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案模板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草船借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草船借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本課的情節(jié),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認識學習以記事為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fā)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并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學習本課“妒、督、魯”等ll個生字,以及妒忌、商議、推卻、探聽等8個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4.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本課“妒、督、魯”等ll個生字,以及妒忌、商議、推卻、探聽等8個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一、揭示課題
1.從《赤壁之戰(zhàn)》故事引入。
師:我們已經學過一個《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是——《赤壁之戰(zhàn)》,那個故事是以周瑜、黃蓋為主的。今天我們又學一篇以諸葛亮與周瑜為主的課文。
揭題、讀題。
2.審題。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再讀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誰草船借箭?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樣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沒有?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這些問題實際上要我們回答什么?請用陳述句表達。
草船惜箭的原因、經過、結果。
2.我們把草船借箭的經過看成借箭前的準備和借箭的過程。
。ǔ鍪菊n后題1/(2))
3.自學課文字詞,標好節(jié)號,讀通課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趕造十萬枝箭
草船借箭借箭前的準備:草船、軍士
的經過借箭的過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駛向南岸
草船惜箭的結果:如期交貨、周瑜嘆服
4.據(jù)此提綱給文章分段:一(l、2節(jié))、二(3--5節(jié))、三(6-9節(jié))、四(10)
這是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l句。
什么叫“妒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2.從第二節(jié)的人物對話中我們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嗎?
。1)指名2生分角色讀課文第2節(jié),師讀旁白。
大家聽2人對話共幾輪,為每一輪編上序號。
(2)每一輪對話中,都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讓我們再來看看,周瑜在與諸葛亮對話時,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學習第一輪對話。
。1)齊讀,邊讀邊根據(jù)老師提的問題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師問:周瑜是大都督,難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問。
。2)那周瑜這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兩人一組討論。
交流:2人一組,一人讀周瑜說的話,一個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ǹ砂l(fā)揮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這樣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一定會說是弓箭,那樣就正合我意”……
。3)過渡:顯然,周瑜正在設計想陷害諸葛亮,那他怎樣一步一步進行下去的呢?
4.學習第二輪對話。
。1)指名2人讀對話,師在其間提問讓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動。
“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卻”又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能推卻?
。ㄖ荑ひ怨聛韷褐T葛亮,使諸葛亮無法不答應。)
。2)同桌一起像剛才一樣討論周瑜的心理活動。
交流:“我用公事來壓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學習第三--六輪對話。
。1)分四組討論~六輪對話,學著剛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對話,再說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最后一輪,周瑜沒有問話但有動作——
。2)討論、交流。
6. 小結,我們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緊逼,把諸葛亮圈入了他設置的圈套。從每一次對話中,我們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 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讓周瑜計劃得逞了。真的是這樣嗎?
思考:諸葛亮在與周瑜對話時心理活動怎樣?
他為什么答應周瑜如此難辦到的任務?
默讀1~2節(jié),思考這些問題。
。ㄖT葛亮其實已識破了周瑜的計劃,但他以國家大計為重,為水戰(zhàn)勝利考慮,不顧個人恩怨,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
分組分角色,指名一生讀旁白,朗讀第1、2節(jié),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四、小結。
周瑜想害諸葛亮,而諸葛亮更是立下軍令狀,那么事情又是怎么發(fā)展的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本課的情節(jié),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認識學習以記事為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fā)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并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一、復習引入
1.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給文章分了四段。并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知道了“草船偌箭”的起因是周瑜妒諸葛亮,用10天造十萬枝箭的命令來設計暗算諸葛亮,而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三天就造十萬枝箭。
2.第一段中哪句話點出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原因?
。ㄈ牡谝痪。)指名回答。師:課文開頭就點明了原因,齊讀此句。
3.課文二—四段中也有一處直接寫出了諸葛亮有才干,快速默讀二—四段,找出這句話。(全文末尾一句。)
二、整體進入學習二—四段
1.全文末尾這句話與開頭處的句子什么關系?指名2人對讀。(首尾呼應。)
師生配合(師首句,生尾句)讀,體會首尾呼應。
2.板:神機妙算
用詞素合成的方法如何解釋?
出示:神機妙算——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于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
諸葛亮到底是怎樣神機妙算的呢?
3.默讀課文二-四段,找找突出描寫諸葛亮神機妙算。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句子,用“—”劃下。
交流出示小黑板:
。1)第三天保管有十萬枝箭。
。2)不能讓周都督知道,否則我的.計劃就完了。
。3)魯肅……回來見了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4)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諾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5)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
。6)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夭亮了就回去。
三、學習“知周瑜”
1.默讀小黑板上第②句,用“如果……就……”的句子來表達句子的意思。
2.諸葛亮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假設?
。1)指名讀第三節(jié)。
。2)口頭完成填空。
因為諸葛亮知道周瑜妒忌他有才干會從中阻撓,所以諸葛亮要魯肅不要告訴周瑜這件事。
兩人一組討論填空、交流。齊讀。
板:知周瑜心
3.諸葛亮要魯肅辦什么事?指名讀句:“希望你能借……船的兩邊!
。1)比較句子。
希望你能借船的兩邊。
希望你借給我一些船,“每只船上要有軍士與許多草把子。
兩句句子有什么區(qū)別?用哪句好?為什么?
第一句用了具體數(shù)字,寫出了諸葛亮對船的具體要求。用第一句好,表現(xiàn)了諸葛殼對計劃早已成竹在胸。
。2)齊讀此句。
師:這排的一千多個草把子的船就是“草船借箭”中的——(生)“草船”。
四、學習“知魯肅”
1.諸葛亮要魯肅別把這事告訴周瑜,結果怎樣?
齊讀小黑板上第③句。
2.理解這句句子。
。1)“顯然”是什么意思?(出示小黑板:事實與所說或所科的相符。)
。2)“事實”是什么?“所說或所料”又是誰所料的什么?用上“果然”有什么作用?(事實是魯肅沒向周瑜提借船的事,所料是諸葛讓魯肅不要提此事。)
問:相符嗎?(相符)用上“果然”表現(xiàn)事實與諸葛亮所預料完全相符。
(3)齊讀句子體會。
3.師介紹:魯肅是東吳的一員大將,他為人忠實、守信,正因為諸葛亮知道魯肅的為人,所以才料到他不會把此事告訴周瑜。用上“果然”一詞也表現(xiàn)了諸葛亮——板:知魯肅人
4.到現(xiàn)在,借箭的計劃已有條不紊地準備就緒。齊讀第二段體會。
五、學習“識天象”
1.師:(指小黑板上①④句)諸葛亮曾擔保三天管保有十萬枝箭,可第一天沒有動靜,第二天仍不見動靜,直到(引讀)——
2.指名讀6-7節(jié),說說諸葛亮為什么選在第三天四更時候出發(fā)?
板:四更時候(這時候江上大霧彌漫。)
。1)板:大霧彌漫
(2)這時候江上大多彌漫到了什么程度?(引)——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3.有了這樣的大霧會有什么結果呢?與借箭又有什么關系?
出示:因為江上大霧彌漫,連面對面都看不清,所以……
先默讀6、7節(jié),然后四人一組討論用多種方法來補充完整句子。
所以選擇第三天四更出發(fā)。
所以把船靠近曹軍水寨。
所以叫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所以曹軍才不派兵出來。
4.顯然,大霧彌漫這一氣候的變化正是借箭成功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也是諸葛亮選擇第三天四更時分出發(fā)的原因。
。1)諸葛亮是什么時候決定這一時間出發(fā)的?(三天前立軍令狀時。)為什么?
(2)早在三天前,諸葛亮就預測到三天后有一場漫天大霧,這要歸功于他識天象,了解天氣變化情況。
板:識天象
。3)齊讀小黑板上第①、④句,體會諸葛亮識天象的神機妙算。
5.正因為江上大霧彌漫,諸葛亮在天還沒亮時,把船靠近曹軍水寨,并怎樣布船?引讀書中有關句子。(船頭超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
(1)看。(顯示出船頭朝西,船尾朝東。)
這樣布船的目的是什么?(準備受箭)
(2)引讀,可這樣布船,船隊離曹太近了,魯肅不禁吃驚他說:(引)“……”,可諸葛亮卻笑著說:(引)“……”。
六、學習“知曹操”
1.這是諸葛亮的預料,事實又是怎樣的呢?引讀——(曹操在營寨里……箭好像下雨一樣。)
2.“虛實”是指什么?
“虛”與“實”是一對反義詞,“虛實”表示內部的實際情況。
文中指哪一方面看不清哪一方的虛實?
用“~~~”劃出諸葛亮一方的內部實際情況。
“20只船……排在船上的兩邊。”(第四節(jié))
3.這樣少的兵士,船上又沒有什么武器,曹操絲毫不用害怕,可他為什么不敢派兵?口頭完成填空。
出示:
曹操之所以不敢輕易出動,是因為(江上大霧彌漫,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師: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別人還也許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是絕不會派兵的,因為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
4.現(xiàn)在你們看事實與諸葛亮的預料又一一相符,這就可用上剛才我們學的一個詞?(果然)請根據(jù)這一內容用“果然”造句。
5.諸葛亮能預料得如此之準,就是因為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板:知曹操性
6.這時曹操是怎么做的,諸葛亮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一人讀曹操的句子,大家齊讀諸葛亮的句子,配合讀第8節(jié)。
7.看示意圖2:船頭朝東,船尾朝西。
師:這時諸葛亮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這是為什么?(一邊受滿了箭,讓另一邊再來受箭。)
這不禁使我們想到諸葛亮向魯肅借草船時說:“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來……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
現(xiàn)在你能說說這個“妙”,妙在何處嗎?
排在兩邊的草把,更利于多受些箭,用青布幔子遮著,讓敵人看不清虛實……
六、學習“曉地利”
1.過渡:當曹軍一萬多個弩手,一齊朝草船上射箭,箭好像下雨一般時,諸葛亮和魯肅正在船中飲酒取樂。因為諸葛亮這樣說——(引)小黑板上第6 句。
2.天亮了,諸葛亮的船隊是怎么回去的呢?默讀第9節(jié),找出一個詞來概括。板:順風順水
3.第三次出示圖片投影1。
。1)根據(jù)“順風順水”這個詞再次默讀第9節(jié),想想水往哪個方向流,當時的風向又是怎樣的?(請學生在示意圖上用箭頭表示。)→
(2)師介紹:長江江水正是由西向東流,正是趁著順風順水的時刻,二十條船像飛一樣放回二十多里,曹操追也來不及了。
。3)諸葛亮能利用順風順水的條件是巧合嗎?
這表現(xiàn)了諸葛亮知曉地理的優(yōu)勢,并能利用它。
板:曉地利
4.齊讀第9節(jié)。
八、學習第四段
1.學習了借箭經過,我們看到諸葛亮他知周瑜心、知魯肅人,知曹操性,可算是知人心;他預料四更時刻大霧彌漫,應稱是識天象;他更會利用順風順水應贊為曉地利,從這三方面看,諸葛亮其無傀為“神機妙算”,難怪周瑜最后也自嘆不如。
2.齊讀第四段。
九、復習復述
你能不能以“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啊”為中心句把二—四段進行簡要復述?四人一組討論準備。
。、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知道了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知人心、識天象、曉地利,按事物的規(guī)律辦事,他的神機妙算也就表現(xiàn)于此。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分組朗讀)思考概括各段段意
1、(1-2)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以3天內造好0萬枝箭的命令,企圖暗算諸葛亮。諸葛亮胸有成竹地接受了命令。
2、(3-5)周瑜派魯肅了解諸葛亮造箭的情況,還給諸葛亮設置造箭的障礙;諸葛亮請魯肅幫忙,暗暗作好借箭的準備。
3、(6-9)諸葛亮善于識別天象,正確估計曹操的行動,利用大霧的掩護,巧妙地想曹操“借”了10萬枝箭。
4、(10)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的暗算落空。周瑜不得不嘆服諸葛亮的才干,自嘆不如諸葛亮。
二、分角色朗讀全文,思考
1.全文用什么形式來到劃人物的性格?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周瑜是個怎樣的人?而諸葛亮呢?
2.引導歸納中心,理解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
有膽有識,神機妙算。
三、完成課后練習
《草船借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邊默讀邊思考理解課文內容。
2、能夠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3、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以及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知道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才智超群的人。
4、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從而體會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才智超群的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7課,一起讀課題。
2、昨天,我們初讀課文了,還記得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出示投影1:
課文先寫了________
接著寫了_________
重點寫了_________最后寫了________。
瀏覽課文回憶?磥沓踝x課文讀得不錯,我還想考考你們
3、初讀課文以后諸葛亮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們說得挺好的,不過課文只用了一個詞就概括了你們說的內容。哪個詞?找找--(板書:神機妙算)
4、還記得我們上節(jié)課的思考作業(yè)嗎?
二、要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學習才能深入。默讀課文,用心想,這篇課文哪個問題最有研究價值?
1、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神機妙算最有研究價值,那提出了問題到哪里找答案?
2、投影--下面就請大家找出文章中能充分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地方讀書體會,讀懂的地方用!作標記,不懂的地方用?作標記。
3、匯報交流你們的讀書收獲吧
(1)
圍繞神機妙算先說說在閱讀中產生的`問題?
。2)
圍繞神機妙算談談讀書的收獲吧!
。3)*大霧漫天--這是場什么樣的霧?這么大的霧怎么讀出來呀?
*諸葛亮早就算定三天之后必有這場大霧漫天,你說神不神?妙不妙?這就是神機妙算。
*難怪周瑜長嘆一聲
出示投影2:
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看到諸葛亮如此神機妙算,周瑜是自嘆不如!
。ǎ矗┰俸颓懊娴膬热萋(lián)系起來,更能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再讀書思考。
*諸葛亮幾次說話,會是(
。┱f?能想象出來嗎?真好,要把這種語氣讀出來。
*找三人分角色讀。
*去掉提示語,2人組練讀,小組展示。
早有安排,早有謀劃,所以才胸有成竹地立下軍令狀。這就是超人的智慧,驚人的才干,這就是神機妙算。
難怪周瑜長嘆一聲,……
。5)前后聯(lián)系的方法繼續(xù)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再讀7、8自然段。
*在這篇文章中前后有11處諸葛亮說話,只有這一處與眾不同,發(fā)現(xiàn)了嗎?你能想象出這是諸葛亮在笑誰嗎?
*曹操,笑他什么?--笑曹操的多疑和猜忌。
還在笑誰?--周瑜,笑他什么?笑周郎嫉妒賢能,氣量狹小。
再讀:
*諸葛亮早就算定曹操不敢派兵;早就算定曹兵會放箭如雨;這就是神機妙算。
*難怪周瑜會長嘆一聲--發(fā)現(xiàn)自己的智慧才能遠遠不如諸葛亮,
。6)
繼續(xù)研究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順風順水--圖示說明
看圖示,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滾滾長江東逝水--長江水水流方向向東,風向向東--了解風向和水流方向,因此船受箭歸來才會順風順水。這就是神機妙算。
諸葛亮早就算定天亮之前定能如期交箭;早就算定周瑜會敗在他手下-。難怪周瑜長嘆一聲……
2、隨著研究的才步步深入,我們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那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足智多謀,智慧過人,他的本事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地上長出來的?那是怎么來的?想知道嗎?真想知道嗎?--〈諸葛亮全傳〉、三國演義46回。
板書設計:7、草船借箭
大霧漫天
神機妙算
放箭如雨
順風順水
《草船借箭》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薄⒂懻、理解課文二、三、四段主要內容。
。、體會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场⑦M一步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三、教具準備:
小黑板一塊,吹塑紙小船數(shù)只。
四、教學時間:
。闭n時
五、教學內容:
學習二、三、四段。
六、教學過程:
。、通過上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看到諸葛亮面對周瑜的蓄意謀害和步步緊逼,是顧全大局,胸有成竹地接受了任務。周瑜以為諸葛亮了上自己的當,以為自己是十拿九穩(wěn)地占了上風,非常高興。諸葛亮怎么完成任務呢?下面我們進一步學習。當諸葛亮接受任務后,周瑜、諸葛亮各是怎樣做的?(默讀3─5節(jié)后答)
。、你從中看出什么?是怎么看出來的?
備用:
、僦転槭裁捶愿啦唤o諸葛亮準備造箭用的材料?
、谥T葛亮怎么敢找魯肅幫忙?
周瑜:想害諸葛亮,從“造”的方面卡,對諸葛亮的打算一無所知,連聽了匯報也不明白。
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知道魯肅不會泄密,做好了防范工作,做的借箭準備。(識人心)
。、周瑜不知道諸葛亮怎么辦,諸葛亮卻在充分準備之后,穩(wěn)扎穩(wěn)打地開始行動了。(自由讀6─9節(jié))看看諸葛亮是怎么指揮軍士們利用草船借箭的。讀書要求:
、儆谩埃撸摺卑殉霭l(fā)時間、二十只船怎么受箭,怎么返回的語句勾出。
、诟鶕(jù)課文內容,把借箭經過向同桌講一講,注意用上書中的重點詞句。
。础⒄埻瑢W上臺,用小船演示,講述草船借箭的經過。(出示小黑板:長江方位圖)
。、諸葛亮為什么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怎么那么巧?
──也用“__”勾有關句。(知天文)巧借天時
。、他還作了哪些安排保證借箭成功?
──①擂 ②船
7、為什么叫士兵擂鼓吶喊? ──造成進攻假象,逼使曹軍放箭。
8、為什么先叫船頭朝西,后來又叫朝東,還要“一”字兒排開?
──便于受箭,便于返回,走一步算一步,深謀遠慮,善于分析和利用自然條件,叫巧借地理。(曉地理)
。埂槭裁凑{轉船頭后,書上要說是“逼近”?
──①已驚動曹軍,冒著危險;
、谑共苘娬`以為是真的進攻;
③表現(xiàn)諸葛亮料事如神,膽識過人。
。保啊⒖床鍒D,空中大霧迷漫,船外箭雨紛紛,諸葛亮卻手搖鵝毛扇,正在飲酒取樂。請用“~~~”勾出他這時說的話。抽讀。他為什么笑首說“只管飲酒取樂”?抽讀。你為什么這樣讀?齊讀。
。保、曹操出兵沒有?他怎么做的?──正中下懷
。保、曹操是怎么知道上當?shù)?引讀“諸葛亮吩咐……!彼麨槭裁础胺愿馈?
──①嘲諷、動搖軍心;
、谥雷汾s不上;(抓“順風順水”扣“船頭朝東”)
、塾欣谕怀銎洳鸥。
13、草船借箭的結果怎樣?
──三天借箭十多萬。(結果)
小結:一切都在諸葛亮的預料之中,一切都按諸葛亮的.安排進行。他真是料事如神!
。保、諸葛亮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用為蜀、吳聯(lián)軍主帥的周瑜本應非常滿意,他卻長嘆一聲,導讀。他為什么要長嘆?
。保、“神機妙算”什么意思?帶有什么感情色彩?由周瑜的口中說出來,對他來說是多么痛苦,這口氣怎么咽得下去但又不得不服輸。再讀這一句,體會周瑜的心情。
小結:兩人斗智,至此勝負分明。
。保、現(xiàn)在回顧全文,哪些地方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
──①三天有大霧;②魯肅會幫忙;③二十只船夠;④船頭東西擺;⑤士兵擂鼓喊;⑥只管飲酒樂;⑦出發(fā)、返回妙。
。保贰ⅰ安荽杓笔菍懼T葛亮從曹操那里智取了十多萬枝箭,為什么課題卻命“借”?
──①還擊;②還因為在借箭的整個過程中,諸葛亮巧妙地借天時、借地利、借對人的了解,巧妙地安排,從強敵手中智取十多萬枝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粉碎了周瑜想陷害自己的陰謀,打擊了曹的實力與士氣,為聯(lián)合抗曹做出了貢獻,命“借”就有利于表現(xiàn)他的才干。
。保、就從這個“借”字,你體會到作者什么感情?你對諸葛亮什么感情?贊揚什么?
。保、回顧板書(連線) ──蜀吳聯(lián)軍本當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氣量狹小,生了妒忌之心。因為他妒忌諸葛亮的才干,就借口兩軍交戰(zhàn)需要用箭,用十天造箭十萬的詭計來暗算諸葛亮,而諸葛亮“挺有才干”,他神機妙算,結果成功地只用三天就借箭十多萬,迫使周瑜仰天長嘆,低頭認輸。這,就是“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我們讀記敘事情發(fā)展的文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清,能幫助我們理解課文,這是理解課文的一個重要方法;寫類似的文章,也要注意寫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使別人看得明白。
《草船借箭》教案 篇4
一、素質教育目標
、逯R教學點
1、學會本課的五個生字。掌握商議、都督、委托、水寨、輕易、支援、甘受懲罰、大霧滿天、飲酒取樂、神機妙算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肚量、有膽略,更重要的是有創(chuàng)新精神。
、婺芰τ柧汓c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㈢德育滲透點
1、感悟祖國燦爛文化的民族底蘊,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創(chuàng)新意識。
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
、杳烙凉B透點
體會古典故事的民族文化美。
二、學法引導
、褰處熃谭ǎ赫勗挿,演示法,導讀法。
㈡學生學法: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㈠重點: 了解草船借箭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發(fā)展過程。
、骐y點: 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事情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他的創(chuàng)新精神。
、缃鉀Q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實物投影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褰處熁顒釉O計
1、從問題入手,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交代時代背景,便于學生的理解。
2、啟發(fā)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文章的前因后果。
㈡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課文,并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并帶著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劃詞劃句,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弄懂弄通課文的內容。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鍖胄抡n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來學一篇根據(jù)《三國演義》的有關章節(jié)改寫的故事。(出示課題后齊讀)
2、簡介背景:東漢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劉備、孫權各據(jù)一方。曹操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lián)合起來抵抗曹操。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zhàn),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lián)合抗曹的時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戰(zhàn)之前發(fā)生的。
3、從《草船借箭》這個課題中,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你還想知道什么?
如:怎樣借?為什么能借到?
4、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2)講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來為難諸葛亮,諸葛亮接受了這個任務,并保證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講周瑜不給造箭材料,進一步陷害諸葛亮。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準備。
第三段(6~9)講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10)講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神機妙算,自嘆不如。
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來刁難諸葛亮,諸葛亮因借箭而顯示才干。通過學習,同學們對課文內容基本把握了。請大家以箭來總結段意。
第一段,寫周瑜讓諸葛亮造箭;
第二段,寫諸葛亮準備造箭;
第三段,寫諸葛亮借箭;
第四段,寫諸葛亮借箭成功。
學生歸納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機指出: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果的順序寫的。
二、學習第一段。
師:初讀了課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想設計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對白。我讀提示語,一、二組讀周瑜的話,三、四組讀諸葛亮的話。想一想:從對話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諸葛亮分別是個什么樣的人?
(師生讀書)
師:這一段對話的提示語太單調,怎么總是周瑜問,周瑜說呢?我們學過的提示語中,常常有恰當?shù)孛鑼懻f話人的動作、神態(tài)等的語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譯過來的,古人寫文章用提示語一般很簡潔,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們接下去就來通過人物對話的朗讀和揣摩,給文中提示語加一個確切的表示人物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詞語,再讀讀這句話,更深地體會人物的個性特征.
(學生默讀、思考)
討論交流,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生:我給第一句加假惺惺,因為一個大都督怎么會不知道水上交戰(zhàn)用弓箭最好?他這是裝的。(讀)
生:我認為加明知故問好(讀周瑜明知故問地說)。
師:詞用得好。但這兒問和說有重復之嫌。請再讀讀,改一改,把句子讀好。
生:周瑜明知故問: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zhàn)。水上交戰(zhàn),用什么兵器最好?
生:我給周瑜第二句話前加狡猾地一詞。諸葛亮是一個文人,一個客人,他沒有兵工廠,怎么造十萬枝箭?分明想害他。
生:我說這是狡黠。(笑)
師:剛才,大家從周瑜的語言中體會出他的險惡用心,由此加深了對人物的了解,真棒極了。接下去,把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認真讀讀,仔細想想,從中挑選出你認為有必要的,補充提示語,并說說理由。
(生稍作準備,繼續(xù)討論)
生:我認為軍情緊急,可開不得玩笑一句前可以加高興。因為周瑜看到諸葛亮上當了,心中非常高興。
生:周瑜雖然高興,但又要忍著,裝模作樣。所以,我添上心中暗喜,嘴上卻說。
師:好啊,從語言交流中體會到人物內心復雜的變化了。
生:諸葛亮愿立軍令狀之前,應加上很有把握。
師:意思對了,若用上一個成語就好了。
生:胸有成竹。
師:請你把諸葛亮的話讀一讀,讀出他胸有成竹的語氣。
(生讀)還有哪句話也表現(xiàn)出他胸有成竹?我們一起讀。
小結:這一段的語言交鋒,句句緊扣,可畫出兩個人鮮明的性格特點。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表現(xiàn)了他心胸狹窄,兇狠狡詐。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為重,從容鎮(zhèn)定,胸有成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十課《草船借箭》。(出示課件題目)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了解了課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結果是(周瑜長嘆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結果截然不同,是諸葛亮的什么(板書:神機妙算)使周瑜自嘆不如的。
神機妙算什么意思?(課件出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哪里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老師建議大家用線劃出寫諸葛亮究競算到了什么的句子。聽明白了嗎?
二、學習課文。
、逯T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生默讀課文,思考。
請同學們分組研究這個問題。
建議每個小組中的人員分好工:先是一人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想課文中哪些材料與解決這個問題有關;讀完課文后互相交流、討論,一人準備匯報,其余同學準備補充。
(學生讀文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引導)
討論交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這時候大霧滿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預測準確。正因為大霧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輕易出動只叫一手射箭,諸葛亮借箭的妙計才得以實施。
⑴會不會是湊巧趕上大霧滿天呢?聯(lián)系上文說說。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此句,要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在讀中悟到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⑵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羅嗦!前兩天不是沒動靜嘛,沒動靜有什么可寫的?完全可以寫成這樣嘛: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這樣寫既清楚又簡練,多好!改不改?為什么?(組織學生議論。)
小結:只有這樣寫,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這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2、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把船只用繩索連接起來,一字兒擺開,既便于統(tǒng)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檔,使受箭面積大。)
3、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軍事擂鼓吶喊,既造聲勢,又提示射箭方向。)
4、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這是話中有話、話后有話呀!你能把諸葛亮沒說出來的話說出來嗎?(小組討論后組織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提示: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一手朝我們射箭;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一手朝我們射箭,箭一定會像下雨一樣;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一手朝我們射箭,這10萬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們真是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課文為什么把這些話寫出來呢?
小結:如此談笑風生,鎮(zhèn)定自若。為什么?因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謹慎,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出動,只叫一手朝他們射箭。這樣寫,不僅使課文含蓄,而且給讀者以思考回味的余地。
6、諸葛亮算得準不準呢?從那里可以看出來?
出示: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一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一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一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
引導學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氣的原因,只叫弓琴手射箭而不派兵進攻,正中諸葛亮的下懷,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7、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為什么?兩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體平衡,
可見,諸葛亮方方面面考慮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們說諸葛亮神不神?(生齊答:神。)妙不妙?(生齊答:妙。)
8、什么時候曹操才知道上當了?出示: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駛出二十多里,要追也來不及了。
看來諸葛亮也早已算準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難怪周瑜長嘆一聲,說:(生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娉鍪居懻摚耗敲,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諸葛亮呢?
(提示后討論交流)
生:我覺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諸葛亮,因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諸葛亮,周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而諸葛亮寬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生:諸葛亮考慮問題的能力、觀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勝過周瑜。
教師提示:根本區(qū)別在于,提到箭,周瑜想到得失什么,諸葛亮想到的是什么?由此你覺得兩個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創(chuàng)造性思維)
㈢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①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利用有霧的天氣,其借箭的妙計才能實施。②利用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大霧滿天,曹操看不清虛實,不敢輕易出兵,只得放箭。③考慮周全,安排巧妙,諸葛亮用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
2、請同學們自己組織語言,要求用四個字來概括諸葛亮的才干。
足智多謀 智慧超群 精明能干 知識淵博 神機妙算
題目草船借箭,箭是借來的嗎?題目說草船借箭合適嗎?
課題《草船借箭》說借合適嗎?是借的嗎?為什么?
出示后人借這件事贊美諸葛亮的一首小詩:
一夜?jié)忪F滿長江,
遠近難分水渺茫。
驟雨飛蝗來戰(zhàn)艦,
孔明今日伏周郎。
這首詩是后人用來贊揚諸葛亮的智慧的。引導學生齊讀、背誦;同時指出:這首小詩精煉地概括了草船借箭的經過,其中的驟雨飛蝗用來比喻曹軍射來那么多的箭。要求學生課后把這首詩抄下來,背熟。
四、課外延伸。
1、你還知道《三國演義》的那些歷史故事?交流。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三國演義》。
《草船借箭》教案 篇5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據(jù)我國著名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jié)改變的。課文寫周瑜由于嫉妒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計想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xiàn)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學情分析:課文寫了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周瑜不得不為之嘆服,稱諸葛亮“神機妙算”。教學時,教師就引導學生圍繞“神機妙算”這個詞展開教學。教學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fā)展的語文綜合素質。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自主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體現(xiàn)在知天文、動地理、識人心、巧安排。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周瑜與諸葛亮對話時的言語態(tài)度的特點。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要求學生熟讀課文,能簡要復述課文內容。
一、激趣導入,解題質疑。
1、我們國家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我國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你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它們的主人公分別是誰?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學習著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草船借箭(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或想法嗎?(學生質疑,對于學生提的有價值的問題請學生書寫在黑板上。如:(1)誰用草船向誰借箭?(2)為什么要借箭?(3)怎樣借箭?)
二、自由閱讀,相互討論。
1、學生帶著問題自由閱讀,提出閱讀要求。
(1)做到“四不”:不錯字,不多字,不少字,不讀破格句。
(2)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3)讀到有疑問的地方多讀幾遍。
2、四人小組交流剛才所提的問題,對于無法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小組所提的問題。
三、讀課文,講故事。
學生再讀課文,做到能簡單的講述這個故事。(意在使學生弄懂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學目的:進一步熟讀課文,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一、快速閱讀課文,找出關鍵的詞語。
通過上節(jié)課的研究學習,你認為課文中的哪個詞語最有研究價值?(神機妙算)
二、精讀課文,理解神機妙算。
1、要求學生劃出能表現(xiàn)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
2、討論交流。
出示“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小黑板)
(1)這場大霧,諸葛亮和魯肅都看到了,請大家體會體會,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會是怎樣的心情?(吃驚)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暗自高興,因為這場大霧是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2)你從哪里看出這場大霧是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許是湊巧碰上的呢?(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出示“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時候,諸葛亮秘密把魯肅請到船里!(學生自由讀,在讀中體會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3)老師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羅嗦,前幾天不是沒有動靜嗎?沒動靜有什么好寫,完全可以改成這樣: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的把魯肅請到船里。這樣寫即清楚有簡練。行嗎?好嗎?為什么?(組織討論,體會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神機妙算。)
(4)怪不得周瑜長嘆道:“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我比不過他!
懂地理、巧安排
(1)劃出諸葛亮的借箭的路線圖,并上黑板來擺一擺,說說理由。
出示“天還沒有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出示“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頭,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受箭!
(2)討論諸葛亮為什么要先船頭朝西,船尾朝東,再船頭朝東,船尾朝西。(讀句子,體會諸葛亮的.考慮周密,算準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三、進一步體會人物的特征。
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而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干,想設計陷害他。課文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對白,老師讀提示語,一、二組同學讀周瑜的話,三、四組同學讀諸葛亮的話,體會一下從他們的對話中你還可以看出諸葛亮和周瑜分別是個怎樣的人。(讀后討論)
四、總結全文。
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料事如神、寬宏大度、謙虛禮讓的大將風度。使得氣量狹窄、妒才忌能、才氣輸諸葛亮一籌的周瑜不得不嘆服。(出示;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教案 篇6
【指導思想】
其一,導讀即教師引導指路,學生閱讀為主。教師的談話、講授、板書等均應著眼于更好地“導”著學生去“讀”,使其盡可能地“自求得之”。
其二,導讀必須定向。導向何方?導致學生達到何種程度的聽說讀寫學習能力?這至關重要。因此,導讀須在教學目標 (目的、要求)相當明確具體的情況下進行。
其三,教者“導”的思路應與學生“學”的思路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導讀教學過程 既體現(xiàn)學生學為主體,又不失教師主導作用。
其四,閱讀教學中的字詞教學,是跨閱讀教學和識字教學兩個范疇的內容,在導讀過程中應遵循閱讀理解和識字教學的規(guī)律靈活處理。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按大綱和教材要求掌握本課一、二類生字、新字;能結合課文,說明關鍵性詞語的意思;能運用“妒忌”、“必然”、“虛實”、“私自”造句。
2.學生能簡要復述這個故事;能在老師的啟發(fā)下正確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學生能口頭回答課后習題1中三個問題;能分清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培養(yǎng)由表及里的邏輯思維能力。
4.學生能理解“妒忌”的危害,知道對比自己強的人,只應虛心學習,努力趕超,而不應妒忌;能聯(lián)系實際,為諸葛亮的杰出才能和寬廣胸懷所感動,并產生崇敬、向往的感情。
二、主要教法
課題導讀;復述導讀;問題導讀;談話法。
課前預習要求:1.讀通課文,說出課文大意。2.能熟練讀出一、二類生字及其在課文中的組詞。3.聯(lián)系課文結合解釋詞語:妒忌、甘受懲罰、推卻、吶喊。
第一課時
本課時教學目標 :了解故事背景和課文大意。能簡要復述故事的起因和開始部分(借船)。理解“妒忌”、“推卻”、“軍令狀”、“甘受懲罰”、“自有妙用”等關鍵性詞語。滲透總目標4和1的內容。
教學過程 要點:
1.抽查字詞預習情況。著重該課時目標中所列詞語和少數(shù)重要的二類生字詞的認讀。
2.導入 :引導回憶第九冊中《赤壁之戰(zhàn)》的時代背景及其中周瑜這個人物;聯(lián)系講授本課背景(見小黑板板書設計 );引出并板書新課課題。
3.引導就課題質疑:見此課題,可能或應該想到些什么問題?(見板書設計 )
4.帶著上述問題聽讀(或自讀)課文。著重考慮“為什么借箭”這個問題;經過和結果如答不理想,作存疑處理。
5.反饋課文大意后,著重以問題導讀,弄清“為什么借箭”的問題。
教師引導看課后習題1(1)(2),聯(lián)系課文開頭一段,默讀、思考、圈劃,然后展開討論。在反饋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由表及里地認識借箭的真正原因,注意抓住關鍵性詞語理解。這一教學過程 ,教師要給學生較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和討論。
6.引導運用板書提示,默讀課文,每人自練復述故事起因,教師巡視,輔導后進生。反饋。
7.請學生找出“諸葛亮為借箭所做準備工作”這一內容所涉及的課文段落,并用一個詞語概括主要意思(借船)。再引導學生讀書,弄清借船方式(秘密)、數(shù)量、其它要求。
8.復述“借船”這一部分內容。練習方式:個別學生示范與群體操練相結合。
9.小結:以承上啟下式終結該課時。課外作業(yè) :練習復述故事;給課文試分段。
板書設計 :
△小黑板板書設計 :
東漢末年三國狀況:
第二課時
本課時目標:學生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復述故事中“借箭”和“結果”的主要內容。在教師啟發(fā)下,學生能正確地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更清楚地把握全文。滲透總目標4和1的內容。
教學過程 要點:
1.引導學生說一說一類生字字形記憶及書寫時須注意之點,如“忌”(上聲下形),“督”(字形上寬下窄)等。當堂練習難寫易錯的幾個字3~4遍,組詞寫一遍。
2.以上課時“就課題質疑”中已解決的問題“起因”與“借船”導入 新課。
3.以復述為手段,重點引導讀懂“借箭”這部分課文。
。1)找出這部分課文的起訖處(6~9自然段)。提出讀的要求:看誰能以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內容的方式,復述這部分內容。引導督促每個學生認真看懂課文后再練習復述。組織交流。教師巡視輔導。
。2)教師根據(jù)復述反饋情況,引導學生更準確地掌握各自然段要點(用談話法)。注意理解關鍵性詞語“虛實”、“順風順水”等。引導看課文插圖,在課文中用~畫出與圖意相應的語句;討論:這幅圖著重表現(xiàn)了什么意思?
。3)根據(jù)板書,再次自讀課文,練習復述,(鞏固性練習)中、優(yōu)兩位學生反饋復述,組織評議。
4.默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討論“草船借箭的結果”。(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理解:課文結尾與開頭有無聯(lián)系?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
5.引導學生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啟發(fā)性問題:(1)課文寫了幾件事?我們該按怎樣的思路(順序)給課文分段?(2)我們以前學過的分段技中,比較適合這課分段的是什么?(先找出事情的經過部分,再看事情經過可分幾段)。學生分段,寫段意,交流。反饋。
6.結合分段及段意概括,練習簡要復述整個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上講臺復述。
7.引導學生小結,簡要復述課文故事的方法,預告下節(jié)課內容:評論周瑜和諸葛亮這兩個人。請學生給這兩個人分別寫一段評語,就如老師給學生下評語(課外作業(yè) )。
第三課時
本課時目標:做口頭筆頭練習,著重完成書面造句。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能正確評價周瑜、諸葛亮這兩個人物,以完成總目標4的內容。
教學過程 要點:
1.出示書面造句詞語,先進一步引導準確理解詞義、運用范圍,后完成書面造句。教師巡回,搜集“妒忌”一詞的好造句備用。
2.以這些問題引出對諸葛亮的評價:
。1)諸葛亮約魯肅上船取箭,為什么只管飲酒取樂?(杰出才干:準確預計天氣和曹軍反應)(2)諸葛亮會不會不知道周瑜是故意刁難或陷害他?既然知道,諸葛亮為什么不氣憤、不與周瑜論爭?(胸懷寬廣,以大局為重)請學生修改給諸葛亮下的評語。
3.請學生說說對周瑜的評價。教師相機引起討論:妒忌的害處?
。1)從東漢末年的三國形勢來看,瑜妒忌亮的才干有何危害?(削弱蜀、吳聯(lián)合抗曹的力量,與己有害)。(2)推論一般:如我們對學習等方面比自己強的人采取妒忌的態(tài)度會怎樣?因此我們應當怎樣做才對?最后拿學生有關“妒忌”的造句,聯(lián)系實際進行教育。
4.布置本周內完成的小作文練習,略加指導:(1)我曾經妒忌他(她)……(記敘文);(2)妒忌——無能的表現(xiàn)(讀《草船借箭》的感想)。任選一題。
5.啟發(fā)、教育、鼓勵性結尾,終結該課。
《草船借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本課的情節(jié),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認識學習以記事為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fā)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并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學習本課“妒、督、魯”等ll個生字,以及妒忌、商議、推卻、探聽等8個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4.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來學一篇根據(jù)《三國演義》的有關章節(jié)改寫的故事。(出示課題后齊讀)
2、簡介背景:東漢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劉備、孫權各據(jù)一方。曹操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lián)合起來抵抗曹操。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zhàn),“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lián)合抗曹的時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戰(zhàn)之前發(fā)生的。
3、從《草船借箭》這個課題中,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你還想知道什么?
如:怎樣借?為什么能借到?
4、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2)講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來為難諸葛亮,諸葛亮接受了這個任務,并保證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講周瑜不給造箭材料,進一步陷害諸葛亮。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準備。
第三段(6~9)講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10)講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神機妙算,自嘆不如。
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來刁難諸葛亮,諸葛亮因借箭而顯示才干。通過學習,同學們對課文內容基本把握了。請大家以“箭”來總結段意。
第一段,寫周瑜讓諸葛亮造箭;
第二段,寫諸葛亮準備造箭;
第三段,寫諸葛亮借箭;
第四段,寫諸葛亮借箭成功。
學生歸納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機指出: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發(fā)展、**、結果”的順序寫的。
二、學習第一段。
師:初讀了課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想設計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對白。我讀提示語,一、二組讀周瑜的話,三、四組讀諸葛亮的話。想一想:從對話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諸葛亮分別是個什么樣的人?
。◣熒x書)
師:這一段對話的提示語太單調,怎么總是“周瑜問,周瑜說”呢? 我們學過的提示語中,常常有恰當?shù)孛鑼懻f話人的動作、神態(tài)等的語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譯過來的,古人寫文章用提示語一般很簡潔,“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們接下去就來通過人物對話的朗讀和揣摩,給文中提示語加一個確切的表示人物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詞語,再讀讀這句話,更深地體會人物的個性特征.
。▽W生默讀、思考)
討論交流,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生:我給第一句加“假惺惺”,因為一個大都督怎么會不知道水上交戰(zhàn)用弓箭最好?他這是裝的。(讀)
生:我認為加“明知故問”好(讀“周瑜明知故問地說”)。
師:詞用得好。但這兒“問”和“說”有重復之嫌。請再讀讀,改一改,把句子讀好。
生:周瑜明知故問:“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zhàn)。水上交戰(zhàn),用什么兵器最好?”
生:我給周瑜第二句話前加“狡猾地”一詞。諸葛亮是一個文人,一個客人,他沒有兵工廠,怎么造十萬枝箭?分明想害他。
生:我說這是“狡黠”。(笑)
師:剛才,大家從周瑜的語言中體會出他的險惡用心,由此加深了對人物的了解,真棒極了。接下去,把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認真讀讀,仔細想想,從中挑選出你認為有必要的,補充提示語,并說說理由。
(生稍作準備,繼續(xù)討論)
生:我認為“軍情緊急,可開不得玩笑”一句前可以加“高興”。因為周瑜看到諸葛亮上當了,心中非常高興。
生:周瑜雖然高興,但又要忍著,裝模作樣。所以,我添上“心中暗喜,嘴上卻說”。
師:好啊,從語言交流中體會到人物內心復雜的變化了。
生:諸葛亮愿立軍令狀之前,應加上“很有把握”。
師:意思對了,若用上一個成語就好了。
生:胸有成竹。
師:請你把諸葛亮的話讀一讀,讀出他胸有成竹的語氣。
。ㄉx)還有哪句話也表現(xiàn)出他胸有成竹?我們一起讀。
小結:這一段的語言交鋒,句句緊扣,可畫出兩個人鮮明的性格特點。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表現(xiàn)了他心胸狹窄,兇狠狡詐。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為重,從容鎮(zhèn)定,胸有成竹。
板書設計
周瑜讓諸葛亮造箭
諸葛亮準備造箭
14 草船借箭
諸葛亮借箭
諸葛亮借箭成功
《草船借箭》教案 篇8
一、教學內容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國著名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故事發(fā)生在東漢末年,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lián)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zhàn)。課文情節(jié)曲折,故事性強。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想一想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二、教學設計:
學生比較喜歡三國的故事和人物,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采取講學結合,一學為主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加強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水平。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生詞,讀通讀懂課文。
2、了解古代軍事知識:都督、軍令狀、水寨、弓弩等。
3、深刻領會諸葛亮神機妙算在什么地方。
四、教學難點:
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五、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我們十一冊學習過《赤壁之戰(zhàn)》,對于三國的歇后語和成語大家積累了哪些?
同學踴躍發(fā)言教師小結,對于課外積累多的學生鼓掌表揚。
關于三國的歇后語: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東吳招親----陪了夫人又折兵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張飛吃秤砣----鐵了心
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關于三國的成語:
望梅止渴 三顧茅廬 味如雞肋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手不釋卷 老馬識途 木牛流馬
2、 學生分組自學
(1)自學生字生詞,不懂的。教師巡視。
(2)根據(jù)寫事的繼續(xù)問的特點分清課文的順序
立下軍令狀-----巧妙安排-----草船借箭-----如期交箭
。3)認識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深刻領會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諳熟人,二是具有豐富 的天文知識,三是通曉地理。
。4)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3、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大家討論。
。1)《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草船借箭?結果怎樣?
。2)本文人物分析
周瑜:陰險狡猾; 諸葛亮:從容鎮(zhèn)定,胸有成竹;
魯素:忠厚老實;曹操:謹慎多疑。
不喜歡周瑜的原因: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
喜歡諸葛亮的原因:以大局為重,從容鎮(zhèn)定,胸有成竹。
。3)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在于諸葛亮對借箭妙計的通盤考慮和周到的安排
a、諸葛亮算到天氣,知道第三天四更時分一定有大霧,回來時順水順風;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手箭。c、諸葛亮算好了人,知道魯素忠厚老實守信,特地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聰明過人,所以不讓魯素向周瑜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謹慎多疑,看不清虛實不會輕易出兵,因而大張旗鼓,霧夜佯攻曹營。魯素見證了諸葛亮取箭的經過,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4、圖文結合,看出諸葛亮料事如神,足智多謀,博才多學,知己知彼,善于運籌帷幄。是歷史山一位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
5、把本課的內容演一演,同學評價。
6、課外讀一讀《三國演義》中跟本課有關的部分
《草船借箭》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弄清借箭的經過,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能試著評論歷史人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弄清借箭的經過。
教學難點:
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師: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連續(xù)劇《三國演義》,誰知道“三國”指的是哪三國?
生:“三國”指的是魏國、蜀國、吳國。
師:魏、蜀、吳三國并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為什么是三國鼎立?看老師畫圖。(師邊畫邊講)
曹 操
劉 備 聯(lián) 合 孫 權
師:曹操剛打敗劉備,又要進攻孫權。因此,孫劉兩家聯(lián)手要抗擊曹兵。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奉命來東吳幫助作戰(zhàn),遇到大將周瑜。周瑜對諸葛亮是什么態(tài)度呢?誰知道?
生:周瑜妒忌諸葛亮。
師:周瑜讓他幾天之間造多少箭?
生:讓他三天之內造十萬支箭。
師:這可能嗎?
生:不可能。
師:諸葛亮草船借箭(板書課題)挫敗了周瑜的暗算,顯示了他的聰明才智,那么諸葛亮找誰借箭?怎么借箭?結果如何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ㄉ幂^快的速度閱讀全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大意)
三、細讀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師:哪一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
生:第1自然段。
師:周瑜為什么要妒忌諸葛亮?
生:因諸葛亮挺有才干。
師:齊讀這一段,注意“挺”和“很”這兩個詞要讀得語氣重一些。(生齊讀)
師:周瑜是怎樣提出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事的?諸葛亮是怎樣做的?默讀第2自然段。
。ㄖ荑そ韫孪莺χT葛亮,要他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滿口答應,并立下軍令狀。)
師: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為什么很高興?
。ㄋ詾樗年幹\已得逞了。)
師:這部分寫商議軍事,接受任務幾乎全寫的是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除了一處寫周瑜很高興外,沒有再對他倆的神態(tài)、語氣作任何細致的描寫,該怎樣讀才好呢?
(先請生自由讀,發(fā)表意見,再指名分角色讀。)
小結:1、2自然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箭十萬支”陷害諸葛亮,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
2、細讀第3——5自然段。
師:當諸葛亮接受任務后,周瑜、諸葛亮各自是怎么做的?(生默讀思考找到答案,并回答。)
師:你從中看出什么?
生:我看出周瑜是個奸詐、陰險的人。
生:我看出諸葛亮胸有成竹。
師:回答得很好,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生:從他們的語言和做法看出來的。
(指名分角爭讀3、4自然段,注意讀出感情)
3、默讀6—9自然段,用“——”劃出出發(fā)時間,草船借箭的有關語句。
師:諸葛亮為什么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行動的目標是什么?經過怎樣?結果怎樣?
請看老師給同學們放“電影”。(師出示電腦動畫,配合錄音范讀,讓學生觀看諸葛亮是怎樣在大霧漫天的環(huán)境中成功地和曹操借箭的經過)
師:借箭成功了嗎?讀出書上有關語句。(生讀出“船兩邊的草把上都插滿了箭”等語句)師:諸葛亮借箭成功主要依靠江面上的大霧,而他選擇這一天行動恰好江面上有大霧,這是巧合嗎?
。ㄉ(lián)系上下文討論出:這一切都是諸葛亮預料到的)
師:從中你對諸葛亮有什么認識?
生:諸葛亮的才智過人,我真佩服他。
生:諸葛亮曉天文、懂地理,我應向他學習!
4、齊讀第10自然段。
師:諸葛亮一共借了多少支箭?
生:十萬多支。
師:這一天恰好是周瑜給他任務期限的第幾天?
生:第3天。
師:周瑜看到諸葛亮完成了任務,他的陰謀失敗,他是怎樣表現(xiàn)的?
生:長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小結:諸葛亮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地借箭十萬,挫敗了周瑜的陰謀。
四、布置作業(yè):
1、理清文章層次,給課文分段。
2、準備復述“草船借箭”的故事。
附:板書設計
曹 操
劉 備 聯(lián) 合 孫 權
。ㄖT葛亮) (周 瑜)
才 干 妒 忌
因:十天造箭十萬
果:三天借箭十萬
草船借箭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
2、學會11個生字,理解19個詞語的意思。
3、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膽略。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
教學重點: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重點段,認識諸葛亮神機妙算。
教學關鍵:教師善于激發(fā)學生提問題,憑借課文(文字、插圖),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教時 第一教時 時間 課業(yè)內容 2、草船借箭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生字新詞,讀通課文。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3、了解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重點是什么。
教學重、難點 借助課題把握課文的重點
課前準備 小黑板 錄音 投影
教 學 過 程 方法與手段 完成目標(或)設計意圖
環(huán)節(jié) 1、從《草船借箭》這個課題中,我們可以知道什么?2、你還想知道什么?(師生一起梳理問題)3、初讀課文,認真思考上述問題。4、反饋。 帶著問題讀課文,激發(fā)興趣,提高讀書的效率。 通過知道什么,還想象知道什么,把學生帶進課文內容中。
。ㄒ唬﹦(chuàng)設懸念,激發(fā)興趣。
。ǘ┳ァ敖杓弊x文,領悟大意。 1、字詞反饋:指名認讀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把自己認為難寫的字在生字旁書寫一遍)、初步理解字義。2、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把作者安排的材料補充完整。(1)(2)諸葛亮置備了草船,趁著大霧向曹操“借箭”。(3) 出示小黑板出示投影 落實基礎知識理清文章思路
。ㄈ┱n后小結
教時 第二教時 時間 課業(yè)內容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教案】相關文章:
《草船借箭》教案08-27
草船借箭教案03-02
草船借箭 教案12-17
《草船借箭》教案12-16
《草船借箭》教案09-30
《草船借箭》(教案)09-30
草船借箭優(yōu)秀教案02-08
草船借箭的教案范文09-21
草船借箭簡略教案12-16
《草船借箭》教案15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