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體會范文(精選6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書心得體會范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心得體會1
閑暇之余,我有幸閱讀了《中小學音樂教育》這本雜志,整本書既有理論深度,又是能指導教改實踐的教育刊物,對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通過閱讀《中小學音樂教育》,使我對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學論的理論觀點又有了新的認識,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也明白了許多,下面談談自己讀后所想到的點滴感悟。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fā)展,是素質(zhì)則其人教育的靈魂。興趣是學習的情感因素,參與是學習的行動因素”。興趣是參與的“向?qū)А,參與是吹遍興趣之花的春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把握好興趣和參與這一對孿生的姐妹,其實質(zhì)就是要確立好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一、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注重引導參與。
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與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教學,既能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求知興趣,也能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使學生自始至終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和旺盛的精力參與活動。興趣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能推動學生不懈地學習。在音樂教學中,激發(fā)興趣的導入方法很多,故事法、游戲法、情境法、討論法、投影法等等,但根據(jù)所教的內(nèi)容做到新穎別致,豐富多彩,運用得好會使學生產(chǎn)生獲取知識的興奮狀態(tài),這樣孩子們對音樂課就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培養(yǎng)興趣,調(diào)動參與
從目前音樂教學現(xiàn)狀看,大多數(shù)老師都已注意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但個別還存在著“滿堂灌”的現(xiàn)象,這樣學生處與機械接受理解的地位,體會不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悅。視唱教學一直是音樂教學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在進行視唱練習時,以往的做法是:教學生認清唱名,視唱前就做一些輔助性的節(jié)奏練習等。如介紹歌譜的旋律特點,該注意的某些音樂符號,歌曲中重難點拎出來做預備視唱練習,反復練習直到“學會”。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學生對于歌譜的認識和音樂理論知識由陌生和困難逐步了解學會,弊端是學生由于預先知道了教學中的重點,課堂氣氛很不活躍,甚至沒有興趣,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嘗試引導學生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及時評價,積極參與
音樂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是激勵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催化劑。對素質(zhì)好的學生,因為它們的成功率比較高、自信心比較強,評價他們的學習可以嚴格一點,有利于促進他們更加勤奮,對于素質(zhì)較差的學要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如個別五音不全的學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豎笛、敲打擊樂比較好,教師應及時的評價“很不錯,以后還要多練。”激發(fā)了后進生的自信心,促進了后進生的參與意識。在教師的幫助下,使學生們在不同的起跑線上自我完善。
總之,《中小學音樂教育》以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表達出來,很好地幫助了我們音樂教師整理教學思想,提升了教育理念,并積極探索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注重把教學理論和研究成果運用于實際教學,指導教學工作,同時也注重將教學經(jīng)驗總結上升到理論層面。讀了此雜志,讓我感觸很深,留給我思考的也很多。
讀書心得體會2
古人常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自古以來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一本好書,就像一個知己,即使相對無言,也能進行靈魂的溝通;一本好書,就像一位良師,不僅可以學習到知識,更多了一份精神的感化;一本好書,就像一位至親,為你遮擋現(xiàn)實的風雨,守護一片心靈的凈土。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但是家里經(jīng)濟狀況不允許父母經(jīng)常給我買書看,時逢城里第一家新華書店剛剛開業(yè),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尋找我的心靈伙伴,經(jīng)常在書店里一待就是幾個小時,站累了就蹲著,蹲累了索性坐在地上,有時候看得入迷甚至忘記了吃飯。剛開始,父母回家看不到我,急得團團轉。時間長了,他們知道我熱愛讀書,看見我不在家,就知道是在書店里。但是漸漸地,書店管理員們不樂意了,我看書的時間一長,就能聽見他們抱怨:“你買不買書啊,不買就別看那么久,書都讓你看舊了,我們還怎么做生意啊!”即使這樣,我還是偷偷躲在角落里看。后來,他們直接在書架上掛了醒目的牌子“看書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還加派了人手巡邏,看書時間長了就會被趕出來。這下我可沒轍了。
就在我為看不了書發(fā)愁的時候,一種新興的讀書方式出現(xiàn)了。城里開了幾家借書店,花三十塊錢辦一張借書卡,每次最多可以借5本書,按照每本書每天一毛錢計算,收取閱讀費。如此一來,可方便了我,再也不用為了快點看完一本書而一目十行地快速瀏覽,也不用因為管理員的檢查而擔驚受怕了。我可以在空閑的時候,借上幾本書,回家慢慢享受快樂的時光。雖然當時兜里為數(shù)不多的零花錢都貢獻給了借書店,可我依舊樂此不疲地往返于書店和家之間。多年的閱讀,不僅讓我增長了知識,也陶冶了我的心靈。閱讀已然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能每個人讀完一本書都有不同的感受。但這也正是文字的奧妙所在。而閱讀,使文字有了永恒的價值,它比圖像更空靈,比記憶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超越世俗生活,建立起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讀書使人通情達理,能療怨天尤人之疾;讀書使人自強自立,能醫(yī)委靡不振之氣。一本好書,是作者的心靈剖析史,也是讀者的靈魂鍛造史。讀書從來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她一直伴隨著成長,用一種溫柔的力量溫暖你、感化你。就像你吃過的每一頓飯,你可能已經(jīng)記不起吃過了什么,但吃過的'食物都長成了你的骨肉,而讀過的書都融進了你的精神,鑄成了你的靈魂!案褂性姇鴼庾匀A”,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不要擔心已錯過了讀書的年紀,只要你翻開書,世界之窗就會為你打開。不論天氣晴朗或是陰霾,不論身處低谷期還是巔峰期,只要你堅持讀書,就會被一種溫柔的力量陪伴著走過一生,即使你只帶了微薄的行李,最終也能收獲充實的自己。
讀書心得體會3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yè)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
十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書本,就是完善生命。教師的快樂,來自讀書。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終于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終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舍;韓愈以“業(yè)精于勤”、“師意不師辭”為宗旨,著《師說》,駁“道統(tǒng)”;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著名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說出發(fā),提出了“文雅”之說;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nèi)容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說“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衛(wèi);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zhèn)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fā)現(xiàn),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jīng)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每當接到學生的喜報時,或者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獲碩果的快慰。特別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起做同樣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范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
雖然現(xiàn)在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銳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嘗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真諦!讀書是一種精神上的陶冶。
讀書心得體會4
讀一本勵志書,全身的穴位似乎被啟動,熱血充溢,仿佛生活充滿了機遇,歡快的音樂繞在耳邊,就像是一個久病臥床的人,突然能夠奔跑起來帶來的喜悅。
讀一首詩,沉重的生活,頓時充滿了活力,喚醒了內(nèi)心深處的自由,猶如草原脫韁的奔馬、無拘無束,壓抑的身心豁然釋放,生命回歸到原始的呼喚。
讀一篇理治文章,發(fā)散的思緒,頓時被一個封閉的圓收縮回來,告訴我們張弛有度,過猶不及。有這樣一份資料報道,一個博士生獲得的知識都不及我們?nèi)祟愔R的百分之一,我也曾質(zhì)疑“書到底給我?guī)砹耸裁?”“睡著蠶絲錦衣?享滿漢全席?居上等華屋?坐高等轎車?”答案都不是。
時代彌漫著這樣的聲音:“讀書無用論”,“經(jīng)濟實力”是我們慣用的一把衡量社會存在價值的尺度!案邔W歷”變成富人臉上的“花黃”,卻成了失敗人士肩上沉重的“包袱”,世世代代文人墨客的感嘆不曾斷過,而這種感嘆的背后又承載著多少對“無知”的傷痛和悲傷。
若是說“書”,我還是從二十歲以后才真正認識、讀懂這個字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是每一位愛書者的座右銘,不要拿世俗的論調(diào)去談“書”能給我們帶來多少物質(zhì)財富,“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樂也!”是讀書的境界,每一位愛書者或許都有這樣的狀態(tài),想做一只“只進不出”的貔貅,把肚子裝的圓圓鼓鼓,藏盡蒼生、天下智慧!我非愛書,但敬重書,敬重每一位愛書、惜書之人,我相信書滋養(yǎng)出來的智慧,定是彌古珍貴的“千年沉香”,淡雅脫俗,余韻不斷!有段時間,我?guī)缀跻驗椤皶钡昧私箲]癥,看著圖書室書架上排放的形形色色的書籍,不知從那本書拿起,“拿起來,放下,又拿起”我竟然因為選擇一本書“痛苦”,我太過于急躁了,想吞盡這么多年自己已經(jīng)錯過的很多智慧!而真正啟蒙我愛上“書”這個字的人,并非是在學校的教師,甚至是一個連初中都沒畢業(yè)的“壞學生”,他說“離開學校后有些后悔,但是,學校的老師也并不一定能培養(yǎng)出什么好苗子!”那時,他跟我談文章、談思想,說真的我不懂,但是,我不能丟掉我比起他是個“好學生”的面子,硬撐著紅臉皮跟他在那犟,“全世界就你能耐,你比老師還行,你當老師得了!”,可是也就是跟他在爭論中,自尊心處于一種受挫,我發(fā)覺了自己的無知,開始慢慢的翻起他在我嘴邊提起的一本本書!皶辈⒉灰欢苁刮覀冄p萬貫,名聲顯赫,叱咤風云,但是“書”一定能使我們收獲內(nèi)心的寧靜,看到紛繁的世界,欣賞窗外的風景!
“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單純而強烈的三種感請”,這樣的赤子之心、無不是智慧之書熏陶出來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變得不平凡,寧可選擇在安全的角落里安安穩(wěn)穩(wěn)的度余生,我們被社會打磨的失去正是這顆赤子之心啊,拿起一本書吧,尋找自己迷失的心,大自然造人,絕對不會多浪費他的每一筆心血,你我各有使命,等歸于塵土時,把世間的芬芳還給造物者,這樣的人生也算充實而有意義吧!
讀書心得體會5
去年讀熊培云的《重新發(fā)現(xiàn)社會》,讓我覺得很大氣。于是,今年買了他的新書《自由在高處》,讀完后感到溫暖和力量。
這本書的文字延續(xù)著熊培云一貫的風格,說得道理都是常識,舉得的例子都是習以為常的。但這本書尤其讓我覺得個體并非毫無選擇,個體要想收獲自由,就必須站到“高處”。但熊氏所說的“高處”并不是要獲得高的社會地位、為所欲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處。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選擇,我們在生活中總會聽到“沒辦法、體制就是如此”、“大家都這樣”等此類的話語。一般人也都會選擇隨大流,一邊隨一邊抱怨。其實,選擇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場或者說信仰,并能夠根據(jù)自己的信仰對生活做出解釋,從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選擇。在選擇的基礎上,根據(jù)實際情況對自己的觀點和行動進行調(diào)整。注意,是“調(diào)整”不是放棄自己的觀點隨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體性聯(lián)系在一起的。要想獲得自由,就必須有自己的選擇,同時也尊重別人的選擇,在適當?shù)臅r候心甘情愿的放棄自己的權利。
近來,讀了西方的一些理論書籍,發(fā)現(xiàn)自由、平等是所有學科都繞不過主題,也是與每個人密切相關的話語。自由與平等哪個更重要?我覺得絕對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還是可以實現(xiàn)的。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選擇,也都面臨著自己自由與否的問題。
可是,我們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斷這些框架的過程。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還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時候當我吃完飯就到網(wǎng)絡上閑逛時,其實就是不自由的。
一個自由的'人一定是一個有個性的人、也是一個精神上很強大的人。頭腦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動的自由要以頭腦的自由為前提。
做老師也有些年頭了,深感現(xiàn)在大學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變化,但學生的自由選擇能力還有待提高。因為,有時候自由是要爭取的,別人施與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們生活中,自由總是被誤讀、也總是不忽視。不但有無形的,也包括有形的。
熊培云這本書寫得很精彩,并不是我所能復述。我只是讀完后,發(fā)表自己的一點感慨。
讀書心得體會6
從前在家鄉(xiāng),我生活的全部就是上學念書、瘋玩胡鬧、下地干活,總覺得缺點什么,可又不知道缺什么。直到母親趕集回來,把幾本書塞到我手里,從此,閱讀為我的生活打開了又一扇窗。
那時候,我是多么喜歡在周日的午間讀書啊!這是一天里最溫暖的時刻,陽光從窗外悄悄射進來,屋子里變得亮亮的,暖暖的。翻開書,默默讀,不知不覺便走進了書的世界,讓我知道了村莊以外的那些事。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夾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我沉浸于魯迅先生的書里,腦海里上演著那些無聲的快樂故事。這些書里的文章,仿佛一粒粒種子,在我的心里悄悄孕育,默默生長著。閱讀,讓一個小孩子安靜下來,內(nèi)心里忽然覺得很充實,仿佛吃了頓香噴噴的飽飯,再也不覺得自己缺點什么了。
那時,我的“閱讀黃金期”是寒暑假。尤其是暑假,我常常把椅子搬到院里,坐在父親搭的葡萄架下,默默讀著喜歡的書。我喜歡讀小說。《北國草》是叢維熙創(chuàng)作的一部反映北京青年到北大荒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小說,其中一句話正印證了那個年代拓荒人的精神境界——青春不應該是生銹的鐵,而應當是閃光的鋼。北大荒,這片熱土,因為有了他們,從此不再沉默。叢維熙在小說前言中寫道:“我用筆表達了我對過早流逝了的春光的眷戀,我用筆表達著我對同時代人的`一片摯情!弊x完這本書,一種激動在我內(nèi)心油然而生,讓我面對生活、事業(yè)、命運,不沉默,不墮落,不消沉,更不哭泣。
好書就像一生中遇到的恩師,不僅為你傳道授業(yè)解惑,而且還會給你生活的勇氣和力量!镀椒驳氖澜纭肥谴髮W快畢業(yè)時買的,當時只讀完了第一本。我沒想到,讀完這套書的地點是在沈陽陸軍總院。父親那時在住院,而我的工作還是未知數(shù),我的精神和體力同父親一樣虛弱。記得有一次給父親買水果,過馬路時忽然就呆呆地在那里站了好長時間,竟然不知道去哪里,司機狠勁按喇叭,因為我阻塞了交通……后來父親能下床走動了,我的心情也就好多了。父親也愛看書,我們一起讀《平凡的世界》,幾天后,終于讀完那3本厚厚的書,父親凝視著不遠處的荷花塘,慢慢站起身,輕松地邁著腳步,笑盈盈地說:“現(xiàn)在,我覺得好多了。”看著父親的背影,我忽然覺得自己應該學學小說里的主人公孫少平,面對生活的壓力和困難,永遠執(zhí)著,永不退縮。故事也許是平凡的,可是平凡的故事卻有著無限張力,對于我和父親來說,那是不平凡的世界。
畢業(yè)后在家鄉(xiāng)的城市開始了新的生活,工作后,每月總是拿出點錢去買書,捧回一摞書,便捧回了一抱幸福和快樂。我時常想,這些小小的方塊字多有趣,組合到一起,就變成了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書,真是很神奇的事啊。我喜歡在每天晚上,打開臺燈,輕展書卷,默默靜讀,有時還會寫些自己的思考。我真慶幸在讀書中學會了思考,思考讓我接近了事物的本質(zhì),讓我對生活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識。閱讀,每天伴我,讓我的世界一天比一天明亮。
【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讀書的心得體會09-17
讀書的心得體會09-05
讀書的心得體會08-05
讀書的心得體會04-26
讀書的心得體會05-07
讀書的心得體會10-14
讀書的心得體會11-29
讀書的心得體會10-14
國慶讀書心得體會了-讀書心得體會04-25
讀書沙龍心得體會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