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七年級上歷史教案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時間:2023-05-06 16:29:02 歷史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上歷史教案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教學目標

七年級上歷史教案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fā)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fā)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通過本課學習,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為明顯的、主要的歷史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信息,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chuàng)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促發(fā)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歷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一、重點和難點

  本課圍繞原始農耕經濟時代居民們的生產與生活狀況,用三個子目展開敘述?脊虐l(fā)現,距今約一萬年前,我國已出現原始農耕的遺存。教材所講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農耕,是新石器時代中期、晚期原始農耕的不同典型。

  教學重點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在教學中,需要注意以下四點:第一,把握好這兩個原始農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種植農業(yè)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這兩個原始農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條件對經濟發(fā)展特點的影響,不同時間里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上的變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創(chuàng)造了長江流域農耕經濟的典型——以水稻種植為主的水田農業(yè),雖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種;半坡原始居民創(chuàng)造了黃河流域農耕經濟的典型——以粟種植為主的旱地農業(yè),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別是廣泛用于農業(yè)生產中;第三,注意原始農耕生產對家畜飼養(yǎng)業(yè)、手工制陶和紡織業(yè)的帶動作用,對定居生活的影響;第四,注意原始農耕經濟發(fā)展的同時還存在著漁獵經濟。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會晚期的典型。當時,由于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產生了階級,考慮到這些概念和結論初一學生難于掌握,課文略而不寫,只用一段小字介紹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隨葬品多寡懸殊的狀況,教學中可由此聯系第1課中“北京人”“山頂洞人”有關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的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對比人與人之間關系發(fā)生的變化。

  二、教法建議

  1.教師可利用課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結網捕魚和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的故事,帶出從考古發(fā)現了解我們的先人如何從食物的“采集”者變?yōu)槭澄锏摹吧a”者的話題。

  2.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原始社會人們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為生的不便之處(受季節(jié)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需要不斷遷徙,等等),然后引出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tài)的關鍵的認識。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思考,自然界中的什么現象可能促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引導學生聯系“引言”中神農氏揀墜落地上的谷粒,種在田里的神話傳說,進行合理的分析推測:多年從事采集的原始人類,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種子落地、發(fā)芽、生長、成熟,從而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的嘗試,原始農業(yè)于是便開始出現了。

  3.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上的《白虎通》引文,引出自然條件、特別是地理環(huán)境對長江流域河姆渡和黃河流域半坡的農耕作物品種的不同影響;再擴展到對兩大流域居民定居生活的影響,從而向學生灌輸滲透人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順應自然中要科學合理,協(xié)調兼顧的教育觀念。可以讓學生觀察、比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欄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復原圖,并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這兩種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有此不同?這兩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時是怎樣考慮的?

  4.在學習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成就中,教師要注意把握教科書中涉及到的整個農耕經濟中各種因素的內在聯系:原始農業(yè)中的生產工具與產量的關系,原始農業(yè)與漁獵的關系,原始農業(yè)與飼養(yǎng)業(yè)、手工制陶和紡織的關系,生產、生活與原始藝術和早期文字的關系,原始陶器和紡織與定居生活的關系等。要以農耕生產為基點,揭示各種經濟現象之間的聯系,不要孤立地羅列經濟現象。

  5.教師可以利用《我國原始農耕時代主要遺址圖》,除指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體地點外,還可以啟發(fā)學生觀察、分析該時代文化遺址分布的情況,尋找分布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6.在學習大汶口原始居民農耕生產的內容后,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討論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為什么有了隨葬品?應怎樣看這一現象?要注意引導學生辯證地分析問題,從人類歷史演進的角度分析問題。

  7.在教學中注意充分利用歷史遺物照片、示意圖,觀察分析圖中的歷史信息。例如,讓學生觀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知道它的用途,再結合本課的“活動建議”,讓學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陶器,明了它的用途,進而了解當時的農耕生產和生活狀況。

  三、學法指導

  1.學生通過列表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明確農耕經濟中的勞動分工。

  原始居民時間地區(qū)原始農耕原始家畜飼養(yǎng)業(yè)原始手工業(yè)

  河姆渡

  原始居民

  半坡

  原始居民

  大汶口

  原始居民

  2.學生對于歷史文物、遺物、示意圖的觀察、分析,應注意:第一、注意圖題中表明的文物所屬時間、地點,以便聯系已有的知識;第二、注意觀察對象的外形、結構和材料,以便對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測;第三、注意聯系課文的大、小字內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等,有的是對文物的背景作介紹,有的是文物所反映的客觀歷史情況。

  3.思考“大汶口的墓葬里,為什么有了隨葬品?你怎樣看這一現象?”的問題時,注意:第一,農耕經濟有了更大發(fā)展,財富增多,這是社會生產力進步的表現;第二,氏族首領憑借權利擁有較多的財富,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第三,人死后,私有財產隨葬,企圖繼續(xù)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四、問題探究

  動腦筋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他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飲水更加方便。還飼養(yǎng)了家畜,會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2.想象一下,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有怎樣的勞動分工。

  婦女主要從事耕作、紡織,男子主要從事捕魚打獵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業(yè)生產,老年人從事家務勞動和照顧、教育小孩。

  練一練

  D

  活動與探究

  1.看圖分析:右邊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你能說出它的用途嗎?

  蒸食物。

  2.看圖分析:右邊是半坡彩陶上的彩繪動物圖案,它們是什么動物?你能說出這些動物和當時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嗎?

  是魚和鹿的圖案。說明半坡的原始居民還捕魚打獵,以補食用。

  3.找一找:從以上課文的敘述,你能找出我國原始農耕時代幾項世界性的貢獻嗎?

  三項。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我國是世界上很早種植蔬菜的國家。

  參考資料

  原始農耕時代

  原始農耕一詞,遵從教育部新發(fā)之歷史課程標準,其《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一節(jié)內容為:“以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為例,簡述中國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根據李根蟠等著《中國原始社會經濟研究》一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我國原始社會若按“生活資料生產方式的演進”劃分,可分為“原始采獵業(yè)”和“原始農業(yè)牧業(yè)”兩大階段,而“農業(yè)的發(fā)明是人類歷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經濟到生產經濟的偉大革命性轉變。人類第一次通過自己的活動來增殖天然的產品,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對人類的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第71頁)。據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國黃河流域最早的農業(yè)遺址,為黃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等,碳-14數據表明,這些遺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這些都比半坡和河姆渡的農耕文化略早。一般來說,原始農耕時代相當于石器時代的新石器時代,也相當于以社會結構為演進標志的氏族公社繁榮階段。

  伏羲氏教民熟食、結網捕魚

  伏羲氏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圣賢,是著名的“三皇”之一。古史上又稱庖犧氏或宓犧氏!度时炯o》稱他“養(yǎng)犧牲以供庖廚”,是說他教給人民畜牧以供廚下的肉食!吨芤住酚州d庖犧氏“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唐代史學家司馬貞把這兩個記載結合起來:“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yǎng)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笔前呀探o人民結網打魚和馴養(yǎng)禽畜的功勞全歸在伏羲氏一人身上了。

  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

  關于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的傳說,古史多有記載,如《周易》說:“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薄妒斑z記》說:“時有丹雀銜五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薄栋谆⑼ā氛f:“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于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于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闭n本上的引言和古文引文便源自上述《逸周書》和《白虎通》。此外,《淮南子》上尚記載有“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谷,相土地宜”和“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等功勞。

  河姆渡的磨制石器

  河姆渡的磨制石器,主要器形有石斧、石錛等,還有專門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鏟,和用于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約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于石器,出土各種骨器七倍于石器,最常見的有骨耜。骨耜上部安裝一根木棍,稱為耒。用耒耜耕作,稱為耜耕農業(yè)。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世界上的人工栽培稻,有亞洲稻和非洲稻兩種。目前已知的最早非洲栽培稻,考古學家認為起源于非洲西部的尼日利亞,最早可追溯到3500年前。亞洲栽培稻要比非洲稻早得多。長期以來學術界大多認為印度是亞洲稻的起源中心,印度曾發(fā)現過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稻遺存,20世紀70年代又發(fā)現公元前六千至四千多年的人工稻遺址。而我國河姆渡遺址和另一處浙江桐鄉(xiāng)羅家角遺址出土的人工稻谷距今七千年左右。1988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南澧縣彭頭山發(fā)現了更早的碳化稻殼遺跡,距今年代為九千年至八千年。后來,考古工作者又發(fā)現了距今約一萬年的湖南道縣玉蟾巖的人工栽培水稻。一些學者認為,我國是水稻的發(fā)源地。而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中國和印度都應是亞洲稻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

  干欄式的房子

  河姆渡居民住在干欄式房子里。這是一種木結構的地面建筑。浙江地區(qū)地勢低洼,潮濕溫熱。我國先民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潮性能,于是蓋造干欄式房屋。這種木建筑房屋,一般都由若干木樁、圓木、木板組成,下部有木柱構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樁的方法建成。樁木打成后,上架橫梁,再鋪板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構梁架和屋頂,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干欄式建筑,既可防蛇蟲猛獸之害,又可避潮濕,下面還可養(yǎng)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qū),尚采用這種古老建筑形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

  目前,世界農學界幾乎都認為,粟的種植,是中國人的首創(chuàng)。我國和世界上發(fā)現的最早人工栽培粟,出土于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距今年代為七千三百年左右。此后,西安半坡原始居民,也大量種植粟,半坡遺址發(fā)現了窖藏和罐藏的粟子。日本農學家認為,大約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粟就向東傳到日本、朝鮮,向西傳入阿拉伯、小亞細亞、俄國等國家和地區(qū)。

  半坡彩陶的燒制技術

  半坡彩陶是由有制陶經驗的婦女們制造的。她們選用粘性適度、泥質較細的泥土作陶土,并根據器物的不同用途,或淘洗掉泥土中的雜質,或摻和適量的沙子以便耐火。陶土調好后,搓成泥條用盤筑法或分段銜接法作坯,小器物則直接用手捏塑而成。接著是修飾陶坯,先用慢轉陶輪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濕粘上或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等陶坯半干后,要用陶墊托著內壁,細心地進行拍打,使之加大密度與光潔度。上彩之前要涂上一層白色或淺紅色的陶衣。繪彩使用類似毛筆的工具,蘸上赤鐵礦粉或氧化錳粉,在器皿上繪出紅色或黑色的花紋來。最后放在窯中去燒成。由于當時的窯室封閉得還不夠嚴密,陶土中的氧化鐵得以充分氧化,因此成品絕大部分呈紅色或紅褐色。因為燒制火候估計有1000℃左右,所以燒出的陶器硬度相當高。

  半坡原始居民已會紡線、織布、制衣

  我國原始農耕時代,已出現了原始紡織業(yè)。最早的織機遺存出土于河姆渡遺址。這是目前發(fā)現的世界上最早織機。半坡原始遺址則出土了用以捻線的石制陶制紡輪。從半坡陶器底部發(fā)現的麻布印痕分析,當時最細的線紋直徑0.5毫米,已和今天的線差不多。半坡居民使用原始的織機,織成麻布,制成衣服。

  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業(yè)生產

  在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耜耕農業(yè)已占統(tǒng)治地位。這里出土的石耜多于砍伐用的石斧(石耜27件,石斧10件),還出土了一件52厘米長的鹿角鶴嘴鋤,至于各種質料制作的鐮刀,其總數超過了整地農具的數倍。耜用于翻地,鶴嘴鋤用于中耕,鐮刀用于收割,整套農具的出現,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農業(yè)技術的提高。當時農業(yè)已經成為社會生產的主要部門,家畜飼養(yǎng)業(yè)和制陶等手工業(yè)都有賴于它的發(fā)展。由于剩余糧食的出現,制陶已成為獨立的手工業(yè)部門,豬的飼養(yǎng)也得到很大發(fā)展。半坡氏族的豬,絕大部分是在幼小時宰殺掉的,因為那時人們的生活資料還比較缺乏。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宰殺的,則多為一二歲的成年母豬,且豬的數量也很大。豬的飼養(yǎng),間接地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時期農業(yè)的相對發(fā)達。

  黑陶和白陶的燒制技術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業(yè)中出現的兩個新品種,反映了當時制陶工藝的顯著進步。這時的陶器,已用快轉陶車來制造。陶車由輪盤和輪軸組成。使用時,由一人轉動輪盤,使其急速旋轉,由另一人借助陶輪轉動形成的離心力,配以雙手靈巧的動作,將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轉陶車制坯,數量多,質量也好。燒制技術也有提高。擴大了窯室,縮小了火口,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窯箅箅孔的數量,使熱力分布更加均勻。這時采用了高溫下嚴密封窯技術,使陶土中的鐵元素得以還原,有的還在陶土中摻過炭,因此燒成的陶器多為黑色。白陶用高嶺土制造,制造時努力保持陶土的純潔,因而燒成了白色。白陶的出現有重大的意義,它為以后瓷器的制作奠定了技術基礎。白陶上有的還有圖案花紋。

  大汶口墓葬反映的貧富分化

  大汶口墓地的墓葬中,以教材提到的10號墓隨葬品最多,數量居各墓之首,達一百七十多件,除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還有制作精美的玉器和大量的骨、牙、綠松石等質料的裝飾品。據鑒定,墓主人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婦女。此外,有兩組墓葬(可能為兩個父系大家族)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組7個墓,隨葬品比較豐富,最多的一個墓有77件,最少的一個墓也有19件,都包括陶器、玉石器、豬頭等;另一組4個墓,隨葬品很貧乏,總共只有17件,為陶器、紡輪、獐牙等。墓葬隨葬品懸殊之大,反映貧富分化已很顯著。

  學術動態(tài)

  中國文明起源的新觀點

  以前,我們長期認為,階級社會是文明時代的開始,我國從夏朝進入文明時代。也有一種傳統(tǒng)意見認為,中華文明五千年,文明時代是應當從華夏族祖先黃帝開始的。近幾年,考古界和古史研究專家另有新創(chuàng)。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提出了“古國──方國──帝國”的新學說體系。認為我國國家的形成發(fā)展應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古國”階段,這一階段的早期文明是古國、古城“滿天星斗”式地遍布中華大地。著名的有紅山文化的祭壇、女神廟、積石冢,已經形成了古國規(guī)模,“紅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古國階段”!霸缙诔前钍降脑紘乙呀洰a生”。而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是另一類型,“太湖流域的古文化古城古國,已可以由良渚文化上溯到先良渚文化”。其他還可以舉出山西陶寺的“古城古國”,以及河南登封王城崗、淮陽平糧臺古城址等。這些“古國”發(fā)展一步即是“方國”。時間大約距今四千年,史籍上“禹會諸侯于涂山,執(zhí)玉帛者萬國”,“夏有萬邦”,都是古時方國存在的紀實。蘇秉琦認為:“從‘古文化’‘古城’‘古國’的觀點,到‘古國’‘方國’‘帝國’的理論,是中國各區(qū)系由氏族到國家具有普遍意義的發(fā)展道路”(《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三聯書店1999年版)。

  圖畫說明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復原圖

  這是1973年河姆渡遺址發(fā)現的木構水井遺址復原想象圖。井口呈方形,邊長2米,井口為榫卯套接的木框,每邊豎以排樁為井壁;水井深約1.35米,外圍有一直徑約6米的柵欄和28根木柱,專家據此推斷,井上可能蓋有簡單的井亭。這是迄今發(fā)現的我國最早的水井。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

  這些骨耜是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系用動物的肩胛骨加工制成的。粗的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寬。耜長約二十厘米,肩臼處橫鑿方孔或磨成半月形,骨板正面中部琢磨出平淺的豎槽,淺槽下部兩側各鑿一孔,木柄豎貼著骨板淺槽安裝。圖上是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式樣,使用時手握耜柄,腳踏橫棍,推耜入土,進行翻地。這種骨耜比較銳利,適于開發(fā)南方的沼澤地帶。

  半坡的骨制箭頭、魚叉和魚鉤

  骨器是以哺乳動物的骨骼為材料制成的器具。遠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我國的遠古居民就已經制造出骨器,與石器并用了。到了新石器時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遺址中發(fā)現了骨制的箭頭、魚叉和魚鉤等。半坡的骨制箭頭也叫鏃,是一種狩獵用的工具。1953年,半坡遺址出土的箭頭有三角形、圓柱形和柳葉形多種,共計三百多件。魚叉和魚鉤都比較尖銳,是半坡人捕魚的重要工具。這些骨制品的出土,標志著漁獵生產在社會經濟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

  半坡遺址的房屋有圓形,也有方形,大多采用“半地穴式”的建筑形式。這種“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發(fā)展而來的一種土木合筑的建筑。每間房屋的面積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此房屋平面近似圓形,向南開門。在房屋中央,有灶坑正對門口。房屋周圍的墻壁下部是用坑壁作墻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筑成的。墻壁中間立有很多根木柱支撐屋頂。屋頂用排列整齊的木椽架起來,外表蓋著拌泥的草,以便抵御風雨。半坡還有少量從地面建筑起來的房屋。

  半坡出土的紡輪

  這是1955年陜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紡輪直徑6厘米,中間有一圓孔,是陶制品。它是我國古代發(fā)明的最早的捻線工具,即在紡輪中間的小孔插一個桿,利用紡輪的旋轉把纖維擰在一起,并用同樣的方法把單股的纖維合成多股的更結實的“線”。在半坡以后的其他一些文化遺址,也出土了形式多樣的陶質紡輪,可見當時這種捻線工具已被人們廣泛使用。

【七年級上歷史教案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相關文章:

七上歷史教案04-25

第二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姜慧靜 9月份教案)04-25

七年級上教案(第24課)04-25

七年級上教案(第26課)04-25

七年級上教案(第3課)04-25

七年級上教案(第31課)04-25

七年級上教案(第30課)04-25

七年級上教案(第29課)04-25

七年級上教案(第34課)04-25

七年級上教案(第27課)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