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職業(yè)環(huán)境,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彌補學生模擬實習時存在的不足,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實際的訓練與操作。真實的訓練與操作環(huán)境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幫助學生加強職業(yè)競爭能力。

  2.2 改善學生的學習效率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設計體系的目的在于模擬實際場景,會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使得實訓課程的學習更加具象化,在這種具有真實性的模擬場景訓練之下,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效率,既可以營造一個具有趣味性的輕松學習環(huán)境,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有效性,從而改善教學的效果。

  2.3 提升教師的業(yè)務實踐能力高校的教師一般都以理論教學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大多數(shù)教師都缺乏實訓教學的能力,所以,在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的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建構中,教師起到的引導性作用不大。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可以為教師提供大量的參考,使教師在進行實訓課程的設計時有更多依據,還能夠在進行實訓課程設計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實踐的能力。

  總之,在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的實訓課程中利用VBSE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構建實訓課程體系的內容,是實訓課程內容更加豐滿并具有依據性,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性質的學習內容,提升學生就業(yè)所需的專業(yè)能力。

  3 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建構的有效策略

  3.1提升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實訓課程實建構的整體性和層次性首先,應提升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VBSE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建構的整體性和層次性。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注意點為專業(yè)內容的實戰(zhàn)演練,必須要保障模擬的真實性,在模擬環(huán)境真實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行相關實訓課程的進一步設計。先要做好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理論課程內容與實訓課程內容的銜接,使理論與實踐的連接效果更流暢,才可以再進行實訓課程的下一步設計。由于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所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管理學經濟學等等內容,復雜的內容決定了實訓課程的復雜性。所以,在進行實訓課程的設計時,還要注意對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內容進行細分,將理論知識分為幾個板塊,逐一進行實訓課程的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各個板塊的銜接,提升知識的兼容性。為了能夠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實訓課程的魅力,并能夠在模擬的真實環(huán)境中感受工作的環(huán)境,高校應該使用 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將企業(yè)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搬入到課堂之中,在課堂上完全模擬企業(yè)的工作流程,對實訓課程進行具有全面性的設計,利用 VBSE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優(yōu)化實訓課程的細節(jié)部分,從而幫助教師成功制定實訓課教學的內容。

  3.2 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由于現(xiàn)在我國大多數(shù)高校的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都采用較為偏向理論的教學模式,對于實踐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在進行實訓課程時,實際模擬企業(yè)工作崗位的`課程設計就顯得較為落后,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而就我國目前的發(fā)展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的中型企業(yè)都已經與世界企業(yè)規(guī)格接軌,而高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在對學生培養(yǎng)的過程之中也應該符合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準則,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能力,增加實踐經驗,從而提升實際的工作能力。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主要需遵循以下幾個重點。首先,教師在進行實訓課程設計的過程之中不能只注重課程外表的美觀性,這里指的是兩方面,一是實踐課程的課件,二是實踐課程的流程。一是實訓課程要遵循簡潔的原則,實訓課程的課件必須要杜絕華而不實的現(xiàn)象,盡量將更多的專業(yè)知識以及實際經驗來充實課件的內容,同時,加強對技術的應用,使實訓課程的課件更加具有實用性。二是實訓課程的流程需要條理清晰、環(huán)節(jié)簡潔,實訓課程的流程一般是模擬企業(yè)真實場景,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提升職場經驗,所以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之中更加要注重課程的實用性,拋棄繁瑣的部分,化繁為簡。其次,是教師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轉化。

  實訓課程與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課程不同的是,實訓課程應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自主完成課堂學習內容,而教師在其中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不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抉擇。學生作為實訓課學習的主體,還需要培養(yǎng)自身的思維能力以及與他人的協(xié)作能力,加強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實現(xiàn)思考成果的共享。再者就是學生需要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我國高校大學生普遍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沒有自身的主體意識,這樣的情況之下,會嚴重影響學習的效率。因此,在 VBSE 綜合版實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中,還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實訓課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多方面來激勵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6

  摘 要:本文介紹了北京城市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綜合性設計性實踐課程“綜合課程設計”的教學實踐與探討,介紹了該課程設置思路、課程內容和基本要求及安排、注意事項、以及對該課程的思考,指出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是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綜合性設計性實踐課程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要做到收放結合、“教學相長”。

  關鍵詞 綜合課程設計 綜合能力 綜合性 設計性 實踐課程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是學院重點專業(yè),本專業(yè)自20xx年成立以來一直在積極探索應用型本科培養(yǎng)模式,積極進行實踐教學改革,作為北京市教委教學改革項目“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型本科課程體系初探”的成果之一,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制定了新的教學計劃,在教學計劃中增加了一門“綜合課程設計”課,目前已經有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05、06、07級三屆近400名學生完成了該課程,從后期的畢業(yè)設計過程中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效果很好,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本文就是對該課程的教學實踐進行總結和探討。

  1 課程設置思路

  “綜合課程設計”是一門綜合性設計性實踐為主的實踐課程,安排在第四學年上半年,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大學期間所學的電子專業(yè)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進行一次綜合運用。具體來講是通過完成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課題全面訓練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了解完成一個具體實際課題的全過程,通過本課程設計進一步理解電子技術、單片機技術、EDA技術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并可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定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上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查閱文獻、書寫報告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時為即將到來的畢業(yè)設計和就業(yè)做好準備。

  當時安排這樣一門課還有一方面的考慮: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的學生每年都有機會參加全國的或北京市級的電子設計競賽,參賽前一般都要進行一定時間的賽前培訓,通過培訓和參賽,學生們受到了一定的專業(yè)綜合訓練,但畢竟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參加競賽,課程設計這種形式提供了一個平臺,讓所有學生受到一定的綜合訓練。

  2 課程內容和基本要求

  課程設計教學在多媒體實驗室進行,以學生動手動腦為主,原則上教師主要工作是進行真對性輔導及組織課堂討論,適時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正確、條理地講述清楚技術問題的能力。

  學生每組3人分組完成課題,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在完成課題過程中,涉及到課題選取、方案選擇、電路設計、電路仿真、元器件參數(shù)確定、元器件購置、電路板制作與電路焊接、電路調試、設計報告撰寫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此外教師還會就一些實際課題中經常面對的問題(如驅動能力問題)進行專門介紹和討論,學生通過實際動手過程,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就更清晰更深刻了。

  3 各階段具體安排、要求如下

  3.1 課題選取題目的選取原則:內容上可以涉及到電子線路、單片機、EDA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包括硬件和軟件內容(涉及相關程序設計開發(fā)平臺和工具軟件:QuartusⅡ、Keil、wave、Protel 99SE、Multisim、Protues等),其中核心控制部件可以采用單片機,也可以使用可編程邏輯器件,內容不要過于復雜,以保證30-36學時之內能夠完成,教師可以給出一些參考課題,如“簡單點陣列LED顯示控制系統(tǒng)設計”、“A/D轉換控制電路設計”等,但同時鼓勵學生自己尋找合適的課題進行研究,一般學生更樂于自己選取感興趣的課題。

  3.2 方案選擇

  題目確定后,需要進一步查閱資料,了解對比多種方案,確定自己的總體設計方案及設計工具和環(huán)境的選取,制訂好任務進程表,按照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對組員安排具體分工。

  這個過程學生需要下一定的功夫,這部分工作做得越是細致,對課題的理解就越充分,對困難的預計也越充分,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越具體,后面的問題就會越少。

  3.3 電路設計和調試

  用相應的工具軟件及實驗設備進行電路設計和仿真,包括單元電路設計、元器件參數(shù)確定、系統(tǒng)電路設計、程序設計和仿真,元器件購置、電路板焊接及單元電路調試、系統(tǒng)電路和程序調試,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對設計電路或程序進行修改和完善。調試通過后,繪制出完整的電路板圖。這個過程遇到的'問題最多,在電路設計和程序設計過程中牽涉到多門專業(yè)知識的綜合運用,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正確判斷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3.4 文檔歸整

  在課程設計的整個過程中要求學生隨時注意保存并整理設計資料,要求學生記課程設計日志,記錄每次課題進行過程中的工作內容、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教師給學生講解設計報告內容和格式要求,每組同學提交一份包括設計、分析、總結的完整報告并進行分組答辯。

  3.5 課程考核

  結合學生課程設計過程中的綜合表現(xiàn)、設計報告及答辯三方面,按一定比例給出總成績。

  4 注意事項

  關于選題:學生選題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對課題難度估計不足,選題容易過大,需要教師把好審題關,與每組學生進行充分討論與溝通,讓學生充分考慮設計細節(jié)。

  關于分組:學生在自愿組合分組時容易造成“強強聯(lián)合”、“弱弱聯(lián)合”的局面,需要按照學生基礎程度對各組進行微調,讓所有學生在課程設計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

  關于進度計劃: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課題進程前松后緊,以至于最后沒有時間更深入地探討、理解課題。需要注意隨時提醒學生,養(yǎng)成不拖沓的習慣。

  關于設計報告:注意平時素材的積累,每次課上都會對日志進行講評,為寫好設計報告打下基礎,同時按照學生實際需要對word等寫作工具的使用技巧適當?shù)剡M行介紹和討論,使設計報告更完美。

  5 關于“綜合課程設計”的思考5.1 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是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實踐教學是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綜合型設計性實踐教學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課程的特點在于知識的綜合運用。

  本課程所需的基礎知識在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中都學習過,比如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shù)字電子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EDA技術、印刷線路板設計、科技文獻檢索等,相關程序設計開發(fā)平臺和工具軟件QuartusⅡ、Keil、wave6000、Protel 99SE、Multisim、Proteus等絕大部分都在課程進行過程中使用過,但很多學生對每一門課程的認識和理解都是孤立的,他們不習慣將各門課程聯(lián)系起來構成整個專業(yè)課程體系,這對于將來學生踏入社會后的思維習慣都是有影響的,因為社會是多維的,很多問題都不是簡單孤立存在的,要綜合運用許多相關知識才能解決一個具體問題。要使學生養(yǎng)成這種“綜合”的習慣,解決辦法就是在平時的實踐課程中加入綜合性設計性內容,包括本門課程內容的綜合,再有就是開設這類需要對多門先修課程內容的“綜合課程設計”課。

  5.2 綜合性設計性實踐課程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相對于教學計劃中的大部分課程來說,本課程首先要求任課教師對本專業(yè)課程體系有完整的概念,了解其結構和各門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具備一定的綜合運用本專業(yè)多門專業(yè)基礎知識能力。

  其次教學要求要隨著新技術的更新隨時進行適當調整,如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仿真軟件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綜合課程設計”要求中對于電路仿真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05級沒有要求電路仿真、06級要求做到部分電路仿真、07級要求全部完成仿真后再完成實際電路調試,因此本課程在了解當今行業(yè)新技術,跟蹤元器件、應用軟件的實時更新并將其運用到教學中等方面對任課教師有更高的要求。

  5.3 綜合性設計性實踐課程教學要做到收放結合本課程雖然是以學生動手動腦為主,即放手讓學生去做,但教師真對性的輔導及適當?shù)睦碚摲治雠c講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學中要做到收放結合。

  如對電路原理分析、元器件參數(shù)確定、驅動電路問題、工具軟件學習以及文檔寫作問題(計劃書、日志、設計報告等)等,都需要教師根據課題進程的需要及時組織講解及課堂討論。

  5.4 綜合性設計性實踐課程教學中“教學相長”非常重要有的學生通過查閱各種參考文獻往往會找到新元器件、新軟件或新版本軟件等,也可能對課題提出某些新見解,這對教師來說是非常有意的,所謂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教師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這些學生的積極性,遇到學生提出的新思路,要先了解清楚學生的想法,再與學生一起分析實現(xiàn)的可能性、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和問題,不可以為了圖方便將學生強行固定在教師自己比較熟悉的思路框架中,也就是說不要壓制學生的思維,不要讓學生反復重復已經掌握的東西,而是要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

  6 結 語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綜合課程設計”是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中的一個有特色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種嘗試,對于學生來說是對大學期間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過程,也是新知識的學習過程。目前已經有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05、06、07級三屆近400名學生完成了該課程,對學生的鍛煉效果是明顯的。在課程進行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一些問題,如對參考資料生搬硬套、焊接技術不過關、重視完成實際電路而不重視設計報告、不重視總結分析,認為只要做出電路就行了等等,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認真總結經驗,繼續(xù)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7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學日益凸顯出來,同時廣大中小學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tài)實施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但是,中小學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tài)實施管理方面經常遭遇困惑,致使課程實驗工作還陷入僵局。作為區(qū)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據近年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探索,就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tài)實施的規(guī)范管理,粗淺地談些看法,并希望專家和同仁給予批評、指正。

  一、中小學要制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tài)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否在中小學有目標、有計劃、有效的常態(tài)實施,首要問題是學校能否規(guī)劃一個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這就如同建樓必先設計一張圖紙一樣,沒有圖紙樓房是無法建造的。同樣沒有實施方案,沒有整體實施計劃,年級和班級,老師和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必然會陷入盲目的實驗狀態(tài)中,這不僅影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tài)實施,而且難于取得實效。

  那么,學校怎樣才能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綜合實踐活動常態(tài)實施方案呢?

  1、由學校教科處牽頭,從學校校級、中層領導以及骨干教師中,選擇在教科研方面的精兵強將組成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小組,組織小組成員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進行專題研究。研究著重從學校實際出發(fā),從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安排、師資配備、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課程實施、課程管理、校本研訓、課程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要充分考慮方案的目標性、實用性、計劃性以及可操作性。另外還要注意方案要詳實、具體,如,課時的具體使用,教師的人員安排等。最終集大家的智慧,形成實施方案。

  2、將實施方案,發(fā)放給廣大教師,甚至一些學生家長和社會上關心學校發(fā)展的人士,廣泛爭求大家的意見,再進行反復修改,最終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3、特別提一下,注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學校發(fā)展目標、學校校情分析、課程的長遠和短期實施目標、課程資源與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詳細計劃(包括年級活動主題、指導教師安排、具體課時使用方式等)、課程的校本研訓計劃和具體實施措施、課程管理要求和管理辦法、課程評價方法和要求等。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之所以把學校發(fā)展目標和學校校情分析放在方案前邊,且必須要寫,是因為這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制訂的基礎和背景,也是以下項目內容的制訂依據。而這些內容都需要一一的詳盡的完成。只有各個項目內容詳實,才能便于指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tài)實施。

  二、為保證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tài)實施,學校還須建立完善的課程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tài)實施,光有方案是不夠的,必須建立與課程相關管理配套制度,才能保證方案能夠落到實處。這些管理制度,主要有:

  1、教師任課制度。目前大部分學校沒有專職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是依賴學科教師兼職的。這就需要學校對教師的工作量做個合理的調配和安排,比如:學校規(guī)定每一位教師,在一學年中或兩學年內,至少要獨自或與他人合作承擔一個綜合實踐活動,承擔課時不少于9個課時(3周時間基本能完成一個小的活動主題)。先由教師填寫申報表,申報活動主題,再由學校進行審定,最終確立年度或學期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確定學年、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承擔教師。未申報成功或未申報的教師,要在下一學年或學期繼續(xù)申報。這樣用制度來保證教師既完成綜合實踐活動指導任務,又不影響做學科的教學任務。

  2、獎勵制度。學?蓪Τ袚C合實踐的教師,尤其是開展活動質量高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學校要對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而超出課時規(guī)定的'教師,按課時量應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如果不能給于補償?shù),能否在年底考核、評優(yōu)評先中適當加分和給予獎勵。用這樣的獎勵制度來鼓勵教師承擔課程的積極性,就會對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許多教師還是很有積極性和能力的,就看學校的制度能否把教師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研訓制度。這一制度可以仿照學科教學再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適度修改,目的是為更好的促進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域的專業(yè)成長和指導能力的提高。

  4、綜合實踐活動檔案管理制度。規(guī)定從活動開始,由活動承擔教師,注意整理并保留教師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各項活動資料,如教師和學生的活動計劃方案,學生搜集并整理和完成的各項信息資料,教師指導策略與做法,活動成果等,最終整理出有價值的檔案資料,交給學校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

  5、綜合實踐活動評價制度。制定出評價制度其目的在于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指導綜合實踐活動情況、年級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和班級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等作出科學與合理的評價。

  6、綜合實踐活動安全保障制度。安全制度可以在學校原有的安全制度基礎上修改、補充和完善,努力使制度更好地為綜合實踐活動服務。如可以制定綜合實踐校外活動報批制度,其制度,由教師提前申請,學校審定批準;顒咏M織制度,外出活動必須由哪些教師參與安全管理等等,以保證活動安全并正常開展。

  7、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經費、設施使用制度。如,經費申請、活動設施使用等方面都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制度。

  目前,不少學校沒有建立完善的課程管理制度,課程開設缺乏保障機制。因此必須健全課程實施機制,并讓其發(fā)揮真正的作用,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tài)實施。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8

  初三思想政治課的綜合復習工作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程,如果方法得當,一位政治老師可以上五個班,并且學生的成績可居全縣首位。反之,一位老師上兩個班,而且學生的成績相差甚遠。通過本人的實踐,以下幾種基本的復習方法,供同行參考。

  一、根據教材特點,構建知識框架

  初三思想政治課教材較之過去有了很大幅度的調整,突出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減輕了學生作業(yè)負擔,充實了教材的時代內容。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首先共同構建每塊知識系統(tǒng),接著倡導學生根據本章本節(jié)的知識體系,自己去詳細讀書。

  二、抓住中心,突出重點,貫穿主線

  初三政治課的復習過程,要貫穿教材主線“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fā)展要求”。教師無論是按單元復習還是分類復習,都要根據主線,體現(xiàn)教材主題。

  復習同時,教師也要始終抓住“社會發(fā)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國策的教育”這個中心,突出“國情、國策部分”這個重點。應該要求學生弄清楚,抓住重點。

  三、知識歸類,強化內在聯(lián)系

  復習工作也可以從橫的方面組織復習,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橫向復習主要把散布在各課中的相似相關的知識集中復習。平時學新課時,即使是學同類的知識,都是遍布各個章節(jié)。復習時必須指導學生把他們歸結在一起,這樣,比較才能鑒別類別,同時也把知識記得清楚明白。會考的'考查難度比較大,教師要抓住其內在的聯(lián)系提示本質,教會學生突破思維模式的束縛,化繁為簡,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就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合社會熱點,滲透德育功能

  歷年會考都會有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去作材料分析題。目的是考查學生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性和針對性,滲透德育功能,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復習時取熱點材料題目,教會學生把材料與教材中的觀點聯(lián)系起來,有時一道材料題,考查學生所學政治思想內容中的幾個觀點。同時也是考查學生的幾個方面的德育精神。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課學習時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十分必要。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9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迅猛發(fā)展,高職院校與國際社會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頻繁,留學生數(shù)量也與日俱增。然而大部分外國留學生的漢語都是零基礎,對于漢語、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如何讓這些留學生盡快適應并融入新環(huán)境,學會使用最基本的漢語日常生活用語很關鍵。目前中國高校的對外漢語課主要有漢語綜合、聽力和口語等課程,其中漢語綜合課在整個對外漢語教學的課程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是基礎課程,全面培養(yǎng)和訓練留學生的漢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筆者以近年來承擔漢語綜合課教學的經驗和感受為基礎,對零基礎留學生的漢語綜合課教學進行了如下探索和實踐。

  一、教學內容:以教材為本,為適當補充實用性內容

  對外漢語教學是針對母語非漢語的外國學生進行的漢語教學,其性質是外語教學,即第二語言教學。在漢語綜合課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選取一些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引導學生積極訓練,從語音知識、漢字知識和簡單日常對話開始,逐漸增加詞匯和語法內容,由日常生活用語到相對正式的漢語表達,注重培養(yǎng)留學生使用漢語進行社會交際的能力。大部分漢語零起點的留學生在開始學習漢語時,都有著較為急切的求知欲。他們期望課堂上學到的漢語能夠解決他們在日常交往中遇到的語言問題,比如吃飯、購物、坐車、看病等。這就要求漢語綜合課教師適當?shù)卦黾右恍┏S玫纳钣谜Z,緊抓留學生學以致用的心理。這一階段留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都很高,比如在學“對不起”時,可以補充“沒關系”“不好意思”“沒事”等說法,有的留學生就會立刻指出,對中國人說“謝謝”,他也會回答“沒事”。在師生熱烈的互動交流中,留學生不僅能豐富自身的漢語詞匯提高漢語表達能力,還能在一種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中學習漢語,自信地去克服自身語音語調、辨識漢字的問題。對外漢語教學不僅是語言傳授的過程,更是文化傳播、推廣的過程。即使是針對漢語零起點的留學生,也要關注中國文化的適當導入。如講解漢字“好”時,告訴留學生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兒女雙全就是好”,一方面增強了漢字學習的趣味性和漢字記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使留學生對于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有所了解。再如講到詢問年齡時,可以補充多種詢問句式及其應用對象,用“你幾歲了?”問10歲以下的兒童,用“你多大了?”問青年人,用“請問您高壽?”或“您多大歲數(shù)了?”問老年人等。雖然有的用法留學生不能立刻掌握,但是他們能夠了解中國文化中尊老敬老在語言上的表現(xiàn),懂得在實際生活中不同的場合、情境應使用不同的句式。另外,漢語零起點的留學生多是第一次來中國,對于中國的社會文化、風俗人情、文化古跡都充滿了好奇。漢語綜合課教師還可以配合課文話題,增加中國的節(jié)日習俗、風味小吃、名勝古跡等相關內容,特別是高校當?shù)氐娘L俗文化、旅游景點等,這些都是留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這些文化內容的加入,不僅活躍了漢語教學的課堂,也增強了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和對中國的感情。

  二、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法,讓留學生快樂學漢語漢語綜合課堂教師應當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留學生快樂學漢語。

  第一,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話題、情境。教師可以依據課文主題設計相關情境,讓留學生分組練習并當堂表演,如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國家、家庭狀況等;也可以發(fā)動留學生自設情境,讓他們使用課外所學的語句進行對話;或布置課外題目,課上輪流作口頭報告,如談談自己的中國朋友、描述去某個地方應該怎么走等。這樣的練習方式生動有趣,留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無疑會使他們的漢語學習更有動力。課堂上,我們最常用的是情景模擬法,也就是圍繞課文或所學內容進行模擬情景練習。比如,學完購物的課文,就把講臺課桌布置成商店柜臺,放上事先準備好的各種生活用品(主要是課文中所涉及的.),讓學生兩人一組來進行購物表演練習。這種練習有助于學生把所學內容以脫離書本的形式進行記憶,這樣既強化了所學知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角色體驗能力和情景適應能力,提高了他們漢語運用的綜合能力。但在情景設計過程中要考慮細致,除了具體的設計方法外,創(chuàng)設的情景要貼近所教授學生的水平和年齡,易于學生接受,符合學生的心理因素和學習個體的需求,這樣學生便會自主地學習。教授者注意情景運用在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的滲入,才能使課堂氣氛更加生動,達到最佳的教授效果。

  第二,開展游戲、競賽等課堂活動?梢越M織寫漢字比賽,把普通的聽寫測驗變?yōu)閷憹h字比賽,聽到漢字或詞語最先舉手的留學生到黑板上寫,寫對漢字最多為勝。讀寫漢字對于漢語零起點的留學生來講是最困難的部分,心理上的畏難情緒和學習中的挫敗會使很多留學生喪失繼續(xù)學習漢語的信心。在剛開始接觸漢字的階段,這個簡單的比賽能夠激發(fā)起留學生識記、書寫漢字的興趣,而這個基礎打得越好,后面留學生的表現(xiàn)也會越好。還可以多組織一些語音練習游戲,每個留學生代表不同的聲母、韻母,教師隨機念出一個拼音,這個拼音中包含的聲母、韻母兩位同學就站起來,使留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在一開始語音學習時,可以多讓留學生練習一些繞口令。比如大部分留學生的“s”與“sh”不分,就教他們說繞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誰能數(shù)準四十四,就請過來試一試!睂@些活動,學生都很感興趣,在輕松的氣氛中能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第三,借助圖片、卡片、音樂、動畫、多媒體等教具,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不少留學生對很多中國流行歌曲也很喜歡很熟悉,筆者經常看見學生們課下聽中國歌曲。比如在講解中國人的家庭關系和親屬時,可以給學生放《家族歌》以幫助他們理解;在介紹方位詞時,可以教學生唱《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在母親節(jié)到來的時候,教他們唱中國歌曲《媽媽的吻》,用漢語交流關于媽媽的話題。讓留學生快樂學漢語,可以調動和保護其學習漢語的積極性,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并應用于實際生活。唯其如此,留學生才能培養(yǎng)起學習漢語的興趣,愿意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把漢語學好,也才能進入漢語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三、教學語言:由純英語向英漢雙語、漢語為主過渡

  在漢語綜合課的課堂上,教師最初的教學語言只能是英語,尤其是針對零基礎的留學生,漢語起步階段必須借助英語來溝通和交流。即使每節(jié)課補充一些漢語的課堂用語,留學生也不可能很快記住并反應過來,此時教師不必刻意追求雙語教學,隨著留學生漢語詞匯量的增加,應該逐漸加大漢語的使用比例。如留學生學了數(shù)字的讀法和“書”后,教師就可以用英漢雙語說“把書翻到第50頁”并輔以翻書的手勢,說過幾次之后,直接只說漢語,留學生就能聽懂了。很多漢語課堂用語在反復強調和使用中給留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就能單獨使用,但是此時的課文、詞匯、語法難度都在增加,要確定留學生準確理解課文、生詞的含義,掌握詞匯、句型的使用,還是需要借助英語的媒介作用。特別是講解語法時,一些較難理解或是容易混淆的語法現(xiàn)象,用英語解釋還是省時省力。雖然以英語為媒介語能極大地提高漢語綜合課的效率,但很容易使留學生形成對英語的依賴心理,理解漢語詞句時總是先翻譯成英語,再翻譯成其本國語言。所以教師應有意識地在課堂內外使用留學生已學過的漢語詞匯,盡快使?jié)h語綜合課堂脫離英漢雙語的階段,留學生只有更多地在純漢語的情境中學習,才能使他們的語言思維模式完成由本國語言、英語到漢語的轉變。

  四、課外實踐:增加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

  除了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漢語綜合課外還必須組織留學生參與大量的課外實踐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催生學習動力。光說不練,只能是紙上談兵。每次課后都應該布置一些課下實踐操作的任務,鼓勵他們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園內外的真實語境,讓學生去完成,下一節(jié)課檢查。比如,學完購物后,除了課上的模擬情景練習外,我們要求學生課下去學校的超市或者附近的市場購買一件生活用品,下一堂課向班級同學匯報購買的經歷。學完中國菜的內容后,就要求學生回到宿舍親自實踐一次,下一節(jié)課向班級同學說一下自己做了什么中國菜,做的過程是怎樣的。我院為提高留學生的漢語學習能力還專門組織中國學生與外國留學生開展一對一的漢語學習小組,互幫互助,中國學生幫助留學生提高漢語水平,留學生幫助中國學生提高英語水平,雙方在語言學習的同時又收獲友誼,一舉兩得,形成良好的漢語學習氛圍。此外,還組織留學生一起參加學校組織的運動會并表演節(jié)目;利用周末時間組織他們到本地各個著名景點參觀旅游,回來后用漢語寫游記、說經歷,親身感受中國文化,親口敘述身心感受。組織中國學生和留學生成立中外文化交流社團,舉辦校園國際文化節(jié),留學生們教中國學生做外國美食,中國學生教留學生們學做中國菜,然后大家放在一起共同品嘗交流;舉辦中外服裝秀,表演中國武術和外國民族舞。還組織留學生們游覽校園、參觀博物館等活動。這些豐富的課外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讓他們學到了課上學不到的東西,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語言知識,提高了運用漢語的能力。呂必松先生曾說過,對外漢語教學是一種藝術。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教無定法,漢語綜合課教師應該因材施教,針對漢語零基礎留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從具體教學實踐中不斷發(fā)掘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及時更新內容,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幫助漢語零基礎留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感受學習漢語的樂趣,讓他們快樂學漢語,提高學習效率,并為他們更高層次的漢語學習打好基礎。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1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要以活動促發(fā)展,讓學生主動實踐,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大膽探究,敢于質疑。真正走進生活,親近實踐。

  一、實踐與文本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最普遍的學習方式是實踐,讓學生實實在在的“做”。但這一種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其中必然包括一定的文本學習。文本學習是一種符號學習,是對前人積累下來的認識成果通過各種間接學習的方式來獲得。實踐學習與文本學習的關系實際上是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是教師講解與學生自主實踐活動的關系。同時教師一定要注重實踐的深度,要求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真正理解實踐的目的與意義,把握各種不同實踐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領,結合具體的活動情境,恰當?shù)剡x擇和利用活動工具和相關手段,完成達到活動的具體任務和目的。

  活動課中,我們對現(xiàn)有教材作適當改造,增加一些時代信息和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信息,以促進學生綜合地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實踐知識。如我校開展了一次《家鄉(xiāng)小河的尋訪》綜合實踐活動。在進行活動設計時,我們安排了參觀、訪問、攝影、繪圖等,將語文、社會、美術、法律、家鄉(xiāng)環(huán)境調查等諸項知識與見聞有機地結合起來,并組織學生進行匯報交流。活動后,大家又展開了“如何保護環(huán)境”大討論。同學們積極參與,靈活運用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聲情并茂地表達了他們對污染母親河的不良行為的憤慨,以及要求保護的請求和愿望。這樣的活動,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心智和語言素質,而且得到了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啟蒙教育,培養(yǎng)了綜合素質。

  二、突出能力的綜合訓練。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活動積極性,讓他們在“動”中學。因此,教師應把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寓于活動之中。如我們開展“十個一”活動,要求每個學生“發(fā)一則現(xiàn)代科技信息”,“收集一條科技小常識”、“提一個科學小創(chuàng)意”,“寫一則讀書筆記或心得”“編一份科技小報”等;顒又,同學們通過各種渠道積極搜集現(xiàn)代科技新信息,收集科技小常識。每個同學都作了讀書筆記,寫了讀書心得,還親自設計科技小報參加“六一”展評。此類活動,學生自己動手,不但學到了許多平時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而且使閱讀和語言實踐能力都得到了訓練。

  三、重視活動的實踐性。

  在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多種“感官參與”,在“動”中接觸事物,感知事物。如我校小記者團到掇刀義烏市場采訪后,同學們都寫出了300—400字的現(xiàn)場報道,課堂上開展一次評選活動,把評出的優(yōu)秀報道張貼在宣傳窗中。從這些報道中可以看出,不少同學對如今市場經濟迅猛發(fā)展作了很好的宣傳,也有不少同學對市場的一些焦點問題進行如實報道和評論。這種實踐活動,不但使學生能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而且提高了廣大學生采仿、撰稿的能力。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實踐活動的能力,我們還結合地方實際,挖掘地方資源,開展以語文學科為主題的各種實踐活動,來拓寬語文知識運用的時空領域,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生活,關注大自然的情感。如“家鄉(xiāng)小茶館的尋訪”、“荊門‘老萊子’路探源”、“給違規(guī)亂闖紅綠燈者的一封信”等,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開展調查研究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不怕挫折、敢于創(chuàng)新的個性品質。

  四、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人的創(chuàng)造力要在創(chuàng)造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我們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交叉活動,通過“發(fā)展”途徑進行“提高再創(chuàng)造”的訓練,使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發(fā)掘,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發(fā)展。如二年級老師設計的一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找春天》:老師先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春天,尋找春天;然后組織學生說春天,畫春天,寫春天;最后在班里舉行展示會。在這次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展示。這樣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

  五、注重學生生活空間,實現(xiàn)學生樂學。

  小學綜合實踐課要回歸生活和社會,我們不能將學生老是圈在學校,而要以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為線索,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全面實施教育。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在家庭、社區(qū)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動的組織形式要根據時空的特點,或班級,或小隊,因地制宜。要通過各種生活體驗活動,滿足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快樂和愉悅的同時獲得發(fā)展。例如:在教授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斷更新的通信家族》時,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觀察社會生活中發(fā)生的變化,體會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通過簡單的觀察、調查、探究及搜集資料的能力,學會與同伴們討論與合作。

  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文本學習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實踐學習完全變成灌輸式的文化學習過程,那么,綜合實踐活動也會名存實亡。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著學習的熱情,正是由于我們正確處理了實踐學習與文本學習的關系。從而使學生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求知欲望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在實際測量或估算中進行了一次研究性學習,學習過程是學生主動探究的,印象深刻,正是由于我們沒有只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讓學生去測量,去貼近生活,學習效果才十分明顯。

  六、多運用貼近生活的游戲。

  游戲是兒童自由表現(xiàn)最明顯的形式,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百折不撓的認證,自由表現(xiàn)和游戲是一致的。心理學家福錄倍爾甚至認為游戲在兒童方面是人類發(fā)展的最高表現(xiàn),因為只有游戲才是兒童心靈的自由表現(xiàn),是兒童最純潔且純精神上的產物。所以,利用游戲是學生產生興趣的最佳途徑。

  在二年級進行長度測量實踐活動中,我運用了游戲的方法,讓學生用尺子丈量自己的課桌、凳子的實際長度,結果同學們的情緒空前高漲,測量物體的能力大大提高,課后很多同學說:“我們太喜歡這樣的課了。”

  綜合實踐活動,為沉悶的教改帶來活力,讓學生感受到了開放自主的痛快,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了感受,在實踐中獲得新知,也在實踐中形成了意識,鍛煉了能力,讓學生的個性在實踐中得到張揚,讓學生的整體素質在實踐中獲得提高。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11

  [論文摘要]音樂欣賞教學是高等教育職業(yè)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完善大學生生理素質和心理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在高職院校開展音樂欣賞教學應當突破傳統(tǒng)的、單一的“聽賞”方式,采取具有時代特征的、能夠調動多重感官參與的、多層次多角度的綜合性欣賞教學,以滿足當代大學生的知識需求。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欣賞綜合性音樂教學

  近年來,音樂教育成為提高國民素質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日益被人們接受。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使人在實踐中得到全面、自由的發(fā)展,它對健全人格、愉悅人生、培養(yǎng)豐富的情感世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陂_展音樂課的諸多積極作用,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音樂欣賞課程。但是,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課往往采取單一的“聽賞”樂曲的模式。聽賞之前,教師針對即將要欣賞的音樂作品做解釋,如創(chuàng)作背景、作曲家生平、作品內涵等,然后進入聽賞程序,這時學生大多會趴在桌子上,有的學生聆聽音樂,有的打盹,還有的學生任由思想的野馬脫離了韁繩隨意馳騁……

  誠然,介紹音樂作品的背景與內涵對于音樂欣賞是重要的,但由于當代大學生知識面較寬,文化素質較高,因此在音樂欣賞課上,教師單一講解音樂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將各種藝術形式同音樂結合起來,使音樂欣賞形式綜合化。應采取綜合形式的音樂欣賞教學,全方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多角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避免音樂欣賞課流于形式。

  一、實施綜合性音樂教學的必然性

  近幾年,教育領域提出了“學科綜合”的新理念,我國第八次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了“提倡學科綜合”的教學要求,并進一步闡述了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這一理念的提出,無疑是對傳統(tǒng)音樂教學觀念的一大突破!皩W科綜合”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一種發(fā)展趨勢,是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回歸,是以人為本教育的具體體現(xiàn)。

  人類知識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學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研究表明,人類學習最有效的方法是綜合、整體地進行學習,也就是多感官、多角度、多領域綜合地進行學習。關于這一點,已經在各國教育界中達成共識。如美國教育專家艾伯利斯、霍弗在《音樂教育的理論基礎》一書中就闡述了此觀點:“實質上,所有能提供審美的和人文學科經驗的藝術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所以學校課程應該為提供相關藝術的經驗留有一些機會!迅鞣N優(yōu)秀的藝術作為一個整體,來發(fā)展對藝術在較高和較廣的境界的理解!瓕W科越是深入融合到學校的整體教育方案之中,就越能成為有意義的基礎的學習內容。人類需要發(fā)展對于周圍世界的美的敏感性和鑒賞力。當一個人開始理解其他藝術形式的審美價值時,他對音樂的美學價值的和敏感性也就提高了!贝送猓绹囊魳方逃邑惸崽亍だ啄谒摹兑魳方逃恼軐W》一書中提出了“綜合審美教育”的概念,他認為“每種藝術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樂中有旋律、和聲、節(jié)奏;繪畫中有色彩、線條、質感;詩歌中有比喻、形象、韻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每種藝術都可以借用其他藝術的要素,再與自己的領域同化,而許多藝術又可以借用非藝術界的要素,加以藝術地運用,轉化成表現(xiàn)素材”。由此可見,追求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已成為當代教育家關注的焦點。

  音樂教育應該成為音樂與各學科間聯(lián)系的紐帶,通過音樂與其他學科的綜合性教學,促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和理解音樂,通過以音樂為本的學科綜合性教學,改變過去學科教學之間的相互分離的現(xiàn)象,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視野,全面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進而提升審美教學的質量。此外,教師在音樂教育過程中適度的啟發(fā)和講解,可以使學生明白學科交叉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從而促進他們在其他學科學習上的融合,既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能力,又培養(yǎng)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

  二、實施綜合性音樂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

  眾所周知,自從有人類文明史以來,歌、樂、舞便緊密結合于一體。既然人類早期的音樂活動形式是綜合性的,音樂的雛形是融合詩歌、音樂、舞蹈于一身的綜合體,那么我們在欣賞音樂時就不能完全把音樂同其他藝術割裂開來,而應該把音樂作為文化藝術的一部分,把目光投向音樂背后深厚的文化背景,從與其相關的多元文化角度來聆聽音樂、感受音樂,打通我們的視、聽、味、嗅、觸覺,全身心投入來感悟音樂。音樂同其他文化藝術門類的結合方式眾多,以下將從四個方面闡述:

  1.音樂同文學聯(lián)姻?娝股竦钪凶顒尤诵南业膬蓚藝術門類——音樂和文學,伴隨著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十九世紀德國著名抒情詩人海涅說過:“語言的盡頭便是音樂的開始”,由此可見,音樂是文學的一種延伸,一種補充。在我國,音樂同文學相融合的形式兩千多年來依然存在,詩歌一直是文學史的主流。從“詩歌”的字面意思我們就不難看出,我國“詩”與“樂”自誕生之日起就緊密結合在一起。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每一篇都可以合樂歌唱!渡袝分小霸娧灾荆柙佈浴毙蜗蟮刂赋隽嗽娕c歌的內在聯(lián)系。縱觀中外優(yōu)秀經典音樂,無論是起源于兩千多年前的東方詩歌,還是流傳于公元前八世紀的荷馬史詩,或是后來發(fā)展成熟的16世紀意大利歌劇以及19世紀浪漫樂派的交響詩,很多杰出音樂作品都同文學作品相互聯(lián)姻、血脈相連。

  由于當代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是多渠道、多角度的,他們的知識面相對較寬,因此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課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文學知識,結合與所欣賞樂曲相關的文學作品,開拓學生的審美視野。如在欣賞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前,教師先向學生介紹18世紀德國詩人席勒和他的詩歌《歡樂頌》,當吟誦到“只要在你溫柔的羽翼之下,一切人們都成為兄弟”之處時,適時地播放貝多芬的終曲樂章,讓學生在輝煌的樂章中真切感受到超越時代、超越種族、超越地域、超越國界的人間大愛。席勒詩詞中的文字生動地界定著音樂的情感,反過來,貝多芬式的震撼樂音又烘托著詩歌的意境,二者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2.音樂同哲學結合。馬克思說過:“藝術、哲學和科學是人類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彪m然音樂和哲學藝術掌握客觀世界的方式不盡相同,音樂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哲學是人類對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但它們所掌握的對象都是同一個客觀世界。哲學代表著人類理性思維發(fā)展的最高形式,音樂代表著人類感性思維發(fā)展的最高形式,兩者共同建構著人類絢麗多彩的精神王國。那么,如何用具象的音樂來表達抽象的哲學呢?其實在浩瀚的音樂海洋中也不乏用音樂來表現(xiàn)哲學的實例:如在介紹理查·斯特勞斯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哲學家尼采的同名散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部著作是尼采里程碑式的作品,幾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在這部哲學巨作中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讓“超人”出世。教師在充分的理論鋪墊之后,讓學生聽賞這首關于抽象思想的音詩。理查·斯特勞斯完全采用尼采論著中的標題作為自己交響詩中各樂章的標題:“隱居人”“極度的渴望”“歡樂與熱情”“死亡之歌”“科學”“康復”“舞之歌”和“夜游者之歌”等八個樂章,斯特勞斯賦予這首音詩戲劇性的音樂沖突,可以說作品的梗概是尼采的,然而內容和細節(jié)上屬施特勞斯的風格。學生在這樣一部經典音樂作品中,不但得到美妙樂音的滋養(yǎng),同時對尼采的哲學有了全新的認知,通過細膩感性的音樂,多層次、多角度地理解抽象理性的哲學思想。

  3.音樂同繪畫攜手。音樂與繪畫是藝術領域中兩種不同的門類,從藝術的存在來劃分,音樂是時間的藝術,繪畫是空間的藝術;從藝術的運動方式劃分,音樂是動態(tài)的藝術,繪畫是靜態(tài)的藝術。然而,音樂和繪畫又存在著許多相通之處,兩者借助不同的媒介物,用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手段,向人們傳達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內容。音樂史學家安勃羅斯曾經說過“音樂是心靈狀態(tài)最偉大的畫家,也是一切物質最不高明的畫家”,道出了音樂和繪畫藝術的關聯(lián)。如說繪畫中的術語“色彩”“色調”和“線條”等詞時常作為音樂用語出現(xiàn)在音樂評論中,而音樂中的術語“節(jié)奏”一詞也經常用于界定繪畫中的風格。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牛頓曾對樂音的振動頻率及顏色的波長關系作過研究,他認為音樂中的C、D、E、F、G、A、B七個音的音高分別同繪畫領域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相對應,這也給音樂教育工作者們試圖將樂音同色彩相結合提供了理論依據。我國著名音樂教育家趙宋光先生曾經明確提出,當前不僅要努力克服聽覺(音樂)與視覺(美術)彼此分割的傳統(tǒng)習慣,還應注意對一向被忽視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予以特別關懷。

  當欣賞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斯克里亞賓的交響詩《普羅米修斯》時,可以嘗試把各種調性與具體的色彩相對應,如用白色、紅色代表c大調;棕色、金色、橙色、玫瑰色代表G大調;黃色代表D大調;玫瑰色代表A大調;藍寶石代表E大調等。教師可以效仿斯克里亞賓的做法,用投影做成七色光鍵盤,把色彩投放到幕布上來配合音樂,以產生聽覺與視覺相結合的藝術效果。學生在這種雙重感官的刺激下,能夠對這首交響詩有進一步的了解。

  4.音樂同戲劇聯(lián)袂。音樂同戲劇天生就有著不解之緣,我們知道,現(xiàn)存最早的戲劇產生于公元前五世紀的古希臘,戲劇產生的基本元素之一就是屬音樂范疇的民間歌舞。此外,在古希臘時期上演最頻繁的戲劇中總有“歌隊”的助威,一方面對戲劇起著烘托氣氛的作用,一方面擔任著大幕的職責。由此可知,音樂和戲劇有著必然的種種關聯(lián)。因而,教師在設計音樂欣賞課時就要考慮將戲劇元素融入其中。如設計欣賞19世紀浪漫樂派大師瓦格納的音樂戲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時,就要著重強調音樂同戲劇的結合,兩者相互依托,相互協(xié)助,這時音樂是手段,戲劇是目的,音樂與戲劇共同聯(lián)手為“樂劇”的發(fā)展推波助瀾。

  由于大學生生理、心理都已趨向成熟,具備了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并且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望,此時期的音樂欣賞課程應當充分挖掘音樂的文化內涵,加強音樂與其他藝術和相關文化的聯(lián)系,這為接受綜合性的文化積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建立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滲透是當代教育發(fā)展的趨勢,音樂欣賞課程也在探索綜合性教學的過程中體現(xiàn)其學科價值。音樂是人文的,因此不應只是單純追求知識技能,而應該追求對文化品格和精神內涵的感受和理解。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音樂常常讓我們感受到心靈的震撼和精神的超越,我們應借助音樂獨特的藝術魅力,聯(lián)合一切相關知識領域,深入挖掘音樂文化內涵,通過有限的課堂欣賞教學擴展學生無限的藝術視野,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音樂修養(yǎng)和文化素質,陶冶高尚的藝術情操,最終達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12

  【摘要】電工技術是理工科專業(yè)的一門主要技術基礎課程。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電工技術課程的革新改進也勢在必行。本文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為宗旨,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闡述了對電工技術課程的實踐教學進行綜合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電工技術 多媒體 主動學習

  1.教學目標的改革研究

  電工技術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關于電工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學會基本的分析方法,鼓勵學生了解電子技術和電工領域的新知識和新技術[1]。因此要求在教學上一定要以“增強理論基礎教學,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性”為課程目標,加強基礎知識的傳輸,為學生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電工技術還是一門實踐性能較強的學科,教師在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應多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興趣,自主地去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

  新的教學目標是基于支撐不同專業(yè)基礎平臺的角度,以全面培養(yǎng)綜合人才為出發(fā)點,加強電工技術課程改革,促進學科建設。高校不僅要讓各專業(yè)學生通過多樣的學習途徑掌握電工技術的理論知識,還要激發(fā)學生動手實踐的興趣愛好,鍛煉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高校通過培養(yǎng)精英的教師團隊、建設遠程教學實驗平臺、完善開放實驗室,承擔起培養(yǎng)高素質多功能型應用人才的重任。

  2.教學內容的改革研究

  電工技術是理工科學生一門專業(yè)的基礎實踐性課程,其覆蓋的專業(yè)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工程造價、土木工程等。因此需要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使其與后續(xù)學習的專業(yè)課程相符合。教學內容應以掌握概念為基本,減少數(shù)理論證過程,強調應用技能的學習。例如,在教授電氣專業(yè)的學生時,教師要提前與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教師溝通教學需求和教學內容的銜接。此外,在教學時還要充分結合電氣專業(yè)的專業(yè)特點,有針對性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刺激學生學習興趣,為之后的其他專業(yè)課學習打下基礎。

  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電工技術不斷涌現(xiàn)新的知識,因此教學內容也應該增加一些相應的前沿知識和新興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引入先進的知識內容,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并及時剔除原有的、脫離實際的理論知識。

  3.教學方法的改革研究

  在電工技術教學改革中,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2]。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充分的機會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創(chuàng)新性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3]。同時,也不能忽略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負責整個教學的設計和組織,給學生提供多種學習資源,包括分配具體的教學任務、講授完成項目所需的基本理論知識、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難題時的指導等。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小組交流討論的情境,給他們在小組研討中自由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成員之間通過相互協(xié)商來解決各種難題,以達到全體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電工技術課程內容多但課時不多,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了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設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討找出問題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自主查閱資料,總結分析并找出問題的答案,由被動接受者轉變成主動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者,由此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繼而提高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能力[4]。

  就現(xiàn)在的學習模式來說,學生的理論知識是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的。電工技術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基礎課程,為了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可以安排學生參觀相關的工程實驗室,比如說在應用電子、電子線、電氣控制、計算機裝配等實踐基地,教師積極創(chuàng)造相應的條件讓理論能力較強且具有動手能力的學生在實驗室中進一步學習,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4.結語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打牢理論基礎,電工技術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雖然電工技術教學改革任務艱巨,但是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經過一系列的嘗試、實踐并總結經驗,一定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美玲,劉偉,王波,肖烜.電氣專業(y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改探索[J].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xx, 38(2):46-49.

  [2]陳浩.不屑于教學方法:大學教改抹不去的痛[J].決策與信息, 20xx(3).

  [3]劉芳.基于探究式學習的信息技術教改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xx(12).

  [4]陸廣地.陶行知教育思想與高職數(shù)學教改[J].高教學刊, 20xx(4):165-166.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13

  論文關鍵詞:實踐哲學 實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論文摘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它在這幾年的實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實踐哲學的復興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發(fā)展提供了一種新的哲學范式。以實踐哲學作為理論基礎回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真,對綜合實踐活動提出了一些要求,有利于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斷走向成熟。

  哲學是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實踐哲學作為西方現(xiàn)代哲學的轉向,超越了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和近代的理論哲學,為哲學的發(fā)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范式。它面向人生活的整個世界,關系人的獨特的存在方式,這與教育是面向人、培養(yǎng)人的發(fā)展的實踐有著天然的內在聯(lián)系,教育的改革也紛紛將實踐哲學作為其理論基礎。而作為本次新課程改革亮點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是立足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并且以實踐活動作為該課程實施的主要方式,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因此,從實踐哲學的角度分析人的實踐活動的本質,審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必將為該課程的實施帶來新的理論要求和指導。

  一、實踐哲學的基本觀點

  (一)實踐哲學注重人的主體作用

  實踐哲學強調人在實踐活動中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承認人的主體性是人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能夠實現(xiàn)自己價值的實踐活動的前提。這里的實踐是人所特有的、趨向一定目的的活動,正如在亞里士多德實踐哲學中提到的“在實踐中確有某種為其自身而期求的目的,而一切其他事物都要為著它”[1]那樣。

  實踐哲學主張從人本身的生存活動出發(fā)去理解人、人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系,認為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價值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得以彰顯,實踐是人的存在的本質要求。實踐哲學關注的人是活生生的、鮮活的生命。也就是說,這里的“人”不只是作為實體存在的人,更為重要的是有著思維和意識的人;這里的“人”是有自主性的人,能夠自覺地把自己視為主動者,把外物視為被動者[2],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動,并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里的“人”是有能動性的人,即在行動之前會自覺地確立實踐的目的,制定實踐活動的計劃,選擇實踐活動的策略、政策,用以保證未來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這里的“人”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能夠打破自然界和自身的限制,從而不斷超越現(xiàn)實,達到理想的未來。

 。ǘ⿲嵺`哲學的本質特征是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

  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不能被僅僅理解為理論來自實踐又指導實踐。實踐哲學認為,理論始終要面向現(xiàn)實,使理論成為實踐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成為現(xiàn)實本身的構成要素,而不是外在的說明,從而服務于改變現(xiàn)實的實踐運動。

  首先,理論與實踐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統(tǒng)一,理論服務于實踐。理論學習的目的不僅在于認識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性,還在于運用對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使其不斷取得勝利。其次,也正是在運用理論的過程中,主體才能形成對理論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練掌握,從而真正將學習到的理論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再次,理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發(fā)展,即實踐對理論具有反作用。隨著實踐的發(fā)展和認識的深入,只有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錯誤的理論才能被發(fā)現(xiàn)、糾正或推翻,而正確的理論才能被證實,并獲得進一步發(fā)展。

  (三)實踐哲學以整個生活世界為基礎性對象

  實踐哲學把整個生活世界作為自己的出發(fā)點,肯定了人生存的基本領域——“生活世界”和人的生活實踐,肯定了這個領域對人類的重要性和對人類所有理論的基礎性和先在性[3]。實踐哲學涉及了人類生活的基本方面,它并不指向單一的、特定的對象領域而是涉及人類自身對象化的所有領域,是人、自然、社會間相互關系、相互作用、相互滲透所形成的有機的整體,是人的整個生活世界。

  首先,實踐改造的自然維度,生成發(fā)展了人化自然,將自然維度引向了與人有關的生活世界,使人化的自然成為實踐哲學的關注對象。

  其次,作為人的存在必定不是單一的個人,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都在人能動的、有意識的實踐活動中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每個人在改變他和其他人的關系,改變他和自然界的關系時也完成了對自己的改造。

  再次,人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目的、意識等來改造社會客體,使社會向著人所需要的方向變化和發(fā)展,使社會成為真正人化的社會進而將社會納入實踐哲學的對象范圍之內。

  因此,人、自然、社會的統(tǒng)一構成了人的整個生活世界,是實踐哲學研究的基礎性對象,是人的實踐活動的現(xiàn)實基礎。

 。ㄋ模⿲嵺`哲學以生成論的思維范式為主導

  實踐哲學的主導思維范式是生成論的思維范式。因為實踐哲學以感性具體的實踐為根基,它所追尋的根基不在生活實踐之外,而是在生活實踐之中。而生活世界處在生生不息的變化之中,是不確定的,因而實踐也不可能是固定的、按照既定藍圖亦步亦趨的準確實施,而是一個不斷生成的過程。

  首先,從實踐的主體來看,作為主體存在的人不是一個已經完成的人,而是不斷生成的人,因為成長不是已完成的生長,人沒有一個恒定的畫像,人總是不停地進入生活,不停地變成一個人[4],F(xiàn)實的人總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人的生成發(fā)展和社會的生成發(fā)展與實踐的對象化活動具有一致性。其次,從實踐的過程來看,實踐過程是復雜的、多變的,再加上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科學認識,往往不能夠一次性獲得,客觀事物的本質也有一個受實踐制約的.逐步顯露的過程。因此在實踐的發(fā)展過程中,需要根據客觀規(guī)律和具體情況改變已經制定好的計劃、方案,調整實施,以確保實踐活動達到預期的目標和結果,也就是說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需要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

  二、實踐哲學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行動指要

 。ㄒ唬┲匾晫W生的主體地位

  實踐哲學強調人的主體作用,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體,我們要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于實踐的環(huán)境。要相信,只要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尋找課題,關心學生關心的、想了解的問題,鼓勵學生深入研究,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必定會有所收獲。即便遇到困難,經歷失敗,學生也會從中汲取大量的經驗教訓,萬不能因為害怕學生學不好而剝奪學生的自主權。

  例如,在一次以“哭泣的水溝”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由于學校旁邊有一條小河,河里總是散發(fā)著一股難聞的氣味,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學生的關注。于是學生自己確定了活動的主題,并進行了實地考察、采訪,通過查資料、師生互動、討論質疑等方式的實踐活動,學生終于找到了水溝被污染的各種原因,還自主研究制定出治理臭水溝的方案。這個案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重視,熱情也被積極地調動起來,學生的能力和素質也在活動中獲得了相應的發(fā)展。當然,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是必要的,但絕不能一手包攬學生的全部活動,而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真正把受教育者當做一個完整的主體看待,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發(fā)展,并以此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ǘ┳⒅貙W生的理論知識在現(xiàn)實操作中的運用

  實踐哲學中的理論與實踐不是二元的對立,而是在實踐活動中的有機統(tǒng)一。必須將普遍的理論具體化、個性化到現(xiàn)實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彰顯理論的指向作用,使其服務于實踐,推動人們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理論的科學性可以在實踐中得到驗證、強化和進一步發(fā)展,使主體獲得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中教師要注意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操作結合起來。例如,某老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景區(qū)交通污染”狀況調查中,學生在制定方案計劃時,本打算采用噪音測量器測量空氣的污染程度,但是他們沒有借到儀器,又不愿浪費錢去買一個。最后一個學生想出辦法:只要準備瓶子、管子等簡單的東西,然后到不同的地方裝上空氣,最后把裝有空氣的瓶子倒過來用管子輸入水,哪個瓶子中的空氣多即二氧化碳多,就表明那里的污染大一些[5]。這一建議正是源自學生看書獲得的知識,建議被采用后,該生在活動中展示出很高的積極性。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要盡量使學生已有的學科課程知識和通過課外學習獲得的知識都能夠在活動中得到應用、延伸、綜合、重組和提升。當學生能夠根據活動中的具體狀況活用書本上的知識,把理論運用于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困難時,他們就會獲得很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對活動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從而使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學生在知識的應用過程中,體驗到知識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他們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進而大膽提出解決問題的新觀點、新思路和新方法,并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獲得對已有知識的反思能力。這會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

 。ㄈ⿵娬{課程內容的改變和延伸

  實踐哲學的對象面向整個與人有關的生活世界。學生生活在一個由個人、社會、自然等基本要素構成的完整世界中,而且這些要素交匯融合、彼此聯(lián)系,僅僅依靠書本知識的學習已經不能滿足學生作為一個真正社會的人的存在的需求。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應涉及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和領域,涵蓋學生與自然、社會生活和自我的關系的基本問題,使學生在親近自然,參與社會和與他人積極交互的過程中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綜合實踐活動要勇于打破教室和學校的束縛,將學校、家庭、社會和自然界融合起來。首先,活動的課程內容要親近自然,豐富學生對人與自然關系的了解與認識,培養(yǎng)他們關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和態(tài)度,并進一步促使其參與環(huán)境保護活動,形成初步的環(huán)境保護能力。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生活和服務社會的意識,增強他們對社會的了解與認識,增強其社會實踐能力,關注學生的社會行為、態(tài)度和價值觀,幫助他們形成社會責任感、勞動觀和道德觀等。這也要求學校要呼吁所在社區(qū)和社會各部門的積極協(xié)作,配合學生外出參觀、訪問、調查,爭取在各地建立圖書館、博物館等青少年活動場所。再次,要重視學生與他人或自己有意識的交互活動,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養(yǎng)成負責任的生活態(tài)度。

 。ㄋ模╆P注綜合實踐活動的生成性

  實踐哲學的思維范式是以生成論為主導的思維范式,它要求以生成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實踐活動的主體、活動過程和活動結果等。

  首先,學生在與實踐活動的“對話”中,不斷生成發(fā)展成為“新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打破了已有的僵化的課堂,引導學生投身于實踐生活中,啟發(fā)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之中通過分析、思考和判斷發(fā)展、鍛煉自己的思維,并在多種可能性之間通過慎密的思考和負責的行為不斷發(fā)展成為趨于完善的“人”,成為一個不斷生長發(fā)展的能動自覺的主體。

  其次,實踐哲學認為實踐不是固化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是復雜的,隨時都可能出現(xiàn)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況。教師要適時引發(fā)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讓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生成新課題,自主完成方案、計劃的修正和調整,確;顒有Ч膶嵭。例如,某學校以“牛奶”為主題進行了系列活動的規(guī)劃與實施。在教師講解牛奶的營養(yǎng)、牛奶與健康的關系時,突然有一位學生問老師:“牛奶這么好,那為什么我們每天都喝牛奶,而農村的小朋友卻很少喝牛奶呢?”顯然這是活動過程中生發(fā)出來的問題[6],只要教師積極地適時引導學生探究,該活動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再次,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生成性和發(fā)展性,因此,對活動結果評價也應該以發(fā)展性的評價為主,即學校和教師不應過多地關注活動的結果和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作品,而應注重學生能力的獲得和生命的成長。即使活動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xiàn),教師也不能盲目地否定活動的意義和價值,而應肯定活動的階段性成果并汲取活動中的經驗教訓,以獲得更長遠的發(fā)展。

  總之,實踐哲學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著一種天然的內在聯(lián)系。實踐哲學的復興為綜合實踐活動走出困境提供了一種良好的契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只有回歸實踐哲學,回歸本真的實踐,根植于實踐才能走出困境,獲得新生。

  參考文獻:

  [1]苗力田.亞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4.

  [2]孫曉毛.略論人的實踐活動中的主體性原則[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1998,(4):1-5.

  [3]金生.教育哲學是實踐哲學[J].教育研究,1995,1:17-22.

  [4]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學會生存[M].華東師范大學比較研究所,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1197.

  [5]陳宏貞,賀方秀.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J].科技資訊,2008,(32):216.

  [6]顧建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6.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14

  為適應21世紀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根據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和我國衛(wèi)生服務的發(fā)展要求,作為地方高等醫(yī)學院校如何克服以學科為中心的三段式課程模式存在的課程間橫向聯(lián)系松散、內容交叉重復、基礎與臨床脫節(jié)的弊端己成為基礎醫(yī)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丨1]。近年來,寧夏醫(yī)科大學認真分析課程教學模式,以基礎聯(lián)系臨床,臨床反哺基礎作為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臨床前基礎醫(yī)學實驗教學改革,在全國率先開設了一門加強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早期銜接,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的新型課程——臨床前基礎醫(yī)學綜合實驗課程,并納入寧夏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麻醉醫(yī)學、口腔醫(yī)學等本科專業(yè)的培養(yǎng)計劃。現(xiàn)將本課程近兩年的實踐過程總結如下。

  一、臨床前基礎醫(yī)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實踐

  (一)課程的基本內容。

  臨床前基礎醫(yī)學綜合實驗課程屬于創(chuàng)新性實驗,它以人體主要系統(tǒng)器官的主要疾病為引導,以問題為中心,通過動物實驗模擬一個重要器官疾病的病理病生過程,從細胞、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生化生理的功能改變乃至藥物干預等方面進行實驗研宄。課程包括實驗技術導論、急性實驗動物操作2個基礎性實驗及脊髓損傷、酸堿平衡紊亂、失血性休克及其搶救、血液循環(huán)機能障礙、缺氧與呼吸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性細菌性腹膜炎、實驗性肝損害致肝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9個綜合性實驗丨'課程總學時為78學時,其中包括18學時的課堂講授及60學時實驗,于第三學年第一學期開設。

  (二)課程的教學形式.

  由于課程所有實驗屬于創(chuàng)新性實驗,為了幫助學生對基礎知識歸納整理,課程采用了由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上升為理論的教學法。首先,利用20學時的理論教學進行相關多學科知識的復習,給出典型病例,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查找資料、尋找答案,進行病例討論,強化知識構架。在對典型病例的病理生理過程有了明確的認識后,接下來進行相預后的效果。在實驗結果收集完成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實驗結果討論,使學生能夠應用所學的基礎醫(yī)學知識,深刻的理解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認識疾病的本質,了解個體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具體學時分配如下:實驗一:實驗技術導論,課堂講授2學時;實驗二:急性實驗動物操作,實驗3學時;實驗三:脊髓損傷,課堂講授2學時,實驗6學時;實驗四:糖尿病,課堂講授2學時,實驗4學時;實驗五:急性細菌性腹膜炎,課堂講授2學時,實驗8學時;實驗六,失血性休克及其搶救,課堂講授2學時,實驗7學時;實驗七:缺氧與呼吸功能不全,課堂講授2學時,實驗6學時;實驗八:酸堿平衡紊亂,課堂講授2學時,實驗4學時;實驗九:血液循環(huán)機能障礙,課堂講授2學時,實驗8學時;實驗十:實驗性肝損害致肝功能障礙,課堂講授2學時,實驗8學時;實驗十一:腎功能衰竭,課堂講授2學時,實驗4學時.

  (三)課程的教學安排。

  課程的9個創(chuàng)新性實驗內容涵蓋基礎醫(yī)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生理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等學科,由于實驗內容復雜,因此在課程安排方面有著較大的難度,脊髓損傷、糖尿病、急性細菌性腹膜炎等部分實驗造模后需要一段時間后才能觀察實驗結果,因此這些實驗不可能在一個集中的時間段來完成。此外,課程在五年制臨床醫(yī)學本科等專業(yè)的第五學期開設,同期開設的課程還有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等課程,而酸堿平衡紊亂、血液循環(huán)技能障礙、腎功能衰竭等實驗必須要等到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等課程的相關知識學習之后才能開設,否則學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

  因此,在課程開設之前,教學辦要與病理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生理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等學科溝通,在不影響這些學科承擔其他教學任務及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前提下,制定課程的學期課表。課表制定完畢后,各學科及學生辦核查無誤后,正式下發(fā)并上報教臨床前基礎醫(yī)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實踐與體會創(chuàng)建新型實驗課程是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的.有效手段。寧夏醫(yī)科大學近年來開設了一門新型實驗課程一臨床前基礎醫(yī)學綜合實驗課程,引導和強化基礎醫(yī)學各學科的交叉與綜合,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在本科教學改革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文章總結并分析了這門新型課程在實踐過程中的經驗及現(xiàn)存問題,并提出了應對措施關基本動物模型的制備?觀察病理'病理生理變化及藥物干務處備案。在第一輪開設時?病理生理學學科教師承擔“失血性休克及其搶救’實驗時發(fā)現(xiàn),學生急性實驗動物操作普遍較差,經基礎醫(yī)學院商議,立即叫停實驗,增加了3學時的“急性實驗動物操作”,從而保障了后續(xù)實驗的順利進行。

  (四)課程的反饋意見。

  在經過第一輪的教學之后,基礎醫(yī)學院及時組織參與課程的所有授課教師及實驗技術人員進行總結。同時,經過反復論證,為學生制定了包括20個問題的問卷調查表,下發(fā)284份,收回有效問卷283份,經統(tǒng)計分析,93%學生對這門新型課程有著濃厚的興趣,80%學生認為開設課程非常有必要,89%學生認為課程的開設對于基礎醫(yī)學知識的回顧及理解很有幫助,94%學生認為課程的開設對于科研思維及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

  教師及學生的主要反饋意見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課程涉及的大部分實驗均超過既定學時,原定下午6點完成的實驗往往要到8點才能結束,此外,實驗環(huán)節(jié)中不可預定的突發(fā)因素較多,導致教師、學生負擔過重;(2)由于學生尚未開始學習診斷學課程,不了解疾病的癥狀、體征等詞匯含義,教師在授課時難度偏大;(3)由于學生人數(shù)較多,教師在手術示教時,視野范圍較小,不能顧及全部學生;(4)學生過于關注實驗操作過程,對實驗后的討論環(huán)節(jié)興趣不大,影響了課程開設的意義。

  此外,教學辦追蹤了第一批學習課程的學生進入臨床學習后的表現(xiàn)。臨床醫(yī)學院的教師反映,這批學生一進入臨床就顯示出與往屆學生不同的素質和能力,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扎實的基礎知識及技能,使學生在臨床學習中游刃有余。臨床教師對本課程所起到的承前啟后、開拓思維的作用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臨床前基礎醫(yī)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實踐體會

  臨床前基礎醫(yī)學綜合實驗課程屬于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早期銜接的新型實驗課程,經過第一輪的開展,效果突出,現(xiàn)己形成較成熟的模式,但存在著教師、實驗技術人員及學生精力投入過大及教學經費投入過多的現(xiàn)狀,若不改變,可能會使課程不能順利開展下去。

  因此,在第一輪教學的基礎上,必須對本課程的實踐過程進行優(yōu)化。

  (一)優(yōu)化實驗方案。

  針對實驗周期過長,要求實驗負責人提出優(yōu)化實驗的具體方案,縮短實驗時間,部分周期長的實驗步驟以錄像形式替代。

  (二)重新拍攝全部實驗過程制作實驗教學電教案例。

  根據優(yōu)化后的實驗方案,重新拍攝包括急性動物操作在內的10個實驗,制作實驗教學電教案例,在中心網站及課程網站上發(fā)布,有利于學生自學及未修課程的其他專業(yè)學生學習。

  (三)學習課程前的準備。

  臨床醫(yī)學、麻醉醫(yī)學、口腔醫(yī)學等專業(yè)的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的暑期,必須參加學校開展的早期接觸臨床活動。加深學生對臨床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習基礎課程的興趣,鞏固學生的專業(yè)思想,為課程的順利實施奠定前期基礎。此外,邀請己參加過該課程的學生代表給即將學習該課程的學生進行講座,了解該課程的學習方法和注意事項。

  總之,臨床前基礎醫(yī)學綜合實驗課程屬于新型課程,在實踐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還有待于在實踐中進一步評價和完善。

【綜合實踐課程論文】相關文章:

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探索論文09-13

淺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習中的誤區(qū)論文09-09

推進區(qū)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實行論文09-09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論文07-28

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總結08-01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心得03-17

綜合實踐課程教學計劃10-19

高職課程綜合模式的探討論文09-10

高職課程綜合模式探討論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