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精選19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寫一份讀書心得,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為讀書心得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币槐竞脮,如一盞明燈,啟迪人的智慧,如一縷清風,滌蕩人的靈魂!督o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新甘甜,沁人心脾;與它相伴,猶如良師益友時時在側。這是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為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專門為中小學教師寫的教育著作。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與蘇霍姆林斯基寫書的年代相比,已經(jīng)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但書中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書中生動的事例、鮮明的觀點、樸素的語言、熾熱的情感,讓每一位教師讀來都能感同身受,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共鳴,而后縈繞于心、深思反省。
我初為人師時,這本書就是學校全體教師共讀的一本書。好書不厭百回讀,如今再讀時,感觸頗深,收獲頗豐,反思良多,受益匪淺。
一、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
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課題是《蘇聯(lián)青年的道德理想》,這節(jié)課精彩到讓聽課的領導、老師都忘了做記錄,大家像學生一樣屏息靜氣地聽講。課后,鄰校教師問這位歷史教師:“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得。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痹鯓舆M行這種準備呢?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地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式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備、講、改、輔幾乎占用了我在校的很多時間,總感覺時間不夠用,經(jīng)常要加班。最怕上公開課,花了很長時間備課、磨課、研討,公開課上得還是感覺不太理想。書中提到的歷史教師的每一節(jié)課都是終生備課,終生備好每一節(jié)課。于漪老師說:“我上了一輩子深感遺憾的課!蔽蚁胱鳛橐幻嗄杲處,要有終生備好每一節(jié)課,每一節(jié)都是終生備課的堅持。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那就要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大海。讀書,常常抱怨工作事情太多,沒時間讀書。反思己過,我想我們不是沒有時間讀書,而是讀書的欲望不強,讀書的習慣不好,讀書的堅持不夠。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輕車熟路、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二、教師要寫哪些計劃
有時候教師被一些沒有必要的文牘壓得透不過氣來。但是也有另一種情形,就是在批評“官僚主義的文牘作風”的熱潮找那個,某些教師得出結論說:任何計劃都沒有必要去寫。這兩種說法都不正確,有助于工作的計劃還是應當寫的。對小學各年級的教師來說,制訂一份管用好幾年的遠景計劃是很重要的。遠景計劃是一個重要的努力目標,教師可以每年翻閱和思考這個綱領,來檢查自己的工作:什么已經(jīng)做到,什么還有待去做。根據(jù)遠景計劃完成的情況,可以判斷學生的知識質(zhì)量。每一個教師還應當寫課題計劃和課時計劃。課題計劃是根據(jù)教學大綱分配給課題的時數(shù),包括好幾節(jié)課的一種計劃。課題計劃只適用于不大的課題。課題計劃里,寫明每節(jié)課上講授什么和怎樣講授,應當避免把演講、講述得內(nèi)容做長篇大論的書面抄錄。教師要講給學生的知識應當裝在教師的頭腦里,不需要做詳盡的筆錄。課題計劃是一種教學論上的預見和根據(jù),而不是詳盡的講稿。計劃里只應當寫上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加工的東西,在寫課題計劃的筆記本里,有必要在頁邊上留些空白的地方,以便在遇到未能預見到的偏離計劃的情況時,對原計劃做必要的修改。擔任班主任的教師,還要寫一份教育工作計劃。
反思自己日常教學,課題計劃和課時計劃都是參照中心學校下發(fā)的教學進度表,沒有設置自己的課題計劃和課時計劃。更不用說遠景計劃了,當班主任時也沒有撰寫教育工作計劃。通過這次再次學習,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要制定符合實際校情、學情的課時計劃、課題計劃,還有班主任教育工作計劃。更重要的是制訂遠景計劃,并及時跟進、調(diào)整。
三、教師要寫教師日記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師日記!碧K霍姆林斯基寫書時,他記日記已經(jīng)記了32年。當他作為一個小學教師剛剛踏進校門,開始自己的教育生涯的第一天,就有一件事引起他的深思。他的村子里有一位醫(yī)生,大家都說這個醫(yī)生是個性情古怪的人。他發(fā)現(xiàn)這位性情古怪的醫(yī)生給剛入一年級的孩子們量身高和體重的時候,會把所有的數(shù)據(jù)詳細地抄錄下來。蘇霍姆林斯基跟醫(yī)生交談起來,翻閱了醫(yī)生的記錄。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位醫(yī)生寫這種記錄已經(jīng)寫了27年。蘇霍姆林斯基問醫(yī)生說:“這些記錄對您有什么用處呢?”醫(yī)生回答道:“啊,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請看,27年來,孩子們的身高平均增長4.5厘米!痹诋敃r,還沒有任何人想到過兒童身體加速成長的問題。這位醫(yī)生得了重病,便把記錄交給了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蘇霍姆林斯基從學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開始記錄關于兒童身高、體重和他們的智力發(fā)展情況的資料。
教師記日記有助于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教師日記并不是什么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那種連續(xù)記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師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師,都有他自己的體系、自己的教育學修養(yǎng)。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師,在結束他的一生時,把自己在常年勞動和探索中所體會到的一切都帶進了墳墓,那會損失多少珍貴的財富!
蘇霍姆林斯基從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剛剛踏進校門,開始自己的教育生涯的第一天就寫教師日記,一記就記了32年。如果不來北京學習,如果沒有任務驅(qū)動式學習,如果不是每一天都要寫教育反思日記,我想我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寫教師日記。這將會是教師生涯中多大的缺憾,我不敢想象。
讀一本好書,如與偉人面對面對話;讀一本好書,是對自己的一場反思;讀一本好書,是自己的一次再出發(fā)。蘇霍姆林斯基說:“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薄督o教師的建議》是一本好書,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細細思考。我覺得它對于提高我自身的素質(zhì)和教育藝術都有很大的幫助。最后,我用于漪老師的話說:“一輩子學做教師!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2
最近幾個月,我有幸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在用心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常會產(chǎn)生共鳴,受益匪淺。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像一面鏡子,字里行間都真誠地表述著作者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忠誠與執(zhí)著。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常會結合自己的實際,反思自己的教學,下面我結合本書,談談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教師要注重知識獲取的過程。
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隨著時代的進步,小孩子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課堂上與教師唱反調(diào)的學生大有人在,教師說答案應該是這樣的,學生卻爭論不休,仔細想想,學生也是有理有據(jù),有著自己的判斷與認識。教師如果非要一錘定音,那豈不是磨滅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嗎?如果教師能退一步,和學生一起探討,自己也會學到許多。課堂上,當教師在傳授知識出現(xiàn)錯誤時,要勇于承認,及時改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教師要善于學習。
教師要善于學習,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睂δ切┯械轮,有淵博知識的人,我們要把他們當成學習的榜樣,學習他們的長處,以補自己的短處。一個教師群體中,個體的知識結構是不同的,年長的教師經(jīng)驗豐富,年輕的教師朝氣蓬勃,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可以說各有所長。對于我們這些年輕的教師來說,論教育教學經(jīng)驗,與年長教師比起來,真是相差甚遠。如果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在創(chuàng)造的同時,能吸取一些經(jīng)驗,豈不是自己的教學會更有吸引力。
三、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閱讀,明確閱讀的重要性。
教師面對的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心靈是極其脆弱的,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作為教師,我們要讓學生體驗到尊嚴感。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啟迪著我,看過后,我由衷地說:“蘇霍姆林斯基真?zhèn)ゲ焕⑹鞘澜缰慕逃碚摷液蛯嵺`家!彼绲兰页0愕拿恳痪湓捠悄敲磳嵲谟帜敲丛诶,列舉的每個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經(jīng)碰到過的課上、課下的問題,他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態(tài)度不得不讓人欽佩。最先吸引我的是《要使知識“活起來”》、《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關于寫教師日記的建議》,看了后真的對我?guī)椭艽,主要是在思想上、觀念上有了轉變。
我以前對現(xiàn)在很流行的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嗤之以鼻。但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后,觀念轉變了很多,從心底里認可了這個道理,只是覺得操作起來確實困難。但是,我想,我們雖然不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地去對待一個后進生,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fā),不要讓某些孩子在短時間里一下子記住要背的課文、一下子記住要背的化學概念、一下子理解某道應用題,不要把他們看得和優(yōu)秀學生一樣的能干,這樣只會越學越死,越學越笨。而要更注重鍛煉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智力,為他們今后的不斷學習,不斷發(fā)展打好基礎。
在那么多文章中我注意到蘇霍姆林斯基對閱讀特別看重,如《怎樣靠閱讀擴充知識》、《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等,《談談學生的智力生活》中強調(diào)的也是說閱讀對智力的重要性!拔宜f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學生的課外閱讀”、“就像音樂家不隨時拿起自己心愛的樂器就不能生活一樣,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復閱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激發(fā)他們?nèi)ラ喿x,閱讀是正是達到順利學習的最重要的補救手段”、“字寫得好壞,既取決于兒童閱讀得怎樣,也取決于他們閱讀的數(shù)量”、“30年的經(jīng)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一個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的學生,比起不掌握這種乍看起來很簡單的迅速閱讀能力的學生來,就顯得能夠更迅速、更順利地應付任何作業(yè)!薄襁@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從而,我也給我的學生強調(diào)閱讀的重要性,讓他們多閱讀,多思考,多多學習新知識。
我還注意到,蘇霍姆林斯基說當孩子缺乏自信時,我們不要吝嗇贊美和表揚;當學生犯錯誤時,不要輕易責怪;當孩子拘謹時,要放下架子,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即便優(yōu)點是那么微小,也要讓孩子覺得成功并不那么遙遠,從中嘗到成功的體驗,讓學生體驗被賞識的快樂。另外,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做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作為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需持之以恒地讀書,今后,我一定會每天堅持下去,多讀書,讀好書。
蘇霍姆林斯基的睿智真的讓我折服,他的話,猶如一把金鑰匙,在實際工作中,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只要靈活運用這把“金鑰匙”,相信我們一定能更科學地藝術地解決問題。蘇霍姆林斯基用真誠的筆調(diào)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具有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或消失。在此,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點感受,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jīng)驗都值得我去反思,去聆聽!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享用不盡的精神食糧!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3
最近,拜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書中所談的每一個問題,不僅配有生動的實例,而且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這些娓娓道來的教育教學實例,讓讀過此書的教師們,開闊了眼界,也提高了水平。在這本書當中,蘇霍姆林斯基一共談及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年輕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讓書成為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他們請教;并建議我們,每個月買三本書:(1)關于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科學問題的書;(2)關于可以作為青年們的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爭事跡的書;(3)關于人(特別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
古往今來,“書籍”一直都被譽為人類的朋友,因為它們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其實,在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坦率來說,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其實,蘇霍姆林斯基本身,就是一個可以讓學習的楷模。他之所以能成功,正源于他廣泛地閱讀,和廣博的知識。他說:“我私人的圖書館里,在幾間房子和走廊里,從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擺上了書架,有成千上萬冊書,我每天不讀上幾頁,有時不讀上幾行,我是無法活下去的!闭驗椴粩嗟刈x書,不斷地積累,所以才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論專著和幾百篇論文,才有了這本被譽為“學校生活百科全書”的《給教師的建議》。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4
我們教學中力求使學生在學校養(yǎng)成細致的、溫存的、敏感的富有同情心的心靈,然而只是在兒童上學后才開始培養(yǎng)情感,為時已經(jīng)晚了。假如兒童在家里沒有受到情感教育,他就不可能用心靈認識世界和接受老師的話,他所能了解的,只是他聽到和讀到的東西的邏輯意義,而情感上、心靈上的潛臺詞,他不會明白的。
為什么往往新學期已經(jīng)開學了好幾天,課堂教學紀律不好組織,學生對教師的話還沒有過多反應?教師不得不大聲吆喝、學生被批評、被罰站,為什么有時這樣做也無濟于事呢?罪魁禍首就在于個別孩子缺乏一定的情感教育。
假如我們想要學生留心聽我們的每句話,感受每句話,就要關心學生家庭情感關系是否豐富的問題。道德怕心靈的孤單,如同思想怕周圍無人一樣。我們需要與家長加強溝通,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況,什么樣的事物給孩子帶去快樂。
學生好比一塊大理石,家長與教師作為并肩工作的兩個雕塑家,要朝一個方向,有共同的教育理念。關心孩子的.情感教育,切不可對兒童采取體罰的方法,體罰不僅是對人肉體的暴行,更是對人精神的摧殘。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溫暖的言語教導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同時,還要對兒童進行一定的勞動教育,讓他們體驗創(chuàng)造勞動帶來的快樂。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5
閑暇中,我有幸拜讀了偉大的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書,雖然此刻正值新課程變更之際,似乎這本書的出書時刻并不符現(xiàn)代教育潮流,但它卻給我的收獲頗多,感觸頗深,使我受益匪淺。文中生動的實際事例,精辟的理論分析,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如一汩汩清泉、一絲絲雨露滋潤著我的心田。
蘇霍姆林斯基文中的這段話深深影響著我,他說“在年紀尚輕的時候,應領先做些什么,才不至于在老之將至的時候而悔恨呢?要做的事許多,但首先務必點滴地積存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寶和教育的明智!蔽艺J為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務必發(fā)奮提高自身素養(yǎng),而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首要途徑就是“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也許有些教師會抱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還要組織參加各種活動,教學工作整天忙得團團轉,身體已力倦神疲,哪有時刻騰出來讀書?”對此,我也有同感。但我想只要我們自身把自己當作學習的主人,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計劃、學習計劃,總是能擠出時刻來的。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刻從讀書中來。只有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他認為: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刻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古人云“善讀之能夠醫(yī)愚”,因此,為了提高自身素養(yǎng)讀書是很有必要的。
讀書不光要讀所任學科的有關書籍,還要讀學科以外的書籍,要做到博覽群書,正因現(xiàn)代教育不光需要懂得學科以內(nèi)的知識,現(xiàn)代課程是各學科之間的整合,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在課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也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有豐富、生動的語言,敏銳的思想,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使課堂充滿活力,熠熠生輝。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讀后感。蘇霍姆林斯基之因此能成為偉大的教育家,不正是由于他廣泛閱讀的緣故嗎?因此,我堅信只要我們能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真正具備“活水之源”,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其次,我認為想要提高自身素養(yǎng),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zhì)量,還務必虛心向他人學習,也就是蘇霍姆林斯在文中所講的要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蘇霍姆林斯還教我們怎樣學習他人的教育經(jīng)驗,他告訴我們,要把別人的經(jīng)驗學到手,這首先意味著:要明白一件事取決于哪些條件。否則,既不可能明白也不可能學到別人的經(jīng)驗。他說,學習優(yōu)秀經(jīng)驗,這并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因此,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經(jīng)驗,不能完全照別人的方法教,按照別人的方法教,教學效果是遠遠不如別人的,它需要自己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究,需要進行自我觀看、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當然還需要全面地觀看、了解學生,在自我觀看、自我分析的根底上,逐步構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當然學習優(yōu)秀經(jīng)驗并不是光學習他人的`教學經(jīng)驗,還要學習他人的班級管理經(jīng)驗,想想為什么別的班級教師在與不在都一樣,一樣地秩序井然,而自己的班級就遜色多了,這就需要自己向他人學習,要向許多有教學管理潛質(zhì)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管理經(jīng)驗,治理之道,然后在自己的班級中進行全面了解,把這些經(jīng)驗進行篩選,選取有價值的經(jīng)驗在班級中運用,并不斷地摸索、研究,最后找到最適合管理自己班級的有效方法。學習別人的管理經(jīng)驗,是相當重要的,正因只有管理好班級,才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
書中還有許多我們還需要學習的教育思想理論,如“談談學生的智力生活”、“想克服負擔過重現(xiàn)象,就得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刻”、等等類似這樣的話題,都是對我們老師的教學很有幫助的。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中,先進的教育思想、深邃的教育理論深深影響、啟迪著我,讓我如獲至寶。我要發(fā)奮學習提高自身素養(yǎng),做一名合格的中學教師。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6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安奈特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是一本值得每位教師閱讀和思考的好書。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獲,帶給我教學上許多建議,在原來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fā)生后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獲……為“教”和“學”提供了即時而有效的指導,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老師提供了最實用而有益的指導方法和教學技巧。其中有幾條建議給我印象頗深。
一、善于“捕捉”學生的積極舉動。
在教育工作中我們習慣地關注學生的不良行為,就像我們在批改作業(yè)中更關心學生的錯誤一樣——要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找出對策,然后解決問題。
讀著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lián)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學生渴望得到我們的關注,不僅是學生,哪個人不希望被關注、被賞識呢?作為一個教師如果他的行為舉止能得到教育主管部門或上級領導的私下、公開的表揚,他的心情不言成喻。
孩子對賞識有更強烈的渴望,一旦他們意識到乖一點就可以得到你的關注,就會自覺地乖起來。相反,你時刻只盯著他的錯誤行為,很可能他就會故意制造一點小麻煩來引起你的關注。
我們的心里要裝著孩子,而不只是成績、分數(shù)。真誠地與孩子相處,捕捉孩子的積極行為,然后給予肯定與表揚。杜絕虛偽、空泛的拍馬屁式的表揚,它們很快會被學生識破,教師會因此失去學生的尊重,然后對教師失去興趣,包括對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
二、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書中講到“優(yōu)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yōu)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狈词∽约,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現(xiàn)在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只培養(yǎng)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教育若有心,學者必有益。作為一個教育者,只有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才會有花開的那一天。在每個班級中都有讓人頭疼的孩子,對于這些孩子,很多教師雖然沒有放棄,但少了一份堅持,少了一份耐心,所以我們不要給孩子貼上“教不好”的標簽,對孩子不應是一味地指責和埋怨,而應是關注的目光、寬容的態(tài)度、理解的眼神、尊重的語言、接納的心態(tài)。在接納孩子優(yōu)點的同時,也要接納孩子的缺點。用我們的愛去教育孩子,只要我們用心去對待他們,我們就能感覺到孩子的心。
三、跳出互相指責的'怪圈。
每年,我們的課堂上都會迎來一批新學生,每次都會聽到許多老師抱怨學生如何如何差,如何如何不如從前……盡管在來到我們的課堂之前,我們對他們以前的教育狀況一無所知,但是我們要認為他們已經(jīng)打下了一些基礎,我們要幫助他們進一步地成長起來。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們只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真正教好每一個學生,為他們傳道、授業(yè)、解惑,充分發(fā)揮、挖掘他們每個人身上的潛能,而不是無止無休的抱怨。
這本書帶給我許多教學上的建議,帶給我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為我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打開了一扇門。我會好好運用這些建議,相信會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會對今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有更深刻的理解。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7
最近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后,這位大教育家的思想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深受觸動!督o教師的建議》不僅是一部教育理論專著,而且是一部教育實踐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在文中提到:一個教師要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應該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讀到此我開始反思自己,從教幾年來真正讀過的書有幾本?每天不停地忙于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而閑暇時會抱著電視看個沒完沒了,或悶頭大睡,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
教師不讀書,就會越來越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自己淘汰自己,冷靜下來一想,覺得大師的話非常有道理,從教10于年來,自己每天都在重復著昨天的故事,面對著知識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深感自己的老本真的已經(jīng)不夠用了。那么唯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
讓我們牢記大師的建議:書籍是教師的第一至愛。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該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讓我們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吧!
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復閱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 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就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他還強調(diào)指出: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落后,而沒有學業(yè)落后的現(xiàn)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這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那么從大師的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讀了大師的這些建議后,我對班里的同學進行了分析,覺得確實是這樣的。
拿到一篇文章后一般能夠流利讀下來的同學都是成績比較好的,而等課文學好后也不能流利讀下來的就是學習成績不行的幾位,看來閱讀真的很重要,我想,這對我今后的教學是一種啟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多布置閱讀文章的作業(yè),給同學們多講講故事,以此來引導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尤其是對學困生的輔 導,將從閱讀方面下手,進行新的嘗試,從“根“上解決他們貧困的原因。閱讀是開啟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第一需要吧!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這將是學生終身受益的法寶。
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與執(zhí)著,他深愛著每一個學生,他關懷著每一個成長的生命,他與學生朝夕相處,與他們一起活動,一起讀書,一起旅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痛苦,關心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對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寫著自己的教育日記,所有所有的一切,帶給我們的不是抱怨與痛苦,而是一種發(fā)自心底的幸福與成功。讀到這些,審視自我,深感渺小,我們距離蘇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樣的遙遠。是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這句話我們不知重復了多少遍,可是我們餞行的又有多少呢? 教育是一種精神活動,也是一種腦力勞動。我想,只有當教育者走進受教育者的心靈的時候,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
總之,讀《給教師建議》一書,受益良多,其揭示了教育的真諦,其理論和精華只有細細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有選擇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同時我將聽從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讓讀書將成為我心靈的自覺。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8
透過參加這次學校讀書活動,我再次溫習了一遍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推薦》這本書,雖然相隔的時代迥異,但大師思想的精華卻依然大放光彩,再次將此次讀書心得匯報如下,給教師的推薦讀書心得。
1、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
能否保護和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取決于教師對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的個人成績的看法。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感悟:很多時候,我們不滿意的學生僅僅只是因為:他的成績不能使我們滿意,沒有到達我們想要他到達的合格或者優(yōu)秀,――也許,他也曾努力過,或者至少嘗試過。
我們教師就應認識到,同一知識,有些學生是接近然后到達,有些是到達然后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時間就能到達,有些則需要你的再三的期盼與忍耐:對不一樣的兒童來說,這是不相同的。
如果學生沒有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前進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這堂課對他來說就是白費了。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
感悟:這句話太重要也太可怕了,因為在我的課堂上,有多少時候是在進行著群眾性的無效勞動,有多少學生自始至終地在那里進行著無效勞動,又有多少學生最后厭倦了這種無效勞動而不再“勞動”,只是木然地存在在那里!
2、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但是,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感悟:“讀書,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蔽艺J為:讀書不能只讀與本學科有關的書,甚至不能只讀與教學教育有關的書,教育者就應把視野放得異常開闊,有必要把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文學、最新科技理論著作納入自我的必讀書目中。
3、把基礎知識持續(xù)在學生的記憶里
在學校工作的30年,使我發(fā)現(xiàn)了在我看來是一項重要的秘密――也能夠說是一條特殊的教育學規(guī)律: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xiàn)學業(yè)落后、成績不良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持續(xù)在記憶里,到達終生牢記的程度。
不妨設想一下,我們蓋一座漂亮的樓房,但是把墻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漿不斷地剝離,磚頭也在脫落;人們每一天都忙于消除工程中的毛病,但是始終處在樓房倒塌的威脅之下。許多四至十年級的語文教師和數(shù)學教師正是處在這樣的狀況下之中:他們在蓋樓房,但是墻基在裂縫。
感悟:我是一個高年級的數(shù)學教師,也深深地體會到,許多落后的學生并不是智力不好,而是基礎沒有打好。只要認真的輔導,他們是完全能夠趕上去的。
我們必須要做到: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持續(xù)在記憶里,到達牢記終生的程度。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9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專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收獲頗多。作為著名的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對孩子的熱愛,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對工作的認真和執(zhí)著,無一不再感動著我、召喚著我,讓我思考我應該如何做好一名教師,如何教好每一名孩子……
其中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時,書中寫到: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課題是《蘇聯(lián)青年的道德理想》。區(qū)培訓班的學員、區(qū)教育局視導員都來聽課。課上得非常出色。聽課的教師們和視導員本來打算在課堂進行中間寫點記錄,以便課后提些意見的,可是他們聽得入了迷,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他們坐在那里,屏息靜氣地聽,完全被講課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
課后,鄰校的一位教師對這位歷史教師說:“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給自己的學生了。您的每一句話都具有極大的感染力。不過,我想請教您: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
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這段答話啟開了一個窗口,使人窺見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奧秘。像這位歷史教師這樣的人,我在自己的區(qū)里只知道有30人左右。他們從來不抱怨沒有空閑時間。他們中間的每一個人,談到自己的每一節(jié)課,都會說是終生都在備這節(jié)課的。
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里就變得越來越小。這里的問題還不僅在于教師的理論知識在數(shù)量上的增長。數(shù)量可以轉化為質(zhì)量:襯托著學校教科書的背景越寬廣,猶如強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點小光束,那么為教育技巧打下基礎的職業(yè)質(zhì)量的提高就越明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敘述、演講)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例如,教師在講三角函數(shù),但是他的思路主要不是放在函數(shù)上,而是放在學生身上:他在觀察每一個學生怎樣工作,某些學生在感知、思維、識記方面遇到哪些障礙。他不僅在教書,而且在教書過程中給學生以智力上的`訓練。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反復強調(diào)讀書的重要,教師通過讀書豐富自己的各方面知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優(yōu)化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優(yōu)秀的教師;學生通過讀書擴充相關的知識,產(chǎn)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科的發(fā)展志向……
讀書,應該成為教師的工作需要、能力需要、生活需要、興趣需要和發(fā)展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相關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大海。讓我們所具備的知識,與要教給兒童的知識的比例為10:1,20:1,30:1,50:1,100:1……在教學中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把重點主要不是放在知識的教育上,而是放在孩子身上,去觀察每一個孩子怎樣學習,觀察孩子在哪些方面遇到哪些障礙,如何引導孩子探索解決遇到的問題。不僅關注教書,更關注在教書過程中給孩子以能力上的鍛煉,促進孩子綜合能力的提升。
讀書,作為教師備課的關鍵能力,能夠給我們帶來一片知識的海洋,讓我們隨處可以取水豐富我們的教育,滋養(yǎng)孩子的成長。
用一生備好每一節(jié)課,讓讀書成為自身的需要。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0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每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許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此書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閱讀。它并不枯燥,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著大師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對于我們來說,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
我經(jīng)常有一個疑惑:教師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時間從哪里來?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就占用了我們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說的:“對這節(jié)課,我預備了一輩子。
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預備,或者說現(xiàn)場預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边@不禁讓我想到學校組織的“3+x”教學活動,各位老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而自己上課時盡管精心預備,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謂精心,但我有時感覺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痹瓉,這是因為用一輩子來備課和用課前的`幾小時來備課,效果肯定不同。大師讓我知道了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知道作為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根底知識,只是滄海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
一直以來,我滿足于做好教師的根本工作,對于學校要求的寫教學反思,總是處于一種應付、畏難的狀況?戳颂K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中關于《寫教師日記的建議》和《我怎樣寫教育日記》的兩條建議,對我觸動很大。
現(xiàn)在每周都要完成一篇教育隨筆、一篇讀書筆記的時候都覺得無從下手,沒什么好寫呀,寫什么呢?不就是每天上課、下課、處理些雞毛蒜皮的事嗎?有時候閱讀別人的教育博客,看到別人三天兩天都有更新,有時上面在我看來毫無意義的小事在她的筆下卻變成了趣味盎然的小故事,我很敬佩,也很艷羨。同樣是教師,我為什么總覺得無話可寫、無事可說呢?
現(xiàn)在看完這兩條建議后再想想:其實我們身邊并不缺乏可寫的東西。有時候同學間的一次爭吵、一句話語和家長的一次交流,都可以點燃我們靈感的火花,只是我沒有及時記錄下來,等到再想寫時已不留痕跡了。再有我覺得善于觀看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同事們在一起互相討論的問題:哪節(jié)課堂效果怎樣,哪個學生喜愛插嘴,哪個學生能答復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我時常看了別人寫了以后才覺察,我也有這樣的事呀,為什么自己就不知道寫下來呢?原來自己太粗心,不善于觀看,教育隨筆就無從寫起,所以我們要寫好教育隨筆必須做個有心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在自己的眼睛里留下痕跡,隨時隨地記錄下來,這樣就會擁有許多的珍貴的財寶。
書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啟發(fā),不是我一言半語所能說得完的?傊痪湓挘合氘斠幻细竦慕處,書是不可缺少的。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1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兒童,兒童是經(jīng)常變化的,永遠是新的,因此教師的工作是創(chuàng)造性的。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細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解決了很多之前的困惑。
一、觀察
觀察就是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之母,觀察力強的學生,絕不會成績不良或文字不通。初中的數(shù)學學習更是需要學生認真的觀察,觀察新知識的關鍵點,觀察新舊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觀察公式的運用,觀察知識運用的易錯點等等,能認真觀察的學生更能全面地理解知識,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刻。觀察的能力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從引導學生觀察到學生能主動觀察,這也是智力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二、復習
復習是學習之母,這本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有力手段,但在實際運用時,這位慈善的母親卻變成了狠毒的后娘。學生需要在一天或幾天之內(nèi)做完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所做過的事情,完成已經(jīng)是個問題更不可能進行正常的腦力活動,本來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卻變成了學生的負擔。復習應該符合課程和具體教材的特點。數(shù)學的復習可以通過布置習題來進行,學生通過解題,在思想上對多個知識進行復習,使得一個理論性結論跟另一個理論結論有關系、聯(lián)系和“連接”,在知識的轉化上產(chǎn)生飛躍,學生能從這些理論性結論中發(fā)現(xiàn)他過去未發(fā)現(xiàn)的的東西,從而使對結論的理解更加明確。同時還可以在課堂筆記的旁邊留下空白,用紅筆記下應當永遠記住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在翻閱課堂筆記時就可以復習這些內(nèi)容,從而將這些知識深刻的記憶在頭腦中。
三、閱讀
閱讀是“困難”學生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們有時候會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說,你只讀教科書就行了,不用分散精力去讀別的書。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見解。學生的學習越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就像感光力弱的膠片需要更長的感光時間一樣,成績差的學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長時間的科學知識之光來照耀。閱讀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袄щy”學生閱讀的東西越多,他的思想就越清楚,他的.智力就越積極。對此我深有感觸,我們也總是讓成績差的學生只看課本,這樣或許只能讓這些學生的知識面越來越窄,從而造成越來越多的學習上的“困難”。
四、關于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問題
教師只應在學校明智地、小心翼翼地使用“管人”這個工具,切不可把它帶回家去,把握好身份,切記自己在家是孩子的父母;教師不可當著孩子的面,毫無顧忌地評論某些學生和教師,避免讓孩子產(chǎn)生傲慢心理,從而對老師說話粗暴無禮;盡量不要把孩子編在自己的班里,這樣可以讓我們作為父母更親近自己的孩子;每天要抽出一些時間高質(zhì)量地陪伴自己的孩子,陪他們聊天、讀書、散步;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具有愛勞動、愛讀書、愛科學的好思想。
作為教師,我們?nèi)沃囟肋h,在這條路上,我們更要取眾家之所長,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讓自己的教師之路越走越幸福,越走越精彩。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2
寒假認真閱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建議》,同時借力互+開展的勇氣讀書打卡活動,通過記筆記、打卡的方式閱讀。書中記錄了101個教育故事,設計教育的各個方面:有課堂管理、教學規(guī)劃、課程指導、教師的態(tài)度和行為、構建成功的師生關系、永不消散的師生魅力,寫出了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處理課堂上意外發(fā)生的隨想、轉變觀念的體會、關愛孩子的收獲,字里行間流露出老師的愛心,捧起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那么簡單,而是沉甸甸的師愛、師魂。
讀著書中的教育故事,不由得聯(lián)想到了自己的教育生涯,遇到書中的類似情況,做到像故事中的老師一樣對待學生嗎?意外隨時會發(fā)生,學生的行為已經(jīng)超越了你的底線?做到像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應對,還是揪住學生的一點點小毛病大發(fā)脾氣,既影響情緒又耽誤時間。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一節(jié)是: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在這一節(jié)寫在最前面的是美國黑人女教育家瑪瓦?铝炙沟囊欢卧挘
“優(yōu)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學生更優(yōu)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
反思自己,把每天、每周、每月的小故事記錄下來,不斷的反思自己,提高自己,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近乎絕望的時候,我們下決心永不言。缓⒆觽兒谋M了我們的耐心,我們需要不斷地鼓勵自己;想要放棄的'時候,我們更要堅持。樹立堅定的信念,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盡心盡力,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成功——這是我們的責任。當孩子們失敗的時候,我們應當改變自己的方法,直到他們成功為止。請牢記以下幾點: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
每個孩子都機會均等;
每個孩子都有權擁有一位有能力、有同情心又勝任工作的老師;
每個孩子的尊嚴都應該得到尊重;每個孩子都能成功;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可以挖掘和培養(yǎng)的優(yōu)點;
每個孩子都渴望成功;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愛和欣賞——來自每一位老師。
找到每一個孩子被生活的保護罩所重重掩蓋的內(nèi)心之美,找到他,開發(fā)他。這是你的責任,你的權利,也是你的事業(yè)。傾情投入,創(chuàng)造屬于你的奇跡!
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很多,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說:“倘若當教師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隨時輸入于學生,如此則學生受益較多,即當教師者也覺得無窮的樂趣。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當教師者也要真正做到學而不厭。”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3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在反復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里,教師不應該“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要個別對待。
他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入學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么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相同的。
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一直困繞我的問題:為什么在班級中會有明顯的優(yōu)差生等級?為什么同時教授,有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學生卻什么也學不會,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雖然老師們在備課時考慮到了學生的差異,但沒有周密的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么,沒有因人而異,為他們挑選適合他們學習的內(nèi)容,使他們?nèi)〉靡稽c小小的成就。就因為這種欠缺考慮的備課,備學生不夠充分的備課,使我們的課堂中產(chǎn)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而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吧。
所以,我們要在課前充分的備學生,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經(jīng)驗,在課堂上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嘗試解答不同難度的檢測題目,課下布置不同難度、不同數(shù)量的作業(yè)……以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實現(xiàn)教育的均衡發(fā)展。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4
當你是為了解惑求知而去讀書,經(jīng)常能體驗到一種與智者談話的樂趣;當一種新的觀點或理論出現(xiàn)時,會使人感覺到眼前突然一亮;當長久的困惑一旦得到解決,便像走出了漫長的黑暗的隧道,一切都豁然開朗了。在上學的時候就看過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卻沒有多大的見解。而工作以后,再次翻閱,能從中產(chǎn)生些共鳴。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說復習是學習之母,那么觀察就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曾經(jīng)翻過一位學生的英語書,寫滿了規(guī)律和語法,問他,都會嗎?孩子搖搖頭。其實,對于新授的東西,應該先讓學生自己去探尋和發(fā)現(xiàn),如果強塞給學生,那么他將永遠都記不住。比如在教學生學習序數(shù)詞時,對于基數(shù)詞如何變成序數(shù)詞,我怕學生會弄不清楚,原來打算,直接告訴他們變化規(guī)則,當上課臨講到這個的時候,我突然改變了主意,除了特殊的第一,第二,第三,其余的變化類型我各舉了個例子,孩子們很快的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將剩下的基數(shù)詞換成了序數(shù)詞。在稍微掌握了變化規(guī)則時,趁熱打鐵,讓他們自己總結規(guī)律。如此讓學生自己觀察發(fā)現(xiàn)的東西,往往會記得更深刻。因為,這些東西是他們自己通過尋找后而掌握的。用同樣的`方法,講了動詞過去式加-ed的讀音,學生掌握的也很好。
作為教師,積累和反思更能提高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比如,根據(jù)單詞的音節(jié)教學生拼讀單詞,效果的確很好,而在學生用音節(jié)拼讀法學習完單詞后,當堂課就讓學生根據(jù)老師的發(fā)音,默寫出單詞,既讓學生反饋了剛學的內(nèi)容,同時也減輕了學生背單詞的痛苦,更能讓那些不
愛背單詞的學生沒偷懶的機會。又或者,以猜單詞的方式,告訴學生該單詞由幾個字母組成,含有什么字母,既反饋了學生的單詞讀音,同時又奠定了學生記單詞的基礎,如此一來,學生背單詞就輕松容易多了。
讀書讓人變得聰慧,變得堅韌,變得成熟。讀書,給我?guī)硭伎迹嗟氖鞘斋@。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5
《給教師的建議》很早以前就聽說過,但一直沒有找到,于是到網(wǎng)上找了零零星星地一些資料,但也不是很完整,只是摘錄了其中的一部分。雖然只是其中的幾點,但讀之也是受益不淺了。
終于這學期買到《教師的建議》,我如獲至寶,一下子就看了好些。這本書有這么幾點需要說的:
這是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一本專著,但絲毫看不出理論的成份,每句話皆讓人感覺出自實踐的經(jīng)驗之談。雖然時間離我們已有幾十年,雖然這本書的背景是在前蘇聯(lián),但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依然具有指導性的意義。時人教育這理論那理念一套套地搬出來,唯恐不能將人嚇倒,名詞換了一個又一個,但教育的現(xiàn)狀竟怎么也不見得有起色起來。里面提到有關閱讀的事,蘇氏認為不要因為孩子成績差,而不讓他閱讀,恐怕會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相反,一個孩子如果不加強閱讀的訓練,是不能提高學習成績的。我認為,功夫在詩外,中國的古人已講過,這是極有道理的。閱讀,是建立在實踐上的。現(xiàn)在的一些教師和家長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認為看課外書會影響學習成績,于是禁止讓孩子看這些。其實恰好相反,沒有了閱讀,孩子一味沉浸在做習題的單調(diào)中,他是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的,也是不能提高學習的能力的。沒有了閱讀,孩子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就顯得過于單純,如果因為發(fā)生一點不益于他們的事,他們便不能自拔,想不出解決的方法。因此,閱讀近者是對閱讀能力甚至學習能力都是一個飛越,遠者則能夠進入這個大環(huán)境中,在環(huán)境中變得通達,從而產(chǎn)生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古人云: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何其憎也,乃不堪一睹也。 對于學習中的作業(yè),書中認為首先要做好前期工作,盡量減少不該有的錯誤,讓孩子一寫就正確。有人認為先讓孩子嘗試,嘗試不成功是沒有關系的,孩子能夠在一次一次失敗中接受教訓。但蘇氏不這樣認為。他說作業(yè)批改已經(jīng)不是目的,只是定期檢查便可。這種說法卻是讓現(xiàn)在一直扎在作業(yè)堆里不能自拔的教師們一個很大的啟發(fā)的。作業(yè)固然要改,但要注重效率,講究方法,讓改作業(yè)發(fā)揮最大的成效才是最重要的。
《給教師的建議》里對時下父母們還是非?粗氐姆謹(shù)作了非常科學的分析。可惜現(xiàn)在大部分的家長甚至教師還是一直把分數(shù)放在第一位,認為分數(shù)高就是學習好,分數(shù)高就是好學生。于是剝奪了孩子雙休日的休息權利,讓他們參加這樣那樣的學習班,進行這種那種的培訓。有些家長即使有些猶豫,但最終抵不住別人家的孩子個個都往往學習班時去。正像一個同事所說的那樣:現(xiàn)在的中考高考試卷都很淺,如果不參加學習班,肯定比不上人家。
那么我們現(xiàn)在來看看這本書中的一些描述吧:
母親和父親打心眼里關心兒童的成功和失敗,他們就逐漸懂得了尊重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這門很微妙的學問。同時,在學前期進行一些教學,還可以防止家長們產(chǎn)生一種錯誤的想法,即認為“只要逼得緊一些”,就能使兒童在學習上得“五分”和“四分”。我們力求使父母們懂得:對學業(yè)成績的評定,并不反映對兒童道德面貌的評定。違背了這一點,會給兒童帶來很深的痛苦,有時候甚至摧殘他的心靈。把學科成績的評分跟道德面貌的評價等同起來,是缺乏理智地追求表面成績(分數(shù))的結果。我們認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歸結為一條簡單化的結論——好分數(shù)就是好學生,沒有得到“應得”的分數(shù)就意味著這個學生“不夠格”。在這種奇怪的、缺乏教育學常識的觀點里,沒有把人看成是多種特征、品質(zhì)、才能和愛好的和諧的統(tǒng)一體。
遺憾的是,這種觀點已經(jīng)滲透到許多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去了。當我看到許多文章里寫道或者聽到許多人說:“三分”是代表毫無用處的、很差的知識這種議論時,我就感到不勝憤慨。尊敬的教師同志們,你們應當堅定地對自己說:“三分”——這是一種對于完全令人滿意的知識的鑒定。順便提一下,如果所有的教師都能用正確的觀點來看待這些問題,那么謊報成績的現(xiàn)象就會消失,因為現(xiàn)在有許多學校給不及格的知識也是打“三分”的,這是一種令人遺憾的現(xiàn)象。還有,家長們也將不再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因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同樣的能力:一個孩子很輕松地就能得到“五分”和“四分”,而另外一個孩子得到“三分”就是很大的成就。今天,當我們即將實現(xiàn)普及中等教育的時候,記住這一點是特別重要的。
這本書已經(jīng)出版了幾十年了,蘇氏也早已作古,但現(xiàn)在的家長們老師們竟還是依然故我地抓分數(shù)。這樣的應試教育是要付出代價的。這種代價,有的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來,比如信仰的缺失,比如道德的淪喪,比如文化的沒落。這是很可怕的,甚至是很可悲的。一個民族可能因為沒有了自我而變得不是一個民族了。我想,這樣的折磨起碼還要50年。國人都是自以為是的,誰的話也聽不進,只有等他們真的體驗到那種痛楚的時候,也會想到改變自己。
經(jīng)常說以人為本,但現(xiàn)在何嘗真的“以人為本”了呢?。教育就是培養(yǎng)人,就應該以人為本,這是理所當然的。但現(xiàn)在的教育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種功利。這種功利,讓一些教師和家長忘記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試考得怎樣。其實,正像書中所說的那樣,考個90分對有些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退步,但對有些孩子來說就會是一種大進步?傊鹬夭町,立足人本,那才是最重要的育人觀。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6
在其他老師已經(jīng)看了此書并把讀書心得寫好放在blog的時候,我還在忙鎮(zhèn)文藝匯演的排練而耽誤了對此書的閱讀。第一次聽說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是在今年教師節(jié)當天教師會議,校長作為教師節(jié)送給每個老師的禮物。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師而言,絲毫不顯過時。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我仔細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后,我覺得這本書的內(nèi)容對我們教師很有借鑒作用。書中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閱讀。下面就簡單地談談自己的一些膚淺的體會:
在第二條建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中,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我們要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如果你還要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這樣在教學生活中你才能面對一切而游刃有余,不會將工作當成一種負擔?吹竭@條建議,我回想一下自身,畢業(yè)后參加工作到現(xiàn)在,自己真正讀過幾本書呢?除了教學必備的幾本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外,其他的書可以說是屈指可數(shù).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往往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之所以學習跟不上別人,就是缺乏觀察或者不會觀察的緣故。比如我所執(zhí)教的學科--音樂,很多歌曲來源于生活實際,如果每個學生在上網(wǎng)、看電視的同時,留心傾聽,那么很多歌曲就會哼唱,這里面固然有學生自身的原因。
樂于觀察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們往往會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我們許多成年人沒有看到的'細節(jié),可隨著年齡的慢慢長大,卻逐漸失去了這種興趣。所以我們老師必須善于觀察,注意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多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
第二十一條建議"興趣的秘密何在"?興趣是成就事業(yè)的基礎,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動力。而我們實際的教學生活,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自己教課也提不起興趣。如何解決這個現(xiàn)實的根本問題。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從上課的角度向我們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我們要將課上得有趣,要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學習的歡樂。學生沒有興趣,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自問一下,你自己對所講的知識有興趣嗎,你有沒有想過辦法去創(chuàng)設情景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第二十二條建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么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zhì)才會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愛好、天賦、才能、才能建立起來。大量的事實證明: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方向或者發(fā)展,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說,在教學的過程中,你首先要有這個意識,希望老師們?nèi)幦∽约簩W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他還指出,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有你所教的學生,例如一個班,兩個班等,還應該有"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于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當成自己將來所從事研究的方向,當成一門科學來學習。對這一類學生,教師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來保持他們的興趣,來促使他們在這門學科上更深入的思考。我們總會碰到在教學中對什么都不感興趣的學生,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經(jīng)常會聽到老教師講這樣的話: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yè)落后、考不及格,這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態(tài)度。那么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接近那種無動于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作為教師碰到這樣的學生首先就要思考,是什么促使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要使一個人終于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感和規(guī)律性的心情。我也嘗試著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試著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fā)現(xiàn)學生點滴的進步,并為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為語言、化為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試著讓我的學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時時刻刻讓學生眼中所謂的"差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并讓快樂延續(xù)著。
我們要向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這一條對于任何一位教師來說都是關鍵的,但是,作為我們年青教師經(jīng)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在向別的優(yōu)秀教師學習的時候,不管理解不理解,不顧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結果別人的經(jīng)驗沒有學到手,自己的特色也形成不了。我們要清楚別人取得那樣的成績,取得那樣的效果,絕不單單是靠簡單的行為所能達到的。"在教育工作中,沒有一種結果是單靠一項基本的措施就能取得的,實際上每一種結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幾十種、上百種乍看起來跟所研究、觀察、探索的對象相距很遠的,甚至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因素決定的。"
提高教學技巧,關鍵的一點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和學術水平。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的勞動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學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特別強調(diào)了自我認識、自我思考、自我教育,也許這對于我們,才是最重要的。
讀了這本書后,我覺得自己真的是獲益匪淺,它教會我作為一名年青教師應該如何去閱讀,如何去學習,如何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豐富自身的知識水平,如何通過向老教師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爭取學生熱愛自己的學科.總之,作為一名教師,閱讀是必不可少的!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7
本學期抽空重讀閱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我深刻體會到了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只有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才能與時代同步,才能有足夠的知識傳授給我們的學生。
當今知識經(jīng)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jīng)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xiàn)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推動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改變與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nèi)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某位年輕人來到一個地方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這里怎樣?”老人家反問說:“你的家鄉(xiāng)怎樣?”年輕人答復:“糟透了!我很討厭。”老人家接著說:“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xiāng)一樣糟!焙髞碛謥砹肆硪晃荒贻p人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這位年輕人答復說:“我的家鄉(xiāng)很好,我很想念家鄉(xiāng)的人、花、”老人家便說:“這里也同樣好!币慌缘娜撕荏@詫的問老人家,為何前后說法不一致呢?老人家說:“你要查找什么?你就會找到什么!”
確實,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當你以觀賞的態(tài)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yōu)點;當你以批判的.態(tài)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很多缺點。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多是為了分數(shù)的教育,從教師自我動身,而不真正是對學生這一主體人的教育,教師的抱怨也就“順理成章”了。而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孩子的開展!皟(yōu)生”有缺點,“差生”也有閃光點,在我們教師心目中每個學生都應是有天才的一面的。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教育觀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師生關系,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觀賞者”。從這一角度動身,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合理的心理需求與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愛好與選擇,尊重他們的人格。同時,及時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予以贊揚,特別是對“差生”而言,一兩次別開生面的觀賞無疑是沙漠里的綠洲,久旱的甘霖,這樣將會激發(fā)他們身上的潛能,讓學生在充滿鼓舞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閱讀過程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讓學生自己發(fā)覺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的,而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為目的。問題能力在于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于教師了。
目前,在課程變更的浪潮中,我們有時也迷失了方向,把握不住了重點,一學期下來不知道讓學生們學會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對自己教學產(chǎn)生了疑心,不知從何處入手。這不由得引起問們深思的是,教育的真正功能畢竟是什么?在文中,袁教授給予了答復。他提出教育的真諦在于“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使文明積淀成人格”。其中包括兩層含義。
其一:對教師而言,教會學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學會推斷知識和信息,要比教給學生現(xiàn)成的知識重要得多。因為知識本身是多變的,不斷更新的。其二:現(xiàn)代文明的成果并不能通過傳授內(nèi)化成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么,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到學生智慧、人格的形成與開展。這不由又實施到最根本的就是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師畢竟應該教什么,怎樣教?
好書是常讀常新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值得一讀再讀!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8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有一章節(jié)是談《勞動教育和個性全面發(fā)展》,其中談到“勞動素養(yǎng)”:不僅包括完善實際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藝,而且包括勞動活動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勞動創(chuàng)造活動的之力充實性和完滿性、道德豐富性和公民目的性。讀到這兒,我不禁聯(lián)想到學校和家庭的勞動教育狀況。
想起我上小學的時候,每個星期有一個半天是“勞動課”,那時一個星期上五天半課,每個周五的下午全校老師帶著全校同學參加勞動實踐,學校有實驗園地——一大片的菜園。低年級時,跟著老師學種菜,每人都從家里帶一把小鋤頭,什么松土啊,播種啊,除草啊,間苗啊,移栽啊,捉蟲啊,搞得有模有樣。在勞動的過程中,能認識許多植物,也順帶認識許多土里的小動物;搞清楚了好多蔬菜生長的時令,摸著許多蔬菜的生長規(guī)律和特性,如喜陰喜陽,喜干喜濕等。有時也搞校園衛(wèi)生,但并不只是零散的操作。各個班級有責任區(qū),責任區(qū)里的任務有給植物澆水,拔雜草,整理體育活動設施,有意思的是學校不是買成品的掃帚,而是高年級同學自己去砍竹子,再利用枝條自己學扎掃把。有時的'原材料是茅草的花和莖,那掃把可用來在干地上掃細小的塵土和紙屑。搞衛(wèi)生時,有人負責到附近的河里提水、抬水,有人負責擦洗清理,分工明確,勞動的場面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
在上勞動課的時候,低年級的同學巴不得自己快點長大,因為到了高年級就可以跟著老師帶上干糧去山里砍柴,砍竹子,燒木炭……拿著柴刀,一路上說說笑笑,到了山上,挑選自己看中的樹,在根部砍斷,剔去枝枝丫丫,變成樹段,扛著回學校,有時也直接扛回家。之后,再把樹段剁成一段一段的,堆起來晾干,就是最好的柴火了。漸漸地,我們認識了許多種樹,知道“喬木”“灌木”的意思,了解哪些是落葉樹,哪些是常綠樹,哪些樹的果子可以吃,哪些果子卻不能吃。那勞動的興致,絕對勝過如今的春秋游。
相比之下,現(xiàn)在學校開設的勞動課程,充其量被稱為“勞技課”,在時間上一周一節(jié)課,遠遠滿足不了勞動教育的時間需求;在課程內(nèi)容上,側重于技能技巧的專門教學,功利性強,而“勞動創(chuàng)造活動的智力充實行和完滿性、道德豐富性和公民自然性”就被弱化了。當然平時學生也參與一些“打掃衛(wèi)生”之類的勞動事務,但是很多時候是進行一些零散的操作,不是“在一件有意義的設想的基礎上進行長期的活動”,這樣“兒童勞動的力量性”就不強。
所以,我在想,勞動教育不能只偏重于追求“技能技巧”的教育,而應該是充分騰給學生勞動的時間和空間,在有情趣的勞動中,自然地認識世界,體會勞動的快樂,自然地習得勞動的技能技巧。那樣才擁有真正的勞動的“道德實質(zhì)”:一個人把自己的智慧、技藝和對事業(yè)的無私的熱愛變成老師的物質(zhì)成果,他會享受到光榮感、自尊感,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9
近期,我拜讀了這本教育專著,作者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高調(diào)的闊論,但卻說的很真誠實在,可以說是條條經(jīng)典,用來指導我們實際的教學,具有導向性的作用,對我感觸很深,對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受益匪淺。
第二十一條建議“興趣的秘密何在”是談興趣的,關于興趣,我們當老師的,有太多的話要說,誰都知道,興趣是成就一切事業(yè)的基礎,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動力。而看看我們現(xiàn)在實際的教學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自己教課也提不起興趣。那么如何解決這個現(xiàn)實的根本問題。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主要從上課的角度向我們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我們要將課上得有趣,何為有趣?就是: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這種對課的描述很令人向往,說實話,要想使每一節(jié)課上得讓學生感興趣,也是不可能的。那么,這樣說有什么意義呢,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在這里還提出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于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tài)度。學生沒有興趣,我想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自問一下,你自己對所講的知識有興趣嗎,你有沒有想過辦法去創(chuàng)設情景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這里面我引用一句我們耳熟能詳?shù)脑挘涸谌说男撵`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這里,我想到這一條建議更多地是促使我們思考,教師如何保持對知識的興趣,并且有強烈的責任感,只有我們首先做到了,才會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才會不去做傷害學生心靈的事,才不會對任何事情漠不關心。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給教師的建議》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又仿佛一面鏡子,時刻映照著自己;又象慈祥師長,不斷地給我們以指引。站得越高,才能看得更遠。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xù)學習這100條建議,用它來指導自己的工作。
【初為人師時,未做二三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面試時讓我震動的二三事04-29
老師二三事作文09-01
舞蹈老師二三事04-28
吳老師二三事04-28
老師二三事作文03-12
老師的二三事作文03-07
音樂老師二三事05-01
“好”老師二三事05-01
楊老師的二三事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