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精選17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靜下心來寫寫后感呢?可是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游記后感30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1
有些書友存在一個誤解:《西游記》是給小孩看的。其實不然,《西游記》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僅僅因為其想象力,它還有很多細節(jié)值得我們?nèi)プ聊ァ?/p>
現(xiàn)在我要說的是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回,簡稱“大鬧五莊觀”。這是九九八十一難中比較特殊的一難,沒有妖怪,沒有壞人,有的只是神仙耍心機玩炒作!}記
卻說那一日,唐僧師徒四人途經(jīng)萬壽山五莊觀,觀里有一尊仙,道號鎮(zhèn)元子,混名與世同君。看官們可不要小看鎮(zhèn)元子,這個與世同君當真不是吹牛的,他號稱地仙之祖,所謂地仙之祖,就是第一個修煉成地仙的人(后文有交代——土地道:“大圣,錯怪了小神也。這寶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個鬼仙,怎么敢拿去?就是聞也無福聞聞。”可見地仙比鬼仙檔次高許多),后文又有交代,鎮(zhèn)元大仙與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太上老君)是朋友,其身份地位與道教三位領袖平起平坐,來頭大得不得了,就連玉皇大帝見了他,也不敢擺架子。所以后面悟空悟能悟凈三人合斗不過他,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樣一個BOSS級的大神,怎么會故意跟唐僧師徒過不去呢?他是有目的的,這個鎮(zhèn)元子,他雖然地位高法力強,聲望卻遠遠不及太上老君觀音 菩薩等人,所以時常參加一些仙界的社交活動,藉以提高自己的名氣——他一直想找個機會自己做主舉辦一次活動,可別的大神搞活動都是在天上,鎮(zhèn)元子在天上又沒有地盤,正發(fā)愁呢,唐僧師徒四人送上門來了,于是鎮(zhèn)元子策劃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炒作。
原來五莊觀有一種仙果,名叫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辨(zhèn)元子若要舉辦仙會,必須仰仗這玩意兒,但是光有這玩意兒還不夠,沒料呀!還得炒作。沒錯,就是炒作。
書中交代,那一日鎮(zhèn)元大仙要去元始天尊處聽一場法會,大家都知道,每次領導說“下面我簡單的講幾句”,至少都是半個小時,然后還有各種總結性發(fā)言,之后便是聚餐,公款吃喝,如果夠腐敗的話,還可以繼續(xù)唱K,欣賞仙女們的歌舞,一整套程序下來估計得折騰半天,天上一天地下一年,鎮(zhèn)元子擔心開完party后整個世界都變了,于是仔細交代了守家的兩個小徒弟:“不日有一個故人從此經(jīng)過,卻莫怠慢了他,可將我人參果打兩個與他吃,權表舊日之情!弊⒁,是兩個人參果,不是三個四個也不是一個。
清風明月這兩個小徒弟也夠小的,清風只有一千三百二十歲,明月才一千二百歲。
二童問故人姓名,鎮(zhèn)元大仙說是唐三藏,前往西天拜佛求經(jīng)的和尚。二仙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么與那和尚做甚相識!”釋儒道三教,二童張嘴就是子曾經(jīng)曰過,可見是有學識的。
大仙解釋了,唐三藏的前世是如來的第二個徒弟金蟬子,他與金蟬子有舊,所以三藏算他的故人。二仙童聞言謹遵師命。那大仙臨行又叮嚀囑咐道:“只許與他兩個,不得多費!弊⒁猓俅螐娬{(diào)是兩個,不是三個四個,不得多費。
為什么是兩個?“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鎮(zhèn)元子之心昭然若揭——若是只與唐僧吃,一個便夠(最后連觀音 菩薩都只吃了一個),況且三藏法師宅心仁厚,就算給他兩個吃,他也決計不肯獨食的,那么剩下的那個就會引起爭議,到底給誰吃呢?
悟空功勞最高,自然是最有資格吃的;而八戒肯定是最想吃的——猴哥大鬧天宮時偷吃了那么多仙果蟠桃,導致法力比我這個天蓬元帥都高一大截,這回該輪到我吃了吧!沙僧呢?沙僧肯定也是想吃的,因為后文交代過,當悟空偷來果子時,沙僧認出了人參果,表示這樣的仙果必須吃,完全沒有“志士不飲盜泉之水”的覺悟。
如此一來,每個人都想吃,就會把事情鬧大,這就是鎮(zhèn)元子的目的——就算沒起爭議也不要緊,鎮(zhèn)元大仙法力通天,早算到不日唐僧等人會來,自然也知道唐僧有個好吃的徒弟豬八戒,量那呆子如何忍得住腹中饞蟲,遲早會起爭端的。加上無法無天又脾氣暴躁的孫猴子,想不鬧起來都難。
果然,一切都如鎮(zhèn)元大仙所料,在豬八戒的攛掇下,大圣爺鋌而走險,偷了兩個,沒忘記沙師弟,又偷了個,加上先前掉地里浪費的(人參果不受五行,一掉地面上就鉆進去了),總計四個。悟空悟能悟凈三人吃得好不歡快。
很快清風明月發(fā)現(xiàn)了人參果失竊,仔細一數(shù),少了四個,好家伙,這不是師徒四人么!于是氣沖沖的.大罵唐三藏,三藏忙把徒弟們叫來,那猴頭哪里會認賬,一口咬定沒偷。三藏是個善良的人,相信了悟空的鬼話,就說阿彌陀佛,兩位仙童莫不是數(shù)錯了吧……清風明月十分生氣,覺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嚴重的侮辱,他們兩人加起來活了兩千五百多歲,難道連個小學二年級的算術題都不會嗎!
悟空不忍師父受罵,便承認偷果子一事,要打要殺隨你們便,反正俺老孫銅筋鐵骨金剛不壞。清風明月聽說過齊天大圣的名頭,自忖打不過這無法無天的猴頭,一腔怒火無處發(fā)泄,只得罵幾句,嘴巴上討點便宜?纱笫斒钦l,心高氣傲連玉皇大帝都不放在眼里,就是如來佛祖也不能如此教訓他,如今被這兩個小仙童這般辱罵,心里早已怒火中燒,便一個分身術跳到園中,金箍棒一掃,便將人參果樹掃倒,直接了賬。
半晌,清風明月發(fā)現(xiàn)樹已倒,腿都嚇軟了,因為此樹乃天地靈根,人世間僅此一株,乃是鎮(zhèn)元子的命根子,如今命根子沒了,鎮(zhèn)元子豈不是要將他們挫骨揚灰?悲憤之下便將四位犯罪嫌疑人鎖在五莊觀里,在鎖上施了法術,以涉嫌偷盜罪與損害他人財產(chǎn)罪對唐僧四人進行了拘留。可這等雕蟲小技如何留得住大圣,大圣表示毫無壓力的帶領三人離開,又施法讓清風明月一陣好睡。
事情發(fā)展到這里,皆在鎮(zhèn)元子的算計之中。悟空眾人走后不久,鎮(zhèn)元子便回來了——當真奇怪,我們都知道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如今地上只過了一天(后文清風交代,當日別后不久,果有個東土唐僧,可見是一日),鎮(zhèn)元子便到家了,我說大仙你是不是略顯心急了?
鎮(zhèn)元子急不可待的駕云趕上唐僧師徒四人,一個袖里乾坤將四人都兜了回來,用龍皮鞭子抽——當然不會抽唐僧,鎮(zhèn)元子是個有分寸的人,把銅筋鐵骨的孫悟空抽了一頓,然后故意將他們晾在那里,自稱回去睡覺了(就在本回前面,他還笑清風明月,說成仙之人不用睡覺)。
于是孫悟空自以為得計,便施展神通把四棵柳樹變作師徒四人,真身逃之夭夭。鎮(zhèn)元子法力通天,這么大的動靜不可能瞞得過他,那他為什么要故意放走唐僧四人呢?因為還鬧得不夠大,孫悟空也沒見識到他的厲害。
第二天,鎮(zhèn)元子再次駕云追上眾人,悟空悟能悟凈三人抓了武器跳在云端,三英戰(zhàn)鎮(zhèn)元,鎮(zhèn)元子與他們足足斗了一個小時,又一個袖里乾坤,將四人兜了回去。這回孫悟空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逃多少次,始終要被兜回來的。于是孫悟空進行了妥協(xié),答應去尋找仙方救活人參果樹。
如此一來,鎮(zhèn)元子的目的便達到了,齊天大圣替他當使者,鬧得天地皆知,走訪了十幾個神仙,都是大有來頭的人物,家喻戶曉的福星、壽星、祿星,與玉皇大帝地位仿佛的東華帝君等等,一個個的都來到了五莊觀做客。鎮(zhèn)元子知道這些人都醫(yī)不好樹,真正能起死回生的,是唐僧四人的頂頭上司,觀音 菩薩。
果然,孫悟空來到了落伽山普陀巖,尋到觀音 菩薩將情況細細說了。觀音聽罷,說的第一句話便是她的口頭禪:“你這潑猴!”據(jù)本人觀察,西游記里觀音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不是“阿彌陀佛”,而是“你這潑猴”,每次聽完,悟空心里都喜滋滋甜蜜蜜的——觀音肯定會幫他。
最后的結局是人參果樹復活,皆大歡喜,鎮(zhèn)元子更是聲望大漲:齊天大圣當使者,邀請了佛道兩教十余位神仙駕臨五莊觀(其中還有如來佛祖的得力助手觀音 菩薩)參加人參果會,傳出去倍兒有面子!其中不打不相識的故事情節(jié)更是傳遍天界,讓鎮(zhèn)元子大大的出了一把風頭。到最后,鎮(zhèn)元子更是與孫悟空結為義兄弟,為故事增加了一個噱頭、一個議論點——他明明與三藏是舊交,卻與三藏的徒弟結成兄弟,這輩分亂了,不過無妨,只要能提高聲望,鎮(zhèn)元大仙不在乎這點名份。
原本平平無奇甚至可以避免的一件小事,在鎮(zhèn)元大仙高超的炒作技巧的運作下,無中生有,小事化大,曲折動人,最終沸沸揚揚,其手法當真令人佩服贊嘆。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2
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來源于唐代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經(jīng)的真人真事,其后被藝人說成傳奇歷險的神話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吳承恩據(jù)此撰寫成了這部鴻篇巨著。四百多年來不斷流傳,書中的人物形象可謂是婦孺皆知,對人們的影響更是有增無減,雖然時代不同了,社會背景不同了,但是其中孫悟空,唐僧和豬八戒這些代表人物的鮮明生動的性格特征依然可以在現(xiàn)代人身上看到。不僅如此,這個故事和其中的人物形象更被許多導演、編劇、作家以各種形式重新編排和演繹。
這些后代人對《西游記》的不同的演繹與發(fā)展,不僅與個人對原著的理解不同有關,更有著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和時代背景。就拿《大話西游》來說,它體現(xiàn)著后現(xiàn)代思潮中的解構主義。隨著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失去了自主性,同時,還忍受著內(nèi)外的壓力而焦慮、苦悶、彷徨、憂郁、孤獨、無助,隨波逐流,無所適從。人漸漸淪為機械和理性的奴隸。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開始反抗傳統(tǒng),挑戰(zhàn)權威,追求娛樂!按笤挕崩顺本褪菍(jīng)典的解構,在新的時代下賦予新的內(nèi)涵。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大部分對《西游記》原著中人物形象的發(fā)展都是在抓住其形象特征的基礎上,或順勢演繹或反向顛覆的。由于《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人物沖突尖銳,很好地暴露了人物形象性格特征,所以以此為切入點,探究孫悟空、唐僧、豬八戒這些人物形象發(fā)展的源流。
一、孫悟空
在原著中,孫悟空被吳承恩塑造成一個英勇強悍,桀驁不馴的幾乎完美的神猴形象,而又率性純真、活潑可愛、有情有義。第二十七回開始,他就讓師傅放心,“橫擔著棒”,剖山路,上高崖,不懼虎狼狐兔,也無畏大蟒長蛇。“布 施手段,舞著鐵棒,哮吼一聲,唬得那狼蟲顛竄,虎豹奔逃”,真真是一副勇敢的形象?吹窖兂傻纳賸D,他二話不說,上來就打,當妖精又變成老婦人和老公公的樣子,盡管他知道師傅要念緊箍咒,依然是相信“虎毒不吃兒”,恪盡職守的斬妖除魔。對于師傅的不理解和豬八戒的誣陷,他都不真正放在心上,委屈也罷,疼痛也罷,他都可以不計較,只求做好自己保護師傅的職責。為了讓唐僧識破妖精的伎倆,他毫不掩飾的說出自己曾經(jīng)做得壞事,“老孫在水簾洞里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闭f的坦蕩而率真。但是唐僧依舊不相信他的話,于是他諧謔到“你見他那等容貌,必然動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幾棵樹木,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里搭個窩鋪,你與他圓方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yè)?何必又跋涉,取甚經(jīng)去!”不禁讓人捧腹大笑。雖說這話不夠世故,有些不給師傅臺階下,然正可見其可愛之處。在《大話西游》中孫悟空幻化成了被貶下凡間的斧頭幫幫主至尊寶的形象,在情場中摸爬滾打后,最終選擇了做回孫悟空,陪師傅西天取經(jīng)去。故事的開端是孫悟空和牛魔王謀劃偷走月光寶盒,并殺害唐僧。被觀音知道后,要將悟空處死,在唐僧請求的請求下,只被罰其五百年后做人。這是由于導演劉鎮(zhèn)偉對于孫悟空無法無天,叛逆形象的理解,他以為孫悟空如此叛逆而追求自由的人,在逃脫了五指山后,應該殺掉唐僧,而不是護送他西天取經(jīng)去。至尊寶對于一見鐘情的白骨精和后來真正的愛人紫霞仙子,都付出了真情,雖然已經(jīng)太晚了。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里孫悟空也有了普通人的缺點,他企圖逃避責任,為了得到月光寶盒還欺騙了紫霞,紫霞死后把怒氣都發(fā)泄在牛魔王身上。這使得孫悟空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廣的內(nèi)涵,在更多人身上找到了理解和認同。
二、唐僧
雖然《西游記》來源于唐僧的原型玄奘西去天竺取經(jīng)的故事,但在吳承恩的筆下,主人公變成了富有反抗精神和進取精神的孫悟空,而唐僧作為了傳統(tǒng)的象征受到了一定的懷疑和批判。這與作者生活的明朝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反對傳統(tǒng)儒家倫理,追求個性的思潮的產(chǎn)生有密切的關系。唐僧在《西游記》中的形象是復雜的,但在第二十七回的形象可謂是懦弱,愚善,迂腐,自私。開篇唐僧跟孫悟空“要飯吃”的情節(jié)很有意思。不給飯吃,他就罵“你這臭猴子!”還抱怨“我肚饑怎行?況此地山嵐瘴氣,怎么上得雷音?”一副懦弱無能的形象。有桃子吃了,就又歡天喜地,頗像耍脾氣的小孩子。當妖精幻化成少婦來送齋飯,他又給人家講“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敝肛熑思要氉栽谏介g行走“不遵婦道”。另外,這一回中唐僧的自私自利也有多處體現(xiàn)。他拒絕妖精的齋飯時說“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飯,你丈夫曉得,罵你,卻不罪作貧僧也?”在訓斥孫悟空殺人時說“你在這荒郊野外,一連打死三人,還是無人檢舉,沒有對頭;倘到城市之中,人煙湊集之所,你拿了那哭喪棒,一時不知好歹,亂打起人來,撞出大禍,教我怎的脫身?”在唐僧的心中,取得真經(jīng)是一切的目的,是一切的指揮棒,徒弟們都是為了取經(jīng)服務的,所以不能拖了他取經(jīng)的后腿。唐僧聽信豬八戒的讒言,不信任悟空,一定要趕走他,當孫悟空向他拜別時,他竟然唧唧噥噥地說“我是個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禮!”這等小氣的心胸,看來對與佛家寬厚的要義還沒有完全了悟。
在《大話西游》中,唐僧的形象受到了顛覆,變成了一個婆婆媽媽,羅里啰嗦到讓你吐血的喜劇形象。其實原著中的唐僧就很有些懦弱,又喜歡說教,導演把他這一缺點可以放大演繹,解構了圣僧莊嚴刻板的形象。他的經(jīng)典語錄“人和妖精都是媽生的,不同的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你媽貴姓?”“所以說做妖就象做人一樣,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辈粌H惡搞了他的愚善,在另一個角度上也重新審視了人和妖精的勢不兩立!澳阆胍憔驼f話嘛,雖然你很有誠意的看著我,可是你還是要跟我說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嗎?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難道你真的想要嗎?”這些搞笑的臺詞塑造了唐僧磨磨叨叨的形象,還有那首經(jīng)典的OnlyYou,都把唐僧推上了喜劇的舞臺。
三、豬八戒
原著中這一回的豬八戒是個徹底的小人形象,不僅好色,還又懶又饞?匆娧兊男〗恪吧每∏巍,就動了凡心,一激動還跑了個“豬顛風”。唐僧不吃那齋飯,他還埋怨“天下和尚也無數(shù),不曾像我這個老和尚罷軟!”自己心中不忿就胡說八道,無憑無據(jù)地誣陷孫悟空,正是在他的煽風點火下,唐僧趕走了孫悟空。師徒四人中,豬八戒取經(jīng)的意志最薄弱,動不動就要分行李,回高老莊。
當然,現(xiàn)今社會中對《西游記》的解讀不只以上提到的這些例子,譬如美國版的《西游記》中孫悟空有著典型的西方英雄主義的色彩,而日本版中孫悟空竟然還和女性唐僧相愛了?v觀這些對《西游記》中人物形象的發(fā)展,大體都是在把握對原著中形象各種特征的基礎上,融合時代文化和地域文化,所做的各種角度的新的解讀。與創(chuàng)造新的藝術形象以表達這些觀念相比,對原有的藝術形象進行改變或解構更能體現(xiàn)其顛覆性和沿革性。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3
《西游記》是一部流芳千古的神魔小說。這里面描寫了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從八戒耳朵中藏的幾文私房錢,八戒因為貪吃被孫悟空整的團團轉(zhuǎn),再到佛果羅漢的索要賄賂,都無不令人捧腹大笑。但是,人們在笑過后,卻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世俗相,都向我們痛快淋漓的揭露了許多深奧的道理。
每當提起西游記,我不得不說的還是唐僧師徒四人的團隊作戰(zhàn)精神。
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最需要的就是團隊的力量。從小學到高中,老師也在無時無刻的提醒我們要有團隊精神?墒钦嬲龅降挠钟袔讉?都說患難見真情,可我們見得最多的還是拋下隊友,獨自逃生的人。但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卻給了我們截然不同的感受。
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jīng)的過程中前前后后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每一次戰(zhàn)勝磨難,都是師徒四人齊心協(xié)力的成果,如果說要把他們之間任何一個人除外,都是不可能的。唐僧師徒四人不拋棄,不放棄,不讓一個隊友掉隊,他們最后終于取得了真經(jīng),修成正果。無論是唐僧師徒四個人的良好素質(zhì),還是團隊作戰(zhàn)的精神。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西游記》里,唐僧師徒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功不可沒的。也許大家覺得唐僧是一個非常絮叨的人,在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根本沒起到什么作用。但其實并不是這樣。在孫悟空剛剛開始跟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時候,他的性子非常桀驁不馴,仿佛一只發(fā)瘋的刺猬,你不去惹他,他反而會來扎你。但唐僧卻欣然接受了這樣的一個“刺頭”徒弟,他在生活中盡心盡力照顧悟空,悟空遇到問題時,唐僧也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悟空有時也會撒撒脾氣,唐僧就寬容的忍耐著,正因為這樣,悟空最終被唐僧溫暖的心感化了,馴服了。他終于定下決心要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
四人的性格迥異,卻走到了一起,這不得不說是一種緣分。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們時刻想為團隊付出,為團隊做貢獻,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兩腿殘疾的史鐵生說:“左右蒼茫時,總得有條路走。這條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筆去找。”史鐵生有著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毅力,所以他成為了文學界里一顆璀璨的明珠。但是,不管一個人有多大的才能,與團隊的力量不能相提并論。因為團隊的力量是不可丈量的,是驚人的。
《西游記》這本書的表面意思是唐僧師徒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jīng)的故事,但他的另一層含義還贊賞了師徒四人的團隊作戰(zhàn)精神,這才是故事的精華所在。有人可能覺得孫悟空的本事最大,所以西天取經(jīng)的功勞全都歸功于他。但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比如在女兒國,唐僧八戒因為誤喝了照胎泉水而導致腹痛,只有墮胎泉水才能化解疼痛。悟空在與守泉人激烈對抗的時候,如果不是沙僧的暗中幫助,悟空怎么可能那么順利地得泉水呢?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悟空的神通固然是廣大的,但是如果沒有其他人的.指點與幫助,只是一個人孤軍奮戰(zhàn),他又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挫折與難題,僅憑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在這時如果少了朋友的幫助,答案不言而喻—你將會一敗涂地,喪失信心,在錯誤的道路上愈走越遠。但如果能和朋友一起并肩戰(zhàn)斗,就會越挫越勇,不斷進取,勇往直前,直到推開成功的大門。
寫到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到四人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唐僧善良穩(wěn)重,目標堅定,有正義感,是這支隊伍的“精神領袖”;孫悟空機智靈活,神通廣大,是這支隊伍的“智多星”;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但幽默風趣嘴巴甜,是這支隊伍的“開心果”;沙和尚吃苦耐勞,無怨無悔,是這支隊伍的“老黃牛”。四個人精誠合作,共患難,同生死,所以才有希望取得真經(jīng)。寫史記的司馬遷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所以,對于唐僧而言,孫悟空是一位必不可少的助手;而孫悟空雖然神通廣大,也需要唐僧這樣一位志向高遠的師父。有了團隊協(xié)作精神,他們四人才能互相扶持,互相幫助。最終度過難關,取得真經(jīng)。
在很久以前,一位老農(nóng)看到了螞蟻家族的壯舉: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包圍了螞蟻所在的陸地,那塊陸地上生活著許許多多的螞蟻。螞蟻們對火是很敏感的,因為他們懼怕那一團毀滅性的紅色。感受到了烈火的威脅,螞蟻們匆忙爬出了洞穴。一陣短暫的慌亂過后,隨之而來的是井然有序。它們開始迅速聚攏,聚攏,在短時間內(nèi)聚攏成為一個龐大的螞蟻球。這時,火舌順著草叢極速燃燒過來了,螞蟻們毫不猶豫的向火舌滾去。此刻只聽到“噼噼啪啪”的聲音不絕于耳,那是螞蟻家族中最高貴,最圣潔的靈魂。但是螞蟻團前進的速度并沒有因此而減緩,反倒是越滾越快,越滾越快。外層的螞蟻們不斷的被燒焦了,被燃爆了,但是最后縮小數(shù)倍的螞蟻團終于滾出了被大火吞噬了的地方,躲過了螞蟻家族的滅頂之災!老農(nóng)捧起螞蟻們燒焦了的尸體,久久不愿放下。他在想,如果螞蟻當中沒有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沒有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沒有這種集體主義精神,還會有團結緊密的螞蟻團嗎?此時在老農(nóng)的腦海中閃現(xiàn)出一個詞:團結!
《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分工不同,職責不同,卻不離不棄的經(jīng)歷著同樣的生活,這都是因為他們的團結。他們性格迥異,卻又為了同一個奮斗目標走到了一起。試想,難道他們不正像那個螞蟻團一樣,團結一心,勇往直前?如果他們其中有人不愿意在“外層”受苦,他們還會有最終取得真經(jīng)的勝利結局嗎?西天取經(jīng)在他人看來是如此的艱苦,但是唐僧師徒四人卻做到了。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們的大無畏精神和為團隊做貢獻的赤誠之心。
讀完《西游記》后,我深知“團結就是力量,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每當遇到困難,只要我們齊心協(xié)力,搏擊風浪,總能夠克服。唐僧師徒四人的團隊作戰(zhàn)精神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這句歌詞時時在我的耳畔縈繞,它,就是我在困難中的指向標,在迷霧中的一盞不變的燈塔!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4
寒假是過了一個很愉快的新年,但是作為一個大學生,光顧著玩,是不行的,于是我找到了《西游記》這本書,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細細品讀一下這本書,更深層次地了解這本書,了解里面的人物,從中學到一些稀有的品質(zhì)。
《西游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杰出代表的《西游記》通過《西游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xiàn)實社會的投影。故事是這樣的: 唐僧師徒四人在十四年的時間里,歷經(jīng)千辛萬苦,戰(zhàn)勝各種妖魔鬼怪,終于到達西天,取回了真經(jīng)。文中曲折的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他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但是,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斗,叫響了“齊天大圣”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與一切困難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jīng),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后勤,不好出風頭。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jīng)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lián)想到了他們的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我想,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看看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只要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盡力去做了,這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學習就像西天取經(jīng)一樣,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要想取得很好的成績是不容易的。我要像唐僧那樣遇到困難不低頭,像孫悟空那樣聰明機智、本領高強、勇敢無畏,力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西游記》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我們不僅要學習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還要在生活中敢于克服困難。 在其中,我最欣賞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豬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勞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豬八戒是他們四司徒之中最讓讀者討厭的,可是我對他卻不這樣認為,他結合了大家的優(yōu)點,雖然他不夠?qū)O悟空那么勇敢機智,但是他也會不停地運用一些自己的思維,在困難面前為大家出主意;雖然他沒有沙僧的任勞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會幫助大家提東西;雖然他沒有唐僧的優(yōu)柔寡斷與善良,但是他也會動真情。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想豬八戒這樣的人很普遍,但是又是很少見的。在新世紀的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凡事都提倡‘愛的教育’,無論對于小孩,年輕人還是成年人。小孩喜歡這樣的老師(當然外表除外),因為這種老師比較和藹,并且對外面的世界還是比較了解的(因為他以前是天蓬元帥,當然了解世事啦),交給大家很多課外知識,從他平時的言語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他是個比較幽默的人,那么就可以帶給大家很多歡樂。學生都是比較喜歡這樣的老師,不是嗎?除了小孩以外,現(xiàn)代年輕人更喜歡這種人,他們總是動不動就說愛情,像豬八戒這種人就是再合適不過了。
豬八戒這種人對愛情有責任感,并且會用真心去愛別人,他不像孫悟空那么寡情薄意。他的真情能感動別人,所以更能取得別人的信賴。俗話說,想要別人愛你,首先就要學會去愛別人。豬八戒已經(jīng)學會了怎樣去愛人,所以他能獲得他人的愛。成年人也就包括年輕人,老人和中年人。他們同樣需要豬八戒這種人做家人或朋友,有責任心的人總是能取得別人的青睞與喜歡的。但是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有責任心的人嗎?答案沒有人會清楚。我想會比較少見吧,現(xiàn)代人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負責,卻沒有想過自己是否應該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西游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杰出代表的《西游記》通過《西游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xiàn)實社會的投影。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圣”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
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xiàn)出人民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么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
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并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jīng),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后勤,不好出風頭。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書中寫唐僧師徒經(jīng)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lián)想到了他們的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5
《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吳承恩先生的杰作,講述的是一個潑猴和唐三藏及師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這本書我雖然看了一遍,但是以這本書編輯的電視機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它給人一種百看不厭的感覺,讓人看了就喜歡上了它。
看完這部小說,有很大的感悟,我覺得學習唐僧的全心全意,孫悟空的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這本書把一個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潑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寫它從天不怕地不怕變?yōu)橐粋恭敬的猴子,為了師傅的安危他奮不顧身,他并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也不像沙僧那樣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這一點勾勒出孫悟空的大智大勇,自從唐三藏把孫悟空從五指山解救出來到取得了真經(jīng),這期間經(jīng)理九九八十一難,每次劫難都是孫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師傅的,最后才圓滿的取回真經(jīng)。在打白骨精這一回里,他三次打死變?yōu)槿诵蔚陌坠蔷粠煾禋獾哪罹o箍咒,唐僧是凡人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釋他完全不聽,而是念他的緊箍咒,疼的孫悟空滿地打滾,最后唐僧還要和孫悟空斷絕師徒之情,孫悟空被迫無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孫悟空心理并沒有怨恨師傅,更沒有去報復師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總是想著師傅的安危,可見他對是師傅的真心。這一路上他們經(jīng)歷艱難險阻,不管多累,多餓,不管妖怪是多么的陰險狡猾他門都一一打敗他們,把師傅從危難中救出來。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讀多了總是有好處的,在當今的社會里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會被社會淘汰,從我們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門說話,識字,等大一點兒他們又教我們怎樣做人,我們在學校里不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做人,只有學會了怎樣做人,才能學會更多的知識,才能廣交益友,可見書何其的重要。從書中我們會悟出許多真理,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段饔斡洝纷x書筆記從小到大,我讀過很多回《西游記》,第一次讀時,純粹是為了它曲折有趣的情節(jié);后來再讀,對書中的各個人物的性格和行為就有了一些看法。
《西游記》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喜歡他的善良、調(diào)皮、機靈、法力無邊、對各天神說話時的直率、打妖怪時的執(zhí)著(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和對兄弟、師傅和猴子猴孫的情誼。在唐僧師徒四人中,孫悟空經(jīng)常第一個發(fā)現(xiàn)妖怪,可是他的師傅唐僧卻總是輕易地被那些裝扮成好人的妖怪欺騙,而對打死妖怪的悟空念緊箍咒懲罰,甚至不顧他的解釋把他趕走。悟空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聽師傅的話,沒有死皮賴臉地跟著師傅。但是當八戒又來找他幫忙時,他一聽到師傅有難,就不記前嫌、義無返顧地跑去救師傅,沒有半句怨言。
他雖然天生比較沖動,性格比較火爆,但是在我看來,那些人都是罪有應得的,都是些殺人無數(shù)的強盜啊,暴君啊等等,可是相信佛教的唐僧卻不信,他不管怎么樣都不讓悟空殺人,卻不去管那些惡人去害人,我總是覺得悟空很冤枉。唐僧在他們師徒四人中是讓我比較難以理解的人,他總是被妖怪抓走。在師徒四人之中,他總是帶來麻煩,沒有什么本事,只知道念南無 阿彌陀佛,有時還會添亂,要是沒有悟空,我想,他一定已經(jīng)去另外一個西天了。
他是一個善良、樂于助人卻分不清是人是妖的師傅,見到妖怪害人時,總要叫悟空等三人去抓妖怪?墒钱斘蚩沾蛩滥切┑満ιn生的人時,他卻大驚失色,不僅念緊箍咒,有時還要趕走他,難道他就不會想一下,如果悟空不把那些害人的家伙給殺了,他們又會去禍害別人,這樣,豈不是為了一條人命而害了更多的人命嗎?
但是,唐僧卻也有著超乎常人的執(zhí)著,為了到達西天取得真經(jīng)造福蒼生,他不僅不要快速到達西天而不讓悟空自己飛去取,甚至要求自己每一步都是腳踏實地的,也從沒讓悟空幫他飛過。唐僧在一路上遇見了不少人善意或惡意地極力挽留他,甚至給他金山銀山,乃至整個國家,可是他都拒絕了,我想這是因為他始終堅持著要取得真經(jīng)的信念吧。豬八戒是一個又懶又饞的'大肥豬,有時悟空叫他去找點水果給師傅吃,可是他要么就是在路上躺著睡大覺,要么摘了許多水果,卻在回來的路上都吃光了,常常害得另外的三人在原地等他,回來卻隨便找個借口說個謊想敷衍過去,但總是被機靈的悟空識破,被整得很慘。我覺得八戒在取經(jīng)的路上總是想這想那,而不是一心向佛,一會兒在這藏一點錢,一會在那藏一點寶,還總是想著高老莊的媳婦和嫦娥,師傅被抓了,他動不動就說:“我們收拾收拾行李散伙吧”、“我回高老莊去了”這類喪氣的話。他還有一個壞毛病,就是總愛吹牛,有時候,悟空把妖怪打敗了,他卻繪聲繪色地向別人吹噓著自己如何把妖怪打敗的。
但是,他有時也會發(fā)揮作用,如:在師傅被白骨精抓住時,他來到花果山想著辦法把猴哥給請了出來,最后,把師傅救了出來。所以我覺得八戒還是挺可愛的,雖然時不時動點歪腦筋,但也會有智慧的火花。沙和尚是三個徒弟中最老實的一個,他始終對師傅忠心耿耿,對兩位師兄也是畢恭畢敬。可是打起妖怪來卻是毫不手軟,雖然沒有悟空那么厲害,但是在關鍵時刻還是能保護師傅的。而且,在師徒四人中,他是除了悟空以外最警覺的人,也可以提醒一下師傅。雖然《西游記》已經(jīng)很老了,可是我相信它的魅力會經(jīng)久不衰,因為這師徒四人,實在各有妙處,很吸引人。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6
《西游記》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代表了中國神話故事的最高峰,其人物形象的刻畫和在藝術方面的造詣也是無人能超越的,尤其是《西游記》主人公敢愛敢恨的人物性格,在平時的為人處事中給我我們很大的啟示。
《西游記》經(jīng)無數(shù)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后,于明朝中葉,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編撰而成。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品寫于明朝中期,當時社會經(jīng)濟雖繁榮,但政治日漸敗壞,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對此不合理的現(xiàn)象,通過故事提出批評。此作品共一百回,六十萬余字。故事敘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是一部優(yōu)秀的神魔小說,也是一部規(guī)模宏偉、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巨著。
《西游記》此巨著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象、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筑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游記》藝術宮殿!段饔斡洝吩谒囆g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孫悟空、豬八戒等藝術形象。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他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但是,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斗,叫響了“齊天大圣”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與一切困難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
豬八戒的本事比孫悟空差遠了,更談不上什么光輝高大,但卻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它有著一身毛病,好吃懶惰,愛占小便宜,怕困難,總是退縮,它相對來說小腦筋比較多,我很清晰記得有一集,某條河流結了冰,但這樣馬就不容易前行了,當大家都在困擾之時,豬八戒立即就說可以給馬蹄裹上布,增加摩擦力。但在妖魔面前,擔著保護師傅的重任之下,他也會扛起他那把九齒釘鈀,勇敢的與妖魔作斗爭。它就是這樣,雖好吃懶做,卻是孫悟空的左膀右臂。雖然自私,卻討人喜歡,雖然喜歡撥弄是非,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但對師傅卻很忠誠。所以令讀者不但不覺得很討厭它,還覺得它有幾分可愛之處。
沙和尚的本領更比悟空,八戒是弱一些。他淳樸憨厚,忠心耿耿,從電視劇里他喊“大師兄”那種厚重的聲音和真誠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不象孫悟空那么好動調(diào)皮,也不象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他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偸翘糁欣钅谏砗,任勞任怨,憨厚和淳樸的形象生動的展現(xiàn)出來。
唐三藏,一個被稱為圣賢的人,他擁有著常人不曾有過的慈悲行為,讓我很感動,但是他的缺點就是在于不相信自己的徒弟,他不相信孫悟空的話,可以在三打白骨精看出。對于自己的愛徒竟然不相信。這怎么可以作為一名師傅呢?對于徒兒最基礎的信賴都沒有,真讓人……可是他也有他的好。他的頭腦非常聰明,會從別人的立場來為他思考。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就是這么一個高僧。
《西游記》有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以外,還有著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眾多情節(jié)中,我記憶最清楚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和《三打白骨精》這兩回。
《孫悟空大鬧天宮》中孫悟空自稱“美猴王”。去東海龍宮得到“如意金箍棒”。又去陰曹地府,把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龍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狀,玉帝最后請孫悟空管理蟠桃園。孫悟空偷吃了蟠桃,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離天宮。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觀音 菩薩舉薦二郎真君助戰(zhàn);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幫助,最后悟空被捉。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燒雷擊,很多天后依然毫發(fā)無損,還在天宮大打出手。玉帝請來佛祖如來,才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三大白骨精》中,悟空三次打死變?yōu)槿诵蔚腵白骨精,而被師傅氣的念緊箍咒,唐僧鑒別能力差,容易被表面所蒙蔽,所以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釋他完全不聽,而是念他的緊箍咒,疼的孫悟空滿地打滾,最后唐僧還要和孫悟空斷絕師徒之情,孫悟空被迫無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孫悟空心理并沒有怨恨師傅,更沒有去報復師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總是想著師傅的安危,可見他對是師傅的真心,最后還是就了師傅。這些情節(jié)都非常精彩。
《西游記》除卻本身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外,還包含了許多道理和啟示比如唐僧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有時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說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
再比如,看起來沒什么用的人,在關鍵時刻也是能力挽狂瀾的,就像豬八戒那樣。沙僧和小白龍還使我明白了,班級中同樣不能沒有默默奉獻者,也許他沒什么能力,但是如果一個班級沒了他們默默無聞的工作,同樣是出不了成績的。
從唐僧身上我還知道了,要有明確的目標,并且堅定不移的執(zhí)行下去。然而,師徒四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吸取他們的長處,如果自己也有他們的短處則要改正。
這些其看了《西游記》的啟示都是終身受益的,這也使我明白了讀好書,讀名著的重要性。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7
也許是電視劇先入為主的緣故,四大名著中,唯獨《西游記》讀的遍數(shù)不多,且有囫圇吞棗之嫌疑。近來聽說“三打白骨精”被收入小學生課本,成為五年級學生必學課文,學生學習后還要寫后感,不免又激發(fā)了重新閱讀原著的興趣。
“三打白骨精”出自《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原題是“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jīng),行至白虎嶺前。在白虎嶺內(nèi),住著一個尸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尸魔三次分別變化為村姑、老婦和老翁。白骨精打動了唐僧的憐憫之心,但三次全被孫悟空識破,都被金箍棒打死。但唐僧卻不辨人妖,在豬八戒的煽風點火下,一再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違反戒律。最終,唐僧寫下貶書,與孫悟空斷絕師徒關系,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小時候每次看到這里,無論是電視劇還是書本,心中總是既嘆又氣。嘆的是行者本領高強,降妖伏魔,尤其對他那一雙火眼金睛羨慕不已,日思夢想自己也有那七十二般變化;氣的是唐僧沒什么本事,就會念緊箍咒,認不得妖精,一次又一次被騙,還把孫悟空給趕走,而豬八戒、沙僧又沒什么用。
今日重讀原著這一章節(jié),驀然發(fā)現(xiàn)它其實是《西游記》最精彩的一回,也是最有矛盾沖突,情節(jié)最跌宕起伏的一節(jié)。短短一回章節(jié)里面,將唐僧的慈憫無知、孫悟空的膽識情義、豬八戒的唆嘴私欲、沙僧的一言不發(fā)、白骨精的鬼蜮伎倆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使人一讀之下,再也難以忘懷。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庇诜鸺叶,更是講究因果報應,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一章回中,“因果”貫穿始終,只不過有明有暗,需要讀者有一雙“慧眼”。
孫悟空火眼金睛,妖魔鬼怪在他面前自然無所遁形,唐僧雖是金蟬子轉(zhuǎn)世,但在當時還是凡眼肉身,尚未成佛,識不得妖魔鬼怪,作為佛門弟子,眼睜睜地看著三條鮮活的“人命”先后喪于大徒弟金箍棒下,胸中難免怒氣難平,將其趕出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如果僅僅有此“因果”,也不過就是普通的打打殺殺、一般的師徒情感沖突,但這次有狡詐的“白骨夫人”。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尸魔能修煉成精,自有它的“過人之處”,它熟諳人類(包括豬類)心里,先后變成美麗的村姑、老婦人和老丈,編出了一個為唐僧量身定做的好故事,一計不成再生一計,一環(huán)不夠再扣一環(huán),直到把唐僧拽到坑里。
對白骨精的所作所為,有一個五年級的孩子比我看得透徹: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蒙騙。在如今的社會里,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nèi)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孫悟空之所以被貶被趕,自然是因為白骨精的存在,它太想吃唐僧肉了?墒,我們不要忘了還有一個人,不,是一頭豬,他在中間起了非常壞的作用。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睂O悟空就恰好有這樣一位豬隊友!叭虬坠蔷闭鹿(jié)中,豬八戒在唐僧面前屢進讒言,放大師兄的“壞水”:
“師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著你做了這幾年和尚,不成空著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舊褊衫、破帽子,分兩件與他罷!
“師父,他的手重棍兇,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話兒,故意變化這個模樣,掩你的眼淚哩!”
一旦唐僧猶豫,這豬貨就忙不迭地攛掇,不留一點縫隙,直到唐僧寫貶書,將孫悟空趕走。書中沒有交代他的反應,估摸著是號召沙僧、白龍馬說:“師父沒有錯,我們?yōu)閹煾更c贊”吧!
這頭豬曾為天蓬元帥,原也聰明,為何如此?無非是他對去西天取經(jīng)毫無興趣,巴不得大家早日“作鳥獸散”,廣寒宮回不去了,回高老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是他的私心,也是他心底一直潛伏的小九九。
在這一章回中,沙僧的筆墨最少,原著里沒看到他說一句話,無論是唐僧念咒懲戒孫悟空,還是后來的驅(qū)逐,他都一言不發(fā),既沒有和豬八戒一起埋汰大師兄,更不在師父面前給大師兄求情,一如既往地當他的“老好人”。
如果他毫不懷疑大師兄的火眼金睛,降妖除魔的本領,和大師兄堅定地站在一起,恐怕也不會是最后的結局,可是,他沒有,寧愿當個吃瓜群眾。于他而言,沉默是金,都不得罪,兩不傷害,何樂而不為?
這些都是明面上的“因果”,其實還有一條不太明顯的暗線:唐僧念緊箍咒、寫貶書是果,孫悟空先后兩次懟他也是因。
三藏道:“悟空,我這一日,肚中饑了,你去哪里化些齋吃!毙姓哔r笑道:“師父好不聰明。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著店,有錢也沒處買,叫往哪里尋齋?”三藏心中不快,口里罵道:“你這猴子!想你在兩界山,被如來壓在石匣之內(nèi),口能言,足不能行。也虧我救你性命,摩頂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懷懶惰之心!”
第一次是在章節(jié)的開始,只因?qū)O悟空沒有及時去化齋,態(tài)度不積極,還懟他,唐僧立馬不高興,連老底都翻出來了。
第二次是在白骨精變成美女子后,被摘桃歸來的孫悟空識破,當頭要打,卻被唐僧攔住。唐僧“只說是個好人”。行者道:
“師父,我知道你了。你見她那等容貌,必然動了凡心。若真有此意,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里搭個窩鋪,你與她圓房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yè)?何必又跋涉,取甚經(jīng)去!”
孫悟空這話說得明顯過分了。書上說:“那長老原是個軟善的人,哪里吃得他這句言語,羞得個光頭徹耳通紅!
古人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孫悟空兩次讓師父“下不了臺”,師父不找個理由收拾他,臉面何在?權威何從?取經(jīng)隊伍還怎么帶?于是,最終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一紙貶書在手,悟空熱淚盈眶。
一節(jié)“三打白骨精”,有偽善狡詐,也有情義無價;有情感糾葛,也有私心欲望;有因果報應,也有世態(tài)冷暖……它是歷史,是神話,又何嘗不是當代史,不是現(xiàn)實發(fā)生?
如果還要追問為何有這些“果”?
答:修行不夠啊!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8
這么多年來,我從未完整地看過一遍電視劇《西游記》,有時調(diào)臺看到了,也并不太認真,只是覺得好玩才看看。不過自從上次無意中看到了電視上關于《西游記》的精彩宣傳后,我突然決定,要從頭到尾的看它一遍,將它真正的存在心里。
有些事情確實要眼見為實,只有看了,我才能真正體會到為什么都四十一二歲的爸爸,還會津津有味地坐在電視機旁看《西游記》,而演了二十多年的,都那么老那么老的老影片還會一次又一次的在多個臺被當作影片中的精英來一遍又一遍的放,又有那么多不同工作的人,被這奇妙的電視劇把心集中在了一起,不管是工作繁忙的白領,還是應酬多多的總經(jīng)理,都會一回家就坐在電視機旁,看著這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我真的被它折服了!
那威風凜凜的孫悟空,貪吃偷懶的豬八戒,正直勇敢的沙僧,善良不屈的唐僧,一起演義了一出堅持不懈、勇敢堅強的神話故事,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師徒四人,終于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
精彩的結尾固然重要,但我卻覺得人們更享受的是那戰(zhàn)勝妖魔鬼怪的過程,比如說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劇中,孫悟空一心保護師父,用他的火眼金睛,用他的那根金箍棒將想吃他師父的白骨精連續(xù)三次認出并且打跑了,但狡猾的白骨精在這三次中卻分別變成了一位姑娘,以及那姑娘年邁的雙親。第一次變化中,那姑娘長的十分美麗,騙過了貪色的豬八戒,騙過老實的沙和尚,也騙過了善良的唐僧,然而卻被機靈的孫悟空給識破了,一棒打下去,白骨精化成一縷黑煙,倉皇而逃。待白骨精大驚失色地回到洞中,狡猾的她又想了一個計策——變成姑娘的老媽媽,但沒曾想到,在騙得了大家的同情之后,孫悟空的金箍棒也再一次毫不留情地打了下來,白骨精又一次落荒而逃了,最后,不堪服輸?shù)陌坠蔷俅巫兂闪四枪媚锏哪赀~的老父親,但還是沒有逃過孫悟空的火眼,白骨精又被迫逃回了山洞。
然而,慈悲的.唐僧對此卻十分生氣,他責怪孫悟空無緣無故地毀壞了一個幸福的人家,這樣地濫打濫殺的徒弟,他堅決不收,(因為佛教是講究慈悲為懷,堅決不能殺的)。于是,他不顧路上將要遇到的危險,決然把孫悟空趕下了山。但令我十分感動的是,最后,孫悟空并沒有因為師父冤枉了他而記恨在心,反而暗中牽掛著師父,并且在豬八戒的勸說之下又回到了師父的身邊,一舉幫助唐僧消滅了妖精。我想,象孫悟空這樣“不計較個人得失,以大局為重”的人,現(xiàn)今世上也寥寥無幾了吧。最后的那場師徒和好的一幕,讓我充分地感到了他們師徒間那種親切融洽的感覺,也真正明白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真正含義。細細感受,唐僧的確就象悟空的父親一樣關懷著他,體貼著他,教導著他做人的道理。而悟空也象一個大男孩,即使再調(diào)皮,也一心想著師父,幫他降妖除魔,甚至寧可為了師父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是多么感人的精神呀!
再說八戒,他雖然好吃懶做,有時候還膽小怕事,但他卻也是那樣的愛著他的師父——唐僧,在大家都以為他們的師父死了的時候,八戒也不再“沒心沒肺”,而是跟悟空、悟能一起痛哭流涕。以前,我一直是在這三個徒弟中最不喜歡八戒的,覺得他又懶又讒,還整天怨天尤人的,實在沒有什么本事。但自從看完了整部《西游記》后,八戒在我印象中的地位突升。不錯,他是能一頓飯吃八個饅頭,他是看到女妖精走不動路,但他也會在保護師父時對師父無微不至呀!不能否認,在整部《西游記》》中,八戒是最有人情味兒的神話人物,在“豬八戒難過美人關”這一回里,更體現(xiàn)出了豬八戒敢愛敢恨的個性,有時候想想,這個憨憨的,肥頭大耳的豬八戒,還真討人喜歡哩!
沙僧應該是整部《西游記》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位了,但他如果一旦消失了,我相信人們在看電視時也會覺得少了點什么吧!確實,他總是一臉的大胡子,不會惹事生非,也沒什么個性,既不象孫悟空那樣機警勇敢,也不象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但在人們的印象里,他永遠都是挑著一根已經(jīng)褪了色的破舊扁擔,拿著所有的行李,無聲無息地走在最后,似乎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就連偶爾的幾句臺詞也好象可有可無,他就這樣默默的、無怨無悔地保護著師父。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和豬八戒似乎每時每刻都在斗嘴,好象有吵不完的架,爭不完的理似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到,每次他們一吵架,都是沙僧扮演一個“和事佬”的角色,勸勸“大師兄”,又勸勸“二師兄”,有時還會安慰安慰師父,我有時候也會情不自禁地想到,如果沒有沙僧這個“潤滑劑”,真不知道這悟空和悟凈會吵到什么時候去哪!
而他們的師父唐僧,卻是一位如此善良和藹的人。似乎代表了一種理想的境界,有人認為他怯喏,我卻覺得他代表著至善至美。說實話,以前在我沒有看過整部《西游記》之前,總覺得孫悟空才是整部神話故事的主角,你想呀,從第一回開始,導演就先讓觀眾們了解了孫悟空的身世,后來的兩三回里,也都是只講孫悟空如何大鬧天宮等等。直到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時,才出現(xiàn)了救他的師父——唐僧,然后又接二連三的出現(xiàn)了豬八戒、沙僧這些人物。而現(xiàn)在,我卻覺得,師父唐僧才是整部故事的中心人物,是靈魂。前面對孫悟空的渲染都是鋪墊。的確,如果沒有唐僧,也不會有取經(jīng)這件事了。打個比方吧,《西游記》就好比是一碗排骨湯,象悟空呀,悟凈呀,悟能呀,都是這碗湯的配料,而唐僧,才是這碗湯里的精華——排骨。沒有了排骨,即使配料再鮮美,徒弟再懂事,也全都象沒了根的大樹,變的輕飄飄的,仿佛失去了靈魂似的。而正是由于唐僧的不斷堅持,這個團體才得以排除萬難,取得真經(jīng),達到了最完美的結局。
《西游記》確實不愧是一部傳世的經(jīng)典著作,也不愧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用神話故事揭露出了社會中的善、惡、美、丑,我覺得,在這個假期中,能看完這樣一部文化瑰寶,了解到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真是受益匪淺呀!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9
吳承恩的《西游記》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爛漫多彩的神魔天下,作者豐富的想象、精彩的描述讓人們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必須是社會現(xiàn)象的反應,作為四大名著的《西游記》也不例外。正如魯迅老師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西游記》“嘲諷揶揄則取其時世態(tài),加以虛耗形貌”。又說:“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幻化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情面,精魅亦通調(diào)皮。”簡直云云。通過《西游記》中虛幻的神魔天下,我們隨處可以看到實際社會的投影。
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tǒng)治者的立場也頗可玩味,在《西游記》中,的確找不出一個稱職的天子;至于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任魔鬼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藥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部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不外孫猴子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不入流的馬夫,其統(tǒng)治之暗淡,衰弱,不問可知。如來佛祖所創(chuàng)釋教,和尚天然不能以財帛所迷,然則佛祖竟然默許部下人收取行賄,而《西游記》一起上妖妖怪魅,多與神佛有牽涉,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騎,金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獅駝嶺三魔王均與文殊,普賢菩薩乃至如來佛祖有相關,這反應封建社會官官相護的暗中景象。
對這些形象的刻畫,縱然是信手拈來,也無不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段饔斡洝凡恢挥休^深刻的頭腦內(nèi)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績。它以富厚怪異的藝術想象、活躍曲折的故工作節(jié),有聲有色的.人物形象,詼諧幽默的說話,修建了一座獨具特色的 《西游記》藝術宮殿!段饔斡洝吩谒囆g上的最大成績,是樂成地締造了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很是了不得的好漢。他有無限的本事,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抵御精力。他有著人道,神性和猴性三重特點。
大好漢的稀奇心胸,對師父師弟有情有義,也有愛聽阿諛話的弱點,機警大膽又幽默好鬧,是為人道,毛臉雷公嘴,山大王則是猴性,而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則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圣”的雋譽;與妖妖怪魅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快意金箍棒下決差池妖魔原諒;與統(tǒng)統(tǒng)堅苦敢斗,決不撤退垂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色澤精通的神話好漢。大鬧天宮的桀驁不馴,與西天取經(jīng)對比好像改變很多,著實悟空的本性如故沒有變,好比在騙取魔鬼的二件法寶,讓玉帝派人裝天,威脅道:“若不從,即上靈霄寶殿動起刀兵!痹诘弥Ч硎怯^世音菩薩所派,咒她“該死一世無夫”,對如來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稱號”,孫悟空,這么一個不“聽話”,不為強勢屈服的硬夫君,躍然紙上。
說到豬八戒,他的才干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么光耀高峻,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很是好。 豬八戒是一個笑劇形象,他敦樸誠懇,有實力,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渾身短處,如好吃,好占小自制,好女色,怕堅苦,經(jīng)常要打退堂鼓,內(nèi)心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偶然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教唆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乃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短處其實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
作者對豬八戒弱點的品評是很嚴肅的,但又是善意的,事實他在西天一起上披荊棘,當開路前鋒,不辭辛勤污臭,以是他并不是一個被否認的人物,因此人們并不厭煩豬八戒,相反卻感想異常真實可愛。出格是他的許多小智慧比孫行者強,這也是孫行者做夢也不想不到他以為的白癡居然是這么一個“兇險”“狡猾”的家伙,行者化緣的齋飯,八戒吃的最多,行者打敗魔鬼,八戒撿自制,沒事教唆唐僧念緊箍咒“制裁”一下行者,然則在唐僧眼中,他照舊一個誠懇人,是個好徒弟,這也是行者的智慧不如豬八戒的處所。但豬八戒照舊一個大好人,沒有害人之心,而且終于僵持到最后的勝利。寫一個瑕玷許多的人能討人喜好,讓人記著,是很不輕易的。
沙僧的形象寫得也不錯,但比起孫悟空、豬八戒來,則要遜色得多。沙僧更是窮乏光鮮的性格特點,這不能不說是《西游記》的缺憾。盡量云云,他還是不行或缺的副角,當孫行者和豬八戒鬧抵牾的時辰,須由他出來奉勸調(diào)整,兩位師兄外出時,由他隨同師傅。假如沒有這一個徒弟,唐僧就傷害了,經(jīng)也取不成。
《西游記》成書于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天下各地廣為傳播,被翻譯成多種說話。在中國,以致亞洲部門地域西游記家喻戶曉,個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為人認識。幾百年以來,西游記被改編成了各類處所戲曲,及影戲、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亞洲國度也呈現(xiàn)了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
關于西游記的作者,一樣平常以為是明朝的吳承恩。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jīng)》、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圣》等,這些都為《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奠基了基本。吳承恩也正是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本上,顛末費力的再締造,完成了這部令中華民族為之自滿的文學巨著!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10
近日,細讀了一遍吳承恩的《西游記》。
當然,我不是第一次閱讀這部明代巨作了。但比起小時候,因為被電視劇里孫悟空斬妖除魔的形象所吸引,而來到書架前,草草翻閱,這一次重讀,使我體會到許多不同的東西,想在這里淺談。
要說《西游記》中塑造最為傳神、成功的人物,一定是孫悟空。可以說,孫悟空成就了這部書,他是《西游記》的神魂所在。他也是中國一代代人兒時所景仰、爭相模仿的對象。
為什么孫悟空如此深入人心?是因為孫悟空這個角色是中國古典小說中,是獨一無二的。這個書中作者所述:由天地日月之精華滋養(yǎng)而成的石猴,在漫長的歲月里有過許多的身份——學徒、美猴王、齊天大圣、行者、斗戰(zhàn)勝佛;而他所到之處,鬧東海、闖地府、上天庭……他的行跡如同一部時代興亡的恢弘史書,很有“主角氣質(zhì)” ,代表著反叛和無畏。
反叛精神是中國古典小說里常會涉及的東西。四大名著中,除了以歷史演繹為題材的《三國演義》,其余的三部,便都有“反叛”抑或說“反抗”這樣的字眼。這樣的精神是最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的。
何以這樣講?在古代,封建制度的壓迫使底層的百姓的生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對統(tǒng)治階級的不滿日益加深,但他們卻又無力,抑或說不敢奮起反抗。在這樣的情況下,《西游記》、孫悟空,就成為了他們精神世界的寄托;而在現(xiàn)代,生活的壓力讓人喘不過氣,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迫使你磨平自己的棱角、放棄自己的個性,去適應、去服從,否則就會被社會所淘汰。而孫悟空那樣“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行為方式,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眾人所向往的存在。
但奇怪的是,孫悟空這樣極具“超級英雄”氣質(zhì)的人物,為什么在當下卻在和西游記文化一起漸漸被淡忘,而非發(fā)揚光大?反觀外國,DC、漫威宇宙中所塑造的眾多超級英雄形象,卻被國人大為追捧。
究其根源,我想,這是因為相比那些一次次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孫悟空已經(jīng)不再符合現(xiàn)代人的向往了:在五指山下被關押了五百年,似乎已經(jīng)將昔日天不怕地不怕的齊天大圣身上的銳氣耗損殆盡,他竟然甘心帶上金箍,俯首帖耳地為奪去了自己自由的人賣命;而且取經(jīng)之路上八十一難,沒有幾回是我們的大圣可以自己搞定的,每每都是低眉順眼地求神問佛,才請來救兵度過難關。這可十足地毀了孫悟空的形象,F(xiàn)代的許多讀者們,無疑對《西游記》的后半段感到無比地失望,在他們的'心中,更想看到的還是那個桀驁不馴的美猴王,而不是已經(jīng)“服從”于自己曾經(jīng)最痛恨的規(guī)則的孫行者。
于是,許多人都在試圖“挽救”孫悟空的形象:歌曲《悟空》中就有這樣的歌詞“誰讓我身手不凡?誰讓我愛恨兩難?”“金箍當頭,欲說換休!”——是因為孫悟空高強的本領,才被眾佛利用,去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他恨諸天神佛,卻不敢恨;他熱愛自由,卻不敢愛,因為他有牽掛,只有接受觀音交給他的任務,他才能從五指山下逃出來,去守護他的花果山,他的猴子猴孫。但他的心里仍然回蕩著“我要這鐵棒醉舞魔,我有這變化亂迷濁!”“踏碎凌霄,放肆桀驁!”的聲音。這一來,一個為心中所愛而做出犧牲的英雄形象便又被造就了出來。
這樣說未嘗不可,但是,古今讀者是否從一開始就誤解了吳承恩塑造的孫悟空這一形象?吳承恩真的是想造就一個猢猻么?我想也許不是,他更想呈現(xiàn)的,是孫悟空由頑劣到理智的自我修煉過程。孫悟空并非被迫“屈服”于規(guī)則,而是通過自我境界的提高,去達到“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層次。
我舉一個取經(jīng)路上的經(jīng)典片段作為例證:六耳獼猴。
孫悟空為民除害殺了十余個搶匪,卻被唐僧責罵不該殺。正當孫悟空憤而離去之時,六耳獼猴冒充孫悟空,將唐僧打傷,搶走行李,回到花果山后還讓三個猴子變化成師徒四人,準備“自己上西天取經(jīng)”,而孫悟空知曉后,與其鬧到了雷音寺如來面前,終于將六耳獼猴降服。
這看似只是取經(jīng)路上眾多劫難中尋常的一個,為什么特地搬出來講呢?請細細想一想,作為一個能和孫悟空一較高下的妖怪,六耳獼猴的動機、他的行為是否太過于詭怪?他的所作所為實在太奇葩另類!為什么《西游記》中會有這樣奇怪的一節(jié)?作而者已暗明了真相:在分辨真假美猴王的途上——李天王的照妖鏡無法識破六耳獼猴;地獄中的諦聽“不敢說出”六耳獼猴的身份、諸天神佛竟無一人知道六耳獼猴的存在!試問天底下有那個妖怪,竟有如此廣大的神通?
只有一種解釋:六耳獼猴根本不存在,他就是孫悟空,是孫悟空心中的另一個自己,是類似于《搏擊俱樂部》中泰勒那樣的存在。六耳獼猴正象征著佛教中所述的“人之六惡”,他與孫悟空的斗爭,正是孫悟空內(nèi)心中那個桀驁的本性和理智所進行的斗爭。一向仁慈的如來完全沒有阻止孫悟空在自己面前一棒打死六耳獼猴,也正說明了那是孫悟空在戰(zhàn)勝自己的心魔,而非現(xiàn)實中的妖怪。而在這之后,孫悟空是否忽然變得沉穩(wěn)而自制了?在妖怪成災時給唐僧分析局勢,在唐僧頹喪時引用佛語去開導他。而唐僧也再沒有念過緊箍咒。
由此可見作者在孫悟空自我修煉歷程的展現(xiàn)上下的功夫。
名篇中這類象征的運用有很多。辟如《指環(huán)王》中的怪物咕嚕,便是弗羅多內(nèi)心貪念的象征,在小說末節(jié),弗羅多來到末日火山口,卻不舍將戒指扔進巖漿,而要將它占為己有。這時咕嚕出現(xiàn)了,它奪走了戒指,而恢復理智的弗羅多拼命將咕嚕和戒指一起推下了懸崖。作者在小說中曾提到“咕嚕是一個霍比特人”,可見最后咕嚕和戒指一同在火焰中化為灰燼,正暗指弗羅多戰(zhàn)勝了內(nèi)心的貪欲。
至于“戰(zhàn)斗力下降”一說,試問,當年齊天大圣大鬧天宮好不威風,可又有哪個有神祗名位的神仙出手“參戰(zhàn)”過,巨靈神不過是軍中的雜魚,四天王不過是天庭大門的四個“門衛(wèi)”,而孫悟空從煉丹爐逃出后一路殺向凌霄寶殿,僅僅是一個天蓬元帥手下小小的左權使便擋住了孫悟空的去路。
出手捉拿孫悟空的厲害神仙其實僅有三位:一是哪吒,敗了;二是楊戩,打了個平手;三是太上老君,只是輕揮袍袖就收服了孫悟空。其余的列位,大概是已看熱鬧的態(tài)度袖手旁觀呢!可見孫悟空的無知和輕浮,吳承恩也在這里為之后悟空一步步成長,終獲斗戰(zhàn)勝佛蓮花座的歷程做了伏筆。
現(xiàn)代社會中,我行我素的行為易受追捧,但規(guī)則意識才是時代的主流,更能體現(xiàn)出作為一個人,社會中的一份子所應具有的涵養(yǎng)。這在中國的古典小說中便有了很深層次的體現(xiàn)。相比于英雄主義,我們更應該將這種“服從”和“約束”發(fā)揚光大。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11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斗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于是再次翻開了《西游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讕的神話世界。文中曲折的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書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了艱險,降妖伏魔,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jīng)的故事。所以《西游記》中貫穿作者始終的四個典型人物,就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而對他們四人的性格形容,就是“嚴師、頑猴、憨豬、忠僧”。這也是我們經(jīng)常評論的話題。
唐僧取經(jīng)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藏不顧禁令,前去天竺國取經(jīng),費時十七年,經(jīng)歷百余國,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取回真經(jīng),而且影響深遠。為我國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這部《西游記》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忍韌不拔、執(zhí)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的刻畫,成為很多人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jīng)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后,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樂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 且他自己也從不懈怠。唐僧這種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屈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之地,美麗的山水,飄香的花果養(yǎng)育了聰明機智,富有靈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概,在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他是一個天真爛漫,調(diào)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屢屢戰(zhàn)功,奪走老龍王鎮(zhèn)海之寶——定海神針;游地府撕碎閻王爺?shù)摹吧辣 保淮篝[天宮,高喊玉帝為“玉帝老兒”;回歸花果山,高掛的旗號是“齊天大圣”……這個時候的孫悟空正如林語堂老先生說的那樣:“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的孫悟空,雖說是頑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讓他頭暈目眩的緊箍咒卻命他聽話了。其實這也是孫悟空聰明機智的一面,如果不聽話,師父就要念緊箍咒,甚至被趕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護師父西天取經(jīng)的任務。林語堂老先生說:“不甘約束人類精神神圣之間的沖突”。孫悟空——聰明勇敢的化身。我們心中崇高的形象。
提起《西游記》中的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自私自利、好吃懶做、損人利已、見利忘義”等詞匯系在一起!段饔斡洝分械呢i八戒的一些行為也證實了人們對他的評價。如今,“豬八戒吃西瓜”這情節(jié)中,他為了自己的利益“消除口渴”,總是在一次次地原諒自己的貪婪。先后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后掉進自己“設置”的陷阱里(在一塊塊西瓜皮上摔跟頭)。但他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在取經(jīng)的曲折道路上,他雖然沒有孫悟空神通廣大的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zhàn)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無底洞”、“大戰(zhàn)盤絲洞”等情節(jié)中,就是悟空降妖除魔的'好幫手。豬八戒是吳承恩筆下的戲劇性人物。雖然他有著許多缺點,但是我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丑陋,討厭,相反,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后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語堂老先生所說的 “他是一個充滿人欲藝術印象”。豬八戒讓我們覺得可親可愛。
沙和尚唐僧取經(jīng)途中的一個忠誠衛(wèi)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diào)停和解;師父遭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盡管平 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zhàn)斗中沖鋒陷陣,英勇無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態(tài)度,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回顧之前,每人都能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詼諧的語言,有人干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yǎng)的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nèi)心深處對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在經(jīng)歷了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后,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fā)了 內(nèi)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對徹底自由的向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yōu)麒麟轄,不優(yōu)鳳凰管,又不優(yōu)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由稱王,可以說已經(jīng)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tài)。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zhì)中最空出的特點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 逐自由的勇氣和力量。總之我覺現(xiàn)代人對于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于現(xiàn)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求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于現(xiàn)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chǎn)物,它有深邃的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說“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zhì)料。《西游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國的神話文化別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游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所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英雄”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掇o海》中說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的命運,并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斗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fā)自內(nèi)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現(xiàn)其英雄本色。
復讀《西游記》,讓我覺得其不屬于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guī)砑詈驮醋詢?nèi)心的力量。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12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吳承恩編寫而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傳奇故事。
《西游記》全書共分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書的引子,一邊安排孫悟空出場,交代清楚其出身、師承、能耐、性情,一邊通過孫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繪四境界風貌。八至十二回寫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經(jīng)緣由。十三至一百回寫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小白龍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沿途降妖伏魔,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的故事。
孫悟空是我在《西游記》里面最喜歡的角色。孫悟空又名孫行者,他的身上體現(xiàn)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比如嫉惡如仇、伸張正義、追求自由、樂觀向上、勇于承擔責任,無私無畏、不屈不饒、戰(zhàn)無不勝等等。這些都是偉大成就者身上所共同具有的,但是孫悟空還有其他超乎我們想象的能力,如長生不老、七十二般變化、火眼金睛、金箍棒。其實我覺得吳承恩的思維在當時很超前,因為悟空的這些超常能力都反應出當代社會取得一定成績所要必備的。先說長生不老吧。我們都知道,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面的仙丹才使得自己能夠長生不老。看來長生不老是從古至今大家共同追尋的一個夢想。其實現(xiàn)代人比古代的人們幸福多了,現(xiàn)代的科技、醫(yī)療都十分的先進,人們的平均壽命比古代提高了不知多少,但是,即使我們延長了生命,但我們有限的人生與無限的天地長生是無法相比的,為了享受更多時日的日月光華,人們絞盡腦汁想著各種方法來延年益壽,如吃保健品、積極鍛煉等。但是我覺得,生死由天命,我們要做的,就是過好每一天,也可以學習雷鋒,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七十二般變化也是很多人渴望擁有的能力。七十二變源自《西游記》中菩提祖師向?qū)O行者介紹說,法術分按天罡數(shù)的三十六變和按地煞數(shù)的七十二變,孫悟空選擇了后者,即七十二變。七十二變并非指只能變出七十二種東西,七十二是一個虛數(shù),意指孫悟空法力高深,能隨意變化!段饔斡洝分胁⑽粗该魇裁词瞧呤兊木唧w內(nèi)容,但是我從書中歸納出了這么幾條變化的性質(zhì):
一、可使自己變,也可使別的東西變。
二、可變動植物甚至無生命的物體。
三、可變男,可變女;可變老,可變少。
四、可變長,可變短;可變大,可變小。
五、可變無。
其實這么五條就已經(jīng)包括了所有變化的內(nèi)容,其實七十二變是孫行者常用的伎倆,比如在大戰(zhàn)鐵扇公主時,悟空就變成牛魔王的樣子騙取了鐵扇公主的芭蕉扇,還有悟空經(jīng)常會變成小蜜蜂、小蟲子來智救唐僧。曾經(jīng)我也幻想過自己能像悟空那樣能夠七十二變,尤其是在自己特別窘迫的時候,就比如有一次我騙媽媽說自己要去學校上課,實際上我是和同學偷偷溜出去玩了,結果巧得不能再巧的是在街上碰見了我媽媽,這個時候我多么希望能把自己變沒掉啊,結果當然是回家挨了一頓揍。當然話說回來,悟空的七十二變都是用在師傅急需幫助的時候,悟空不是為自己謀私而用的。從這更能看出悟空的無私無畏了。
火眼金睛是悟空的.專利,是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煅燒的意外結果;鹧劢鹁υ谔粕畮熗剿娜巳〗(jīng)途中可幫了極大的忙,正是有了火眼金睛,悟空才能識破那么多妖怪虛假的面容。悟空的火眼金睛識別妖怪的方法是看云,他能夠看清籠罩在唐僧頭上的祥云,和籠罩在妖怪身上的妖氣。這一點唐僧、八戒和沙僧是辦不到的。所以悟空往往一眼就能看出站在面前的是妖怪、神仙還是普通人。我覺得擁有火眼金睛的本領在當代社會是在是太重要了。當今社會,人人都活在自己的假面具下,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都缺少了最基本的真誠,偽裝成了人們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所以我們根本看不清我們打交道的人的真正面目,有些人在明里是一個大善人,與你稱兄道弟,但是一轉(zhuǎn)身可能就會兩道、給你穿個小鞋,讓你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如果我們擁有火眼金睛,那就不會懼怕他人的心機了,即使面前有銅墻鐵壁,我們照樣能穿墻而過。
再來說說豬八戒。豬八戒,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diào)戲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間投胎,卻又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他會變身術,能騰云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耙。唐僧西去取經(jīng)路過高老莊,在云棧洞中與孫悟空大戰(zhàn),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
豬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好吃懶做,貪圖小便宜,不過八戒最大的特點就是好色。天蓬元帥就是貪圖嫦娥的美色,按捺不住好色之心對之調(diào)戲才被貶入凡間,可是在世為豬仍然改變不了好色的本性。豬八戒在取經(jīng)途中看見美女就會流口水甚至癡站著不動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女兒國時,八戒癡心賦予女兒國那美麗的國王,希望自己能替代師傅嫁給國王,可見其好色之心非一般常人所能比擬。
其實看過一些相關資料后,我對豬八戒這個名字的含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八戒的成長經(jīng)歷,離不開各路神仙領導、唐僧師傅、悟空師兄、沙僧師弟的監(jiān)督與扶持。在他們的幫助下,八戒切切實實表現(xiàn)出了對于他性格弱點中的“八戒”。八戒貪吃,經(jīng)常會陷入妖怪設置的陷阱里面去,要不是悟空的時時幫助,恐怕八戒早已成為妖怪肚子里的美食了。這是戒吃,應該是八戒當中的一戒。八戒好色,見到青年女子總會喪失理智,幸好眾人一度勸誡指引,他的不良行為才有所收斂,此乃“戒色”,是八戒中的二戒。豬八戒遇到困難總是嚷著要散伙,幸好有悟空在一旁喝止,或者沙僧、唐僧加以勸說,他才堅持下來知道取經(jīng)成功,此乃“戒難”,即克服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不良行為。此乃八戒中的三戒。還有其他的五戒在此不一一說明?傊,在眾人的幫助下,豬八戒改掉了很多壞毛病,最終成功取得真經(jīng)。豬八戒身上的缺點也正體現(xiàn)出當下很多人身上所具有的缺點,作者是否意在嚴明只要我們肯改正,我們也能像八戒一樣改正缺點,取得我們?nèi)松飞系摹罢娼?jīng)”呢?
沙悟凈,又名沙和尚,他是唐僧在流沙河收的徒弟。原是天庭中的卷簾大將,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下凡,盤踞在流沙河,吃人為業(yè)。成為唐僧徒弟之后與師傅、師兄孫悟空、豬八戒以及白龍馬一起赴西天取經(jīng),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后,功德圓滿,被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
我在書中是十分喜歡沙和尚的。他的為人憨厚老實、忠誠肯吃苦。他不像孫悟空那樣叛逆,也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油嘴滑舌、貪戀美色。自從他被唐僧收為徒弟后,他的心中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雖然他在書中出現(xiàn)的篇幅沒有其他三人多,但是他絕對不是可以忽視的角色。在師徒四人中,沙和尚起著平衡的作用。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他,依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性格,當他們發(fā)生爭執(zhí)時,兩方爭吵起來絕對不會停止的,這時沙和尚的“和事佬”的功能顯得相當重要了。我相信,當人們談起沙和尚時,肯定會從心底發(fā)出一聲感慨:忠厚老實的人最可愛了!
要談《西游記》,那肯定少不了書中的核心人物——唐僧了。說到唐僧,人們的評價褒貶不一。在我看來,唐僧雖然是以取經(jīng)為責任的師傅,但是實際上他確是一個個性軟弱、偽善怕死、不能明辨是非的人。他雖然為人善良,但是卻不能分辨出人性的本質(zhì)是好是壞,屢次聽信豬八戒的挑唆,誤會能識破妖魔鬼怪的孫悟空,但是每次被妖怪捉走后,才會想起孫悟空的好來,才會大喊著“悟空,救我!”。其實唐僧的形象與白面書生不謀而合,都是空有滿懷的理想,但是自身卻手無縛雞之力,當困難發(fā)生時,總是束手無策,等待救援。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感謝唐僧,正是有了他,才能夠?qū)O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小白龍等形象這么豐富的人聚合在一起,才能演繹出那么精彩的取經(jīng)歷程。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13
初次接觸《西游記》是在電視上看的,也算是對《西游記》拜讀了吧。記得當時只上小學一年級,對西游記自是沒有深入理解,只知道孫大圣大鬧天空,他是天下無敵,是我心目中的偶像。隨著年齡的增長,閑時無聊,遂再次拜讀了神魔小說《西游記》。才發(fā)現(xiàn)以前的理解是多么的幼稚,里面暗藏諸多玄機。
《西游記》是講述齊天大圣孫悟空不平凡的出生,與其在花果山、水簾洞的生活,后來與唐三藏,師弟八戒、悟凈展開前往西天取經(jīng)的艱辛旅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和一系列神魔人物。唐僧即唐玄奘、孫行者即孫悟空、豬八戒即豬悟能、沙和尚即沙悟凈。
唐玄藏
唐僧取經(jīng)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奘不顧禁令,前去天竺國取經(jīng),費時十七年,經(jīng)歷百余國,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取回真經(jīng),影響深遠,為我國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西游記》小說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zhí)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jīng)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后,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因為唐三藏在書中雖然是以取經(jīng)為責任的師父,但是實際上他卻是個性儒弱,偽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他為人雖然善良仁慈,卻不能夠明辨是非,反而屢屢聽信豬八戒的挑撥,誤會能識破妖魔詭計的孫悟空?偸窃诼淙胂葳逯螅糯蠛啊肝蚩,救我!」。其實唐僧的形象可以說與傳說的白面書生不謀而合。雖然滿懷理想主義,卻手無縛雞之力,當困難發(fā)生的時侯,總是束手無策,坐待外援。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真相,就是一個大傻瓜,孫悟空中心為他服務、救他,他卻不知道,而他只知道念緊箍咒,似乎在顯現(xiàn)作者對當政者昏庸無能的暗諷。但是若是只以宗教或個人修養(yǎng)的角度來看,唐三藏代表的不是圣僧,反而是凡夫俗子。
孫悟空
孫悟空本來是仙山上一塊靈石,變化而成的猴子。因為膽識過人,受到群猴的推舉為王。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美猴王雖然在水簾洞中過著「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的快樂生活,但是不能夠天長地久。于是他拋下了一切,離家拜師學習仙道,從此就叫做「孫悟空」。孫悟空他天資聰敏,思想跟行動都敏捷如風,學得一身高強的法術,吹一口氣,就能夠七十二變,并且有法寶金箍棒,縮小如針,放大如銅棒,筋斗云一駕,就能夠上天下地。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頑皮,愛作弄。他故意叫豬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則變作小蟲,暗中監(jiān)視愛偷懶的八戒?梢娝乃技毭芎筒粶p頑皮的本性。
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之地。美麗的山水、飄香的花果養(yǎng)育了聰明機智富有靈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的英雄氣概。在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確是一個天真浪漫、調(diào)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屢屢“戰(zhàn)功”:奪走老龍王的鎮(zhèn)海之寶———定海神針;游樂地府撕碎閻王爺?shù)摹吧啦尽保淮篝[天宮,高喊玉帝為“玉帝老兒”;回歸花果山,高掛的旗號是“齊天大圣”……這個時期的孫悟空正如林語堂老先生所說的那樣:“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以后的悟空,雖說是頑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讓他頭暈目眩的緊箍咒使得他歸順、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駕師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經(jīng)。其實這也是悟空聰明機智的一面,如果不聽話,就要上“緊箍”,甚至被趕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駕師父西天取經(jīng)的任務。林語堂說這代表“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圣的規(guī)范之間的沖突”。孫悟空———美猴王,聰明勇敢的化身,我們心中崇高的形象。所以西游記的靈魂人物應該是孫悟空。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鬧海龍王,二鬧地獄府,三鬧天宮,并且還和佛祖打賭。由此可見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規(guī)的個性,反對社會的惡劣性。充沛的生命力、大無畏的精神、篤實的性格和樂觀的個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對挑戰(zhàn)。他這一種冒險犯難的精神,充份顯現(xiàn)了英雄的特質(zhì)。但是爭強好勝,心高氣傲以及性急如火卻是他的弱點。正因為如此,就像《三國》里的關云長死于自己的高傲之下,被如來收服。表現(xiàn)了在當時的情況下,自由是始終勝不了封建統(tǒng)治的。
豬八戒
提起《西游記》中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好聽的詞匯聯(lián)系在一起。的確,豬八戒也干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情節(jié)中他的這一特點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你看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總是在一次次地原諒自己的貪婪(先后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后掉進自己設置的陷阱里。(在一個個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為師父西去取經(jīng)的曲折道路上,雖然沒有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zhàn)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無底洞、大戰(zhàn)盤絲洞中。雖然他也有法力,但是只能夠三十六變,和悟空相比較就顯得憨蠢笨重,所以他常常被悟空來取笑。因此他常在唐僧的耳邊挑撥悟空的不是,使得悟空受苦。代表逸樂角色-豬八戒,八戒的特色就是貪吃懶惰,又重視物質(zhì)享受,遇到困難他就喊散夥,無法堅持到底.在旅途中受到美女和金銀的誘惑,幾乎拋下其他人而中斷修行之路。沒想到那卻是菩薩化身來考驗他的。這些出乖露丑的行為,在吳承恩筆下寫來不批判,只是幽默的嘲諷。豬八戒,是吳老先生筆下的一個戲劇性人物,雖然有著許多的缺點,而我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的丑陋和厭惡。相反地,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后,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他是一個“充滿人欲的藝術形象”。豬八戒在一次次的出丑笑料當中,給我們對人性貪欲的省思,讓我們覺得可親又可愛。
沙悟凈
沙悟凈,他則著墨較少,但是呈現(xiàn)的是剛毅木訥,沈默踏實的性格。是唐僧取經(jīng)途中的一個忠誠衛(wèi)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他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diào)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盡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zhàn)斗中沖鋒陷陣,英勇無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態(tài)度,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途中神魔
而他們路途中的降魔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凡是有后臺的妖怪都被領導接走了,沒有后臺的妖怪都被一棒子打死了,而與佛學的“渡”相矛盾,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使神魔皆有情,精魅易通事故”;妖怪都是天上來的,折騰了個夠,最后都回去了,即搗亂的人都是上面派來的,結果還沒啥事;妖怪們都太講義氣,抓到唐僧總是要等哥們、姐們一起來吃,結果是耽誤了時間,事沒辦成;不要太講程序,妖怪抓到了唐僧非要先燒水,再把他洗干凈,然后再吃,結果效率太低,喪失了機遇;因為孫悟空再能,也逃不脫如來佛的手掌心,所以不要把上級不當回事。這是人鬼神三界古今永恒不變的真理。
最終,經(jīng)過重重困難,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完成了取經(jīng)大業(yè),取經(jīng)集團所有成員都修成了正果。但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所謂的“正果”應該只是一種喻意,和佛教的教義并不完全一致。五人中,孫悟空成佛的基本條件是什么呢?如來給他的“政治鑒定”認為孫悟空成佛是因為其“煉魔降怪有功”,可見他得成正果,完全是因為“有功”,即完成了造福人類的事業(yè),為人類群體做出了貢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完成了偉大的事業(yè),最終達到了造福于人群的目標。
總之,師徒四人及神魔們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為造福于人群作出應有的貢獻。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14
春節(jié)前夕,我突然心血來潮,很想再拜讀一下《三國演義》常言道,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游。可我卻想反其道而行之,老來再讀三國,我想再讀三國,不是看重于書中的權謀和算計,而是因為我十分欣賞書中對那亂世中群雄并起爭霸的恢弘氣勢場面的描繪。你看那曹操、劉備和孫權三雄在臨死的時候,都因為壯志未酬或者痛哭流涕或者大叫氣絕,帶著遺憾和心有不甘撒手人寰。這些讀來多么讓人蕩氣回腸。既然想讀三國,我就翻箱倒柜的想找那本三國,可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倒是把那本西游給翻出來了。也罷,也罷,既然找不到那本三國,我就順便再讀讀這本西游吧。說不定還真能從書中找到修煉成仙的訣竅呢,這也許更是我的迫切所愿吧。
從春節(jié)前幾天一直到現(xiàn)在這十幾天的時間里,除了早晚出去“游蕩”和做家庭婦男以外,在剩余大部分時間里,我都“游蕩”在這《西游記》里了。滿腦子里都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各色妖魔鬼怪以及玉帝、觀音、天兵天將的身影,跟著他們天上地下、崇山峻嶺、魔洞龍宮的到處穿梭。等我把這《西游記》整本的書都研讀琢磨完以后,我算是徹底地失望了——我沒能從中找到能成仙悟道、長生不老的方法和訣竅來。這永恒的世界宇宙大觀,對于我等暫住人間的凡夫俗子來說,是何等的殘酷和冷漠啊!
在失望之余,我掩卷沉思。既怪怨吳承恩這老先生吝嗇地不僅不傳授如何修道成仙之訣竅與人,我還以為,他還在這整本書中留下了許多“敗筆”之處,讓人為之頓生遺憾。在此,我想以我的陋見拙識、掛一漏萬且斗膽略述之。
總的來說,唐僧師徒四人連同白龍馬一行歷時一十四年之所以能從天竺國大雷音寺取回真經(jīng),除了因為領導者唐僧是一位虔誠而堅定的佛徒以外,孫悟空所做的一切居功至偉,再除此以外,包括觀音菩薩等在內(nèi)的九天仙界各位大員的幫忙也必不可少。
想那孫悟空那是由天地孕化的一石卵所生。其漂洋過海、跋山涉水、拜師學藝所學到的七十二般變化等本領是何等的了得。孫悟空憑借著一身的本領和從東海龍王那里討得的定海神鐵如意金箍棒,能幾番大鬧天宮,就連托塔李天王父子以及其他神通廣大的十萬天兵天將都奈何不得他,最后還是如來佛施展法力把孫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這一壓就是五百年。按說有孫悟空這樣有本領的大神保著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一路上還有什么樣的妖精打不了,降不下?!可事實上遠非如此。這一路上,孫悟空降妖捉怪做活做得難!
在去西天取經(jīng)的這一路上,唐僧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在這一路上孫悟空到底降服了多少妖精,作者吳承恩這伙計在《西游記》一書中沒有給出一個具體數(shù)目的說明,我作為一名普通的讀者沒心思也沒有必要進行精確的一一梳理統(tǒng)計。反正在我的記憶中,這孫大圣這一路上確實是打死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各式妖魔鬼怪。但實際上也是有很多很多的妖精是孫悟空降不了的',甚至是孫悟空成為了這眾多妖精的手下敗將。到最后不得已,這孫悟空就不得不到處請人幫他降妖捉怪,解決難題。
孫悟空有那么大的本領,為什么還是有很多的妖精是他所降不了的呢?剛一開始捧讀著吳承恩先生的《西游記》大作,我總是有點想不通,到后來越往下讀,越逐漸的悟出其中的道道了,原來孫悟空所能打死和能降得了的,都是那些沒有后臺的、自行修煉成精的妖魔鬼怪。相反,而對于那些有后臺老板的各色妖魔,那老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吃盡了各種苦頭,可怎么打也打不死,降不了,你老孫若不找到它們的后臺老板,想憑你一己之力降服它們,就一個字:難!
話說這些孫悟空降服不了的各色妖魔的后臺老板都有誰呢?對此,吳承恩在他的《西游記》大作里都說得很清楚了。比如觀音菩薩、托塔李天王、太上老君、甚至還有如來老佛爺?shù)鹊榷嗔巳チ恕K麄兛啥际翘旖缗e足輕重的大咖級人物!那些下凡作怪、想吃唐僧肉或者想與唐僧婚配攝取唐僧童陽的妖怪要么是這些大咖級仙人的侍童侍女,要么是這些大咖級仙人御前的飛禽走獸。因為它們整天都圍繞在這些大咖級仙人的身邊,受耳濡目染,那真可謂是強將手下無弱兵,都掌握有一兩個克敵制勝的獨門絕技,作為孫悟空雖然本領高強,到關鍵時刻降服不了它們,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至于這些妖魔鬼怪是如何跑到人間作怪的?吳承恩老先生在書中大體上給出了以下原因,一是妖魔鬼怪們趁這些大咖級仙人打瞌睡的機會跑去了人間,二是因為這些大咖級仙人下屬的部門責任人疏于管理所造成的。在此我本想舉出一兩個鮮活的例子,以豐富生動文章,饋饗讀者,最終還是決定作罷好了。一是我這人腦子不管用,讀過《西游記》原文以后大多隨即忘記了具體的細節(jié)內(nèi)容,一時想不起來了有關具體的內(nèi)容,二是如果我要再因此重新翻讀原文,從百萬字的原文中找出所需要的例子來,那還得費多大的勁啊。我寫這篇拙文本來就是為了消遣娛樂的,而又不是在寫碩士或者博士論文,更不是想在國際權威學術雜志《科學》或者《自然》上發(fā)表。所以即使拙文顯得膚淺和大而化之一些,也就這樣湊合吧。
據(jù)吳承恩在《西游記》中記載,這些有后臺老板的各色妖魔鬼怪跑到人間以后,不僅想吃唐僧肉以求長生不老,或者看中了唐僧金蟬子轉(zhuǎn)世的童男子身體,企圖強行拉郎配,而且它們早已在人世間犯下了吮人血吃人肉、致使妖洞內(nèi)白骨累累的滔天大罪,真是不嚴厲懲戒而不足以平眾生民憤?蛇@些妖魔鬼怪最終的結局卻輕巧得很呢。
我說我們看書得能看出點門道來,才會越看越有味道。讀過吳承恩先生的《西游記》大作,在我的記憶中,那些孫悟空降服不了,最終被它們各自的后臺老板降服的各色妖魔鬼怪大都是這樣的結局:它們被老板降服后,大老板大多隨口對孫悟空說,這廝是他殿下的人五狗六或者飛禽走獸什么的,一不小心它就下凡走丟了,本尊這就把它給帶回去了,這孫大圣聞聽就只好乖乖的放行,等到被后臺老板帶回天庭以后,這些下凡作過惡的妖魔鬼怪隨即又在原崗位履職盡責,從此就又在天上仙宮里悠哉悠哉了。
就因為有后臺老板給撐腰,那些妖魔鬼怪犯事作惡后不僅沒得到應有的懲罰,而且還繼續(xù)在天庭里當差做事。原來在這天庭佛國里竟有這等景象。有惡而不應懲盡懲,卻區(qū)別對待,將何以服眾生?這難道這不是你吳承恩老先生想通過寫作《西游記》大作以弘揚佛法的“敗筆”所在嗎?!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15
西游記只看了第二十四回,就是三打白骨精那塊,先寫點讀后感吧。之所以會看西游記,是看到有人說周星馳拍的西游中的孫悟空最接近原著?戳藭l(fā)現(xiàn)果然是,五尺身,孤拐面,并不是我們在戲劇里看到的美猴王的形象,真實的孫悟空并不美。
就我現(xiàn)在看完的部分,孫悟空的人物性格要分為被如來yazai五指山之前和跟隨唐僧取經(jīng)之后,前后性格有了很大的改變。西游記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跟其他幾本書比起來有著自己非常鮮明的特色,就語言上而言我覺得就很通俗易懂,并且語言很接地氣,讀來全無障礙。而且小說極富畫面感,基本上看著小說腦子里就浮現(xiàn)出一幅一幅畫面,讀起來非常有趣。
閱讀小說能給人帶來愉快的滿足感,個人認為一定是上乘之作。西游記有人評價是佛門的高級黑,有太多可以思考的地方,我即使只看了一小部分,也很認同這個觀點?吹浆F(xiàn)在為止,書里形象最高大的還是行者孫悟空,唐僧就是命好,書中說他是十世金蟬子轉(zhuǎn)世,修來的好命,整天坐在白馬上,累了就喚行者去化緣討齋,即使是在前無村后無店的荒山野嶺也依然提出如此不合理的請求,孫悟空陪笑道師傅您看看,這種地方如何有人家前去討要齋飯,唐僧聽后立即心生不悅,向?qū)O悟空說道,想你在五指山下被壓五百年之久,如若不是隨我去西天取經(jīng),如今還在那山下風吹雨淋,如何能似現(xiàn)在這般自由,現(xiàn)在讓你去化齋竟然推三阻四,定是你這猴子撒懶。孫悟空無奈只得駕著筋斗云去山間采摘桃子讓唐僧充饑。類似的情節(jié)在小說中有很多,在我看來唐僧既無能耐驅(qū)魔除妖,又沒有佛門中人的無欲無求隨遇而安,出家人甚少動氣,但是唐僧常常為這些小事動怒。
在三打白骨精這一回合,師徒四人行至荒郊野嶺處,方圓百里都沒有人家,只有一個白骨精,他得知唐僧來到他的地界,便化作一個妙齡女子,提著兩罐齋飯去接近唐僧,此時孫悟空去尋食,臨走前還特意告訴唐僧豬八戒等人此處甚是偏僻,人煙全無。當一個美艷的少婦提著齋飯走向唐僧師徒三人的時候,曾經(jīng)貴為上仙的天蓬元帥竟然僅僅只因為婦人美麗妖艷的外表就全無抵抗之力,全然看不出這是妖精慣常的伎倆?梢娯i八戒是有多么的`不堪,我覺得此處作者是不是也在辛辣的諷刺,天庭的那些上仙真是酒囊飯袋,還不如石破天驚的猴子。如果說唐僧是肉眼凡胎分不出來人和妖,但是豬八戒屢次犯這種低級錯誤就是在太難當大用了。當孫悟空駕著筋斗云回來之時,隔著老遠就看到地下的女子是妖精變的,立刻揮舞著金箍棒打向妖精,怕他傷害到唐僧的安安危。妖精使了個金蟬脫殼的妖術,化作青煙飛走,留下一個尸首。唐僧這下便大發(fā)雷霆,認為孫悟空本性難移,濫殺無辜。正當孫悟空百口莫辯之際,豬八戒卻火上澆油,說孫悟空明明就是失手錯殺了好人。孫悟空說自己在山上當大王的時候,如若想吃人,定會使出此種把戲,變作妙齡女子,引誘路人,一旦有人中招隨她至山中,便露出原形,想生吃想煎炸煮燜全憑自己心情。孫悟空如此以實相告,說明孫悟空是一心皈依佛門,想保唐僧取經(jīng)。然而唐僧卻不以為然,可見他內(nèi)心之中從未真正信任過這位徒弟。白骨精被識破后并不甘心,又變作一個老婦人再次靠近唐僧等人。豬八戒老遠看見這個婦人第一句話就是師傅你快看,大師兄干的好事,人家過來尋仇了,純屬煽風點火的小人之輩。
這次孫悟空還是將老婦打翻在地,同樣受到唐僧的責罵和緊箍咒,孫悟空再三哀求才唐僧得以強壓怒火。賊心不死的白骨精第三次化作一個老翁,前來尋自己的渾家和小女。這一次孫悟空算是學聰明了一點,逼得妖精現(xiàn)了部分原形,唐僧剛要相信,豬八戒就從中作梗,說師傅大師兄神通廣大,隨便使個法術不就人變成其他樣子了,唐僧一聽此話立刻又開始懷疑孫悟空,說他連殺三個無辜好人,不要再收他為徒,孫空悟再三哀求無果后憤然離去,回到了花果山。
在我看的一小部分書里,三打白骨精這一回合可以算作一個小高潮,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人的性格躍然紙上,一覽無余,非常精彩。唐僧只是坐在白馬上,有什么苦難都是孫悟空奮力化解,盡心盡力保他周全,并在一路上照顧他,唐僧全卻無半點感激,甚至連起碼的信任都沒有,別人隨便一挑唆,都能破壞他們之間的師徒關系。我想作者想表達的東西很多吧。僅僅因為唐僧是十世修來的金蟬子,原就能享受著一切,他也永遠不會被妖精吃掉,因為有很多神靈暗中保護,菩薩欽點的人怎么可能被妖怪吃掉。
我覺得全程真正在修行的人只有孫悟空一人。正如孫悟空自己所言,我也是活過人的,當年也是風光無幾,頭戴紫冠,身披黃褂,手持如意金箍棒,接受四方朝拜。后被如來yazai山下五百年之久,風吹雨淋,落魄無依,這對曾經(jīng)心高氣傲、不可一世的猴王來說是多么大的打擊,境遇如此落差,非內(nèi)心足夠強大的人無法接受。如今受觀音菩薩教化,潛心向佛,一心保唐取經(jīng),必定是下了一番決心的。一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各種磨難,無一不是孫悟空沖在最見面,用盡自己的各種本領才智一一化解。一路上大圣的人緣很好,有很多人愿意幫助他,齊天大圣的面子還是很多人給的,我覺得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來孫悟空的好,有本領有智謀有膽識還有一副俠義心腸,不然不會這么多人幫他。然而孫悟空一片赤誠之心唐僧卻全然不領情,實在讓人唏噓感概。作者稱孫悟空為行者,我覺得行者的含義著實有很多。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16
《西游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記述了孫悟空,唐三藏,豬八戒,沙悟凈師徒四人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在靈山大雷音寺取得大乘佛法,光榮封圣的故事。
作為一本古典神話小說,《西游記》所描述的充斥著妖鬼仙神的世界的確令人心生向往。特別那敢怒敢恨,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更是成了無數(shù)少年童年時代的超級偶像,被爭先模仿。在八六電視劇版《西游記》熱播的時候,在鄉(xiāng)村,總會看到幾個少年聚在一起,每個人都揮舞著一根長木棍,神情嚴肅,嘴里念念有詞:“妖怪,哪里跑!”由此可見《西游記》影響的深遠。
的確,《西游記》以白話文寫成的,在通俗易懂的內(nèi)容的促成下,再加上那些令人感興趣的鬼神傳說,使得其在廣大國民心中刻下來深深的烙印。八六年電視劇版的《西游記》是目前公認的拍的最為經(jīng)典的電視劇版的《西游記》,沒有之一。雖然當時的拍攝技術比較落后,各種運用到電腦特效的場景都比不上現(xiàn)在。但是無論是從人物,服裝還是從插曲,畫面來說,八六版的《西游記》都是不差的,他所造就的經(jīng)典是現(xiàn)代人仰望的存在。
也有不少小說家通過發(fā)表自己對《西游記》的見解,成就了赫赫威名。像網(wǎng)絡小說家今何在。2000年,今何在的處女作《悟空傳》在新浪網(wǎng)上發(fā)表,從此便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塊巨石,激起了網(wǎng)文閱讀和創(chuàng)作的熱潮。由此,《悟空傳》也被贊為“網(wǎng)絡第一神作”,至今無人超越,今何在本人也從此走上星光大路。
曾有人說,《西游記》是一本武功秘籍。網(wǎng)絡小說家夢入神機在《龍神演義》這一書中就說過,吳承恩害怕武功被人偷學,所以把它抽象成一個神話故事寫下,留給后世的族人。
當然,這是大錯特錯的,夢入神機這樣寫完全是為了劇情需要。《西游記》是一本諷刺小說。它通過描繪光怪陸離的神話世界,表現(xiàn)了黑暗虛幻的現(xiàn)實社會現(xiàn)狀,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各種黑暗現(xiàn)象的不滿。
小說中的天界,地界,冥界和水界其實就是社會各階層的代表。天界指代無能,腐敗的朝廷,地界指代黎明百姓,冥界指黑暗的地下世界,而水界即龍王們的水下世界則是商幫。
孫悟空這個敢與天斗,敢與地爭的角色其實就是蕓蕓眾生中奮進的代表。前期,他學的`九九八十一變,筋斗云,又得了如意金箍棒,正是戰(zhàn)斗力最強的時候。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天不怕地不怕,敢于反抗,直面不合理的政治現(xiàn)實。所以他砸地府,搗龍宮,吃蟠桃,大鬧天宮。但是個人力量再強大終究是有限的。就像一只螞蟻,不管它如何強大,如何反抗,都沒有人認為它斗得過一個人。同樣的,孫悟空的反抗注定是失敗的。果不其然,最后孫悟空被如來佛祖打敗,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唐僧其實也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它所代表的是那些盲忠于朝廷,為朝廷馬首是瞻的人。小說中的唐僧看上去好像挺老老實實的,吃齋念佛,無欲無念的超凡脫俗的光明形象。但是,這只是表象。觀音說什么,他就聽什么,這就是盲忠的表現(xiàn)。在三打白骨精事件中,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之前的老頭,老太還有年輕的村姑都是白骨精所變。孫悟空打死白骨精,救了他之后,他好像知道了一些大概,但是還是因為不能接受孫悟空大開殺戒的事實,一怒把悟空驅(qū)趕出門。這就是唐僧不知變通,盲目的表現(xiàn)。
沙僧的形象,就是吃苦耐勞的苦行僧。他干最累的活,說最少的話,不埋怨,不說笑。以至于網(wǎng)上有人調(diào)侃,說沙僧的臺詞永遠只有三句: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傅和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師傅放心,大師兄會來救我們的。所以,理所當然的,沙僧就是那些勤勤懇懇的農(nóng)民形象,不反抗也反抗不了,吃的苦都藏在心里,不與人說。也有人說,其實沙僧是玉帝派來監(jiān)視孫悟空他們的。作為以前天庭的一個小職員,被卞下凡來,沙僧心中肯定無時無刻不渴望重回天庭。不說話正是他掩飾自己監(jiān)視別人的最好表現(xiàn)。當然,這兩種看法,我個人比較傾向第一種。
話又說回來,豬八戒應該是公認的最懂得生存之道的人吧。別看他每天嘻嘻哈哈,一遇到挫折就嚷嚷著分行李回家。他知道和天庭對著干絕對沒有好下場,但是像沙和尚一樣不
反抗又會被人欺辱。所以他總是吃得最多,干的最少。把打妖怪,沖鋒陷陣的活兒都交給大師兄,把挑擔子之類的活兒都交給沙師弟,自己樂得清閑。在人前扮成好吃懶做的形象,讓天庭打消對付他的想法,讓他們知道:哦,原來也不過如此。于是就不再捉弄他,不在搭理他。而是一個勁兒的失誤的放走老君家的童子,菩薩家的坐騎去消遣猴子多余的精力。所以,豬八戒可以吃的肥頭大耳,又哪面都討好。只有曾經(jīng)天蓬元帥的夢,他只能在月夜獨自深情望著月亮,寂寞卻無從訴說。
《西游記》以五指山為分界線。在被壓五指山之前,猴子能反抗的都反抗了,能得罪的都得罪了。放出五指山之后,不知他是累了還是怕了。就這么叫一個凡夫俗子為師傅叫了這么久。反正經(jīng)過這件事情,猴子也知道了,所有的反抗都是無用功。還是老老實實的打妖怪吧。這里也可以看到,悟空變聰明了,不管大妖小妖,紫竹林,南天門,三天兩天跑一次。如果出了五指山,孫悟空依舊反抗,那么,西游又是什么樣子。在《悟空傳》中,今何在做出了設想,當然,這是后話。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 17
我愿為他,浴天靈地秀,沐日精月華。
我愿為他,花果山稱王,水簾洞為家。
他就是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齊天大圣孫悟空。小時候無數(shù)次地幻想,我就是那天地間孕育的一塊奇石,時機一到,便能破石而出,飛天遁地,無所不能。小時候參加長跑比賽,跑不動想要放棄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象著腳下騰起了云駕起了霧,心里默念道:"呔!看我筋斗云起飛。"接著就真感覺灌了鉛似的兩條腿瞬間輕松了許多,最終完成了長跑。小時候背誦課文感到煩躁的時候,必要施展火眼金睛,睜大眼睛,想象著雙目射出兩道金光,掃描課文,不多時即可倒背如流。小時候做數(shù)學作業(yè),遇到稍微有點難度的題目總是避開不做,所以數(shù)學總是不及格。在我失去信心討厭學習數(shù)學的時候,爸爸的話點醒了我:"你不是喜歡孫悟空嗎?他們師徒四人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都沒有放棄,而你才經(jīng)歷了多少就想放棄?"之后便發(fā)憤圖強,做題做題再做題,思考思考再思考,數(shù)學成績慢慢的趕了上來,F(xiàn)在回想起來仍然會莫名地覺得好笑,用這句話總結自那之后的成果再恰當不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不過雖然做了彌補,成績上來了一點,但最終還是因為數(shù)學成績與大學失之交臂。
現(xiàn)在想想原來童年時的幻想早已經(jīng)在內(nèi)心根深蒂固,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想象著自己就是孫悟空,想著七十二變,想著火眼金睛,想著筋斗云。正是這種幻想,給了我敢于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因此,整個少年時期,孫悟空一直是我的偶像。對那時的我而言,他不僅僅是電視劇里面的形象,更加是一種信念,時刻鼓舞著我。
再后來,我對他那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地砍了根手腕粗細的竹子,當做金箍棒戲耍。久而久之竟然也能單手舞棍,現(xiàn)在才知道在那叫舞棍花,如今依然能夠嫻熟的舞動,想起來不禁滿滿的自豪感。從此便愛拿著竹竿棍棒在田間路上晃悠。以至于此后堂姐總愛拿這事說笑。后來我還畫了一張金箍棒貼在床邊,每晚睡前舞幾圈竹棍方睡。
桃紅柳綠春風去,雨涼梅紅寒冬來。一晃我已經(jīng)高三,即將面臨高考。高中時的我已經(jīng)慢慢淡忘了西游記,淡忘了那個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淡忘了能夠十萬八千里的筋斗云,甚至連那根能夠通天徹地的如意金箍棒都不曾再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貼在床邊的那張畫也早已脫落一半,垂落下來的那半面紙上積滿了厚厚的灰塵。那時候的我在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不及格后已經(jīng)極度厭惡數(shù)學這門課程,加之班級排名帶來的自卑感、尖子同學身上那種無形的冷漠,高中的我就像一堆燃盡的篝火,只剩下微弱的余燼在拼命地茍延殘喘,代表著內(nèi)心的不甘和吶喊的.絲絲青煙努力地升起一半就被風無聲無息地吹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滋味不好受,高考,數(shù)學至關重要,是逃避不了的。高考前一個禮拜,不停地在做數(shù)學題,可惜我所有的幻想都隨著那場至關重要的數(shù)學考試的結束而湮滅,這次失敗將我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那年的夏天是灰色的,因為我沒能考上大學,因此害怕同學聚會,總覺得同學的目光中似有若無地帶著嘲笑。害怕和父母多說一句話,總感覺他們的神情中隱含著悲傷。一次次的詢問,一次次的尷尬冷場,如狂風,似驟雨,不斷地沖擊著我那顆敏感脆弱玻璃般易碎的自尊心。于是我把自己越裹越緊,越裹越緊,以此來尋求一點點的安全感。高考結束后,感覺內(nèi)心失去了某種支持自己的力量,身體變得空空蕩蕩,好似沒有了靈魂。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床邊落滿灰塵的畫。慢慢的撫平畫紙,看著原本彎曲的金箍棒重又在畫紙中矗立,我渾身一震,一根金光閃閃的金箍棒在我眼中無限放大。那一刻,如久旱逢甘霖,似枯木又回春,感覺身體內(nèi)被注入了一股奇異的力量。那一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揮舞著金箍棒一路沖破深淵和黑暗,終于見到了久違的陽光。后來我毅然決定復讀。我告訴自己,上一次的失敗只是一個考驗,時機未到,時機一至,石破天驚。想到別人的冷嘲和熱諷,想到別人背后的議論,我笑著將畫貼在了書桌旁,并且寫了一段話勉勵自己:
金猴石中萬年藏,
你道太遲機渺茫,
待我取得如意棒,
翻江倒海戲龍王,
一棍打碎如來掌,
立地頂天我為王。
現(xiàn)在,大學三年彈指飛逝,即將畢業(yè)的我仍然會時常想起金箍棒。小時候有形的金箍棒變成了無形,變成了一種精神。它是勇氣、信念和信心的集合體。是它給了我走出失敗的勇氣和信心,是它堅定了我放手拼搏的信念。我想,我的內(nèi)心深處肯定扎根著一顆枝葉繁茂的大樹,每當需要的時候,它就會化為中間星斗暗鋪陳,兩頭箝裹黃金片,花紋密布鬼神驚,上造龍紋與鳳篆的如意金箍棒,隨我七十二變,一往無前。
如今,再讀《西游記》,又覺得唐僧西行取經(jīng)是一種大善。
我愿為他,身無藝業(yè)誓西行,毅力堅定取真經(jīng)。
我愿為他,一心向佛慈悲懷,行善積德憫天下。
善則樂,君子無處非善,故無處非樂。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奉獻出自己的一點小善,我相信我們的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
安得你我盡余力,
執(zhí)劍四海斬清貧。
我們何嘗不是行走在在人生的取經(jīng)路上?繼續(xù)品讀西游,我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感悟和收獲。
【西游記讀后感3000字】相關文章:
西游記讀后感500字(精選20篇)03-28
西游記讀后感1000字(精選49篇)03-29
《西游記》讀后感600字(通用23篇)08-29
西游記讀后感50字(通用20篇)08-11
西游記讀后感500字范文(通用22篇)03-28
年會小品劇本《西游記外傳》05-25
西游記書推薦理由(精選17篇)03-10
西游記的故事梗概(通用27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