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精選10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爬天都峰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篇1
《爬天都峰》是一篇講讀課文,這課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我在教學這課時,從下面兩大方面著手:
一、抓住關鍵詞句突破教學重難點
這課的重點是“我”爬天都峰的過程,難點是讀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這兩個特點,通過對“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钡染渥樱绻苌线h程教室結合觀看天都峰的錄像,讓學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學生理解爬天都峰的艱難和不易會更加容易。接著以爬山的前后為線索,找出爬山前“我”的所思所想、爬山中“我”和老爺爺艱難攀登、爬山后“我們”的喜悅的心情的有關詞語、句子,引導學生進行理解體會。在理解中,我緊緊抓住小女孩和老爺爺爬山時的.動作詞。如:“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于”等詞語,從中體會到爬山的艱難。又從小女孩和老爺爺?shù)膬纱螌υ捴校プ 熬尤弧薄耙惨拧边@些詞語來理解體會小女孩和老爺爺能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突破了教學難點。
二、以讀感悟,體驗情感對話
本篇語文具有豐富的情感性,情可以感人,情可以育人,同時能給人以很多的啟迪。在教學中,我還把重點放在朗讀感悟上,以讀促思,以思促說,以說促情。在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陡”這兩個特點時,我讓學生對第二段進行多次形式多樣地朗讀,在讀中讓學生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陡”。如:“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體會天都峰的高;通過“掛”等詞體會天都峰的陡。并且引導學生充分地朗讀“我”和老爺爺?shù)膬纱螌υ,揣摩“我”和老爺爺各自的內心的復雜心情,想像他們的思想起伏和斗爭,體會他們是怎樣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再抓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于”等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反復朗讀體會,讓學生聯(lián)想“我”和老爺爺?shù)巧降钠D難,他們是怎樣互相鼓勵和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奮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學生了解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兩個人爬上天都峰之后,為什么會互相道謝,學生就更易理解爸爸說的話了。同時在讀后進行討論交流:文中課題為什么用“爬山”,不用“登山”呢?由于學生在上文已經了解了天都峰又高又陡,直身走很危險,大部分上山的路只能像猴子一樣爬著前行,所以用“爬山”,反過來,用“爬山”作題,也告訴了我們,天都峰是一座又高又陡的山峰。
三、教學中的不足:
在品析文中體現(xiàn)人物不怕困難的語句“我奮力向峰頂爬去”“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這兩句時,由于只停留在口頭上的交流,沒有準備相應的練習進行鞏固,所以在以說促情這一環(huán)節(jié)時顯得老師講得多,學生悟得不深不透,以至于在測試中見到這些知識點時,學生不能靈活回答問題。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教學活動準備過程中,應更深入地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教學要領,拓寬知識面。在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以讀促想,以想促說,再向以說促寫過渡,加強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篇2
今天,我在教學《爬天都峰》一文時,有這樣一個句子“我一會兒攀著鐵鏈向上爬,一會兒手腳并用象小猴子一樣”,我讓學生照樣子用“……一會兒……一會兒……象……一樣”說一句話,有一個學生立刻就舉起了手,我很高興,就讓他先說,他是這樣說的:小明一會兒吃飯,一會兒睡覺,就像豬一樣。我當時就讓他坐下,生氣的說:你怎么可以說出這樣的句子呢?后來,原本想舉手的學生都不敢舉手了,課堂出現(xiàn)了僵局。下課后,我反復的想著這件事,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處理這個學生的句子時,方法不太恰當,以至于讓更多的學生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甚至以后的課堂中他們都不敢回答,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又說錯了,老師會責怪他;蛟S,當時我這樣說:“你的'這個句子是正確的,但是你把人比成豬就不太恰當了,你能不能在想想別的句子了呢?同學們還有更好的句子嗎?”效果就會完全不一樣的。
這個問題不由的讓我想到我們的課堂為什么死氣沉沉,也許更多的原因是我們教師造成的。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多顧及學生的感受,注意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方式,適當?shù)墓膭顚W生,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他們會在課堂中更積極、踴躍的發(fā)言,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氣氛。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篇3
《爬天都峰》這篇課文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一件事。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本篇課文具有豐富的情感性,情可以感人,情可以育人,同時能給人以很多的.啟迪。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朗讀感悟上,以讀促思。在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陡”這兩個特點時,我讓學生對第二段進行多次形式多樣地朗讀,在熟讀的基礎上又讓學生畫一畫,畫出天都峰的高聳入云、山高路遠,學生運用喜聞樂見的方式體會出天都峰的“高”和“陡”。同時,也達到了熟讀成誦的教學效果。
著名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提出了"閱讀教學要帶學生從文章里走個來回"的觀點,即首先把語言文字弄清楚,從而進入文章的思想內容,再從思想內容走出去,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組織運用的。在學習“我和老爺爺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這一部分內容時,我抓住兩次對話,以角色體驗的方式,通過填補內心空白,讓學生通過語言的外衣,洞悉思想的本質。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分角色朗讀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個個都躍躍欲試,爭先恐后來要求角色。其中一個小男孩還運用上了肢體語言,彎腰駝背,手捋虎須,聲音也是老氣橫秋的,雖然他這樣的舉動換來了個別學生的嬉笑聲,但是學生還是接受了他,紛紛效仿。就是這樣的朗讀引起了共鳴,既豐滿了角色形象,又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不過,由于時間有限,對學生的重點字詞指導不到位,比如“奮力、爬呀爬、終于”等等。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篇4
這是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學習的第一組第3篇課文,通過本組教學,幫助學生盡快地適應中年級的語文學習,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教學的'過渡。因此這一組教材是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段語文教學的接口處,而這篇課文是第3篇精讀課文,所以它在本單元是舉足輕重的。本文表達上的一個明顯特點是通過人物的對話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對話語言樸實但內涵豐富。
學習這篇課文意在讓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懂得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學會運用多讀多想、邊讀邊想的方法,讀懂課文內容。在教學中,我明顯感覺孩子們對課文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就給孩子充分讀的時間,引導孩子們在讀中理解了課文,并且整節(jié)課輕松但效率極高。指導讀六七自然段時,有個學生提出來個問題“為什么要用“爬”字呢?山上不是有臺階還有扶的鐵鏈嗎?”當時我就鼓勵說:“她提的問題很有思考價值,她真動腦子!”然后我和學生一起討論了一下,通過看天都峰的高等,學生知道因為山太高太陡,所以直起身子走可能走不動,大都是像猴子一樣爬的,所以用爬山。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篇5
《爬天都峰》一課主要講了天都峰的高和險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解決困難爬上天都峰的。通過對課文的朗讀體會善于從別人身上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進步解決困難的道理。
課堂上,我首先對生字和詞語檢查過關,然后就把重點放在朗讀感悟上。這一課中我把朗讀感悟重點放在了對天都峰的'高和險上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的話語上面。那里重點說一向對于第二自然段的教學。在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險上,我讓學生多次朗讀第二段,在讀中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體會。如:“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體會天都峰的高;通過“掛”等詞體會天都峰的陡。但是在找一找這些詞語時,卻碰到了一些困難,尤其是對于“掛”這個詞語,很多小朋友不能理解,因此花在那里的時間就相對多了些,最后我期望通過知識的遷移來使學生理解,我舉了《望廬山瀑布》的例子,通過那里的“掛”字來使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掛”字,由于學生已經學習過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所以這樣一來就比較容量理解了,我也認識到有些東西的學習對三年級剛升上中段的學生不能太強求了,要通過知識的遷移和感性的事物的幫忙才能行!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篇6
三年級的教學側重點要從識字寫字教學轉移到閱讀作文教學,如何才能把握好這個度,讓學生的語言與潛力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呢?“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這是崔巒教授提出的常態(tài)語文教學。這也是我們一線教師所追求的。
課文通過“我”和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最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描述,向我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三年級的學生,剛從低年級向中年級過渡,對于生字的掌握學生還是會有必須的難度。在揭示課題后,我示范寫“爬”,讓學生仔細觀察字的'筆順、結構。還讓學生拿起筆寫寫“爬、峰”兩個字,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寫字時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重視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于一些難理解的詞語,通過老師指導性地閱讀,讓學生主動去理解體會詞語的意思。比如:“筆陡”,通過簡筆畫的形式進行理解!鞍l(fā)顫”,通過讓學生找近義詞的方法進行理解。
本冊教材比較重視語言的積累。在每篇課文中都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課后練習中也加強了詞、句、段的積累。因此,從一開學,我就引導學生學完課文后把自己覺得好的詞、句、段多讀讀,并摘抄下來。優(yōu)秀的學生還能夠選取性地背一背,背背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因為背誦是積累語言的好方法,學習語言十分需要適當?shù)挠洃。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詞語和句群,一篇篇精致的美文,會給他的語文功底打下堅實的基礎,語言運用潛力也會隨之提高。《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中的兩個句子準確、形象、巧妙地將天都峰的險峻峭拔描述了出來,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好材料。在教學這兩句話時,我讓學生在充分感悟、朗讀的基礎上,及時地讓學生進行了積累。除了極個別學生,大部分的學生都能流利地背誦。充分地利用課本資源,會讓我們的孩子學得更簡單一點。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篇7
《爬天都峰》一課既是老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也是我們新課程中的一篇課文,其的教學教育好處可見一斑。在教學《爬天都峰》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解決了生字的認讀這一關,其次我把朗讀感悟重點放在了對天都峰的高和險上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的話語上面,讓學生充分去朗讀,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想象,體會人物的內心,從而讓學生豐富語言,受到文中情感的激勵。比如在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險上,我讓學生多次朗讀第二段,并在范讀中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體會。“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體會天都峰的高。
在朗讀到“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fā)顫!”體會到天都峰的陡和險。在學習我和老爺爺相互的激勵話語上面,我重點抓住了老爺爺和小作者的.對話進行體驗。讓學生把下面兩句話中體驗:“小姑娘,你也來爬天都峰?”和“老爺爺,你也來爬天都峰?”特別是那個“也”字的體悟,老爺爺心理變化過程其實也是小姑娘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生有了對老爺爺?shù)男睦砀形蛞院,對小姑娘的心理變化及其原因就有了清楚的認識,表述時便能做到合情合理,并從中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以及在體會爸爸的話中明白我和老爺爺是從別人身上得到力量的!澳銈冞@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到那里學生就能夠體會到課文的用途和課文所表達的意思了。在課堂中,學生的表現(xiàn)十分出色,做到了走進課文,充分地感悟,自由地表達。這堂課,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合理,語言豐富。
遺憾的是學生能理解到小姑娘與老爺爺是在相互鼓勵,共同進步,而再進一步升華到人與人相處也就應是相互鼓勵,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這一點時,好像有些迷惑不解,是不是三年級的學生還沒有這樣的閱歷,還是前面的鋪墊還不太夠?
課堂上是不是還就應增提一個問題:作者與老爺爺是素不相識的,但他們能相互鼓勵,都能從對方汲取力量,那么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呢?那樣的話學生可能就會想到人與人的相處,而不會停在小姑娘與老爺爺倆人身上吧!唉,新課程的文本該挖到多深呢,還是沒有很好的掌握。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篇8
教了《爬天都峰》之后,一種感覺就是自己教低段的時候,好像在打散彈,課文的教學沒有高段那樣順暢。首先還是想到了三年級的特點,在文章的人文性方面關注更少了,而在字詞的學習上做了很多的文章,花了很大的力氣。每篇課文的生字學習,讀認擴詞就要花半節(jié)多課的時間。并且有時還要選取一些語言文字的訓練點,展開訓練之后學生的速度不快,而我又想訓練得到位一些,所以兩堂課就顧及不了人文性的一些思想教育了。但我覺得我的路是走對的。尤其是在教學《爬天都峰》后,更讓我堅定這種上課的套路。在教學中,我們選取了這樣三個訓練點,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在孩子們充分朗讀第一小節(jié)之后,我問孩子一個普通的問題:天都峰是一座怎樣的山峰孩子們立刻得出——高、陡。我之后并沒有停留在這樣的理解上,而是引導孩子去探討,作者怎樣寫的原先前面一句是說特點的,后面一句是舉個例子的!案摺钡奶攸c,課文舉了“在云彩之上”的例子。我話鋒一轉,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有特點的事物,我們也來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
池塘里的水很深,天空中的小鳥飛得很快,學生思路開闊,暢所欲言,不時有好的句子冒出來。我想這種練習時對學習“總分”句式的鋪墊,對寫作有必須的幫忙。
二是補一補課文中的一個空白點。在爬天都峰的描述中,作者寫了自己是怎樣爬的,“手腳并用”、“像猴子一樣”等,但老爺爺是怎樣爬的',課文中并沒有寫出來,我又安排了一個訓練,讓孩子們謝謝老爺爺怎樣爬的,同學們想象豐富。
老爺爺左手扶著鐵鏈,右手住著拐杖,眼睛盯著石級向上爬;
老爺爺弓著身子,吃力地邁著腳步,爬得氣喘吁吁的;
老爺爺一邊拉著叔叔的手往上爬,一邊嘿喲嘿喲的為自己鼓勁。
這個訓練是需要孩子們進行合理的想象,并且放開思路才能夠完成的。
三是學習了課文的三次對話之后,讓孩子們再次補充對話。
這次對話不但是一個語言文字的訓練點,讓孩子們填出我與老爺爺對話的提示語,有助于孩子對“我”與老爺爺?shù)那楦械亩ㄎ唬匾氖呛⒆幼约赫f出了這篇課文的主旨:在困難面前要有信心,有勇氣,要相互鼓勵;只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勇于嘗試就能夠獲得成功等等。真是一石兩鳥啊!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篇9
語文具有豐富的情感性,情能夠感人,情能夠育人!杜捞於挤濉,在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相處中,能給人以很多的啟迪。因此,我將"體驗情感"作為自己此課的重要目標之一,并以讀促思,以思促說,以說促情,使學生較自然地將課文主人翁和作者的用心情感化為己有,并將在學生人生之路上刻下深刻的`印跡。
著名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提出了"閱讀教學要帶學生從文章里走個來回"的觀點,即首先把語言文字弄清楚,從而進入文章的思想資料,再從思想資料走出去,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組織運用的。我引導學生從讀中去悟,去思,去自由表達,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以到達善讀善悟,讓學生歡樂的沉醉于語文的海洋。
言為心聲,抓住兩次對話,以主角體驗的方式,通過填補內心空白,讓學生通過語言的外衣,洞悉思想的本質。教師引導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以真情告白的方式,強化了感受,引起了共鳴,既豐滿了主角形象,又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體驗"與"情感"同時出現(xiàn),總目標中強調"具有獨立閱讀的潛力,注重情感體驗"。如何通過語言,體會人物的內心,就需要充分的感悟,設身處地地發(fā)揮想象,受到文中感情的激勵,如從片斷中老爺爺和我登上山頂?shù)南矏傊惺艿礁腥荆ヂ?lián)想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類似事情,從內心感受到戰(zhàn)勝困難的喜悅,真正體會感悟和朗讀緊密地結合,以讀促思,以思促說,體驗情感的過程。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 篇10
這天上課分別在兩個班講了《爬天都峰》這一課。開課時以《黃山奇石》一課為導入,本計劃讓學生把這篇課文回憶著背一下,結果兩班學生都忘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只得引學生背了其中的一段,學生回憶起當時的金雞叫天都了。之后以爬的前后為線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理解。在找自然段時,三班學生先講學生們說前兩段是爬山前,三到七是爬的過程,我當時覺得學生說得有道理,就很贊同,然后我們就這樣進行了練習朗讀及指導,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我抓住小女孩和老爺爺?shù)膶υ捄蛣幼鳎f明他倆在比,這一點學生體會得較好,邊想象了當時的狀況邊述說,不少學生都覺得這兩個人很有意思大笑起來。到第二節(jié)在一班講課時,學生在找時說一到五是爬山前,六七是爬山過程,并也說了理由,我覺得也算對,也贊許了,當時心里很矛盾:兩個班講的不一樣,但兩種答案我也不知到底哪個最準,覺得似乎都有理,就兩種都同意了吧,反正也不影響學生體會文意。學生在讀“我奮力向峰頂爬去……”時我讓他們作動作并想象,學生讀得有的都出了汗,之后讓他們比較想象爺爺爬時的樣貌。有的學生就開玩笑似的說,爺爺也很奮力像老猴子一樣……惹得我和其余學生忍不住哈哈大笑,本想忍住笑再找?guī)讉說一說,但卻和學生一樣笑得肚子疼,這時候老師
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了,過了一會兒我忍住笑說:“看來同學們都認為老爺爺也很努力,所以他們爬呀爬,最后爬上了山頂。”然后進行讀七八九段,學生就學會了比較。
在一班指導讀六七自然段時,有個學生提出來個問題“為什么要用“爬”字呢?山上不是有臺階還有扶的鐵鏈嗎?”當時我就鼓勵說:“她提的問題很有思考價值,她真動腦子!”然后我和學生一起討論了一下,通過看天都峰的高等,學生明白因為山太高太陡,所以直起身子走可能走不動,大都是像猴子一樣爬的,所以用爬山。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了解到課堂務必有一個主要目標把這個目標記在心里,讓學生每上一節(jié)課就有一些收獲。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爬天都峰》優(yōu)秀說課稿08-19
教學反思怎么寫09-04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06-01
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05-25
多媒體教學反思05-25
教學反思怎么寫?04-10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6-01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