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04 07:41:37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集合)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測量活動(第6-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

  3、能用小數(shù)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shù)與十進分數(shù)的關系,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知道小數(shù)部分各數(shù)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準備]

  學生、老師準備尺子。

  [教學過程]

  一、測量活動:

  讓學生分組測量本班教室內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長度,然后討論這些長度用“米”作單位怎樣表示。在討論把幾分米或幾厘米寫成以米作單位時,可以先寫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數(shù),再寫成小數(shù)。當學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進一步問學生如果門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樣用米為單位表示呢?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可以用小數(shù)表示測量結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寫第6頁的表格,左邊已經有測量結果,只要把測量結果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shù);右邊要求學生自己選擇物品,先測量它們的長和寬,再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shù)。

  三、試一試:

  第1題:將幾克改寫成以千克為單位,其方法是一樣的。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中交流,這樣改寫的原因。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測量的結果,如曲別針的長度是2厘米5毫米,再寫成以厘米為單位的小數(shù)。

  四、作業(yè):

  第7頁練一練

  [板書設計]

  測量活動

  填一填中的表格 試一試中的題目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課本第11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找因數(shù),觀察它們的特點,初步理解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含義。

  2、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通過探索找出尋找質數(shù)的簡單的方法。

  3、使學生初步認識數(shù)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

  教學重點:

  在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理解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通過探索找出尋找質數(shù)的簡單的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小正方形紙片等。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1、 先復習自然數(shù)按能不能被2整除的'分類。

  2、 教師引入:同學們已經學習并掌握了找因數(shù)的方法,這一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學習找質數(shù)。

  板書課題:找質數(shù)。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拼一拼

  1、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看誰拼的方法多,動作還快。

 。ㄍ烙12個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可以合作,并完成書第10頁的表格。)

  2、學生 匯報,教師填表(投影出示下表)

  小正方形個數(shù)(n) 拼成的長方形種數(shù) n的因數(shù)

  (1)讓學生觀察左表中各數(shù)的因數(shù),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結合上面的發(fā)現(xiàn),將212各數(shù)分為兩類,說一說這兩類數(shù)分別有什么特點。

  3、教師提示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意義。

  一個數(shù)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這個數(shù)叫做質數(shù);

  一個數(shù)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別的因數(shù),這個數(shù)叫做合數(shù)。

  4、教師:1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呢?(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三、鞏固練習(做一做)

  1、在1 4 7 10 11 15 17 18 21這些數(shù)中,哪些是質數(shù)?哪些是合數(shù)?

  2、完成課件練一練1、2題

  四、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要問的?

  五、作業(yè)。

  優(yōu)化作業(yè)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 目標

  1、經歷可能性的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3、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換想法。

  教學 重難點

  不遺漏的列出試驗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教學準備

  3個轉盤、若干個紙杯紙箱、4個紅色乒乓球、3個黃色乒乓球、3個黑色乒乓球。學生自制轉盤課時安排 1

  教學過程

  游戲引入:

  師:今天,我?guī)砹艘晃焕吓笥,他要和我們一起玩游戲?/p>

  (錄音)同學們好,我是淘氣!我來玩?zhèn)游戲,看誰猜的又對又快!

  師:(出示轉盤)如果轉動指針,指針可能停在什么顏色的地方?

  有生說指向紫色,有生說也可能指向黃色。

  師動手轉動指針,進行驗證。

  (錄音)小朋友猜對了嗎?兩種顏色都有可能指到。那么誰的可能性大一些,誰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生答。

  師:小朋友們說的有道理,在這個活動中,兩種顏色都可能指到,只是指向哪種顏色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今天我們就通過猜一猜的活動,來研究可能性大小的問題。

  游戲的延續(xù)

  1、(錄音)淘氣:我還帶來了一個轉盤,這次還要請大家來猜猜指針會指向哪種顏色?指向哪種顏色的可能性大些?

  師:(出示轉盤)誰愿意來猜?

  生:可能轉向紫色。

  生:也可能轉向黃色。

  生: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一樣。

  師:為什么說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一樣?

  生:因為兩種顏色的面積一樣大。

  師:小朋友說的很好,兩種顏色的'面積一樣時,轉動指針,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請學生到黑板前動手撥一撥,進行驗證。

  2、師:昨天小朋友在家也制作了一個轉盤,拿出來讓大家猜一猜,然后動手轉一轉,看看你猜對了嗎?生出示自制的轉盤,在小組內活動。

  教師下到各組參與活動,對同學的錯誤判斷及時糾正。

  3、(錄音)淘氣:剛才你們活動的好熱鬧!我也很想參與。我準備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轉盤,你們幫我想想指針指向各種顏色的可能性的大小情況,好嗎?

  師出示轉盤。讓學生說一說看法,以及理由。

  生:轉向橙色的可能性最大,轉向黃色的可能性最小。因為面積大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大,面積小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小。

  師:在玩轉盤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道理?

  生答。(多請幾位學生說一說。)

  游戲二(拋紙杯)

  1、宣布規(guī)則。

  師: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拋紙杯”的試驗,

  每個同學拋5次紙杯,每次的結果都要記錄在試驗單上。4人都拋完5次,再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結果,組長并將出現(xiàn)各種結果的次數(shù)進行匯總,最后得出結論。

  2、小組活動。(師下到各組參與活動。)

  3、交流結果。盡量請每個小組都匯報他們的試驗結果及結論。

  師將各組的試驗結果進行匯總,這樣累計的次數(shù)多了,更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

  4、形成結論。

  紙杯拋出,落地后側放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側面的面積最大,正放的可能性最小,因為底部的面積最小。

  游戲三(摸球)

  1、師:剛才的游戲同學們都玩的不錯,我們再來玩一個“摸球”游戲。(出示紙箱,并放入2個黃球和1個白球)

  師:任意摸出一個球,有幾種結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判斷的嗎?

  師請一生到講臺前摸球驗證。

  2、師:(在箱內再放入3個紅球)現(xiàn)在任意摸出一個球,有幾種結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并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判斷的。

  師:有可能摸到黑球嗎?

  生答。

  3、(在箱內放入2個白球和2個黃球)師:一次摸出2個球,可能出現(xiàn)幾種結果?

  生在小組內討論。

  匯報結論。

  :

  師: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上得真愉快,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延伸作業(yè)

  拋出一枚圖釘,可能出現(xiàn)什么結果?用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來。

  板書設計

  猜一猜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例題及做一做,第27頁練習三第6題。

  教學目標:

  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減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減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減法來解決。

  通過對比練習,使學生初步感知差和減數(shù)之間的關系,同時初步滲透函數(shù)思想。

  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交流意識。

  教學重難點:

  知道減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磁力板、5個圓片、5根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數(shù)的組成,拍手游戲

  二、探究新知 :

  1.引導觀察,感知減法的含義

  (1)過電腦反復演示,讓學生感知到:3名同學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紙鶴,1名同學把1只紙鶴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紙鶴放在一塊兒。

  (2)學生之間交流感受與體會。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說明:3名同學中走掉1名同學,3只紙鶴拿走1只紙鶴就是從3里面去掉1,求還剩幾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去掉)

  2.學習減法算式

  (1)由人或紙鶴的數(shù)量抽象出數(shù)字3和1。

  (2)教師說明:從3里面去掉一個,用減法計算就要從3里面減去l個,在數(shù)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去掉1是多少?用數(shù)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2。

  (4)教師進一步說明:從3里面減去l個,用減法計算。(板書:減法)

  (5)讀減法算式。

  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3.發(fā)散聯(lián)想

  教師引導、啟發(fā),使學生說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來表示的減法事例。

  4.看圖,體驗減法含義。

  打開教科書25頁,認真觀察氣球圖,啟發(fā)學生說明圖意,并用減法算式表示,請學生表述減法含義。

  三、鞏固發(fā)展,學會學習:

  1.動手操作,體驗減法含義。

  (1)做一做的左圖

 、俳處熓痉叮叢僮鬟呎f明含義。

  ②學生操作,表述含義。

  ③說明圖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虛線、劃線)

  (2)做一做的右圖(2、3)

  學生獨立看圖操作,表述含義。

  (3)獨立操作,邊擺邊說

 、俳處熣f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個圓片擺出不同的減法算式。

 、趯W生操作。

 、蹍R報交流

  5-1 5-2 5-3 5-4 (5-5 5-0)

  你們是怎么想出得數(shù)?

  看圖擺一擺數(shù)出來的、用數(shù)的.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幾……

  2.獨立完成26頁做一做,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看算式擺一擺。

  投影出示練習三的第6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減法含義的理解。

  4.聯(lián)系生活,豐富聯(lián)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減法算式表示。

  四、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何收獲,學會了什么?有了那些體驗?

  板書設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jù)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并結合《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制定了“四則運算”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方案。按照“復習舊知識——導入新知識——學習新知識——鞏固新知識——布置作業(yè)”五個環(huán)節(jié)來設計課堂的。在導入中給學生留下問題情境,再帶領學生繼續(xù)學習四則運算的第二條定律。通過講解例題和例題拓展學生自己找出運算定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接著學生練習、鞏固今天的學習內容,知道如何將分步運算寫成綜合式子,并且按運算定律計算結果。

  1、學習任務分析

  “四則運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shù)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章的內容。本節(jié)課內容通過爸爸媽媽帶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買門票這一具體生活實例,引發(fā)出有關四則運算的運算法則的數(shù)學問題。在活動中讓學生了解這一知識的生成過程,提高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混合運算賦予了生活中的現(xiàn)實意義,從而達到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嘗試概括總結,掌握運用。

  (1)教學重點

  學生理解掌握在沒有括號的情況下,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2)教學難點

  學生理解歸納:“先算乘、除”,“后算加、減”的.運算規(guī)律。

  2、學習者分析

  學習者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歸納總結的能力。上節(jié)課已經學習了四則運算的第一條定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這節(jié)課需要學生自己總結出運算定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

  法。這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在沒有括號的情況下,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運算順序及格式。通過對運算順序的了解,結合本節(jié)課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以及基本的運算能力和技巧。

 。2)過程與方法:會把分步算式寫成綜合算式,學生理解和自主探討歸納正確的運算步驟和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對科學的熱愛,能夠在生活中感受到數(shù)學的樂趣,能靈活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4、教學準備

  多媒體、網絡

  5、板書設計

  四則運算(二)

  老師講解例題時的重點數(shù)學信息和運算步驟,練習題的講解時會有運算步驟。

  6、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四則運算的第一條運算法則,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該怎么計算?(從左到右,多媒體出示運算規(guī)律。) 那我們來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答案老師已經給出,但是你們必須告訴老師怎么計算才能得到正確地答案呢?多媒體將題目展示出來。

  27+60-30=57 8×6÷24=2 12﹢30×2=72

  師講解,著重分析12+30×2。這題我們該按什么順序計算呢?同學們比較我們昨天學習的內容,這個綜合式子有什么不一樣,它有幾類運算?(兩類,加法和乘法)那我們能按照昨天學習的從左到右計算的方法來計算嗎?我們試一試好嗎?

  老師帶領學生計算得出84,和正確答案不符。

  為什么我們這樣計算沒有得到72呢?是我們哪里出了問題呢?難道還有另外的運算法則嗎?那我們今天就繼續(xù)來學習四則運算,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決方法,好不好?

  設計意圖:有計劃地安排練習,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進一步達到熟練計算,為后面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同時也留下了疑問,為新課的學習埋下伏筆,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新課教學】

 、 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的運算定律學習

  多媒體展示“買門票”情境圖和例3: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購門票需要花多少錢?(成人票:24元,兒童票:半價) 師:從圖中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師:“半價”是什么意思?

 。ɡ斫狻鞍雰r”指的是兒童票的價格是成人票的價格的一半)

  分步列式

  師:購門票需要多少錢?你能列分步算式進行解答嗎?(學生上臺寫答案) 方法一: 24×2=48(元) 24÷2=12(元) 48+12=60(元)

  方法二: 24+24=48(元) 24÷2=12(元) 48+12=60(元)

  師:說說這樣列式,每一步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每一步的意思。

  綜合列式

  師:同學們能根據(jù)分步算式列出綜合算式嗎?(學生回答,老師多媒體展示) 算式一: 24×2+24÷2

  算式二: 24+24+24÷2

  師:這兩道算式和上節(jié)課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該怎樣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是什么意思?請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說給同學聽聽。(老師指名回答)

  24×2+24÷2

  =48+12

  =60(元)

 。ㄒ龑W生理解:先算:爸爸媽媽兩個大人,所以買兩張成人票,就是24×2=48,同時算:玲玲是兒童,買兒童票,就是24÷2=12,最后求總門票,就

  是48+12=60)

  師:那方法二又是怎么計算呢?老師想算一遍讓大家看看有沒有算對,大家要注意老師的運算順序啊。

  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老師是按什么順序計算的?引導學生理解:先算玲玲的票價24÷2=12,再算三個人的總價24+24+12=60,也得到了60正確答案,那老師的運算方法正確嗎?)

  師:比較我們上節(jié)課的綜合式子,看看我們這兩個綜合式子有什么不一樣,它有哪些運算呢?說說每道算式是按怎樣的順序算的?

 。ㄒ龑W生說出:先算乘除,再算加減,并多媒體展示運算定律)

  ② 例3拓展題學習

  多媒體展示“買門票”情境圖和拓展題:買3張成人票,付100元,應找回多少錢?

  師:請同學們在本子上列出綜合算式并計算。

  算式和計算過程

  100-24×3

  =100-72

  =28(元)

  答:應找回28元。

  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運用運算定律,并結合實際理解意義)

  ③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請同學在小組里提出問題并解答。

  【鞏固練習】

 、 做一做

  完成教科書P7“做一做”第1題。

  要求:先說出每一道題的運算順序,再比較運算順序是否一樣。

  ⑵ 根據(jù)分步算式列出綜合算式

  25×2=50 62-50=12

  32÷8=456+4=60

  15×3=45 30÷6=5 45-5=40

 、 判斷并改錯

  22+18÷232-10×256÷8+7×3

  =40÷2 =22×2 =7+7×3

  =20 =44 =14×3

  =42

  要求:獨立完成,并小組評講。

  設計意圖:讓學生獨立思考、辨析,完成練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歸納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還有新的想法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歸納出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作業(yè)布置】

 、偻瓿烧n堂作業(yè)本P2

 、谕瓿蓵螾8練習一:5、6、7、8、9、10題

  7、資源及媒體的應用

  教師根據(jù)教學設計方案的要求事先制作好上訴內容的課件,以供教學之用,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好準備,也能有條理地板書學習內容,便于學生接受。

  8、教學設計后記

  本內容的設計遵循了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并結合教材,運用多媒體,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恰當?shù)靥岢鲇懻摰膯栴},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歸納知識。這樣,既發(fā)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又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教材第101頁面積計算和練一練,練習十九第6~15題,練習十九后的思考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經學過的面積計算公式,進一步了解這些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及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能正確地進行面積的汁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口算。

  出示練習十九第6題,讓學生口算。

  2.引入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學習過的面積計算。(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弄清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和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能應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

  二、整理公式

  1.提問:什么叫面積?我們學過哪些圖形的面積計算?

  面積的計量單位有哪些,你能說一說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大小嗎?

  2.整理公式。

  出示第101頁的圖形。說明:這里的一組圖形,表示了相應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請同學們看著第101頁上這樣的圖想一想

  每種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怎樣得到的,再把面積公式填在課本上,然后告訴大家這些公式和它們的來源。如果有不熟悉的,可以相互討論。讓學生填寫公式并思考推導過程。

  3.歸納公式。

  指名學生說明相應的計算公式和推導過程,老師板書公式。追問: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時都要注意什么?(除以2)提問

  從圖上看,由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推出了哪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由其中的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又推出哪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想一想,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都以哪個圖形的面積計算為基礎來推導的?指出,我們在推導面積計算公式時,都是以長方形的面積計算為基礎。

  后面學習的一些新的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都是通過割、補,拼的方法,把它轉化為已經能計算面積的圖形來推導出來的。

  三、組織練習

  1.做練習十九第7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指名口答算式與結果,老師板書,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指出:根據(jù)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三角形的面積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2.做練一練第1題。

  小黑板出示,讓學生做在課本上。指名口答結果,老師板書在小黑板上,結合讓學生說說三角形、梯形和圓的`面積是怎樣算的。

  3.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結合提問學生要怎樣換算成公頃。

  4.做練習十九第9題。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追問:這兩個圖形的周長相等嗎?面積呢?你發(fā)現(xiàn)哪個面積大一些?有什么想法?(長方形和圓如果周長相等,那么圓的面積大)

  5.做練習十九第13題。

  讓學生測量、計算。指名說一說每個圖形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6.讓學生口答第14題,說說用什么方法可以求面積。

  7.做練習十九第15題。

  讓學生操作、計算,然后口答長、寬和面積,老師依次板書。

  四、講解思考題

  請同學們觀察剛才不同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討論一下:當長方形周長一定時,長和寬的差的變化與面積的大小有什么關系?討論后指名學生交流每組的討論結果。追問:這些不同的長方形里,哪一個圖形面積最大?指出:長方形周長一定,長和寬的差越小,面積越大;當它成為正方形時,面積最大。

  五、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十九第8、11、12題。

  家庭作業(yè):練習十九第lO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一、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周長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測量和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周長的含義。會測量計算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為主的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并拓展研究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的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建立周長的概念,能指出各種平面圖形的周長并會測量計算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是教學重點;正確、深刻地理解周長的含義是教學難點。注意設計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質疑問難、小組討論等學習形式來強化對周長的理解,讓難點在不經意中獲得突破。

  三、教學意圖和教學思路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體現(xiàn)做數(shù)學、玩數(shù)學的活動性和趣味性,感知先行,凸現(xiàn)探究過程。具體做到兩個拓寬:拓寬周長概念的外延,拓寬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中盡力把繡球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爭、去辯,在悟中得法。教學思路:從生活情境中引出周長概念+通過指和描理解周長概念十通過測量計算三角形和一般四邊形的周長鞏固周長概念并鋪墊測量計算周長的一般方法+探究測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一般方法+探究測量計算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周長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師生沿著操場的邊線繞操場跑步一圈。

  1.體驗中引出周長。沿著操場的邊線繞操場跑步一圈(板書一圈、邊線)、讓學生比劃路線,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邊線、貼平面圖,讓學生用粉筆畫跑步的路線,強調起點、終點、操場一圈邊線的總長度、操場的周長。(板書周長)

  [評析: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學知識,賦予《周長這一知識點以現(xiàn)實意義。這樣學生的學習得到了感性材料的支撐,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學生也很容易進入角色。此外,本節(jié)課把《周長》描述為一圈邊線的總長度,簡明易懂,充分體現(xiàn)了周長這一數(shù)學問題的現(xiàn)實性!

  2.操作中理解周長。

  (1)指導學生找出身邊物體的周長、指出課本封面的`周長。(電腦顯示給予確認)

  (2)讓學生指出下面圖形的周長。(多媒體隨后顯示)

  〔評析:采用學生身邊的、熟悉的或感興趣的材料作為研究素材,增強學習的親切感。通過指、描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操作中理解周長,而多媒體的效果使周長是什么更加清晰明朗!

  3.測量計算中深化對周長的認識。

  (1)(多媒體顯示老鼠和兔子分別繞三角形、四邊形的草坪跑步一圈)

  提問:誰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們各自的周長呢?(板書:測量計算)

  [評析:多媒體的動態(tài)顯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上的數(shù)學問題很快變成學生自覺探索的問題。]

  (2)在作業(yè)紙上測量計算三角形、四邊形的周長,再組織小組匯報。(強調:所有邊長的總和)

  [評析:通過練習獲得測量計算平面圖形周長的一般方法,為探索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奠定基礎。]

  (3)測量更多邊形的周長,總結強調周長即一周邊線的總長度。

  4.引導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1)出示方格紙上的正方形、長方形,要求測量計算并展示不同的計算方法。

  (2)鞏固練習。正方形的邊長為2分米,計算一個正方形的周長和由這兩個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強調:計算的應是有關圖形一周的總長度。

  [評析:通過這一變式練習,使周長即一周的總長度得以鞏固,進一步強化了對周長含義的理解。]

  (3)測量并計算周長。(出示下面的圖形)

  5.合作解決問題。測量計算出硬幣和樹葉的周長。

  [評析:對周長的理解不局限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等規(guī)則平面圖形中,避免了學生生搬硬套,產生思維定勢。把周長拓展到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中,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更加深刻,并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練習要求:

  1、使學生掌握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會按要求正確地截取積的近似值。

  3、使學生會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小數(shù)的簡便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練習重點:

  運用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投影片若干

  練習過程:

  一、激發(fā):

  1、口算:(天天練口算)

  2、掌握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

  ⑴計算。

  0.65×0.140.98×1.3

 、铺釂枺孩傩(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是什么?

  ②算出積后要特別注意什么?

  3、會按要求取積的近似值。

  讓學生將上面計算的結果分別保留一位小數(shù)或兩位小數(shù),寫出積的近似值。

  4、會用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小數(shù)的簡算。

  簡算:6.3×1029.8×2.9+0.2×2.9

  0.8×0.02×12.5×5

  二、嘗試與示范:

  1、P.13頁13題:一個電影院的'票價有兩種:3.00元一張的有600個座位,4.00元一張的有320個座位。如果滿座,每場收入是多少元?

 、抛寣W生說一說題目里的數(shù)量關系。

  ⑵“滿座”是什么意思?

 、巧毩⒔獯鸩⒓w訂正。

  2、P.13頁14題:檢驗下面的積的小數(shù)位有沒有錯誤。

  56.7×2.4=1360.8

  28.7×10.9=312.83

  0.582×0.71=4.1322

 、抛寣W生獨立判斷,

 、谱寣W生檢驗積的小數(shù)位有沒有錯誤?

 、菓撛鯓哟_定積中小數(shù)點的位置?

 、燃w訂正。

  3、看誰算得又對又快。(P.13頁15題)

 、派鲈谡n堂作業(yè)本上,對于做的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獎勵。

 、茖0.75×10212.5×9.61.25×8.80.4×0.7×0.25

  這幾題怎樣算得快?

  4、P.14頁17題:用激光測遠距離既精確又迅速。一次從地球上向月球發(fā)射激光訊號,約經過2.56秒收到從月球反射回來的訊號。已知光每秒傳播300000千米,算一算這是月球和地球的距離是多少?

  分析與解:2.56秒收到訊號,說明訊號已經走了一個來回。那么,要求月球和地球的距離,只要求出(2.56÷2)秒運行的距離即可。算式為:300000×2.56÷2=384000千米。

  四、體驗:談談你的收獲?

  五、作業(yè):

  P.14頁16題。

  2.小數(shù)除法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