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

時間:2024-10-19 15:02:08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錦集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錦集15篇)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掌握24時計時的方法及其與普通計時法相互轉化的規(guī)律,學會推算經(jīng)過時間.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思考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用24時計時的方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正確區(qū)分時間與時刻,并能計算一日內(nèi)經(jīng)過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有線1臺的兒童動畫片晚上幾點開播嗎?(晚上6時)

  晚上6時又可以說是幾時?(18時)

  你們還在哪里見過這樣的計時法?(電視中、報紙上、商店營業(yè)牌上……)

  像18時這樣的計時方法,在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24時計時法”.(板書課題:24時計時法)

  二、探索新知.

  教學24時計時法.

  (1)教師講解:交通、郵電、廣播等部門在工作中需要很強的時間觀念.為了計算簡便,不容易出錯,都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的計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

  教師: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呢?現(xiàn)在我們看鐘表.(給學生演示教具)

  教師:春節(jié)是我們每個小朋友最喜愛的節(jié)日之一.那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鐘聲在什么時間敲響?(夜間十二點)

  教師:把時針調(diào)到12時.對,夜間12點,是舊的一天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我們把這一時刻稱為0時.

  教師提問: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時間里,鐘面上的時針正好走幾圈?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鐘面上的時針是怎樣走的.(給學生演示教具)同學們,除夕之夜當新年的鐘聲敲到第12下時,新的一年開始了.此時此刻,鐘面上 的時針和分鐘都指向數(shù)字12——夜里12時.就是0時,24時計時法也就是從此時此刻開始計算一天的時間.接下去是凌晨1時、凌晨2時……(老師邊撥邊講)上午8時、9時……直到中午12時.(再接著撥)下午1時、2時……晚上8時、9時……直到午夜12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剛才我們從中午12時撥到夜里12時,時針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時.

  教師提問:你們想一想剛才鐘面上的時針正好走幾圈?一共是幾小時?(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時)

  啟發(fā)學生:舉例說說我們?nèi)粘I钪心男┑胤揭膊捎昧?4時計時法.

 。2)讓學生拿出“24時鐘表盤”,自己撥撥.

  分組討論: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有什么不同?

  使學生明確:24時計時法中,時針走第一圈時,鐘面上的時數(shù)與普通計時法相同;而時針走第二圈時,就等于用鐘面上的數(shù)分別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計時法的下午時刻多12小時.這樣,下午1時就是13時,下午2時就是14時……最后到夜里12時,就是24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

 。3)口答.

  ①下午 3時是幾時?(15時)

 、谠缟7時是幾時?(7時)

 、壑形1時是幾時?(13時)

 、芡砩8時是幾時?(20時)

  請你在鐘面上撥出16時、22時30分.(動手操作,集體訂正.)

 。4)學習24時計時法

  教師講解:用24時計時法,就是把時針走第二圈時,時針所指的時刻(鐘面上的數(shù))分別加上12.

  師生互動:教師撥第二圈,下午1時、2時……學生依次回答:13時、14時、……23時、24時或0時.

  教師說明:為了區(qū)分某一時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來描述一天從0時起到中午12時止這段時間里的時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來描述一天從中午12時起到晚上12時止這一段時間里的時刻.

 。5)學生分組對練.

  A.一組把下午和晚上的時刻報出來,另一組用24時計時法說出相應的時刻.(如下午4時 答:16時)

  B.一組把24時計時法的時刻報出來,另一組用普通計時法說出相應的.時刻.(如:20時 答:晚上8時)

  2.教學例1.

  出示例1:一列客車18時20分從北京開車,22時40分到達石家莊.路上用了多少時間?

  教師提問:誰能說說18時20分是時間還是時刻?(時刻)22時40分呢?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例:

  教師提問:從圖中看到列車從18時20分到22時40分中間所經(jīng)過的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呢?

  教師補充說明:表示的是這列客車在路上行駛的時間,一般用“幾小時幾分”表示.

  分組討論:路上用了多長時間?

  學生匯報:說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師總結概括:可以將18時20分到22時40分分成兩段,看上圖:

  從18時20分到22時20分,中間相差4小時.

  從22時20分到22時40分,中間相差20分.

  兩段合起來說是4小時20分.

  反饋練習:從上午8時到11時50分經(jīng)過( )小時.

  出示例2:一個商店門口掛著這樣的牌子(如下圖).這表示全天營業(yè)多少時間?

  出示圖片“24時計時法(例2圖1)”

  觀察并思考:右圖牌子上用的什么計時法?

  同桌討論:怎樣來計算今天的營業(yè)時間?

 。ń處熆商崾荆悍稚衔、下午各多少小時,合起來就是全天的營業(yè)時間)

  教師訂正:從上午8時到中午12時是4小時.下午時間從中午12時到下午7時是7小時,全天營業(yè)時間是4+7等于11小時.

 。ń處煱鍟┥衔鐮I業(yè)時間:12-8=4(時)

  下午營業(yè)時間:7時

  全天營業(yè)時間:4+7=11(時)答:全天營業(yè)時間是11小時.

  分組討論:為什么算式中單位名稱是“時”,而答題中是“小時”呢?(教師講解)

  教師提問:誰能給這個商店換塊新牌子表示的營業(yè)時間不變,但更簡潔嗎?

  教師出示圖片“24時計時法(例2圖2)”

  學生思考:這塊新牌子是什么計時法?該怎樣計算開業(yè)的時間?

 。ㄈ嗤瑢W動筆列式,請一名同學到前面板演.)

  板書:營業(yè)時間:19-8=11(時)

  集體評價新牌子和舊牌子,請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使學生明確:換牌子后營業(yè)時間沒有變,還是11時;但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間更簡明方便.

  三、鞏固練習.

 。1)口答.

 、17時是下午幾時?23時是晚上幾時?

 、趶脑缟6時到下午4時,有幾個小時?

 、坌∪A每天早上7時半到校,11時50分放學.他上午在校多長時間?

 、鼙本╅_往某地的火車,早上5時54分開車,19時55分到達.路上用了多少時間?

  訂正:

 、17時是下午 5時,23時是晚上 11時.

 、谟10個小時.

  ③他上午在校4小時20分.

 、苈飞瞎灿昧14小時1分.

  (2)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畫“√”,錯的在括號里畫“×”.

 、僖还(jié)課的時間是40分.早晨8時10分上課,上一節(jié)課后應該在8時50分下課.( )

 、15時就是下午5時.( )

 、塾嬎闵衔8時到下午5時是多長時間,可以用8—5+12來計算,對嗎?( )

  訂正:①(√) ②(×) ③(×)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1.用24時計時法表示出下面的時刻.

  下午3時 上午10時 晚上9時

  下午6時 晚上10時 下午2時

  2.用普通計時法表示下面的時刻.

  6時 12時 5時30分 24時 16時 18時45分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時,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教學難點:

  商中間、商末尾有0的處理方法及筆算的簡便寫法格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你們估一估商是幾位數(shù)。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633=答案

  6033=答案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導入

  師:這天孫大圣來到花果山,看到滿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帶回去給猴子猴孫們嘗嘗,于是大圣手一揮,所有的桃子都進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數(shù)是0的除法。

  師:現(xiàn)在,樹上有多少個桃子?(0)

  師:這時,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來摘桃吃,你們說說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幾個桃子?(0)你是怎樣做出來的?(02=0)

  師:又來了兩只小猴子,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個桃子呢?

 。0、04=0)

  師:要是再來一只呢?(0、05=0)剛剛是4只,那要是再來4只呢?(0、08=0)

  師:看到這兩個算式,你還能說出類似的算式嗎? 同桌互說一個。

  師:好,看到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0除以任何數(shù)都得0)

  師: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這個結論你又補充嗎?(0除以任何不是0數(shù)都得0)

  3、商中間有0的除法、

  師:這四個小猴子沒吃到桃子悶悶不樂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們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個桃子,誰能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幾個桃子?)

  師:瞧,你提的問題和大圣的一樣,真了不起!這道題你會做嗎?你是怎樣列式的?(4084=)結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點引導學生用列豎式方法解答。

  獨立解決后,同教師板書對照,比較兩個豎式不同之處,說說自己的觀點。

  師:咱們看看結果和口算、估算商的.位數(shù)都一樣嗎? 看來估算是可以檢驗我們計算結果的正確性的!

  [師:你們都太了不起了,老師這有兩道題你們有信心做對嗎?

  6033=答案

  8022=答案

  獨立計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學說計算過程。

  師:那看看結果和我們剛才估算的位數(shù)是不是一樣。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師:剛剛的4只小猴子拿了桃子開心的走了,聽說大王在分桃子,又來了6只小猴子,大圣就又拿出840個桃子,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多少個桃子?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獨立計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師:我們計算的結果和估算的位數(shù)也一樣。

  三、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都知道孫悟空的絕招是七十二變,幾個小猴子想學一學,咱們看看他們變得對嗎?

  6802=34

  3093=13

  師:小朋友你們真棒,老師這還有一道思考題,看看你們會不會,不過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樣的錯誤。

  思考題:哪題的商最接近150?

  9066=答案

  7455=答案

  4804=答案

  4473=答案

  四、本課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3

  教學內(nèi)容:

  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4~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4÷2 55÷5

  2、計算。

  (1)20×30×7 (2)50×6×12 (3)400÷8÷5

 。4)450÷6÷3

  要求:

 。1)學生獨立計算。

 。2)匯報結果,并說一說計算的步驟、方法。

  (3)全班交流評價。

  二、要點復習

  1、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圖書館里有1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每層放8本,書架一共可以放幾本書?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2)根據(jù)題中數(shù)量關系,正確列式計算。

  (3)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有目標地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4)鼓勵學生根據(jù)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學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組織交流。

 、僭谛〗M內(nèi)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某送奶站共有3個送奶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個送奶員要送多少份?

  (1)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列式計算。

 。2)啟發(fā)、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組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诟餍〗M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明每-步解決了什么問題

 。4)教師小結。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根據(jù)題目中繪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

  四、課堂作業(yè)

  課本第120頁的第14、15、16題。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4

  教學內(nèi)容:

  課本40-4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掌握利用連乘、連除列出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2. 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列式方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

  3.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并說出算列算式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口算

  41×20=答案61×30=答案11×80=答案12×40=答案50×20=答案640÷8=答案140÷7=答案280÷7=答案350÷7=答案120÷6=答案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我們來到了美麗的生態(tài)園,在這里,到處是五顏六色的花,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板書學生梳理出的數(shù)學信息)

  教師適時評價。

  師: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誰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1、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2、每個花架擺了多少盆花?

  <<<12>>>

  3、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

  二、你說我講

  1.教學“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1)師:要解決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怎樣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教師適時出示課件5×8=40(盆)、3×40=120(盆),追問:你能說一下你所列的兩個算式的含義嗎?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通過分步列式,先求出1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師利用課件演示分布計算的過程,并引導學生兩個算式所表達的含義。

  師:你能不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

  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操作的信息。

  組內(nèi)交流,討論綜合算式的列法,并講解出該綜合算式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分小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時給予恰當?shù)脑u價,然后教師利用課件演示綜合算式的含義,加深學生的理解。

  2,教學“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再看情境圖,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導學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學生自主學習、列式的基礎上,師: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學生板演自主學習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zhì)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為什么要除以4?

  學生:96÷2=48(盆),表示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個花架有四層,每層有12盆。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對,先算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層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師利用課件進行演示講解。

  師:誰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小組內(nèi)可以進行合作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板演展示。

  學生板演:96÷2÷4。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zhì)疑:96除以2表示什么?為什么要除以4?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提升:對,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個花架上,每個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個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層,每層有多少盆花。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講解。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1、2題,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shù)量間的關系,并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做一張這樣的畫需要多少個貝殼?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shù)量間的關系,并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每箱8個什么?每盒6個什么?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獲?(課件出示教材豐收園圖)

  學生可能回答:我會積極學習了。教師適時追問:你哪個環(huán)節(jié)最積極?學生可能說:擺一擺,操作方面。

  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學會提問了。教師適時追問:你都問什么問題了?(課件“會問”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同時出示問題:你都問什么問題了?)

  ……

  師:讓我們滿載著收獲,下課休息一下吧。

  學生回答

  學生小組合作回答

  學生選擇學具,利用擺一擺,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操作,利用小紙板擺一擺,

  學生組內(nèi)討論交流,小組內(nèi)列出綜合算式。

  學生合作,解決問題

  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5

  一、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周長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測量和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周長的含義。會測量計算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為主的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并拓展研究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的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建立周長的概念,能指出各種平面圖形的周長并會測量計算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是教學重點;正確、深刻地理解周長的含義是教學難點。注意設計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質(zhì)疑問難、小組討論等學習形式來強化對周長的理解,讓難點在不經(jīng)意中獲得突破。

  三、教學意圖和教學思路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體現(xiàn)做數(shù)學、玩數(shù)學的活動性和趣味性,感知先行,凸現(xiàn)探究過程。具體做到兩個拓寬:拓寬周長概念的外延,拓寬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中盡力把繡球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爭、去辯,在悟中得法。教學思路:從生活情境中引出周長概念+通過指和描理解周長概念十通過測量計算三角形和一般四邊形的周長鞏固周長概念并鋪墊測量計算周長的一般方法+探究測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一般方法+探究測量計算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周長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師生沿著操場的邊線繞操場跑步一圈。

  1.體驗中引出周長。沿著操場的邊線繞操場跑步一圈(板書一圈、邊線)、讓學生比劃路線,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邊線、貼平面圖,讓學生用粉筆畫跑步的路線,強調(diào)起點、終點、操場一圈邊線的總長度、操場的周長。(板書周長)

  [評析: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學知識,賦予《周長這一知識點以現(xiàn)實意義。這樣學生的學習得到了感性材料的支撐,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學生也很容易進入角色。此外,本節(jié)課把《周長》描述為一圈邊線的總長度,簡明易懂,充分體現(xiàn)了周長這一數(shù)學問題的現(xiàn)實性!

  2.操作中理解周長。

  (1)指導學生找出身邊物體的周長、指出課本封面的周長。(電腦顯示給予確認)

  (2)讓學生指出下面圖形的周長。(多媒體隨后顯示)

  〔評析:采用學生身邊的、熟悉的或感興趣的.材料作為研究素材,增強學習的親切感。通過指、描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操作中理解周長,而多媒體的效果使周長是什么更加清晰明朗。〕

  3.測量計算中深化對周長的認識。

  (1)(多媒體顯示老鼠和兔子分別繞三角形、四邊形的草坪跑步一圈)

  提問:誰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們各自的周長呢?(板書:測量計算)

  [評析:多媒體的動態(tài)顯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上的數(shù)學問題很快變成學生自覺探索的問題。]

  (2)在作業(yè)紙上測量計算三角形、四邊形的周長,再組織小組匯報。(強調(diào):所有邊長的總和)

  [評析:通過練習獲得測量計算平面圖形周長的一般方法,為探索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奠定基礎。]

  (3)測量更多邊形的周長,總結強調(diào)周長即一周邊線的總長度。

  4.引導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1)出示方格紙上的正方形、長方形,要求測量計算并展示不同的計算方法。

  (2)鞏固練習。正方形的邊長為2分米,計算一個正方形的周長和由這兩個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強調(diào):計算的應是有關圖形一周的總長度。

  [評析:通過這一變式練習,使周長即一周的總長度得以鞏固,進一步強化了對周長含義的理解。]

  (3)測量并計算周長。(出示下面的圖形)

  5.合作解決問題。測量計算出硬幣和樹葉的周長。

  [評析:對周長的理解不局限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等規(guī)則平面圖形中,避免了學生生搬硬套,產(chǎn)生思維定勢。把周長拓展到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中,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更加深刻,并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2、使學生在探索、認識24時計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里的應用,幫助學生建立時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意識,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認識、理解24時計時法,會正確運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明確兩種計時法的異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實物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 課前談話:

  同學們喜歡看電視嗎?都喜歡看哪些節(jié)目呢?

  2、有沒有看過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啊?什么時候有?對,在每年的大年夜,和爸爸媽媽圍坐在電視機前,一邊收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一邊等待新年的到來,那是多么令人激動的時刻啊!想不想再回顧一下那時的情景?

 、俣嗝襟w播放新年即將來臨,全場倒計時的場面。

 、谀憧吹搅耸裁?聽到了什么?(0點鐘聲敲響,猴年第一天開始了。

 、垡簿褪钦f一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板書:半夜12時 0時

  3、新年的.第一天,你做了什么事情覺得很有意義,到現(xiàn)在還記得的?跟大家講講,好嗎?

  4、過渡:可能有些同學那天過得不是特別有意義,或者已經(jīng)忘記了,想在明年春節(jié)的時候給自己計劃一下嗎?你可以把最想干的兩三件事情寫下來。

  二、自主探究

 。ㄒ唬┙虒W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

  1、學生填寫時間安排表。

  2、全班交流:

 。1)哪位同學想來介紹?

 、僖簧趯嵨锿队吧线呏v邊撥鐘,師口述:從0時起一天開始了。

 、趲煟阂徽旖Y束了嗎?(把時針撥到0時)舊的一天結束的同時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蹚倪@位同學撥鐘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時針在鐘面上走了幾圈?一共有幾小時?(板書:兩圈 24個小時)

 。2)誰也想來介紹一下?

  請學生把安排表放到實物投影上說一說。

  3、兩位同學寫的時間怎么不一樣呢?

  隨機揭題: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計時方法,像上午7時,下午3時(板書)等這種計時法叫做普通計時法,(板貼:普通計時法),另外一種叫24時計時法(板貼:24時計時法),它們都是記錄一整天中某個時刻的方法。

  4、改寫:

  這是普通計時法,你能用24時計時法把它改寫一下嗎?

  這24時計時法,誰會改寫成普通計時法?

  5、讓我們從屏幕上再來看看它們是怎樣計時的?

  多媒體演示,師講述:

  半夜12時 中午12時 半夜12時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比較兩種計時法的異同。

  現(xiàn)在你能從圖上發(fā)現(xiàn)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了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生交流師板書:

 、倨胀ㄓ嫊r法有時間詞,24時計時法沒有時間詞;

 、趶钠胀ㄓ嫊r法換到24時計時法,第一圈,時針指幾就是幾時,第二圈,時針所指的時刻還要分別加上12小時;從24時計時法換到普通計時法,第二圈時時針所指時刻減去12小時。

  板書成: 第二圈

 。12

  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

  有時間詞 -12 沒有時間詞

  半夜12時 0時(24時)

 。ǘ⿴熒鷮诹

  過渡:下面我們來個對口令,我說一個時刻,你能判斷它用的是哪種計時法并把它轉化成另一種計時法嗎?

  題目:上午9時 凌晨3時 晚上9時 14時 7時 半夜12時 下午5時 22時

  三、運用拓展

  1、我們的手表上都有時針和分針,可是這些鐘面上卻少了時針,你能根據(jù)下面這些時刻給鐘面畫上時針嗎?

  7:00 下午1:00 21:00 24:00

  2、 在我們生活中,你在哪里見到過24時計時法?

  師:對,24時計時法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你瞧——多媒體隨機出示

  A、電子表

  B、圖書館借書時間表、肯德基營業(yè)時間、節(jié)目預告

  3、看來,生活中我們離不開24時計時法,你能根據(jù)圖中的情境說說鐘面上的時間嗎?(可以用24時計時法,也可以用普通計時法。)

  4、現(xiàn)在的人們離不開鐘表,可是很早以前并沒有鐘表,那時的人們又是怎樣計時的呢?讓我們跟隨電腦博士回到古代去看一看吧。ǘ嗝襟w出示)

  師介紹:在古代,原始人只知道用日和夜來表示時間;后來,人們利用測太陽影子的方法來確定時間,這是日晷,由 “晷針”和“晷盤”組成,晷盤上刻有24個等分的刻度,晷針垂直在晷盤中央。當太陽照著晷針,針影隨太陽的運轉而移動,刻度盤上指示出刻度來,便知道了時間,但它只能在晴朗的白天應用,陰雨天和夜間就不行了。因此,人們又發(fā)明了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來計算時間,這就是銅壺滴漏,我國發(fā)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制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而且應用也很普遍。再后來,人們發(fā)明了鐘表,計時就越來越準確了,也就有了我們今天學習的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想知道其它計時器的使用方法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到網(wǎng)上或書上去查一查。

  四、總結反思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還有問題嗎?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經(jīng)歷探索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簡便算法的過程,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力目標:在具體情境中合理地運用口算、筆算和估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情感目標:在與他人的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樹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探索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筆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在乘法這一單元里,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

 。1)口算。哪類題目可口算?(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

 。2)筆算。哪類題目要筆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這里的兩位數(shù)我們指的是一般的情況,不包括整十數(shù)

 。3)估算。估算的時候我們一般把兩位數(shù)看成是很接近它的整十數(shù)來估算的。估算允許存在一定的誤差。

  2、關于乘法,我們這一課要學什么,有誰知道嗎?

  板書課題: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學習探究:

  1、其實末尾有0的乘法也就是我們前面口算中出現(xiàn)的那類題,所不同的是,以前是口算,今天要筆算。

  (1)、談話:今天我們?nèi)匀坏侥膛鋈⒂^,看看奶牛場一天能生產(chǎn)多少牛奶。(出示主題圖)

  (2)、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3)、在交流中提出問題:今天擠的牛奶有多少千克?

  讓學生說出算式后板書:2530=

  2、學生用已有的筆算知識列出豎式計算

  交流:板書: 3 0 或 2 5

  觀察兩個豎式,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3、注意看老師的豎式和剛才的有什么不同,板書:

  問:這個豎式和剛才的豎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0沒有和什么數(shù)位對齊)

  猜:為什么要這樣寫呢?(在算的時候先不要考慮它)

  遮去0,現(xiàn)在的豎式變成幾乘幾?(25乘3)

  一起來算一算:75。

  好了嗎?(沒有,還要添上0,得數(shù)是750)

  把這個豎式和剛才的豎式比一比,你更喜歡哪個豎式?為什么?

  說說這種簡便豎式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指出:它其實和口算差不多,先不看0,最后添0。

  4、即時訓練。

  想想做做1。

  獨立計算,指名板演,學生計算時,注意提醒學生積的末尾0的處理。

  說說做這樣的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怎樣算簡便?

  5、學這個簡便寫法有什么用呢?

  大家來看這道題:3804500

  這是一道三位數(shù)乘四位數(shù),你能不能用新學的'辦法來計算?

  隨學生回答并板書,結合板書指出:先不看0,所以我們就可以把它看成

  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這樣就會了,不過最后還要加上3個0。

  看來學了乘數(shù)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我們可以用它來解決一些更難的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3

  問:題目要的是什么?你怎樣比較第一組中的兩道題?你能想到什么?

  在小組里說說怎樣比較第二組、第三組的兩道題。

  2、想想做做4

  看圖說說圖意,再列式計算,說說是怎樣列式的,又該怎樣進行估算。提

  醒學生用約等號連接估算結果。

  3、想想做做5

  出示場景圖,讓學生說說收集到哪些信息,獨立計算后,再指名說說算

  式,如果學生獨立計算有困難,教師重點提問:20人正好租4條船能推

  算出什么?

  4、想想做做6

  學生獨立閱讀題目后,先觀察平面圖,找到方向標,確定圖中的方向,再

  明確題目要求解決的問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何收獲?

  五、作業(yè):想想做做2

  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教學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筆算方法,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和估算以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的基礎上教學的

  例題先讓學生按照豎式的一般算法以及口算方法算出結果,然后介紹簡便的筆算方法,這樣安排可以減少計算的錯誤,并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筆算簡便方法的需求.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8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修訂本)第85~88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并知道它們的實際大小。

  2. 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和獨立思考、樂于交流的習慣。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1平方米桌布一塊,米尺,鏡框,長方形紙若干張。

  學具:邊長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紙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一個木條釘成的長方形鏡框,提問: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計算做這個鏡框需要多長的木條?學生回答后緊接著問:如果配一塊玻璃,要多大呢?引出課題前半部分。(板書:面積)

  [評析: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為教學的切入點,親切自然。滲透知識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數(shù)學思想,激起學生學習新知的強烈愿望。]

  二、引導探索,討論研究

  1.認識面積的含義。

  (1)認識物體表面的面積。

  先舉幾個生活中物體表面的例子,然后讓學生親手摸一摸課本封面、文具盒蓋的表面,并比較它們的大小。

  談話:我們把課本封面的大小叫做課本封面的面積。誰能說一說什么是文具盒蓋的面積?你還能說出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請比較它們的大小。

 。2)認識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

  讓學生想像把課本面的形狀畫下來是什么形狀,引出并板書:平面圖形。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平面圖形后出示以下圖形。

  提問;在屏幕上呈現(xiàn)的6個圖形中,你能指出哪些圖形的面積?學生回答后追問:為什么不能指出角的面積?

  出示下面3個圖形:

  提問:誰能比較這3個平面圖形面積的大。

  [評析:《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第一學段“空間與圖形”的內(nèi)容標準中提出“結合實例認識積的含義”,按照這一要求,這里不再概括面積的定義,而是讓學生具體地感知面積的含義。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感知比較充分。]

  2.教學面積單位。

  (1)引入面積單位。

  (教師發(fā)給學生每人一張長方形紙,同桌的兩張紙寬度相同,長度略有差別。)讓學生拿出長方形紙和老師手中的紙比較面積大小,學生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再讓同桌之間比較紙的面積的大小,學生發(fā)現(xiàn)一眼不能看出來,可能想到用重疊法或量長和寬的`辦法比較。

  多媒體出示長方形(15個單位)和正方形(16個單位),讓學生說說如何比較其大小。演示用重疊的方法無法比較(一個較寬,一個較長)。

  多媒體演示把長方形、正方形分成如圖(1)、圖(2)的方格。

  學生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說出正方形的面積大。

  多媒體出示圖(3)。

  提問:圖(3)也畫成16個格子,和圖(2)的面積一樣大嗎?為什么?

  講述:如果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要統(tǒng)一標準。這個標準就是面積單位。(板書課題的后半部分:面積單位)

  [評析:在操作和比較中引出積單位,過渡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始終處于最佳思維狀態(tài),每個學生都感覺“這是我自己發(fā)現(xiàn)的知識”,有積極的學習體驗。]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 認識1平方厘米。

  學生觀察1平方厘米紙片的形狀、大小,量邊長。引出: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板書:平方厘米)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9

  設計說明

  噸這個質(zhì)量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節(jié)課,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算一算、估一估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感受和體驗質(zhì)量單位噸。

  1.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

  三年級的學生,生活經(jīng)驗很少,接觸這些質(zhì)量單位的機會更少。針對這種情況,光靠教師的講解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課件,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主動接受信息,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

  2.結合已有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

  在學生認識了噸,掌握了噸與千克的關系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獨立完成例8,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一猜同學或老師的體重。

  2.講故事。

  張伯伯的農(nóng)場今年獲得了大豐收,收獲了好多的大米,張伯伯要把這些大米裝在袋子里,準備運到城里出售,他會選擇什么樣的車呢?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游戲和故事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師生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噸。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張伯伯要運送大米,選擇集裝箱和火車運送,你知道它們分別能裝多少噸貨物嗎?(學生看車廂上的數(shù),說出它們的載質(zhì)量)

  (2)1噸到底有多重呢?還是讓這些大米告訴我們答案吧!

  課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學生通過計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課題:這10袋大米的質(zhì)量就是1噸,噸是比千克還大的'質(zhì)量單位。(板書:1噸=1000千克)

  2.建立1噸的質(zhì)量觀念。

  (1)在班級里找到一名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問:1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多少千克?

  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呢?(指出: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1噸。然后讓班級的40名同學到前面站成密集隊形,體會1噸的視覺效果)

  (2)讓學生完成課堂活動卡,豐富對噸的感性認識。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找一找質(zhì)量是1噸的物體。

  (4)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噸作單位。

  (計量鯨、大象的體重,計量煤炭、建筑用的沙石的質(zhì)量等)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10

  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nèi)容: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平均數(shù),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數(shù)學廣角和數(shù)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面積以及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平均數(shù)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nèi)容。

  在數(shù)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以及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例如,用兩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shù)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是學習小數(shù)乘法的必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內(nèi)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shù)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shù)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并為進一步系統(tǒng)學習小數(shù)及小數(shù)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面積兩個單元,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nèi)容,為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nèi)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jīng)歷,探索并體會引進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nèi)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并通過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yǎng)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tǒng)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平均數(shù)。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tǒng)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通過學習平均數(shù)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shù)學廣角”的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并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探索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和發(fā)現(xiàn)、欣賞數(shù)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jù)學生所學習的數(shù)學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安排了兩個數(shù)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xiàn)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shù)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shù)學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的除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shù)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shù)(小數(shù)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shù)的含義,會讀、寫小數(shù),初步認識小數(shù)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shù);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會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結果是整數(shù));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jīng)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11.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措施: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2、結合現(xiàn)實問題教學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平均數(shù),加深學生對統(tǒng)計作用的認識,逐步形成統(tǒng)計觀念。

  3、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nèi)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5、有步驟地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

  6、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滲透于數(shù)學教學中,用數(shù)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nèi)在動機。

  班級情況分析:

  在經(jīng)過了一個學期的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jīng)達到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shù)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于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nèi)容都比較感興趣。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shù)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體現(xiàn)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情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jīng)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地保持,并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9~21頁的例1、例2及練習四中的題目。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掌握筆算方法。

  2、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談話。

  師:每年的植樹節(jié)全國許多部門與單位都組織植樹活動。比如,去年植樹節(jié)洛陽市植樹約有1538萬棵。誰能說說植樹有什么好處?

  生:抵御風沙、綠化、提供新鮮氧氣

  2、引出實際問題。

 。1)呈現(xiàn)植樹畫面(教科書第19頁主題圖)。

  師:這是我們學校今年植樹的情景,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解決問題。

 、 對學生提出的用加、減法計算的問題,請學生隨時解決。

 、 對學生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請學生說出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二、探究筆算方法

  1、探索解決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方法。

  (1)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小組內(nèi)交流。每位學生介紹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3)全班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交流展示探索成果的機會。

  請小組推薦代表,介紹本組解決問題的方法。

  2、師生交流筆算過程。

 。1)談話。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問題。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過分小棒,知道了結果;還有一些同學用除法豎式解決了這個問題。今天我們重點研究筆算除法。(板書課題:筆算除法。)

 。2)再現(xiàn)422的筆算過程。

  3、試一試。

  放手讓學生解決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問題。

  (1)師:我們已經(jīng)解決了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問題,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該怎樣解決呢?再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出結果。(告訴學生: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寫出豎式。)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之后,全班交流。

 。3)在學生匯報交流的'基礎上,呈現(xiàn)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實踐與應用

  1、幫小兔拔蘿卜(課件出示)。

  先請學生完成計算,在小組內(nèi)相互檢查。

  然后,課件顯示拔蘿卜的收獲,使學生體嘗成功的快樂。

  2、幫小動物檢查對錯。

  師:我們班小朋友真棒!不但自己學會了用豎式計算除法,還幫助小動物解決了問題,檢查出了錯誤。通過這些活動,你想提醒大家在筆算除法時應注意些什么呢?

  3、設計活動(練習四第3題)。

 。1)請學生欣賞廣場上花卉圖案(出示廣場一角畫面),接著引出布置學校的情景。

  師: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一起解決提出的問題。

  (2)自主設計圖案,并解決問題。

  (可以獨立解決,也可以2~3人結合。)

  完成設計后,全班交流。

  4、猜數(shù)謎。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體會?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12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1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1噸的概念,并能進行質(zhì)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了解自己的體重。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體重?同學們,你們以前學過計量物體的質(zhì)量用什么做單位?(板書:千克?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1千克=1000克)

  你估計老師的體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創(chuàng)設情景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nèi)ニ袌龉湟还。看,這里到處可見一箱箱的水果,真熱鬧啊!讓我們拿一個大蘋果看看能有多重吧。鄢鍪荆阂粋蘋果重200(克)]

  那一箱蘋果呢?[出示:一箱蘋果重10(千克)]

 。鄢鍪荆阂豢ㄜ囂O果重3()]一卡車蘋果的重量是3克,還是3千克?都不恰當,是吧?因此,人們就又規(guī)定了一個新的,比克和千克都大的重量單位——噸。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噸”。噸也是一個質(zhì)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噸與千克有什么關系呢?

  二、講授新知,解決問題

  1、1噸有多重

  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相互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讓學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

  1個同學的體重約是25千克,4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約100千克)

  40個這樣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約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聯(lián)系班中40個體重約是25千克的同學,讓學生感悟1噸的重量。

  2、哪些東西大約有1噸

 。1)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幾袋大米重1噸?

  (2)一頭牛約重500千克,幾頭牛約重1噸?

 。3)你能說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嗎?請在小組內(nèi)相互說說。

 。4)你認為什么樣的物體要用噸作單位呢?

  小結:我們在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zhì)量時,常用噸作單位。

 。5)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噸作單位的嗎?

 。ㄘ涇嚨妮d重量、電梯的載重量、橋的載重量等)

 。6)完成32頁的做一做,集體訂正。

  3、單位換算

  剛才我們認識了噸,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學過了哪些質(zhì)量單位?請大家把這些學過的質(zhì)量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理一理。

  反饋后,提問:“噸和千克有什么關系?”“千克和克呢?”

  通過剛才的整理,哪個單位最重?最輕的是?

  4噸=____千克

  3000千克=____噸

  學生嘗試完成,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課件演示)

  4噸=4000千克,因為1噸=1000千克,4噸就是4個1000千克,就是4000千克。?3000千克=3噸,因為1000千克就是1噸,3000千克有3個1000千克,也就是3個1噸,就是3噸。

  完成32頁做一做,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學以致用

  1、估一估,連一連

  大象 鯨 山羊

  50噸 60千克 4噸

  2、在一輛載重是2噸的貨車上,裝6臺重300千克的機器,超載了嗎?為什么?

  3、填上合適的質(zhì)量單位

  (1)卡車載重4()。

 。2)小明體重35()。

 。3)一塊橡皮的質(zhì)量是8()。

 。4)碼頭停泊的貨輪能載貨10()。

  4、13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介紹方法

  四、課外延伸,加深理解

  1、日記一則。

  大家好!我叫小馬虎。星期日旱晨我從2分米的床上起來,洗刷完畢,就去吃旱飯。我吃了一個50噸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后開始做作業(yè)。我做的幾道題是這樣的:

  5噸=(5000)千克

  4020千克=(4)噸(200)千克

  3噸400千克=3400(克)

  下午我去逛公園,看見公園里有一只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時30分我睡覺了。

  2、你知道嗎?講曹沖稱象的故事,學生談談感受

 。ㄎ澹┱n堂小結

  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反思:

  在學習噸這個質(zhì)量單位前,學生已經(jīng)對克和千克有了感性的認識。知道了1千克=1000克。較輕物體的質(zhì)量常用可作單位,而一般的物體用千克作單位。這樣一來學生就知道了測量較重的物體或者是大型物體時常用噸作單位。但是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沒有直觀的認識。也不可能像認識克和千克那樣讓學生通過掂一掂一個2分硬幣或者是兩袋鹽的重量來建立感性的認識。所以,對于噸這個質(zhì)量單位要想建立噸的觀念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本節(jié)課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過程中,我是先讓學生用所學噸的知識解決小動物的過橋問題、貨車、電梯的載重量、多少物體的重量約1噸、哪些物體的質(zhì)量要用噸作單位、估計一些大動物的質(zhì)量等,使學生體驗到噸的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學習噸的知識能解決許多生活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為了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首先課堂上利用10袋100千克大米的質(zhì)量就是1噸,讓學生感受1噸到底有多重。再利用班上孩子們的體重,從數(shù)量上體會。

  我找了班上體重正好是25千克的一個同學,這樣學生可以想象大約四十個學生的體重就是1噸。然后告訴孩子們,我的體重是50千克。20個老師的體重就是1噸,同時課本上也提供了兩頭牛的體重也大約是1噸。讓學生在對比的數(shù)字中感受1噸之大。

  但在教學時發(fā)現(xiàn)三年級的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較差,讓學生推算多少個物體重約1噸比較難算;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體能幫助學生建立1噸的表現(xiàn);雖讓學生進行較充分的體驗,但畢竟是三年級的學生,噸離他們的。生活實際太遠,有的學生對千克、克的質(zhì)量的表象還不清晰,對以噸為單位的物體質(zhì)量的估計就有些離譜。有一位學生說一幢教學樓一棵樹的重約1噸。教學時要讓學生在估計時與1噸重的表象,如2頭牛、40位同學進行比較。由于噸是用來計量較大的物體質(zhì)量,所以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很少出錯。但實際上學生對于這個單位的掌握還不是很好。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13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材P32—P3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景,學生經(jīng)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3.在數(shù)學活動中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計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連續(xù)進位方法的掌握與實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清點學生人數(shù)

  二、新知預熱

  1、請同學們認真看大屏幕,誰能聲音洪亮的回答這些問題。(出示課件)

  2 、小結:同學們這一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很棒!

  3 、引出新課:誰坐過火車?有硬座和臥鋪兩種車廂,這節(jié)課我們就和淘氣與笑笑一起來解決幾道與火車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板書課題)

  三、新知探究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一天淘氣與笑笑來到火車站,與火車站的叔叔的交流談話中,你能獲得那些數(shù)學信息?(出示課件)提出那些數(shù)學問題?

  2、解決問題、探索方法

  (1)、臥鋪車廂每節(jié)可乘72人,5節(jié)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

 、偕x題②生列式,師板書③生試做 ,生板演 ④匯報方法⑤看課件,小聲說計算過程(出示課件)

  (2)硬座車廂每節(jié)可乘118人,7節(jié)硬座車廂可乘多少人?

  ①生試做 ,生板演②交流匯報③課件演示

  (3)觀察這個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連續(xù)進位)通過我們以上的學習,你能試著說一說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計算方法?(學生與同桌說一說)匯報說;師生共同小結(出示課件)齊讀。

  四、應用提升:(出示課件)

  五、全課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在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除法的意義和表內(nèi)除法的基礎上,通過單元主題圖創(chuàng)設情境逐步引入有余數(shù)的除法問題,使學生通過具體問題體會余數(shù)的意義,并明確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和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確定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感知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能夠正確口算和筆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三、重點與難點

  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我制定的:重點:能正確地將表內(nèi)除法列成豎式來計算。

  難點:理解除法豎式中每一步計算所表示的意思,并明確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的道理。

  四、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的精神并結合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我確定的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啟發(fā)教學法。

  學法:學生通過觀察交流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五、教學過程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以“學生為本”,設計了這四大板塊的教學。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二)引導探究,感悟新知。

 。ㄈ╈柟叹毩暎瑥娀轮。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下面,我先說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我引入“快樂數(shù)學園”情景圖,“同學們,小動物們在布置房間呢,這是它們掛的氣球。仔細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按黃、紅、綠排列)。你們能很快說出第18個是什么顏色的嗎?(綠色)。(出示編號檢驗猜測結果。)”

  “挑選你們喜歡的編號讓老師猜猜看。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猜得又快又準嗎?學了今天的知識,你們也能行!

 。ǘ┮龑骄,感悟新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出示場景,“我們周末要開場聯(lián)歡會,用鮮花裝扮是不是更漂亮呢?”(出示場景圖)

  這一環(huán)節(jié)復習表內(nèi)除法的知識,讓學生對豎式有初步認識,為下一步更好地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打下基礎。

  感知余數(shù)的產(chǎn)生

  “同學們,23盆花都擺上,每組5盆的時候,最多可以擺幾組?還多幾盆?(學生還剩3盆)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式。同學們做得很好,大家列的算式不一樣,大家互相交流的時候是不是不太方便呢?我們都寫成一種形式,即23÷5=4(組)3(盆)

 。ò鍟23÷5=4(組)3(盆))

  剩下的3盆我們怎么稱呼它呢?我們大家一起給它取個名字吧?我們叫它余數(shù)。我們在商的后面點上6個小圓點,然后寫上余數(shù)。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shù)的除法。

  豎式怎樣列呢?引導學生列式,并分析每個數(shù)字的含義(商4表示可以擺4組,余數(shù)3表示剩下3盆),23除以5等于4組余3盆。

  當我們平均分物體的時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有時會有多余的數(shù)產(chǎn)生,這個數(shù)被稱為余數(shù)。

  如果有16盆花可以擺幾組?如果是17盆,18盆,24盆,25盆呢?,現(xiàn)在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教師展示學生列式。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余數(shù)和除數(shù),“同學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完成板書:余數(shù)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反思性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索出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大小關系:即余數(shù)必須小于除數(shù)。

 。ㄈ╈柟叹毩暎瑥娀轮。

  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要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過練習。因此我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精心設計了這樣三道題,首先讓學生判斷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計算是否正確,及時鞏固“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接下來通過“動手練一練”熟悉“除法豎式”的基本結構,最后結合生活場景引導學生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這樣的練習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體會有余數(shù)的除法。

  我再次出示“數(shù)學游樂園”情景,“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知道老師快速猜出氣球顏色的奧妙了嗎!”,你們也來試試吧!

 。ㄋ模w納總結,拓展延伸。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認識?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說一說,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請同學們從以下提供的練習和活動中,挑選喜歡的一項或兩項在課外完成。這樣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學習和生活的素材,讓學生自主選擇量力而行,以便于因材施教。

  六、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簡潔明了既顯示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又用彩色粉筆標記重點,使學生一目了然。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15

  教學環(huán)節(jié):

  1.情景引入:觀察一個立體圖形的各個角度,初步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不同。

  2.例題講解:觀察汽車全景照片后,對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狀講解。解決書上的相應練習加上茶壺的上、側、正的觀察。

  3.情景練習:針對空間中3個不同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來體會不同角度觀察的不同。(選不同位置的照片)

  4.擴展練習:欣賞風景在空間中的視角變化引起的物體形狀變化。

  本次教學我認為采用計算機網(wǎng)絡自主教學和小組合作討論的教學形式結合,能夠在實物觀察、空間抽象、轉變視角的3個層次上得到提升。

  教學目標:

  1.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幾何圖形、同一個實物,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夠根據(jù)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體的關系進行綜合,找到物體完整的表象。

  3.初步了解到空間中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多個物體間的`位置關系。

  4.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立體的長方體紙箱一個(每一個面粘貼不同的學生熟悉的卡通動物形象),遮蓋布一塊,實物圖片若干,屏風一個,桌子上有的茶葉筒等3種物體,網(wǎng)絡課件,計算機10臺。

  分組:4個學生一組(選出組長、信息員)。分配一臺計算機。

  學具準備:白紙和筆。

  教學過程:

  一、觀察長方體物體,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體不同

  (場地布置:凳子在6個不同的地點,看到一個面的3個,兩個面的3個,看見3個面的一個人)

  1.情景設置:今天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請大家研究。這放置了一個長方體物體在各小組派來的代表中間,請從一號開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請你們自由交換位置,再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請回到自己的小組)

  2.同時點擊對應的課件,出示1~6號角度看到的物體。

  3.提問:為什么你們都觀察的是同一個長方體,每個人兩次看到的卻不一樣呢?

  4.小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只能看到物體的一部分。

  二、觀察實物,綜合表象找實物。

  1.提問:那么你們能判斷站在一個物體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嗎?

  2.出示:小明、小紅、小東在商店買鞋,他們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們站在鞋的什么位置?(填空)你能把他們看到的鞋和他們對應用連線表示嗎?(連線)

  3.小結:你們真厲害呀!能根據(jù)他們站在鞋的正面、側面、后面的位置想象出看到鞋的形狀。

  三、綜合表象,找尋實物

  1.我這里還有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你有信心解決嗎?

  2.提出問題:我弟弟家要購買一輛新車,他有這輛車的正面、側面、后面的圖片資料,可是他不知道這輛車是什么牌子和型號。請你們利用網(wǎng)絡上的汽車資料和圖片幫助他找到這輛車。

  3.出示汽車的不同位置圖,提供網(wǎng)絡資料。

  4.學生自主活動。

  5.判斷和小結:要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從它的每一個部分入手,綜合考慮它的全局。

  四、判斷空間中多個物體之間的關系

  1.有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美術的素描課上有這樣的3樣物體(出示)這是還有一張從空中俯視的平面圖。以及4臺攝像機在不同位置拍到照片。

  2.可是粗心的攝像師助理在連接數(shù)據(jù)線時出現(xiàn)了錯誤。那么在A、B、C、D這四個點的攝像機分別拍到的畫面是怎樣的呢?請你連接上攝像機的線。

  3.提供幫助:在屏風后邊有這三樣物體的實際情況和4個對應的點。你們可以自由進去觀察找到幫助。

  4.學生自由活動。集體訂正。

  5.提問:為什么4張圖片中茶葉盒一會在杯子的左邊,一會又在右邊呢?這說明了什么?

  6.小結: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不同位置觀察空間中的物體不僅是形狀不同,而且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也不同。

  五、欣賞空間中角度變換的風景

  1.同學們在這節(jié)課上學的非常的好。在這節(jié)課結束的時候,我想請你們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

  2.自由欣賞,配背景音樂。

  3.提問:在欣賞中你感覺到什么?

  4.總結:在實際生活中,除了改變位置觀察同一物體,還有一種在定點變化視角的觀察,這就象我們剛才看到風景是從一個點觀察周圍。希望以后同學們能利用這兩種觀察方法觀察你看到的周圍。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學備課教案01-13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01-07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10-19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精選】10-19

(經(jīng)典)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10-19

數(shù)學教學教案02-01

數(shù)學教學教案05-19

小學數(shù)學教學備課教案4篇01-14

優(yōu)秀小學數(shù)學片段教學教案優(yōu)秀09-15

《乘火車》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