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拉薩的導游詞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是講解當?shù)氐幕厩闆r,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那么一遍條理清晰的導游詞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拉薩的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拉薩的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這次由我向大家介紹拉薩,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qū)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也是全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薩市、郊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40萬人口。其中市區(qū)面積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萬多,有藏、漢、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拉薩名字的由來,公元7世紀中葉,吐蕃部族首領松贊干布在此創(chuàng)基立業(yè)。公元641年,松贊干布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進藏后建議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廟。于是,人們把最初的寺廟,即現(xiàn)在的大昭寺,命名為“惹薩”,藏語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薩”被譯成了“邏些”,逐步又變成為“拉薩”了。而上千年來,這里曾幾度成為西藏政教活動中心,于是,拉薩成為名副其實的“神圣之地”。
拉薩城風景優(yōu)美,被稱為“藍色歡樂之波”的吉曲河(拉薩河),從白雪皚皚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噴珠吐玉,雪浪飛翻,穿過無數(shù)森林峽谷,田園牧野,全長315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灣匯入雅魯藏布江,形成了藍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觀。拉薩古城就佇立在這條蔚藍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達拉宮高聳云天,街道縱橫,高樓群集,車水馬龍,色彩繽紛。古老與現(xiàn)代,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宗教與世俗,轉經(jīng)筒與電腦,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薩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標東經(jīng)91°06,北緯29°36。在群山環(huán)繞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平均氣溫攝氏8度(華氏43°)左右。全年日照時間約3000小時,比鄰省四川省省會成都市多1800小時,比中國最大的東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時,在全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譽。 其他景點導游詞 拉薩年降雨量約500毫升,集中在7、8、9三個月,夏秋雨季是拉薩最美好舒適的季節(jié),雨水多在夜間降落,形成了"拉薩夜雨"的獨特氣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臨,好雨淅淅瀝瀝從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熱塵埃,使林園街市一片光潔。 各位朋友,到日喀則不可不去薩迦寺,寺中的藝術珍品浩瀚,文物價值極高,因此也被稱為“第二個敦煌”。
大家看,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中間的薩迦盆地,矗立在谷地中央的那座紫紅色的“城堡”就是鼎鼎大名的薩迦寺。它是700年前西藏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有一首民歌這樣唱道: 從本波山鳥瞰, 薩迦好似水晶; 水晶瓶中達姆。 容顏勝過仙女: 莫要鄙視薩迦, 佛閣為其增光…… 其實,薩迦的藏語意為“灰白色的土地”,即當?shù)赝寥赖念伾。薩迦寺分為南寺和北寺,南寺建在平坦的谷地上,北寺建在北面的山坡上。薩迦北寺由貢覺杰布創(chuàng)建于1073年,并由此形成著名薩迦派。我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薩迦派,薩迦派以其主寺薩迦寺而作教派名稱。薩迦派的寺廟圍墻涂有紅、白、黑三色相間的色帶,紅色象征文殊,白色象征觀音,黑色是金剛持菩薩,三色成花,故人稱薩迦教派為“花教”。薩迦派的教義中,最獨特和重要的是“道果法”。其教法有三個程序:一、舍非福!胺歉!奔磯氖隆。一個人時刻勉勵自己行善做好事,不做壞事,來世有望投生在天、阿修羅、人“三善趣”之中。二、斷除我執(zhí)。即悟透人生無常,世間萬物皆由因緣湊和而成,都不是實有的道理,以此把世間的一切看透,斷除任何欲念,解脫痛苦。三、諸法無成。即在修習中防止武斷之見,達到用超乎世俗的見地認識宇宙的境界。薩迦派與其他教派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之一是準許教徒娶妻生子,且該教派的政治權力父子相傳,而宗教權力則叔侄相傳。 薩迦派有五位重要祖師。其第四祖薩班·貢噶堅贊,為13世紀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薩迦格言》是西藏文學名著。
另外,我再向大家介紹一下薩迦寺的歷史概況和著名的`八思巴。吐蕃王朝崩潰后,西藏陷于長達400年的分裂割據(jù)與戰(zhàn)亂動蕩。13世紀初,成吉思汗率蒙古各部落崛起于北方,并逐漸統(tǒng)一了中國。成吉思汗的孫子闊端曾派遣大將多達納布率領蒙古騎士深入西藏。闊端意識到要想統(tǒng)一西藏,必須利用當?shù)刈诮虅萘ΑK私獾疆敃r在后藏的薩迦地方崛起的薩迦派勢力日益強大,薩迦寺的寺主貢噶堅贊(又稱薩迦班智達)在西藏各教派中影響最大,于是便邀請貢噶堅贊前往涼州(現(xiàn)在的甘肅武威)會面。 公元1247年,薩班攜其侄子八思巴到達涼州,代表西藏地方勢力與蒙古王室達成了西藏歸順元朝的條件。至此,西藏地方正式加入了祖國大家庭,成為元朝中央直接管轄的一級行政地方。薩迦派也因此取得了元朝的信任和西藏地區(qū)的領導地位。 貢噶堅贊逝世后,忽必烈又于公元1253年召見八思巴,拜他為帝師。
1260年,忽必烈稱帝,授八思巴為“灌頂國師”,賜玉印,并授命他兼管中央設立的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和藏族地方行政事務的總制院的院務,使他成為元朝中央政權的一名高級官員。1265年,八思巴受命返藏,擴建了薩迦北寺,設立管理地方政權的“本欽”,建立了西藏地方政權薩迦王朝,西藏正式歸入元朝中央政府統(tǒng)轄。公元1269年,八思巴創(chuàng)造了蒙古文字,為此被忽必烈封為“大寶法王”。 如今,北寺已經(jīng)蕩然無存,,一眼望去,北邊那片浩大的廢墟仍有當年的恢弘之勢。 現(xiàn)在我們參觀的是南寺,即現(xiàn)薩迦寺所在,它是1268年由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所建。大家請看,薩迦南寺的樣子十分特別,有兩圈城墻,城墻上有垛口,四角有碉樓,外面還有護城河,城門為“工”字形,整個平面圖是大“回”字套著小“回”字,頗有一點戰(zhàn)爭防御的味道。城墻的顏色除了紫紅色以外,還間有黑、白兩色,這是薩迦教派的重要標志。 其他景點導游詞 現(xiàn)在我們進入的主殿叫“拉康欽姆”,意為大神殿,高ll米,面積5500平方米,宏偉壯麗。
殿中有40根大柱子,其中4根最粗的柱子,要3個人才能合抱。最粗的一根直徑有l(wèi)。5米。每根支柱都有一段傳奇的故事:第一根支柱為忽必烈皇帝柱,名叫“加納色欽嘎瓦”,意思是元朝送的柱子。傳說,當初八思巴在元朝大都任職,元朝皇帝知道他想回薩迦建廟宇,便選了一根直徑達4尺的柱子賜給他,那柱子好是好,就是太大了,無法運往西藏。八思巴惋惜地返回薩迦。誰知當他回到薩迦的時候,那根大柱竟漂浮在寺北的仲曲河上。第二根支柱為野牛柱,名叫“沖布噶瓦”(意為“野牦牛運送的柱子”);第三根支柱為猛虎柱,名叫“達布噶瓦”(意為“公老虎送的柱子”);第四根支柱為滴血柱,名叫“那布查雜噶瓦”(意為“海神送的柱子”),據(jù)傳說海龍王送來時,曾受傷流血于這根柱子上,現(xiàn)在還可見柱子赤色斑斑的血跡。這幾根柱子頂天立地,沒有一點接縫,據(jù)考證來自薩迦縣南邊的陳塘溝谷,屬于喜馬拉雅自然保護區(qū)。
納木錯是喜馬拉雅山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現(xiàn)存的湖濱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場。每當夏初,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后代。 納木錯,是藏語“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薩市以北當雄、班戈兩縣之間。湖南是雄偉壯麗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北側是起伏和緩的藏北高原。湖開狹長,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為1940平方公里。 大約在距今200萬年以前,地殼發(fā)生了一次強烈的運動,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巖層受到擠壓,有的褶皺隆起,成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間盆地。納木錯就是在地殼構造運動陷落的基礎上,又加上冰川活動的影響造成的。早期的納木錯湖面進非常遼闊,湖面海拔比現(xiàn)在低得多。那時氣候相當溫暖濕潤,湖水盈盈,碧波萬頃,就如同一個大海。后來由于地殼不斷隆起,納木錯也跟著不斷上升,加上在距今1萬年以來,高原氣候變是干燥,湖水來源減少,湖面就大大縮小了,湖泊則被抬升到現(xiàn)在的高度,F(xiàn)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
青藏高原的窩爾巴錯,湖面海拔雖達5465米,但窩爾巴錯面積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雖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積達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僅3812米,比納木錯低將近1000米。 納木錯的湖水來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補給,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內陸湖。湖區(qū)降水衡少,日照強烈、水分蒸發(fā)較大。湖水苦咸,不能飲用,是我國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納木錯,又稱騰格里海、騰格里湖。蒙語騰格里,意為“天”,這是因為湖水湛藍明凈如無云的藍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銀濤,倒映于湖中,肅穆、莊嚴,極自然之致。湖中有3個島嶼,東南面是由石灰?guī)r構成的半島,發(fā)育成巖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橋、溶洞等,景色美麗多姿。 由于氣候高寒,冬季湖面結冰很厚,至翌年5月開始融化,融化時裂冰發(fā)出巨響,聲傳數(shù)里,亦為一自然奇景。 納木錯的資源相當豐富,蘊藏著豐富的礦產(chǎn),例如食鹽、堿、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產(chǎn)魚類,細鱗魚和無鱗魚成群結隊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鯉料的裂腹魚和鰍科的條鰍。這些魚和平原地區(qū)的同類魚不一樣,是200萬年以來,由這里原有的魚類,隨著地殼地隆起,適應高原的特殊環(huán)境,逐步變異演化而來的。有些魚還保留著頭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魚一般可長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長到七八公斤甚至幾十公斤。
過去由于藏族沒有吃魚的習慣,湖魚自生自滅,從不怕人,人近湖邊,魚兒紛紛游來。每當夏季,湖中的魚群從湖泊深處游到湖邊灘地、河口產(chǎn)卵時,往往隨手即可抓獲。 納木錯有羅薩、打爾古藏布、查哈蘇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圍是廣闊無垠的湖濱平原,生長著蒿草、臺蘚、火絨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來之前,就把牛羊趕到這里,度過風雪寒冬。
夏天的納木錯最為歡騰喧鬧,野牦牛、巖羊、野兔等野生動物在廣闊的草灘上吃草;無數(shù)候鳥從南方飛來,在島上和湖濱產(chǎn)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魚群時而躍出水面,陽光下銀鱗閃爍;牧人揚鞭躍馬,牛羊涌動如天上飄落的云彩,高亢、悠揚的歌聲在山谷間回響。幽靜安謐的納木錯生機勃勃,意趣盎然。難怪藏族人民要把納木錯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納木錯確實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賜。 今天的導游就到這里了,歡迎大家來拉薩,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拉薩的導游詞 篇2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西藏旅游圣地拉薩是一座具有1320xx年歷史的古城,位于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北岸,海拔3650多米。拉薩市轄七縣一區(qū)。全市總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市區(qū)面積523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近37.3萬,其中市區(qū)人口近13萬,有藏、漢、回等31個民族,藏族人口占87%。
“拉薩”在藏文中為“圣地”或“佛地”之意,長期以來就是西藏政治、經(jīng)濟、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輝煌、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是至高無上政教合一政權的象征。早在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兼并鄰近部落、統(tǒng)一西藏后,就從雅隆遷都邏姿(即今拉薩),建立吐蕃王朝。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薩城進入了新的時代。1960年,國務院正式批準拉薩為地級市,1982年又將其定為國家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拉薩古稱“惹薩”,藏語“山羊”稱“惹”,“土”稱“薩”,相傳公元七世紀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時,這里還是一片荒草沙灘,后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臥塘,寺廟建好后,傳教僧人和前來朝佛的人增多,圍繞大昭寺周圍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為中心的舊城區(qū)雛形。同時松贊干布又在紅山擴建宮室(即今布達拉宮),于是,拉薩河谷平原上宮殿陸續(xù)興建,顯赫中外的高原名城從此形成。“惹薩”也逐漸變成了人們心中的“圣地”,成為當時西藏宗教、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薩是由布達拉宮、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薩河構成的,但西藏人認為,嚴格意義上的“拉薩”應是指大昭寺和圍繞大昭寺而建立起來的八角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角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薩。如今拉薩城東一帶尚保持著古城拉薩的精髓。
以布達拉宮和八角街為中心的拉薩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推龍德慶縣?v目眺望拉薩城,郵電大樓、新聞大樓、拉薩飯店、西藏賓館及各色建筑物星羅棋布,互為參錯,連連綿綿,一片新輝。站在布達拉宮頂上俯瞰拉薩全城,整個拉薩市區(qū)到處是一片片掩映在綠樹中的新式樓房,唯八角街一帶飄揚著經(jīng)幡,蕩漾著桑煙。在這里,密布著頗具民族風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著來自藏區(qū)各地的人們,他們中許多人仍然穿著本民族的傳統(tǒng)服裝,那仿佛從不離手的轉經(jīng)筒和念珠顯然表明佛教實際上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拉薩市現(xiàn)轄城關區(qū)、當雄、堆龍德慶、曲水、墨竹工卡、達孜、尼木和林周縣七縣一區(qū)。拉薩北部當雄全縣和尼木、堆龍德慶、林周、墨竹工卡部分區(qū)鄉(xiāng)屬藏北草原南沿,水草豐美,牧業(yè)興旺,盛產(chǎn)牛羊肉類、酥油和牛絨、羊毛;中部是著名的拉薩河谷,南部屬雅魯藏布江中游,為西藏較好的農(nóng)業(yè)區(qū)之一,盛產(chǎn)青稞、小麥、油菜籽和豆類,“拉薩一號”蠶豆更是飲譽中外的良種。拉薩周圍具有經(jīng)濟價值和醫(yī)療作用的地熱溫泉遍地,堆龍德慶縣的.曲桑溫泉、墨竹工卡縣的德中溫泉享譽整個藏區(qū)。
拉薩市區(qū)地處海拔3650米的河谷沖積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勢由東向西傾斜,氣候屬高原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區(qū),年日照時數(shù)3000小時以上,故有“日光城”美稱。年降水量為200—510毫米,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最高氣溫28℃,最低氣溫零下14℃?諝庀”。瑲鉁氐,日溫差大,冬春干燥,多大風。年無霜期100~120天。
高原古城拉薩以其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鮮的空氣和令人賞心悅目的環(huán)境給八方來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拉薩的水質和大氣非常干凈,是中國污染最少、環(huán)境最好的城市。拉薩地區(qū)的大氣環(huán)境,基本上沒有受到污染,市區(qū)上空大氣中對人體有害的二氧化碳濃度每立方米少于0.1毫克,大大低于國家標準。市中心雖然人口密度較大,因宗教活動形成的煙塵較多,但大氣中的煙塵總含量仍保持在每立方米0.4毫克以下。拉薩河水不存在鉛、鋅、銅等金屬微量元素,沿岸村鎮(zhèn)對河流沒有造成污染。
拉薩的導游詞 篇3
藏語稱“喜噶次”,意為“如意莊園”,位于拉薩以西250多公里的年楚河和雅魯藏布江匯合處,海拔3800米,面積3875平方公里,總人口8.2萬,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和宗教中心。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以藏族為主,有漢、回、蒙古、滿等13個民族。...
西藏那曲導游詞
那曲地區(qū)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北部,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青海省交界,東鄰昌都地區(qū),南接拉薩、林芝、日喀則三地市,西與阿里地區(qū)相連。 那曲地區(qū)下轄那曲、安多、聶榮、比如、嘉黎、巴青、索縣、班戈、申扎、尼瑪?shù)?0個縣,1個雙湖特別...
格爾木導游詞
格爾木市,位于柴達木盆地的南部邊緣,南毗昆侖山脈,是一座新興的工業(yè)交通城市,因建于戈壁灘上而顯得別具一格。格爾木本是蒙古語,意思是河汊多的地方。這里海拔2780米,周圍地勢廣闊而平坦。...
柴達木導游詞
柴達木──神秘多彩的.“聚寶盆”,范圍包括格爾木市柴達木部分,德令哈市、天峻縣、烏蘭縣、都蘭縣、大柴旦行政區(qū),冷湖行政區(qū),茫崖行政區(qū)。旅游區(qū)包括:格爾木旅游區(qū)(含昆侖旅游小區(qū),鹽湖旅游小區(qū)、雅丹旅游小區(qū));天峻-德令哈旅游...
察爾汗鹽湖導游詞
察爾汗鹽湖位于柴達木盆地中南部。海拔2670米,南距格爾木約60公里,北距大柴旦110多公里。南北寬40多公里,東西長140多公里,總面積為5800多平方公里。...
日喀則熱拉雍仲林寺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熱拉雍仲林寺。熱拉雍仲林寺在日喀則南木林縣境內,位于奴馬鄉(xiāng)玉拉杰桑山腳處,距日喀則市90公里。寺院周圍林木環(huán)繞,氣候宜人,環(huán)境幽靜。...
札達土林導游詞
進入札達,我們便會看到象泉河兩岸土林環(huán)繞.這就是我們今天參觀的札達土林。大家請看,這里的土林巧奪天工,蜿蜒曲折數(shù)十里。有的形似佛塔,有的形似廟宇,有的形似碉樓…如果你事先并不知道是天工造化,那么你定會驚訝,是何人、在何時修...
西藏納木錯導游詞
納木錯是喜馬拉雅山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現(xiàn)存的湖濱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場。每當夏初,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后代。納木錯,是藏語“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薩市以北當雄、班戈兩縣之間。
拉薩的導游詞 篇4
所謂風情,就是風土人情。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但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都不相同。
我來到了拉薩老城。從貢嘎機場出來,我覺得呼吸困難,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高原反應吧。
剛到拉薩城,我覺得一切事物都是那么新鮮。甚至有點像置身于異國他鄉(xiāng)的感覺。藏民住的房子非常有特色。房子的顏色一般最常見的最紅、白、黑這三種。從遠處看,房子是一個梯型。我有幸參觀了一個民居。這可不是普通的民居,聽說這是藏族文字的創(chuàng)作者以前住過的地方。距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三千多年了,看來這房子真牢固。原來,房子是用寬2米的磚頭建造的。在這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那些虔誠的藏民。在拉薩的街頭,隨處可見手拿轉經(jīng)筒,身穿破舊的羊毛氈的朝圣者。他們嘴里念著六字真言,手里的轉經(jīng)筒不停地轉。大家常說,西藏人很窮。其實不是這樣,西藏有許許多多的礦產(chǎn)資源。藏族是全民信佛的一個民族,藏民們只要有什么值錢的'東西,都會自愿奉獻出來,捐到寺廟里,絕對沒有一點私心。
拉薩,是西藏的縮影。從這里我看到了西藏人的樸實無華。這里也是西藏的中心,匯聚了各方來客。文化在這里碰撞著,交流著。心與心也在碰撞著,交流著,探出真誠的火花。
拉薩的導游詞 篇5
拉薩市最繁華的是八角街。它是圍繞著大昭寺的商業(yè)區(qū),這里商店、貨攤鱗次櫛比,這里不僅有各種民族手工藝品,也有最入時的服裝、電器,各種商品應有盡有,來自國內外的大批客商每天多達數(shù)萬人,難怪有人把拉薩的八角街比喻為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城隍廟。
拉薩已擁有電力、采掘、食品加工、紡織、建材、印刷、工藝美術等現(xiàn)代化企業(yè)、其中,地毯、卡墊等產(chǎn)品暢銷北美、西歐、東南亞等地區(qū)。帳篷、腰刀、木碗、金銀首飾等獨具特色的工藝品也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每年在拉薩舉行的`經(jīng)貿(mào)洽談會都是以經(jīng)貿(mào)洽談為主題,融民族文化、科技人才交流、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盛會。
拉薩是西藏的交通運輸樞紐,以拉薩為中心的公路交通運輸網(wǎng)已經(jīng)形成,還有拉薩至成都、西寧、北京的航空線與內地相連。拉薩至加德滿都航線也早已開通。
觀光資源
“名城效應”吸引著海內外眾多的旅游觀光者。拉薩市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現(xiàn)已開辟的旅游景點多達200余處,旅游業(yè)已成為拉薩的支柱產(chǎn)業(yè)。這里現(xiàn)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城市基礎設施較為先進,城市功能也較為齊全,全市綠化覆蓋率已達17.6%,人均占有綠化面積為12平方米,居全國省會城市前五名。
拉薩,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正在發(fā)揮著中心城市特有的龍頭和輻射作用,這座全年日照時間長達三千小時以上的“日光城”,會更加嫵媚動人,欣欣向榮。
拉薩的導游詞 篇6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qū)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也是全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薩市、郊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40萬人口。其中市區(qū)面積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萬多,有藏、漢、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紀中葉,吐蕃部族首領松贊干布在此創(chuàng)基立業(yè)。公元641年,松贊干布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進藏后建議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廟。于是,人們把最初的寺廟,即現(xiàn)在的大昭寺,命名為“惹薩”,藏語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薩”被譯成了“邏些”,逐步又變成為“拉薩”了。而上千年來,這里曾幾度成為西藏政教活動中心,于是,拉薩成為名副其實的“神圣之地”。
拉薩城風景優(yōu)美,被稱為“藍色歡樂之波”的吉曲河(拉薩河),從白雪皚皚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噴珠吐玉,雪浪飛翻,穿過無數(shù)森林峽谷,田園牧野,全長315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灣匯入雅魯藏布江,形成了藍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觀。拉薩古城就佇立在這條蔚藍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達拉宮高聳云天,街道縱橫,高樓群集,車水馬龍,色彩繽紛。古老與現(xiàn)代,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宗教與世俗,轉經(jīng)筒與電腦,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薩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標東經(jīng)91°06,北緯29°36。在群山環(huán)繞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平均氣溫攝氏8度(華氏43°)左右。全年日照時間約3000小時,比鄰省四川省省會成都市多1800小時,比中國最大的東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時,在全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譽。
拉薩年降雨量約500毫升,集中在7、8、9三個月,夏秋雨季是拉薩最美好舒適的季節(jié),雨水多在夜間降落,形成了"拉薩夜雨"的獨特氣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臨,好雨淅淅瀝瀝從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熱塵埃,使林園街市一片光潔。
拉薩的導游詞 篇7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拉薩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拉薩河,藏語稱吉曲,意為"快樂河"、"幸福河",位于西藏中南部。發(fā)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脈中段北側的羅布如拉,沿途流經(jīng)墨竹工卡縣、達孜縣,最后經(jīng)過拉薩市,在拉薩市南郊匯入雅魯藏布江。拉薩河的干流呈一個巨大的"S"型,從東北向西南伸展,全長568公里,流域面積31760平方公里,是雅魯藏布江的5大支流之一。拉薩河兩岸山峰多在3600-5500米之間,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
這里氣候溫和,地勢平坦,土質較厚,水源充沛,土質較好,流域內擁有豐富的高原動植物以及地熱資源,是西藏主要糧食產(chǎn)區(qū)之一。
藏語稱"吉曲"。拉薩河發(fā)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嘉黎縣彭措拉孔馬溝。北部和東北部與怒江流域相鄰,東部與帕隆藏布和尼洋河相接,南部為雅魯藏布江干流,西部和西北部為藏北內流水系。河源地區(qū)為平坦?jié)竦,海?200米,匯入口海拔3580米,總落差1620米。從源頭始,至彭錯、色日絨、絨麥、直孔等地,于曲水縣附近匯入雅魯藏布江。流域東西長約551千米,流域面積32471平方千米,占雅魯藏布江流域面積的13.5%,是雅魯藏布江流域面積最大的一條支流。流域北部山峰海拔5000~5500米,谷底海拔4000~4500米,相對高差約1000米。流域南部山峰海拔4000~4500米,谷底海拔3580~4000米。其干流段水能蘊藏量171.7萬千瓦,在雅魯藏布江各支流中位居第三位。
拉薩河在拉薩的南部蜿蜒而過。站在拉薩河畔,渾濁的河水緩緩地從腳下流過。拉薩河的南岸是沙地和不多的草木。再遠處光禿禿的石山。山的遠方依然是山,連綿向遠方伸展。
陰沉沉的天上,幾朵云像是從山背后冒出來的。
拉薩河的北岸邊是很寬的河畔廣場,有白色的欄桿和座椅。三三兩兩的游人在河邊漫步,其中很多是成雙成對的。不遠處的河面上,拉薩河大橋正在施工。
拉薩河畔,還有一座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這是1984年12月25日,為紀念青藏川藏公路通車30周年而建。又二十年過去了,青藏鐵路已經(jīng)通車,但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仍然是西藏的運輸動脈
拉薩河,藏語稱吉曲,意為"快樂河"、"幸福河",位于西藏中南部。發(fā)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脈中段北側的羅布如拉,沿途流經(jīng)墨竹工卡縣、達孜縣,最后經(jīng)過拉薩市,在拉薩市南郊匯入雅魯藏布江。拉薩河的干流呈一個巨大的"S"型,從東北向西南伸展,全長568公里,流域面積31760平方公里,是雅魯藏布江的5大支流之一。拉薩河兩岸山峰多在3600-5500米之間,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這里氣候溫和,地勢平坦,土質較厚,水源充沛,土質較好,流域內擁有豐富的高原動植物以及地熱資源,是西藏主要糧食產(chǎn)區(qū)之一。拉薩河是拉薩市的母親河,對拉薩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公元633年,吐蕃君主松贊干布統(tǒng)一西藏部落后,遷都拉薩河谷,拉薩河流域隨之發(fā)展,逐步成為西藏高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和宗教的中心區(qū)域。
拉薩河總落差1620米,平均坡降2.9‰。從河源至桑曲匯入口為上游段,長256公里,落差960米,平均坡降
3.8‰,河流蜿蜒于丘陵寬谷盆地之中;自桑曲匯入口到直孔為中游段,長138公里,落差360米,平均坡降2.6‰,河谷寬度從700余米逐漸展寬到1~2公里,河谷兩側階地發(fā)育;自直孔以下為下游段,長157公里,落差約300米,平均坡降1.9‰,水流平緩。墨竹工卡以上的下游河段,河流較平直,河床較穩(wěn)定,谷底寬1~3公里;墨竹工卡以下河流迂回曲折,多汊流,谷底寬一般為3~5公里,拉薩附近可達7.8公里,屬典型的寬谷河段。拉薩至澤當間可通行牛皮船。拉薩河流域面積僅占西藏自治區(qū)總面積的2.7%,而流域內的人口、耕地卻約占全自治區(qū)的15%,是西藏工、農(nóng)、牧業(yè)集中的地區(qū)。高原古城拉薩市就坐落在該河下游右岸。
拉薩河,中國西藏自治區(qū)河流。藏語稱吉曲。發(fā)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西南流經(jīng)拉薩市,至曲水縣匯入雅魯藏布江。下游河谷開闊,是西藏的主要耕作區(qū)。
拉薩河發(fā)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嘉黎里彭措拉孔馬溝。北部和東北部與怒江流域相鄰,東部與帕隆藏布和尼洋河相接,南部為雅魯藏布江干流,西部和西北部為藏北內流水系。
河源地區(qū)為平坦?jié)竦,海?200米,匯入口海拔3580米,總落差1620米。從源頭始,至彭錯、色日絨、絨麥、直孔等地,于曲水縣附近匯入雅魯藏布江。流域東西長約551千米,流域面積32471平方千米,占雅魯藏布江流域面積的13.5%,是雅魯藏布江流域面積最大的一條支流。流域北部山峰海拔5000至5500米,谷底海拔4000至4500米,相對高差約1000米。流域南部山峰海拔4000至4500米,谷底海拔3580至4000米。其干流段水能蘊藏量171.7萬千瓦,在雅魯藏布江各支流中位居第三位。
拉薩河對拉薩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拉薩市民很熱愛這條河,每到周未或節(jié)假日,成群結隊的拉薩人或開車或步行到拉薩河的沿岸、河谷,搭上帳篷,或釣魚、或戲水、或沐浴,喝著酥油茶,吃著從家里帶來的各種美食,盡情享受拉薩的燦爛陽光與閑情逸致,很像漢族的野炊。
拉薩河在拉薩的`南部蜿蜒而過。站在拉薩河畔,渾濁的河水緩緩地從腳下流過。拉薩河的南岸是沙地和不多的草木。再遠處光禿禿的石山。山的遠方依然是山,連綿向遠方伸展。陰沉沉的天上,幾朵云像是從山背后冒出來的。
拉薩河特大橋是青藏鐵路的標志性工程,全長928.85米,最大跨度為108米,主橋采用五跨連續(xù)橋梁和中間三跨連續(xù)鋼拱組合體系,主跨采用雙層彎拱結構,這兩項均為國內首次使用,在同類橋梁中處于世界領先、亞洲第一的地位。該橋的主橋橋墩設計為牦牛腿式變截面雙圓柱墩,引橋橋墩設計為雪蓮花式變截面圓端形墩。大橋設計結構新穎,融民族特色與現(xiàn)代風格于一體,建成后大橋通體白色,連續(xù)的拱形猶如一條飛揚的哈達與金色的布達拉宮遙遙相望。
拉薩河畔,還有一座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這是1984年12月25日,為紀念青藏川藏公路通車30周年而建。又二十年過去了,青藏鐵路已經(jīng)通車,但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仍然是西藏的運輸動脈。
【拉薩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關于拉薩的句子10-21
《拉薩的天空》教案03-03
拉薩的天空教學反思04-07
《拉薩的天空》教學反思04-07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作文08-16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案08-14
《拉薩的天空》教案15篇04-02
初二拉薩游記作文11-01
給拉薩小學的一封信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