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4篇【精選】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能夠回答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2、認識8個生字
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會、學習作者按照四季的順序描寫銀杏樹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導入新課
二、自讀課文
1、自由讀、讀通順
2、自讀課文,找出文章的總寫句。
3、再讀課文,說說銀杏樹一年四季的特點。
三、理解課文
1、理解內(nèi)容
銀杏樹一年四季的特點是什么?選擇最恰當?shù)脑~語進行概括
2、理解寫法
文章的結(jié)構(gòu)
這篇文章的寫作結(jié)構(gòu)是什么?
明確:總分的'結(jié)構(gòu)形式。
寫作的順序
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順序?qū)懙摹?/p>
段落:抓住事物的重點或特點。
詞句:有許多好詞佳句
四、積累內(nèi)化
1、說說你從這篇文章中認識了哪些詞語
2、把自己積累寫來的東西寫在摘抄本上。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十二)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jié)合有關(guān)事例,使學生明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逐步養(yǎng)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jié)合有關(guān)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結(jié)合有關(guān)事例,使學生明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
2、認真觀察課本插圖,結(jié)合有關(guān)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道理。
教學難點:
通過課本插圖和有關(guān)事例,逐步養(yǎng)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以及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結(jié)合有關(guān)事例,使學生明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逐步養(yǎng)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一年級起,我們就開始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中我們學到了關(guān)于寫字、讀書、寫日記等方法,為我們以后養(yǎng)成習慣打下了基礎(chǔ)。今天,我們來學習這最后一個習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二、指導看圖,領(lǐng)會內(nèi)容
。ㄒ唬┲笇в^察第一頁
1、學生自由觀察,思考:圖上有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這是會時想些什么?
2、指明回答,教師補充
第一幅:在天文臺,老師和同學參觀古代的天文儀器。同學門看到這臺儀器,一定為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感到驕傲。
第二幅:在天文臺的天文展覽館內(nèi),墻上貼著宇宙中星體的照片,希望大家長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奧秘。
第三幅:簡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圖畫,大多出自著名書法家和書畫家之手,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同桌共同參觀三幅圖,回顧主要內(nèi)容,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指導觀察下兩幅圖
1、學生自由觀察插圖,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思考:圖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意義?
2、同組相互交流,感受體會
。ㄈ⿲W生交流:觀察了這些圖畫,你有什么想法?
三、教師小結(jié)
四、練習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1、自由練習
2、臺前介紹
3、教師評價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結(jié)合有關(guān)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道理,逐步養(yǎng)成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從小就要到學校里學習知識,長大后才能勝任祖國交給我們的工作。因此,學習知識就是為了——(學生齊答:運用)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在實踐中學會運用。
二、指導看圖
教師帶領(lǐng)學生依次觀察插圖,弄清圖中內(nèi)容。
1、第一行兩幅
(1)教師簡單介紹
。2)學生討論:控制室和播放室的幾位同學是怎樣工作的?
。3)班級交流
2、第二行左圖
。1)提問:圖上的同學在干什么?表情如何?
(2)教師小結(jié):這幾位同學的字真棒,但這并不是輕易得來的,而是他們長久的練習換來的。只要大家堅持天天練習,相信有一天你們的字會寫的更好!第二行右圖:(1)學生仔細觀察,回答:從圖中得知,演講要注意什么?
(2)請一位同學作一次簡短的演講,學生評價。
。3)教師總評
3、第三行左圖
。1)觀察圖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2)自由練習朗誦,體會方法。
第三行右圖
。1)觀察插圖,回答:圖上的人在干什么,黑板報出的怎樣?
(2)教師補充:辦黑板報要先選擇好內(nèi)容,確定欄目,設(shè)計圖案。
4、左上圖
學生觀察,談?wù)勗鯓泳幨殖瓐螅?/p>
5、右下圖
。1)教師簡介
。2)學生交流:他們演的怎樣?怎樣才能演好課本。
。3)教師小結(jié):參加課本劇演出,可以鍛煉自己運用語文的能力,陶冶藝術(shù)情操,培養(yǎng)自己多方面的情感。
三、談收獲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1、長江之歌
教材分析[題解]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歌詞,王世光作曲,胡宏偉作詞!伴L江之歌”題意是關(guān)于長江的歌,唱長江的歌,贊長江的歌。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發(fā)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長6300千米,流經(jīng)11個省、市、自治區(qū),注入東海。它源遠流長,與黃河一起,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哺育
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被譽為“母親河”。它是永遠值得贊頌的。
[結(jié)構(gòu)分析]
這首詩歌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麗,表達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全詩共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jié)):寫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節(jié)):寫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
這兩部分運用前后兩次出現(xiàn)的“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貫通起來,以對長江“贊美”、“依戀”的真摯感情作主線,把長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力量無窮、貢獻巨大融為一體教學要求:
1.學會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語言。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
(板書:長江之歌)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歌詞。
2.出示地圖,指出長江的位置和所流經(jīng)的地方。
3.你們對長江了解多少呢?
4.放錄音。
《長江之歌》歌詞豪放,歌聲雄渾,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描紅田字格中8個生字。
(3)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依戀蕩滌塵埃磅礴灌溉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乳汁哺育挽起蕩滌塵埃灌溉奔去各奔東西
(2)指名逐詞讀,指點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qū)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美好的儀表舉止。
依戀:留戀,舍不得離開。
蕩滌:洗滌。
塵埃:塵土。
磅礴:氣勢盛大。
灌溉:把水輸送到田里。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分節(jié)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5.四人小組自由讀課文,討論:哪些地方讀懂了?交流。
三、指導寫字
1.指導寫字。
乳:左右基本等寬。
汁、哺、挽、滌、埃:左窄右寬。
灌、溉:左窄右寬,因筆畫較多,寫時要緊湊些。
2.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指名朗讀課文
三、精讀訓練
1.觀看系列片《話說長江》片斷,聽《長江之歌》!对捳f長江》這部系列片讓我們感受到了長江那宏偉、壯觀的氣勢,作者說——
2.出示: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3.自由讀,說說讀了詩句想了解什么?
4.交流、討論。
5.精讀第一節(jié):
。1)自由讀,四人小組討論: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資源?
(2)交流:
出示:你從雪山走來,
春潮是你的風采;
你向東海奔去,
驚濤是你的氣概。
。ā把┥健痹谧鎳淖钗鞑浚皷|!痹谧鎳淖顤|端,長江能從祖國的最西部走來,向祖國的最東部奔去,說明她的源泉是無窮的)
指導朗讀:這兩個分句我們該怎樣讀,哪些詞提示了你?
(3)默讀第一小節(jié),思考: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兒女”:只有母親才會哺育兒女,在這里把長江比作了母親,而且長江哺育的是各族兒女,可見這位母親的胸懷是多么寬闊。)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保哼@里又把長江擬人化了,長江很長,它就像母親伸長那健美的臂膀,從西至東,把祖國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讓它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永不分離)
指導學生看地圖,并聯(lián)系實際想象體會“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導朗讀:這一句我們要讀得深情。
6、精讀第二節(jié)。
(1)聽錄音,思考: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它有母親的情懷?
(2)交流: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①“遠古”是指很遙遠的古代,長江從遠古走來,向未來奔去,時間跨度很大,長江永遠不會停息,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
指導朗讀第一句:“走”、“奔”句與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對比讀,體會長江的宏偉氣勢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國土”:祖國的領(lǐng)土那么大,長江能將它們一一灌溉,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推動新的時代”:長江能推動時代的'發(fā)展,力量是無窮的)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具有母親的情懷?
(①“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母愛是純潔的、神圣的,長江像母親一樣滋潤著祖國的每寸土地。
、凇澳阌冒蹴绲牧α浚苿有碌臅r代”:母親的力量是巨大的,長江就像母親一樣,對新時代的發(fā)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師引讀。所以,“我們——贊美長江??”
(4)指導朗讀第2節(jié)。
(5)指導背誦第2節(jié)。
四、練習朗讀全詩
1.同學們,作者從空間上和時間上歌頌了長江,學完了這首詩,你們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去贊美長江,表達出我們對這位偉大母親的依戀之情。
3.練習朗讀。
五、學唱歌曲
參考資料
《長江之歌》: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王世光作曲,胡宏偉作詞。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流經(jīng)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市、自治區(qū),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沿途匯人許許多多支流,形成一個龐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積超過.180萬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間為中游,湖口以下為下游。
長江,無論就長度、流域面積或水量來說,都可稱得上我國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
長江之歌
源遠流長擁抱著大地
從空間上描寫歌頌
宏偉氣勢哺育兒女的胸懷
悠遠久長苦難的過去
從時間上描寫表現(xiàn)光輝的現(xiàn)實
功在千秋燦爛的未來
贊美之情崇敬的情感
抒寫表達
依戀之情熱愛的情感
2、三亞落日
教學要求: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課題:
九年義務(wù)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十九課《題西林壁》
教學目的:
1、借助字典弄請詞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chǔ)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
3、培養(yǎng)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4、通過學習古詩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重難點:
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養(yǎng)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課時:
一課時
教具:
風景畫、錄像、實物投影儀、實物:三棱柱
教學步驟
一、場景設(shè)置
在教室里懸掛以山為主題的國畫,同時包括風景畫。
二、導入
1、引入新課
師: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風景優(yōu)美。同學們都知道哪些風景名勝,說說看。
生說風景(目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
師:同學們說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紹一處風景。(放映廬山錄像)(目的:讓學生對廬山有初步認識,吸引學生注意力)
師:看了以后,你覺得廬山怎么樣?
生談感想(目的:使學生對廬山的'感性認識進行梳理,同時鞏固認識。)
師:著名的北宋詩人蘇軾在觀賞了廬山后,寫下至今仍為人們稱頌的詩篇——《題西林壁》。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首古詩(板書詩題)
三、講解
2、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師:請同學們自讀古詩,并把不認識的字勾出來。
3、齊讀古詩,糾正讀音。
師:我知道班上的同學朗誦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為老師朗誦一次。
生讀古詩,對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糾正。(重點:卷舌音、平舌音)
4、范讀古詩,講讀法。
師:同學們朗誦得不錯,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頓就更好了?蓜e小看停頓,在古詩中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說,一句詩中每兩個字一停頓,最后三個字連著讀。大家愿意聽老師按照這個規(guī)則朗誦一遍嗎?
師配樂朗誦古詩
現(xiàn)在請同學們在每句詩的停頓處用“/”作上標記
師:請同學們再來朗誦一遍,注意停頓。
生齊讀古詩(配樂)
5、明確學習任務(wù),組織自學。
師:在這堂課中我們要完成以下的學習任務(wù)(出示學習任務(wù)),請讀一遍。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完成學習任務(wù)?(激勵學生)好,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先完成前四項學習任務(wù)。如果遇到了難題可以向老師,同學求助。(合作學習)(課堂預(yù)計:自學過程中,學生在解釋詩時會不知道如何下手;解決辦法:講學法,我們在解釋古詩時,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謂拆分法,就是將一句詩分成若干個部分分別加以解釋,然后將這些解釋聯(lián)系起來。同時你還必須聯(lián)系整首詩的內(nèi)容來解釋,舉例說明。)
生自學,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出示相關(guān)資料(資料:蘇軾個人情況。西林寺。)播放廬山風景。
6、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成果。
師:你們的任務(wù)完成了嗎?
生匯報。
師:那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糾正。)
生提問,師組織互助解疑。
7、鞏固
師:我們再來領(lǐng)略一下廬山的風光。我希望同學們邊看就邊想我們學的這首詩的內(nèi)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嶺。
生觀看錄像。
師:在看過了美麗的廬山后,我想請一位同學來判斷一下黑板上的圖形哪一個是山嶺,哪一個是山峰,現(xiàn)在請同學來朗誦這首詩。(引發(fā)感情:在朗誦這首詩時你可以想象一下廬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霧遮擋著連綿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廬山,廬山時隱時現(xiàn),看到如此美麗的風景,你非常的高興,于是就朗誦出這首廣為流傳的《題西林壁》)
8、分析古詩結(jié)構(gòu),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所說的道理。
師:看得出許多同學都想來朗誦,那就請同學們一起朗誦。但在朗誦這首詩時,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一般來說,古詩可分為兩部分——所見和所感。同學們在朗誦時看看這首詩中哪一部分是寫詩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寫作者的感受的。(學生朗誦時出示課件)(前兩句是寫詩人看到的,后兩句寫感受。)詩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廬山,可是詩人眼中的廬山卻有不同的樣子,這是為什么呢?對此詩人是怎樣解釋的?(只緣身在此山中)為什么處于山中就看不清廬山的全貌呢?(提示:詩人站在廬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個面呢?所以無論詩人從什么角度看廬山,都只能看到廬山的一個——部分)
9、背誦
師:下面請同學們背誦這首古詩。
生背誦古詩(出示課件)
師檢查背誦情況
10、總結(jié)
師:這首詩通過寫詩人在廬山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廬山也不相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觀察事物時,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樣子會不同。現(xiàn)在,我要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大家在聽故事時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錯在那里。
師講故事《盲人摸象》
師:請同學們說說這四位盲人他們錯在那里?
11、結(jié)束
師:請大家對照學習任務(wù)自己檢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學習要求)生檢查。詩人蘇軾通過觀賞廬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了解一個事物就必須全面的進行觀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實,許多道理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希望同學們也做個有心人,從生活、學習中找道理,學道理。好嗎?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概述
《桂林山水》是小學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課。學時為兩課時。
本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yōu)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先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然后,把桂林山水聯(lián)系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語言優(yōu)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是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陶冶情操的好教材;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的典范。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⑴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了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點;會理解比喻句并能說出運用比喻句的好處。積
⑵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和表達語言的能力,使其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有所提高。
。病⑦^程與方法:
、沤柚嗝襟w課件,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原則,采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的方法體會文本之美、意境之美。
、平柚嗝襟w課件,在伙伴幫助及教師的個別指導下,會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文本之美。
。场⑶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本課的學習者為四年級的學生,通過了解,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和簡單的寫作手法,寫作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
2、學生具有獨立的朗讀能力,對閱讀等語文活動很感興趣。
3、學生開始學習借助課件自主學習,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拓展閱讀。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shè)計
本文語言優(yōu)美、意境清新,層次清晰,講授時主要運用講授式、啟發(fā)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策略,通過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利用多媒體聲音、圖像資源,借助大量圖片,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產(chǎn)生“視象”,引導學生入境入情,欣賞美景,品讀課文,以達到體會畫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從而完教學目標。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shè)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電教室
資源準備:教學所用的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ㄒ唬⒓と
1、同學們,在我國的南部有一處很著名的自然景觀,你知道在哪里嗎?(出示中國地圖課件)廣西“桂林”,是。」鹆值淖匀伙L光很美,你們想去看看嗎?“想”好!那就一起來欣賞桂林的自然風光吧!(出示課件)
2、剛才看了圖片,誰來說一說桂林最美的是什么?是“山和水”。是。」鹆值纳剿呛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作者陳淼寫的《桂林山水》,看他是怎樣寫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理清層次,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時要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文后試著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說對桂林山水的印象。
1、自讀。
2、交流
隨機板書:
甲天下
水
山
畫中游
3、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
。ㄈD文并茂,賞析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讓學生說說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
。2)、小結(jié)
2、觀賞漓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習第2自然段。
導語:同學們,剛才對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理清了文章的脈絡(luò)知道了文章主要是圍繞山和水來寫的。那我們下面就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漓江的水!
a按要求自由讀第2自然段。(要求:A說一說漓江的水有哪些特點?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B作者是怎樣寫出水的特點的?C找出體現(xiàn)漓江的水與眾不同的句子。)
b匯報學習情況。
●說一說漓江的水有哪些特點?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
相機板書:靜清綠
●(出示小黑板)作者是怎樣寫出水的特點的?(讓學生體會先用感嘆句概括,再具體描述的表達方法。)
漓江的水真靜!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ǜ袊@概括)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哪是一塊翡翠。(具體描寫)
。2)、品讀作者怎么寫出漓江水與眾不同的“靜、清、綠”?(出示課件)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zhì)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綠”和“純”。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幾個“啊”的讀音。(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yà)!)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4)、引導學生觀察“漓江的……漓江的……漓江的……”這個句式的特點和認識排比的修辭手法。指導分號的用法和書寫。
(5)、作者既然是寫漓江水,為什么開頭先提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這樣是采用“對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及贊美之情!
(6)、分組讀:一組讀感嘆句概括的,另一組讀具體描述的。
(7)、:體會特點,感悟?qū)懛,感情朗讀,想象仿寫。
桂林山水教學設(shè)計方案3篇桂林山水教學設(shè)計方案3篇
2、學法遷移,自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1)、小結(jié)學法。
(2)、出示學習要求。
(3)、學生自學,教師個別指導。
3、自主學習第四自然段。
導語:(出示課件)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圖片,當山和水相映襯時,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請看第4自然段是怎樣寫的。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理解有關(guān)的重點詞、句。
理解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為什么用“單引號”
(3)、再讀第四自然段。
邊讀邊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種陶醉山水之間的感覺,然后說說自己的體驗。
(四)、總結(jié)寫法,感悟作者情感。
1、人們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和作者游玩的感受相同嗎?
。ㄎ覀冸S同作者欣賞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還有空中的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我們就像是進入了畫卷,進入了仙境。)
2、說說你對課題中“甲天下”的理解。
3、體會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樣美?(因為他熱愛大自然,熱愛桂林山水。)
(五)、拓展延伸。
自由讀課后“閱讀材料”與課文比較,體會不同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法。進行小練筆。
(六)、總結(jié)全文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