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氣的教案設計
【課程標準】
1.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
2.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guī)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3.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
4.根據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考大綱】
1.大氣受熱過程。
2.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guī)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3.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
4.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知識網絡】
能量太陽短波輻射能
大部分太陽輻射能透過大氣到達地面,使地面增溫
大氣溫室效應原理地面又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向近地面?zhèn)鬟f熱量
近地面大氣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使大氣增溫
大氣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把一部分熱量還給地面
大氣溫室效應原理的應用:溫室農業(yè)等
大氣的受熱過程影響大氣的熱狀況、溫度分布和變化,制約著大氣的運動狀態(tài)
形成原因:太陽輻射能的維度差異和下墊面熱力性質的差異
形成過程:地表的冷熱差異大氣的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得氣壓差異大氣的
水平運動
原理應用:海陸風、城市風、山谷風
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
影響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水平氣壓梯度
風的方向由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的合力決定
等值線的判讀
1.判斷氣壓系統(tǒng)2.根據等壓線的疏密情況判斷風力
3.判斷風向4.判斷天氣狀況
大氣環(huán)流概念:全球性的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
作用:輸送熱量和水汽,影響天氣和氣候
前提條件:假設地球表面是均勻的
形成因素:高低緯度之間的受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
三圈環(huán)流低緯環(huán)流:赤道~南北緯30°之間
形成過程中緯環(huán)流:南北緯30°~南北緯60°之間
高緯環(huán)流:南北緯60°~南北緯90°之間
分布特點:氣壓帶和風帶相間分布,高氣壓帶和低氣壓帶相間分布;
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南北半球對稱分布
季節(jié)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移動而南北移動
成因:由于海陸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響,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使呈帶狀分布的氣壓帶
被分裂成一個個高、低氣壓中心
7月:副熱帶高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切斷大陸上:亞洲低壓和北美低壓
分布海洋上:夏威夷高壓和亞速爾高壓
1月: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切斷大陸上:亞洲高壓和北美高壓
海洋上:阿留申低壓和冰島低壓
東亞季風環(huán)流冬季:亞洲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之間存在氣壓差,形成西北季風
夏季:夏威夷高壓和亞洲低壓之間存在氣壓差,形成東南季風
影響氣候的因素: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包括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huán)流)、
海陸分布、洋流和地形等
大氣環(huán)流使高低緯度之間、海陸間水熱得到交換,調整著全球的水熱分布
本身也是一種氣候現象,在不同的環(huán)流形勢下氣候類型不同
低緯度熱帶地區(qū):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
案例分析中低緯度亞熱帶地區(qū):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與地中海氣候的形成
中高緯度溫帶地區(qū):西風帶與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
氣團:水平方向上溫度、濕度等物理性質分布比較均一的大范圍空氣,叫做氣團
鋒面:當冷暖兩個性質不同的氣團在移動過程中相遇時,它們之間出現的一個傾斜
的交界面
鋒線:鋒面與地面相交的線
鋒:一般把鋒面和鋒線統(tǒng)稱為鋒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的鋒
冷鋒過境前:暖氣團控制,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天氣晴朗
天氣變化過境中:陰天、下雨、刮風、降水等天氣
過境后:冷氣團控制,氣溫下降、氣壓升高、濕度降低,天氣晴朗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方向移動的鋒
暖鋒過境前:冷氣團控制,氣溫低、氣壓高、濕度小、天氣晴朗
天氣變化過境中:云雨、降水多發(fā)生在鋒前,多連續(xù)性降水
過境后:暖氣團控制,氣溫上升、氣壓下降、濕度升高,天氣晴朗
準靜止鋒冷暖氣團勢力相當,使鋒面來回擺動的鋒
天氣變化:形成長時間持續(xù)的陰雨天氣
中心氣壓:低氣壓
氣流運動垂直方向:上升
低壓系統(tǒng)(氣旋)水平方向:輻合北半球:逆時針方向
南半球:順時針方向
天氣狀況:陰雨天氣
中心氣壓:高氣壓
氣流運動垂直方向:下沉
高壓系統(tǒng)(反氣旋)水平方向:輻散北半球:順時針方向
南半球:逆時針方向
天氣狀況:晴朗天氣
形成:熱帶或副熱帶海區(qū)強烈發(fā)展的熱帶氣旋。
中心附近風力可達12級以上
臺風源地臺風:西北太平洋
颶風:印度洋、大西洋
災害性天氣災害:主要由狂風、特大暴雨、風暴潮造成
形成:由強冷空氣入侵造成大范圍的降溫,
寒潮并伴有大風、雨雪、霜凍等現象
災害:主要由強烈降溫、大風、大雪、凍雨等造成
氣候:某個地區(qū)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或統(tǒng)計狀態(tài)
氣候變化概念概念:長時期大氣狀態(tài)變化的一種反映
表現: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干濕變化
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時間跨度最大。變化周期最長的氣候變化
分類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距今1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
近代氣候變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氣象觀測記錄時期的氣候變化
過去1萬年的氣溫變化:波動上升
全球:氣溫升高,平均上升0.6℃
近百年的氣溫變化整體:與全球變化總趨勢基本一致
我國地區(qū):西北、華北、東北增溫最明顯,長江以南地區(qū)變暖趨勢不明顯
季節(jié):冬季增溫最明顯
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
海水熱膨脹
農業(yè)生產低緯度地區(qū)農作物的產量將減少
高緯度地區(qū)農作物的產量有可能增加
水循環(huán)蒸發(fā)加劇
改變區(qū)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的發(fā)生
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
對策增加溫室氣體的吸收量
采取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
手段實行直接控制
應用經濟手段
鼓勵公眾參與
技術節(jié)能技術
生物能技術
二氧化碳固定技術
【要點串講】
1.大氣受熱過程
太陽輻射能是地面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但地面是近地面(主要指對流層)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所以對流層大氣中氣溫垂直遞減:-6℃/1000米)。
太陽短波輻射(透過大氣)大部分得以到達地面→地面獲得太陽能量后→地面長波輻射把能量傳給(近地面)大氣→(近地面)大氣增溫
(是否需要把大氣分層,大氣層溫度隨高度變化等知識粗略講解?)
例題.1..在“大氣熱力作用”有關知識的聯系圖上注出各代號所代表的相關內容,以反映事物間的聯系性。
A輻射B輻射C輻射D輻射
E作用F輻射
2.關于地球大氣各層熱量來源的正確敘述是
A.熱層大氣熱量主要來自平流層頂B.平流層熱量主要來自對流層頂
C.對流層熱量主要來自地面輻射D.對流層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
2.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
a太陽輻射傳到地面使得地面增溫;b地面的長波輻射被大氣吸收使得大氣增溫;c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把熱量返還給地面,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
案例: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溫度高——多云的夜晚云層厚,大氣逆輻射作用強;陰天比晴天溫差小——陰天云層厚,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溫度不高,晚上大氣逆輻射強,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溫度不低。
3.簡單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
地表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方向上產生氣壓差→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氣水平運動
地表冷熱不均的主要原因:緯度高低;海拔高低;海陸差異(下墊面性質)等。
練習
()1.關于大氣受熱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大氣能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輻射能
B.大氣是獲得地面反射來的能量增溫的
C.太陽輻射能在傳播過程中,少部分到達地面
D.大氣增溫的熱量直接來自太陽輻射
()2.關于右圖中空氣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處空氣上升是因為氣壓高
B.③處氣壓較④處高,所以空氣下沉
C.⑥處氣溫高、氣壓低,空氣下沉補充
D.④處氣溫低,空氣收縮下沉
4.大氣水平運動的成因
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太陽輻射能的緯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緯度間的溫度差異
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動力:水平氣壓梯度力
關于水平氣壓的問題: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判斷;水平方向上氣壓高低的變化與比較;高空風與近地面風的區(qū)別;
例題1.下列四幅圖能正確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風向的是
2.在下圖中畫出甲、乙兩地的風向,甲地等壓線比乙地等壓線(稀疏或稠密),表明甲地風力比乙地風力(大或小)。
5.通過大氣熱力環(huán)流的基本原理解釋城市熱島效應、海陸風、山谷風等現象。
等壓線判讀
一、海拔越高氣壓越低。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
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氣溫越高氣壓越低
近地面氣壓一般要高于高空氣壓,兩者名稱相對,即高空為高壓,則近地面為低壓。
等壓線上凸的地方為高壓區(qū),等壓線下凹的地方為低壓區(qū)
二、(1)判斷高壓中心和低壓中心:等壓線上的數值由中心向四周變小的為高壓中心;在等壓線上的數值由中心向四周變大的為低壓中心。
(2)判斷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氣壓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壓區(qū)為下沉氣流,天氣晴朗;低壓區(qū)為上升氣流,多陰雨天氣。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氣壓高,高空氣壓低;地勢高氣壓低,地勢低氣壓高。
(3)判斷高壓脊(線)和低壓槽(線):
高壓脊(線):等壓線中彎曲最大處,其數值由高指向低處為高壓脊(類同于等高線圖中的山脊)。
低壓槽(線):等壓線中彎曲最大處,其數值由低指向高處為低壓槽(類同于等高線圖中的山谷)。
(4)判斷鞍部:鞍部國兩個高壓和兩個低壓的交匯處,其氣壓值比高壓中心低,比低壓中心高。
(5)判斷風向和風力大小
北半球近地面氣壓場中風向是由高壓指向低壓并向右斜穿等壓線;南半球近地面氣壓場中風向是由高壓指向低壓并向左斜穿等壓線。
在高空中,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風力大小:取決于水平氣壓梯度力。在同一幅圖中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等壓線越稀疏,風力越小。三、等壓線圖的判讀規(guī)律
1.判斷氣壓系統(tǒng)
(1).高壓中心:等壓線閉合,數值中高周低
(2).低壓中心:等壓線閉合,數值中低周高
(3).高壓脊:高氣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qū)域
(4).低壓槽:低氣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qū)域
2.根據等壓線的疏密情況判斷風力
等壓線密集,說明該地區(qū)氣壓差大,風力也大,等壓線稀疏,則說明該地區(qū)氣壓差小,風力也小。
3.判斷風向判斷風向規(guī)律:先判明高低氣壓,然后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氣壓梯度力永遠從高壓指向低壓,且垂直于等壓線),再根據半球確定地轉偏向力的方向。
如圖:A點的風向為東南風,B點的風向為西北風。
【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氣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地球上的大氣》教學反思范文04-27
《地球上大氣》知識難點的教學設計04-30
地球上的水教案設計參考04-27
《大氣運動》地理教案02-15
《地球的運動》地理教案02-27
地理教案設計:中東05-04
地球的運動教案設計04-25
《地球的呼吸》教案設計05-01
美麗的地球教案設計04-27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理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