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通用12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jié)積累經(jīng)驗。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1
漫進了大學的門階,使我對一切新鮮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好感,同時,我是一名藝術生,對周圍獨特的事物產(chǎn)生很多的聯(lián)想,而且,最近通過閱讀心理學家諾曼的《設計心理學》后,使我大有感觸,這本書用詼諧的手筆,深入的分析,闡明了以人為本的至上設計原則。每一個設計都要為消費者服務!
《設計心理學》這部書,主要是給設計師上一門設計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人們對于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于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心態(tài)。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于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xiàn)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chuàng)造性活動。《設計心理學》把設計計劃分為三類:為了傳達設計的稱為視覺傳達設計,為了使用設計的稱為產(chǎn)品,為了居住設計的稱為環(huán)境設計。而且,《設計心理學》通過對人的心理的深入研究,和設計師的主觀思維相結(jié)合,主要研究的是企圖溝通生產(chǎn)者。設計師與消費者的關系。使每一個消費者都能買到稱心如意的產(chǎn)品,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了解消費者心理和研究消費者的行為規(guī)律。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設計,無處不在。我是一位動畫設計專業(yè)的學生,我了解到動畫設計是新興的設計,是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的產(chǎn)物。是一門幻想藝術,更容易直觀表現(xiàn)和抒發(fā)人們的感情,可以把現(xiàn)實不可能看到的轉(zhuǎn)為現(xiàn)實,擴展了人類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習動畫設計,不僅自己的專業(yè)基本功要扎實,更要懂得如何將自己的成果和產(chǎn)品推銷出去,那就需要我們的營銷能力。閱讀過《設計心理學》之后,我體會到,一部能受人歡迎的動畫產(chǎn)品,不僅要自己人生經(jīng)驗和思想觀念的表述,還要以實現(xiàn)商業(yè)價值為最終的創(chuàng)作目的,針對一定的文化消費人群來進行和創(chuàng)作,當然,需要迎合特定人群的審美趣味。
了解了人們的審美心理是推銷自己藝術產(chǎn)品的一個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如果一位設計人員或商家,在構思產(chǎn)品時,在推崇外觀美感、藝術風格和成本之前,首先設身處地地想像一下用戶的感受,為設計的易用性而努力,因為這才是產(chǎn)品的生命力之源!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弊x一本好書,能增長一個人智慧和能力,通過閱讀《設計心理學》之后,使我樹立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希望今后的我能學而致用,創(chuàng)造自己的輝煌事業(yè)。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2
《The design of everydaythings》的中文翻譯書名為《設計心理學》,更直白的英文翻譯實際上應該是《日常用品的設計原則》,但是譯者為什么要翻譯成《設計心理學》呢?這里面和心理學有什么關系呢?其實也很好理解,在我們?nèi)粘5纳钪,我們隨時隨地都會接觸各種各樣的日用品,比如門、電燈開關、電話、手機、冰箱、微波爐等,這些產(chǎn)品有的設計得好,有的設計的很糟糕,但是評判標準是什么?究竟一件產(chǎn)品怎么樣設計就算是好,怎么就算不好呢?這就涉及到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了,因為任何一個用品都是要被人所運用的,無論是直接使用還是間接使用,總之最終都是要和人產(chǎn)生一定的互動作用,如果用更專業(yè)一點的詞匯,就叫做“交互作用”。一件設計很好的產(chǎn)品一定與使用者在既有的心理模式上相一致,而設計很糟糕的產(chǎn)品正好相反,它不僅不能幫助用戶解決問題,還會給用戶造成麻煩,會讓用戶不知所措,甚至抓狂!对O計心理學》這本書的作者致力于通過此書向人們解釋,一個好的產(chǎn)品通常會具備哪些設計原則,而只有遵守了這些原則,才能設計出好的產(chǎn)品。
本書的第一篇推薦序言,名字叫“設計是無言的服務”,總結(jié)得很精辟。在解釋什么是“無言的服務”時,應該先弄懂什么是“有言的服務”。所謂“有言的服務”實際上也很好理解,就是需要有人親自在現(xiàn)場為用戶提供一種無形的幫助,比如接待人員、客戶中心的工作人員、禮儀小姐等是最常見的“有言的服務”,而“無言的服務”即產(chǎn)品或服務的使用者不需要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對產(chǎn)品的使用,一件產(chǎn)品設計得好與壞,不需要讓現(xiàn)場指導人員或者設計人員告訴使用者怎么做,而是由使用者自己體驗完成對產(chǎn)品的使用!霸O計”可以產(chǎn)品實物為載體為使用者提供好的、方便的服務,也可以通過拙劣的產(chǎn)品使用方法為使用者提供糟糕的服務。這就是我認為的“設計是無言的服務”。
在作者的新版序言中,介紹了本書自出版以來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力,不斷地幫助設計人員改進產(chǎn)品的使用,通過幾個簡單的設計原則就把最本質(zhì)的道理說了出來。雖然這本書出版較早,里面有些產(chǎn)品已經(jīng)在現(xiàn)在過時了,但是產(chǎn)品的設計歷程中,那些有用的思考方式卻仍然值得借鑒,而且,雖然這本書討論的主要還是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日用品,更偏向于“實體”,但是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已經(jīng)大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新的高科技產(chǎn)品每天都在陸陸續(xù)續(xù)地被人們發(fā)明出來,有些產(chǎn)品的的確確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和便利,甚至有人預言,“未來之屋”這種全程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就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普及。手機客戶端中的各種應用程序、Iphone4、微博、微信等這些新的玩意也正在改變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
本書最重要的3個重點:
1、不是你的錯:這是對用戶說的話。即當你不能很好的使用一件產(chǎn)品的時候,不能就認為自比較愚蠢,而應該把這種錯誤歸罪給產(chǎn)品的設計人員。
2、設計原則:書中最有價值的論點——概念模式、可視性、匹配原則、反饋原則、限制因素、預設用途。
3、觀察力:通過本書可以學會如何觀察自己、觀察別人。同時在觀察的.基礎之上要學會進行角色扮演(persona)。尤其是做產(chǎn)品的同學,要學會站在用戶的角度上看產(chǎn)品、設計產(chǎn)品。
這些新的高科技產(chǎn)品依然遵循著《設計心理學》這本書中所說的幾個原則,為什么?因為無論一件產(chǎn)品所用到的技術多么先進、多么高深,它終歸是要被用戶所使用的,如果一件產(chǎn)品不能實質(zhì)性地解決用戶的問題,那么及時是再好的外觀設計和技術水平也無濟于事。產(chǎn)品的外觀在變,但是用戶的本質(zhì)需求不變,而人們的需求來源于心理學中的馬斯洛理論,技術在變,但是人不變。技術是一種知識,而心理學是屬于跨領域的學科,是用來結(jié)識知識的知識,因此是一種更高級的、更貼近理性、更接近事物本質(zhì)的一門學科,數(shù)學也是如此。這種幫助掌握知識的知識,更值得研究。心理學不僅是方法論(告訴你如何解決一些現(xiàn)實中的實際問題)的學科,而且也是認識論(幫會你更好地認識你周圍的世界)的學科,因此它是一門讓人變得聰明的學科,就像哲學一樣。所以這本書叫做《設計心理學》會更好,因為設計本身也是一門很跨學科的東西,是一個開放系統(tǒng),這種各樣的設計理念也在不斷的更新,但終歸都是為人服務,所以研究透徹人的心理模式是做好產(chǎn)品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質(zhì)。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3
我當然不敢說《設計心理學》是一本晦澀的書,因為人人都說它太經(jīng)典了。但是不知是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局限還是耐心的缺乏,我?guī)缀蹩梢哉f是很痛苦地讀完了這本設計界的經(jīng)典大作,然后,一頭霧水。
讀完這本書扔在一邊,下樓的時候,現(xiàn)實卻讓我不得不又想起了這本書,因為我遇到了一扇每天都必須面對的,難以開啟的“諾曼門”,一扇把開關設計在很遠的墻上的玻璃門,它的開關與2個電燈開關并列,樣子也同電燈開關一樣,按了它以后,必須立即跑向玻璃門,并向外推開它,否則5秒鐘后它會自動閉合,門上的把手是豎立的,諾曼說,這樣的把手通常是用來拉,而不是用來推的。
像諾曼那本書一樣經(jīng)典的很多交互設計大作一樣,比如《ABOUTFACE》,我覺得中文翻譯的很不好,事情本應像書的思想那樣,對用戶有個仔細周密的論證和認識,讀者的環(huán)境有所了解,而不是把本來很精密的思想,弄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2個名人的書腰,也弄得好像出版社的代言人一樣。
不過當我們穿過出版社和翻譯者給我們營造的迷霧,《設計心理學》作者的想要表達的思想,也就像那海邊彌漫霧氣中的燈塔,給人溫暖和信心。通讀全書,個人感覺作者并非在討論某一個問題和某一個設計的秘訣和方法,而是傳遞一種希望透過表象,直達用戶內(nèi)在需求的關懷,那就是抓住本質(zhì),抓住用戶需求和事實發(fā)展的最本源。也許大師的思想是相通的,這種對人性的關懷與順從,對自然和事物的理解和寬容,在畏研吾的《負建筑》里也有類似的闡述,不同的是,畏研吾尊重的現(xiàn)實更多的是自然和環(huán)境,他認為人性順服于自然的規(guī)律,也就順服了自己的本性,而諾曼更注重人需求的重要性,必須改變“錯誤”的事實,順從人的慣性,甚至是惰性。當然這里沒有對錯,東西方不同的人文自然環(huán)境,以及歷史等因數(shù)使之成為2種不同的真理。
現(xiàn)代的設計面對的是殘酷的市場法則,滿足用戶的需求、尊重用戶的習慣當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未經(jīng)正確設計的事物,滿足用戶的表面需求,卻永遠失去了更多的潛在用戶,甚至到頭來連最初的用戶也自然地“背叛”了它。諾曼舉了個例子,就是那個有電話、電視、鬧鐘等等功能的一個電器,按照今天的理解,首先重要的是后面那個定語,而不是之前的附屬功能,如果把用戶的一切附屬需求都一個不漏的擺出來、按上去,那是一件舍本逐末的事情,結(jié)果自然是造就一個機器怪獸,嚇得連最初提出需求的用戶也不敢照面。為什么當黑莓和諾基亞推出“全鍵盤”手機的時候,apple卻敢推出沒有鍵盤的iphone呢?道理也同上面是一樣的。
說到諾基亞,想起了它的“科技以人為本”,豆瓣上有更高明的變種“科技以懶人為本”。
我曾經(jīng)也暢想過諾基亞和APPLE同時推出洗衣機,然后“thinkdeffrent”的APPLE決不會讓你想得更多,只會讓你做的更少,然而諾基亞牌洗衣機會給你25種自由的選擇,以及用來控制更多功能的10多個按鈕,以便于您在洗衣服的時候還能用該洗衣機聽MP3、上網(wǎng)、煮咖啡,這不是胡說,同樣“智能”的冰箱三星已經(jīng)投放市場了,市場的銷量自然會印證諾曼說的限制功能、預設用途的設計原則的對錯。這2個設計原則是說,要想讓某件物品用起來不出錯,那就不要讓它具有其他功能,或者說是在用戶平時接觸時,隱藏掉其他眾多功能。
設計師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有一種讓產(chǎn)品更美的使命感,這使好多產(chǎn)品變得精美絕倫,同時也讓更多的產(chǎn)品脫離了現(xiàn)實和用戶,設計師的任務不僅是表達自己的理念,更是用設計來引導人們的生活和審美,自己的設計思維也應該向這個任務深入挺進。然而也有一種極端,就是為了易用性、或科技的局限性而犧牲了絕大部分審美,同樣是諾基亞和APPLE的例子,手機屏幕諾基亞堅守了320X240多久了?是諾基亞的技術不行么?當然不是。那為什么是APPLE先推出Retina顯示屏呢?這個同之前的誤區(qū)一樣,諾基亞尊重了技術和用戶的習慣,卻破壞了品牌在用戶心目中的投影,而品牌對于一個企業(y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像《設計心理學》這本書表述的那樣,設計師和客戶都不是最終用戶,我們不能了解每一個用戶的想法,
每個事物的原理,然而我們可以學會抓住設計的本質(zhì)、還事物以本源,這樣即使世界變幻莫測,時代腳步永不停息,設計卻也將會是永恒的。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4
花一個多星期空余時間讀完這本書書中內(nèi)容并非想象中那么易于理解部分理論不適用于國內(nèi)的設計環(huán)境童鞋們可能很難完全將這些優(yōu)秀的設計理念,貫徹至手頭的設計工作中但這的確是一本值得讀,對于設計人員來說,很有必要讀的好書從事視覺設計的童鞋也大可翻一翻,開闊下設計思路摘錄書中部分啟發(fā)性的理論 ——歸罪習慣——人習慣把自身的問題歸咎于環(huán)境,而把別人的問題歸咎于性格。人在找失敗原因時,擁有信息太少,有些信息或許還是錯的,結(jié)果抱怨或嘉獎幾乎脫離實際。人類思考和解釋的本質(zhì)——人傾向于只要能加以解釋就滿意。但人的解釋建立在與過去經(jīng)驗類比的基礎上,那經(jīng)驗不一定能應用到目前的情況中。遇到奇怪或令人費解的事情時,人一旦找到某種解釋,不管是對是錯,都會感到滿足。行動的結(jié)構——目標、對外部世界采取的行動、外部世界本身,以及查看行動在外部世界中所造成的后果。(行動本身包括:去做什么和檢查這樣做的結(jié)果?煞Q之為“執(zhí)行”和“評估”)現(xiàn)實生活中,想要采取行動,還需將目標轉(zhuǎn)化成明確的行動步驟,即“意圖”人類習慣對事物加以解釋,這就形成了針對事物作用方式,事件發(fā)生過程和人類行為方式的概念模式,即心理模式。其有助于人理解自己的經(jīng)歷,預測行為結(jié)果,應對出乎意料的情況。擁有什么樣的心理模式取決于知識結(jié)構,不論這些知識是真實的還是想象中的。不論做什么事,人們都習慣建立心理模式,這就是為什么設計人員應該向用戶提供正確的模式的原因。設計人員若沒有提供,用戶就有可能自己編出一套不恰當?shù)男睦砟J。人的行動包括七個階段——確定目標;確定意圖;明確行動內(nèi)容;執(zhí)行;感知外部世界狀況;解釋外部世界狀況;評估行動結(jié)果。人并不總是思維慎密、講究邏輯和道理的。目標通常不完善,或者模糊。采取的行動有時只是對外界事件做出的反應。遇到合適的機會時,人才會為某種目標而行動。只有當事情非常重要時,才會盡心盡力地去完成。信息儲存于外部世界(儲存在記憶中的信息與外界信息相結(jié)合,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須具備高度精確的'知識;存在自然限制條件;存在文化上的限制條件(由于自然和人為的限制條件,減少了可選擇的方案,降低了需要儲存在記憶中的知識量)記憶的類別——記憶任意性信息;記憶相關聯(lián)的信息;通過理解進行記憶。
識記材料如果有意義,符合我們已有的知識體系,我們就可對其進行理解、解釋和整合。一些規(guī)則和限制因素可以幫助我們將那些表面上雜亂無章、毫無關聯(lián)的事物組合在一起。限制因素——物理結(jié)構、語意、文化和邏輯,他們在各種不同的情形中出現(xiàn),足以用來明晰正確的操作方法有意識思維受到短時記憶的強烈制約,一次只能處理五六個信息條目。有意識記憶一次不可能儲存15個毫無關聯(lián)的條目,但若把這15個條目加以組織,形成某種結(jié)構,就可以進入有意識記憶中。人利用這種對信息進行重組的能力,借助理解和解釋,克服了工作記憶容量小的問題,使儲存在有意識記憶中的信息量激增。有時人會注意或擔心很多事情,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這些不過是無關緊要的小事。
有時人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當情況出現(xiàn)明顯異常時,人卻給出一些無關痛癢的解釋。如果遇到的新情況與過去的經(jīng)歷非常相似,人就會把原本罕見的事情誤認為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人對某件事發(fā)生之前和發(fā)生之后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別。強迫性功能是一種外力限制因素,用戶如果不執(zhí)行某一項操作,就無法進行下一步操作很多好的設計都是在試制過程中逐步產(chǎn)生的:通過試用,發(fā)現(xiàn)設計中的問題,然后進行改進—— 這有點像在黑暗中爬山,也叫自然設計人能夠感知自己的有意識思維和信念,但卻無法感知到自己的下意識思維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對其他事情的注意力就會減弱,稱為“選擇性注意”。當人遇到問題時,注意力就會集中在這個問題上,而把其他事情排除在注意力之外,這些其他事情可能是非常危險的,設計人員應當考慮到這種現(xiàn)象標準化實際上屬于另一種類型的文化限制因素。例如,由于汽車的標準化,在你學會開一輛車以后,你就有理由相信自己不管到世界的哪個角落,開什么樣的車,都不會有問題。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5
唐納德·諾曼(Donald A. Norman)的《設計心理學》是一本經(jīng)典的心理學書籍。 本書旨在為設計者和開發(fā)者提供對用戶思維和行為的深入理解,以改進產(chǎn)品設計并創(chuàng)造更好的用戶體驗。
作為一名設計師,我深深體會到這本書中所描述的設計心理學的重要性。 用戶體驗是成功設計的關鍵之一,本書中描述的'原則讓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視角。 作者深入淺出地解釋了認知、感知、情感等方面如何影響人們的決策和行為,揭示了人類行為的復雜性,也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認識和實際應用。
諾曼首先介紹了人類認知的基本過程以及這些過程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決策。 他指出了常見的心理問題,例如工作記憶和注意力控制的局限性、提高信息識別和回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不同形式的認知負荷。 在許多情況下,諾曼還明確解決了人類主觀認知局限性所引發(fā)的問題。
從認知的角度來看待設計,這是我以前沒有想到的。 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方法,因為設計的認知和情感方面可以影響用戶如何使用產(chǎn)品。 例如,大多數(shù)電子產(chǎn)品都使用類似的符號和圖標來表示其功能,因為這減少了用戶的認知負荷和記憶負擔。 這就是為什么我更加關注標志、顏色、形狀和版式等設計細節(jié)。
本書討論了人們的感知和情感方面的心理,以及它們?nèi)绾斡绊懹脩趔w驗。 例如,不同的顏色和字體類型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反應。 在設計產(chǎn)品時,應考慮用戶想要的情感和體驗來相應調(diào)整這些參數(shù)。
此外,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實用的設計原則和指導意見,例如可用性測試、原型設計、用戶調(diào)查等,為開發(fā)者提供了許多實用技能。 通過這些方法,設計人員和開發(fā)人員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滿足用戶的需求,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產(chǎn)品。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6
這本設計心理學是結(jié)合了《藝術與設計心理學》、《設計心理學》、《現(xiàn)代心理學》三本書來寫的。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對于一個學設計的人來說,當然設計師也不例外了。
我對設計心理學的感覺就是,分成了兩部分了,一個是設計,另一個則就是心理學了,對于我自己也可以說是個設計類的人吧,對于設計要說我懂得很多呢,也不是很多,但是也不少,畢竟也學了那么多年,大概的要了解的還是知道一些的,但是要說我學的很精了呢,就還有好多等著我去學習的。
其實每人看事物的眼光,都有所不同,腦子里裝的東西也不同,也只有個人的眼光的高低而已了,就好像一個懂設計的'和一個不懂設計的人來說,這樣的兩個人是很難有共同的話題的,俗話說“當不同不相為謀”。這也就是設計師與人得不同吧,也就是因為這一點,才會有設計師吧。
對于心理學,雖然我們一從小學就有學過心理學,但那只是交了我們一些皮毛的東西而已,而且對于以前都不是很在意這個心理學的,到現(xiàn)在老師也讓我們?nèi)绻x課的話就可以選心理學這方面的課程,這樣也會對我們的專業(yè)有所幫助的。書中也講到了計計心理學的概念,也就是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yè)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人們對于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于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心態(tài)。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于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所以對于學設計來講,是很有必要去讀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的,這樣的話有助于我們的專業(yè)的提升的因為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xiàn)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chuàng)造性活動。
成語不相為謀:謀:商量。相互之間沒法商量。指彼此觀點不同,不宜共同謀劃事情。如:《論語·衛(wèi)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庇秩纾憾嗍怯行┞勍,含有民黨性質(zhì),與政府不不相為謀。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7
《設計心理學》這本書是作為一個設計師必讀的書籍,這一部書籍作者是唐納德·A·諾曼,美國西北大學技術系教授,·諾曼集團的靈魂人物、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該公司以“提升消費者感受的智囊團”著稱),歷任美國加州大學分校認識科學系和心理學系教授、蘋果公司先進技術小組副總裁,主要著作包括:《記憶和注意力》、《使我們變聰明的事物》、《隱形計算機》等。
諾曼的這本書主要從概念模型、預設用途、可視性、匹配、反饋提出了設計心理學觀點。特別是舉了很多設計的例子,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很多原本比較深奧的設計心理學知識,看了以后很有感觸。
我們也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看著眼前美觀豪華的門卻不知如何打開;頗具現(xiàn)代感的水龍頭卻把你弄得手忙腳亂;因為不會使用家里的組合音響而生出跟不上時代的'挫折感……這些人前的尷尬、人后的沮喪,其實問題全然不在我們!全怪設計者考慮不周。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為找不到正確的使用方法而錯誤的怪罪自己,因為那不是我們的錯。然而作為一個設計者必須全面的去考慮問題。
一個好的設計必須具備它的可視性,正確的操作部位必須顯而易見,必須正確的傳遞給使用者信息。往往設計的失誤會導致錯誤才發(fā)生。其實設計本身也是一種不斷犯錯誤且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交流的過程。
一個好的設計還必須建立正確的匹配關系,操作意圖與可能的操作行為之間的關系,操作行為與操作效果之間的關系,系統(tǒng)實際狀態(tài)與用戶通過視覺、和觸覺所感知的系統(tǒng)狀態(tài)這兩者間的關系所感知這兩者間的關系,所感知到的系統(tǒng)狀態(tài)與用戶的需求、意圖和期望之間的關系。
這本書雖然沒有完全透徹的去理解和領悟一些道理,但是深深的覺得中國的設計實在是有太多值得我們?nèi)サ牡胤健?/p>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8
設計心理學一套共有四本,這本設計心理學是日常的設計,還有另外三本書還沒有來得及讀,分別是:與復雜共處,情感化設計,未來設計。
通讀全書,個人感覺作者并非在討論某一個問題和某一個設計的秘訣和方法,而是傳遞一種希望透過表象,直達用戶內(nèi)在需求的關懷,那就是抓住本質(zhì),抓住用戶需求和事實發(fā)展的最本源。
開篇道,如果在旅館里弄不清怎么開關水龍頭,或者面對不熟悉的爐灶或電燈開關時,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會手足無措。唐納德。A。諾曼大膽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設計沒有考慮到用戶的需求和心理。對于我,讀了這本書,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在平時的生活中,我都會留心觀察身邊的設計,發(fā)現(xiàn)好的設計,當然也會各種吐槽那些不好的設計。
書中也講到了心理學的概念,也就是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yè)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人們對于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于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心態(tài)。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于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所以對于學設計來講,是很有必要去讀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的,這樣的話有助于我們的專業(yè)的提升的因為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xiàn)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chuàng)造性活動。
像《設計心理學》這本書表述的那樣,設計師和客戶都不是最終用戶,我們不能了解每一個用戶的想法,每個事物的原理,然而我們可以學會抓住設計的本質(zhì)、還事物以本源,這樣即使世界變幻莫測,時代腳步永不停息,設計卻也將會是永恒的。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9
首先,因為本書是第二版,即在第一版的內(nèi)容上增訂的內(nèi)容,因此作者在此敘述了增訂此版本的原因,同時也是我覺的,作為一位設計師應該牢記于心的一點:
這個世界的復雜性使我們了解到:成本和時間都非常關鍵,要注意競爭對手,以及在設計部門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成功的產(chǎn)品必須能夠吸引客戶,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客戶決定購買的關鍵因素與產(chǎn)品使用中起關鍵作用的要素,僅又稍許重合。最好的產(chǎn)品并非總能成功,出色的技術或許十年后才能被人們接受。了解產(chǎn)品,僅僅了解設計或技術是不夠的,了解商業(yè)運作才是關鍵。
好的設計必須具備的兩個特征:
可視性:指所設計的產(chǎn)品能不能讓用戶明白怎樣操作是合理的,在什么位置及如何操作;
易通性:指所以設計的意圖是什么?產(chǎn)品的預設是什么?所有不同的控制和裝置起到什么作用。
關于工業(yè)設計、交互設計和體驗設計三者之間的定義:
工業(yè)設計:指一種專業(yè)的服務,為適應者和生產(chǎn)者雙發(fā)的利益而創(chuàng)造和開發(fā)產(chǎn)品與系統(tǒng)的概念和規(guī)范,旨在優(yōu)化功能、價值和外觀;
交互設計:重點關注人與技術的互動。目標是增強人們理解可以做什么,正在發(fā)生什么,以及已經(jīng)發(fā)生什么。交互設計借鑒了心理學、設計、藝術和情感等基本原則來保證用戶得到積極的、愉悅的體驗;
體驗設計:設計產(chǎn)品、流程,服務。以及事件和環(huán)境的實踐,重點關注整體體驗的質(zhì)量和愉悅感。
在介紹了以上三種設計的定義之后,我們還需要了解一種設計方式——以人為本的設計。
以人為本的設計是一種設計理念。意味著充分了解和滿足用戶的需求為基礎。這種理解往往主要通過觀察。用戶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也不清楚他們將要面臨的困難。解決之道就是快速測試不同的概念。
可適應自適應運用的五種基本心理學感念:示能,意符,約束,映射和反饋。
示能:指一個物理對象與人之間的關系。示能是物品的特性與決定物品預設用途的主體能力之間的關系。
示能的符號提升功能叫做意符。
示能揭示了作為主體的人,與其他東西進行互動的可能性。一些示能是可感知的,其他則是不可見的。而意符指的是信號。
示能是人和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有些是可見的,另一些則不是;
預設的用途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意符,但經(jīng)常表現(xiàn)的模棱兩可;
意符是一種提示,特別告訴用戶可以采取什么行動,以及怎樣操作。意符是可感知的,否則他們不起作用。
映射:表示兩組要素之間的'關系。
許多覺的“自然的”映射事實上只針對某個特定的文化:在一種文化里自然的東西在另一種文化里并非如此。
當可見的操作,控制和顯示契合自然映射時,設備就會容易使用。
反饋:溝通行動的結(jié)果,是控制論、信息論的著名感念。
反饋需要精心策劃,需要以一種不顯著的方式確認所有操作。反饋必須考慮優(yōu)先權,以不經(jīng)意的方式表現(xiàn)不重要的信息,使用引人注目的方式呈現(xiàn)重要的信號。
感念模型:高度簡化的說明,告訴你事物是如何工作的。
一個好的感念模型能使用戶自己預測自己的行為結(jié)果。當沒有一個好的感念模型時,用戶就只能生搬硬套盲目操作;還有可能用戶知道怎樣操作,但無法理解為什么,預期的效果是什么,或者出現(xiàn)錯誤了還怎么辦。
系統(tǒng)映像:提供給用戶的適用信息組合。
當系統(tǒng)映像不想干或不合理時,用戶就不會非常輕松的使用設備。如果其不完整或相互矛盾,還會惹麻煩。
良好的感念模型是產(chǎn)品易于理解、令人愉悅的關鍵:良好溝通是建立良好的感念模型的關鍵。
技術為設備提供更改功能使生活更加簡單的同時,也使設備變的更難用難學,是人們的生活更加復雜。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10
何人可的《設計心理學》是我從大一下學期就買的一本書,本以為暑假可以讀的,但因為自己偷懶,所以一直拖到了大二上學期才讀,而何人可的《設計心理學》剛一開始讀的時候確實很無聊,但迫于自己的信念,就一直讀了下去?珊髞砦野l(fā)現(xiàn)越往后寫的越有意思。
21世紀是由中國制造轉(zhuǎn)變?yōu)橹袊鴦?chuàng)造的世紀,在這一進程中,工業(yè)設計將起到關鍵的作用,綜合化國際已成為工業(yè)設計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工業(yè)設計教育必須從亦可稱為中心想以課題為中心轉(zhuǎn)變,將涉及作為一種高度綜合性的交叉學科來組織教學,全面提高設計的綜合素質(zhì)。同時,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日益國際化,設計教育也必須面向國際化的競爭環(huán)境,培養(yǎng)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設計人才。
設計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性、邊緣性學科,其主要內(nèi)容涉及生理學、心理學、美學、人機工程學、信息科學等,而這些學科又往往相互交叉,形成一個復雜的相關網(wǎng)絡。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說道“感覺”這個詞,入“我對他的感覺不太好”,“我感覺完成這項任務挺困難的”等等,這里的“感覺”的意思是“覺得”。而“知覺”這一詞,如我們看到的紅色,不是脫離具體事物的紅色,而是紅旗的紅色,又或者紅花、紅衣、紅車等的紅色。所以感知覺不僅使人們感知客觀規(guī)律事物的基礎,也是人們接觸設計最直接的橋梁和紐帶。
設計還要針對消費者的心理。澳大利亞著名室內(nèi)及產(chǎn)品設計師Josephlicciadi曾有過這樣的論述:“藝術家總是以自我感受為中心,我,我,我,最后是你。設計師則是相反,你,你,你,然后是我。對于創(chuàng)作,藝術家始終考慮使用者的需求,在滿足這樣的前提下,再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因此,藝術家是感性的、自我的,而設計是理性的、開放的!睗M足人的需要是設計的根本目的,而了解和發(fā)現(xiàn)需要是滿足需要的前提。因此對于消費者心理,是指消費者在消費非活動中的一般心理活動過程。所以消費者心里的研究是設計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就開始討論美學問題。柏拉圖闡述了美是獨立存在的觀點。那么美是什么,什么才是美,這是人類一直是人類在探討的問題,并逐步形成各種美學相關的學科,其中與設計聯(lián)系最緊密的就是審美心理學。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有關于設計創(chuàng)作的獨特方法,拓展出我們設計創(chuàng)作的思維,讓我了解到什么才是好的設計,什么才是美的設計,什么設計讓最大化的群眾所接受,因此在設計這條道路上,我們還要為之做不懈的努力。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11
《設計心理學》是一本介紹設計心理學的經(jīng)典著作,作者是著名心理學家Donald A. Norman。在這本書中,作者從認知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人們對設計的感知和行為的心理學原理,并給出了許多實用的設計建議和方法。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設計的'重要性和設計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設計,比如產(chǎn)品設計、建筑設計、廣告設計等等。這些設計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我們的使用體驗和行為習慣。如果設計得好,它們可以為我們帶來便利和愉悅,如果設計得不好,它們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困擾和煩惱。
此外,作者在書中還講述了一些關于設計原則和技巧的實用建議。例如,他提到了人類對對稱性和對比性的偏好,建議設計師在設計中充分考慮這些原則,以提高設計的可讀性和可用性。他還介紹了一些常見的設計問題,如過度復雜、缺乏清晰的指導、信息不足等,并提供了一些解決方案。
總之,通過閱讀《設計心理學》,我對設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它不僅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設計的本質(zhì)和意義,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設計的需求和偏好。同時,這本書也提供了許多實用的設計建議和方法,可以幫助設計師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和期望。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 12
《設計心理學》是一本非常優(yōu)秀的設計書籍,通過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了人類的感知、認知、行為和情感等方面,幫助讀者了解人類行為和需求的根本原因,從而更好地進行設計。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心理學的力量和魅力。通過學習人類心理學的原理和機制,我對設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例如,人們在選擇購買產(chǎn)品時,往往會受到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影響,因此在設計產(chǎn)品時需要考慮到這些因素。
此外,我還了解到了設計師需要了解人類的需求和欲望,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有用性的產(chǎn)品。同時,在設計中也需要注意人類的文化和社會背景,避免設計出可能會引起誤解或沖突的產(chǎn)品。
總之,通過學習《設計心理學》,我對設計的.認識更加深刻,對設計師的職業(yè)要求和使命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我相信這本書將對我的未來職業(yè)生涯和生活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設計心理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的心理學基礎12-17
心理學心得體會02-20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2-13
心理學心得體會12-13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04-25
《心理學》心得體會04-23
心理學心得體會02-22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05-18
心理學教案設計模板(通用11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