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華】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集錦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88~89頁例1~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認識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并能根據(jù)規(guī)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通過涂顏色、擺學具等活動,增強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在經(jīng)歷尋找規(guī)律過程中,體驗規(guī)律的美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發(fā)現(xiàn)事物的排列規(guī)律。
教學難點:能用較清楚、完整的語言表述找出的規(guī)律
教具學具
準備好5支彩筆放在桌面上:大紅色、粉紅色、天藍色、草綠色、淡黃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師:剛才在上課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們熟悉嗎?是哪一部動畫片啊?對,是《喜羊羊與灰太狼》,今天它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睜大眼睛看,誰來了。(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歡迎它。第二個會是誰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
2、第三個又會是誰呢,陳老師請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誰呀,又是喜羊羊,請小朋友繼續(xù)猜,第四個是誰,你猜…… 你為什么猜是灰太狼呢?(大屏幕又出示:灰太狼)又是灰太狼。
3、現(xiàn)在,誰能一口氣猜出第五個?第六個呢?你能確定嗎?為什么這么肯定?說說理由。
4、師:像這樣一只羊、一只狼;又一只羊、又一只狼;再一只羊、再一只狼,它們排列時的順序是重復出現(xiàn)的',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像這樣的排列叫作——規(guī)律(板書:規(guī)律),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和喜羊羊一塊兒來——找——規(guī)律,(板書:找)。
5、激趣:請看大屏幕,小羊還給每個小朋友帶來了3顆星星:懶羊羊帶來的是發(fā)言星,送給大聲發(fā)言的寶貝;喜羊羊帶來的是智慧星,送給愛動腦筋的寶貝;美羊羊帶來的是快樂星,咱們來比比看,哪個小朋友從老師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師:請看大屏幕,(出示主題圖)再過10天小朋友最喜歡的節(jié)日就要到了,你們知道是什么節(jié)日嗎?(六一兒童節(jié))你看,圖上的小朋友們可高興了,他們把教室布置的多么漂亮啊,仔細觀察,圖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來布置教室的?誰會說完整話?再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圖中有規(guī)律?有些什么規(guī)律?誰能夠用上“又、再”來具體說說圖中的排列規(guī)律。
3、想一想:這最后一面彩旗應該選什么顏色的?小朋友觀察的很仔細,說的也很棒,下面請大家翻開數(shù)學書第88頁,找到大屏幕上的例題1,鉛筆握在手,按照自己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在書上選一選,圈一圈。
4、指名訂正并說一說:最后一朵彩花你選什么顏色的?燈籠呢,小朋友呢?
5、想一想:這些小朋友為什么要這樣有規(guī)律的掛彩花、燈籠和彩旗呢?
6、小結:有規(guī)律的排列不但能讓我們猜出下一個是什么,還能給我們帶來一種美的享受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一)涂一涂。
1、喜羊羊問小朋友:你們能用手中的彩筆按照規(guī)律涂顏色嗎?仔細觀察數(shù)學書第89頁的例題3和“做一做”。,每一行圖形是按什么規(guī)律涂的顏色,并按照這樣的規(guī)律接著往下涂一涂嗎。
2、學生自主涂一涂。
3、指名訂正。如果從右往左觀察第5行圖形,你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變了。
2、小結:看來啊,同一行圖形,如果觀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規(guī)律也會不同
(二)擺一擺。
1、小朋友兩人合作,先用這些學具在桌面上擺出有規(guī)律的圖形,再按照你們設計的規(guī)律把擺好的圖形一個一個的粘上去,完成任務后把你們的作品拿到黑板前展示出來。比比看,哪兩個同學最有創(chuàng)意,擺出來的規(guī)律與眾不同!
2、同桌合作用學具來擺一擺并粘貼在卡紙上。
3、學生展示作品。
4、老師隨機選取作品評價。
(三)比一比。
1、灰太狼挑戰(zhàn)小朋友,請看大屏幕:仔細看,下一個是誰?
2、每次請一個小朋友來答題,其他的同學來當評委,用yes或no表示意見。答對一個一顆星,答對兩個兩顆星,答對三個三顆星。要說完整話。
3、學生搶答,師隨機介紹圓形和方形排列的規(guī)律。
(四)笑一笑。
1、師:我們勝利了,灰太狼被打敗羅,它現(xiàn)在是什么心情呢,我們一起去看看:灰太狼,唉。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心情呢,大聲說出來。
2、想一想:你們能用有規(guī)律的笑聲或動作來表示一下開心的心情嗎?哪個寶貝最有創(chuàng)意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欣賞規(guī)律的美:條紋衣服,床上用品、、櫥柜、花瓶、連續(xù)紋樣等。(和前后左右的同學指一指,說一說規(guī)律在哪里?規(guī)律美不美?)
2、課堂小結。小朋友,規(guī)律美吧,今天你學會找規(guī)律的本領之后,你就多了一雙會找規(guī)律的眼睛。陳老師相信,只要你認真觀察,你一定能從生活中找到更多美的規(guī)律。
3、請小朋友拿出3顆小星星,想一想,這節(jié)課你說了嗎?你會了嗎?你開心嗎?你做到幾樣就摘下幾顆星貼在數(shù)學書上。
4、學生誠實評價自己。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分數(shù)及面積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2.通過小組合作知識,培養(yǎng)學生系統(tǒng)地、有條理地梳理知識的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數(shù)學思考。
4.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意識。
教學重點:
1、復習”面積“和”認識分數(shù)“兩個單元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2、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教學難點:看圖想象提問題,能交流、合作、梳理、概括地學數(shù)學。
教具準備:課件、彩筆、智慧星(獎品)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復習
師: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媽媽給她買了一個大蛋糕,笑笑請好朋友來吃蛋糕。他們又唱歌又跳舞可熱鬧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播放課件一)好一個又香又甜的蛋糕呀!
猜一猜笑笑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塊?這分吃蛋糕的`情境使你們想到了曾經(jīng)學過的哪方面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知識。
。ㄔu析創(chuàng)設”笑笑過生日“的情境,引出復習內容(分數(shù)的認識),啟發(fā)學生,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二、分數(shù)知識,探求問題
1.小組交流(教材第67頁1題、2題)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闖關
看誰碩果累累,每闖一關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第一關:獨立完成教材67頁第3題,互相講解、互相檢查、互相。
第二關:完成教材67-68頁第4題、第6題,講解計算方法,自我。
。2)問題接龍
、賱(chuàng)設情境。
(繼續(xù)播放課件1)笑笑把蛋糕平均分成8塊,自己吃了一塊,冰冰吃了3塊,永全吃了2塊。
、谛〗M內自編問題。要求根據(jù)情境編出有關分數(shù)的問題。
、塾尚〗M輪流報題,全班搶答,答對一題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3)清查獲獎個數(shù),同桌互說收獲與不足。
三、面積知識,實際應用
1.繼續(xù)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復習
今天笑笑過生日,俊偉怎么沒來?他在忙什么呢?我們到他家去看一看。(播放課件二:俊偉鋪地磚。)原來他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吹娇ヤ伒卮u的情境,猜一猜他可能用到哪一方面的知識?
2.知識,加深理解(教材68頁第5題)
。1)小組合作出有關面積的知識。
。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3.應用知識,提高能力
。1)粗心的俊偉
俊偉收集了一些面積數(shù)據(jù),可是忘了寫單位。
、僬埬氵x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填空。
、谂c同桌交流,。
。2)灑水車(教材68頁第7題)
今天天氣比較熱,看,開過來一輛灑水車,路面變得濕潤了。(播放課件)這里面還有許多數(shù)學問題呢!
(3)幫助俊偉解決問題
、俨シ趴ヤ伒卮u,猜測可能遇到什么問題。
A.俊偉房間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B.需要鋪多少塊邊長為20厘米的地磚?
C.如果一塊地磚3元錢,需要多少錢?
、谔魬(zhàn)問題,巧妙解答。
。4)發(fā)散思維、擺火柴棍(教材68頁第9題)
四、回顧自查,自我
師:這節(jié)課復習了有關分數(shù)和面積的知識,復習應用中,你對這部分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檢查,情況如何?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詳細介紹: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主要學習克和千克兩個重量單位,是后面學習"噸的認識"的前提和基礎.雖然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重量問題,但重量單位還是第一次接觸,還缺乏認識,而且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因此使學生初步建立起重量的觀念既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教學中的難點.
教材首先通過讓學生掂數(shù)學教科書和語文教科書,用天平稱物體的重量,給學生建立重量的初步觀念,使學生知道比較東西的輕重不能靠眼睛觀察,必須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稱一稱.
接下去教材分別說明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克做單位,并通過著重給學生建立1克的重量觀念;稱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著重給學生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為了使學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觀念,教材安排了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例子,通過讓學生用手掂一掂、稱一稱等實際活動,使學生感受到1克和1千克大約有多重,從而初步形成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觀念.
教法建議
認識重量單位克與千克,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知識.雖然在生活中他們接觸過重量問題,但對重量單位還缺乏認識,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所以在讓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時,安排了以下三個層次:
1.在復習準備過程,通過讓學生判斷語文書和數(shù)學書誰重誰輕,學生用手掂出語文書重數(shù)學書輕,老師進一步追問:語文書有多重,數(shù)學書有多重,語文書比數(shù)學書重多少等問題,學生答不出,引出重量單位,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2.在學習新課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和2袋精鹽,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重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觀念.為了使學生比較具體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教師可拿出課前準備好的1克、10克、100克、1000克大米,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
教科書中沒有說明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學時可以給予適當?shù)恼f明.除天平之外,教師還應介紹其他的稱量工具,如臺秤、電子秤等,并簡單說明它們的用法.
3.在鞏固反饋過程中,重視用多種多樣的練習,區(qū)分克與千克.
本節(jié)課建議采用分組授課,這樣便于準備學具,使每個同學都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來,同時可以體現(xiàn)團結合作的精神.
課題一:克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重量觀念.
教具準備
天平(自制天平)、兩個蘋果、一個梨(兩個蘋果一樣重,梨比蘋果重些.)一個2分幣、一些黃豆、15個圖釘.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蘋果,一個梨和一個2分幣.
教學過程
1.新課
教師讓學生拿出一個蘋果和一個梨(或播放視頻"誰重誰輕"下載),掂一掂.再提問:哪個重一些?(學生意見不一.)
教師:究竟哪個重些,哪個輕些,光靠手掂很難說準確,老師為你們請來了一位裁判來幫忙(出示天平),這位公平的裁判就叫做天平.
。ǔ鍪咎炱綀D或播放視頻"天平的結構"下載)邊指點邊講解:天平像一位機器人,它長著一對長長的手臂,兩只大手托著兩只盤子,可以上下擺動,頭上長著一根指針.當兩邊盤子里物品一樣重時,指針指向中間的刻度線;如果左邊物品的重量比右邊重,指針就向左偏;如果右邊物品的重量比較重,指針就向右偏.
教師演示(或播放視頻"天平的使用"下載):先拿出兩個蘋果,分別放在天平左右兩個盤里,讓學生觀察天平指針的情況,并指出:當指針在標尺中間時,天平兩端平衡,表示兩個蘋果重量相等.
教師指出:天平還可以用來稱東西的重量.拿出一個2分幣,提問:
這個2分幣有多重?說明表示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的大小一般用克做單位.
板書:克.
1克有多重?
向學生介紹1克的砝碼.并說明用天平稱東西重量時需要用砝碼.一般左邊盤內放置所稱的東西,右邊盤內放置砝碼.
教師將一個2分幣放在左邊盤內,1克砝碼放在右邊盤內,讓學生觀察天平上指針的情況(或播放視頻"稱硬幣"下載).
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指出,指針指在標尺中間,天平平衡,表示這個2分幣與1克砝碼同樣重.
那么這個2分幣重多少克?
讓學生拿出自己的2分幣,用手掂一掂.
現(xiàn)在我們來稱出1克黃豆.
教師從天平左邊的盤子里取出2分幣放入黃豆,直至天平上的指針指在標尺的中間,天平平衡.
提問:這些黃豆重多少?
請一位學生來數(shù)一數(shù)1克黃豆有多少粒.
接著把1克黃豆讓學生分組順次傳遞,用手掂一掂.
教師拿出15個圖釘:這里有15個圖釘,我們來看一看,它們有多重.
教師在天平左邊的盤子里放入圖釘,在右邊的盤子里放砝碼,從1克、2克、5克放到10克,使天平平衡.
15個圖釘有多重?
接著把10克圖釘讓學生分組順次傳遞,用手掂一掂.
教師按照稱圖釘?shù)姆椒,稱1支粉筆、1本數(shù)學教科書、1瓶墨水、1把小刀,也可稱其他物品如乒乓球、鉛筆等.有些物品稱完之后,仍讓學生掂一掂,如數(shù)學教科書.
2.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重量單位克.了解了用天平稱東西的方法,還親自掂了掂1克東西的實際重量.
課堂練習
1.練習十一第2、3題(學生做第3題時,要提示學生:式題中有單位名稱的,得數(shù)也應寫單位名稱).
2.一支鉛筆重7克,8支這樣的鉛筆重多少克?
3.37克45克36克6
60克-28克8克4
課后作業(yè)
練習十一第1題.讓學生向家長或售貨員了解題中物品的重量后把得數(shù)填在練習中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解決問題的課程目標中對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為了將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必須先解決兩個問題:其一,如何清晰地界定解決問題的策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應該形成哪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其二,如何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并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一、關于解決問題的策略
對解決問題的策略,人們已經(jīng)有很多研究。波利亞在《怎樣解題》一書中談及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普遍化、特殊化、類比、猜想和檢驗、畫一張圖、建立方程、倒著干等。浙江省特級教師朱德江認為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嘗試和檢驗、畫圖、操作、找規(guī)律、制表、從簡單的情況人手、整理數(shù)據(jù)、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列方程、邏輯推理、改變觀點等11種。加拿大的某套數(shù)學教材中將解決問題的策略分為10種,并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形象地呈現(xiàn)如下:
我國課程改革下的實驗教材,不再以傳統(tǒng)的算術應用題內容為線索,而是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線索,以所學運算體現(xiàn)的數(shù)量關系為線索,以體現(xiàn)解決問題的策略為線索。人教版教材編排了圖示、列舉、列表、找規(guī)律、從簡單情況入手等解決問題的策略。北師大版教材編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畫圖、列表、猜想與嘗試、從特例開始尋找規(guī)律等。蘇教版教材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從四年級起集中編有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安排學生學習摘錄與列表、畫圖、一一列舉、倒推;替換、假設、轉化等策略。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大致明晰教材中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內容。
二、學習解決問題策略的三個階段
教師不但要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哪些,還要思考怎樣幫助學生形成這些策略。
解決問題策略的學習,不可能脫離解決問題的過程,必須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解決問題策略的學習是基于解決問題、為了解決問題的。解決問題,首先是作為學生感受、體會、反思解決問題策略的手段,其次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策略解決新的問題。對學生來說,解決問題的活動價值,不僅僅是解決某一類問題,獲得某一類 問題的結論,更重要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發(fā)展,即基于解題的經(jīng)歷,形成相應的經(jīng)驗、技巧、方法,進而通過反思和提煉,形成一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生認識、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般要經(jīng)歷潛意識階段、明朗化階段、深刻化階段。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學習心理,展開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
1.走出潛意識階段
對學生來說,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并不是建空中樓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關于策略的認識,在以往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已經(jīng)初步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但并不一定關注到了解決問題時隱藏在背后支撐解決問題的策略,即學生對策略的認識處于潛意識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往往關注具體的問題是否得以解決,對解決問題的策略處于朦朦朧朧、似有所悟的狀況,缺乏應有的思考。學生對解決問題的策略的認識要經(jīng)歷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教學時,教師可先呈現(xiàn)問題,讓學生根據(jù)他們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嘗試解決問題,獲得一定的經(jīng)驗;再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并通過回顧性陳述交流,將解決問題的策略化隱為顯。在回顧性陳述時,學生可能會基于自己的經(jīng)驗和理解,提出不同的策略,教師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解決問題的過程提煉。
2.步入明朗化階段
學生對某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有了初步的感受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將策略明朗化。如:呈現(xiàn)新問題后,組織學生思考可以用什么策略解決問題,使學生具有明確的應用策略的意識;解決問題后,再組織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隨著解決問題策略的初步應用以及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回顧與反思,解決問題的策略就逐步浮出水面并凸現(xiàn)出來。這里要指出的是,在教學新的解決問題策略時,不能排斥學生應用以往學習的解決問題策略。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策略的過程,不是小猴子掰玉米,喜新棄舊,而是在不斷整合、應用不同策略的過程中,豐富自己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并在新的問題中主
動、綜合、靈活應用各種策略解決問題。
3.走向深刻化階段
在學生比較充分地感知了解決問題的策略、明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后,教師要安排一定的練習,對相關策略進行集中強化,以加深學生對策略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對策略的認識更深刻,逐步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繼續(xù)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促進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教師的眼中,學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優(yōu)劣之分,但學生的思考過程并沒有好壞之別,都能反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所作的努力。因此,即使到了鞏固、深化策略的階段,教師仍不應急于對學生的策略作出評價,而應給學生闡明和討論策略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傾聽中比較不同的策略,優(yōu)化自我的策略。為了深化學生對策略的認識,教師可在學生采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自己所采用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什么特點,適用哪些情況?還可采用什么策略解決問題?不同策略之間有無一定的本質聯(lián)系?學生不斷地經(jīng)歷這樣的思考,就能對策略的本質有更深入的認識,就能得心應手地應用策略解決問題。
策略,有助子在解決問題時走出無從下手的沼澤地;解決問題,有助于加深對策略的認識、理解與掌握。教師要充分認識策略的意義,進一步在實踐中探索學生形成策略的規(guī)律,將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P27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六第1、2、5、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2、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出示)
它們的身上還有很多的秘密,這節(jié)課老師看看哪位同學發(fā)現(xiàn)的秘密最多。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從而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2)帶著學生做風車,在做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紙的每一步變化,從面體會到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
如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紙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看到了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2、教學例2
師:用幾個相同的圖形能拼出什么圖形呢,請同學們拼拼看。
(讓學生分組拼,拼完后組內交流,后教師引導全班交流。)
說一說用了幾個什么圖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三、鞏固練習
。1)按P28上的“做一做”減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練習六的第2、5、6題。
四、全課總結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通過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列乘法算式,編出3的乘法口訣。
教學重難點:學生能夠列乘法算式,編出3的乘法口訣。
教具:三角形圖和小棒
教學過程:
一、填一填。
引導學生經(jīng)歷用3連加的`過程。可組織學生進行數(shù)數(shù)的活動,邊數(shù)小棒邊填表。
二、試一試。
1、擺一擺,說一說。
讓學生獨立擺三角形。
2、編口訣。
讓學生在獨立擺三角形的基礎上,一邊寫算式一邊編口訣。直接寫算式、編口訣也是可以的。最后師生共同交流,整理3的乘法口訣。
3、記一記。
記憶口訣時,可以鼓勵學生交流自己的記憶方法。
布置作業(yè):P16
板書設計:
需要幾個輪子
三角形圖
乘法算式三的乘法口訣
一、鞏固練習。
1、第一題,找朋友。
2、第二題,找規(guī)律,填一填。
學生填完后,應交流一下,找到規(guī)律。
3、數(shù)學故事。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故事情節(jié),使學生感受到其中滲透的思想品德教育,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布置作業(yè):P173。
板書設計:
練習
2、(1)10,15,20,(),()
(2)9,12,15,(),()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設計說明
圖形的旋轉是在線段旋轉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中,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據(jù)此在教學中特作如下設計:
1.在觀察、發(fā)現(xiàn)中初步感受平面圖形的旋轉,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
通過大屏幕演示風車旋轉,讓學生發(fā)現(xiàn)旋轉前后三角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體會圖形旋轉的三要素,為后面的探索和學習提供感性基礎,同時也提高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2.合理使用學具,發(fā)展學生幾何直觀能力。
如何在“圖形與幾何”內容的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是新課標增加的一個核心概念。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直觀圖示是他們認識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最重要的方式。本設計讓學生畫圖前先利用學具實際操作,再在方格紙中畫出旋轉后的圖形。讓學生通過直觀演示、操作、探索,概括出將小旗、三角形畫在方格紙上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形象與抽象、感性與理性有機地融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方格紙若干張三角尺長方形紙片三角形小旗
教學過程
⊙聯(lián)系生活,引出圖形的旋轉
1.談話:同學們,你們玩過風車嗎?看,老師帶來了什么?(課件出示風車)在風的吹動下,風車轉起來了。(課件演示風車旋轉)
2.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風車繞著一個中心點進行逆時針旋轉,風車在旋轉的過程中,每個三角形也在旋轉)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畫已知線段旋轉后的線段,那么三角形、正方形等一些平面圖形旋轉后的圖形怎么畫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圖形的旋轉。[板書課題:圖形的旋轉(二)]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將數(shù)學與生活問題有機結合,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也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
⊙觀察畫面,探究簡單圖形的旋轉方法
1.引導學生思考:觀察風車旋轉過程中的同一個三角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旋轉后的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都沒有發(fā)生變化,只是位置變了;三角形的每個頂點、每條邊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對應線段的長度沒變,對應角的大小沒變,點O的位置沒變,相對應的點到點O的距離都相等)
2.提問:根據(jù)上面的發(fā)現(xiàn),你知道平面圖形旋轉后的圖形可以怎樣畫嗎?
3.學生討論,探究畫法并匯報。
(可以轉化成線段旋轉的方法來畫,先確定旋轉中心和旋轉方向,再找出原圖形的關鍵線段,用線段旋轉的方法畫出關鍵線段旋轉后的對應線段,然后根據(jù)線段旋轉后的位置關系連接其他對應線段)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風車旋轉的過程,進一步理解旋轉的含義。引導學生從圖形到線段再到點的角度來觀察、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為后面教學“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作準備。
⊙繪制圖形,體驗圖形旋轉的過程
1.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方格紙(課件出示教材30頁上面例題)。
(1)先想象小旗旋轉后的位置,再動手畫一畫。
(2)展示作品,交流畫法。
師:誰愿意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
(先找到小旗旗桿旋轉后的位置,再根據(jù)旗桿旋轉后的位置找到正方形四個頂點的位置,然后連接各點)
預設
方法一用紙剪一面小旗或用學具代替小旗幫助思考,擺出繞點M順時針旋轉90°后的小旗,再畫。
方法二先畫出繞點M順時針旋轉90°后的旗桿,再畫小旗。
(3)小結畫法。
配合課件演示小旗旋轉的過程并進行講解。
方法:①先找關鍵線段按照指定方向旋轉90°后的位置。
、谠俑鶕(jù)線段旋轉后的位置關系連接其他對應線段。
2.教學教材30頁畫三角形旋轉后的圖形。
(1)讀一讀,題目中有什么要求?你準備怎么畫?
(2)試一試,在方格紙上畫出三角形ABC繞點A順時針旋轉90°后的圖形。
(3)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整個圖形旋轉后是什么形狀?
(4)做一做,在方格紙上畫出三角形ABC繞點B逆時針旋轉90°后的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想象、操作、展示、交流,給學生充分的探索時間與空間,使學生在操作、交流、展示、傾聽和評價中逐漸總結出將圖形在方格紙上旋轉90°的方法,從而獲得對圖形旋轉運動的深刻理解,形成相應的空間觀念,突破教學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