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保險業(yè)如何E路平安?
在這個“無網不入”的信息時代,網絡正以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推動著傳統(tǒng)商務活動向現(xiàn)代電子商務轉變。在這種背景下,網絡保險應運而生,網絡保險是指保險企業(yè)利用網絡來開展一切活動的經營方式,它包括在保戶、政府及其它參與方之間通過網絡工具來共享信息并完成商務活動、管理活動和消費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電子商務方式,網絡保險自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然而,這其中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風險。
網絡保險在中國
最早出現(xiàn)網絡保險的是美國,目前,幾乎所有的美國保險公司都已上網經營。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網絡保險業(yè)務還剛剛開始起步。1997年11月28日,由中國保險學會和北京維信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共同發(fā)起成立的我國第一家保險網站——中國保險信息網,向公眾開通運行,并進入國際互聯(lián)網,這表明我國保險已經開始邁進網絡大門。而同年12月,新華人壽公司在網上完成的第一份網上保單更是標志著我國保險業(yè)已經搭上了網絡快車。2000年3月9日,國內推出首家電子商務保險網站——“網險”(www.orisk.net),該網站由太保北京分公司與朗絡電子商務公司合作開發(fā),真正實現(xiàn)了“網上投保”。
“網險”目前推出了包括網上個人和團體保險2大類30余個險種。與此同時,其他保險公司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網絡保險業(yè)務。2000年8月1日,國內首家集證券、保險、銀行及個人理財于一體的個人綜合理財服務網站——平安公司的PA18正式向外界亮相,其強有力的個性化功能開創(chuàng)了國內先河。同年9月22日,“泰康在線”全面開通,這是國內首家通過保險類CA認證的網站,F(xiàn)在國內的保險公司幾乎都擁有了自己的主頁,開始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推出自己的網絡保險服務。
綜合來看,我國的保險網站可以分為3種模式:一是保險公司自己開發(fā)的網站。這類網站主要限于推廣自家公司的險種,例如平安PA18、泰康在線等;二是專業(yè)財經網站或綜合門戶網站開辟的保險頻道,其目的在于滿足其消費群的保險需求,例如和訊和上海熱線的保險頻道;三是獨立的保險網,也稱第3方網站,他們不屬于任何保險公司或附屬于某大型網站,他們是為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客戶提供技術平臺的專業(yè)互聯(lián)網技術公司。目前國內較具影響的獨立保險網有:易保網、中國保險網、吉利網等。
機遇與威脅并存
然而,在保險企業(yè)享受現(xiàn)代網絡技術的風光時,也面臨著方方面面的問題,不僅有技術方面的問題,而且還涉及到社會經濟、法律、稅收、安全保護等方方面面的風險。正所謂:機遇與威脅并存。
機遇主要表現(xiàn)在:我國擁有廣闊而優(yōu)良的潛在市場。目前,我國的Internet用戶已在2250萬以上,其中有17.38%的網民希望通過網絡得到金融、保險服務。網民增長速度很快,上網人數(shù)平均每個季度遞增8%。網民逐步顯現(xiàn)出年輕化、知識化的特征,并且平均收入水平較高。這些網民觀念新,樂意選擇優(yōu)秀的保險品種,有利于網絡保險業(yè)務的開展。另外,從保費收入與居民儲蓄余額的對比來看,發(fā)展中國家整個保險業(yè)的保費收入占儲蓄余額的比重一般為7%,發(fā)達國家一般為15%。我國保費收入僅占居民儲蓄的2.3%。通過開展網絡保險可以擴大保險產品在網上的宣傳,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更加便利,雙方的信息對稱和容量擴大,能夠推動我國保險潛在市場變成現(xiàn)實市場。
與此同時,威脅我國發(fā)展網絡保險的一些因素也開始浮出水面:一方面是觀念與意識的制約。傳統(tǒng)的購物習慣根深蒂固,許多人還不適應“鼠標+鍵盤”的投保方式。尤其是人們的觀念和信心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引導人們對“數(shù)字市場”建立起與“物理市場”一樣的信心,需要各個方面的大力推動。
另一方面是隨著中國正式加入WTO,一些對外開放承諾的付諸實施,國外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