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 推薦度:
-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 推薦度:
-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 篇1
我不是個愛讀書的人,但相較而言,我比較喜歡歷史類的書籍。曾經(jīng)讀過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并為之瘋狂著迷。為諸多英雄好漢的豪杰氣概以及他們非凡的軍事天賦或政治才能所折服,為無數(shù)為國捐軀、保衛(wèi)國家的有名或無名的勇士深深感動,為大明王朝的起起伏伏感到驚心動魄,也為各種你死我活的斗爭感到無奈??但歷史終歸是精彩的,即使一切都被封存在歷史的塵埃中,卻依然在我們的記憶中鮮活著。
在《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中,作者黃仁宇先生選取了明代歷史上很平常的一年——萬歷十五年,即1587年。這一年在中國歷史上非常的安靜,政治社會的肌膚正在默默腐爛,這一年發(fā)生的許多易于被忽視的瑣細小事,卻成為明朝帝國走向崩潰的前兆。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分別講述萬歷、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六個人在晚明的文官集團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試圖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故事。但是無論他們?nèi)绾闻,對后明王朝來說,都是無效的,因為明朝帝國的滅亡已不可避免。
在《萬歷十五年》中,共有段落七章。在前四章中,作者主要探討的是帝王萬歷、內(nèi)閣大學士中的首輔和在他們身上揮之不去的種種陰影。這四章標題分別為萬歷皇帝、首輔申時行、世間已無張居正、活著的祖宗。
萬歷九歲登上皇帝的寶座,守護祖宗基業(yè)。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以一人而君臨天下,具有最高的權(quán)威,但是也不得不說萬歷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充當著那個社會正常運行不可或缺的機器。從娶后迎妃、冊封太子到戀母情結(jié)斷裂,從依賴張居正、罷斥首輔及宦官、誠心接力父輩道德遺產(chǎn)到怠慢早朝,一系列變化,導致了后來萬歷與群臣對立的局面。在萬歷皇帝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皇權(quán)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儲這個問題上,萬歷皇帝前前后后奮斗了三十幾年,終也沒有實現(xiàn)立他最寵愛的皇三子常洵為皇太子的夢想。最后,萬歷皇帝被迫立皇長子常洛為太子,但這是以六七位閣臣的離職,上百名大臣被降級為沉重代價的。從此以后,萬歷皇帝心灰意冷,深隱后宮,消極怠工。我想,其實,這也是萬歷皇帝的可悲之處;实郏呀(jīng)成為一種象征貨體制。萬歷,只要努力扮演好他的這個皇帝角色,按時參加各種典禮活動,批準內(nèi)閣大臣的奏議,在全體文官以及程朱理學的協(xié)調(diào)下,整個國家基本上就可以正常運轉(zhuǎn)了。總有人評價萬歷萬歷的昏庸。但我以為,他是個精明的皇帝,即使不上朝,即使與群臣對立,否則他不會在位如此之久。但無論如何,大明帝國還是走向衰落。
在首輔方面,書中主要分析了兩個不同性格不同做派的人物:張居正和申時行。作為首輔的張居正和申時行,有著不同的性格和處世之道。張居正,文冤閣大學士之首,擔任首輔十年。他是萬歷的老師,萬歷皇帝和慈圣太后都曾對他極為尊重和信任,正所謂位極人臣,權(quán)傾朝野。同時,他也是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政治家,他為了改變文官機構(gòu)的作風,希望通過獨裁的手段加強行政效率,盡自
己最大的才智推行改革,最終實現(xiàn)富國強兵,雖未徹底改變大明王朝的命運,但終究使明朝獲得了各方面的發(fā)展。而對申時行來說,強權(quán)不是他的選擇。他的思維更中庸、更溫和,采用的是調(diào)和政策。所以他在行政過程中極力調(diào)和皇帝與文官集團之間、文官集團內(nèi)部的矛盾,盡量維持官僚體系的穩(wěn)定,極力維持各方面的平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也使得他被扣上和事佬的帽子。雖然與張居正的行事風格完全不同,但申時行最終還是以辭官的方式告別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好在,他還能安度晚年。
后三章分別探討三個人物:清官海瑞,州總兵官戚繼光,明朝末代的.思想家李贄。
海瑞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清官,君子律令、道德理想被他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也因此受到萬民敬仰。但很遺憾的說,對于海瑞,帝王家只會把他當門面,而不會真正用他因此,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授予海瑞的,都是虛權(quán)職位。因為海瑞不會為官,也不懂得如何真正的消除社會的黑暗。但海瑞終究是一個為自己信仰而活的人,一生無愧于心。
還有戚繼光、李贄,無疑也都是這制度的犧牲者,他們的命運,在歷史的洪流中,似乎早已冥冥注定。
正如書中所說,“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chuàng)造性,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shù)之不及。1587年,是為萬歷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jīng)走到了它發(fā)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diào)和,高級將領(lǐng)的富于創(chuàng)造或者習于茍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的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無分善惡,統(tǒng)統(tǒng)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fā)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里作悲劇性的結(jié)束。萬歷丁亥年的年鑒,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在這諸多人物中,關(guān)于張居正,我還有一些話想說。
張居正被很多人認為是智慧的象征,是古代歷史上最偉大的改革家之一。自萬歷皇帝登基以來,張居正作為萬歷皇帝的老師,教育培養(yǎng)他,輔導他如何做一個萬眾愛戴的好皇帝。十年來,年輕的萬歷皇帝對老師張居正言聽計從,完全依賴并支持他。張居正大力推行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頓朝綱、鞏固國防、推行鞭法,使得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生機,使得明朝經(jīng)濟國防等發(fā)面都迅速由弱變強,為明朝留下豐厚的家底。但是十年后,卻發(fā)生了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當張居正尸骨未寒的時候,萬歷皇帝竟抄了張居正的家,把張家子孫十幾口關(guān)在屋子里活活餓死。并且革去了張居正生前所有的官職和榮譽。在張居正眼里,萬歷是他最得意且最器重的學生。張居正一生為國家,任勞任怨,竟換來如此可悲的結(jié)局。只可惜,張居正看不到自己的身后事。他看不到萬歷對張家極不仁慈的血腥報復,也看不到萬歷怠政、荒政、幾乎毀滅了所有政治后備人才
的后半生。然而公道自在人心,他的改革之功無法被輕易抹去;蛟S是因為,張居正當國十年,所攬之權(quán),是萬歷皇帝的大權(quán),因而與萬歷成為對立面,外加從小在萬歷心中留下的關(guān)于張居正的陰影,他才逃脫不了最后這樣的結(jié)局。歷史和人生一樣,總是充滿很多遺憾。但無論如何,張居正依然靠自己的努力走向天下,名滿天下。
如今,經(jīng)過了四百年的歲月變遷,穿過歷史的塵埃,我依然能夠看見,張居正,他是勇于用生命、用一生去實踐自己理想并實踐自己理想的人。我依然能夠看見他的孤獨與堅強。他有抓住理想不放的決心和勇氣。在舉世非議的反對聲浪里,他能最終超越那個時代所謂的道德信仰,從而孤獨地、執(zhí)著地緊握自己的理想,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我在想,如果老天爺再給他二十年,那樣的大明王朝又會是什么樣的呢?可是歷史不能假如,真正的強者也不相信歷史的假如。至少張居正趁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經(jīng)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他是奔著自己的理想勇敢前行的人,他是明王朝的參天大樹,他是宰相之杰。他注定會被人們銘記并敬仰。萬歷朝結(jié)局的時候,世間已無張居正。
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 篇2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茍且。
兩個極為相似的句子,沒什么波瀾壯闊,也沒什么引人深思的道理,但是卻傳播極廣。因為這兩個相似的簡單句子,精準到可悲地描述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生存狀態(tài)。這個絕大多數(shù)當然不只是包括我們,就算是遠在明朝萬歷年間,乃至于更遙遠年代的古人們,也依舊跳不出這個大多數(shù)。他們窮其一生所做的,可能就是在自己的詩和遠方以及眼前的茍且中,尋找一個可能從來都不存在的平衡點,以此慰藉自己,從而能在明朝混亂的官場中求得一席之地,而又不必被自己的良心所譴責。
萬歷年間的首輔申時行可以說是明朝多數(shù)官員的典型之一,這位在當時位極人臣權(quán)同宰相的大官,歷經(jīng)了各種風雨,從內(nèi)閣的末尾爬到首輔的位置,期間艱辛不必贅述。按理來說,一個曾經(jīng)高中狀元的內(nèi)閣首輔,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存在,總該是個很威風的人,但是這位首輔跟他的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比起來,真是一點都不威風。而因為提拔他的前任首輔張居正在當時的名聲已經(jīng)臭了,因此這位首輔豈止是不威風,甚至是有點卑微。
申時行的歷史風評不太好,他在位期間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和稀泥,而這也構(gòu)成了大多數(shù)人對他的看法,大家不認為這位首輔有什么值得稱贊的功績,以至于很多人都對這位狀元持輕蔑的`態(tài)度。但事實上,一位狀元怎么可能沒有一點能力?申時行雖然看上去沒什么政績,但事實上,對于當時的官場,他看得很透徹。至少這位任期達八年半之久的內(nèi)閣首輔,對于當時多數(shù)官員的心理狀態(tài)是了如指掌的。
申時行并非是一開始就是個和稀泥的和事佬,曾幾何時,他也懷有打造一個“萬歷之治”的理想,但是受到皇帝無心禮教,滿朝上下都只顧著打著道德理想的名號滿足一己私欲的打擊后,他的追求終于變成了最低限度的“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對于如何達到這個最低標準,申時行提出了一個理論,也即是官員的“陰陽”,“陽”指的是官員的理想,而“陰”則代指官員的私欲,放在現(xiàn)在,也就與詩和遠方以及眼前的茍且有些異曲同工之妙。他指出“陰陽”同時存在,而不論通過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滅其中的任何一方。對官員們的本質(zhì)做了如此簡潔而形象的描述,不能不說他對官員們的心理有很深的了解。他通過這個學說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達到這個最低限度標準的手段,就是調(diào)和陰陽。表現(xiàn)出來,就成了“和稀泥”。
申時行的這種發(fā)現(xiàn)放在當時可真是一頂一的前衛(wèi),他敢于把這種東西說出來實在不失為一種勇氣。他對官員的了解之深,無愧于他首輔的名號。應(yīng)該說他其實發(fā)現(xiàn)了自己應(yīng)該使用的方法,但最后,他的行為卻變成了和稀泥,幾近是單純地去滿足所有官員的私欲,或是將這種私欲引導向其他的地方。專注于“陰”而不能很好地發(fā)展“陽”,專注于眼前的茍且而最終忽略了詩和遠方。使得他的行為只能是將隱患埋藏起來,留待他被迫卸任之后一并爆發(fā),表面看起來他的任期風平浪靜,但在水面下潛藏的暗流卻在一天天地積蓄力量,等待著有一天鬧個天翻地覆。
申時行自己并不自知,確實,當時看上去他很好地調(diào)和了陰陽,在遠方和眼前之間找到了所有人都喜歡的一個完美的平衡,他好像達到了自己的目標,也就能躺在自己的“遠方”自我陶醉?晌覀兒笕嗽倏礆v史,細細思索,他的卸任,如何不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呢?
申時行的例子,其實可以套用在當時的很多官員身上,他們往往以為自己將事情處理得天衣無縫,認為自己站在大義的一邊,站在仁義道德的一邊,享受著到達“遠方”所帶來的愉悅。他們沒有想過,“遠方”真的是那么容易到達的嗎?“遠方”真的是可以到達的嗎?可惜,申時行本來已經(jīng)站在了突破這個溫柔鄉(xiāng)的門檻邊上。
申時行代表著蒙蔽自己的大多數(shù)。雖然連首輔都沉浸在看似是“遠方”的“眼前”之中,但當時的明朝官場或許并不是沒有人做到在“遠方”和“眼前”之間找到一個最恰當合適的關(guān)系。
這個人是個十分出名的民族英雄,那就是薊州總兵戚繼光。
對戚繼光的記載其實是毀譽參半的,雖然現(xiàn)在很多人會把戚繼光描寫成一個完人,但其實僅論操行,豈止遠比不上海瑞這樣的清官,就算是一般的普通官員(明朝官俸微薄到養(yǎng)不起家,官員弄一點化外收入養(yǎng)家糊口無可厚非)他也比不上。為了在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下求得生存,戚繼光會給那時的首輔張居正送禮,禮物應(yīng)該是很貴重,就算是平時生活比較奢華的張居正也不好意思收太多,象征性地拿一點,然后剩下的還給戚繼光,由此恐怕能夠很輕易地想象出禮物的貴重程度。稍微了解明朝的人都應(yīng)該知道,明朝的俸祿低得令人發(fā)指,那么如此貴重的禮物從哪里來的,似乎就無需多言了。
戚繼光貪了這么多,我們后世還依然把他看做民族英雄不是沒有原因的,其一當然是因為他南滅倭寇,北御韃靼,戰(zhàn)功彪炳,其二則是他雖然貪墨,但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貪墨的其中一部分實屬必要,使他的過錯顯得小了一點。戚繼光在成為總兵的過程中,張居正可謂是如日中天,國家大事雖然有張居正處理,但是在很多地方依然是烏煙瘴氣。例如張居正并不反對送禮,其他的官員都送禮,就你戚繼光不送,難道是不想要烏紗帽了嗎?還是嫌棄自己官階太高想要低一點?當時的中國,將才很少,幾個總兵中能頂用的很少,這時為了保證自己的才能得到發(fā)揮,倭寇和韃靼不會威脅到民眾,那么送一些禮物來保證才能充足的發(fā)揮空間就情有可原了。而事實上,有了張居正的支持,戚繼光確實更好的保衛(wèi)了邊關(guān),而同時又沒有利用張居正的信任而謀更多的私利,由此可見,戚繼光即使存有一些合理的私欲,其理想是一直不變的,那就是保護民眾的安全。這個才是申時行所推崇的陰陽調(diào)和,保存部分無傷大雅的私欲的同時,行正義之事。
在當時緊急的軍事環(huán)境下,內(nèi)部的一些諸如貪墨之類的事情便顯得小了,實在是火燒眉毛。當然,戚繼光本人確實可能存有貪墨之心,在這里也并沒有為貪墨這一行為辯護,但是史書記載他不事私蓄,那么真實目的到底如何,因為史書中很多自相矛盾的言語,也就顯得不甚清楚,因此在本文中不做討論。
假如我以上的論斷還是正確的,戚繼光貪污的緣由只是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的話,那么這種錯誤的行為就還可以原諒。而這就顯示出一個在當時環(huán)境中的平衡點,也是戚繼光可能相信的理論:眼前不得不行的茍且,都是為了遠方的詩和光明。在迫不得已之時,為了達到真正的“遠方”,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之下,便應(yīng)該妥協(xié)于眼前的茍且,但與此同時,自己的眼睛應(yīng)該一直看著那個可望不可即的遠方,并且保證自己所做的一切妥協(xié)都有其意義,同時危害最小。
朱熹所謂:“存天理,滅人欲!睂嵲谔h了。人既然生存在天和地之間,自然不可能事事盡善盡美。與其讓一個時代出一兩個存天理滅人欲的圣人,剩下的全是市井小民,不如每個人都能達到一個更加簡單的標準,讓每個人都保留自己的一點私欲,而大體上行正義之事。我們普羅大眾,雖然要向著“遠方”不懈前進,但也不該對眼前的茍且過分苛責,以至于被自己加諸的苦難折磨,從而只知道抱怨眼前,失去向“遠方”前進的動力。
假設(shè)能夠做到存私欲行義事,可能就達到孔子所謂的“仁”了吧。
【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2-14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24篇)01-07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31篇)01-05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18篇)01-06
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02-10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1-23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1-30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3-28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1-21