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www.av在线播放,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奇米777888,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

時間:2024-03-19 13:10:45 宇濤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0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自己的表現(xiàn)。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0篇)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 1

  本單元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等一些常見的平面圖形的特征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并直觀認識圓柱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此前對圓面積公式的探索以及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征和表面積、體積計算方法的探索,既為進一步探索圓柱和圓錐的特征,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奠定了知識基礎(chǔ),同時也積累了探索的經(jīng)驗,準備了研究的方法。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圓柱的認識進行有重點的引導

  認識圓柱時,由于學生對圓柱已有了一些直觀的認識,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從情境圖中找出圓柱,再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的。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與交流,進一步探索圓柱的特征。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圓柱的直觀圖,介紹圓柱的底面、側(cè)面和高的含義。這一過程,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的,對圓柱的特征有了較完整的認識。

  二、注意學習方法的遷移和知識的對比,關(guān)注猜想和估計在探索學習中的作用

  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認識在研究內(nèi)容上有其相似之處。認識圓柱后我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圓柱有哪些特征?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通過交流學生明白了對于圓柱是從面、直觀圖等方面進行研究的。我及時設(shè)問:“我們能從哪些方面來研究圓錐?”通過交流,學生對學習的方法進行了有效地遷移,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地激發(fā)。對于圓錐,不同的同學有了不同的認識。然后,通過適時地交流和組織閱讀課本,學生對于圓錐有了較好的認識。在認識了圓柱和圓錐的特征以后,我讓學生對它們的`特征進行了有效的對比。從而使學生對于圓柱和圓錐有了更深的認識,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

  在探索圓柱的體積公式時,先讓學生觀察底面積和高分別相等的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猜想它們體積間的關(guān)系,再啟發(fā)學生把以前探索圓面積公式的經(jīng)驗和方法遷移到探索圓柱的體積公式中來,進而推導出圓柱體積公式,驗證猜想。

  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結(jié)合具體事物,利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開展教學活動

  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我先布置學生完成學具中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模型的制作,讓學生對圓柱的表面積有個潛在的認識,并為教學體積公式奠定實物基礎(chǔ)。教材先讓學生圍繞求圓柱形罐頭側(cè)面商標紙的面積是多少這一問題進行探索。在此基礎(chǔ)上,我找來幾個圓柱形并具有側(cè)面商標紙的罐子,用剪刀剪開商標紙進行實物演示,再引導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圓柱展開圖,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習圓錐的體積公式,重點是理解圓錐體積等于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中的1/3“1/3”,學生沒有動手操作,就沒有親身經(jīng)歷的體驗,對1/3也就沒有強烈的感受,所以我利用原有學生制作的模型,讓學生在沙池中裝、倒細沙,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推導出圓錐的體積公式,從而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我認識到在我們的教學中要注意教材編排的特點,有層次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中的“度”確實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 2

  人教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圓柱圓錐》的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公式多計算量大。我的用意是為了降低本單元的難度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熟練掌握運用公式根據(jù)公式列出算式。在學生充分理解圓柱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后再要求他們熟記圓周率表。

  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習慣是讓課堂盡量按著教師的設(shè)計意圖生成的。但實際上課堂教學瞬息萬變有時會出現(xiàn)我們意想不到的冷場。上課時當同學們合作解決第一個求圓柱體側(cè)面積的學習目標時學生匯報這個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柱體的底面周長這個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圓柱體的高我問有其他想法嗎沒有學生舉手。等待片刻依然沉默于是我順手拿起學生剛剛展開的圓柱體側(cè)面積我說“你看這個長方形的長可以做圓柱體的底面周長那么誰還可以做圓柱體的底面周長呢”我一邊說一邊把這個長方形卷起來。學生通過老師演示立刻就明白了長方形的寬也可以做圓柱體的底面周長紛紛把小手舉了起來。雖然這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已完成但是我感到學生在初學圓柱體表面積時知識沒有拓展到長方形的寬也可以做圓柱體的底面周長。

  在掌握了圓柱的體積的基礎(chǔ)上學習認識圓錐并進一步教學圓錐的體積。通過教具演示讓學生來發(fā)現(xiàn)圓錐與等底等高的圓柱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得出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并能運用這個關(guān)系計算圓錐的體積。由于形象直觀的操作學生能理解和掌握這一知識點運用自如。

  第二課時在學習了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后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練習課件出示墻角有一堆沙子現(xiàn)在想知道它的體積該怎樣做實物展示讓學生們一眼看出這是一個四分之一圓錐在原有知識技能基礎(chǔ)上的創(chuàng)新練習讓同學們體驗到數(shù)學的無所不在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提高了興趣。

  但教學過后仍感到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如三角形旋轉(zhuǎn)成圓錐體哪是底面半徑哪是高個別學生還不能清晰辨別。在復習圓柱圓錐體積后運用公式解決問題出現(xiàn)混亂主要體現(xiàn)在求圓錐忘了乘三分之一。另外學生在計算時錯誤率比較高。

  從單元中學生的練習來看,存在了幾個問題。

  1.單位,少部分學生老是忘記區(qū)分面積和體積單位,有的干脆一個也不寫。

  2.求圓柱表面積要計算圓柱的兩個底面積,求完表面積之后再計算圓柱體積,有的學生就直接拿兩個底面積之和去乘以高了。

  3.雖然學生記住了圓錐是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1/3,但再計算中仍有一部分學生忘記把1/3乘進去。

  4.要注重直觀演示

  如:書中的這樣一道練習一臺壓路機的前輪是圓柱形,輪寬1.5米,直徑1.2米。

  (1)前輪轉(zhuǎn)動一周,前進了多少米?

  (2)如果每分鐘滾動15周,壓過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對于這樣一道題,一開始覺得學生理解起來應該不難,因此每次只是抽學生回答一下:第一小題其實是求什么?(底面圓的周長)第二小題求的是什么?(圓柱的側(cè)面積)。并沒有多想學生理解不理解。而每每做這道題時效果都十分不理想。后來,在某日的專家講座中聽了關(guān)于直觀演示在空間與圖形中的作用后,我茅塞頓開,因此,在后來的講評這道題時,我也隨手拿起學生的一本數(shù)學書,請孩子們也跟我來,一起演示壓路機的前輪滾動的情況,邊演示邊指:前進了多少米是求的哪一部分的長,而壓路的面積是求哪一部分的面積,這樣形象直觀,學生很容易接受。同時我告訴學生,以后遇到你不理解的情況,要積極想辦法,如畫圖、利用手中的書本等幫助自己化抽象為形象,從而化難為易,而不能不加思考去拼湊算式。

  再如,把一塊底面半徑2厘米,高6厘米的圓柱形橡皮泥,捏成一個與圓柱底面相等的圓錐形,你知道它的高嗎?

  大部分學生會通過計算,即先求圓柱形的體積,再利用體積相等的關(guān)系,用體積乘3,再除以底面積來做,但當我把底面半徑2厘米去掉以后,學生很難分清到底乘3還是除以3,為此,我很是頭疼。

  怎么辦?背公式嗎?學生記不住,也限制了思維的發(fā)展。后來,我發(fā)現(xiàn)一個孩子在本上畫圖,我受到了啟發(fā):是啊,當它們體積相等時,學生可以在本上畫圖,憑直覺就能發(fā)現(xiàn),當?shù)酌娣e也相等時,圓錐的高肯定是圓柱的3倍,而高相等時,圓錐的底面積應為圓柱的3倍。接著,我又在黑板上畫了個相反的情況:試想,當它們體積相等時,如果底面積也相等,而圓錐的高如果說畫成圓柱的1/3,會是什么樣子呢?我畫上以后,學生哈哈大笑,也輕松掌握了這一方法,以后,在這類題上就很少出錯了。

  通過以上方法,我也深深體會到,數(shù)學教學不能光“說”不“做”,能讓學生動手的,一定要讓學生通過動手直觀地去理解。要不,學生記住的,也是一些死答案。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 3

  對于圓柱和圓錐的教學,比較適合的教學方法是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探索獲取新知,如:

  1、學生自己動手測量圓錐的高,從而找出測量圓錐高的方法。

  2、動手剪開圓錐的側(cè)面,驗證圓錐側(cè)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3、學生通過做實驗,得出圓錐的體積=等底等高圓柱體體積/3,推導出圓錐的體積公式。

  4、測量學具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計算體積等。這樣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發(fā)展。

  本節(jié)課的基本教學順序是:激疑——猜想——驗證——應用。如,教師先讓學生猜想圓柱體和圓錐體體積的關(guān)系,然后實驗驗證。教給學生大膽猜想,并用科學方法驗證的數(shù)學方法。如,教學“圓柱的體積”這部分內(nèi)容,可先引導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分析、對比各個公式推導過程的共同點,以及由于圖形不同而產(chǎn)生的不同點。接著提出如何把圓轉(zhuǎn)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面積的`問題,并讓學生拿出預先準備好兩個圖形學具,按照書上所示的方法將圓分成16等份,剪開后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然后再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這樣讓學生通過拼擺進行遷移,可以使學得輕松、主動。

  又如:學習了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后,教師設(shè)計了這樣兩個練習:

  1、計算學具的體積;

  2、在桌面上有一堆沙子,現(xiàn)在想知道它的體積,該怎樣做?

  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提高了興趣。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 4

  經(jīng)過三個星期的教學,第一單元(圓柱和圓錐)如期完成了教學任務。本單元的知識點包括面的旋轉(zhuǎn)、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等。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課堂反映、作業(yè)質(zhì)量、小測的反饋信息,本單元掌握較好的知識點有:面的旋轉(zhuǎn)、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這些知識,大多數(shù)學生都掌握了長方形、三角形旋轉(zhuǎn)一周后得得到一個圓柱、圓錐,會利用公式底面積乘以高得出圓柱的體積,以及利用底面積乘以高再乘以三分之一得出圓錐的體積。在體積的'教學中,我主要是通過類比法,先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底面積乘以高,然后讓學生通過猜測、嘗試驗證等手段,讓學生推導出圓柱和圓錐的公式,所以學生記得特別牢固,這一點在日后的教學繼續(xù)發(fā)揚。

  同時,本單元出錯較多的地方是: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因為學生在求表面積時,沒有很好地理解這個圓柱是求兩個底面積加上一個側(cè)面積,或者求一個底面積加上一個側(cè)面積,或者只求側(cè)面積……,所以經(jīng)常列式出錯,以及計算準確率不高。

  但總的來說,第一單元(圓柱和圓錐)的教學目標已達到,部分知識點學生沒有完全掌握的,在期末復習中查漏補缺。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 5

  “實踐出真知”,我覺得這句話講得非常的好。對于學生的學習,我覺得也是這樣。讓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主動者,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感悟特深刻。 推導公式時,我沒有代替學生的操作,始終只以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其中,使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起來,在這種形式下,學生運用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式進行了探索。另外,為了突出“等底、等高”這個條件的重要性,我巧置陷阱,我還特意安排了一組等底不等高,一組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結(jié)果學生的實驗結(jié)論和其他組的不一致,這時候就出現(xiàn)了爭論,這時,我時機引導學生與上次演示比較,1比3的關(guān)系是在什么基礎(chǔ)上建立的?學生恍然大悟,明白圓錐體和圓柱體等底、等高,圓錐體體積才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相信今天通過同學們自己的動手體驗,對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印象深刻,只有自己經(jīng)歷了才會牢牢記。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 6

  “圓柱的表面積”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包括:圓柱的側(cè)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我是將側(cè)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作為教學的難點來突破;將表面積的計算作為重點來教學;將表面積的實際應用作為重點來練習;將用進一法取近似值作為一個知識點在練習中理解和掌握。

  我認為這節(jié)課只要解決了圓柱的側(cè)面積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就會水到渠成,于是我首先安排了側(cè)面積的計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圓柱形紙筒進行實際操作,最后探究出側(c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后,就安排了表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例題。生活中圓柱體比較多見,應用廣泛,如圓柱形油桶、花壇、通風管等,解決問題時,就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是求哪些部分的面積。在保留小數(shù)時,要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所要用的原料都要比實際計算的結(jié)果稍微多一些,要考慮到接口等實際問題,所以要采取進一法。

  從課后作業(yè)中,我得到反饋,學生出現(xiàn)了典型的錯誤,我認真反思,覺得有些方面做的不夠。

  1、圓的周長和圓的面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計算公式也肯定不同。但計算之前沒有進行適當?shù)膹土暎瑢е略谟嬎銈?cè)面積時用了底面積乘高,而在計算底面積時又用了周長公式,個別學生搞混淆了。

  2、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大多數(shù)學生列了綜合算式,其中有一步計算錯誤導致全題錯誤。剛學時最好要求學生列分步式計算,不但理清思路,更能減少失誤。我會堅持課后進行反思,發(fā)揚優(yōu)點,找出不足,做得不夠的方面在下次想辦法彌補!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 7

  本單元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等一些常見的平面圖形的特征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等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此前對圓的面積公式有過探索,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征和表面積、體積計算方法也有過探索,這些探索學習為這單元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chǔ)。

  本單元包含以下主要內(nèi)容:圓柱和圓錐的`認識,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和圓錐的體積。其中,圓柱和圓錐體積之間的關(guān)系學生比較難理解,要通過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圓錐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guān)系,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

  在具體教學時我注意抓住以下方面:

  1、重視直觀教學,在充分的體驗活動中建立新知。

  課堂上注重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觀察和比較,在交流活動中發(fā)現(xiàn)特征。引導學生通過看、摸,比較與交流,探索圓柱的特征,介紹圓柱的底面、側(cè)面和高以及圓柱側(cè)面展開圖。讓學生通過操作驗證比較,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長是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是圓柱的高。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過程,對圓柱和圓錐有深刻的認識,為后面表面積和體積的教學作鋪墊。

  2、結(jié)合具體事物,利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開展教學活動。

  如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時,用剪刀剪開包裝紙,再將圓柱展開會是怎樣的,從而進行操作演示驗證猜測。圓錐的體積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圓錐體積等于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因此教學時讓學生驗證等底等高的圓錐與圓柱,最后通過實驗來驗證等底等高的圓錐與圓柱之間的關(guān)系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 8

  在學習完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之后,很多學生容易把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混淆、計算圓錐的體積時老忘乘三分之一、計算生活實際中的物體表面積和體積時,又不能正確判斷該計算什么或者如何計算,一系列的問題困擾著全體師生,這些問題也反映出學生對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不牢固、計算能力差、對計算公式運用不熟練等。針對這種情況我設(shè)計了一節(jié)《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復習》課,本節(jié)課共設(shè)計了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整理本單元學過的知識點。包括兩部分:1、同桌互說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和相關(guān)的計算公式;2、全班交流圓柱和圓錐的異同點,整理各種計算公式。第二環(huán)節(jié):課堂練習。本環(huán)節(jié)共設(shè)計了10道練習題,都是利用公式進行計算的題目,目的是強化學生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雖然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但上完這節(jié)課,才發(fā)現(xiàn)課堂效果并不理想。靜下心來反思,似乎自己有點高估了學生的能力,對學情的把握也不夠好。本計劃用7-8分鐘的時間完成第一環(huán)節(jié),然后就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上課時才發(fā)現(xiàn)學生對圓柱和圓錐的特征的`掌握還基本可以,對于計算公式只會死記硬背,很多學生并不理解字母公式表達的意思,因此在匯報交流環(huán)節(jié)用了較長的時間給學生講各個字母公式的意思,幫助學生記憶最基礎(chǔ)的計算公式。比如,有的同學還沒記住圓的面積公式,更不要說新公式了,完全是一塌糊涂。鑒于這種情況,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意以下三點:

  1、平時注意對基礎(chǔ)知識的強化訓練,沒有簡單的基礎(chǔ)知識的支撐,學生就很難在腦海里構(gòu)建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就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工具解決問題。

  2、在上復習課時,可以將知識點的復習貫穿在習題的訓練中,在習題訓練中再次提煉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這樣可以將知識點和解決問題緊密結(jié)合,不會出現(xiàn)知識點和解決問題脫節(jié)的情況。

  3、復習時不要貪多,一節(jié)課只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復習,習題設(shè)計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 9

  在以住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概念建立地非常快,而又容易忘記。我想,概念的建立重點應該放在學生自主地探究概念的本質(zhì)屬性,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自由地對提供的實例進行觀察、比較,去發(fā)現(xiàn),去揭示。這樣著眼于讓學生經(jīng)過自主探究,主動地建構(gòu)概念,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力和探究精神。在認識圓柱的特征時,讓學生拿出圓柱體形的實物,同桌合作,觀察討論,再反饋。學習側(cè)面積時,讓學生卷一張長方形的紙片,發(fā)現(xiàn)原來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就是圓柱的高,從而得出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又如,在推導側(cè)面積公式時,教師要求學生每人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并把這張紙卷成一個圓柱。打開,又卷一次。思考:原來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現(xiàn)在卷成圓柱的什么?生:原來長方形的長是圓柱的周長,寬是圓柱的高。師:真好,那如果要計算你卷成圓柱的側(cè)面積,該怎樣算呢?生:長乘以寬。師:也就是圓柱的什么乘什么呢?生:圓柱的底面周長乘高。師:好的.。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思考,認識了圓柱,還知道了它側(cè)面積的計算方法。最后教師板書: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觀察研究生活中實物,教師講解示范和學生模仿記憶就少了;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就多了。如此,學生就有機會用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來表達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體驗,感悟到數(shù)學的奇妙,使每位學生在數(shù)學都得到不同的發(fā)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 10

  一、這張試卷計算量很大,很多同學兩節(jié)課做不完試卷,在考試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按題的順序去做題,比如第五大題計算量是最大的,但是平均到每空卻不足1分,后面的應用題最少都是5分一題,計算量不大也不難算,可是因為沒有時間,空著,讓人非?上,所以我在講評試卷的時候給他們一個建議,先把整張試卷看一遍,在決定怎樣做題。

  二、計算出錯很高,因為要用到3.14,所以很多是小數(shù),有些又是平方,很多同學算錯,填空題基本都要計算,算錯了就2分沒有了,很考驗計算的準確率及計算的速度,平時作業(yè)如果是筆算的,在這次考試過程中不容易出錯,而且快,因為有些他們都背出來了,比如:4*3.14=12.565*3.14=15.79*3.14=28.26,16*3.14=50.24,碰到這些根本不用列豎式,而平時不愿意筆算的同學,在這次考試中栽跟頭了。

  三、不能正確使用公式

  求圓柱表面積時忘記用底面積乘2;求圓錐體積時忘記乘三分之一;求表面積或體積時丟掉3.14或忘記乘高

  四、公式混淆

  如圓柱的側(cè)面積公式與體積公式混淆:一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10厘米,高20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有的學生用3.14×10×20,錯用了側(cè)面積公式,有的時候計算體積卻運用了側(cè)面積的計算公式。

  五、公式的'變換不到位,比如一個圓錐的體積是9.6立方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底面積。

  生:9.6/6=1.6(平方厘米)錯用了圓柱的體積公式,應該是9.6*3/6=4.8(平方厘米)。

  總之,多數(shù)錯誤是因為學生審題習慣不佳,題目理解不到位造成的,以后還得繼續(xù)注意這方面的引導。同時在練習的過程當中,還要進一步的加強變式方面的練習,提高計算的準確度和技巧,使得單元知識的掌握更加的牢固。

【圓柱和圓錐的單元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圓柱與圓錐的整理和復習》教學反思10-31

圓柱和圓錐的體積 教案及反思04-25

圓柱與圓錐復習反思08-20

小學數(shù)學《第二單元圓柱和圓錐整理與練習》教案08-25

《圓柱圓錐整理復習》教學反思(精選10篇)03-28

《圓柱圓錐整理復習》教學反思(4篇)08-19

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復習教案04-25

圓柱和圓錐教案(精選10篇)08-11

圓柱和圓錐體積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