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用水測量時間》教學反思范文
本課教材除引言外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古代的水鐘”有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觀察認識古代的水鐘,以看圖的方式認識;第二個活動對古人用水鐘計時的原因的推測,由此引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第二部分“滴漏實驗”有三個活動:第一個活動通過反復滴漏一定量的水認識“在一定條件下滴漏一定量的水用的時間是相同的”;第二個活動推測并驗證用同樣的裝置(和第一個活動一樣)滴漏一定量的水(10ml、50ml)需要的時間,進一步認識第一個活動獲得的認知;第三個活動推測推測、觀察滴漏完全部300ml的水需要的時間。
為了上好這節(jié)課,我經(jīng)過了幾次試教,對教案進行了多次大的修改。最后的結(jié)果還算比較順利。
上完這一課以后,我覺得教材的編排還是有欠考慮的地方。首先,在一個容器里裝100毫升水,要全部流完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流到還剩下一點的時候就不會往下流了。其次,讓學生根據(jù)流完100毫升水的時間來推測流出10毫升、20毫升水的時間有難度。流出10毫升水的時間比較短,學生測量起來也有難度。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對教材做了一些改進。把書上的幾個實驗進行了整合。我的改進方法是:分別測量積聚20毫升、40毫升和60毫升水的時間。得到數(shù)據(jù)后,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讓學生形成在一定條件下,積聚同樣多的水所用時間基本相等的概念。再對數(shù)據(jù)進行深入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到水流的速度會受到水位高低的影響,水位高,流速快,水位低,流速慢。認識到這一點以后,再讓學生思考,既然水流的速度不是勻速的,那古人又怎么能用水來測量時間呢?從而引出對古代水鐘結(jié)構(gòu)的分析。有了前面的探究,孩子們很快就明白了,原來古人是想辦法讓水位保持在一定高度來保持水流速度的。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給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探究。在實驗前,我先給孩子們介紹了一下實驗器材,然后讓他們討論怎樣做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實驗任務。孩子們說了很多,特別提到了這個實驗必須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才能完成。這樣,,讓他們自己分工,每個孩子都明確了任務,有的計時、有的操作、有的觀察……每個孩子都有事可做,都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了。避免了以往實驗中一人動手其他人無事可做的現(xiàn)象。
但是由于我上課時有些緊張,所以對學生的發(fā)言反饋不是很到位。當孩子們沒有得到我預期的答案時,我心里有些著急,不知道該怎么去引導,我想,這跟平時的積累有關(guān)系,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朝這方面去努力。
【《用水測量時間》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測量教學反思04-07
“節(jié)約用水”教學反思04-29
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教學反思04-08
時間的測量 教案04-24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04-08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02-07
《時間在流逝》教學反思04-28
測量降水量教學反思01-06
《測量降水量》教學反思04-14
節(jié)約用水教學反思(精選10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