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必備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25-26頁。
教學目的:
1.記住求總價和總產量的數量關系。
2.能正確運用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通過歸納揭示數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具準備:投影儀、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認定目標
1."小小售貨員"游戲。(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感知乘法應用題的一些數量關系。)
2.教師小結:從上面的游戲我們可以看出,乘法應用題與我們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那么同類型
乘法應用題又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問題(板書課題)。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要完成以下兩個任務(口頭展標l.2)。
[評析:通過游戲把學生要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和強烈的學習興趣,為一節(jié)成功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展標及時合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
二、導學達標
1.求總價數量關系的教學。
(1)出示例1。
例1.解答下面各題(投影出示相應的圖)
①鉛筆每支8分,買3支用多少錢?
、诨@球每個70元,買2個用多少錢?
③魚每千克9元,買4千克用多少錢?
(以上三道題讓學生自己解答)
(2)討論(出示討論題,四個小組討論)。
①例1中的三道題都說的是哪一方面的事?
、陬}里已知條件有什么共同點?
③要求的問題又有什么共同點?
(3)單價、數量、總價含義的教學。
根據學生討論回答的結果進一步說明:像這樣,每件商品的價錢或單位重量的價錢;我們就把它們叫做單價(板書"單價"):買商品的件數或重量,我們就把它們叫作數量(板書"數量");買商品一共用多少錢叫做總價(板書"總價")。請你再舉出一些生活中的單價、數量、總價的實際例子來。
(4)引導學生總結數量關系。
根據例1的三道題的解題規(guī)律,請同學們總結出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系。(學生總結,教師板書總結出的數量關系。)
(5)看教材,勾畫重點句子。
(6)做一做
、僦赋隼齦各題中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
、谂e出生活中像例1這種求總價的應用題。
[評析: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分組討論和總結,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重視了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有成功的機會和產生成功的愉快感。
2.自學求總產量數量關系。
(1)按照老師教同學們求總價的方法,請你們帶著以下思考題自學例2
出示例2(投影出示三個思考題)。
例2.解答下面各題(投影出示相應的圖)。
①每棵蘋果樹平均收蘋果25千克,3棵蘋果樹收多少千克?
、诓藞@每畦地產萊150千克,4畦地產菜多少千克?
思考題(四人小組討論)
、賰傻李}都說的什么問題,它們的條件和問題有什么共同點?
②什么叫單產量?什么叫數量?總產量?
、壑绬萎a量和數量怎樣求總產量?
(2)檢查自學情況(投影出示檢測題)。
①例2的兩道題都是求 的應用題。
、诿靠脴涫仗O果的重量或每哇地產菜的.重量叫做 ,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波菜叫做 ,一共收多少菠菜叫做 。
③寫出求總產量的數量關系:
、芾2中的單產量、數量、總產量各是多少?
⑤舉出生活中像例2這種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評析:學生帶著思考題進行自學,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體驗到自己也會學習知識的快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小結。
以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求總價和總產量的數量關系。知道單價和數量,用單價乘以數量就可以求總價;知道單產量和數量就可以求總產量。
三、達標測評
1.將題中已知條件和問題與相應的數量名稱連起來。
(1)皮球每個35元,買4個皮球一共用多少錢?
數量 總價 單價。
(2)每只母雞平均每月下蛋20個,有5只母雞。每月共下多少蛋?
總產量 數量單 產量
2.先說出數量關系,再解答。
(1)學校買了4個排球,每個23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2)畜牧場平均每頭奶牛每天產奶15千克,20頭奶牛每天產奶多少千克?
3.編一道已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的應用題。
4.編一道已知單產量和數量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5.把下列應用題補充完整,并解答。
(1)葡萄園每畦產葡萄200克,有3畦葡萄。 ?
(2)每雙童襪2元, , 應付多少元?(補充不同的條件,用不同方法解答。)
6.一個水果店運來150千克蘋果,平均放在6個筐里,每千克蘋果2元。每筐蘋果多少元?(用不同的方法解)
[評析:測評題有密度,有梯度,既體現了基礎知識要求,又體現了對學生能力的要求,1、2題是檢查學生對今天所學內容是否都掌握;3、4題不僅要求學生要有這節(jié)課的基礎,而且還要會"選材"和"組裝";5題的第(2)題補充不同的條件,要求學生思路要廣,思維要靈活;6題要求學生用不同方法解答,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目的。]
四、全課總結(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第一課時:整數乘以小數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2、理解小數乘法整數和整數乘法相同。
3、學會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二、教學重點:
學會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1、出示準備題P1 (多媒體投影)
a、全體學生填在書上。
b、學生相互間討論,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學生小結: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 倍,積也擴大(或縮。┫嗤谋稊怠
2、填空
7。6擴大( )倍得76
0。034擴大( )倍得34
a、先填空,再列式算式。
B、講授新課:
、 出示例1 每筒面價1。8元,買4筒面付多少元?
1、讀題后,讓學生列出加法算式。
1。8 + 1。8 + 1。8 + 1。8 =7。2 (元) (板書)
2、列出乘法算式:1。8 × 4
a、提問:怎么計算?根據什么?同學間相互討論。
b、計算討論:① 先把被乘數擴大10倍得18。
② 然后按整數乘法算出得數。
、 被乘數擴大10倍,乘數不變,積也擴大10倍
④ 要使積正確,應把積縮小10,得7。2。
c、比較:可用加法計算,也可用乘法計算。哪一種方法簡 便?
小結: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相同,就是求什么?(幾 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 出示例2 每千克早米價2。16元,買25千克付多少元?
1、全體學生試做,教師巡視。
2、反饋討論,指出錯誤。計算結果末尾的0怎么處理?
3、歸納整數乘以小數的計算方法。
三、試一試: 1。25 × 7 = 0。42 × 19 =
a、說一說兩題的積各有幾位小數。為什么?
b、說一說 1。25 ×7 的意義。
C、鞏固練習
練一練 第一題、 第二題和第三題。
D、課堂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的內容?
2、小數乘以整數應該怎么計算?
E、布置作業(yè)
P3 第四題、第五題和第六題。
課后小結:
本課是小數乘法學習的第一課時,是在整數乘法意義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所以一開始我就安排了"積的變化規(guī)律"探索練習,為新授打下基礎,引導學生探索發(fā)現規(guī)律,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試圖放手,但我的問題設計的太碎了,如果這樣設計問題,可能對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價值:(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兩組算式,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2)要求把自己的發(fā)現說給你的同桌聽,(3)你能把自己的發(fā)現說給全班同學聽嗎?不完整的其他同學補充。對新授的內容"1。8 ×4"我想最好讓學生運用知識的遷移用自己以前的知識去解決,在關鍵處設計幾個問題點撥一下,這樣更能體現出學生的主動性。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1、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力求體現出新的課程理念,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學習這些內容,整節(jié)課的教學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fā),加強直觀教學,在生活中學習新知、感悟計量單位,讓孩子在生活中觸摸數學。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孩子主動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對這些常用的計量單位以及他們之間的進率進行梳理、歸類,加深認識已經學過的量及相應的計量單位,認識這些計量單位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3、通過設計各個層次的練習活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認識已經學過的量及相應的計量單位,認識長度、面積和體積及其計量單位的聯系和區(qū)別。
2、進一步體會計量單位的實際大小,加深理解各種量相鄰計量單位之間進率的大小。
3、能正確地進行名數之間的改寫,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 欣賞日記,揭示課題
同學們,五一長假,六(1)班有個同學寫了這樣一篇日記,一起來欣賞一下(請一生朗讀日記),聽了這篇日記,你覺得文中出現較多的是什么?
對,里面有很多的量。比如:長度、面積、時間等等,其實,我們在日常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都要接觸各種量,進行各種量的計量,每種量都有它的計量單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量的計量。(板書:量的計量單位)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量,每天都在接觸各種計量單位,新課的出示顯得非常自然]
二、 檢查自學結果,整理計量單位
1、師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量的計量?
2、 復習長度、面積和體積單位。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體積單位呢?
容積與體積有什么區(qū)別?容積單位有哪些,它與體積單位有什么聯系?(學生回答后板書)
教師出示一根線段、1個1立方厘米、一個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一個磁盤等實物,讓學生觀察思考:哪些是指長度,哪些是指面積?
(2)、猜一猜:(投影出示)
A、一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它的棱長是多少?它的每個面的面積是多少?
B、用棱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體木塊堆成一個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需要多少塊?把這些小正方體木塊排成一行,有多少長?
(3) 復習進率。
讓學生填寫第118--119頁長度、面積和體積的進率。
提問:你能發(fā)現長度、面積和體積相鄰計量間的進率有什么特點嗎?
學生回答后,老師就把這三句話推薦給大家:
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
師問:如果你是小老師,你要提醒同學們注意哪些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呢?(強調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等單位間的進率)
練習口答:(投影出示)考考你:在( )里填上適當的計量單位的名稱:
一枝鉛筆長176( ), 一個籃球場占地420 ( )
一張課桌寬52 ( ), 一個火柴盒的體積是21( )
六(1)班教室的面積約是48 ( ),一種保溫瓶的容量是2( )
4、復習質量單位
檢查自學,同桌相互批改,反饋自學情況。
提問:你見過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稱哪些物體重量一般要用克?請你觀察:老師手里的一袋食用鹽大約重多少?一袋味精呢?
你能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是1噸嗎?
(象我們學校工地上的1袋水泥是50千克,那么20袋就是1噸)
5、復習時間單位及進率。
時間過得真快,上課至現在已經有十多分鐘了,我們常用的時間單位還有哪些呢?請同學們交流匯報第119頁上的內容。
師:看了這張表格,你還有什么問題要考考大家?(學生問:1個世紀有多少天?老師鼓勵他們課后去計算一下)
腦筋急轉彎:小明今年五年級啦,今年的2月份剛過了第3個生日,你知道他是幾月幾日出生的嗎?他今年幾歲呢?
你知道今年是閏年嗎?為什么?如何判斷平年還是閏年呢?
。3) 關于時間問題,老師也想考考你:完成練習二十五的第6題,反饋校正。
[這些計量單位的復習,老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自學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計量單位,估算多少計量單位,在重點、難點處精心設計練習,同桌學習、小組探究,自學提問,學生學得興趣盎然,較好地掌握了這些計量單位。]
6、復習名數的改寫。
估算一下:教室黑板的長是多少(4米),寬呢?(1.20米)
象1.20米,就叫做名數,名數有單名數與復名數之分,請你分別寫一個,同桌交流一下。
在實際計算中,我們要進行名數的改寫,名數之間的改寫要注意些什么?看書,在書上找到相關的句子。
完成書上的例題1。邀請同學上臺進行講解(強調解題的過程)
講評時強調兩點:一要注意:什么單位之間的改寫。
二要注意:他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7、鞏固練習:完成書上的做一做。
教師小結:這里的每組題有什么聯系與區(qū)別?要注意些什么?
[名數的改寫是一個難點,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當小老師,上臺講解。旨在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教師再強調注意點,改變了學習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能力。]
四、綜合練習,鞏固知識
游戲練習:
1、在老師的材料袋里摸一張紙條,然后考考你的同學:
。1)、一張郵票的面積大約是8平方分米。( )
。2)、每年都是365天。( )
。3)、小明的身高約是1.56米,體重約是39克。( )
。4)、一個油桶的.容積是20平方分米。( )
。5)、體積單位比面積單位大。( )
。6)、2.25時=2小時25分( )
2、投影出示:把左右兩邊相等的連一連:
4噸500千克 2時15分
4噸50千克 2時9分
4.05噸4 1/20 噸 2.15時 2 3/20時
4050千克 2 1/4 時
4500千克 215分
4 1/2 噸 135分
五、走進生活,拓展應用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玩一玩,請你拿出自己帶的實物,觀察一下,用今天學到的數學知識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獲得的信息。好嗎 ?
[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到處有數學知識,較好地掌握了計量單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了新知。]
教后反思:
這是一節(jié)復習課,教學時我把目標定位于讓學生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進行學習,而不是讓他們死記硬背記計量單位及進率,這與新的課程標準強調教學過程應該讓學生親歷,讓他們經歷深層思維的形成過程是相吻合的。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創(chuàng)生教材:教學時,教師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教具、實物,讓學生對抽象的計量單位有一定的理解,同時,讓學生自帶實物進行學習,學生在平時吃的暑片、可樂等實物上見到了克、千克(g、kg)、升、毫升等計量單位,對新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真正觸摸了數學,拓展了課堂知識。
2、激活學生:課堂上,這些計量單位的復習是在學生自學反饋的基礎上完成的,老師只是幫助梳理了一下,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學得非常輕松。教師是真正意義上的組織者、引導者。
3、評價激勵:教學過程中的師生評價、小組評價、同桌評價等等,讓學生經歷了對生活經驗的感悟過程和對數學知識的思考過程,在學生親身感受的過程中,較好地實現了本課的情感目標。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平移
教學目標:1、讓學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初步體會平移的特點。
2、通過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4、使學生體會在格子圖中數物體移動距離的方法。
一、感受平移,提出問題
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跟小朋友們一起來研究平移這種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運動方式。(出課題)
1、交流預習內容
昨天晚上同學們自己預習了平移這個內容,小朋友們通過預習你們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說自己預習時了解到的,并提出問題,學生互相幫助解決)
2、舉生活中的例子。
、賱偛判∨笥褌冋f了自己預習時了解到的有關平移的知識,那現在你們能給大家舉一些生活中你認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體演示給大家看?
。ㄏ仍谒娜诵〗M里做,讓小組的朋友評價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臺來表演給大家看)
老師在中間插一些平移的畫面,介紹生活中有的平移
、趧偛判∨笥驯硌莸亩际前凑找粭l直線的平移,那還有不按照直線運動的平移嗎?(學生上臺表演)
注意:讓學生展示多種不同形式的平移。
(在表演過程中讓臺下的學生評價他做的是不是平移)
3、出判斷題:找出這些運動中全是平移的一組。(在全是平移的一組中,加入一個沿曲線平移的物體)
判斷的時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組,然后重點討論全是平移的一個組。這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通過這組判斷你發(fā)現了什么?
4、小結平移的本質:
剛才你是怎么樣判斷一種運動是不是平移?平移運動是怎么樣的運動,你可以說說你的想法嗎?(先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的想法)
5、練習:魚圖(提要求時強調:是要作平移)
二、格子圖中數移動距離
1、課件出示:房子(煙筒上有一只小鳥,屋檐上有一只小鳥)
請你觀察房子做了什么運動?(平移)
。ㄅ湟簦┮苿雍鬅熗采系男▲B說:我向上移動了5格(對)
屋檐上的小鳥說:我向上移動了4格(錯)
誰說得正確呢?(學生討論)你覺得它為什么出錯呢。
2、移動房子:
整座房子移動了多少格?(讓學生發(fā)表意見,說說自己是怎么數的)讓學生對他的做法進行評價。
3、出示:房子向右移動圖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動()格
4、學生自已動手開書完成其他。
5、練習:動手完成p43第1題。
三、用平移的知識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畫面。
3、人們在生活中運用了平移,你們覺得你能運用平移改進一下我們身邊的東西,來方我們的生活嗎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場景里體會左右的位置關系,理解其相 對性,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處理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 題,能運用左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發(fā)展初步的 空間觀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 系,學習發(fā)現和解決數學問題,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理解其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與右。
(1)提問:大家說說,我們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 們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2)談話:左手、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 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 的好朋友嗎?誰來說說?(要求學生摸著說) [評析:通過自己身體上的實例,使學生獲得大 量感性材料,為正確確定物體間左右位置關系奠定 礎。]
(3)小游戲:聽口令做動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評析: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充分體驗左和右。 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體會到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結合具體場景,進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關系。
(1)出示掛圖: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課的場景。 談話:小朋友,人的手、腳、眼睛、耳朵都有左之 分,那么我們坐的位置有沒有左右之分呢?我們一起 來看,畫面中坐在前面的小明(男)和小紅(女)是同桌, 你能說說他們的位置關系嗎?
同桌討論,嘗試說說小明與小紅的位置關系。 交流反饋,引導學生正確說出小明坐在小紅的左 邊,小紅坐在小明的右邊。
提問:有的同學說小明坐在左邊,這種說法對 嗎?為什么?
討論使學生明確:在描述兩個人的位置關系時, 要說清楚誰在誰的左邊或右邊。
提問:你還能看圖說說哪些物體有左右的位置關 系嗎?同桌討論后匯報。
[評析:緊密結合小朋友上課的情景,引導學生討 論交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理解和掌 握左右的位置關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逐 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聯系教室真實場景,強化對左右位置關系的 認識。(想想做做第1題)
讓每個學生說一說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誰, 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誰,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 回答。
選同桌兩個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說一說誰在誰 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選橫排里的三個小朋友,請學生說說中間小朋友 B所處的位置。
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一會兒說B在左邊,一會 兒說B在右邊。
講述:我們在描述某一物體位置時,一定要說清 楚,說完整,它在誰的左邊或它在誰的右邊,而不能光說它在左邊或右邊。
[評析:聯系實際,在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某 個物體的位置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而說的。]
讓學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說一說所處的位置。
[評析:通過說說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所處的位 置,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位置關系的習慣和應用意識,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二、鞏固深化,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擺一擺。(想想做做第2題)
(1)同桌合作操作:把數學書擺在課桌的中間,把 文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右邊,把鉛筆擺在文具盒的右 邊,把學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左邊,把橡皮擺在學具盒 的左邊。
(2)讓學生說一說,擺在最左邊的是什么,擺在最 右邊的是什么。從左數,文具盒是第 個,從右數,文具盒是第 個。數學書的左邊有什么,右邊 有什么。
(3)請同桌合作,自由擺放學具,再互相說給同桌 聽,指名幾人交流。
[評析:通過擺一擺、數一數、說一說,把操作、觀察 和語言表達緊密結合。自由擺放學具的活動,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發(fā)展了思維,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意識。]
2.說一說。
(1)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丁丁和拉拉跟著媽媽去超市購物,他們來到了玩具柜臺。呵!那么多玩具,挑選什么呢?媽媽規(guī)定每人只能買一樣,并且不能說出它的名字,只能說 出它上、下、左、右的鄰居各是誰。
提問:小朋友,如果你是丁丁或拉拉,你會怎么說 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據他的說法,猜出他想買的是什 么嗎? (評析:給單調的練習賦予一定的情境,可以極大 地調動學生主動觀察、猜測、推理、交流的'積極性,讓 學生在愉快的氛圍和情境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 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評析: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綜合運用 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詞描述物體位置,每個學生都 有說的機會,人人參與,人人表現,學生真正成為學習 的主人。]
三、實踐活動,增強應用意識
1.想一想。
談話:老師有一個問題問大家,我跟大家面對面 地站著,(舉起右手)請問:老師舉的是右手嗎?(可能有 的學生說是右手,有的說不是右手,說法不一)
請小朋友把右手舉起來再判斷一下,老師舉的是 不是右手。
(教師舉起右手轉身與學生同向,讓學生檢驗自 己的看法。)說明:我們面對面站著,因為方向相對,舉起的右手就剛好相反。
[評析:左右的相對性是本課教學難點,運用設疑的方法讓學生判斷老師舉的是不是右手, 引起學生 注意,引發(fā)思考;讓學生舉起右手與老師對照,促使 學生去體驗感悟;最后教師轉身驗證讓學生明白:面 對面站著,因為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總之,這段 教學活動融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有效地 突破了難點。]
2.動腦筋。
(掛圖顯示學生上下樓梯的情況)讓學生觀察思 考:上下樓梯時應該靠哪邊走?誰走錯了?為什么?
(在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的基礎上組織全班學生表 演體驗。)
小結: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成 走路的人。平時我們上下樓梯時,應該靠右邊有秩序 地走。
[評析:看圖判斷左右,學生容易以自己為標準來 下結論。為此,組織有效的表演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 來,去感悟\去體驗,使學生清楚地看到方向的變化過 程,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同時又對學生進 行了安全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四、總結點撥、拓展應用
談話:同學們,這節(jié)課玩得愉快嗎?在玩的過程中 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課后,到學校和家里再觀察觀察,找出各種物體 間的左右位置關系說一說。
[評析:教師富有情趣地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知知識匯報交流學習過程和掌握的學習策略,在自由的氛 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本領去探索周圍更廣闊領域 知識,體驗學習的樂趣,這樣的課堂總結是必要的,有價值的。]
總評
認識左、右這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場景 里體會左右的位置關系,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決日 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從學生已有 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f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讓他們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生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較好地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1.把數學知識的學習融于生動有趣的、學生感興 的活動中,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體驗左右的 置關系及其相對性。如組織學生利用自己身體上的 右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組織學生運用身邊的學習 品進行探索性的操作活動,創(chuàng)設購買玩具的情景組 織學生開展猜測、推理活動,組織學生表演上下樓梯 體會左右位置與判斷者的關系,這些無不激起學生學 習數學的興趣,實踐了《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讓 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的理念。
2.注意數學學習和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充分利 用書上的練習與場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 實例,無論是新課引入、范例的選擇還是練習的設計、 作業(yè)的布置都將學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 去發(fā)現、去比較左和右的不同,學會用辯證的觀點了解其相對性,真正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運用數學, 實踐了《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選取密切聯系學生 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 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的理念。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