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通用13篇)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1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空間形式上經歷“從線到面”的一個飛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開始,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的內容先前知識是抽象的、陌生的。教學本課后,一些學生對面積的意義、面積的單位有了粗淺的認識。
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組織了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猜一猜、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本節(jié)課我認為對于“面積”這個概念的揭示還是比較成功,學生在一系列用手摸身邊熟悉物體的表面及體驗封閉圖形(與不封閉圖形的對比)的活動中,已經建立了“面積”的表象。在教學面積單位定義為何種形狀、尺寸的圖形時,我依據(jù)教材提示的思路,一步一步展開。但是在提出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任務后,沒有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在面積單位的教學中,為了給學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表象,我讓學生找找自己身邊哪個物體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身體哪個部位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哪個部位又是1平方分米,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顯而易見。但是學生的反饋熱情并沒有我預計的那么高漲,這也許是和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有關。在教學中我應盡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直觀形象的實物表面的大小的認識,增加學生的形象記憶,使學生對各個面積單位形成表象認識。同時也可讓學生估算一下生活中物體的面積的大小,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面積單位的理解。但是我在我在教學中沒有體現(xiàn)這一環(huán)節(jié),沒有使得學生在腦海里建立了面積單位的表象,鞏固了面積的概念。
總而言之,這節(jié)課還是有許多不足的。在課堂教學中,我還是不夠大膽的放手給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究解決問題。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改進。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2
最近我有幸在茅箭區(qū)實驗學校執(zhí)教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一課,收獲了不少。興奮過后,反思《面積和面積單位》整個教學過程,課中的成功與不足如下:
一、成功之處:
1、這節(jié)課是學生從線過渡到面,是認識上的一個飛躍。因此我從學生感興趣的場景引入,并在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數(shù)學書的封面、文具盒蓋面、課桌面等出發(fā),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物體的表面”隨處可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面積這一概念。在面積單位的教學中,為了給學生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讓學生找找自己身邊哪些物體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平方米可以站幾位小朋友等?使學生不僅在腦海里建立了面積單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鞏固了面積的概念。
2從面積的概念到面積單位,教學設計是順著學生的思維很自然的展開教學的。例如:比較不出來哪個的面積大時就要來測量,一步一步是引出來的,學生接受起來很容易。教師是順著學生的思維,隨著學生的想法把新的內容加進去的,和學生的思維同步。
3、“面積”含義的理解,“面積單位”的認識,都應通過學生觀察、操作、測量,在具體感知的`基礎上實現(xiàn)。我圍繞學生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生:摸一摸物體的表面,比比物體的面積,找一找1平方厘米,量一量圖形面積,驗證1平方米可以站幾人等。通過這些操作活動,不僅強化了學生對面積、面積單位的感知,而且讓學生學會了選擇身邊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們的操作技能。教具、課件發(fā)揮了作用,較適合。
二、不足之處
1、對重難點的把握不太清楚,有詳無略。
2、如何在開放的課堂中進行良好的組織與調控是我面臨的一大考驗。課堂中小組活動欠缺組織和章法,沒有達到小組討論、操作的真正目的。
3、教學機智需要加強,在評價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評價語言單調,缺乏數(shù)學思想、方法等實質性評價。學生小組討論后教師在處理上缺少分寸,教師的評價必須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平日里多積累。小組討論后教師對好的方法要加以評價或介紹,對學生的方法在全班交流時要有選擇的按照順序進行。
在今后的課堂上,老師應該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自主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悅!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3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一節(jié)典型的概念型課題,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本節(jié)課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掌握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觀念。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有成功的喜悅,也有不足的遺憾:
1、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激趣。
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庇捎诿娣e的概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所以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為了使學生較好的理解和掌握面積這一概念,課一開始,我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互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為模擬的兩塊大小差異較大的校園草坪涂色,巧妙地創(chuàng)設了矛盾沖突,這樣就自然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很順利地引入“面積”的教學。在進行面積單位的教學時,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猜一猜”游戲,把兩張畫有不同數(shù)目不同大小的長方形格紙藏起來,告訴他們一張有4個格,一張有8個格,讓他們猜哪個面積大?學生的回答不一:有的說4個格的大,有的說8個格的大,還有的孩子認為格子一樣大的,有8個格的面積就大。如果格子不一樣的話,哪一張大就不一定了。這樣,引發(fā)學生內部認知矛盾的沖突,使學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斷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生會主動分析矛盾,主動探索解決矛盾,從而認識到學習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動手操作,強化感知。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應采用實踐活動、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面積”的感知比較弱,不像對時間、長度等有很多的感性認識。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為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創(chuàng)造條件。在教學中,我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數(shù)學書的封面,黑板的表面、桌子的表面等出發(fā),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體的表面,感知“物體的表面”隨處可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通過讓學生動手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將感性知識逐步化為理性知識,即在具體的活動中感悟面積的第一層含義: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又通過比較平面圖形的大小,畫一畫、涂一涂、說一說等活動引導學生感悟平面圖形也是有大小的。還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兩個物體的面和兩個圖形的面的大小,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面積概念的認識,從而,得出面積的完整結論: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對于“面積單位”的認識,我也組織學生通過觀察實物、操作測量,在具體感知的基礎上實現(xiàn)。找一找1平方厘米,剪一剪1平方分米、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通過這些操作活動,不僅強化了學生對面積、面積單位的感知,而且讓學生學會了選擇身邊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們的操作技能。本節(jié)課,通過一系列活動,從生活中的面積——實物中的面積——圖形中的面積——圖示中的面積——又回到生活中的面積,來引導學生實現(xiàn)“面積”的知識建構,實現(xiàn)從形象到抽象的認識過渡,很好地建立了“面積”的空間觀念。
反思整節(jié)課,還存在許多遺憾和不足的地方:
1、新課標要求不僅在計算教學中,注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在長度和面積的教學中同樣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這是以往老教材中沒有過的。我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卻忽略了這一點。當學生在做課后作業(yè)時,讓學生估計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面積的大小,結果有半數(shù)同學出現(xiàn)錯誤。如果在教學中能夠滲透和訓練面積的估算的知識,就不會出現(xiàn)此類的錯誤。
2、教學過后,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言,不知起所言”的層次,還不能很好地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如:教室地面的面積大約是()平方米,部分學生的回答很不靠邊。如果新課后能夠增加一些相應的練習,就會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3、教學過程中某些細節(jié)的設計還是不夠嚴謹、規(guī)范。對課堂中學生生成性資源的關注把握還不夠到位。比如學生在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時,有些學生的比較并不規(guī)范,但我沒有及時關注指導。另外還有的學生在本節(jié)課說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我都沒有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評價,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些在以后的教學中都是值得我注意到地方。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4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了線段、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他們的周長的基礎上學生必須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抽象概括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含義。因此,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面積,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我在備課時就感覺內容很多,也比較零散,怎樣才能讓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我覺得要讓學生經歷概念的生成過程,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一些現(xiàn)成結果,而且讓學生在實踐中建立表象,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所以在設計時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識和感受面積。
面積是包含了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層意思,我注重于從學生生活中能感受得到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認識面積,引導學生通過摸一摸來體會感受到表面的大小,比一比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積,建立面積表象。對于圖形的面積認識,我從物體的表面中抽出學生們很熟悉的長方形,讓學生自己說出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繼而自己感知圖形的面積,然后又出示了一組對比題圖形,引導學生認識到只有封閉圖形才有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做封閉圖形的面積。最后引導比較“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物體表面的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封閉圖形的面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將兩句話概括成一句話,進一步加深了對面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充分操作,理解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概念。
在本節(jié)課中的兩次小組合作就是為了這節(jié)課的兩個重要概念展開的,使學生在操作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深刻理解面積和面積單位。尤其在學生體驗面積單位的統(tǒng)一時用的'時間更多,使學生理解了要比較面積的大小可以用面積單位去量,從多種面積單位中選用比較常用的正方形作為單位更好。
3、注重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表象。
在本節(jié)課中讓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是重點之一,因此我為學生提供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學具讓學生親自看,并找一找生活中接近這些面積單位的表面,用學具去實際的量一量,這樣更好的幫助學生建立了面積單位的表象。
4、聯(lián)系實際,注重應用。
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從生活中提取。認識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后問要測量橡皮的表面積、講桌面的面積、地面的面積分別可采用哪些面積單位,使得學生跟進一步理解了面積單位的用處,使得學有所用。
5、練習的設計注重層次性和實用性。
鞏固練習先要讓學生填單位名稱,后又從小明小剛的日記中把面積單位進一步應用,還把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進一步區(qū)分,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練習的興趣。
當然,在這節(jié)課中我還有一些細節(jié)做得不夠充分,體驗面積單位的統(tǒng)一時還少欠火候,認識面積單位時可以和生活聯(lián)系的更緊密一些,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多選取一些事例,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今后我將繼續(xù)努力。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5
有人說過“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3月19日我參加了同課異構區(qū)域教研活動,我講的是《面積和面積單位》一課。在這“遺憾的藝術”中,我收獲了很多。興奮過后靜下心來反思了課中的所得所失。
成功之處:
1、教學環(huán)節(jié)(面積概念、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面積單位)條理分明,重點突出。
2、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只有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探索,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睹娣e和面積單位》一課,概念比較抽象,只有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去,才能形成概念的正確表象。在面積概念環(huán)節(jié)有涂色比賽初步感知花的面有大有小,引出“面”。通過摸手的面、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桌子的表面,感知物體的表面;通過找物體更大的面,感知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在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環(huán)節(jié):通過觀察法無法比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時,在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后提供學具(面積40平方厘米的長方形、面積3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9個面積4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剪刀等)引導操作探究,通過借助學具剪一剪鋪一鋪等活動,調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一名學生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了把重疊法、拼擺法結合應用的更簡單的方法。
3、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注重與生活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理解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真正學會學以致用。在面積單位環(huán)節(jié),在一步步需要中引出更大的面積單位的過程中,在講到單位面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時,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找一找、估一估生活中一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并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測量,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對面積單位的理解。
4、精心組織課堂語言,訓練好教學常規(guī)。在統(tǒng)一面積單位環(huán)節(jié),在學生操作前提好要求:“請你用剪刀剪一剪或借助學具鋪一鋪,證明誰的面積大。操作完了想一想,一會你來當小老師怎樣把你的操作過程展示給同學們。想想怎樣邊操作便解釋,同學們才能聽明白!痹谶@樣的要求下,很好的組織了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5、重點突出:突出“封閉圖形”;突出面積與周長的區(qū)別;突出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的區(qū)別。
不足之處:
1、上課過程環(huán)節(jié)不夠精,導致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些急促,感覺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不是很扎實。像面積單位這個環(huán)節(jié),完全可以重點解決一個,不要把時間均分。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停地往前趕,導致一些活動缺乏實效,說是開放卻放的不開,時間一到,不管學生是否完成就嘎然中止,沒有顧及孩子們的感受。
2、教學機智需要加強,在評價方面也很值得反思,缺乏數(shù)學思想、方法等實質性評價。教師的評價必須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平日里多積累。
3、教師引導的太多,包辦的太多,導致給孩子的空間太少。要學會放手,把課堂還給孩子。
4、重點還是不夠突出,環(huán)節(jié)上有些均分。
本學期第二次公開課我執(zhí)教的是三年級下冊《面積和面積單位》,面積的概念是小學數(shù)學空間與圖形板塊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對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概念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節(jié)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面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積單位的認識兩個部分。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以及劉教授和數(shù)學組各位老師的點評,綜合自己的領悟,反思如下:
一、導入過時,沒有激發(fā)出矛盾,而且在課堂結束時沒有作出結論,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謹記,教學一定要完整,要做到知識的前后呼應。
二、在講述面積的定義時,講解不夠透徹,還有少部分學生對這個概念模糊,下次在講這個知識點時,可以先講述物體的概念,然后過渡到物體的表面,最后回歸物體表面大小這個概念上,這樣,很自然地引出面積的定義。
三、在教學三個面積單位時,過渡有點快,而且我講解的比較多,學生思考自主探究方法的時間少,以致難點沒有突破,學生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言,不知起所言”的層次,不會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所以,我想在教學中應盡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直觀形象的實物表面的大小的認識,增加學生的形象記憶,使學生對各個面積單位形成表象認識。也可讓學生多估一估生活中物體的面積的大小,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面積單位的理解。
四、教學中,我應該重點講清“1平方厘米”,再放手讓學生去推導,“1平方分米”、“1平方米”,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還可以增強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五、在導出面積單位時候,應該選用一個格子數(shù)目多,面積小的圖形來進行對比,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出矛盾,很自然的得出要比較面積的大小必須有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
六、在評價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評價語言單調,缺乏數(shù)學思想、方法等實質性評價,學生在比較卡紙面積大小時用到了觀察、重疊、拼、擺等多種數(shù)學方法,但老師只評價“這種方法不錯”,到底不錯在哪兒,沒有抓住滲透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的機會,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七、這堂課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我快馬加鞭往前趕,使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缺乏實效。還不得不漠視了許多孩子的感受,說是開放卻放的不開,時間一到不管孩子們的探究是否成就將活動嘎然中止。看著孩子們的興趣盎然,瞧他們的認真勁兒,我的心情難以平靜,我應該盡可能使每個環(huán)節(jié)更充分、有效。
不管成功與失敗,這都是值得我深思的一節(jié)課。它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課堂上,老師應該給學生多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多一點評價的語言,讓學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悅!教師只有將數(shù)學與跟它有關的生活背景聯(lián)系在一起,也就是只有通過“數(shù)學化”的過程來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學生獲得的知識才是生動具體、美麗鮮活的。在充滿生命力的課堂中,師生共同體驗到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悅,達到師生共識、共享、共進。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6
有人曾經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今天自己教《面積和面積單位》這節(jié)內容,在這門“遺憾的藝術”中獲得一點點的成功。興奮中我不忘結合全組學員教師的評價反思自己教學中所得、所失、所悟。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第六單元中的第一課時,是后面學習內容的基礎。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點:
1、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和常用的面積單位。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空間概念。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等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
一、我的成功
1、能較好把握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利用游戲本身的不公平,有意識地滲透面積是有大小之分的。如,在教學開始我拿出一大一小兩張白紙,提出疑問“如果要進行涂色比賽,誰先涂完誰就是冠軍,你想選擇哪一張?”開始引入。學生們都選擇了小的那張,在說說自己的理由時,很多學生都說出了“小的.那張面積小”的答案。然后讓他們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面積也有大小之分。這樣做到了聯(lián)系生活學習數(shù)學知識,把生活經驗數(shù)學化、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突出重點,促進遷移。在常用的面積單位中,認識平方厘米是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通過看一看,量一量,說一說,記一記,找一找等活動去理解1平方厘米。在認識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時,讓學生通過遷移和推導來認識。
3、合作學習,主動參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懊娣e”含義的理解和認識,都是通過學生觀察,操作活動,交流活動中實現(xiàn)的。
4、利用多媒體,生動形象,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以它省時、高效、直觀、生動等特有的優(yōu)勢而被課堂教學廣泛運用。本課還精心設計符合兒童情趣的精美圖片和畫面,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本節(jié)課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融直觀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解決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問題,設計趣味練習等。
二、我的不足
1、新課程標準下的新課堂,釋放了學生,考驗著老師。這節(jié)課的小組活動,有的學生參與感不強,有的學生在交流時沒有認真聽別人發(fā)言……,這方面的組織與調控我還要繼續(xù)努力。
2、本結課是以實踐操作活動為主線的,怎樣在有限的活動時間內最大限度發(fā)揮它的作用,還有待我去改進。在教學為什么要統(tǒng)一面積單位時,我想這不是教學重點,也為了節(jié)省時間,事先為學生準備了方格紙,小方格紙片,讓學生按照我的指引去操作,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使得實踐操作活動的教學流于形式,沒有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
三、我的感悟
結合新課標,如何上好數(shù)學課,當中還有許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問題。通過這個課例,感覺要上“活”概念課,就要適時給概念下定義。定義下得過早,等于是索然無味的簡單灌輸;下得太遲,則又怕學生的思維呈現(xiàn)零亂狀態(tài),不能及時地整理和總結。
每節(jié)課,教師不應該只留下一個句號,應該給自己留下一個“?”、“!”、“……”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7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中,我認為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數(shù)學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激情、智慧與個性的大舞臺,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
一、創(chuàng)設情景,舉例生活化,感悟知識
新課標十分強調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這節(jié)課內容是從線過渡到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個飛躍。因此在教學中我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fā),如數(shù)學書的封面、文具盒蓋面、課桌面等,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體的表面,感知“物體的表面”隨處可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面積這一概念。在面積單位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用身邊的物體來測量桌面的面積,這些材料都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都是學生自己動手去收集得到的,如:信封、書本、手帕、樹葉等。因此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致非常高,反饋結果多種多樣:10個信封的大小、8本書的大小、6塊手帕的大小、24個格子等。學生的反饋熱情空前高漲,學習、探索知識主動積極,答案層出不窮。學生不僅理解了面積單位的產生,而且再一次鞏固了面積的概念。
二、任務驅動,激活思維,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意識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探究的過程。任務驅動的設置,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作一種自我需要,引發(fā)學生內部認知矛盾的沖突,使學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斷激起學習的欲望。在教學中,先讓學生感受桌面的面積比黑板的面積小,那么桌面的面積到底有多大呢?引導學生用自己身邊的物體的面來測量桌面?墒菧y量結果不統(tǒng)一,怎么辦?引導學生分析矛盾,主動探索解決矛盾,從而認識到規(guī)定統(tǒng)一標準進行的必要性。
三、重操作,強化學生感知
“面積”含義的理解,“面積單位”的認識,都應通過學生觀察實物、操作測量,在具體感知的基礎上實現(xiàn)。我圍繞學生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生:摸一摸物體的表面,比比物體的面積,用實物的面測量桌面,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測量桌面,做做、畫畫、找找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通過這些操作活動,不僅強化了學生對面積、面積單位的感知,而且讓學生學會了選擇身邊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們的操作技能。
四、合作學習,全員參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數(shù)學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夠密切師生和生生的相互關系,使教師從“權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轉化,從“講師”角色向“導師”角色轉化,學生從被動服從向主動參與轉化,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合作用自己身邊的物體和用平方分米來測量桌面,討論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活躍學生的思維,增大思維的強度,充分讓學生能夠從那些與自己不同觀點和方法中達到啟發(fā),對問題的理解更為豐富和全面。
不足之處:
課中有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不夠細化。在估算桌面大約有幾平方分米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基本上是瞎猜,我也只是在等待比較接近的答案出現(xiàn),有一個學生報出了比較準確的答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匆匆把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帶而過。沒有充分發(fā)揮這個環(huán)節(jié)地作用,要改進。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細化為如下幾點:
1、第一次估算,找出差距最遠的答案。
2、根據(jù)這個學生的答案,每位同學拿著自己剪的1平方分米上臺在桌面上擺一擺。
3、根據(jù)擺的情況進行第二次估算,力求一次估算正確。
4、交流總結估算的方法。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8
本節(jié)課是該單元的第一節(jié)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它們周長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也是學習和探索其他平面圖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重要基礎。
一、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教材安排了三個不同層次的實踐活動。
1.結合具體實例,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2.通過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實踐操作,
3.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
在教學中,我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出面積的含義,知道物體的面積有大小,并會運用不同的方法比較物體面積的大小。
二、觀察老師演示課件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含義。
在整堂課中,我的課件做的比較多,因為我認為,三年級的學生年齡還小,理解能力也不是太好,老師說的再多,也無濟于事,但他們的形象思維還是挺不錯的,所以讓學生在觀察老師演示課件的過程中理解什么是面積,學生雖然說的不是太準確,但我知道,他們已經理解其中的含義了。
三、師生彼此互動合作交流。
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積極性很高,運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比較圖形的面積,簡便而又準確。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9
這節(jié)課設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通過觀察、猜想、估測、操作等活動,在多次的比較中,使學生逐步清晰對面積的認識。
一、讓學生經歷體驗的過程 。
動手操作有利于學生感知并形成表象。動手操作也是發(fā)揮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有力保證。這節(jié)課每個人都鋪了樹葉和硬幣,給他們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記憶非常久遠。
二、讓學生在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有任務感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只是用幾個簡單的故事,動畫來吸引學生已經不奏效了,更多的學生需要的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一種解決問題的責任。這一節(jié)課的問題就是:怎樣比較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經歷直接看比大小,重疊后比大小,鋪紙條比大小,鋪正方形比大小等,正是在比大小的.過程中理解了面積的意義。
三、為學生提供探索和研究的空間
在比較一塊長方形和一塊正方形面積的大小時,給了學生充分探索和研究的空間和時間,最初學生想出很多辦法但比較麻煩,這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接下來他們就思考和實踐更好的方法,這個過程正是他們探索和研究的過程,由于每一次鋪完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他們探索的興趣也就更高了。
四、讓學生感悟和體會由不嚴謹?shù)絿乐,由近似到精確的過程。
在學生感知面積大小時,讓學生動手操作,開始用不規(guī)則圖形——樹葉鋪,到后來用規(guī)則圖形——正方形來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歷了一個由近似到準確的比出面積大小的過程,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也是一個由不嚴謹?shù)絿乐敚山频骄_的過程,由模糊到清楚的過程。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10
面積的認識應該是學生整個認識過程中的一個重點,正確認識面積的概念對學生以后學好相關知識有著相當關鍵的作用,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同時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因此:
1、充分進行感知和體驗,變機械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
概念化的教學、機械式的學習只能使學生知起表而不知其理。本節(jié)課的教學建立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學生通過有意義的學習,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
在教學面積的意義時,組織讓學生“邊摸邊體會”,“邊摸邊想象”,“邊摸邊描述”,在這一系列的感知活動中,使學生真正理解面積的意義。
2、靈活使用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認識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教材設計讓學生比較兩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并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平面圖形,讓學生利用這些平面圖形進行拼擺。這樣展開教學的優(yōu)勢重在體驗和感悟,但卻少了學生的探究活動,所以我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嘗試著用了開放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比較兩個長方形面積大小的方法,把學生推到學習的前沿。在經歷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一顰一笑,成功或失敗,無一不飽含著學生辛苦!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親身經歷了探究過程,才能真正體驗到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11
今天教學了《面積單位》一課,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這部分知識,為以后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及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提供了思維基礎。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shù)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取得進步和發(fā)展! 為了體現(xiàn)這一理念,本節(jié)課,我通過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引入,到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在教學時注重展現(xiàn)概念的生成過程,不僅讓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一些現(xiàn)成結果,還讓學生經歷數(shù)學知識形成的過程。一節(jié)課下來,收獲很多,現(xiàn)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下來。
1、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
數(shù)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為了給學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讓學生找找自己身邊哪個物體的表面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身體哪個部位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顯而易見,這樣的教學設計,激發(fā)了學習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反饋熱情空前高漲,他們學習、探索知識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答案層出不窮。學生不僅在腦海里建立了面積單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鞏固了面積的概念。這樣的學習緊密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源于生活。
2、關注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不斷探索,交流中構建知識。
1平方厘米的教學,我采用有效引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拿出學具中的小正方形,引導學生認識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并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哪些物體的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計量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時可以用平方厘米。
通過平方厘米的教學,我引導學生從平方厘米的名稱中,通過個人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創(chuàng)造出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積單位,并類推出它們的意義。這樣教學是一個大膽的實踐,運用相關舊知去促進新知的學習,所有學生都主動參與到了學習過程中,在這一主動探究的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積極遷移的學習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引導學生經歷應用數(shù)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數(shù)學活動的經驗,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享受成功的樂趣。本課中,我設計了“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你感興趣的物體表面的面積”這一開放性活動。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充滿了興趣,他們不僅會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還會主動和他人合作,從中掌握了測量的技巧。
下課了,我的心情難以平靜。我還沉浸在孩子們興奮、快樂的活動中,課堂上他們高舉小手、活躍激動的表情讓我難忘。我在思考如何上好數(shù)學課,尤其是怎樣體現(xiàn)“做數(shù)學”、 如何盡可能使每個活動更充分、有效。這些都值得自己要好好的思考。
我想,每一位教師都應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的基礎上,結合新課標,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多給學生一些自主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些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悅!這樣的教學才是扎實有效的教學!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12
《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節(jié)課是典型的概念課,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面積概念,我非常重視展現(xiàn)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及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進而形成表象。反思這節(jié)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是比較滿意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上課伊始我創(chuàng)設了教師和一位同學進行涂色比賽的情境,開始學生以為老師會贏,但最終我輸了,我順勢讓學生幫我分析原因,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涂色圖形的面的大小上來。這樣設計,不僅營造了一個和諧、愉悅、寬松的開課氛圍,而且能從學生的課堂實際出發(fā),意境合情合理,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過程。
在教學面積定義時,我讓學生通過用手摸一摸面,找一找面,感受到面是有大小之分的。面積定義的引出,自然到位,尤其是對封閉圖形這一抽象的概念,我利用課件展示,使學生通過封閉圖形與不封閉圖形的對比,強烈感知,封閉圖形是有大小的,而不封閉圖形無法確定其大小。
再如:在教學1平方厘米里,我請同學們取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紙片,在自己的周圍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表面差不多是1平方厘米?接著我有意識地讓學生閉上眼想象1平方厘米的大小,再開眼看一看,反復幾次之后,讓學生在紙上畫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以此驗證學生對于1平方厘米的空間觀念建立得是否正確。
三、注重學生參與到“做”數(shù)學的過程中。
數(shù)學學習是“知”和“做”的統(tǒng)一。學生學習數(shù)學,只有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主體參與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懊娣e單位”的知識不僅抽象,而且容易混淆,教學時,我注重讓學生人人動手,先讓學生課前制成“1平方分米”的紙片,并讓學生手拿1平方分米的紙片說一說: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使學生形成“1平方分米”的`表象。再通過全員參與測量數(shù)學封面的面積,讓學生自主探索,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讓學生深刻領會“面積單位”的含義,使“做”數(shù)學真正成為了師生互動的紐帶。
四、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做到了及時檢測。
緊密聯(lián)系生活這一點也做得不錯,還有板書,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不足之處:課堂時間調配得不太好,有前松后緊的傾向。因為時間緊,所以后面的面積單位的體驗不到位,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只是走了過場。需要提升的空間還有很多。歡迎大家?guī)臀抑赋鰜怼Vx謝!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篇13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是面積,主要包括面積的有關概念、面積的涵義;涉及的面積是學生初次接觸的基礎知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已經對面積有了初步的體驗,而且學習了基本圖形的周長,但是對面積并沒有轉化到知識的層次上;另外,通過以前的學習,學生已經體會了如何更好地掌握一種新的概念,并且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和自我探索的能力,也體會了解決數(shù)學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fā)展了自己的數(shù)學空間觀念和數(shù)感。因此,在教學中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教學重點。
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熟悉的實例,認識圖形面積的涵義,讓學生充分體驗每一種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學會根據(jù)物體的大小選擇不同的面積單位,學會估計圖形的面積。一定不要只偏重面積的計算和單位換算而忽略了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2、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測量、操作等實踐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發(fā)展空間觀念必須以學生自身的空間知覺和體驗為基礎,所以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給學生充分知覺和體驗的實踐機會。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活動,另外教師還應該努力創(chuàng)設更多的實踐活動,給學生以更多機會。
3、重視估測活動的過程,鼓勵估測方法的多樣性。
估測是數(shù)學中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一個主要方法,也是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主要途徑之一。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體驗教材提供的多種估測方法,在交流中體會估測的多樣性,在學習中發(fā)展應用估測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
4、重視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將知識應用于實際,解決實際問題,學習數(shù)學更是如此。本單元的教學中面積公式的應用是一個重點,為了防止學生對面積公式的機械記憶,要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過程,真正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年級《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設計04-29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反思04-16
《面積單位換算》教學反思(精選13篇)12-12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04-25
圓的面積教學反思04-03
圓環(huán)的面積教學反思04-14
《圓環(huán)的面積》教學反思04-14
什么是面積教學反思04-14
面積的認識教學反思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